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家长写心桥的作文写什么内容

心桥家长课堂内容分享之六
9.问题外化技术
在跟家长们聊孩子的时候,主要都在讨论接纳、信任、尊重、包容、无条件积极关注、界限和规则、平和的情绪等等这些方面,而很多家长一般是带着孩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来的(如,孩子学习不主动、情绪易激动、厌学、惧学、与老师关系不好等等),所以有些家长朋友在刚开始的时候会很难理解,觉得直接讨论问题就好了,为什么绕这么大一圈。本次分享就专门讨论一下处理“问题”的方法——问题外化技术,不过这个方法想要有效,上面提到的接纳、尊重等方面得做的非常到位,否则根本没有效果。
内化和外化是两个非常有意思的心理过程,一项品质如果被孩子内化了,那么他就具备了这项能力;而如果孩子原本的品质被外化,那么这个能力就消失了。拿孩子起床上学来说,如果不干预过多,鼓励他为自己负责,他会自己操心起床的情,慢慢的准时、守时就成为他的一个品质,这就是内化过程;而如果他已经具备了这个品质,这时候父母转变了方式,每天晚上临睡前反复提醒他要准时,早上早早的起来叫他,为他把东西准备好,如果稍微有点迟到家长就很紧张,反复啰嗦,那么慢慢的会发现他越来越不守时,这就是外化的过程。
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最好的形式是把正向、积极的方面内化,而把问题等消极的方面外化。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家长在做的事情刚好相反。一些该内化的品质被外化了,如,有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成绩跟物质奖励等方面挂钩,试图激励孩子学习更加努力、更主动,结果孩子的积极性越来越低,以至于后面到厌学的程度;而另一方面,由于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问题和劣势,最终将这些方面内化,如,假设孩子在学校拿了同学的东西,家长知道后非常紧张,严厉的教育他拿人家东西就是偷,这是不对的,“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必须要正视问题,好好改正,以后经常审问孩子有没有拿别人东西,家里东西找不到了也首先盘问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他就是“小偷”,到这一步再改正就非常难了——说到这儿就能再一次看到我们经常提的关注正向、忽略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问题外化技术必须以这些为基础。
问题外化技术是叙事疗法的核心技术,用作家庭教育,最难的部分是实施技术的人内在状态的准备,它操作起来其实非常简单,有以下几个步骤:
1.定义问题。定义问题是第一步,很多时候容易被我们忽略——问题不就明摆着的嘛,还定义什么?其实,问题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明显,明确的描述出来非常有必要,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梳理问题的层次及主次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们看清我们希望的状态是什么(可以把问题的解决状态定义为问题)。
2.把人与问题分开。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人是人,问题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只有把人和问题分开,才能把孩子争取到父母这边来共同面对问题,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如果没有分开,孩子会有意无意的将问题等同于他自身,否定问题就会否定孩子本身,孩子是抵触的、消极的。
把人与问题分开,首先需要对孩子有充分的接纳,在这个基础再使用一些具体方法——比较有效的是使用比喻和故事。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把一个经常把大便拉到裤子里的孩子的状况形容为:有个黄金先生非常调皮,他经常会偷偷溜出来,把事情搞的一团糟……这既是一个比喻,也是针对孩子的情况专门编造的一个故事。当然,也可以用一些跟孩子的情况有相似主题的一般的故事,比如,跟秘密有关的《长着驴耳朵的国王》、跟诚信有关的《狼来了》等等,故事是非常恰当的缓冲地带,把孩子和问题之间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说实话,“把人与问题分开”做起来是比较难的,它是很灵活、很具有创造性的,得就事论事,没有一般的模式可以套。对于实施的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保持游戏的心态——做到这一点就差不多了,游戏本就是很有创造性的。&&&
有的家长会觉得这些方式好像只适用于小孩子,大些的孩子就不适用了——他们会觉得幼稚。我的经验倒不是这样,比喻、故事以及游戏的心态对于大孩子甚至大人都是适用的,关键看我们怎么用。有本书叫《故事知道怎么办》,对于我们把人和问题分开会比较有用,有意愿的可以看一看。
