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与运输机变压器过载系数数是否相同

昵称:黑天鵝
帖子:6410 + 24432
积分:37998&/&97172
贡献:19954&/&19954
金币:0&/&0
乐币:14&/&14
Ta的装备:
发表于: 11:29
苏式战机 全家福 完全版(SU系列,米格系列,图系列,运输机系列)
我们 就 从 su-5 开始 Su-5这种早期的SU战机影响不是很大,没有被中国空军所仿制!图片:
Su-7 1958Su-7BSu-7BMK苏-7装配匠   苏-7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单发战斗轰炸机,绰号“装配匠”。该机与米格-21同时 出台,低空性能较好,它的改型苏-17(苏-20,苏-22)被苏军用作对地攻击的战斗轰炸机。苏-7 于1955年首次试飞,1959年服役,曾是苏联前线航空兵的标准战斗轰炸机。该机有以下的型别: 苏-7原型机;苏-7B,标准生产型;苏-7BM,标准生产型的改进型;苏-7BMK,单座型的最新改进 型;苏7-UM/Y串列式双座教练型。苏-7共生产了3000多架,除装备苏联空军外,还出口到十几个 国家。苏-7目前已从苏军中退役图片:
Su-9苏-9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三角翼单座单发全天候截击机。西方给绰号“捕鱼笼”(Fishpot)。1953年开始研制,1954年首次飞行,1958年投产,1959年开始服役。苏-11是苏-9的发展型,1969年苏-15开始服役后,即停产。估计1988年仍在服役的苏-9/-11仅数十架,将很快全部退役。苏-9/-11有4种改型,即:原型,其特点为进气口上面有锥形雷达天线罩;初期生产型,装P-7Ф加力涡喷发动机,带4枚AA-1空-空导弹;苏-11,苏-9的放大型,装P-7Ф-1加力涡喷发动机,携带AA-3空-空导弹;教练型。 外形尺寸  翼展(苏-9)           7.9米    ( 苏-11)          8.43米  机长(苏-9)           15.10米  ( 苏-11)            17.0米  机高              4.9米  机翼面积            39.50米2  机翼后掠角           57°  展弦比             2.32重量及载荷  空重              907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          1225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3600千克  燃油量             3100千克  装一台P-7Ф-1 发动机,最大推力 68.6千牛(7000公斤)  加力推力            98千牛(10000公斤)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高度 11000米)     M1.8      (高度 300米)      116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            17000米  最大爬升率           10800米/分  航程(带副油箱)         1650公里  作战半径            580公里  起飞滑跑距离          1550米  机上装РП-9У雷达,对中等尺寸目标的搜索距离为    17~20公里  跟踪距离9~10公里  可携带AA-1、AA-3空-空导弹,不带机炮图片:
Su-11苏-11是苏-9的发展型,1969年苏-15开始服役后,即停产。估计1988年仍在服役的苏-9/-11仅数十架,将很快全部退役。苏-9/-11有4种改型,即:原型,其特点为进气口上面有锥形雷达天线罩;初期生产型,装P-7Ф加力涡喷发动机,带4枚AA-1空-空导弹;苏-11,苏-9的放大型,装P-7Ф-1加力涡喷发动机,携带AA-3空-空导弹;教练型。 外形尺寸  翼展(苏-9)           7.9米    ( 苏-11)          8.43米  机长(苏-9)           15.10米  ( 苏-11)            17.0米  机高              4.9米  机翼面积            39.50米2  机翼后掠角           57°  展弦比             2.32重量及载荷  空重              907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          1225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3600千克  燃油量             3100千克  装一台P-7Ф-1 发动机,最大推力 68.6千牛(7000公斤)  加力推力            98千牛(10000公斤)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高度 11000米)     M1.8      (高度 300米)      116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            17000米  最大爬升率           10800米/分  航程(带副油箱)         1650公里  作战半径            580公里  起飞滑跑距离          1550米  机上装РП-9У雷达,对中等尺寸目标的搜索距离为    17~20公里  跟踪距离9~10公里  可携带AA-1、AA-3空-空导弹,不带机炮图片:
su-15苏-15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单座双发全天候截击机,绰号“细嘴瓶”(FIagon)。1969年 进入服役,逐步取代苏-9成为苏联防空航空兵的主力机种。其特点是作战半径较大,爬升性能好, 速度快。苏-15共有约7种型别,包括:A型,则预生产型,只少量生产,供部队鉴定和试验;B型, 短距起落型;C型,D型的串列双座教练型,与D型同时服役;D型是第一种生产型,与A型基本相同 E型属于第二种生产型,1973年开始服役图片:
Su-17苏-1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变后掠翼单座战斗轰炸机,是由固定翼战斗轰炸机苏-7发展而来的。日原型机首次试飞。苏-17的原型机于1967年7月在莫斯科附近的多莫杰多沃机场首次公开展开,北约集团曾给予绰号“装配匠”(Fitter)。生产型苏-17C于1971年开始装备前苏联空军的前线航空兵。目前苏-17除装备前线航空兵之外,还装备前苏联海军航空兵。前华约组织的一些国家也装备了这种飞机,此外还向前华约组织以外的国家出口,如埃及、伊拉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秘鲁和越南等国。目前苏-17已从俄罗斯空军退出现役。   苏-17主要担负空对地攻击任务,在必要的时候能进行空战。苏-17现有以下型别:  苏-17“装配匠”B 苏-17的原型机,是在苏-7的基础上个修改外翼段而成的,外翼段改成后掠角可调的活动翼,长4米。发动机没有换,仍然保留AЛ-7Ф-1涡轮喷气发动机。与苏-7相比,其起落性能有所改善,但总的性能提高不大。  苏-17“装配匠”C 以“装配匠”B为基础的改型,是前苏联空军主要的单座战斗轰炸机。该机改换了推力较大的AЛ-21Ф-3涡轮喷气发动机。此外,换装了性能较高的电子设备,增加了外挂架,后机身也稍微作了修改,武器载重能力和截击能力提高了。