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天气流动性是什么意思思

2013极端天气_百度百科
2013极端天气
气候事件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气象事件,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
极端天气概念
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其发生概率通常小于5%或10%。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可以分为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极端降水等几类,一般特点是发生概率小、社会影响大。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均出现洪水和热浪齐袭的气候乱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事实上,人类正处于极端天气的适应期,炎热的酷暑、狂暴的飓风、刺骨的严寒以及滔天的洪水近乎成了“常客”,风调雨顺已被视为“奢侈品”。据香港天文台预测,全球暖化所引致的极端天气出现频率,2013年在世界各地趋于频密。[1]
2013极端天气事件
英极端天气致鱼群成片死亡似末日
2013年7月,英国饱受自1976年以来最为极端恶劣的天气侵袭,损失惨重。其中,诺丁汉郡因大雨袭击大片鱼群死亡,连绵一个月之久的降雨也一直困扰着伍斯特郡。坎布里亚郡已有27人在水库游泳时溺亡,环境机构已先后发布了2次洪水警告和13次洪水预警。由于持续的高温酷暑天气,诺丁汉郡公园湖水严重缺氧,致使大片鱼群死亡。48岁的格兰特?麦肯齐将这种惨不忍睹的场景描述为“世界末日”。他认为,作为前车之鉴,理事会应在水温变高之前,测量一下水中的含氧量。热浪袭击过后,暴雨带来的山洪接踵而至。现已经波及到诺丁汉郡50余户人家,造成道路淤泥堆积、汽车深陷污水之中,损毁严重。随处可见漂浮在已是菏泽一片道路上的家具和汽车。目前,索恩维尔市政厅将成立一个建议中心,为人们提供与洪水相关的建议和帮助。该市警署发言人称,24日早晨洪水冲击将大幅减弱,但由于洪水导致的泥沙沉积,道路清理还需时日。[2]
苏格兰遭遇沙尘暴农田变“沙滩”
日,苏格兰地区遭遇强沙尘暴袭击,造成大量农作物毁坏,不少农民的土地变成了“沙滩”。据估计,此次灾害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毁坏,
苏格兰遭遇沙尘暴农田变“沙滩”
损失达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7万元)。全国农民联盟因弗内斯(Inverness)分部部长玛瑞?怀特(Murray White)表示:“原本估计这次沙尘灾害会造成约10%的农业损失,但后来发现损失岂止是10%,很可能会达到一半。”沙尘暴过后,沙子堆积高达4英尺(约1.2米)。当地农民卡梅伦?艾弗说:“我的农田周围堆起很高的沙子,以至只能看见栅栏顶部。”苏格兰马里区(Moray)的政治中心埃尔根市(Elgin)花了一周的时间才做好灾后风沙清理工作。
宁波极端高温天气致广告牌自燃
日,因宁波连续多天40度高温,甬台温高速奉化收费站附近一块广告牌发生了自燃。31日上午,宁波高速交警接到报警称:G15甬台温高速奉化收费站附近一块10米高的广告牌发生了自燃。
宁波极端高温天气致广告牌自燃
交警赶到现场后发现一块写有“南苑巴森特”字样的广告牌已经被烧的只剩下一半了,赶来的消防马上对这块广告牌进行扑救才控制住了火势。同样是由于天气太热,G15甬台温高速公路旁不少绿化带因为暴晒已经枯黄。高速交警近日来到宁海收费站附近的中央护栏查看,发现将近50米的中央护栏绿化带已经枯萎,用手轻轻一折就能将整棵树折断。[3]
美死亡谷超高温 游客石头上煎蛋
2013年7月以来,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持续高温,最高气温一度飙升至128华氏度(约53.3摄氏度),接近100年前这里的最高气温记录134华氏度(约56.7摄氏度)。
美死亡谷超高温 游客石头上煎蛋
游客们甚至借此机会在公园内的石头上煎起了鸡蛋。而煎蛋的步骤更变得异常简单,只要将鸡蛋直接打碎在混凝土或石块上,一会功夫就可以完成。足见天气之热。
英国两士兵因高温超强度训练死亡
日,两名英国地方自卫队成员在参加英国空军特种部队选拔的过程中,因气温炎热、训练强度过大而死亡。目前,英国国防部正在配合当地警方进行相关调查。此次选拔训练在海拔2900英尺(约884米)的布雷肯?比肯斯山区进行。约100名英国地方自卫队成员参加了此次选拔。选拔项目对身体条件的考验极为严苛,包括身着盔甲,携带超过100磅重的武器、弹药、战争设备进行长跑等。但是,由于当天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当气温升至30摄氏度以上时,就有6名士兵因中暑陆续晕倒,被送往医院,其中2人死亡,另有1人伤情严重,目前仍在医院就诊。13日晚,当地警方与国防部一起调查了这起事件。一位军队负责人说:“士兵们太渴望证明他们有资格加入英国空军特种部队,训练的负责人又太过于严苛。我们将严格调查这一事故,因为从表面看,这些士兵好像是在向死亡进军。我们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来保证类似悲剧不会再次发生。”国防部负责人说:“在这场训练中,军人们向沉重的训练屈服了。我们在今后的训练中,必须在极端
英国两士兵因高温超强度训练死亡
训练环境和合理安全保护两方面达到平衡。”军队官方网站对这一事件报道说:“高强度、轻任务的战事训练是为了战士们以后能应对各种战事而做的必要准备。常规战争,边境暴乱,安全部门重组,维和运动或者内战,都需要这些战士。这样的训练最大程度地模拟了战场实况,为高效作战提供了有力保证。”
