屠呦呦 已被注成商标团队以健康为代价的亲身实验是否值得提倡

屠呦呦与神秘的“523任务”
00:0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董少东  共有评论条
&&&&领奖台上的屠呦呦说:&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诚如斯言。青蒿素的成果,出自40多年前一个被命名为&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那个科研团队,包括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失败与成功交织出青蒿素的曲折探索过程,每一次突破和发现,都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心血。那些知道或不知道名字的人们,同样该被历史铭记。请看《北京日报》记者董少东的有关报道。
&&&&&523任务&
&&&&疟疾,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基本绝迹了。多数人对它的认知来自于反映战争年代或者更久远年代的影视剧或文学作品:它又称为&打摆子&,发起病来一时高烧焚身,一时如坠冰窟,颤抖不止&&医疗卫生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根本改善,让疟疾逐渐从中国人的生活中消失。
&&&&1960年代,疟疾再次肆虐东南亚,疫情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局面。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美国发动了二战以后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越南战争。随着战事升级,美越双方伤亡人数不断攀升。
&&&&越南地处热带,山岳纵横,丛林密布,气候炎热潮湿,蚊虫四季孳生,本就是疟疾终年流行的地区。而当时的抗疟药氯喹及其衍生药,对越南流行的疟疾已经基本无效了。疟疾同样成为美军的梦魇。据越战后公开的资料记载,1965年,侵越美军的疟疾年发病率高达50%,1967年到1970年的4年中,感染疟疾的侵越美军人数竟有80万人。能否抵抗疟疾,甚至成了越南战场上美越双方的&胜负手&。
&&&&越南则向中国寻求帮助。据说,当时的越共总书记胡志明亲自到北京,向毛泽东提出请中国支援抗疟疾药物和方法。在革命战争时期曾感染过疟疾、深知其害的毛泽东回答说:&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随后,亲自布置了抗疟疾新药的研发。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全国协作会议,组织60多家科研单位协力攻关,并制定了三年科研规划。防治抗药性恶性疟疾被定性为一项援外战备的紧急军工项目,以5月23日开会日期为代号,称为&523任务&,一直沿用下来。1967年,国家正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之中。在那个狂热的年代,正常的科研工作几乎陷于停顿瘫痪。而抗疟疾研究项目的军事背景,却让它能够集中全国医药科研力量,迅速地开展了起来。
&&&&&一根银针一把草&
&&&&因为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颇有几分神秘的&523任务&开始被外界所知。青蒿素是&523任务&最重大的科研成果,但&523任务&取得的成果绝不仅此而已。
&&&&原&523任务&全国领导小组成员李卫国(化名,尊重当事人意愿,隐去实名。)告诉记者,&523任务&的成果汇编摞在一起能有几尺厚,具备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总共有89项,除了以青蒿素为代表的中医药研究,还有数十种驱蚊灭蚊药物和方法。现在人们使用的驱蚊药就有从中衍生过来的。疟疾预防药物成功研发并得到应用,恶性疟疾的临床救治方法确立并完善,疟疾免疫的病理、药理研究,乃至系统科学的疟疾防治方法,都可以说出自&523任务&之功。
&&&&这些成果自是后话。&523任务&紧急军工项目的定位,使它最初的研究方向带有明显的军用色彩:要求科研成果不但像一般医药科研那样保证药效好、毒副作用小,还要&一轻&,即体积小、重量轻;&二便&,即携带、使用方便;&五防&,即防潮、防霉、防热、防震、防光。最先取得成果的是西医方向上的化学合成药协作组。本着紧急需要的要求,军事医学科学院首先把科研方向选择在预防上,并且在&523任务&启动前就开始了研究&&在军事行动中,不得病才能最有效保证战斗力。很快,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出了防疟1号片,吃一次可以保证7天不受传染。后来又研制出了防疟2号片、3号片,预防效果能够达到1个月。
&&&&预防药虽然不能治疟疾,却能解作战军队的燃眉之急。李卫国说,在越南战争期间,中国先后为越南提供了100多吨疟疾预防药的原料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在西医方向上取得初步成果的同时,中医方向上的研究却屡屡受挫。
&&&&承担针灸治疗疟疾研究的,是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教师李国桥带领的科研小组。虽然出身中医世家,又是科班毕业,但用针灸治疟疾对李国桥来说也是一项全新的尝试。针灸疗法属于临床,必须亲自到疟疾多发的疫区去。
&&&&1968年底,李国桥到了云南梁河县一个小山寨。寨子只有20户人家,户户都有疟疾病人,而且整个寨子一个月里就死去8个病人。一个画面深深刺痛了李国桥:走进一户人家破败的木屋,一对感染疟疾的母女,蜷缩着身子躺在床上,骨瘦如柴,气若游丝。旁人告诉李国桥,这个家庭原先还有一对父子,几天前因为感染疟疾,双双撒手人寰。
&&&&李国桥为寨子里的病人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仍旧不断地有人死去。因为疟原虫的抗药性,治疟药物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而针灸,甚至很难明确是否产生了效果。原因究竟是什么?百思不得其解的李国桥决定&以身试法&。他从病人身上采血,注入自己的体内,主动感染了恶性疟疾。
&&&&几天后,病来如山倒,高热、发冷轮番袭来,李国桥的病状甚至比当地人还要严重。但李国桥坚持不服药物,而让同事用针灸治疗。4天过去,没有任何效果。李国桥这才开始服用氯喹&&疟原虫已经具备了抗药性,没有人敢保证氯喹还能产生作用。幸运的是,11天后,李国桥痊愈了。