与苏-7相比,改善了起落性能,外挂能力增加了一倍左右,所需跑道长度不到苏-7的一半,航程增加了30%左右。  苏-17“装配匠”D 1976年年底开始在前苏联空军的前线航空兵部队中服役,主要的改进有:前机身加长了0.25米,增加了机头下电子舱,以装多普勒导航雷达,激光测距仪装在进气道分流锥内。电子设备有CPД-5M雷达测距仪,红外扫描设备和雷达告警接收机。该型装AS-X-10光电制导导弹。  苏-17“装配匠”E 串列双座教练型,基本上与苏-17“装配匠”C相同,但机翼前面的整个机身稍下垂,以改善后座视界。左翼根机炮取消,背鳍加高,估计能额外装载燃油。  苏-17“装配匠”G 双座型,具有作战能力,垂尾较窄且加高了,顶端平直;腹鳍较短,可拆卸;仅右侧有机炮;装有激光寻的器。  苏-17“装配匠”H 与“装配匠”G型对应的单座型,后开式座舱盖后的背鳍加宽加高了,以改善气动外形和增大载油量,腹鳍可拆卸。不带外挂时最大速度为M2.17,海平面最大速度为M1.06。机翼外侧挂副油箱和2000千克武器载重时,作战半径为(低-低-低)435公里,(高-高-高)675公里。  苏-17“装配匠”K 在1984年被确认的最新单座型,在前部背鳍上有一小的冷却空气进口。  苏-20 是苏-17的出口型。苏-17在苏联服役不到两年便开始向埃及出口。苏-20与苏-17一样均装AЛ-21Ф-3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区别是设备标准降低了,如“警笛”3全向雷达告警器被换成作用范围较小的“警笛”2。出口到阿尔及利亚、捷克和斯洛伐克、埃及、伊拉克、利比亚和波兰。  苏-22 是在苏-20基础上设备进一步简化的出口型。1977年开始向秘鲁出口,然后又销售给利比亚、叙利亚。秘鲁买了48架。苏-22无导航设备,装性能差一些的AA-2“环礁”空-空导弹。秘鲁空军既把它用于对地攻击,又用于空战,但是该机推重比小,不带外挂时推重比仅有0.8左右,故空战性能不太好。  苏-22“装配匠”F 是苏-17“装配匠”D的出口型,机头下的电子舱稍有修改。装P-29B涡喷发动机,加力推力为112.8千牛(11500公斤)。后机身直径加大,每侧翼根可带“环礁”空-空导弹。向秘鲁出口的飞机装作用范围较小的“警笛”2雷达告警器,基本上无导航功能,而敌我识别设备又与该国的SA-3地-空导弹不兼容。  苏-22“装配匠”G 与苏-17“装配匠”G相应的出口型,装P-29B发动机。  苏-22“装配匠”J 与苏-17“装配匠”H相似,内部载油量达6270升,背鳍角度更陡,出口利比亚。 动力装置苏-17“装配匠”B:1台留里卡(Lyulka)设计局AL-7F-1-250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9600公斤。苏-17“装配匠”C:1台留里卡(Lyulka)设计局AL-21F-3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11340公斤。苏-22:图曼斯基(Tumansky) R-29B-300发动机。武器(苏-17“装配匠”C)武器挂架共有8个,其中2个专挂副油箱,其余6个可挂总计4000千克的各类对地攻击武器(如火箭发射巢、240毫米大直径火箭弹、减速炸弹、AS-7黑牛空对导弹等),机翼根部内装2门30毫米NR-30机炮,各带弹70发。尺寸数据(苏-17“装配匠”C) 机长:18.76米翼展:13.8米(机翼展开时)/ 10米(机翼收拢时)机高:5米机翼面积:40.1平方米重量及载荷(苏-17“装配匠”C) 空重:10000公斤标准载重:14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7700公斤最大载荷:4500公斤燃油:4550升(内部)/3200升(外部)性能数据(苏-17“装配匠”C) 升限:18000米最大平飞速度:2220公里/小时(11000米高空)最大平飞速度:1285公里/小时(海平面)初始爬升率:20535米/分钟标准航程:1260公里转场航程:2250公里图片:
Su-20苏-20 是苏-17的出口型。苏-17在苏联服役不到两年便开始向埃及出口。苏-20与苏-17一样均装AЛ-21Ф-3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区别是设备标准降低了,如“警笛”3全向雷达告警器被换成作用范围较小的“警笛”2。出口到阿尔及利亚、捷克和斯洛伐克、埃及、伊拉克、利比亚和波兰图片:
Su-21苏-15的F型是苏-15最新型别,被编号为苏-21;G型是F型的双座教练型图片:
Su-22苏-22 是在苏-20基础上设备进一步简化的出口型。1977年开始向秘鲁出口,然后又销售给利比亚、叙利亚。秘鲁买了48架。苏-22无导航设备,装性能差一些的AA-2“环礁”空-空导弹。秘鲁空军既把它用于对地攻击,又用于空战,但是该机推重比小,不带外挂时推重比仅有0.8左右,故空战性能不太好。  苏-22“装配匠”F 是苏-17“装配匠”D的出口型,机头下的电子舱稍有修改。装P-29B涡喷发动机,加力推力为112.8千牛(11500公斤)。后机身直径加大,每侧翼根可带“环礁”空-空导弹。向秘鲁出口的飞机装作用范围较小的“警笛”2雷达告警器,基本上无导航功能,而敌我识别设备又与该国的SA-3地-空导弹不兼容。  苏-22“装配匠”G 与苏-17“装配匠”G相应的出口型,装P-29B发动机。  苏-22“装配匠”J 与苏-17“装配匠”H相似,内部载油量达6270升,背鳍角度更陡,出口利比亚。图片:
Su-24苏-24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于60年代开始设计的全天候低空超音速双座前线轰炸机,北约代号“击剑手”(FENCER),用于替换苏-17/20/22系列战术轰炸机,执行全天候前线战术轰炸任务。1974年试飞,1983年服役,目前约有900架在俄罗斯空军服役。苏-24的研制是在地对空导弹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始的,研究人员必须使苏-24能够在日见致命的防空火力下生存下来。苏-24有针对美国F-111战斗轰炸机的味道。由于航空技术的发展,当时的科研人员认为能够研制出空战和轰炸能力同样优秀的战斗轰炸机,事实证明这不太切合实际。最后结果是,F-111和苏-24一样,战术轰炸能力一流,但代价是机体笨重、机动性下降,已经无法实现“战斗与轰炸兼顾”的初衷了。直到F-15E和苏-30MK等这些第三代战斗机的攻击型的出现,才实现了上述梦想。为了在防空火力中生存下来,当时的前线战术轰炸机都趋向于采用以下措施:一是高速低空突防,通常为一倍音速;二是采用地形规避技术,就是利用地形起伏躲过地面雷达;三是加强电子干扰;四是直到目前还是最有效的一招:采用精确制导的远射程导弹或炸弹(这里的远程是相对前线战术用途而言,是指射程要远过对方的高射炮和导弹)。最让现在的爱好者诧异的是,苏联科研人员研制苏-24时,最早的设计比我们现在见到的要更加高精尖。苏-24最早的原型是一种具有短距起降能力(VTOL Vertical Take Off and Landing)的三角翼飞机(左图),有单独的升力发动机。实际上,这一怪异的研制过程是在苏联军用航空工业怪异的环境中产生的。苏霍伊设计局最初在2个方向上开展空军的战斗轰炸机计划:包括在苏-7B上面的改进型S-22I(后来的S-32),并且发展成了战斗轰炸机苏-17。另一个方向是发展全新的战斗轰炸机。在新战斗轰炸机的最初的设计中,S-6原型机使用了后掠翼的设计方案,在苏-15的基础上采用40度后掠角三角翼和类似米格-25的进气道。发动机是使用7200千克推力的P-21F-300,为了加强起飞性能还计划使用火箭助推器。飞机采用的纵列驾驶舱布局。随后苏联大幅度削减军费,研制资金很紧。因此苏霍伊设计局用偷梁换柱的诡计来获得经费:S-6的编号改成了似乎是一种新型截击机的T-58M。