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A15和1adac a15用DAC输出,A15上的音效调节起作用吗?

更多精彩内容
数字家居生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IT世界网 版权所有您尚未  &
本页主题: 针对索尼即将上市的1ABT,科普蓝牙耳机常识(外带为啥1ADAC不带DESS HX),仅限小白进
音响是盛宴,美食何其多
级别: 蜘蛛侠
发帖: 5682
威望: 1143
金钱: 5068
耳机:随身请参考Earsonics
音源:04年注册的叫我填这个
在线时间:1624(小时)
针对索尼即将上市的1ABT,科普蓝牙耳机常识(外带为啥1ADAC不带DESS HX),仅限小白进
1.为什么在老型号1RBT中加入DESS HX(号称是补偿压缩格式损失的),结果在之后的1ADAC中就没有加入这个功能,仅使用了硬件S-Master HX放大器?这两个东西不矛盾,一个是放大器,另一个是一种软件算法。都是数字化的耳机,为什么1ADAC就没加入后者?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是用来补偿压缩损失的,且文件源越垃圾,压缩越厉害,效果越明显,正常播放CD以上品质的音频,反而可能就没有什么效果了。使用1ADAC的人完全可以通过播放高格式音乐来获得较好的效果,这种情况下根本不需要补偿(你听mp3的话,就爱莫能助了,索尼毕竟是索尼,总要给你留个坑。况且理论上讲,DESS HX是软件算法,你可简单理解为,他对源文件做点手脚,让细节看起来多了,他可以,同时也最好在软件播放的环节来做。大家有没有发现,索尼xperia手机的硬件都是最普通的,但这些效果就都支持?原因就在于它是纯粹不需要硬件支持的软件)。但1RBT在使用蓝牙进行播放的时候,就无法做出这个选择。这就牵扯到第二个问题:2.蓝牙音频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他支持高品质音频回放么?蓝牙音频,涉及AD2P协议,aptX压缩算法啊神马的这些技术,他们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把音频,不管你放多烂的格式,还是多牛的无损,他统统给打包压缩成类似MP3音质水平的有损格式(蓝牙后期版本有所改善,诸如起码能支持16/44.1了,不过呢,还是有损压缩的范畴,说白了,MP3,AAC这水平的,顶多,撑死了!还外加干扰,不稳定,掉线)然后无线发送出去。如下:音频源数据——蓝牙芯片实现硬件有损压缩——调制并以无线发送蓝牙耳机接受并解调无线传输的数据,再进行解压(你可以理解为MP3解码播放),解码后的数字信号进入DAC转换成模拟信号,放大,驱动耳机出声,如下:接收并解调无线信号(你可以理解为类似手机基带打电话上网)——对有损压缩数据进行解压——转换好的,类mp3品质的数字信号进行D/A转换和放大到这里,为啥要给蓝牙配DESS HX,我想不用再多解释了吧。目前虽然索尼自己搞出了一个LDAC来提高蓝牙能承载的数据量和品质,以求更好的音质。但和主流蓝牙标准是否兼容还是一个问题,别再又是孤掌难鸣。3.蓝牙耳机能否支持DAC解码,可否出一个1ADAC+BT的货?上面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蓝牙传的都是数字信号,要想出声必然要有DAC将其转换成模拟信号,是的你没有看错,蓝牙耳机如果不带DAC,他根本就不可能工作!不过问题就在于,你要支持什么样的数字输入?USB口?那抱歉,你必须有USB口的一个接口芯片,比如以前很火的PCM2704,现在碉堡了的XMOS方案都是,他们就等于个usb声卡,负责通过usb功能实现PCM,DSD等信号的输出,然后再输入DAC进行转换。因此,理论上讲,实现1ADAC+BT一点问题没有,但现实问题就在于,你要把1adac里的东西和1abt里的东西全揉到一起,这特么体积得要多大……以前索尼最善于小型化里,啥都能集成进芯片里,现在目测索尼都不自己设计walkman芯片了,落架的凤凰不如鸡,落魄的索尼不如wifiman。=700) window.open('http://www.erji.net/attachment/Mon_51_e7ab4.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 此贴被fenk在 18:28重新编辑 ]
