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中的鞍部适合干什么

怎么看等高线地形图?把山谷,山脊,鞍部,山峰,峭壁啊什么的统统给我说一下要怎么看,最好配张图._百度作业帮
怎么看等高线地形图?把山谷,山脊,鞍部,山峰,峭壁啊什么的统统给我说一下要怎么看,最好配张图.
怎么看等高线地形图?把山谷,山脊,鞍部,山峰,峭壁啊什么的统统给我说一下要怎么看,最好配张图.
第一,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①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测算地面实际距离.②形态上的特性,地表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貌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线图上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第二,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图的关键.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整也相同.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④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⑨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怎样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怎样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09-01-15 &
山峰的话等高线是闭合的,数值向中间增大, 山脊的话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 山谷的话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山峰的话等高线是闭合的,数值向中间增大, 山脊的话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 山谷的话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将地图上,将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等高距。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如山峰、丘顶等);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洼地等)。等高线是曲线状时,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并在图上绘有陡崖图例。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 [编辑本段]等高线图的判读  1、数值大小: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  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编辑本段]地形剖面图  1、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  2、注意点: ①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  ②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出河床。  三、实际运用:   (1)选“点” 设计:  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地方。  (2)选“线”设计。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其基本要求是:  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②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包括城市规划、居民区、农业、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居民区应考虑: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②地势平坦开阔地向阳地带; ③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  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编辑本段]附:  如何看等高线地图  面对地图看, 上北下是南,左西右为东,地图方位已辨明 。  地图符号颜色识别:   绿为林地蓝为水, 地貌、公路棕色绘,其它符号都用黑。   等高线显示地貌特点:   等高闭合是规律,弯曲形状象现地; 线多山高线少低, 坡陡线密坡缓稀。   等高线显示地貌原理:   由底到顶,高度相等;水平切开,垂直投影。   地貌识别:   山顶凹地小环圈, 区别要看示坡线; 山顶短线向外指, 凹地短线向里边;   山背曲线向外凸, 山谷曲线向里弯; 山背凸棱分水线, 山谷凹底合水线;   两山相连叫鞍部, 高低两组等高线; 群山相连最高处, 棱线称为山脊线。   地形起伏判定:   总观地貌形态, 辨明各处高低; 区分上坡下坡, 沿线编号注记。   四种地形地物分布规律:   山成群,形似脉, 小山多在大山内; 先抓大山做骨干, 记了这脉记那脉。   上游窄,下游宽, 多条小河汇大川; 河名顺着河边写, 流向流速看注记;   桥梁渡口有几处, 深度底质要熟悉。   (三)道 路   平原地,多而宽, 山丘地,窄而少; 山区若是有大路, 多沿河旁和山谷。   (四)居民地   平原密,山区稀; 要记村镇有规迹; 桥、堡、店、镇靠公路, 沟、涧、岭、峪在山区;   泡、湾、河、洼顺水找, 村、屯、庄、窑多散居。   地物符号定位点确定方法:   两个图形下中央, 方圆三角当中量;底部宽大底中间, 下有直角角顶上。   换算距离的三个公式   (1)1:2.5万地形图换算,1:2.5万图,用4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实例计算:在1比2.5万的地形图上,量得某线段长为8厘米,求相应实地医寓为多少公里?根据口诀换算:8/4 =2(公里)。相应实地距离为2公里。   量得从张庄到李庄实际距离为16公里,求在1比2.5万地形图上为多少厘米?根据口诀换算:16×4=64(厘米)。   *在1:2.5万的地形图中,每4个厘米为实地1公里.   (2)1:5万地形图换算   1比5万图,用2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3)1:10万地形图换算   1:10万图,用1去乘除;乘得固上长,除得公里数。   量读距离方法:  地图比例先搞清,计算消去两个零;若要求出未知数,图上用除实地乘。   (二)比例尺量读   图上量,尺上比;看分划,读距离。  (三)里程表量距:   针归零,盘向已;起点推.终点起;按比例,读公里。  用坐标尺量读精确坐标   纵边压纵线,横边通过点;公里看图廓,米效看图边。   用坐标尺量读图上目标   纵边压纵线,米数对交点;横边米数处,就是目标点。   以目标清晰程度目测距离   距离250米一300米   墙可见续,瓦能数沟,人脸五官分不清,衣服颜色可辨明   距离400米,人脸看不明,头肩可分清。距离500米,门见开或关,窗见框子格,头肩分不清,男女可分明。   距离700米 瓦面成丝,窗见衬,人行迈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判定方位   “磁针”、时表、北极星, 依照地物看特征。“磁针”避开铁磁用,摆干稳静指向定; 时针折半朝太阳,   “12”所指是北方,o先找“仙后“大小熊”,小熊尾端是北星,北星又居“仙后“大熊”中,找到北星北方定;独树南面叶茂盛,树桩年轮北面浓,突出地物北面潮,靠南积雪早消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国近海的海底地形,尤其是渤海、黄海、东海的海底地形与我国大陆的地形有些相似,即西高东低,西部水浅、东部水深,总的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自我国海南岛的南面,经我国的台湾至日本九州西面的五岛列岛连成一线,此线的西北部分,海底起伏不大,坡度较小,地势较平坦;而在此线的东南部分,海底地势急转直下,坡度变陡,并有海沟、海槽和海脊。南海的地形比较复杂,四周浅,中央深,形成锅形的南海盆地。概括而言,我国近海四个海区的地形特征是:四海都紧靠我国大陆而联成一片宽阔浅海,海底平坦,坡度徐缓,各海区都微向东南倾斜,形成了广阔的大陆架区域;大陆上有很多径流入海,注入大量淡水、泥沙、营养盐和悬浮物,致使海水比较肥沃,河口三角洲淤长速度快;海岸线曲折,形成了许多天然港湾,沿岸又有很多岛屿,使水文状况比较复杂。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怎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分清山谷、山脊、鞍部、陡崖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怎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分清山谷、山脊、鞍部、陡崖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鞍部的等高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