于是经费到手了,搞的是截击机,但技术可用到战斗轰炸机上。接着苏联T-58VD垂直起降原型机试验成功,空军转而要求停止S-6(T-58M)的项目,转为研究一种短距起降的新战轰,设计编号为T-6,这就是上面所提到的三角翼垂直起降样机T-6。工作从1965开始,沿用了T-58VD的升力发动机结构,在飞机重心位置上安装了两台升力发动机。1967年夏天,T-6-1(第一架原型机)出厂。T-6-1为三角翼布局,机身中部的隔舱内安装4台RD-36-35升力发动机。主发动机最初采用加力推力76.44千牛R-27-300,后在1968年被更强大的AL-21发动机替代。驾驶舱是使用了于F-111相同的并列布局,机翼和平尾仍然是使用苏-15的产品。机上有6个挂点:2个机身和4个机翼挂点。起飞重量达到26100千克。日该机完成首飞。在试飞中的主要问题是在起飞时稳定性不足,于是在翼尖安装了巨大的垂直安定板。后来经试飞发现,VTOL的设计可操纵性太差,随之被放弃。接着已经在米格-23和苏-17系列上验证过的变后略翼设计被引入了苏-24设计中,用于解决低空高速、短距起降等难题。这就是苏-24A型,即基型。A型还使用了可调节的进气口,以适应高空两倍音速飞行和低空超音速飞行的不同需要。后来由于战术运用上不需要长时间高空高速飞行,加上要节省重量,这一可变进气口在M型上被放弃了。苏-24最终大量生产的型号机体空间大,机身宽而修长,并排座驾驶舱可以容纳两人。采用了变后略翼设计,后掠角可在16、35、45、69度这四个角度间调节。水平尾翼为全动尾翼,当两个平尾同步上下偏转时,起升降舵作用;当一个向上、一个向下差动偏转时,起副翼作用。作为前线轰炸机,苏-24能在泥土跑道上起降。苏-24在苏联空军史中占有颇重要的一席,因为它是第一种装备了以计算机轰炸瞄准系统和地形规避系统为核心的火力控制系统的苏联飞机,标志着苏联飞机的火控和电子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苏-24整个的导航观瞄系统被称为PNS-24,PNS-24可实现一下功能:地形跟踪、武器制导、目标搜索锁定和指示、水平或上升式投弹、雷达告警和反雷达导弹压制、自动或半自动降落自动驾驶。M型则装备了改进的PNS-M型导航观瞄系统,主要改进增加了一台激光、电视目标指示系统,用于控制制导导弹。图片:
Su-25苏联陆军为了增加大规模摩托化常规地面战争的胜算,推出了苏-25攻击机,北约代号“蛙足”。苏联自二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伊尔-2(IL-2)攻击机装备部队之后,就一直没有研制专用的近距支援攻击机,直到苏-25出现。越战中美军的深刻教训和美国A-10攻击机的出现,使得苏联加紧研制装备了这种专用攻击机。其主要特点为结构简单,装甲厚重坚固,易于操作维护,适合在前线战场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对己方陆军的直接低空近距支援作战。因此,苏-25相应的放弃了速度上的要求。苏-25由苏联“苏霍伊实验设计局”开放型联合股份公司研制。该机于1968年开始研制原型机日首飞,1978年投入批生产,80年苏-25A投入阿富汗战场试用。1984年,正式定型的苏-25B装备部队,形成全面作战能力。苏-25能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起飞,并能与米-24武装直升机协同,在战场上配合地面部队作战,攻击坦克、装甲车和重要火力点等。1982年前苏军曾在阿富汗大量使用过该机,效果相当不错。这次实战经验也使得苏-25从A型演化为B型,B型主要的改进都基于实战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是要改善机载设备。为此,苏联科研人员从A型的教练型下手,去掉了后座,空余出来的空间用于加装电子设备和油箱;然后又去掉了内置的30mm双管机炮,另外在机头下加装了一个机炮舱,安装了一门改进后的30mm双管炮;针对夜间和恶劣条件下A型观测能力不足的问题,B型上在光学和激光观瞄装置的基础上,加装了红外观瞄装置。定型后的苏-25B为两侧进气正常布局,大展弦比梯直机翼,三梁式结构,具有良好的亚音速性能和低空机动性能。机翼前缘有20°后掠角,有下反角。翼后缘分三段,外段是液压驱动的副翼,手动操纵功能作为备份。内两段是双缝襟翼,有多重补偿片。机翼前缘有分成两段的全翼展前缘缝翼,机翼外段前缘突出,在机翼中段形成锯齿形。翼尖处有小舱,内装电子对抗设备,小舱下部有可收放的着陆灯。小舱的后部形成减速板。 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机身短粗,全焊接座舱底部及四周装有24毫米的钛合金防弹装甲,操纵面由传动杆驱动而不是钢索,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可以抗一般的地面炮火的攻击。主要承力件为耐损结构。发动机舱由不锈钢板制造,油箱间充有阻燃泡沫。为强调生存力而增加的重量占正常起飞重量的7.5%。可用四个吊舱装载维护工具转场飞行。发动机可使用前线机场中的各种燃油。容量高达3600升的机体油箱使用了自密封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生存力。另外还可以在机翼下挂载四个PTB-1500副油箱,以增加航程。机头左侧是空速管,右侧是为火控计算机提供数据的传感器。弹射座椅为K-36L型。此外还有多种改型,如苏-25UB串列双座教练型,苏-25UT不带武器系统的苏-25UB教练型,苏-25UTG舰载型,苏-25T/TK反坦克型、苏-25K出口型等。该机共生产600多架,1992年交付完毕。苏-25除装备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外,阿富汗,安哥拉,阿塞拜疆,保加利亚,捷克,格鲁吉亚,伊朗,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朝鲜,秘鲁,斯洛伐克,土库曼斯坦和乌克兰等国家也都装备有该机的不同型别。电子系统包括有“警笛”3雷达告警系统,SR0-2敌我识别器,ASO-2V箔条/干扰条投放装置,激光测距仪和目标指标器,机头鼻部装有APS-17和BTS-8光学火力控制系统,其中包括用于拍摄对地攻击效果的AKS-750S录象设备等,还有一部激光测距制导装置。电子战装置包括SPO-15 Sirena-3电子告警装置和一部电子干扰机,以及ASO-2V红外干扰装置。导航装置有RSBN “塔康”战术导航系统、MRP-59P地标照射接收器、RV-1S雷达高度表等。通信系统包括SRO-2敌我识别装置、SP-69空中交通管制系统、VHF/UHF无线电台和一部空地通信电台。后机身下方两侧装有2台图曼斯基设计局的R-195无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为44.18千牛。两台发动机间装有5毫米厚的装甲。发动机喷管尾部有吸入冷空气的装置,从而降低了喷出的燃气的温度,减小了被红外观瞄装置发现的危险性。前机身左侧下方装1门30毫米双管AO-17A机炮,备弹250发,无链输送带式供弹,射速3000发/分,下图中可见到炮口。全机共有11个挂架,机翼下8个大型挂架可以携带4400千克对地攻击武器,包括SPPU-22机炮吊舱、UB-32A 57mm火箭吊舱、B-8M1 80mm火箭吊舱,240毫米S-24和330毫米S-25制导火箭,KH-23、KH-25和KH-29空对面导弹,各种集束炸弹,R-3S或R-60炸弹等。图片:
Su-26图片:
Su-27苏-27重型战斗机,北约代号“侧卫”(Flanker),可以算是近十年来最大红大紫的战斗机了。不论航展上展示优异性能,还是实战中与对手一决高下,大出风头。在北海的一次巡逻中,苏联飞行员为了赶走一架入侵的P3C反潜机,用“侧卫”的一个垂直尾翼将对方的发动机短舱割开,实在是爽死了!苏-27是优秀的第三代战斗机(苏联和俄罗斯的分代方法称之为第四代),就飞机本身的性能,尤其是机动性,绝对是第三代中的佼佼者。苏-27“侧卫”的诸多改进型,如著名的苏-30、苏-34、苏-35、苏-37,都一次又一此次引起世界的轰动。点击查看苏-27系列视频资料:苏-27表演“眼镜蛇”机动 双机表演 苏-30表演飞行中坠毁 改进型苏-37的超机动性表演 苏-37表演II 苏-37表演III 苏-30MK表演 勇士表演队 在60年代,西方国家的以线传操纵系统为核心的第三代战斗机陆续研制成功,苏联的步伐也紧紧跟上。当时苏联科研机构推出了诸多重型空中优势战斗机方案,从改进的米格-29到图波列夫机翼吊挂发动机的方案,各家设计局都出尽全力。最终苏-27的前身T-10试验机独占鳌头随后T-10又发展出众多改型,比如起落架后移、雷达舱加大、主翼翼型变动等等。最终产生了苏-27,84年正式装备部队。苏-27刚刚服役就振动了世界航空界,因为它的先进气动布局和强大的机载武器火力(挂载10枚空空导弹)是前所未见的。随后在西方航展上苏-27精彩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更是令西方世界惊叹不已。苏-27最独特之处是它的高机动性。这首先要归功苏霍伊设计局的气动设计和两台留里卡设计局强大的AL-31F发动机。苏-27采用第三代战斗机流行的翼身融合、大边条、机腹进气、双垂尾的气动布局,机头高于飞机主梁,发动机则挂装在主梁之下,整机呈眼镜蛇弯曲出击的样子,非常COOL。AL-31F高温部分采用了钛合金,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传闻我国正力求引进其生产线,解决我国飞机发展的最大难题。苏-27使用两台此种发动机,推力达25000千克,超过了起飞重量,因此推重比高达1以上。在机载电子设备方面,苏-27装备了N001ZHUK(朱克)多脉冲多普勒雷达,有同步搜索跟踪、上视上射、下视下射的能力,能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自动评估威胁优先级别。与西方产品相比,功率大,作用距离远(对3平方米反射面的目标,前视距离超过100公里,后视距离达40公里),抗干扰能力强。另外在风挡前固定安装了OEPS-27光电探测系统(左图及下图),这和美国单独加装光学导航攻击吊舱的做法不同。该系统镜头部分装在一个风挡前透明的半球体内。系统包括一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infra-redsearchandtrack)和一个激光测距仪,探测距离40到100公里。假如敌机高红外辐射的发动机喷管对着己方,IRST作用距离就远些,反之则近些。拥有IRST使得苏-27可以在雷达静默或强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保持发现和攻击目标的能力。目前美军新型的F-16战斗机也开始在风挡前加装IRST装置。但最独特的还是苏-27战斗机的火控系统还包括头盔瞄准具,它与雷达、IRST互联工作,相互之间紧密结合,使得苏-27飞行员在运用各种武器、尤其是近距格斗导弹方面得心应手,加上高机动性和先进的R-73近距导弹,苏-27的近距格斗能力超过了西方第三代战斗机,与第四代战斗机F-22并驾齐驱,并在某些方面有较大优势。以上技术随着苏-27装备我国空军,相信很快会被引入到其他我国战斗机的改进和研制中。左图和下图为苏-27驾驶舱,可以看到各种设备。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苏-27的电子设备与西方战斗机还有一定差距,基本上还是使用传统的仪表一个狭小的雷达阴极射线管显示屏,而不是大屏幕显示屏。苏-27机载固定武器为一门GSH-3030mm机炮,备弹150发。尽管载弹量较西方战斗机少,但炮弹威力远大于美国20mm弹和西欧30mm弹。这也是东西方战斗机设计思想上的一个差异。空空导弹包括出名的R-27(北约代号AA-10“白杨”)中距导弹,R-27R1是半主动雷达制导型,R-27T1是红外制导型,射程500米到60公里;还有高机动性的R-73(AA-11“射手”)全向近距红外空空导弹,射程300米到20公里。对地武器方面包括100、250、500千克的普通炸弹和延时炸弹、500千克燃烧弹、25至500千克集束炸弹、C-8,C-13和C-25火箭弹。苏-27装有语音通信设备、VHF/UHF电台、空地通信电台,作用距离达1500公里。另外装有能与空中和地面友军互联的加密目标攻击数据链路。但是应当记住的是,尽管苏-27“侧卫”比F15先进,可是整整晚了十年面世(投入现役)。如果这十年里,美苏开战,美国单纯在制空方面必将取得较大优势。因此,片面的比较苏-27和F15,就认为苏联战斗机技术比美国先进,是不正确的图片:
Su-28苏-25及苏-28是一种单座近距支援攻击机,北约赋予它的绰号为“蛙足”。该机由设在莫斯科的苏霍伊设计局联合控股公司设计,并由俄罗斯新西比尔斯克飞机生产联合体制造。   苏-25的设计用途是,在前线及敌最浅战术纵深内消灭小型移动及静止地面目标,并可打击低速空中目标。该机的改型之一 – 苏-25UB (北约绰号“蛙足B”)是一种双座型武器训练机,由乌兰乌德飞机制造厂生产。苏-25UTG是一种双座型舰载改型,其尾部装有拦阻挂钩。苏-25UTG已经部署在俄罗斯海军50000吨级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上。   苏-25的各种改型在许多国家的军队中服役:其中包括俄罗斯空军、俄罗斯海军航空兵、阿富汗、安哥拉、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捷克、格鲁吉亚、伊朗、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朝鲜、秘鲁、斯洛伐克、土库曼斯坦和乌克兰。苏-25的出口型编号均为苏-25K。 座舱图片:
Su-29苏-29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串列双座教练/单座特技飞机。1990年在莫斯科航空航天展览会上宣布时,此计划尚处于先行发展阶段,木质样机曾在1991年巴黎航空展览会上展出。原型机于1991年末首次飞行。苏-29是苏-26MX的双座发展型,增大了翼展和机长。双人座舱采用连续的后部铰接的透明舱盖。可选用机轮整流罩。复式操纵系统是标准设备。尾翼没变。装一台268千瓦(364马力)维杰聂夫设计局的M-14P九缸星型活塞发动机,采用三桨叶的复合材料MT螺旋桨。 外形尺寸  翼展            8.20米  机长            7.32米  机高            2.87米  螺旋桨直径         2.54米  机翼面积          12.24米2重量及载荷  空重(A:2名驾驶员)     76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A)       1100千克        (B:1名驾驶员) 850千克  最大翼载(A)         0.88千牛/米2(89.87公斤/米2)      (B)         0.68千牛/米2(69.44公斤/米2)  最大功率载荷(A)       4.10千克/千瓦(3.02公斤/马力)        (B)       3.17千克/千瓦(2.33公斤/马力)性能数据  最大允许速度(A)       400公里/小时        (B)       450公里/小时  最大平飞速度(A)       340公里/小时  正常巡航速度(B)       295公里/小时  失速速度(A)         110公里/小时  最大滚转角速度(B)      大于360°/秒  海平面最大爬升率(A)     16米/秒          (B)     18米/秒  实用升限(B)         4000米  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A)    120米  最大转场航程(B)       965公里  限制过载(A)         +9/-7g      (B)         +12/-9gSu-30 (Su-30D Su-30M Su-30MK Su-30KI Su-30MKK Su-30MKT Su-30MKM Su-30MK-1 Su-30MK-6 Su-30MKI Su-30KN Su-30KNM )Su-30MKK Version der Su-30MK für die chinesische L Erstflug am 09.Mai 1999Su-30战斗机的引擎动力系统,已经达到了美国21世纪主战飞机的标准--装备了全新概念的双向推力矢量引擎。