级别: 新手上路
在线时间:58(小时)
你头上那个耳机是啥
级别: 蝙蝠侠
发帖: 3188
金钱: 3185
耳机:乐器党 监听党
音源:奏でよ、旋律
耳放:歌えよ、言霊
在线时间:2125(小时)
蓝牙4.0理论传输速度在理想环境下能不能承载16bit/44.1K无损WAV在极低损耗的数字转换后的数据量
yzymanayzy
沉迷头像这游戏中
级别: 骑士
耳机:Z5Z7HD650K319榉EXK
音源:HPOMEN ZX2
在线时间:627(小时)
LDAC貌似需要硬件辅助,未来会授权给索尼以外的厂商,最大990kbps,支持无损压缩传输16 44音频,有损压缩传输支持24 96bit。看起来还是蛮有希望的协议,但早期孤掌难鸣几乎是肯定的了。看看Aptx到现在都没普及……iphone只支持到AAC音频协议,想普及,难。1ADAC主要还是功耗问题,2.5W的功耗太高了,DSEE 是个过采样升频再基于数据库查询补全纹理的技术,大量读取闪存和运算也够耗电的(ZX2开启后续航下降50%+),还要加个蓝牙模块这电池把头坠爆都不够。1ADAC已经310g重了。 1ADAC BT DSEE 先等电池技术进步,能量质量比进一步提高再说吧。
yzymanayzy
沉迷头像这游戏中
级别: 骑士
耳机:Z5Z7HD650K319榉EXK
音源:HPOMEN ZX2
在线时间:627(小时)
Re:求LZ解惑
Quote:引用第2楼erogee于 20:28发表的 求LZ解惑 :蓝牙4.0理论传输速度在理想环境下能不能承载16bit/44.1K无损WAV在极低损耗的数字转换后的数据量 以FLAC为参考吧,虽然APTX和LDAC是不同的压缩技术WAV 1411kbps& & FLAC最大压缩率可以在900多kbps&
Aptx差一点& LDAC刚好
音响是盛宴,美食何其多
级别: 蜘蛛侠
发帖: 5682
威望: 1143
金钱: 5068
耳机:随身请参考Earsonics
音源:04年注册的叫我填这个
在线时间:1624(小时)
Quote:引用第3楼yzymanayzy于 22:19发表的 LZ :LDAC貌似需要硬件辅助,未来会授权给索尼以外的厂商,最大990kbps,支持无损压缩传输16 44音频,有损压缩传输支持24 96bit。看起来还是蛮有希望的协议,但早期孤掌难鸣几乎是肯定的了。看看Aptx到现在都没普及……iphone只支持到AAC音频协议,想普及,难。1ADAC主要还是功耗问题,2.5W的功耗太高了,DSEE 是个过采样升频再基于数据库查询补全纹理的技术,大量读取闪存和运算也够耗电的(ZX2开启后续航下降50%+),还要加个蓝牙模块这电池把头坠爆都不够。1ADAC已经310g重了。 1ADAC BT DSEE 先等电池技术进步,能量质量比进一步提高再说吧。功耗按理说应该是索尼曾经的强项。
TB:niuniu audio 莳妍绘
级别: 文艺青年
发帖: 21957
威望: 5506
金钱: 22747
耳机:RS1 GSKi HD600
音源:NIUNIU AUDIO三件套
耳放:NIUNIU群:
在线时间:5180(小时)
Re:科普蓝牙耳机常识(外带为啥1ADAC不带DESS HX),仅限小 ..
好性感的芬克,好性感的麻花线PS:标题好像过长了,不太好回复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1760122
HIFI是不可理解的,HIFI需要体验
级别: 资深会员
发帖: 7825
威望: 1184
金钱: 7963
耳机:HE6;HD650;IE80;UE900
音源:OPPO ha-1;DB1000
耳放:金牛座mk2
在线时间:2684(小时)
Re:针对索尼即将上市的1ABT,科普蓝牙耳机常识(外带为啥1ADAC不带DESS HX),仅
lz头像是什么?lp机?
paintothemax
级别: 侠客
音源:hifiman901
在线时间:31(小时)
Re:针对索尼即将上市的1ABT,
感谢分享,学到了
级别: 新手上路
在线时间:5(小时)
Re:针对索尼即将上市的1ABT,科普蓝牙耳机常识
可以这样理解么~?就是ldac就是sony自己出的一种压缩模式,将数据打包然后传到耳机里再用dac芯片解压!!