澳高温引发灾难 部分地区温度计破表
2013年1月,澳大利亚被滚滚热浪包裹,多地气温达到40℃,甚至44℃。此外高温还引发山林大火,导致多人死亡和失踪。澳大利亚山火更是继续蔓延,澳气象局已经将气象图的温度范围从此前的限制温度50℃上调至55℃。南澳部分偏远地区的温度已经飙升至温度计的最高温度,达到54℃。同时,悉尼的气温达到42℃。
澳高温引发灾难 部分地区温度计破表
在澳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由于房屋被山火吞噬,人们纷纷逃离家园,至今仍有100人失踪。新南威尔士州农村消防局局长沙恩?菲茨西蒙斯(Shane Fitzsimmons)说,不会有比这更糟的情况,这已经是“灾难水平”了。很显然,趁早离开那些地区是安全的选择。报道指出,灾难性威胁等级是最严重的评级。2013年的头6天,“全国平均气温”已经进入有记录的最热20天。
美国高温致森林大火 19名消防员丧生
2013年6月,美持续高温致多地森林起火,其中亚利桑那州森林大火已致19名消防队员丧生。截至30日晚,火势尚未得到控制,联邦政府7月1日派人前往亚利桑那州协助抑制火情。 着火点位于亚内尔山,菲尼克斯以北,28日爆发森林火灾,30日涉及数百万平方米。亚利桑那州森林管理部门官员阿特·莫里森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这些消防员来自“格拉尼特山高手”团队。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份声明中称这些消防员为“英雄”。“他们高度职业,无私地置身于险地,
美国高温致森林大火 19名消防员丧生
以保护其他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美联社说,这是至少30年来致死消防员最多的林火。 截至30日晚,林火仍然没有得到控制。亚利桑那州官员莫里森说,数座房屋被林火烧毁,亚内尔山和皮普尔斯瓦利谷地居民已经撤离,没有其他人员伤亡报告。 亚利桑那州89号公路被迫关闭。大约200名消防员仍在一线工作,其他130名消防员和搭载水和阻燃剂的直升机正在增援途中。 菲尼克斯消防部门发言人拉里·努涅斯告诉《亚利桑那共和报》记者,消防员集中在危及住宅区的林火区域工作,黑烟在数公里外可见,火势可能继续蔓延。消防部门推断,林火由闪电引发,加之美国西部近期天气炎热,热风进一步催长火势。 联邦政府7月1日派遣人员前往亚利桑那州,协助控制火情。一些官员预计,林火至少会损毁250户住宅。
俄克拉荷马州再遇龙卷风12人死亡
日,一场剧烈的龙卷风“EF3”席卷了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其中专业风暴追逐者提姆·塞姆拉斯和保罗·萨马拉斯及队员卡尔·荣格不幸丧生。这场龙卷风已造成至少100人受伤,大量房屋被毁和专业追风暴者死亡人数上升至12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副董事长特里·加西亚对此表达了震惊和悲痛。作为一名勇敢杰出的科学家,
俄克拉荷马州再遇龙卷风12人死亡
为更好地了解这些自然现象,提姆无惧危险。他特制一个探针,并安置在龙卷风的路径上,便于从内部测得数据。其对闪电开创性的成果已编入《国家地理》杂志。2005年,他曾被誉为“新兴探险家”之一。除了俄克拉荷马州,密苏里州也遭到风速高达每小时150英里(约合241.5公里)龙卷风袭击。约71户房屋严重损毁,100余人有不同程度的受伤,20多万受灾者滞留在电源被切断的受灾区。到1日清晨,洪水深达4英尺(约合1.22米)。
加拿大积冰冲上岸居民房屋被毁
日,加拿大遭遇每小时55英里(约合每小时88公里)速度的强风,强风将正在解冻的多芬湖的冰堆推至岸边使当地居民数家房屋被摧毁,超过15家受灾严重,但幸无受伤。报道强调,如此强度和规模的风力实属罕见,这可能是由高风天气系统所致。到10日晚上,位于温尼伯市西北部、距该市188米远的赫石河镇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当局只允许一些幸存家庭收集屋内的财产,
加拿大积冰冲上岸居民房屋被毁
因为看似幸免的房屋不宜居住。冰墙在沿着赫石海滩推进过程中,共有27家受到影响。尽管移动的冰堆高至房屋,但无伤亡报道。当地一户家庭称,冰堆轻易地就推进两层楼的房屋,家具被拖拽的到处都是。赫石河议会副议长克莱顿?瓦特说道:“这只是分分钟的事,所幸无人受伤。”瓦特与朋友邻居们齐心协力开展清理工作。成百上千的志愿者也用铲子、手推车、推土机投入到救灾之中。
日本遭遇暴雪袭击 积雪超5米掩埋部分房屋
日,日本东北地区连日遭遇暴雪袭击,使得青森县青森市的积雪已经超过5米多高,部分低层房屋被掩埋。据日本气象厅称,青森市酸汤地区的积雪已经达到了515厘米,
日本遭遇暴雪袭击 积雪超5米掩埋部分房屋
创下了该地区近年来的最高纪录。大雪已经掩埋了一些低层的房子,即使是公寓楼,低层楼房也遭遇掩埋。 但日本气象厅还称,这不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雪。昭和2年(1927年),滋贺县的积雪厚度曾达到11.82米。
严寒天气致美威州堆起近8米冰山
2013年1月,由加拿大而来的北极气团持续席卷大部分的美国地区,致使北方部分地区呈现出了2013年“冰河时代”的面貌。受寒冷风侵袭,美国威斯康星州温尼贝戈湖畔出现大量冰块,
严寒天气致美威州堆起近8米冰山
从而堆积成为约25英尺(约7.6米)高的“冰山”。这些堆积而成、看起来“壮观”的冰块甚至延伸到了附近街区和院子,对民众财产造成了损坏,并堵塞了道路。与此同时,对于游客来说,由于他们从未经历过如此寒冷,因此感到印象深刻。威斯康星州的一处冰堆甚至损坏了一棵树和一个灯桅。[4]