3.探讨问题对人的影响和人对问题的影响。先是探讨问题对人的影响,如果孩子认同对问题的描述,同时把问题与人分开,这就非常简单了,把问题对孩子的影响尽可能全面的罗列出来,这样能意识到问题的作用以及影响范围;接下来描述人对问题的影响——这方面一般不太被我们注意到——在人与问题互动的过程中,问题有失效、不对人起作用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人对问题产生了主动的影响、掌握了控制权,找到这样的时候并使其更多的出现(当然,有时从之前的经历中找不到人对问题的影响也是可能的,这时可以讨论将来能施加影响的地方),慢慢的人对问题的影响就大于问题对人的影响,这个时候问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心桥家长课堂
1、如何在家庭里确立界限,怎样帮助孩子建立和执行规则
2、怎样管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培养孩子的性格和个性
3、与孩子相处之道,父母和孩子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如何使亲子关系、家庭关系更融洽
4、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5、如何理解和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消除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赢得孩子的合作
【形式】每期8人封顶,建立学习小组,分享、讨论,现场演示
【费用】每周1次,每次2小时,共6次,6次共720元。
【地点】电视塔麦德龙超市西侧华城万象1期6号楼1404室
【报名电话】(大包老师)
&【心桥博客】
【心桥微博】/u/
【微信公众平台】xinqiaogzs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大学老师手写550封信寄家长 搭建学校与家庭心桥
梁老师展示家长的回信和学生送的贺卡
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有一位辅导员坚持用手写信的方式与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一年多时间下来,她已经亲手寄出了550封手写信。饱含着关爱与温情的“家书”不但帮助学生们成长就业,也搭建了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心桥”。
550封手写“家书” 寄往全国各地
照片中的人叫梁燕,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的一名辅导员。
说起手写信式的“家访”的初衷,她告诉记者,就是为了更好地与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就业前景、思想状况等方面的沟通。
梁老师说,学生们来自全国各地,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家长很多不会说普通话。
有一次,梁老师给一位云南同学的妈妈打电话,对方一口浓重的云南方言,梁老师听了半天也没明白,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于是,她就想到了给家长写信的办法。
随后,梁老师迅速拟定了信的内容:一部分是向家长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势、学校实习安排等相关问题,还有个性的部分则是一封封地手写,介绍每名同学在校的真实情况,提出针对性地点评,尤其是就业方面的建议。
让梁老师欣喜的是,她的这一做法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好评,有的家长甚至给梁老师写了回信。
得到鼓励的她只要有时间就赶紧再写,一年多时间下来,她寄出的手写信已经有整整550封,几乎覆盖了全国除西藏、台湾以外的全部省、市、自治区。这550封饱含着真情与关怀的手写信也换来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许多家长把梁老师当成了孩子们在天津的另一位家长。
辅导员真情付出 搭建爱的“心桥”
为了熟悉每位学生的情况,除了通过写信与家长沟通外,梁燕还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每次与学生谈完心,她都将谈心的内容记在日记本上,五年下来,已经记满了四大本。每次给家长写信,这些谈心日记也就成了她的素材。
“该管就管,该骂就骂。”“孩子找朋友,梁老师得多把把关啊!”……工作闲暇时,翻看学生家长的回信,总是让梁老师忍不住笑出声来。
“家长们都把我当成了孩子们在天津的家长,对我特别信任让我很开心。”梁老师说,学生们也把她当成了“知心人”,毕业以后经常会给她寄来各种各样的卡片,而且,在学生们对母校的回忆中,梁老师也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梁老师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一位学生从剑桥大学寄来的石头纪念品,上面写着:“每个学生都有一双翅膀,而你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飞翔。”梁老师认为,这也是学生们对她的认可与鼓励。(文/时报记者
韩春霞 图/通讯员 刘志)
[头条推荐]
订阅新华手机报
请点击进入&
24小时热榜
>>>>>>>>>>>>孩子初三了,家长最应该专注什么?