>> 行业资讯
&|- 行业信息
>> 耳机论坛
&|- 新手入门
&|- 耳机论坛
&|- 高端耳机系统讨论区
&|- 耳塞/随身听综合区
&|- 随身音频/视频播放器
&|- 耳机论坛精华区
>> 国际著名耳机品牌专区
&|- DENON天龙
&|- AKG爱科技
&|- SENNHEISER
&|- audio-technica 铁三角
&|- 创新科技 CREATIVE
&|- beyerdynamic 拜亚动力
&|- Fidelio
>> 行业品牌专区
&|- Zephone泽丰科技
&|- 钰龙韵电子 YULONG Audio
&|- 小不点 Little Dot
&|- 达音科 DUNU
&|- 七彩虹colorfly
&|- 享声音响
&|- SNM 瀛賽拉
&|- 节奏音频
&|- 丹娜弗瑞普斯
&|- 斯巴克音响
&|- 馨睿科电子 Shinrico
&|- 欧博Opera
&|- 旷世音响专区
&|- AURALiC 声韵音响
&|- 紫金之韵 VTC
&|- EROS 高端音频设备
&|- 成蹊科技
&|- fiil耳机
&|- BONNAIRE
>> 商业品牌专区
&|- Jaben中国
&|- 欣韵耳机专营店 SINYUN
&|- 【香港亦轩耳机/ 数码音响专门店】【香港亦轩全国推广耳机文化计划】
&|- 天津联动印象耳机俱乐部Linkimage
&|- 圆声带/Soundluck
&|- 雪马Man Show(男人秀)
&|- 香港恒源数码及LEAR品牌专区
&|- 上海知音堂
&|- 无锡百胜百BSB
&|- 重庆飞翔HIFI馆
&|- 北京三鼎创新
&|- 讯禾 écouteurs &我们喜欢耳机&
&|- 壹视听
&|- DMA 泛音(香港個人音樂產品專門店)
&|- 乐音科技 / Yuein Pop 及 Future Sonics讨论区
&|- 上海确佳
&|- 电脑音频
&|- 台式CD/音箱区
>> DIY精品区
&|- DIY及技术讨论区
&|- 家电维修
>> 音乐论坛
&|- 音乐综合区
&|- 古典音乐
&|- ACG音乐
&|- 二手交易与购买咨询区
&|- 杂货铺
&|- 音乐唱片交易区
&|- 二手交易中介区
&|- 商业信息区
&|- 耳放/DIY卖场
&|- 团购区
&|- 个人DIY卖场【未认证】
>> 谈天说地
&|- 休闲版[自动转到shui.erji.hk]
&|- 摄影/旅游
&|- 各地交流
>> 建议与投诉区
&|- 建议与投诉区
Powered by
网友所发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耳机大家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www.erji.net
深圳市恒之瑞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耳机大家坛成立于2002年&
《耳机大家坛》图形LOGO及文字均为注册商标当前位置:
将你带入HIFI之门 索尼MDR-1ADAC体验
来源:iMP3.net 图:yzymanayzy 文:yzymanayzy 类型:论坛 发布: 19:38&
文字大小:[
  直营店内用A17和1ADAC对比
  NFC弄了半天也没传成功一首歌,被手机惯坏了,所以只能用店内歌曲将就一下了……另由于时间有限,仅在店内待了三个小时,所以此段仅供参考,但大的结论应该差不了太远。为了降低线材的影响,使用了店内的1A单端升级线。
  流行:爱的幸运曲奇
  A17+1A 3.5mm的人声更加贴面。乐器成为氛围的陪衬,让你注意力能更多的集中在欣赏人声上。1ADAC人声稍远,但嗓音更凝聚,与乐器分得超级远。但是说真的这歌真的挺一般,录音混音水准也一般般啊……
  古典:卡门幻想 爵士:Take five
  明显感到A17+1A相对1ADAC的动态受限,纵向声场被拉得比较平,另外空间的空气感也缩得可有可无。
  1ADAC,动态提升不少,瞬态疟I∽菹虿愦吻浚嵯虮A15有收扰。乐器余音在空间中扩散的空气感显得空间很大。1ADAC层次更佳。但背景有点脏。
  仿佛是用高ISO拍摄现场,A17用高级别的降噪效果摒弃了不明显的细节(仔细听还是隐隐的还是若有若无,所以背景也没那么干净),突出了主音,听感更悦耳。而1ADAC保留了全部的细节和层次但显得有噪点。
  于是可知,A17比起追求素质更注重听感,而1ADAC则相反。虽然1ADAC在听感方面确实不如1A那般充满悦耳浓郁的味道,但由于素质均衡,分离度和层次好不少,更加适合杂食,并且能满足大编制的入门需求。
  1ADAC连接ZX1数字解码与ZX1的PO口进行详细对比
  有些地方使用了Z5来进行比较。虽然这样对塞子不太公平,但毕竟Z5是价位高得多的,同时又难得有“脱塞感”的塞子啊!
