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PTC特性coc什么意思思

当前位置:
>>>PTC元件由于材料的原因有特殊的导电特性,其电阻随温度变化关系复..
PTC元件由于材料的原因有特殊的导电特性,其电阻随温度变化关系复杂。现有一只由PTC元件做成的加热器,实验测出各温度下它的阻值,数据如下:
加热器接到200V的电源上,在方格纸上已根据反复实验的大量实验数据作出了PTC加热器功率PR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曲线,已知PTC加热器器外表面向四周散热的功率为PQ=0.1(t-t0)瓦,其中t(单位为℃)为加热器的温度,t0为室温(本题取20℃)。 (1)请在同一坐标平面内作出PQ与温度t之间关系的图象;(2)加热器工作的稳定温度为____________℃; (3)加热器保持工作稳定温度的原理为:当温度稍高于稳定温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温度稍低于稳定温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保持温度稳定。
题型:探究题难度:偏难来源:期中题
(2)70(68~72)(3)加热器电阻增大,产生的焦耳热的功率小于散热的功率,温度将下降;加热器电阻减小,产生的焦耳热的功率大于散热的功率,温度将上升&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PTC元件由于材料的原因有特殊的导电特性,其电阻随温度变化关系复..”主要考查你对&&实验:传感器的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传感器的应用
传感器的应用:实验目的: 1、体会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斯密特触发器的工作特点,能够分析光控电路和温控电路的工作原理。 实验原理: 1、原理:通过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将感受到的物理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例如,光电传感器利用光敏电阻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热电传感器利用热敏电阻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2、传感器的分类:目前对传感器尚无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个: ①按输入量分类,如输入量分别为温度、压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非电学量时,相应的传感器称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③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电阻传感器、 电容传感器、电感传感器、电压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光栅传感器等。 3、传感器的元件:制作传感器时经常使用的元件有光敏电阻、热敏电阻、金属热电阻、霍尔元件等。 实验器材:? 斯密特触发器、光敏电阻、发光二极管(LED)、可变电阻、定值电阻、热敏电阻、蜂鸣器、集成电路实验板。? 注意事项:? 由于集成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较小,要用白炽灯泡模仿路灯,就要使用继电器来启闭工作电路。
发现相似题
与“PTC元件由于材料的原因有特殊的导电特性,其电阻随温度变化关系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3125935431032449024899591105175PTC是什么_百度知道
PTC是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的缩写,意思是正的温度系数, 泛指正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通常我们提到的PTC是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PTC热敏电阻。
PTC热敏电阻是一种典型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半导体电阻,超过一定的温度(居里温度)时,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 另外一种是NTC,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减少的
简单的计算,就是两端的电压乘以流经的电流,这是瞬时功率。
相关专业回答
美国参数技术公司
  PTC公司   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PTC公司)1985年成立。1989年上市即引起机械CAD/CAM/CAE界的极大振动,其销售额及净利润连续45个季度递增,现股市价值已突破7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美元,成为CAID/CAD/CAE/CAM/PDM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软件公司。
以Pro/ENGINEER为代表的软件产品的总体设计思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热敏电阻是敏感元件的一类,其电阻值会随着热敏电阻本体温度的变化呈现出阶跃性的变化,具有半导体特性.
热敏电阻按照温度系数的不同分为: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PTC热敏电阻)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NTC热敏电阻)
PTC是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的缩写,意思是正的温度系数,泛指正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通常我们提到的PTC是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PTC热敏电阻.
PTC热敏电阻是一种典型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半导体电阻,超过一定的温度(居里温度)时, 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
PTC热敏电阻根据其材质的不同分为:
陶瓷PTC热敏电阻
有机高分子PTC热敏电阻
PTC热敏电阻根据其用途...
