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在时光不停地在转动转动,哪里是它的背面呢

嫦娥一号在月球背面看到了什么(图)_科学探索_科技时代_新浪网
嫦娥一号在月球背面看到了什么(图)
万户撞击坑
  文/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应用中心
  月球为何总以一面示人?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围绕地球回旋不息。自从它诞生四十多亿年以来,从未离开过地球,是地球最忠实的伴侣。
  仔细观察,我们很自然地会注意到,月球总以一面示人。这是为什么呢?
  月球俗称月亮。月亮每天东升西落的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月亮围绕着地球转动表现为它在星空间自西向东移动,其轨迹称为“白道”。白道和黄道(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之间有5°多的夹角。月球绕地球转一周历时27天7时43分11.47秒,这一周期叫做“恒星月”。除了绕地球公转外,月球本身还在自转。月球自转的周期是27天7小时43分11.5秒,几乎等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因此,无论在任何时间,我们从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另外一面总是背向地球,“犹抱琵琶半遮面”。由于月球的轨道是一个倾斜的椭圆形轨道,它在不同的轨道位置面向地球的一面稍有不同,所以人们从地球上可以观测到月球整个表面的59%。
  月球永远以一面面向地球,如果不假思索,可能会以为月球没有自转。其实不然。我们可以想象,在月面上某点假设有一个垂直于月面的标志物,如果月球没有自转,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该标志物始终指向空间同一方向,这样我们观察到的该标志物的指向会发生变化,月面的各部分会依次朝向地球,我们应该能看到月球的背面。所以,只有在月球的自转和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方向相同(都是反时针方向)的情况下,月球才能永远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月球的自转周期和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同,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因为地月之间相互潮汐引力的作用。月球可以产生对地球的潮汐引力,它能够造成地球两侧海水的升涨,对地球大气也会产生大气潮。类似地,地球也可以产生对月球的潮汐引力。月球过去的自转速度比现在要快得多,那时它的表面存在着如熔岩流之类的流体。地球强大的起潮力引发了月球上的潮汐,而潮汐摩擦会使月球自转减慢,直至自转周期等于公转周期。此时,地球不再引起月球上明显的潮汐作用,月球便只能以同一面朝向我们了。
  潮汐摩擦不仅正在使地球自转减慢,还会影响到地月系统的演变。现在,地球自转的周期比月球公转的周期短得多,潮汐作用会引起地球的变形、质量分布的变化,从而使月球运动加速。一旦加速,它便逐渐螺旋式地远离地球,进入愈来愈大的轨道,因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会更长。
  月球目前正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离开地球。同样的道理,潮汐摩擦也会使地球的自转速度减慢,自转周期逐渐变长。每一百年地球自转周期约增加0.00164秒,这个数字虽然很小,但不能小看,因为长期的累积将相当可观。也许大约50亿年至100亿年后,地球上的一天将和一个月相等,大致都等于现在的43天,届时地球也将会以同一面朝向月球。真到了那个时候,背向月球的半个地球上的居民为了赏月,必须长途跋涉才行。至于哪个半球有幸对着月亮,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人类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
  在地球上,人们只能用肉眼依稀辨别出月球上阴暗的月海和明亮的月陆。借助地面望远镜,我们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对背面的形貌依然一无所知。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人们多次发射航天器对月球进行摄影和研究,并且实现了人类登月的夙愿,使人们开始对月球有了一个较全面而详细的认识。
  日,前苏联“月球1号”卫星升空飞向月球,虽以失败告终,却奏响了人类向月球进军、探测与开发利用月球的序曲。同年10月4日,苏联又发射了“月球3号”飞船,成功地拍摄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使人们第一次得以目睹月球背面的风貌,月球神秘的面纱开始被揭开。
  “嫦娥”看到了月球背面
