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实践课程雁翅镇的"锁芯"探秘地址

中考资源排行榜
中考编辑推荐文章
· · · · · ·
· · · · · ·科学实践课与中考挂钩- Micro Reading
科学实践课与中考挂钩
   原标题:科学实践课与中考挂钩
门头沟大峪中学的学生们正在向刑侦老师学习科学探案。京华郭莹摄
  教育新政
  根据《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要求,9月份开学后,今年9月入学的新初一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成绩将按完整的4个学期来计算,折合一定比例计入中考物理、化学学科成绩。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记入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中考的重要参考。
  就在暑期到来之前,市教委也向全市发出了征集令,征集科学实践活动项目的资源单位。
  新学期,新初一和初二的新生们将迎来新课程——科学实践课。这门课将渗透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重点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最值得关注的是,这门课的成绩会作为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中考重要参考。与在校上课不同的是,科学实践课全部需要网上选课,就如同团购一样,大部分课需要利用周末或课后的时间校外上课。
  □项目
  数百项目供学生挑
  今年暑期,北京市2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企业、社会团体、教育系统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单位共申报1200余个活动项目。北京市将从这些资源活动中评选出400到500个项目供学生们选择。
  科学实践活动的选课每学期进行一次,安排在开学第一周选课。
  学生选课通过网络平台完成,活动项目可按所属领域、资源单位类型、涉及学科、所在地域等四类检索,最终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所属领域包括自然与环境、健康与安全、结构与机械、电子与控制、数据与信息以及能源与材料;资源单位类型则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企业等;涉及学科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域则是十六区县。
  按照流程选完课之后,学生可以导出并打印课表。记者了解到,一系列工作完成后,学生会收到一份“我的课表”,上面详细写着项目名称、上课地点、上课时间、实施方式及完成情况等内容。每个学期学生需要完成5个项目的学习。
  □考核“任务单”来衡量上课效果
  科学实践课如何考核?记者了解到,参与科学实践课项目的学生每个人都会领到一份“任务表”。比如在“锁的开启秘密”学习项目中,内容包括观察、试做、巧做、创意、创作等多个环节。
  与普通的课程不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每次课
  时长达2个小时,其中2/3的时间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讲授只占1/3。
  上课前,学生需要根据所选活动项目提前进行文献检索,了解项目相关领域。学生到校签到后领取“任务单”,由资源单位负责将任务单正面拍照。实践项目结束后,
  资源单位再将填写完毕的任务单背面拍照,留存任务单照片。学生将任务单收入“学生手册”中保管。每学期末,学生将“学生手册”上交至所在学校,资源单位和学校共同进行学分认定,学分记入学籍系统,完成学分认定后,“学生手册”返还学生。
  □影响 20项目将与中考挂钩
  “这和以往强调的素质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实践活动的成果将影响学生升学。”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李奕介绍,科学实践项目强调开放的教育模式。过去学生们很少跨班交流,现在社会则需要孩子有广泛的联系。因此,在这个平台上,也鼓励学生跨
  班、跨年级、跨学校进行选课。科学实践项目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
  科学实践项目主要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原则上本校的课程不超过30%,鼓励学生进行交流。除了学生自主选课,学校还可以
  集体组织参与项目。李奕表示,学生在网上选课就如同团购,如果选课人数低于10人,这门课将无法开设。每门课的上限人数为30人,如果学生们错过了,只能明年再说。每个学期学生需要完成5个项目的学习。每个初中生将要用两年时间完成20个项目的学习。
  □做法 流动实验室将开进山区
  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中,门头沟区进行了很多尝试。在假期中,大峪中学、琉璃渠教育基地、雁翅教育基地同时呈现的10多节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经由学校、基地与民公安大学、中科院心理所、软件所、北京中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发。记者了解到,通过比
  较研究前期提供的119个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与适宜性后,最后确定了25个待选项目,经由300名学生自主选择后,集中在11个项目上。
  今年,门头沟还设立了“北京市中小学科学实践项目流动实验室”,即时移动服务于山区周边学生需求。
  在满足山区学生需求的同时,流动实验室还能实现城区学生活动小组与教师研究小组在山区开展科学实践活动项目实地研究及教师科学实践活动的现场研修观摩交流需要。同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流动实验室还将服务于周边区县教师与学生相应领域科学实践活动的需求。
  □特色课程
  科学探案带学生观察脚印
  科学实践课到底怎么上?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学院的两位老师在大峪中学设置了实验池,湿湿的泥地上踩着很多不同的脚印。身着警服的老师带领学生们认真观察地上的脚印。
  这些探案课程都是学生们从25个候选课程中票选出来的,也是学生们最有
  兴趣的实践项目。除了辨识脚印的特点,老师们又让学生分组,通过伪装鞋印,寻找犯罪嫌疑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着动手给鞋印拍照,打印出来并最终学会用石膏制作模型。老师介绍,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实践,让学生有二维、三维立体的概念,同时从中了解石膏的特色。
  看不见的“锁芯”探秘
  房卡、车钥匙、普通钥匙……为什么“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锁是个奇妙的物体,厚实的外壳里究竟有什么奥秘?