&&&&病中的李国桥坚持记录感染数据,寻找疟原虫发育规律。这次用自己生命作赌注的冒险,虽然没有找到针灸治疗疟疾的方法,但留下了宝贵的实验记录,为此后治疟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世界卫生组织编著的《疟疾学》,就记录着他和同事们的亲身实验数据和研究结论。经过无数次试验之后,李国桥最终作出了结论:针灸对治疗疟疾难以达到良好效果。针灸治疗疟疾的探索终止了。李国桥小组转为负责中医药协作组的临床试验,而另一支针灸研究的重要力量&&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则退出了&523任务&。接替他们的,是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青蒿一握
&&&&1969年,屠呦呦和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几位同事一同参与到&523任务&中。那一年,屠呦呦39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中五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谁能想到,诗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今年9月,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得拉斯克奖,家乡的报纸找到她小时候的同学,据他们回忆,读书时的屠呦呦&长得蛮清秀,戴眼镜,梳麻花辫&;读中学时,她&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非常勤奋&。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药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崭露头角。她被任命为中药研究所&523任务&研究组组长,带领4名小组成员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屠呦呦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并没有成为屠呦呦重点关注的对象。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但是,当屠呦呦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时,结果却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为68%,但效果极不稳定,有一次实验,它的抑制率只有12%。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为什么同样的提取物却得出千差万别的结果?屠呦呦一时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触发了屠呦呦的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心灵中的一个闪念,推开了紧锁青蒿素奥秘的大门。此后的情节被众多的讲述者概括为,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其实,提取青蒿素实验的真实过程是繁复冗杂的。
&&&&青黄之争
&&&&1972年到1973年,青蒿素研究捷报频传。
&&&&屠呦呦公开了自己的发现后不久,中医研究所&523&项目小组从青蒿乙醚提取物中,获得了定名为&青蒿素Ⅱ&的白色的针状结晶。不过,这种结晶在临床前的动物毒性试验中表现出了心脏毒性。是否执行原方针,尽快拿到现场进行临床试用观察?屠呦呦选择了富有当时特色的解决方式:&由屠呦呦带头共3人,经领导审批,住进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他们亲口试服了&青蒿素Ⅱ&。
&&&&试服的结果显示,&青蒿素Ⅱ&没有毒性,但后来在临床上的表现却不那么令人满意:&效果不好,又出现了较明显心脏毒副作用&(后查明是片剂崩解度问题,即有效物质从片剂架构中溶解出来的速度问题,改用青蒿素Ⅱ原粉胶囊,证实有效)。
&&&&而几乎就在同时,山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借鉴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方法,用乙醚从当地的黄花蒿中提取出有效单体。这种物质的临床试验没有毒性,且对疟原虫具有强效的杀灭功能,被命名为&黄花蒿素&。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则在会后专程赴京,到中药研究所取经。回到云南后,该所研究员罗泽渊利用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醚、甲醇4种有机溶剂进行了提取实验。她的提取对象是黄花蒿大头变型,简称&大头黄花蒿&。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把他们获得的有效单体命名为&黄蒿素&。就在这种晶体被提取出来时,负责&523任务&临床试验的李国桥小组恰好在云南疫区开展调查研究。原本调查任务已经收尾,准备撤离,但一听说有了&黄蒿素&,李国桥当即决定,不走了,马上开展临床试验。&黄蒿素&的临床试验结果出人意料地好,药效几乎&立竿见影&:恶性疟疾病人服药6小时后,疟原虫开始减少,16小时后,90%疟原虫被杀灭,20小时杀灭率在95%以上。
&&&&1978年11月,全国&523&领导小组召开青蒿素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会,宣告了青蒿素的诞生。
&&&&但这次成果鉴定会现在看来更具仪式意味。这项凝聚几百位科研工作者十余年心血的科研成果,在两年前就已经公诸于世。那缘于一场意外的&科研赛跑&。
&&&&青蒿素宣告诞生之后,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并没有就此止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各项工作开始走上正轨,再加上越南战争也已经结束,&523任务&这样富有时代特色的名称也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于该项目最大的成果是发明了青蒿素,中国青蒿素指导委员会开始代行其责,统一领导青蒿素后续研究和衍生药物的开发、实验、推广。□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往期期刊:
--请选择--
地址:山东青岛太平路33号电话:6 编采:2 广告:6 发行:5电子邮箱: 邮编:266001Copyright @. 读报参考 All Rights Reserved&&她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屠呦呦
[] [转载其他] 发表时间: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12.(独家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的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她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屠呦呦所著的《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来自《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冥冥中安排,屠呦呦的人生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个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影响严重。日,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参与。
1969年初,39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项目”课题组组长。她一方面查阅中国中医药经典著作,从中挑选出2000多个候选配方;一方面深入民间,打听治疗疟疾的秘方和验方。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它虽能有效抑制寄生虫在动物体内的生长,但疗效却不持续。为了找到答案,屠呦呦又一头扎进文献堆。
青蒿,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是在我国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别看它的外表朴实无华,却有治病救人的“魔力”。青蒿的抗疟功能,首见于公元340年东晋葛洪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古人为何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了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
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日,在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屠呦呦终于获得了对动物体内疟原虫抑制率100%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青蒿提取物的抗疟作用对人类也安全有效吗?为了尽快得到答案,课题组的科学家们勇敢地充当了首批志愿者。不久后,屠呦呦课题组又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并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的抗疟作用,推开了青蒿素的一道门。1973年,青蒿素首次用于临床,在海南省对21例恶性疟疾及间日疟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979年12月,当有关青蒿素的第一篇英文报道发表时,遍布全国的青蒿素研究小组已将这种药物用于2000多名患者。对比研究显示,青蒿素的见效时间较传统药物氯喹快得多,且大大降低了副作用。之后,屠呦呦及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也被全世界无偿共享了。
曾在1983年至1993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的姜廷良,最感佩的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的执着、奉献精神。他说,他们的研究过程非常曲折,在选材、提取、临床试验等环节都困难重重。如果没有执着的精神,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研究都可能中止。
姜廷良清楚地记得,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不顾个人健康,决定亲自试服。亲身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环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她团队中的钟裕容,肺部发现肿块,切除了部分气管和肺叶;另一位研究人员崔淑莲,很早就过世了。
倏忽四十年,仿佛经历了一个轮回。当年那支意气风发的科学团队,如今都已年届耄耋,但在研究青蒿素已有十几年的浙江大学药学院副研究员周慧君看来,青蒿素仍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最有效的抗疟药物,“未来它还将更多地造福人类。”&
世界卫生组织说,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近年来疟疾死亡率显著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分发青蒿素复方药物。仅在赞比亚,由于综合运用杀蚊措施和青蒿素类药物疗法,2008年疟疾致死病例比2000年下降了66%。