  日18时05分,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在经过近20天的飞行后,于11月7日准确进入环月工作轨道。11月26日,“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公布。12月11日,“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CCD相机对月球背面进行了成像探测,并获取了月球背面部分区域的影像数据。这些月球背面部分区域影像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包括月球背面一个典型的辐射线撞击坑和“万户”撞击坑。同时,这也表明“嫦娥一号”卫星的飞行、有效载荷的管理、地面测控与通信、数据接收与处理等,一切工作正常。
  “嫦娥一号”获取的数据,再次证实了人类此前对月球背面的基本认知。月球背面与正面在地貌上的主要不同在于,月球背面月陆(也称高地)分布面积广,缺乏大型的月海盆地,只有三个较小的月海(东海、莫斯科海和智海)位于月球背面,而90%的月海分布在月球正面。由于月陆比月海的年龄要老,月陆表面撞击形成的月坑的密度比月海要大,所以在月球背面月坑较多。月球正面月海带周围围绕着许多山脉,如阿尔卑斯山、亚平宁山等,而月球背面几乎没有明显的山脉。
  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明显差异,与月球的起源与演化有关。有一种假说认为:月球形成后其轨道向地球逼近,大约在39亿年前,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洛希限附近时,由于地月潮汐力的相互作用,地球与月球正面相互撕裂出一部分并粉碎,甚至蒸发、熔融,大量被撕裂的碎块又回返到月球正面,撞击月表,开凿出大面积的月海盆地,这次撞击事件称为“雨海事件”。而月球背面几乎没有受到地月潮汐力的影响,没有发生过类似雨海事件的撞击,因而保持了较原始的月貌特征。
【】【】【
】【打印】【】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NASA公布罕见月球背面照:外星人基地呢?
由于地月之间相对运动的关系,月球背面是何景象一直显得十分神秘。
电影《变形金刚》脑洞大开,认为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早期造访地球时的基地。那么真实的“阴影”里又有什么呢?
NASA(国家航天局)昨日在官网发布了一组最新的地球和唯一卫星月球的合影。从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探测器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月球围绕着地球转动时,其背面被太阳光照亮下,在太平洋横越数小时。
NASA表示,照片拍摄于7月16日,由深空气候观测台(DSCOVR)在100万英里(月160万公里)外用“地球多色成像相机”(EPIC)所拍摄,当时月球正于太平洋近北美洲外侧,该探测器罕见地拍下月球的“阴暗面”正被太阳光照亮。
而结果是,月球的背面与正面一样荒凉,除了陨石坑外什么也没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月球和地球一直在相互作用而表象出了动能,那是什么能量转化成了它们的动能呢?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月球和地球一直在相互作用而表象出了动能,即月球在围着地球转动,地_百度作业帮
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月球和地球一直在相互作用而表象出了动能,那是什么能量转化成了它们的动能呢?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月球和地球一直在相互作用而表象出了动能,即月球在围着地球转动,地
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月球和地球一直在相互作用而表象出了动能,那是什么能量转化成了它们的动能呢?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月球和地球一直在相互作用而表象出了动能,即月球在围着地球转动,地球也被月球拉的晃动.如此大的动能,如此长时间的持续着.地球和月球又都没少什么,那是什么能量转化成了它们的动能呢?
物理学上有一条重要的角动量守恒定律,即一个转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它力矩的作用,它的角动量就不会减小.而且万有引力是地球的属性,也不会减小.这就是说地球、月球一直在相互作用,不是什么能量转化成了它们的动能,而是它们不消耗能量.那么转动的速度为什么会逐渐变慢.这是8,000米的喜马拉雅山,等等,使转动物体产生不平衡的现象.但是由于这些不平衡,仅占地球半径0.0几%,所以使地球、月球(也是如此)的速度产生如此逐渐变慢的现象.这就是说转动或角动量不消耗能量,变慢也不是该原因产生的,而是星体表面一些原因产生的
不是没有少,少了转动的速度会逐渐变慢的
看不明白你说的什么意思,是不是潮汐,如果是我理解的答案是月球往左边使多少劲地球就会在右边给予其多少劲,关键就是所有的合力到最后没有运动方向的任何平行力而只有垂直要方向的万有引力表象正是这个方向的力造成的行变而已月球不是也在转动吗,哪里是背面呀_百度知道
月球不是也在转动吗,哪里是背面呀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月球在转动时,你看到的永远只是她的一面,你看不到的就是背面,当然是相对于个人来说,也可以说就是背向地球的一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球背面的二战飞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