澳大利亚暴雨成灾现海浪泡沫奇观
2013年1月,热带气旋“奥斯瓦德”肆虐澳大利亚东部,所到之处,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当地时间1月28日,昆士兰州因强降水爆发了洪水,已经导致3人死亡,数百座房屋被淹没。
澳大利亚暴雨成灾现海浪泡沫奇观
在26日至27日凌晨,昆士兰的班德堡地区已经连续6次遭受龙卷风袭击。而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也有大约2000名民众被困。此外,暴雨还给昆士兰州带来了罕见奇观。当地时间1月28日,昆州的一个海滨小镇在大风和海浪的共同作用下,惊现海浪泡沫奇观,如同被白雪覆盖,某些区域的泡沫甚至高达3米。由于泡沫过多,当地交警不得不暂时封闭了部分公路。
印村庄遇巨大冰雹灾害 致9人死亡
日,印度南部一村庄遭遇了如同大石块一般的巨大冰雹灾害,造成至少9人死亡。印度安得拉邦多个村庄遭遇了这样的恶劣天气。这场冰雹足足持续了20分钟,
印村庄遇巨大冰雹灾害 致9人死亡
损坏了良田、房屋和牲畜,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冰雹天气是从晚间开始的,并全部将这些村庄笼罩在了冰雪一般的毯子里。据悉,一些当地女性居民曾试图使用更适合打扫灰尘的扫帚清扫这些石块样的冰雹,但这种清扫对如此巨大的冰块显然是无用的。[5]
出现极端天气的原因
全球变暖减缓空气流动 或是极端天气成因
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副主任周波涛表示: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他认为,后,大气中能量分布会发生变化,比如蒸发加大、水循环速率加快等,从而造成极端事件偏多。
以干旱和洪涝为例,气候变暖后,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气温都会增加,更容易发生蒸发和蒸腾,大气中水汽含量就会增加,可容纳的水分就会增多。这意味着要达到降水条件,就需要更多的水汽。如果大气达不到饱和状态,大气就会不断吸收水分,使得陆地更加干燥,形成干旱。而一旦大气达到饱和状态,由于大气含水量的增加,容易形成强降水,从而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此外,由于南北半球热量、水汽交换加强,气候就更容易变得异常。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预计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可能比20世纪后20年升高0.5℃-0.7℃,到2050年可能升高1.2℃-2.0℃。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
周波涛说,随着全球变暖,21世纪全球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将可能增加。预计未来大多数陆地区域会更多的处在“水深火热”中。[6]
科学家说, 类似2011年美国的干旱和2003年欧洲的热浪在内的一些极端事件可能是由全球变暖导致北半球巨大的波状天气流移动速度减缓引发的。
该结论来自一项针对环绕地球的迂回空气系统的研究。据路透社报道,这一结论有助加深人们对这些极端事件的理解。
科学家们说,这类地球空气流通常向北流动时会将热带的暖空气吸过来,向南则将北极的冷空气吸过来。但在最近几年夏季,这些气流更加频繁地出现速度减缓的趋势,导致一些地区天气闷热。
“在最近的一些极端天气事件中,这些行星波停顿在其轨道上几乎长达几个星期。”该研究论文的领导作者、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弗拉基米尔˙波图霍夫(Vladimir Petoukhov)写道。
“因此,热量就停留下来了,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带来温暖空气之后又带来凉爽的空气。”他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说。
北极和其以南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通常是波流动的主要驱动力,而波峰到波峰之间通常覆盖2500公里到4000公里的距离。
但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活动导致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累积,进而令北极升温的速度快于其他地区,减缓了这一推动波流动的机制。
过去的研究已将这种极端事件与全球变暖关联在一起,但并没有确定一个根本机制,该研究的共同作者、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主管汉斯˙约阿希姆˙舍恩胡贝尔(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说。
这项研究只考虑了地球的北部部分,而且只是夏季的情况。2010年波图霍夫作为首席作者的另一项研究表明,最近几年欧洲冬季的寒流与北冰洋的冰量低有关。
近200个国家的政府已经同意在2015年之前达成新的协议,以遏制不断上升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该协议将从2020年开始生效。[7]
“厄尔尼诺现象”所致