  在“锁的开启秘密”课堂上,每个同学手里都有一把透明的锁。中国公安大学讲师唐云祁介绍,这些锁都是为了上课特别定制的,除了锁,每个同学都拿着镊子一点点夹着弹子操作。
  唐云祁介绍,钥匙上的纹路,就是为了匹配锁里的圆头弹子长度设计的。当把钥匙全部插入锁孔的时候,每一个凹凸面就会和锁里的圆头弹子结合,使得圆头
  弹子和平头弹子的分界线在一条直线上,这时锁才能打开。而现场的学生们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在操作。课程的最后,唐云祁还根据“任务单”给学生布置了新任务:尝试做一把锁,还要设计新型的锁,必须通过指纹才能打开。
  门头沟大峪中学的科技主任陶术研介绍,这门课特别的“热门”,是学生们票选出来得票率最高的一门课,都想了解为什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特别是挂锁属于老式锁的一种,现在大多数被淘汰了,因此,选择讲解挂锁也是以学生了解为主。
  人脸识别技术吸引人
  根据面部特征画一幅自己的漫画肖像、为50岁的自己做一份证件照。这是学生们在“人脸识别”项目中的随堂作业。
  在人脸识别课上,学生们需要观察校长曹彦彦卡通头像的特点,要求孩子们先观察自己的脸,然后说说自己的面部特征。大峪中学四(1)班的安鹏飞写着:脸微长、右眼下有一颗痣,鼻子大,眼睛小。
  老师在讲完面部特征后,要求学生们用电脑系统给自己画一幅卡通人脸。学生们在系统中挑选适合的脸形、鼻子等,非常有趣。授课老师最后还贡献出了自己的头像,制作了50年后自己的示范证件照。制作之后老师询问学生,为什么年龄变化是影响人脸识别精度的重要因素?学生们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有趣的是,老师拿出一张根据目击证人的描述拼画出犯罪嫌疑人的人脸照片。学生们分成两人一组,一人负责记住嫌疑人的特征,另一人根据特征之作拼图。课程的最后,是鼓励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们思考人脸识别的其他用途。
  □项目如何评选?
  老师贡献自己的脸给学生
  将一堂两个小时的课浓缩成一张任务单来考核,评审们也探索了很多方式。张毅说,他们主要通过学生视角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老师们进行了多次修改。
  在人脸识别课上,老师原本使用的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帅帅哥的头像,但是专家组认为虽然人帅,但这些脸离孩子们太远,后来授课老师直接换上了自己的脸。上课时,学生们果然非常喜欢。记者看到,学生们还根据大峪中学校长曹彦彦的特点,画了微胖、微笑的校长漫画。
  京华时报记者郭莹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小微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
友情链接: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  根据《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要求,9月份开学后,今年9月入学的新初一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成绩将按完整的4个学期来计算,折合一定比例计入中考物理、化学学科成绩。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记入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中考的重要参考。
  就在暑期到来之前,市教委也向全市发出了征集令,征集科学实践活动项目的资源单位。
  新学期,新初一和初二的新生们将迎来新课程——科学实践课。这门课将渗透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重点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最值得关注的是,这门课的成绩会作为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中考重要参考。与在校上课不同的是,科学实践课全部需要网上选课,就如同团购一样,大部分课需要利用周末或课后的时间校外上课。
  数百项目供学生挑
  今年暑期,北京市2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企业、社会团体、教育系统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单位共申报1200余个活动项目。北京市将从这些资源活动中评选出400到500个项目供学生们选择。
  科学实践活动的选课每学期进行一次,安排在开学第一周选课。