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TechnologyCorporation,PTC公司)1985年成立。1989年上市即引起机械CAD/CAM/CAE界的极大振动,其销售额及净利润连续45个季度递增,现股市价值已突破7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美元,成为CAID/CAD/CAE/CAM/PDM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软件公司。2008年营业收入10.75亿美元。全球研发投入占公司收入的17%,主要合作伙伴IBM。
PTC以产品开发系统PDS,使客户可以在一个整合的平台上进行产品研发设计;5大产品线,包括Pro/ENGINEER、Windchill、Arbortext、MathCAD、Cocreate,配合世界级的技术支持和服务,PTC已是全球CAID/CAD/CAE/CAM/PDM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软件公司,在全球有超过50000个客户。
以Pro/ENGINEER为代表的软件产品的总体设计思想体现了MDA(MechanicaDesignAutom...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ptc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4624|回复: 7
PTC的闪电小子CREO (第一弹)
主题帖子威望
高工, 积分 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3 积分
高工, 积分 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3 积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刚看到的,不知道这里有没有,转过来分享一下。
早就想对PTC的闪电计划做一些剖析,但由于公司对这次新产品的保密措施做得非常到位,绝大部分的员工很难接触到其中的核心内容,产品经理也是三缄其口。所以不敢妄自对其中的一些细节做出自己的揣测。但昨晚的产品发布会终于向公众揭开了其神秘面纱----CREO。 关于会议的详细信息请参考黄总的博客:
对这次启用的新品牌:CREO,笔者颇感意外。本以为会继续沿用内部研发的称号lightening.因为这与其它的产品 wildfire(野火),windchill(寒风),组合起来就可以是自然界的“风雨雷电”了(当然还缺一个“雷鸣”)。不过大胆放弃二十几年来打造的PRO/E品牌,也充分显示出高层对这个闪电小子(CREO)充满了信心。
闪电小子的出生记(MCAD的三国演义)
现在回想起CREO的立项到市场发布会(产品的真正发布要到明年)也的确是以迅雷不及掩耳速度进行的,我想这要多亏PTC同众多“友商”的良性竞争吧。这里不得不提到SIMENS 在08年推出的同步建模;达索的3D shape的模块;Autodesk的Fusion。这些厂商都在努力推动直接建模(这种建模方式是一种非参建模,易学易用,可以直接修改中性的模型,详细信息请参考cocreator百科介绍)和参数建模的技术融合。08年SIEMENS推出同步建模的时候,PTC已经完成了对市场上最优秀的直接建模软件COCREATE的收购。那个时候刚进PTC的我对COCREATE这款软件感到非常的惊奇,从没想到过还存在另外一种建模方式。而对绝大多数PTC内部员工来说,这次的收购有点莫名其妙。因为PTC向来只收购在横向上能够丰富其PLM平台的公司。而不收购同类产品一直是它坚持的原则,即使是看到SIMENS同时拥有NX和SolidEdge, 达索同时拥有CATIA和Solidworks. PTC很清楚其它两大巨头是通过两款CAD产品通吃低端和高端市场,同时也很清楚这种做法的弊端:两款不同产品的运营和维护非常耗时耗精力,同时存在品牌间的相互吞噬困境。这点Siemens非常能体会其中的痛楚,比如它不得不忍痛割爱,将IDEAS踢走。在市场上面临着NX同Solidege抢单等等。相对而言达索对solidworks的“冷处理”(多年来达索一直不干涉solidworks的运营)显得明智那么一点。
