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肾脏生理学学海洋性硬骨鱼类肾小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哪些特点

水产动物生理学重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水产动物生理学重点
水​产​动​物​生​理​学​重​点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生物奥赛―动物生理学练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生物奥赛―动物生理学练习题
高​中​生​物​竞​赛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59动物生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1)-第5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59动物生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1)-5
(1)提供激活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2)使蛋白质变性,便于受胃蛋白酶消化;;(3)有一定杀菌作用;;(4)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3.简述胆汁的消化作用;(1)胆酸盐是胰脂肪酶的辅酶,能增强脂肪酶的活性;(2)胆酸盐有利于脂肪酶的消化作用;;(3)促进脂肪酸的吸收;;(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5)中和进入肠中的酸性食糜,维持
(1)提供激活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2)使蛋白质变性,便于受胃蛋白酶消化;(3)有一定杀菌作用;(4)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3.简述胆汁的消化作用。(1)胆酸盐是胰脂肪酶的辅酶,能增强脂肪酶的活性;(2)胆酸盐有利于脂肪酶的消化作用;(3)促进脂肪酸的吸收;(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5)中和进入肠中的酸性食糜,维持肠内适宜PH;(6)刺激小肠的运动。4.简述唾液分泌的调节。唾液分泌受神经反射性调节。摄食时唾液分泌是通过条件反射及非条件反射引起。食物对口腔的机械、化学、温度等刺激引起口腔粘膜及舌部的感受器兴奋所发生的反射性分泌;采食时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采食的环境等各种信号,可建立条件反射而引起唾液分泌。 5
简述肝脏的功能?肝脏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极为重要的代谢器官。肝的主要功能有:①消化与吸收功能 ②代谢功能 ③清除功能 ④解毒和排泄功能 ⑤造血功能6
简述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1.小肠内集中了许多重要的消化液和消化酶,如胰液、胆汁、小肠液等。其中的各种消化酶,对饲料(食物)的各种成分都能进行彻底的○消化。饲料在小肠内经过充分消化后,已变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2.小肠具有较大的吸收面积。马、牛、猪等动物的小肠较长,约为○结构可使小肠面积增加数百倍,很适合于营养物的吸收。3.饲料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作充分的消化和吸收。7
简述胃内盐酸的生理功能?1.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2.促进蛋白质的膨胀变性,加速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解。
○3.使胃内维持适当的酸性环境,以利胃蛋白酶的活性。
○4.能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
○5.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8
简述胃泌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哪项?胃泌素由幽门部和十二指肠的“G”细胞分泌,其生理作用有:1.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2.促进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3.加强胃肠运动,刺激胰液和胆汁的分泌。4.促进胃肠道粘膜生长,并刺激胰岛素分泌。9
简述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小肠的分节运动由肠壁环行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形成。其作用主要有:1.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化学消化。2.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10 胃运动的基本形式有哪些?胃运动的基本形式有:1.紧张性收缩 胃壁平滑肌和消化道其它部分的平滑肌一样,经常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持续收缩状态。2.容受性舒张 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刺激咽和食管等处的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的肌肉舒张,以利容受和储存入胃的食物。3.蠕动 胃壁肌肉呈波浪形向前推进的舒缩运动。11 刺激小肠运动的化学物质有哪些?促进小肠运动的化学物质有乙酰胆碱、 5-羟色胺、促胃液素、 缩胆囊素、胃动素和P物质等。其中以P物质和5-羟色胺等作用最强。六、论述题1
胃液有哪些主要成分?各有何作用?胃液除水以外,主要含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等。1.盐酸 又称胃酸,由壁细胞分泌。生理作用是:①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②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③提供胃蛋白酶作用所需的酸性环境;④盐酸进入小肠引起促胰液素释放,后者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⑤盐酸在小肠上段造成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吸收铁和钙;⑥使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2.胃蛋白酶原 由主细胞合成。在盐酸和已激活的胃蛋白酶作用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在强酸环境下水解蛋白质为或胨,产生的多肽或氨基酸较少。