也就是说引擎产生的推力可以改变方向,从而极大提高了战斗机的机动性能。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仅有另外两种型号的战斗机装备有这种超高级的引擎--尚未装备美国空军的F-15SMTD展示型战斗机和下个世纪美国的YF-22主战飞机。 Su-30战斗机的实用作战半径为2300公里,实用升限为18000米。如此之大的作战半径和航程,使Su-30战斗机可以进行跨洲飞行或者越海作战,堪称“跨海神鹰”。 先进的电子设备是Su-30战斗机性能优越的最重要体现。先进的空中指挥与控制系统,使Su-30足以担起空中指挥所的角色。1架Su-30战斗机可以同时指挥4架“苏-27”战斗机。其本身的作战效能比“苏-27”高出1.5倍。高级头盔式瞄准系统使飞行员只需通过“看”就能给自己的导弹发出攻击指令,从而大大缩短了武器系统的反应时间。这种能力在超低空飞行作战中显得尤其重要,因为飞行员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发现、确定并且打击目标。机舱的前方安装了功率更大的红外线搜索与跟踪系统、大功率脉冲多普勒雷达和光电雷达。 机脊上安装的红外导弹警告扫瞄仪的性能,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当敌方的空对空导弹袭来的时候,它不但可以向飞行员提出警告,而且还能引导自己的空对空导弹击中敌方的制导导弹以及飞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战斗机具有这种空中打导弹的能力。 在机身下的两个引擎之间,装备有后视空对空雷达,这意味着Su-30战斗机的飞行员无需掉头,就能向从后面袭来的敌方战斗机冷不防地杀个“回马枪”--向后面发射雷达制导的空对空导弹。这种“回马枪”的导弹发射能力曾让驻莫斯科的美国空军武官惊讶不已。 先进的电子系统使得Su-30可以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对严密防守的地面重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由于Su-30的机载多用途雷达的分辨率如此之高,就算地面上隐藏得再好的目标,也会在其屏幕上原形毕露,从而让其实施精确打击。 Su-30对空对地出色的进攻打击能力,源于它强大的武器系统。Su-30总共有12个武器外挂点,可以携带多种空对空、空对地导弹以及航炮和火箭弹等。 进行空中格斗时,Su-30可以动用R-27和R-73空对空导弹以及一门30毫米航炮。当发动超视距攻击时,R-27R型将大显身手,该型导弹长4.08米,全重253公斤,是中程空对空导弹,其射程可达80至85公里。R-27空对空导弹系列还有T型、RE型和D型,其中射程最远的RE型可达130公里。当进行近距离攻击的时候,将使用R-73型空对空导弹。这种导弹长为2.9米,总重量为105公斤,射程为15公里。当被迫进行空中格斗的时候,Su-30只有动用30毫米航炮了,这种航炮共备弹150发。 实际对地攻击时,Su-30可以动用空对地导弹、炸弹和火箭。其中具有精确打击能力的是KH-31空对地反雷达导弹。这种导弹长为5.2米,总重量为600公斤,战斗部位重达90公斤。当其向目标发起攻击的时候,速度可达每秒钟1000米。Su-30对地面目标实施攻击的另一个“杀手锏”是KH-29H型和L型导弹。这种导弹长3.88米,重700公斤,战斗部位重达320公斤,射程为30公里。 俄罗斯生产的SU30MK歼击轰炸机也拥有类似F15E那样的精确攻击能力。同时还有在防区外发射制导导弹的能力。 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使用了大量的激光制导炸弹,以瘫痪战略军事目标。使用SU30MK发动类似攻击时的武器包括KAB500KR五百公斤级电视制导炸弹、KAB500L五百公斤、KAB1500L一千五公斤级激光诱导炸弹、它们由俄“比姆派尔”设计局设计。其中KAB500KR为电视诱导型炸弹,弹头重量360公斤。一般在五十至五千米高度投下,命中误差在四至七米之间,大致相当于B2在攻击中国使馆中可能使用的JDAM。可谓非常准确。使用相同电视诱导系统的1500公斤级别制导炸弹称为KAB1500KR。 KAB500L/1500L激光诱导炸弹炸弹投下高度一千至五千米,命中误差七至十米,1500公斤级可穿透二米厚的水泥墙,同时还有穿甲型弹头。弹头重量在一千一百公斤上下。其他弹头包括炸药型、炸药穿甲型。KAB系列激光制导炸弹在车臣战争中被以Su25攻击机低空投下,用以攻击要人隐蔽所。 Kh29T电视制导导弹射程十至十二公里,Kh29TE型的射程加大到三十公里。可以执行防区外攻击任务。重量688公斤。Kh29L为激光制导型导弹,重量657公斤,弹头重量317公斤,射程8-10公里。Kh25ML激光制导导弹射程10-20公里,重量300公斤,弹头重量90公斤。 SU30MK如果加装APK9电视指令接受吊舱,可以射控远程Kh59M电视制导炸弹。本次巴尔干危机中美军大量使用的AGM130空对地电视(红外)制导导弹射程远达74公里,是美空军实施联合防区外攻击的标准武器。它的使用,使塞尔维亚的绝大多数防空导弹失效。也反应了轰炸模式在21世纪的若干特征。Kh59M电视制导炸弹1991年出现,射程达到115公里,发射高度100-5000米,重量920公斤。弹头分为320公斤的穿甲弹和280公斤的炸药弹头。 可见SU30MK具备很强的精确对地攻击能力。来自苏霍依飞机制造综合体的确切消息表明中国今年开始将陆续购入这一轰炸机。目前尚不知道出口给中国的SU30MK将会配备那一型精确制导炸弹、导弹。但是,由于受到大使馆被炸的意外刺激,中国显然会加强其精确以及防区外攻击的能力。 SU30MK使用H001P型雷达,“P”是对地攻击的意思。它由H001E火控雷达发展而来。后者也是SU27SK的火控雷达。SU35使用的是H011,SU30MKI是H011M,SU37是H011M1。可见SU30MKI的火控系统好过SU35。总体上,整个MKI系统性能介于SU37和SU35之间。H011M搜索距离达到160千米,可以搜索20个战斗机大小目标。可以同时打击6个空中以及地面目标。采用大直径的电子扫描雷达,即相控阵雷达。并且拥有地形跟踪、回避的能力。 Su-30MKI战斗机使用AL31FVTC矢量推进发动机(注:我国从俄罗斯引进的Su-30MKK战斗机不装备矢量推进发动机),可以作上下15度的转向调整。 Su-30MKI战斗机装备有高尖端的航电设备。包括俄罗斯产A737GPS定位仪,MilStd1553B数字总线。3个彩色的MFI555X5显示器,新的MVK任务电脑可以诱导使用电视制导空对地导弹、空对地炸弹以及主动雷达诱导R77空对空导弹苏-30多用途战斗机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战斗轰炸机。其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初,最初的两架原型机在80年前首飞,被命名为苏-27PU或苏-30。