懂的厉害关系的PTC对COCREATE的收购看上去的确违反了它之前一贯的原则。所以当有员工问起高层该如何处理这个“优质新成员”时,得到的答复是我们不会做整合,因为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建模理念是无法整合的(无法这两个字在当时听起来很合理)。同时他们会很自豪地告诉你PTC同时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参数建模工具和直接建模工具。落实到管理层面的行动就是效仿“达索”的冷处理,对COCREATE不闻不问。这就是为啥在国内鲜有听说过销售去推销COCRATE。毕竟不是亲生儿子,还是有区别对待的。再加上COCRATE会对在高科技领域颇有建树的PRO/E带来严重的威胁。
但这种冷处理也逐渐随着市场的调整开始起了变化。08年下半年,同步建模技术的横空出世,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系统下可以存在两种建模方式。虽然仅仅是机械的组合在一起,但SIEMENS已经在前面做积极的尝试了。同步建模(ST)的第一个版本在PTC看来非常粗糙,一个致命的问题在于 当用户从传统的建模环境切换到同步建模的环境下时,系统会提醒用户所有的特征和参数将会消失。实际上这同使用两个分开的平台没啥区别。与此同时CATIA的3D live shape也有类似的问题。但等到09年时事态又有些变化了,同步建模开始变得越来越robust,同时,将同步建模的操作打包成一个个特征插入模型树的方法也颇有些意思。更不可思议的是连“后来者”的INVENTOR(AUTODESK的三维产品)也叫喊着即将推出的Fusion模块将尝试着将两种建模模式融合在一起。到这个时候PTC心里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看来之前默认的“两个最佳平台”要落伍了,所谓的“两种不同建模工具不可能融合”的论调也有失偏颇。手上握有最好的东西,没有理由要落后于别人。
从某些方面上来说,公司就像一个个人,有其独有的性格。成年后的PTC在三巨头里面来说,略显“保守”和“固执”。它不像其他两位激进地收购,在MCAD领域上不断推出新概念,新产品。回头看看PTC的PRO/E,当年的参数建模的带头大哥早已变成平庸的大叔,固执的坚守着全参的建模方式,坚持灰不溜秋的用户界面。但“保守”也是有好处的,至少现实世界上拍死在沙滩上的前辈不少。对PTC来说,它不太愿意做太激进的事情。躲在后面静观事态的发展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不管咋说,还是得感谢SIEMENS,感谢AUTODESK。他们的快步伐最终触痛了PTC敏感的神经。各位看官也许会问CREO的整合技术做的咋样,从官方的一些DEMO视频上来看要比之前“友商”的尝试来的更成熟。也许这就是为啥PTC敢高呼“王者归来”吧。当然“融合”并不是CREO产生的唯一条件。下篇博文(请点击)将从“设计理念”上继续解读CREO。
PS. 关于CREO的中文名,大伙有啥见解?就像PRO/E翻成破衣。说实在话,CREO的英文发音有点像korea.感觉有点怪怪的。论坛里有位成员翻成“可聊”,俺觉得还挺有创意的。你们咋想的??有关CREO的问题,大伙可以发帖给我。俺尽量解答。
主题帖子威望
高工, 积分 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3 积分
高工, 积分 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3 积分
CREO的设计理念(PTC的闪电小子 第二弹)
终于抽出时间来阐述一下CREO的设计理念。上篇博文讲到“直观建模和参数建模的融合”并不是CREO产生的唯一条件。那还有什么原因呢?那我们从下面这个问题开始吧?
MCAD软件真的已经足够成熟了吗?
PTC的CEO Jim Helpmann如示阐述:
现实生活中的CAD软件很难让人变得兴奋。从1985年Sam Geisberg(PTC的创始人,第一款商业版的参数建模工具的主要贡献者)开创PRO/E软件以来。之后市场上的CAD软件每次新版本的发布要么是在UI上有所提升,要么是一些外围模块的增加。假如我们认为MCAD已经发展到一个尽头的话,请诸君想想三个问题:使用性能,交互性,大装配管理。
实际上对一个普通的用户来说,使用SolidWorks,Inventor,Pro/E还是比较难上手的。当我想起易用性。这会让我想起微软的viso和google的我还会想起一些程序,你下载下来,30分钟后,你就可以展示出你的设计…….