10~18米,且小肠粘膜上有环状皱褶,皱褶上又有大量的绒毛,这些3.粘液 由粘膜表面上皮细胞、粘液颈细胞、 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主要成分为糖蛋白。 它与胃粘膜分泌的HCO3-构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使胃粘膜表面处于中性或偏碱性状态,有效地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的侵蚀。4.内因子 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可与维生素B12结合成为不透析的复合物,使其不被水解破坏。当复合物运行至回肠后便与粘膜受体结合,从而促进维生素B12吸收。2
试述胃排空的过程及机制?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胃的间断性排空发生的机制与以下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一)胃内因素促进排空 促进胃收缩的因素有二:1.胃内食物量 胃内大量食物的机械扩张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或壁内神经丛反射加强胃运动。食物由胃的排空速率与存留在胃内食物量的平方根成正比。2.胃泌素作用 食物的扩张刺激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等化学成分可刺激胃窦粘膜释放胃泌素。胃泌素对胃运动有中等强度刺激作用,它提高幽门泵的活动,并使幽门舒张,促进胃的排空。(二)十二指肠因素抑制排空 抑制排空的因素是:1.肠-胃反射 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机械扩张刺激、盐酸、脂肪及高张溶液刺激了肠壁上的机械和化学感受器,引起肠胃反射抑制胃运动。2.十二指肠激素抑制排空 盐酸和脂肪可刺激小肠释放促胰液素、抑胃肽和胆囊收缩素(它们统称为肠抑胃素),均可抑制胃排空。随着盐酸在小肠内被中和,以及脂肪等食物的消化物被吸收,它们上述对胃排空的抑制性影响逐渐消失,胃运动便逐渐增强。如此反复,形成胃排空的间断性。3
试述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口腔消化特点:唾液分泌量很大,腮腺连续分泌。唾液的碱性较强,唾液中含有相当量的尿素,可被瘤胃内细菌利用合成菌体蛋白。2.胃的消化特点:反刍动物具有庞大的复胃,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组成。其中前三胃的粘膜没有消化腺,也不分泌胃 液,合称前胃,只有皱胃才是有胃腺的胃。复胃与单胃消化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胃的消化,它具有独特的反刍、嗳气、食管沟的作用,瘤胃和网胃运动以及微生物的作用等特点。反刍动物采食时较粗糙,饲料未经充分咀嚼即吞入瘤胃。休息时通过反射活动可将这些未经充分咀嚼消化的饲料,送返到口腔中,经仔细的咀嚼后,再吞咽到胃,这一系列过程叫做反刍。反刍的生理意义在于把饲料嚼细,并混入大量唾液以便更好的消化。瘤胃内的饲料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这些气体大部分要通过嗳气排出体外。嗳气是一种反射活动,它是由于瘤胃内气体增多,胃壁张力增多,刺激了牵张感受器,反射地引起瘤胃第二次收缩,并由后向前推进而产生的。食管沟是由两片肥厚的肉唇构成的一个半关闭的沟,它起自贲门,经网胃伸展到胃瓣胃孔。牛犊和羊羔在吸吮乳汁或饮料时,它能反射地引起食管沟肉唇卷缩,闭合成管状,因而乳汁或饮料不会落入前胃而是直接从食管达到网胃瓣胃孔,径瓣胃进入皱胃。反刍动物瘤胃和网胃运动是混合运动,二者关系密切。首先网胃发生两次相继的收缩,在第二次收缩尚未完全时,瘤胃的前肉柱便开始收缩,之后瘤胃有时还发生一次单独的附加收缩,并伴有嗳气。瓣胃的运动比较缓慢而有力,它与网胃的收缩是协同配合的。当网胃第二次收缩时,网胃瓣胃孔开放,瓣胃舒张,压力下降,部分网胃内容物流入瓣胃。当瓣胃压力上升时,网胃瓣胃孔闭锁,瓣胃内容物只能入皱胃而不能逆流回网胃。瓣胃内容物比瘤胃、网胃内容物都干燥,不利于微生物的作用。瘤胃和网胃是个发酵的大缸,具有厌氧微生物繁殖的有效环境条件。饲料中可消化的干物质有70~85%经瘤胃的细菌原虫的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 CO2及氨等饲料中的糖类经微生物作用依次发酵,其中纤维素可被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 CO2和甲烷等。瘤胃微生物可利用氨、氨基酸和肽类,合成它的蛋白质和其他细胞合成,当其经过皱胃和小肠时,又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供动物机体吸收利用。瘤胃微生物能合成某些B 族维生素及维生素K,供动物机体利用。 在瘤胃的发酵过程中,不断产生大量气体,主要中是CO2和甲烷, 此外还含有少量氮和微量的氢、氧或H2S。与单胃动物相比,反刍动物皱胃胃液盐酸浓度较低,凝乳酶含量较多。皱胃分泌胃液是持续的,分泌量和酸度,大部分决定于瓣胃内容物进入皱胃的容量和内容物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而与饲料性质关系不大。皱胃分泌胃液也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3.小肠消化特点:反刍动物前胃消化中起重要作用的纤毛虫和细菌,经过皱胃绝大部分被杀死并分解,形成小肠食糜营养物的一部分,在小肠中被继续消化吸收。反刍动物胰液分泌是连续的。饲喂对胆汁排出没有立即的效应,而胆酸盐则可增加胆汁排出。4.大肠消化的特点:反刍兽的大肠与其瘤胃具有相似的微生物繁殖和发酵的生理条件,只是大肠微生物与瘤胃微生物的菌株类型之间的比例不同。大肠微生物同样具有发酵作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大肠将消化道上段彻底消化的食糜进一步发酵利用。大肠微生物也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并被大肠粘膜吸收,供机体利用。5.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在反刍动物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要比马慢三倍左右,牛、羊一般需7~8天,甚至十几天才能将饲料残余物排尽。4