当时苏联空军并没有计划装备该型飞机,因此这两架飞机由试飞院买下。其中的一架曾两次参加珠海航展。 俄罗斯的苏-27战斗机毫无疑问是一种优秀的第三代战斗机,我国经过与苏联/俄罗斯艰苦的谈判,于90年代中起开始购入和仿制苏-27SK/SMK战斗机。在苏联/俄罗斯,苏-27的改进自80年代苏-27定型就已经全面展开。作为单座战斗机的共同特性,苏-27的使用经验表明,现代空战带给飞行员的工作量很大,加上高机动产生的高过载、大航程产生的长时间留空,使飞行员在单独应付复杂的作战情况、机载电子综合设备和机载武器时手忙脚乱。这不利于挖掘战斗机本身的性能潜力,例如当先进的雷达、通信指挥系统出现后,一个飞行员是无法兼顾本机的飞行作战和与友机的通信指挥的。为此,许多先进战斗机加入了第二名飞行员。这名飞行员一般不负责具体航行操纵和近距格斗,将精力集中于负责操作机上雷达、通信等各种电子系统,观察空情,甚至为单座战斗机提供预警、通信和指挥。同时因为有了第二名飞行员,战斗机更适合执行危险而复杂的对地攻击任务,一名飞行员可负责驾驶战斗机进入攻击路线,观察周围空情,另一名则控制火控系统和武器,发起攻击。假如只有一名飞行员,攻击效果和生存力肯定会有所降低。如美国、法国就分别发展了F-15E和幻影2000D等双座战斗轰炸机。 在这种思想下,苏联军方决定以苏-27UB双座教练机为基础研制生产这种双座战斗机。研制工作始于1986年,总设计师伊戈尔·伊万诺夫,武器系统的设计师是维克托·加鲁申科。研制中首先解决了加装空中受油系统的问题。空中受油管装在机头右侧,不增加飞机的阻力,不影响机载雷达工作。该系统后来为苏-33、苏-35战斗机、苏-34战斗轰炸机所采用。这架空中加油型苏-27UB飞机于1987年首飞,随后完成了莫斯科-共青城-莫斯科的不着陆飞行,飞行距离13440千米,连续飞行15小时42分,4次空中加油。1988年开始,苏-30研制工作转入正规。设计中将在苏-27UB的基础上改进一种采用空中受油系统、新型导航系统、先进的惯导系统和火控系统的双座战斗机,命名苏-30。日苏-30在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机场首飞。 苏-30与苏-27UB教练机结构上有一定变化。苏-30MKN增大了方向舵的舵弦,材料广泛采用钛合金。机翼有自动偏转的缝翼前缘,前线后掠角41摄氏度。改用K-36IIM弹射座椅。 苏-30能长时间进行空中巡逻飞行,不进行空重加油的续航时间达到10小时。该机最大的特点是在保留苏-27的空战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指挥战斗机编队作战的能力。这使得苏-30在空战中的作用与普通战斗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它能使多架战斗机组成整体,协同作战。为此座舱后舱安装了战术情况显示器和编队指挥通信专用设备。机上还安装了先进的H001“宝剑”雷达,能使用新型的R-77中距空空导弹。该雷达可同时制导两枚导弹攻击两个空中目标,并具有对地攻击能力。座舱还配备了飞行员排泄处理装置,飞行员可以解决小便的问题,以适应长时间飞行所需。 试飞成功后,批量生产的首批5架苏-30飞机装备俄空军(原防空军)萨沃斯特别伊克飞行员训练中心,主要用于飞行战术演习。并进行了与A-50预警机、米格-31截击机、伊尔-78空中加油机配合下编队作战方法的演练。后来俄空军因经费不足,停止了购买苏-30。在这种情况下苏霍伊飞机设计局与伊尔库茨克飞机生产股份公司一起开始研制生产苏-30出口型,命名为苏-30K(K是俄文出口、商业的意思)。出口型增强对地作战功能。苏-30K又衍生了新改型,换装新型机载雷达,增加了武器的种类,发展出苏-30M战斗机,出口型称苏-30MK。其中出口印度的型号为苏-30MKI,出口中国的为苏-30MKK。苏-30MK的作用类似于F-15E,突出了对空对地双重用途的能力。 苏-30MKK使得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拥有了比空军更为先进的对地攻击手段。据称该机装有SUV-VE空空火力控制系统,计算能力更为出色,具备了使用主动雷达制导反舰导弹的能力。甚至可以增加“宝石”和“俱乐部”反舰导弹。此外还可使用Kh-29L、KAB 1500等导弹。 苏-30的武器系统包括一门30毫米GSH-301航炮,装在机翼边条右侧前翼,带弹150发。12个外挂架,翼下8个,机身下4个,总载弹量8000千克。可携带8枚半主动雷达制导的R-27P1或R-27P1F中距空空导弹,两枚红外制导R-27T中距空空导弹,或6枚主动雷达制导的R-77。格斗可使用6枚带红外制导的R-73近距空空导弹。对地可使用6枚电视制导或激光制导的X-29T、X-29II或X-29MII,或6枚电视制导KAB-500KP制导炸弹,每枚重500千克。非制导武器包括10枚500千克或31枚250千克普通炸弹,8个KMT-Y集束炸弹,或6组S-13和S-8火箭发射器(带30枚122毫米或120枚80毫米火箭弹)。执行反舰任务时苏-30可携带反舰导弹。传闻近期我军试射了R-77主动雷达制导导弹。 苏-30M(MK)在苏-30的基础上增加了使用X-58和X-31II反雷达导弹的能力。在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中增加了CIIC-161主动雷达干扰系统。该机还装备X-29T电视制导导弹和KAB-500制导炸弹。飞机翼下还可携带两位射程为115千米,带电视指令制导系统的X-59战术导弹,由机身下部APK-9制导吊舱控制。这些火控系统和武器使得苏-30M(MK)在对地作战时威力大增。其战斗机编队指挥通信系统改为更先进的BRJIH011M。机载信息综合系统还包括光电探测系统,包括红外探测器和激光测距仪,以及抗干扰攻击导航控制系统。 在动力装置方面,苏-30MK第一批批生产型使用AF-31F发动机(2*千牛)。该发动机由乌法发动机股份公司生产。此后生产的批生产型换装AF-31FII矢量推力发动机。AF-31FII在性能上与AF-31F发动机差不多,但喷口可向外转动30摄氏度,在任意大小推力下均可改变推力方向。矢量推力技术使得苏-30MK的机动性有很大提高。 苏-30MK引起了各国空军的重视,因为F-15E已经在海湾战争中充分证明了双重任务战斗机在对地作战上的优势。日印度率先购买40架苏-30MK(MKN)。1997年印度尼西亚宣布购买12架苏-30K。 中国在1990年首次向俄国订购26架苏-27SK,1995年增购26架,并取得更先进的苏-27SMK生产许可证。1995年初两国达成技术转让协议后,彻底改善中国空军对地对海攻击能力的计划于1996年启动。计划的核心就是购买苏-30。 经多番谈判后,中俄双方确认了总值数十亿美元的军售合同,于李鹏总理访俄期间签署。合同包括苏-30MK的转让意向性框架协议,双方同意转入技术细节谈判。至此中国以22亿美元购买了60架苏-30MKK。同年7月,采用矢量推力发动机的苏-37试飞成功,俄方推销团前往中印两国推销以矢量推力发动机改进苏-30MKK的计划,但由于中方都担心矢量推力技术不成熟而告吹。 但这次出口苏-30引起俄罗斯国防部和国防工业部门的激烈争论。军方尤其是西伯利亚、后贝加尔、远东三大军区大加反对,认为危害了国防安全。外交部、国防工业部则坚持要靠军售摆脱目前的经济困境。由于背景复杂,两国人员谈判争论进行得较为激烈。中方摆出了毫不妥协的架势,俄罗斯方面最终基本同意了中方的采购清单和条件。最终苏-30交货已经是98年前后,这样经过两任总理、两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两任国防科工委主任、两任空军司令等的努力,中国终于引进了苏-27、30的成品和生产技术。合计耗资达百余亿美元,超过了建国以来Government在整个航空制造业的总投入。 中国引进的苏-30基本采用原装俄罗斯航空电子设备。而“苏-30”的国产化将与苏-27的国产化融合为一个项目,即使歼-11的进一步发展型号。而近年解放军也不断增加进口苏-30订货,其中海航于2002年底首次获得苏-30。 近期解放军的苏-30使用的R-77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Kh-29电视制导导弹以及KAB-1500Kr型1500千克电视制导炸弹终于曝光。 基本技术数据 翼展 14.70米机长 (空速管除外)21.94米机高 6.36米机翼面积 62.04平方米 空重 177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 24000千克(苏-30MKN 2567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33500千克(苏-30MKN 34000千克)机内油箱载油 9400千克战斗载荷 8000千克 最大速度 2125千米/小时 1380千米/小时(海平面)图片:
Su-32苏—32φH战机主要技术性能
乘 员:2人(并列双座)
机 长:25.20米
机 高:6.20米
翼 展:14.70米
动力装置:AΠ—31φ涡扇发动机,2×14000公斤
最大时速:1400公里(海平面)
1900公里(最大高度)
航 程:4000公里(空中不加油时)
7000公里(空中加油时)
起飞重量:42000公斤/额定
44360公斤/最大
最大负载:8000公斤
武 备:TⅢ—301机关炮1门;12个挂架,可挂高精度空对舰导弹
机载设备: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后视雷达、自动化地形跟踪和地形回避系统等
苏—32φH飞机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专为海军研制的新一代(西方称为第四代半)超音速远程岸基海上攻击机。该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3年12月首飞,1997年在法国“列—布尔热97航展”中首次公开亮相。在此次航展中外表涂为海洋迷彩色的苏—32φH以其精湛的空中飞行表演令在场的众多专家和观众惊叹不已。有位瑞典空军代表团官员兴奋地说:“要知道苏—32φH飞机是一种攻击机,可飞起来却像歼击机一样。”
苏—32φH的前身为著名的苏—27型歼击机,它沿袭了苏—27型机的一系列先进技术工艺,其机动性能毫不逊色于诸如“幻影”之类的欧洲新型歼击机。作为远程岸基海上攻击机,苏—32φH可以远离防御地域执行搜索、歼灭敌人水面舰艇和潜艇等任务,能在复杂气象及电子干扰条件下昼、夜有效保卫国家的沿海经济海域。该型机装备有全套高度自动化的电子机载设备及多枚空对空导弹,其综合飞行性能保证了飞机能可靠抵御海上来犯航空器。在本世纪初的俄海军装备大换代中,拥有“海岸线可靠保护神”美誉的苏—32φH将成为俄海军航空兵21世纪的中坚力量。
结构设计完美
苏—32φH飞机外型新颖、座舱舒适。设计师在设计时不仅特别注意飞机的战斗潜力,而且还对机组人员的工作条件、飞机的操作方便性及战斗寿命都格外的重视。
与苏—27型机相比,苏—32φH的机身结构和起落架均有重大改进,增加了前水平翼。而且,其机翼前缘和后缘能根据遥控系统的指令自动跟踪迎角和过载瞬时值。该系统可自动控制飞机前水平翼的状态。
苏—32φH的机头部分布有电子设备前舱和后舱、飞行员座舱、前起落架舱、空中加油系统伸缩套管、带电源系统的TⅢ—301高速机炮。飞机头部截面呈椭圆形,并适当加长以便安装雷达天线。苏—32φH装备有焊接防弹座舱,驾驶员和领航操作员座位为并列,保证机组人员能更好地协同。
驾驶舱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在一万米高度上可保持座舱内的空气压力,保证飞行员在不带氧气罩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另外,驾驶舱内安装有K—36ⅡM弹射座椅,必要时机组人员可在任何状态下弃机。驾驶舱特别适宜长时间飞行,飞行员和领航操作员可以从座椅上站起来,全身直立进食。飞行员通过起落架前支柱舱进入座舱。
苏—32φH飞机的全动式前水平翼和带锯齿形前缘的主翼与机身轮廓线平滑相连。机身中部和中翼挂载燃油箱。机尾装备有磁探仪,该磁探仪是搜索潜艇的主要装备之一。
机载设备精良
苏—32φH飞机装备了全套“海蛇”机载电子设备,能保证在使用条件的所有范围内高度自动化地执行战斗任务。该设备用于侦察、监视海面、搜索潜艇、发现水雷及攻击水面舰艇,其结构内部各个信息系统作为独立设备配设,包括安装在“氩”计算机上的计算装置,以及一系列专门的程序软件。所有这些装置均由中央计算机系统控制。中央计算机系统全面协调工作、交换信息数据及在执行战斗任务时为机组人员提供智能化帮助。
“海蛇”全套设备的模块结构、确定的程序软件和设备的备份系统以及各信息系统工作的同时性,可保障当部分设备甚至某些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时,飞机仍能继续完成战斗任务。
此外,系统的分布式结构使得更换系统内的组成部件更为容易,也就是说,必要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增设新的信息系统。
出口型飞机可以配置国外生产的设备。
反潜作战能力强
装备全套“海蛇”机载电子设备的苏—32φH飞机能执行各种反潜任务。当飞机通过其它手段包括卫星设备接收到敌潜艇的信息时,“海蛇”也能参与搜寻潜艇的工作,继而确定潜艇位置,实施有效跟踪,最终消灭敌潜艇。
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上述所有任务基本上是在自动状态下完成的,飞行员只要监控战斗任务的执行情况,并视情作出决定即可。机载智能系统在极大程度上帮助机组人员,它可以保证在没有操作员参与的情况下不间断地执行战斗任务。其发现目标的主要手段如下:
1.综合水声探测系统。该系统包含有水声测位仪、声纳浮标、爆炸波形成设备等。水声测位仪为块状结构,由4个独立装置组成。每个装置能在与8个声纳浮标同时工作时完成整个测量循环、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
2.磁探仪。能够发现受潜艇磁性壳体影响而出现的地球磁场参数变化。如果将磁探仪和水声测位系统合用,则能提高发现和跟踪目标的效率。
3.PⅡC雷达系统。该系统可以发现诸如潜艇潜望镜和通气管这样的小目标,配合声纳浮标的工作及导航。
4.NK电视系统。该系统具有两个独立的数据收集通道——电视(光学)通道和红外通道。它们可根据天气条件和昼、夜时间不同而选择单用或合用。
5.电子侦察系统。虽然此系统能发现、识别和确定敌潜艇正在工作的无线电设备的方向,但由于潜艇在搜索区域内发出信号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该系统主要是在等待状态下工作。
6.中央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操作员工作台、中央计算机和数据传输复合线路。在操作员工作台上装有两台阴极射线管矩形大屏幕和液晶板显示器。当屏幕上显示从不同系统来的信息数据时,显示器在“大画面”状态下可复录图像。
海上巡逻和反舰作战
雷达系统、水声测位仪和NK电视系统是苏—32φH执行海上巡逻任务的主要信息系统。
在执行海上巡逻任务时,上述系统可保证收集指定搜索区域内目标的数据,并发现其暴露的雷达和声纳特征,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远距离发现目标易暴露的光学特征。上述系统还可用于监视岸上情况及控制港口局势。其中的雷达系统并可发现和确定150~200公里距离上的空中目标(包括小型目标)。
上述信息系统还可使苏—32φH飞机处于敌舰艇防空设备作用区域之外,并在敌人主、被动干扰条件下执行反舰任务。