  学生选课通过网络平台完成,活动项目可按所属领域、资源单位类型、涉及学科、所在地域等四类检索,最终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所属领域包括自然与环境、健康与安全、结构与机械、电子与控制、数据与信息以及能源与材料;资源单位类型则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企业等;涉及学科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域则是十六区县。
  按照流程选完课之后,学生可以导出并打印课表。记者了解到,一系列工作完成后,学生会收到一份“我的课表”,上面详细写着项目名称、上课地点、上课时间、实施方式及完成情况等内容。每个学期学生需要完成5个项目的学习。
  考核“任务单”来衡量上课效果
  科学实践课如何考核?记者了解到,参与科学实践课项目的学生每个人都会领到一份“任务表”。比如在“锁的开启秘密”学习项目中,内容包括观察、试做、巧做、创意、创作等多个环节。
  与普通的课程不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每次课
  时长达2个小时,其中2/3的时间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讲授只占1/3。
  上课前,学生需要根据所选活动项目提前进行文献检索,了解项目相关领域。学生到校签到后领取“任务单”,由资源单位负责将任务单正面拍照。实践项目结束后,
  资源单位再将填写完毕的任务单背面拍照,留存任务单照片。学生将任务单收入“学生手册”中保管。每学期末,学生将“学生手册”上交至所在学校,资源单位和学校共同进行学分认定,学分记入学籍系统,完成学分认定后,“学生手册”返还学生。
  影响 20项目将与中考挂钩
  “这和以往强调的素质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实践活动的成果将影响学生升学。”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李奕介绍,科学实践项目强调开放的教育模式。过去学生们很少跨班交流,现在社会则需要孩子有广泛的联系。因此,在这个平台上,也鼓励学生跨
  班、跨年级、跨学校进行选课。科学实践项目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
  科学实践项目主要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原则上本校的课程不超过30%,鼓励学生进行交流。除了学生自主选课,学校还可以
  集体组织参与项目。李奕表示,学生在网上选课就如同团购,如果选课人数低于10人,这门课将无法开设。每门课的上限人数为30人,如果学生们错过了,只能明年再说。每个学期学生需要完成5个项目的学习。每个初中生将要用两年时间完成20个项目的学习。
  做法 流动实验室将开进山区
  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中,门头沟区进行了很多尝试。在假期中,大峪中学、琉璃渠教育基地、雁翅教育基地同时呈现的10多节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经由学校、基地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科院心理所、软件所、北京中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发。记者了解到,通过比
  较研究前期提供的119个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与适宜性后,最后确定了25个待选项目,经由300名学生自主选择后,集中在11个项目上。
  今年,门头沟还设立了“北京市中小学科学实践项目流动实验室”,即时移动服务于山区周边学生需求。
  在满足山区学生需求的同时,流动实验室还能实现城区学生活动小组与教师研究小组在山区开展科学实践活动项目实地研究及教师科学实践活动的现场研修观摩交流需要。同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流动实验室还将服务于周边区县教师与学生相应领域科学实践活动的需求。
  特色课程
  科学探案带学生观察脚印
  科学实践课到底怎么上?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学院的两位老师在大峪中学设置了实验池,湿湿的泥地上踩着很多不同的脚印。身着警服的老师带领学生们认真观察地上的脚印。
  这些探案课程都是学生们从25个候选课程中票选出来的,也是学生们最有
  兴趣的实践项目。除了辨识脚印的特点,老师们又让学生分组,通过伪装鞋印,寻找犯罪嫌疑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着动手给鞋印拍照,打印出来并最终学会用石膏制作模型。老师介绍,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实践,让学生有二维、三维立体的概念,同时从中了解石膏的特色。
  看不见的“锁芯”探秘
  房卡、车钥匙、普通钥匙……为什么“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锁是个奇妙的物体,厚实的外壳里究竟有什么奥秘?