对于初三的孩子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中考了。既有新课的学习,又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处在这阶段的学生经常抓不住重点,各科平均用力,手忙脚乱,难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这阶段就需要家长更加重视了。现在心桥教育心理专家带您分析分析小孩这阶段的情况以及应对方案。
初三学生生理特点
初三年级学生心理趋于定型,学习成绩相对稳定,初三学生心理发展迅速,开始趋向定型。观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思维活动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学习兴趣基本稳定,学习成绩亦开始相对稳定。教育者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促使学生的心理更加成熟,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要继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升学紧迫感,并重视“补差”工作,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理想的高中。
初三学生学科特点
初三学生增加了化学学科,初中数学最难的知识点也是在初三阶段的,这个学期,学生的个体成绩产生明显的差异,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有冲刺重点高中的孩子,也有为了上普通高中而努力的学生,整体的紧张气氛已经形成,这期间要不断给家长和学生增加危机感,强调中考对孩子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可以从中考的分数结构和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具体分析),这次的期中考试意义重大。
初三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中考。中考是综合能力的考察,不能对单独知识点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初三既有新课的学习,又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学生经常抓不住重点、平均用力、手忙脚乱、效果欠佳。初三在老师的领导下,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突破,不放弃、不懈怠,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三最重要的事情
首先,学好化学。化学在整个初中阶段学习一册书,不管其他学科的学习状况如何,化学都是有可能学好的,并且新课程学好了,学生的自信心就提高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能起到一个积极促进的作用。反之,如果一开始不着急、不重视,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要花双倍甚至几倍的时间去补,大大降低了复习效率,影响总体成绩。
其次,各学科紧追不舍。为中考复习留出更多的时间,学校老师会赶进度,课程讲得比较快,稍有懈怠就会比较吃力,很多学生出现“旧账还没补上,又欠了新账”的情况,整体忙于应付,无法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到了下学期综合复习的时候,就会是一锅粥。所以,一定要紧追不舍、及时复习,化解疑难问题。
再次,查缺补漏。初中的课程已经学完了2/3,自己要有计划地开始针对自己的弱科和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不要把所有问题都堆积到中考前夕。利用开学初还不是最紧张的阶段,要把初一、初二各科的知识点在脑海中过一遍,把以前没有掌握的挑选出来,查缺补漏,为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注意调节压力。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和家长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压力,压力不全是坏事,但是压力过大就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也影响考试时的正常发挥。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能够观察到孩子的变化和不安,可以请这方面专业的人给孩子帮助。
老师建议您,孩子初三了,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最好是能给孩子报个一对一,毕竟时间不多了,得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辅导了,否则很难在这阶段让孩子再上一个台阶了。一对一辅导配套的心理辅导可以缓解孩子面临的各种压力,这样孩子才能有更好的心情迎接中考。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大学老师手写550封信寄家长&搭建学校与家庭心桥
大学老师手写550封信寄家长&搭建学校与家庭心桥
日 来源: 作者:
梁老师展示家长的回信和学生送的贺卡  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有一位辅导员坚持用手写信的方式与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一年多时间下来,她已经亲手寄出了550封手写信。饱含着关爱与温情的“家书”不但帮助学生们成长就业,也搭建了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心桥”。  550封手写“家书” 寄往全国各地  照片中的人叫梁燕,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的一名辅导员。  说起手写信式的“家访”的初衷,她告诉记者,就是为了更好地与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就业前景、思想状况等方面的沟通。  梁老师说,学生们来自全国各地,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家长很多不会说普通话。  有一次,梁老师给一位云南同学的妈妈打电话,对方一口浓重的云南方言,梁老师听了半天也没明白,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于是,她就想到了给家长写信的办法。  随后,梁老师迅速拟定了信的内容:一部分是向家长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势、学校实习安排等相关问题,还有个性的部分则是一封封地手写,介绍每名同学在校的真实情况,提出针对性地点评,尤其是就业方面的建议。  让梁老师欣喜的是,她的这一做法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好评,有的家长甚至给梁老师写了回信。  得到鼓励的她只要有时间就赶紧再写,一年多时间下来,她寄出的手写信已经有整整550封,几乎覆盖了全国除西藏、台湾以外的全部省、市、自治区。这550封饱含着真情与关怀的手写信也换来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许多家长把梁老师当成了孩子们在天津的另一位家长。  辅导员真情付出 搭建爱的“心桥”  为了熟悉每位学生的情况,除了通过写信与家长沟通外,梁燕还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每次与学生谈完心,她都将谈心的内容记在日记本上,五年下来,已经记满了四大本。每次给家长写信,这些谈心日记也就成了她的素材。  “该管就管,该骂就骂。”“孩子找朋友,梁老师得多把把关啊!”……工作闲暇时,翻看学生家长的回信,总是让梁老师忍不住笑出声来。  “家长们都把我当成了孩子们在天津的家长,对我特别信任让我很开心。”梁老师说,学生们也把她当成了“知心人”,毕业以后经常会给她寄来各种各样的卡片,而且,在学生们对母校的回忆中,梁老师也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1&&&&
【】【收藏本文到IE】【中教论坛】【关闭】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心桥家长会.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赣榆吧网络连心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