试述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胰液是无色和无臭的碱性液体,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和有机物。(一)无机成分 碳酸氢盐含量最高,它由胰腺小管细胞分泌。HCO3-的作用是:①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盐酸,使肠粘膜免受强酸浸蚀;②提供小肠多种消化酶作用的最适pH环境。此外,有Cl-、Na+、K+和 Ca2+等。(二)有机成分 有机物主要是由多种消化酶组成的蛋白质。消化酶及其作用是:1.胰淀粉酶 为α-淀粉酶, 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及葡萄糖。2.胰脂肪酶 可以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3.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两者均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胰液中。肠致活酶、酸、胰蛋白酶本身及组织液可激活胰蛋白酶原成为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可激活糜蛋白酶原成为糜蛋白酶。两者单独作用时均可将蛋白质水解成为和胨。共同作用时,可消化蛋白质为多肽和氨基酸。此外,还有羧基肽酶、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等,可水解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酸为单核苷酸。5
试述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简述如下:1.糖类 食物经口腔的唾液淀粉酶作用后,其中部分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进入胃以后,在胃内容物未明显酸化前唾液淀粉酶可继续起作用。随着胃排空,食糜入小肠,其中未被消化吸收的淀粉和糖类,经胰淀粉酶和肠淀粉酶的共同作用,分解为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麦芽糖经肠麦芽糖酶的作用分解为葡萄糖。而食物中的乳糖、蔗糖则在乳糖酶和蔗糖酶作用下,分解为果糖、半乳糖和葡萄糖。这些单糖最终在小肠被吸收。2.口腔对脂肪的消化作用比胃消化脂肪的作用弱。脂肪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脂肪在小肠中经胆盐乳化和胰、肠脂肪酶作用而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磷脂经相应的酶分解。最后的分解产物均由小肠吸收。3.对蛋白质消化,口腔无作用。食物进入胃之后,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和胨,而进一步的消化则在小肠进行。食糜进入小肠后,未消化的蛋白质经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作用分解为、胨。和胨经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作用,转变为多肽和氨基酸,多肽在肽类消化酶和肽酶作用下转变为2肽和氨基酸, 2肽在肠2肽酶作用下继续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则经过小肠上皮吸收入血。第七章 排泄与渗透压调节一、名词解释1. 原尿 :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2. 终尿 :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3. 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4.有效滤过压 :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5.排泄 :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6.肾糖阈 :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7.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8.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9. 渗透性利尿 :由于小管液中渗透压的升高,阻碍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引起的尿量增加10 渗透性利尿 : 如果原尿中溶质浓度很高,渗透压就大,必然要妨碍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这种现象叫做渗透性利尿。 11 水利尿 :动物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现象叫做水利尿。它主要是由于ADH 释放减少,使水重吸收减少所致。12 H+-Na+交换 : 肾小管分泌氢离子是与钠离子的重吸收同时进行的,所以叫做氢离子-钠离子交换。13 逆流交换 :液体从“U”形管的降支流入,经过管底而由升支流出,其方向相反,叫做逆流。若两管壁具有通透性或导热性,则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其中的溶质或热量可以在两管之间进行交换,这种现象叫逆流交换。14 逆流倍增 : 在逆流系统中,由于管壁的通透性和管壁周围环境的作用或逆流交换作用,使两管液体中的溶质浓度或热量由上至下逐渐递增,这种现象称为逆流倍增。15 肾小管的尿素再循环:由于升支细段对尿素具有中等通透性,所以从内髓集合管出来的尿素可以进入升支细段,再回到内髓集合管,并再弥散到内髓区组织液,这个过程叫做尿素再循环。二、填空题1.原尿是不含的血浆。2.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3.分泌与排泄都是通过进行的。4.引起排尿反射的刺激是。5.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和。6.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方式有和两类。7.影响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因素有和。8.醛固酮由分泌,作用为。9.滤过膜由,,三层膜组成。10.尿液生成过程包括,,。11.肾小管由,,三部分组成。12.肾小体包括和两部分。13.肾小球旁器由,和三类细胞组成。14.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和。16.葡萄糖和Na+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和
。17.肾单位的基本功能是排出代谢终末产物,这主要通过的滤过,的选择性重吸收与主动分泌。18.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这种通透性的高低主要受激素的调节。19.生理状况下,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滤过的阻力是和。20.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主要物质有+、K+和2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将;而肾小管重吸收率;使尿的排出量。三、单项选择题1.肾素由细胞中哪种细胞产生(A ) A
致密斑的细胞 C
内皮细胞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B )A
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B