苏—32φH的武备负载可达8000公斤,外挂架多达12个(机身、发动机短舱和外翼下方)。其携载的主要武器装备有:
作用距离达250公里的ASV—MSS和ASM一MS型空对舰导弹,射程分别为70公里和180公里的ASM—M和ASM—M2空对舰导弹,电视指令系统制导的AGM—TVC导弹,鱼雷,P—73和PBB—AE空对空导弹。此外,还可以悬挂普通型和制导型航空炸弹。
专家认为,苏—32φH岸基侦察攻击机的作战性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替代现役苏—24型攻击机成为俄罗斯海军航空兵中具有相当威慑能力的新生空中力量。而且苏—32φH机还具有极大的出口潜力,尤其颇受那些拥有漫长海岸线及在沿海区域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国家的青睐,将为俄罗斯军贸市场再添新军。图片:
Su-33苏-33是俄罗斯研发的首种舰载战斗机,该机采用了大推重比涡扇发动机,从甲板上滑跃起飞时能获得足够的加速度。该飞机主要用于完成航空母舰战斗群作战任务。相比于美军的F-14等主力机型,苏-33具备更突出的制海能力和对舰、对地攻击能力,但由于俄罗斯国力衰微,该飞机的进一步研制和发展受到经费制约。图片:
Su-35苏-35战斗机是俄罗斯苏霍伊公司研制的新型远程战斗机,该机1989年开始试飞,1992年公开亮相,1995年开始装备俄罗斯空军。该机采用翼身融合气动布局和放宽静安定技术,最大时速2.35马赫,作战航程4000公里,实用升限18500米。可带14枚空-空导弹,是出色的空战格斗杀手图片:
Su-37苏-37是俄罗斯苏霍伊公司研制的单座双发战斗机。该机于1996年4月首飞。装备两台AL-37UF推力矢量发动机,实用升限18800米,最大航程3300公里,作战半径1400公里。最大载弹量8500公斤图片:
Su-39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现苏霍伊航空军工联合体)在苏-25基础上发展的全天侯攻击机,最初称苏-25TM,1995年改称苏-39。该机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可在复杂天气和夜间攻击坦克、装甲车辆和自行炮,而且可打击快艇、登陆艇和驱逐舰,以及陆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和直升机等。  自苏-25强击机问世以来,苏霍伊设计局一直在不断对其进行改进。早在1984年,该设计局就已推出苏-25反坦克改进型——苏-25T,并与同年8月17日首飞。1996年,又推出了最新改型——苏-25TM,并把它命名为苏-39。  总体布局  苏-39的外形是基于苏-25UB双座教练机的机体而设计的。与苏-25UB相比较,苏-39的前机身更宽,稍长,以便容纳光电瞄准和制导系统。此外,苏-39的后座舱空间由下部的油箱和上部的电子设备所占。在前机身,加强后的航空电子设备的安装需要对机身右下部的双管炮重新定位,从而使前起落架移到左面。安装发动机进气道的中间机身段与苏-25UB的一样。苏-39的后机身有附加的第4油箱和一些新设备。红外干扰机和箔条投放器整流罩加到垂直尾翼的根部。飞机上还装有不同形状的天线。  主要机载设备   座椅和座舱增压系统:单座的苏-39飞行员坐在与所有苏-25相同的K-36L弹射座椅上,但他还能享受有座舱增压系统的好处,这在所有的苏-25基本型是没有的。此系统可以使飞机飞到10000米的高度,还能使飞机的航程相应增大。对比之下,由于没有座舱增压系统,苏-25的最大飞行高度只有7000米。  SUV-39武器投放与导航系统:苏-39与苏-25的主要差别是苏-39安装有武器投放与导航系统。此系统有为武器投放和导航计算的任务计算机,可提供综合的导航、显示和瞄准功能。SUV-39也连接到SAU-8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能够起到使飞机的气压计高度稳定,飞机自动恢复到水平飞行状态,在低空自动或引导飞行,进场时高于地面50米的自动或引导着陆,自动恢复俯冲,躲避强阵风,控制驾驶杆操纵等作用。导航传感器有惯性导航系统、多普勒导航系统、近距与远距无线电导航系统、A-735卫星导航接收机和无线电高度表。  显示器:包括有光栅能力的平视显示器和位于座舱右边的苏-17M-4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后者用作雷达和光电系统的显示。  目标感受电子设备:有“风雪”光电瞄准与激光制导系统,装在机头内。加上一系列机身下部的专用吊舱。  “风雪”系统结合“系缆”测距仪/指示器和白昼电视系统:它提供27度X36度宽视场电视图像或有23倍放大率的窄视场电视图像。在窄视场方式,系统提供自动目标跟踪和某种形式的目标自动识别。系统的所有光学设备都装在稳定的平台上,有方位正负35度和俯仰向上15度和向下80度的万向接头限制。“风雪”系统机头窗口的除冰由酒精除冰系统提供。“风雪”系统的目标识别距离对坦克为8至10公里,对直升机为6公里,对摩托艇为12公里,对桥梁为24公里。来自此系统的信息显示在仪表板右侧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上。  夜视光学/电视系统吊舱:在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时使用。它能识别6至8公里远的桥梁和小船,识别8至12公里远的驳船。在苏-25T/TM飞机上已试验了的两种夜视吊舱,其中一种叫“梅尔库里姆”。该吊舱内装有非稳定式双视场光学设备,有18度X14度宽视场和5.5度X7度窄视场两种。宽视场图像投射在平视显示器上,窄视场图像显示在仪表板右边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上。有人说“梅尔库里姆”吊舱配置的是一种微光电视,也有人说它是热成像系统。在苏-25T/TM飞机上试验的另一种吊舱叫“霍德”吊舱,内装热像仪和激光指示器。该吊舱可能只是一种技术演示吊舱。据报道,俄罗斯正在研制一种新的热像仪/激光指示器系统。  雷达吊舱:在1995年莫斯科航空沙龙中,参展飞机上挂的是新式的RLPK-25吊舱。该吊舱内装有“科皮奥”-25多功能脉冲多普勒雷达。该雷达对坦克群的探测距离是25公里,对战斗机的探测距离为57公里,对驱逐舰的探测距离为200公里。“科皮奥”具有现代战斗机雷达的许多功能,包括边搜索边跟踪、多普勒波束锐化和对地面活动目标指示/跟踪等工作方式。  通信设备和敌我识别设备:没有与SUV-39系统综合在一起。它们包括甚高频无线电、高频无线电、敌我识别设备和空中交通管制应答机。  导航设备:也没有综合到SUV-39系统中。它包括自动测向仪和信标接收机。 自动保护系统 主要是“伊尔杜西”综合式自动保护系统。此系统包括雷达自动引导和报警接收机,用于威胁报警和雷达瞄准,还包括箔条投放器、装在机尾根部的无线干扰机和红外干扰机。此外,&
昵称:『随♀风』
帖子:375 + 37114
积分:63654&/&63654
贡献:20055&/&40695
金币:0&/&0
乐币:153&/&153
Ta的装备:
发表于: 11:33
昵称:小蚂蚱
帖子:1367 + 26484
积分:9178&/&9178
贡献:9578&/&28578
金币:0&/&0
乐币:1366&/&1366
Ta的装备:
该用户暂未添加装备
发表于: 13:01
没意思!!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京ICP证090349号&&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压器过载系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