  在“锁的开启秘密”课堂上,每个同学手里都有一把透明的锁。中国公安大学讲师唐云祁介绍,这些锁都是为了上课特别定制的,除了锁,每个同学都拿着镊子一点点夹着弹子操作。
  唐云祁介绍,钥匙上的纹路,就是为了匹配锁里的圆头弹子长度设计的。当把钥匙全部插入锁孔的时候,每一个凹凸面就会和锁里的圆头弹子结合,使得圆头
  弹子和平头弹子的分界线在一条直线上,这时锁才能打开。而现场的学生们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在操作。课程的最后,唐云祁还根据“任务单”给学生布置了新任务:尝试做一把锁,还要设计新型的锁,必须通过指纹才能打开。
  门头沟大峪中学的科技主任陶术研介绍,这门课特别的“热门”,是学生们票选出来得票率最高的一门课,都想了解为什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特别是挂锁属于老式锁的一种,现在大多数被淘汰了,因此,选择讲解挂锁也是以学生了解为主。
  人脸识别技术吸引人
  根据面部特征画一幅自己的漫画肖像、为50岁的自己做一份证件照。这是学生们在“人脸识别”项目中的随堂作业。
  在人脸识别课上,学生们需要观察校长曹彦彦卡通头像的特点,要求孩子们先观察自己的脸,然后说说自己的面部特征。大峪中学四(1)班的安鹏飞写着:脸微长、右眼下有一颗痣,鼻子大,眼睛小。
  老师在讲完面部特征后,要求学生们用电脑系统给自己画一幅卡通人脸。学生们在系统中挑选适合的脸形、鼻子等,非常有趣。授课老师最后还贡献出了自己的头像,制作了50年后自己的示范证件照。制作之后老师询问学生,为什么年龄变化是影响人脸识别精度的重要因素?学生们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有趣的是,老师拿出一张根据目击证人的描述拼画出犯罪嫌疑人的人脸照片。学生们分成两人一组,一人负责记住嫌疑人的特征,另一人根据特征之作拼图。课程的最后,是鼓励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们思考人脸识别的其他用途。
 & &项目如何评选?
  老师贡献自己的脸给学生
  将一堂两个小时的课浓缩成一张任务单来考核,评审们也探索了很多方式。张毅说,他们主要通过学生视角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老师们进行了多次修改。
  在人脸识别课上,老师原本使用的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帅帅哥的头像,但是专家组认为虽然人帅,但这些脸离孩子们太远,后来授课老师直接换上了自己的脸。上课时,学生们果然非常喜欢。记者看到,学生们还根据大峪中学校长曹彦彦的特点,画了微胖、微笑的校长漫画。
欢迎加入北京中考微信公众号:BJ_zkao;2016年北京中考流群
 点击:...
扫一扫&&&&关注中考微信科学实践课与中考挂钩
&&来源:&&&&
原标题:科学实践课与中考挂钩
门头沟大峪中学的学生们正在向刑侦老师学习科学探案。京华时报记者郭莹摄   教育新政   根据《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要求,9月份开学后,今年9月入学的新初一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成绩将按完整的4个学期来计算,折合一定比例计入中考物理、化学学科成绩。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记入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中考的重要参考。   就在暑期到来之前,市教委也向全市发出了征集令,征集科学实践活动项目的资源单位。   新学期,新初一和初二的新生们将迎来新课程――科学实践课。这门课将渗透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重点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最值得关注的是,这门课的成绩会作为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中考重要参考。与在校上课不同的是,科学实践课全部需要网上选课,就如同团购一样,大部分课需要利用周末或课后的时间校外上课。   □项目   数百项目供学生挑   今年暑期,北京市2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企业、社会团体、教育系统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单位共申报1200余个活动项目。北京市将从这些资源活动中评选出400到500个项目供学生们选择。   科学实践活动的选课每学期进行一次,安排在开学第一周选课。   学生选课通过网络平台完成,活动项目可按所属领域、资源单位类型、涉及学科、所在地域等四类检索,最终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所属领域包括自然与环境、健康与安全、结构与机械、电子与控制、数据与信息以及能源与材料;资源单位类型则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企业等;涉及学科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域则是十六区县。   按照流程选完课之后,学生可以导出并打印课表。记者了解到,一系列工作完成后,学生会收到一份“我的课表”,上面详细写着项目名称、上课地点、上课时间、实施方式及完成情况等内容。每个学期学生需要完成5个项目的学习。   □考核“任务单”来衡量上课效果   科学实践课如何考核?记者了解到,参与科学实践课项目的学生每个人都会领到一份“任务表”。比如在“锁的开启秘密”学习项目中,内容包括观察、试做、巧做、创意、创作等多个环节。   