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C
使肾小管的髓袢降支对尿素的通透性增加D
使近曲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增加3.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由肾小球滤过(D
蛋白质4.推动血浆从肾小球滤过的力量是(A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B
血浆胶体渗透压C
肾球囊囊内压D
血浆晶体渗透压5.出球小动脉收缩时可出现( B )A
肾球囊囊内压升高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D
平均动脉血压升高6.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可出现(DA肾球囊囊内压升高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7.肾的近曲小管对Na+的重吸收是(B )A
与氢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B
与钠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C
由电位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D
由浓度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8.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D )A
与氢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B
与钠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C
由浓度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D
由于渗透作用而被动重吸收9.肾脏在下列哪个部位对水进行调节性重吸收(C)A
髓袢升支细段
髓袢降支粗段C
近曲小管10.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是( C ) A
髓袢升支细段
髓袢降支粗段C
近曲小管11.合成抗利尿激素的部位是(B)A
B 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C
中脑上丘12.渗透压感受器所在部位是(B) A
B 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C
中脑上丘13.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C) A
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变B
动脉血压的改变C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D
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14.容量感受器位于(A )A
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B
心房和胸腔内大动脉C
颈动脉窦15.容量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D )A
动脉血压的改变B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C
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D
血容量的改变16.醛固酮产生于(B) A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皮质C
肾小球近球细胞
腺垂体17.在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中起作用的激素是(A ) A
抗利尿激素
血管紧张素Ⅱ
肾素18. 下述哪一项与肾脏的排泄功能无关: (A ) A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B维持机体水和渗透压平衡C维持机体酸碱平衡D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19. 肾脏不能分泌下列哪种激素:
(A )A 醛固酮
B 促红细胞生成素
D 1,25-二羟维生素D3
E 前列腺素20. 原尿流经下列哪一部分后其成分将不再变化而成为终尿:
(E)A 近球小管
B 髓袢降支
C 髓袢升支
D 远曲小管
E 集合管21. 关于致密斑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A 位于近球小管起始部
B 是Na+含量变化的感受器
C 是肾素分泌细胞D 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E 是晶体渗透压感受器22. 通过下列哪项可完成肾脏的泌尿功能: (B )A 肾小体和肾小管的活动 B 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活动
C 肾单位、集合管和输尿管的活动
D 肾单位的活动E 以上都不是23. 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 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
B 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机能C 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D 近髓肾单位数量多于皮质肾单位E 近髓肾单位与尿液浓缩和稀释关系重大24. 动脉血压波动于80~180mmHg范围时,肾血流量仍保持相对恒定,这是由于:
(A )A 肾脏的自身调节
B 神经调节
C 体液调节D 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E 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同时起作用25. 关于尿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 任何情况下尿液渗透压均较血浆高B 尿液的pH与摄食情况无关 C正常人尿液可检测出少量葡萄糖D 正常人尿液不能检测出蛋白质和红细胞D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E 两侧肾脏每分钟的血浆流量27. 关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 由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三层组成B 基膜对滤过膜的通透性起最重要作用C 对分子大小有选择性D 带负电荷分子更易通过E 带正电荷分子更易通过28. 下列哪种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
(B )A Na+ 、K+ 、Cl-等电解质
B 血浆白蛋白