厄尔尼诺(ELNINO)在西班牙语中是“孩子”之意,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西海岸冷洋流区的海水表层温度在圣诞节前后异常升高的现象,它就象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场产生变化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
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 现象。[8]
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减小时,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温度会异常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尼娜现象”。
近年来,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现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即厄尔尼诺可能与海底地震,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等有关。 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 遍及整个中、东以及太平洋海域,表面水温正距平高达3℃以上,海温的强烈上升造成水中浮游生物大量减少,秘鲁的渔业生产受到打击,同时造成厄瓜多尔等赤道太平洋地区发生洪涝或干旱灾害,这样的厄尔尼诺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事件。一般认为海温连续三个月正距平在 0.5℃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相反,如果南美沿岸海温连续三个月负距平在 0.5℃以上,则认为是反厄尔尼诺事件,又称拉尼娜事件。
当前据气象学家的研究普遍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对全球不少地区的气候灾害有预兆意义,所以对它的监测已成为气候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据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97年发生的并且持续之今的这一次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
科学家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有关。 根据对近百年来太阳活动变化规律与厄尔尼诺关系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太阳黑子减少期到谷值期是厄尔尼诺的多发期,并有2至3次厄尔尼诺发生。[8]
2013极端天气掠影图
.中原网1[引用日期]
.中原网1[引用日期]
.中原网1[引用日期]
.中原网1[引用日期]
.中原网1[引用日期]
.中国网[引用日期]
.中国天气网[引用日期]
.百度[引用日期]高气压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一般是?_百度作业帮
高气压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一般是?
高气压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一般是?
高压就空气下沉,也就上往下运动,晴天.低压就空气上升,容易形成降雨天气.
空气向下 天气一般为晴天(只有上升气流才能成云致雨)
最好与低压结合着对比来看。低压中心气流向上。因为近地面的空气较高空空气热(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所以当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时到高空会遇冷凝结,形成云雨天气。所以高压中心气流是个相反地过程,不会遇冷凝结,天气以晴为主。...天气转冷杭州市区的街头流动献血人数急剧下降
天气转冷杭州市区的街头流动献血人数急剧下降
  近日,天气转冷杭州市区的街头流动献血人数急剧下降,在总献血人数中从70%降到58%,血液库存紧张,A型、O型特偏紧,已经接近库存警戒线。寒潮来袭后,预计下周因意外事故需手术的人增多,用血量也会增加。
  近日,天气转冷杭州市区的街头流动献血人数急剧下降,在总献血人数中从70%降到58%,血液库存紧张,A型、O型特偏紧,已经接近库存警戒线。寒潮来袭后,预计下周因意外事故需手术的人增多,用血量也会增加。
杭州日报全媒体新闻中心出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工程师,工作经验5年以上,很多方案类资料自己整理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2 大气圈与天气 气候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2.2 大气圈与天气 气候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1:17:5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2 大气圈与天气 气候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动比率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