与普通的课程不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每次课   时长达2个小时,其中2/3的时间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讲授只占1/3。   上课前,学生需要根据所选活动项目提前进行文献检索,了解项目相关领域。学生到校签到后领取“任务单”,由资源单位负责将任务单正面拍照。实践项目结束后,   资源单位再将填写完毕的任务单背面拍照,留存任务单照片。学生将任务单收入“学生手册”中保管。每学期末,学生将“学生手册”上交至所在学校,资源单位和学校共同进行学分认定,学分记入学籍系统,完成学分认定后,“学生手册”返还学生。   □影响 20项目将与中考挂钩   “这和以往强调的素质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实践活动的成果将影响学生升学。”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李奕介绍,科学实践项目强调开放的教育模式。过去学生们很少跨班交流,现在社会则需要孩子有广泛的联系。因此,在这个平台上,也鼓励学生跨   班、跨年级、跨学校进行选课。科学实践项目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   科学实践项目主要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原则上本校的课程不超过30%,鼓励学生进行交流。除了学生自主选课,学校还可以   集体组织参与项目。李奕表示,学生在网上选课就如同团购,如果选课人数低于10人,这门课将无法开设。每门课的上限人数为30人,如果学生们错过了,只能明年再说。每个学期学生需要完成5个项目的学习。每个初中生将要用两年时间完成20个项目的学习。   □做法 流动实验室将开进山区   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中,门头沟区进行了很多尝试。在假期中,大峪中学、琉璃渠教育基地、雁翅教育基地同时呈现的10多节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经由学校、基地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科院心理所、软件所、北京中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发。记者了解到,通过比   较研究前期提供的119个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与适宜性后,最后确定了25个待选项目,经由300名学生自主选择后,集中在11个项目上。   今年,门头沟还设立了“北京市中小学科学实践项目流动实验室”,即时移动服务于山区周边学生需求。   在满足山区学生需求的同时,流动实验室还能实现城区学生活动小组与教师研究小组在山区开展科学实践活动项目实地研究及教师科学实践活动的现场研修观摩交流需要。同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流动实验室还将服务于周边区县教师与学生相应领域科学实践活动的需求。   □特色课程   科学探案带学生观察脚印   科学实践课到底怎么上?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学院的两位老师在大峪中学设置了实验池,湿湿的泥地上踩着很多不同的脚印。身着警服的老师带领学生们认真观察地上的脚印。   这些探案课程都是学生们从25个候选课程中票选出来的,也是学生们最有   兴趣的实践项目。除了辨识脚印的特点,老师们又让学生分组,通过伪装鞋印,寻找犯罪嫌疑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着动手给鞋印拍照,打印出来并最终学会用石膏制作模型。老师介绍,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实践,让学生有二维、三维立体的概念,同时从中了解石膏的特色。   看不见的“锁芯”探秘   房卡、车钥匙、普通钥匙……为什么“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锁是个奇妙的物体,厚实的外壳里究竟有什么奥秘?   在“锁的开启秘密”课堂上,每个同学手里都有一把透明的锁。中国公安大学讲师唐云祁介绍,这些锁都是为了上课特别定制的,除了锁,每个同学都拿着镊子一点点夹着弹子操作。   唐云祁介绍,钥匙上的纹路,就是为了匹配锁里的圆头弹子长度设计的。当把钥匙全部插入锁孔的时候,每一个凹凸面就会和锁里的圆头弹子结合,使得圆头   弹子和平头弹子的分界线在一条直线上,这时锁才能打开。而现场的学生们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在操作。课程的最后,唐云祁还根据“任务单”给学生布置了新任务:尝试做一把锁,还要设计新型的锁,必须通过指纹才能打开。   门头沟大峪中学的科技主任陶术研介绍,这门课特别的“热门”,是学生们票选出来得票率最高的一门课,都想了解为什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特别是挂锁属于老式锁的一种,现在大多数被淘汰了,因此,选择讲解挂锁也是以学生了解为主。   人脸识别技术吸引人   根据面部特征画一幅自己的漫画肖像、为50岁的自己做一份证件照。这是学生们在“人脸识别”项目中的随堂作业。   在人脸识别课上,学生们需要观察校长曹彦彦卡通头像的特点,要求孩子们先观察自己的脸,然后说说自己的面部特征。大峪中学四(1)班的安鹏飞写着:脸微长、右眼下有一颗痣,鼻子大,眼睛小。   老师在讲完面部特征后,要求学生们用电脑系统给自己画一幅卡通人脸。学生们在系统中挑选适合的脸形、鼻子等,非常有趣。授课老师最后还贡献出了自己的头像,制作了50年后自己的示范证件照。