从Jim的话里,可以看出他眼中的MCAD市场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成熟。CREO的出现也是PTC对这些未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回应。虽然CREO的第一个版本可能并不能将这些问题都完全解决。但这显示出PTC的CREO将摆脱之前PRO/E纯粹功能修补的发展轨迹。正如PLM专家OLEG评论:
我想PTC展示出对市场和客户非常好的了解。他们计划推出一些列方案来回应至今没解决的问题。正确认识问题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成功了一半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看到这里的话,我们可以基本了解CREO推出的内动力便是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PRO/E在这些方面做的都不够理想,虽然高层意识到这些问题了。看过前篇BLOG的人,可以看到我与一位博友的评论RO/E的易用性差强人意,似乎内部没有专业的UI设计人员。谈到数据交互性,这个并不是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CREO首先的任务应该先解决CREO平台本身的数据交换性(PRO/E,CoCreator,ProductView的整合数据)。后期的话,就是第三方数据的交互。说实话,从狭义的观点来看第三方数据交互的话,的确是个伪命题。各家公司并不愿意直接公开自己数据格式的信息给对方。我们看到的转换接口很多都是由某个指定的合作伙伴提供。这就导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转化的精度不是很理想。不过PTC打算开放common data model(PTC creo架构的一部分,用于扩展功能的整合) 给合作伙伴。或许众多合作伙伴能提供出一些比较好的数据交换功能。关于这点,官方放出的消息比较少,有待今后深入挖掘这部分的信息。当然从广义上来了解数据交互性的话,PTC还是有其一些特定的解决方案。比如productview可以将第三方设计数据转化成PV格式的轻量化数据,然后利用productview的功能做后续的装配和仿真。另外PTC有一个基于上下文的异构数据设计方案。它的核心思想就是PRO/E数据和NX/CATIA数据之间可以建立一个接口,然后PRO/E可以通过接口来参照NX数据做详细设计。最后呈现在PDM系统里面的便是多个CAD原数据(而不是中性格式的数据),当然接口有变化的话,这些CAD数据也会自动地做出相应的变更。除了以上两点,CREO平台的直接建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支持编辑几乎所有3D数据。因为直接建模本身对历史记录(模型树)并不关心,但是它可以直接驱动实体几何的修改。
最后从两点来谈谈大装配管理的问题。一,PRO/E令人头痛的大装配性能:相信大家都了解上万个零件的装配对CAD软件的确是个考验。而PRO/E因为没有采取完全轻量化的技术,导致其性能不近人意。(业界的标准做法是系统自动装载轻量化的装配数据,当用户需要修改每个具体部件的时候,相对应的模型会被装载进内存),CREO的发布会上并没有详细阐明这方面的信息 二,大装配的配置管理:产品的配置与设计的关系是企业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对一些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企业。如何管理这些纷繁复杂的数据关系就变的尤为重要。这次PTC推出的直观的产品的装配配置器可以实现BOM驱动CAD设计。也就我们通常说的先创作出BOM,然后将BOM发布到CAD系统里面做top-down设计。
CREO的设计理念
谈到CREO的设计理念的话,PTC从“广义用户”的角度来阐述了4个APP层面上的应用。这里讲的4个层面并不是说“4种不同的程序”,而是说从4个维度上来解决产品生命周期中“产品设计”遇到的问题。限于篇幅的原因,这篇博客先从AnyRole进行阐述。后三个维度将在下一篇博客继续探讨。
& && &1.AnyRole APPs™ 应用
在恰当的时间向正确的用户提供合适的工具,使组织中的所有人都参与到产品开发过程中。最终结果:激发新思路、创造力以及个人效率。
2. AnyMode Modeling™ 建模
提 供业内唯一真正的多范型设计平台,使用户能够采用二维、三维直接或三维参数等方式进行设计。在某一个模式下创建的数据能在任何其它模式中访问和重用,每个用户可以在所选择的模式中使用自己或他人的数据。此外,Creo的AnyMode建模将让用户在模式之间进行无缝切换,而不丢失信息或设计思路,从而提高团队效率。
& && &3. AnyData Adoption™ 采用
用户能够统一使用任何CAD系统生成的数据,从而实现多CAD设计的效率和价值。参与整个产品开发流程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取并重用Creo产品设计应用软件所创建的重要信息。此外,Creo将提高原有系统数据的重用率,降低了技术锁定所需的高昂转换成本。
& && &4. AnyBOM Assembly™ 装配
为团队提供所需的能力和可扩展性,以创建、验证和重用高度可配置产品的信息。利用BOM驱动组件以及与PTC Windchill& PLM软件的紧密集成,用户将开启并达到团队乃至企业前所未有过的效率和价值水平。