青蒿素复方药物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为“中国神药”。屠呦呦也被称为“青蒿素之母”。(综合日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有改动)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昨日揭晓,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昨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才知得诺贝尔奖。得奖没有特别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评价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新华社)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屠呦呦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据熟悉屠呦呦的人说,屠呦呦“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湖北日报新闻)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中得到灵感,探索出低温提取方法,经历190次失败终于获得高效青蒿中性提取物,进一步提纯后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B.屠呦呦不善交际,为人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遇到不赞同的意见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身份,因此多次参评院士落选。
C.1969年,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课题组组长。她通过查阅东晋葛洪古籍,挑选出2000多个候选配方,再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可谓困难重重。
D.为证实青蒿素对人体的安全性,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成员亲自试服,后来因此相继患病,一位研究人员不幸英年早逝。
E.屠呦呦等人发现的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青蒿素复方药物被外国人民称为“中国神药”。她也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2)材料一的第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屠呦呦能率先发现青蒿素,成为“青蒿素之母”,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4)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充满了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与现实,就其人格魅力谈谈你的看法。(8分)
12.(1)选C2分,选D3分,选E1分,选AB不给分。C.屠呦呦只是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课题组组长,且她最初查阅的不是葛洪古籍,C选项错误D.文中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是因实验条件简陋环境差而得病,不是因为试服新药。E.称赞青蒿素复方药物的是非洲人民而不是世界人民。
(2)第二段:①写屠呦呦名字的来历和神奇的巧合,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②略写屠呦呦早年求学经历与兴趣方向,为后文作铺垫,丰满人物形象,使主题更加鲜明;③引用《诗经》使文章具有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每点2分,要求从内容、结构、主题,文化底蕴几个角度作答)
(3)屠呦呦能率先发现青蒿素,成为“青蒿素之母”,其原因有:①外在原因:国家组织大量人员与财力研究新的抗疟疾药物,在这种背景下,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课题组组长,主持研究工作;(2分)②内在原因:勤奋刻苦,敢于求索,珍视传统,屡败屡战,锐意创新。广泛查阅中医典籍,整理提取方剂,不畏困难失败,创新研究思路。经历190次失败,从葛洪方剂中悟出低温提取方法,最终提取出青蒿素;③亲身试验,不顾安危,执着奉献,不求回报。为证实药物安全亲身试验,尽管科研条件简陋,探究过程曲折,仍执着试验,不言放弃。无偿分享研究成果,使全世界人民受益。(4分,要求分内在和外在原因分析)
(4)示例:屠呦呦的人格魅力表现在:①艰苦奋斗,勤奋刻苦,不言放弃的求索精神;②不顾安危,执着奉献,不求回报的献身精神;③遍览群籍,改进方法,中西结合的创新精神;④直率正直,敢于谏诤,敢说真话的求真精神;⑤朴实平易,淡泊名利,重视集体的团队精神。(每一点2分,联系现实2分,言之成理即可。)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平均:0分
很好 (5分)
发表评论并评分 
热门关键词:
o&&&o&&&o&&&o&&&小草比屠呦呦作文_百度知道
小草比屠呦呦作文
草比屠呦呦作文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的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她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屠呦呦所著的《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来自《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冥冥中安排,屠呦呦的人生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个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影响严重。19...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作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屠呦呦获奖背后的人:广中医教授亲身试验疟原虫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韦英哲肖建喜