制作之后老师询问学生,为什么年龄变化是影响人脸识别精度的重要因素?学生们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有趣的是,老师拿出一张根据目击证人的描述拼画出犯罪嫌疑人的人脸照片。学生们分成两人一组,一人负责记住嫌疑人的特征,另一人根据特征之作拼图。课程的最后,是鼓励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们思考人脸识别的其他用途。   □项目如何评选?   老师贡献自己的脸给学生   将一堂两个小时的课浓缩成一张任务单来考核,评审们也探索了很多方式。张毅说,他们主要通过学生视角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老师们进行了多次修改。   在人脸识别课上,老师原本使用的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帅帅哥的头像,但是专家组认为虽然人帅,但这些脸离孩子们太远,后来授课老师直接换上了自己的脸。上课时,学生们果然非常喜欢。记者看到,学生们还根据大峪中学校长曹彦彦的特点,画了微胖、微笑的校长漫画。   京华时报记者郭莹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正文
科学实践课与中考挂钩
来源:京华时报&&作者:郭莹&& 16:01:00
  根据《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要求,9月份开学后,今年9月入学的新初一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成绩将按完整的4个学期来计算,折合一定比例计入中考物理、化学学科成绩。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记入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中考的重要参考。
  就在暑期到来之前,市教委也向全市发出了征集令,征集科学实践活动项目的资源单位。
  新学期,新初一和初二的新生们将迎来新课程——科学实践课。这门课将渗透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重点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最值得关注的是,这门课的成绩会作为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中考重要参考。与在校上课不同的是,科学实践课全部需要网上选课,就如同团购一样,大部分课需要利用周末或课后的时间校外上课。
  □项目
  数百项目供学生挑
  今年暑期,北京市2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企业、社会团体、教育系统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单位共申报1200余个活动项目。北京市将从这些资源活动中评选出400到500个项目供学生们选择。
  科学实践活动的选课每学期进行一次,安排在开学第一周选课。
  学生选课通过网络平台完成,活动项目可按所属领域、资源单位类型、涉及学科、所在地域等四类检索,最终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所属领域包括自然与环境、健康与安全、结构与机械、电子与控制、数据与信息以及能源与材料;资源单位类型则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企业等;涉及学科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域则是十六区县。
  按照流程选完课之后,学生可以导出并打印课表。记者了解到,一系列工作完成后,学生会收到一份“我的课表”,上面详细写着项目名称、上课地点、上课时间、实施方式及完成情况等内容。每个学期学生需要完成5个项目的学习。
  □考核“任务单”来衡量上课效果
  科学实践课如何考核?记者了解到,参与科学实践课项目的学生每个人都会领到一份“任务表”。比如在“锁的开启秘密”学习项目中,内容包括观察、试做、巧做、创意、创作等多个环节。
  与普通的课程不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每次课
  时长达2个小时,其中2/3的时间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讲授只占1/3。
  上课前,学生需要根据所选活动项目提前进行文献检索,了解项目相关领域。学生到校签到后领取“任务单”,由资源单位负责将任务单正面拍照。实践项目结束后,
  资源单位再将填写完毕的任务单背面拍照,留存任务单照片。学生将任务单收入“学生手册”中保管。每学期末,学生将“学生手册”上交至所在学校,资源单位和学校共同进行学分认定,学分记入学籍系统,完成学分认定后,“学生手册”返还学生。
  □影响20项目将与中考挂钩
  “这和以往强调的素质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实践活动的成果将影响学生升学。”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李奕介绍,科学实践项目强调开放的教育模式。过去学生们很少跨班交流,现在社会则需要孩子有广泛的联系。因此,在这个平台上,也鼓励学生跨
  班、跨年级、跨学校进行选课。科学实践项目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
  科学实践项目主要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原则上本校的课程不超过30%,鼓励学生进行交流。除了学生自主选课,学校还可以