1.& && && &AnyRole APPs™ 应用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所谓“广义用户”的概念。这里面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MCAD用户:设计人员和产品工程师”。传统的用户是经过长期培训和富有经验的CAD操作人员,这是由于传统的MCAD(参数设计软件)相对而言是比较难于上手,并且有很多抽象的理念在里面。这便是障碍“广义用户”(产品经理,FEA分析员,现场工程师等)使用MCAD的主要原因。当然有读者就会问了,那为啥以前都没有人抱怨呢?也许对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面对面交流做设计变更是非常有效的。这种情况下当然没有让“广义用户”去使用MCAD的必要了。但问题是当今制造业的业态是离散式的,分布式的。这就造成面对面交流的困难。当然利用PLM/PDM的流程管理,产品开发人员可以顺利地进行协同设计。但对“广义用户”来说,传统的MCAD软件的确不是个好选择。
那什么软件是适合的?上图已经列出了不同用户需要的运用程序。基于这个思路,CREO平台将改变传统的交付方式,它将根据用户的角色裁制出特定的运用程序。比如说你是负责概念设计/工业设计,最后交付到你手中的就剔除传统的PRO/E的功能,仅仅保留概念设计及渲染功能的运用程序。换个角色,比如拿”分析工程师”来说,他的程序包括快速修改的直接建模功能和FEA功能。按照这种逻辑,大家可以看到CREO将大块的程序切割成若干特定的程序。当然这些程序有统一的界面,有相应的数据交互性(common data model)来支撑。这里面的三大模块elements/parametric(原来的PRO/E),element/direct(原来的COCREATE),element/view(原来的productview)是支撑所有运用程序的核心模块。
当然随着PTC将common data model开放给合作伙伴,将会有更多apps加入CREO平台。也许大家看到这里,会有点似曾相见的感觉。对的!至少这让我想到了苹果的apps store.当然PTC并没有表示将运营apps store ,但这种做法对用户来说是利好的消息。因为会有很多的扩展包出现在CREO平台上。看到这里,各位看官也许对如何实现“AnyRole”很感兴趣。限于篇幅的原因,我打算在下篇博客进行讨论。如果有任何问题,请积极回帖!这能推动我下一篇博文的创作。
最后我想附上PLM专家Chad Jackson对AnyRole Model 的阐述( )
模块化架构驱动AnyRole设计:PTC正在打破即有的软件交付方式,像Pro/ENGINEER Cocreate 和ProductView将被重新分割打包成不同模块。他们被称为apps,这些apps为特定的工作而设计。这里面的每个apps都可以单独运行。
特定角色的Creo Apps:我认为CREO平台里面并没有突破性的新技术。但我相信为特定工作提供特定的apps的方式的确很特别。下面的两篇博文Who builds 3D models? Engineers? Designers? Drafters? 和The Subtle Distinction Between Designing and Documenting Products,让我坚信不同参与者应该有适合于他们自己的运用程序。我想这才是CREO真正的价值所在。我将会继续追踪CREO的消息,来发掘它隐含的意义。
是不是每个AnyRole Apps 都能够很好的被设计出来?(程序的大小和范围):我并不认为PTC已经把这些得体的Apps全设计出来了。这里有一个严肃的问题:我相信客户很乐意购买一些预配置的打包软件,但这些预配置的组合是最佳的吗?我可以想象的出,客户会基于某种基本需求去购买某个App,但随后发现必须得搭配其他各种功能的软件使用。造成了从这个软件切换到那个软件,只为了某个特定功能....时间会证明一起。
主题帖子威望
高工, 积分 5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9 积分
高工, 积分 5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9 积分
一般会翻译成 “科睿”
主题帖子威望
助工, 积分 1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助工, 积分 1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期待使用中!
主题帖子威望
实习生,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要变天了,看来
主题帖子威望
助工, 积分 1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 积分
助工, 积分 1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 积分
拭目以待,不知会有多少变化
主题帖子威望
工程师, 积分 2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8 积分
工程师, 积分 2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8 积分
一直在关注着这个新物种的出现
主题帖子威望
实习生,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希望之星勋章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部分资源为网友搜集或发布,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站内所发布的资源,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本站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盗号者对论坛会员密码的尝试从未停止!
为了您的帐号安全,请不要设置简单的密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oc箱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