  屠呦呦获诺奖背后的科研人员,有他一份功劳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韦英哲 通讯员 肖建喜)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获得诺贝尔奖,当年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了这个项目的研发工作,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临床上证实青蒿素抗疟功效。昨日,李国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屠呦呦获得诺奖,“是中国人获奖,也是青蒿素获奖,我们都很高兴。”
  谈屠呦呦获奖:她确是“第一人”
  李国桥回忆,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当时,李国桥也填写了拉斯克奖的评审资料,表格最后一栏是“你认为相同的研究领域中,谁应该获得此奖?”李国桥填了两个人,第一个是屠呦呦,第二个是罗泽渊。李国桥说,其实当时美国专家米勒希望推荐屠呦呦和他自己,但李国桥认为,在青蒿素的发现上,自己充其量是第三人,效果验证工作是在罗泽渊提取的黄蒿素上进行的。
  据了解,当年,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罗泽渊在云南大学校园内发现了苦蒿,采集了一些带回研究所。后经石油醚、乙醚等提取出了黄蒿素,未发现对心肝有明显损害,“而且临床效果很好”。由于李国桥小组连续7年在海南、云南等地治疗恶性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办公室决定把云南药物所提取的黄蒿素交由李国桥小组做临床实验。
  谈抗疟经历: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
  李国桥从1964年就开始了针灸治疗疟疾的课题研究,1967年,他被点名组织一个针灸小组,加入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随后,李国桥带着小组成员深入疟疾高发地区进行治疗。为了检验针灸治疗的效果,李国桥还主动叫护士把疟原虫注入他的体内,故意让自己感染。为防不测,疟疾发作时他还写了遗书。最后,李国桥终于完成了试验的全过程。经过93个病例和包括李国桥在内的11个自身感染志愿者的验证,生物科学上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发现得到了科学的确证。世界卫生组织编著的《疟疾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医学教科书,都记录着他和同事们的亲身实验数据和研究结论。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广中医教授李国桥亲身试验疟原虫
&&&&&&</div
数字之道:
独家策划:
社区热帖推荐
求认识……[]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屠呦呦获奖背后的人:广中医教授亲身试验疟原虫
发布日期:
屠呦呦获诺奖背后的科研人员,有他一份功劳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韦英哲 通讯员 肖建喜)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获得诺贝尔奖,当年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了这个项目的研发工作,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也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临床上证实青蒿素抗疟功效。昨日,李国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屠呦呦获得诺奖,&是中国人获奖,也是青蒿素获奖,我们都很高兴。&
谈屠呦呦获奖:她确是&第一人&
李国桥回忆,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当时,李国桥也填写了拉斯克奖的评审资料,表格最后一栏是&你认为相同的研究领域中,谁应该获得此 奖?&李国桥填了两个人,第一个是屠呦呦,第二个是罗泽渊。李国桥说,其实当时美国专家米勒希望推荐屠呦呦和他自己,但李国桥认为,在青蒿素的发现上,自 己充其量是第三人,效果验证工作是在罗泽渊提取的黄蒿素上进行的。
据了解,当年,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罗泽渊在云南大学校园内发现了苦蒿,采集了一些带回研究所。后经石油醚、乙醚等提取出了黄蒿素,未发 现对心肝有明显损害,&而且临床效果很好&。由于李国桥小组连续7年在海南、云南等地治疗恶性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办公室决定把云 南药物所提取的黄蒿素交由李国桥小组做临床实验。
谈抗疟经历: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
李国桥从1964年就开始了针灸治疗疟疾的课题研究,1967年,他被点名组织一个针灸小组,加入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随后,李国桥带着小组 成员深入疟疾高发地区进行治疗。为了检验针灸治疗的效果,李国桥还主动叫护士把疟原虫注入他的体内,故意让自己感染。为防不测,疟疾发作时他还写了遗书。 最后,李国桥终于完成了试验的全过程。经过93个病例和包括李国桥在内的11个自身感染志愿者的验证,生物科学上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发现得到了科学的确证。 世界卫生组织编著的《疟疾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医学教科书,都记录着他和同事们的亲身实验数据和研究结论。
下一篇:暂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屠呦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