  集体组织参与项目。李奕表示,学生在网上选课就如同团购,如果选课人数低于10人,这门课将无法开设。每门课的上限人数为30人,如果学生们错过了,只能明年再说。每个学期学生需要完成5个项目的学习。每个初中生将要用两年时间完成20个项目的学习。
  □做法流动实验室将开进山区
  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中,门头沟区进行了很多尝试。在假期中,大峪中学、琉璃渠教育基地、雁翅教育基地同时呈现的10多节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经由学校、基地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科院心理所、软件所、北京中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发。记者了解到,通过比
  较研究前期提供的119个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与适宜性后,最后确定了25个待选项目,经由300名学生自主选择后,集中在11个项目上。
  今年,门头沟还设立了“北京市中小学科学实践项目流动实验室”,即时移动服务于山区周边学生需求。
  在满足山区学生需求的同时,流动实验室还能实现城区学生活动小组与教师研究小组在山区开展科学实践活动项目实地研究及教师科学实践活动的现场研修观摩交流需要。同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流动实验室还将服务于周边区县教师与学生相应领域科学实践活动的需求。
  □特色课程
  科学探案带学生观察脚印
  科学实践课到底怎么上?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学院的两位老师在大峪中学设置了实验池,湿湿的泥地上踩着很多不同的脚印。身着警服的老师带领学生们认真观察地上的脚印。
  这些探案课程都是学生们从25个候选课程中票选出来的,也是学生们最有
  兴趣的实践项目。除了辨识脚印的特点,老师们又让学生分组,通过伪装鞋印,寻找犯罪嫌疑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着动手给鞋印拍照,打印出来并最终学会用石膏制作模型。老师介绍,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实践,让学生有二维、三维立体的概念,同时从中了解石膏的特色。
  看不见的“锁芯”探秘
  房卡、车钥匙、普通钥匙……为什么“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锁是个奇妙的物体,厚实的外壳里究竟有什么奥秘?
  在“锁的开启秘密”课堂上,每个同学手里都有一把透明的锁。中国公安大学讲师唐云祁介绍,这些锁都是为了上课特别定制的,除了锁,每个同学都拿着镊子一点点夹着弹子操作。
  唐云祁介绍,钥匙上的纹路,就是为了匹配锁里的圆头弹子长度设计的。当把钥匙全部插入锁孔的时候,每一个凹凸面就会和锁里的圆头弹子结合,使得圆头
  弹子和平头弹子的分界线在一条直线上,这时锁才能打开。而现场的学生们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在操作。课程的最后,唐云祁还根据“任务单”给学生布置了新任务:尝试做一把锁,还要设计新型的锁,必须通过指纹才能打开。
  门头沟大峪中学的科技主任陶术研介绍,这门课特别的“热门”,是学生们票选出来得票率最高的一门课,都想了解为什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特别是挂锁属于老式锁的一种,现在大多数被淘汰了,因此,选择讲解挂锁也是以学生了解为主。
  人脸识别技术吸引人
  根据面部特征画一幅自己的漫画肖像、为50岁的自己做一份证件照。这是学生们在“人脸识别”项目中的随堂作业。
  在人脸识别课上,学生们需要观察校长曹彦彦卡通头像的特点,要求孩子们先观察自己的脸,然后说说自己的面部特征。大峪中学四(1)班的安鹏飞写着:脸微长、右眼下有一颗痣,鼻子大,眼睛小。
  老师在讲完面部特征后,要求学生们用电脑系统给自己画一幅卡通人脸。学生们在系统中挑选适合的脸形、鼻子等,非常有趣。授课老师最后还贡献出了自己的头像,制作了50年后自己的示范证件照。制作之后老师询问学生,为什么年龄变化是影响人脸识别精度的重要因素?学生们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有趣的是,老师拿出一张根据目击证人的描述拼画出犯罪嫌疑人的人脸照片。学生们分成两人一组,一人负责记住嫌疑人的特征,另一人根据特征之作拼图。课程的最后,是鼓励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们思考人脸识别的其他用途。
  □项目如何评选?
  老师贡献自己的脸给学生
  将一堂两个小时的课浓缩成一张任务单来考核,评审们也探索了很多方式。张毅说,他们主要通过学生视角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老师们进行了多次修改。
  在人脸识别课上,老师原本使用的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帅帅哥的头像,但是专家组认为虽然人帅,但这些脸离孩子们太远,后来授课老师直接换上了自己的脸。上课时,学生们果然非常喜欢。记者看到,学生们还根据大峪中学校长曹彦彦的特点,画了微胖、微笑的校长漫画。
编辑:彭茹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客服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翅低白雁飞仍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