D 葡萄糖29. 下述哪种情况肾小球滤过率将升高:
(C )A 血压升至18.6KPa(140mmHg)时
B血压降至10.6KPa(80mmHg) 以下时
C 血压升至26.5KPa (200mmHg) 时
D 人球小动脉收缩时
E 肾血流量减少时30. 下述哪种情况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B )A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E 血浆蛋白质浓度降低31. 重吸收Na+最强的部位是:
) A 近球小管
B 髓袢降支
C 髓袢升支
D 远曲小管
E 集合管32. 关于近球小管重吸收Na+的描述,错误的是:
小管液中的Na+被动扩散至小管细胞内
再由小管细胞管周膜上的Na+泵主动转运至组织间隙C
Na+的重吸收使水重吸收D
Na+的重吸收为Cl-重吸收创造了条件E
重吸收过程是被动重吸收33. 近球小管对Na+的重吸收可促进下列哪一组物质的重吸收:
水、Cl-、HCO3-
H+ 、HCO3-
水、H+ 、K+34. 关于HCO3-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主要在近球小管重吸收
与H+的分泌有关C
是以CO2形式从小管液中转运至小管细胞内的D
HCO3-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帮助
Cl-的重吸收优先于HCO3-的重吸收35. 对葡萄糖具有重吸收功能的小管是:
)A 近球小管
B 远曲小管
D 以上全有
E 以上全无36. 关于葡萄糖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只有近球小管可以重吸收
B 与Na+的重吸收相耦联C 是一种主动转运过程D 正常情况下,近球小管不能将肾小球滤出的糖全部重吸收37. 糖尿病人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A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 渗透性利尿
C 水利尿D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E 醛固酮分泌减少38. 关于H+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 近球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均可分泌
B 分泌过程与Na+的重吸收有关C 有利于HCO3-的重吸收
D 可阻碍NH3的分泌E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H+分泌增多时, K+分泌减少39. 关于NH3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
各段小管均可分泌NH3
NH3的分泌促进NaHCO3重吸收
NH3主要26.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 )A 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
B 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 C 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由谷氨酸脱氨产生
H+的分泌增多将减少NH3的分泌
E 分泌的NH3以原形排出体外40. 关于肾髓质组织间液高渗状态的形成,错误的是: (C
)A 与髓绊、集合管对不同物质的选择性吸收有关B 外髓高渗的形成依赖于升支粗段对Na+ 、Cl-的主动重吸收C 内髓高渗的形成有赖于升支细段对Na+和Cl-的主动重吸收及集合管对NH3的被动重吸收D 内髓高渗的形成依赖于升支细段对Na+、Cl-的被动重吸收和集合管对尿素的被动重吸收E 近球小管基本上不参与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41. 小管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主要发生于: (E )A 近球小管
B 髓袢降支
C 髓袢升支
D 远曲小管
E 集合管42. 关于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合成,于神经垂体释放B 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合成,于腺垂体释放C 在下丘脑促垂体区合成,于腺垂体释放D 在下丘脑促垂体区合成,于神经垂体释放E 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释放43. 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C )A 肾小管毛细血管压增高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 肾小球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D 醛固酮分泌增多44. 下列哪一因素可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A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E 血浆白蛋白含量升高45. “尿生成影响因素”实验中,给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后,尿量将显著增加,其原因是:
)A 肾小管溶液中溶质浓度增高
B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醛固酮分泌增加46. 血容量感受器兴奋可使:
)A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醛固酮分泌增多
D 醛固酮分泌减少47. 醛固酮促进Na+重吸收和K+分泌的部位是: (D
)A 近球小管
B 髓袢降支
C 髓袢升支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E 输尿管48. 对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刺激作用最强的是:
(D )A 肾素 B 血管紧张素原 C 血管紧张素I D 血管紧张素II
E 血管紧张素III49. 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的是:
)A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B 氨基肽酶
C 羧基肽酶
E 肾上腺素50. 下列因素中, 哪种不引起醛固酮分泌:
D )A 循环血量减少
B血Na+降低、血K+升高
C 肾交感神经兴奋D 肾素分泌减少
