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碱法制醋酸与纯碱反应的反应原理

知识点梳理
书写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知识点的认识】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并且,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知识点的认识】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主要是指以氧气、氢气、碳、硫、磷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铝、镁、锌、铁、铜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氧化铜、氧化铁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盐酸、硫酸、碳酸等为代表的酸,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为代表的碱,以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为代表的盐,等等物质之间的相互和制备.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和制备如图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各规律为各物质间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具体到某些物质时有些规律要具体分析,未必都能适用.例如,根据图示的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来制备氯化锌和硫酸铜时,能够采用的方法分别有7种和3种(由于不同原因,图示的其它制备盐的方法就不可取了),具体转化是这样的: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其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为;.氨盐水比...”,相似的试题还有:
实验室用食盐制纯碱的操作步骤是:(1)向浓氨水中加入足量食盐晶体制取饱和氨盐水;&&&&(2)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至有大量晶体析出;&(3)将操作(2)中产生的晶体过滤出来;(4)将滤纸上的晶体转移至坩埚中,加热至不再有水蒸气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碳酸钠.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正确的是()
A.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碳元素的物质
B.食盐水比氨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C.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所以先结晶析出
D.在氨盐水中如果没有未溶解的食盐晶体存在,说明溶液一定不饱和
利用井盐和合成氨生产的氨气及二氧化碳生产纯碱的“联合制碱法”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傍先生发明的,其氯化钠的利用率高达96%.其原理流程如右图所示:(1)氨极易溶于水,向饱和食盐水通入氨气可得到饱和食盐水和氨水的混合盐水(称为氨盐水).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是_____;(2)写出氯化铵溶液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氨碱法制取碱的流程是:饱和食盐水→饱和铵盐水→碳酸氢钠→纯碱,有关的化学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制取过程如下:(1)上图中①是&&&&&&&(2)上述制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为&&&&&&&&&&&&&&&&&&&&&&&&&&&&&(3)制取过程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较多的氨气,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其原因是:&&&&&&&&&&&&&&&&&&&&&&&&&&&&&&&&&&&&(4)但工业上不能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钾,只是因为在溶液中&&&&&&&A.KHCO3溶解度较大1 R( Q% J& ^
B' N; R/ ?9 h&B.KHCO3溶解度较小; ^2 d7 T2 `% D. e1 H
V9 K# R( `&C.K2CO3溶解度较大
A5 _8 C+ @. i&D.K2CO3溶解度较小/ `" ]5 e! Y0 P0 ?3 a. V0 P
答案(1)加热&&(2)NaCl+NH3+CO2+H2O=NaHCO3+NH4Cl(3)二氧化碳在食盐水中难溶&&&&(4)A能够更多、更快的吸收二氧化碳;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氮;能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其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
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科目:初中化学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氢氧根离子&&&&&&&&&&&&
;&&&&&&&&&& (2)干冰&&&&&&&&&&&&&
(3)硅元素&&&&&&&&&&&&&&&&&&&
;&&&&&&&&&& (4)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鉴别两种化肥NH4Cl和KNO3
检验二氧化碳
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科目:初中化学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滤渣一定有Fe粉
滤渣一定有Cu粉
滤液中一定有Fe2+
滤液中一定有Ag+、Cu2+
科目:初中化学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溶液的pH>7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      .
(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为确定小张同学的猜想,应该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向试管中加入      的氯化钡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来检验该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pH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pH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
(6)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还可使用与小李实验所加试剂不同类别的试剂是      (填一种试剂即可,用化学式填写).
(7)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而除去.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
科目:初中化学
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丰富的黄酮素,黄酮素的化学式为C15H10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g
黄酮素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气分子构成
黄酮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
科目:初中化学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为了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可将橡胶管用止水夹夹住,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内注水,当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实验过程中加注的稀盐酸的液面必须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的理由是  .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第二章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11|
上传日期: 08:59:4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官方公共微信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_百度知道
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如题。急急急。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化学方程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氨碱法制纯碱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