E 血管紧张素增加四、判断题1.推动血浆从肾小球滤过的力量是肾球囊囊内压。( × )2.氨基酸的重吸收部位主要是在近曲小管。(√)3.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主要是受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的影响。( ×)4.只有当全身血量减少大于10%时才能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变化。(√)5.醛固酮是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一种激素。(×)6.醛固酮的分泌直接受血K+浓度的调节。(√)7.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8.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中脑。(×)9.入球小动脉两端的血压比出球小动脉两端的血压要高。(×)10.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受抗利尿激素调控。(√)11.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可引起尿量增加。(×)12.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血浆抗利尿素的浓度下降。(√)13.循环血量减少可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14.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脑干。(×)15.有效滤过压同血浆的胶体渗透压成正比。(×)16.肾小管细胞分泌H+的同时伴随着Na+的重吸收,即H+-Na+交换。(√)17.原尿中的葡萄糖只能部分被重吸收。(× )18.原尿中的氨基酸几乎可被全部重吸收。(√)19.血液循环量下降时,抗利尿素的分泌减少。(×)20.原尿中的水大部分在集合管被重吸收。(× )五、简答题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可明显影响生成原尿的量和成分。(2)滤过压。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力量中,任一力量的改变都将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大量饮清水后尿量为什么增加?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肾脏重吸收水分减弱,使多余水分以稀释尿形式排出,尿量增多。3.简述肾脏有哪些生理功能。(1)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生成尿液,将机体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2)对机体的渗透压、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起重要作用。(3)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4
简述尿的生成过程?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三个环节。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液经有孔的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肾小囊脏层细胞之间的裂隙3层分子筛样滤过膜,将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和蛋白质大分子阻挡住,而让水、电解质、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通过形成超滤液,即原尿;原尿流经紧小管各段时,将99%的水、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和绝大部分电解质等有用物质重吸收入血,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59动物生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1)等内容。 
 动物生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填空题 1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___ 的一门科学。 2 3 4 生理学的研究...  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中国农业大学专业考试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填空题 1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___ 的一门科学。 2 3 4 生理学的研究水...  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的一门科学。 一、填空题 1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__...  动物生理学章节试题及答... 81页 1下载券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74页 免费 动物...) 名词解释 共 每题 共 1.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答案: 答案:丘脑第三类细胞群...  动物生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39页 免费 2008年农学联考动物生理学... 9页 ...一、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命活动及其...  人体及动物生理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3 分×5)期前收缩 肺活量 化学性消化 基础代谢 适宜刺激 二、问答题(35 分) 1.简述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分) (5 2....  及生物竞赛方面最好的题库,题目答案准确率高,内容涵盖王玢动物生理学的全部章节...动物生理学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肺换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肺与...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泡溶液中的 K+浓度,...动物生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46页 免费 动物生理学章节试题及答... 81页 ...  动物生理学章节试题及答... 81页 1下载券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46...动物生理学部分习题答案 1、试述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方式和特点。 、试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脏生理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