  照例先是曲目:
  《金色的追忆》16bit 44KHZ
  小号在前方偏右30度左右的地方,而ZX1+1A是在偏右45度处。鼓和镲片的瞬态感超强使得气势很足!但似乎动态并没有太大起伏。
  《Monster Hunter 4》 16bit 44KHZ
  开头零星的乐器,距离纵向远近各不相同的感觉超过任何塞子系统。开头不久从少量乐器到乐团齐奏那一段过渡非常自然宽松。舞台(Sound stage)被一定程度地抬高,右侧的大号队仿佛站在很高的地方。左侧小提琴跟听者站在相同的高度上。最后在的大鼓又仿佛沉到了心底。乐器的分离度算得上上佳,但要想在齐奏时分辨个别乐器的像依然有些吃力――而ZX1在这点上做得会好很多。
  《カラフル》24bit 96KHZ
  从ZX1上换过来,人声就像被踢出1米。节奏速度感很强,点到即止,丝毫不拖沓。换气的声音没有Z5那般真切啊,不过也不能太过苛求。
  1:45~1:57右侧有一段距离较远的电吉他SOLO的伴奏,在1ADAC上感觉被强调了――因为鼓点和贝斯量感的削弱。镲片的泛音延伸感不够强。
  《勿勿那年》16bit 44KHz
  女声空灵感不错,但不够甜。吉他和拔弦的高频泛音带来的空气感很强,手指抚动的感觉也很好。换到ZX1,大提琴的低频氛围涨了好多,吉他的低频基音强了很多,镲片带动架子的晃动杂音也被解析和放大了出来(这杂音,不换线的A3和Z5根本听不到,换了线的Z5开大了声音可以听清楚,换线A3依然有些隐约)。
  《Unicorn》24bit 48KHZ
  镲片很远,小号稍近,小鼓队在前,大鼓队在后,每排乐器中间相隔超远。虽然乐队横向排列稍显局促,但空间感还算及格。基本上舞台乐队呈奇葩的椭圆为底面的椭圆柱体分布:左右紧,前后分隔远,高低位置明确。
  [四月は君の嘘 Wと君との音S] 24bit 96KHZ里的《01 ベ`ト`ベン:ピアノ・ソナタ第14番 _月光_ 第3S章》
  钢琴声非常清脆,这妥妥地动铁味解析感啊。钢琴数键齐按的重音冲击力没有换线Z5+ZX1系统那么强,但重音那个音节里声音的分解度很高。总算不忘时刻提醒着你,它有着身为大耳特有的那种从容感。
  希望のh (WA)24bit 96KHZ
  这首歌的前奏部分非常考验解析力。20秒左右开始前奏部分有很小声的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环绕的悉悉索索作响的电子配乐,ZX1+Z5基本听不见,ZX1+升级线Z5听得很清楚,但声音极小与主旋律动态差距巨大。而1ADAC这个声音非常明显,与主旋律音量差距小很多,仿佛生怕你漏掉了这个细节一般。ZX1+1A的组合,这个声音更明显,与主旋律的音量差还会更大一点。这就说明1ADAC的系统动态是经过了相当的压限。
  仔细聆听,反复AB,还是可以感觉到ZX1的解析力强于1ADAC的DAC,ZX1并没有因为少三个OS-CON就比1ADAC少了素质。可以想象这三个多出来的OS-CON是为了提高功率储备而准备的,但过多的推力提升,又没办法兼顾素质――恐怕要想双全只能进一步牺牲便携性,这又与1ADAC的产品定位不符了。所以妥协有时也是一种必需。(这样看来,这块S-master HX根据外围搭配不同,可以玩出的花样相当多……)
  自带DAC的很多余音和扩散感都没有ZX1那么显眼,但扩散的空间感是不如自带DAC的。高频延伸感不如ZX1。ZX1直推横向声场变得开阔了一点,纵向声场回撤很多,基本成了正圆形分布。ZX1的控制力也比1ADAC要好,在MH4这种大编制的音乐中丝毫不乱。奇怪的是,尽管明确的知道1ADAC推力比ZX1 PO口要大,但动态依然小于ZX1 PO。可以想象,如果用上升级线的1A+ZX1恐怕比1ADAC的素质会好更多。这方面也可体现出1A的易推性相当不错。
  但是在ZX1作前端时,最明显的一个下降就是瞬态,低频的响应和收拢变慢了很多显得异常过量,但好在完全没有影响ZX1优异的层次和分离度。ZX1直推另一个下降点是气势和宽松感。按说动态不如ZX1,气势不应该有那么足才对。但是1ADAC有另一大杀手锏,那就是结像形体非常大:如果说ZX1直推1A和Z5对镲的结像是一个盘子,那么1ADAC的镲就是一脸盆!这就是强大而具有一定控制力的推力给予的benefit吧!
  总结下1ADAC的总体走向
  而耳机自带DAC三频分布越煲越趋近平衡。如果与ZX1+1A部分插 3.5mm劣质原线(1ADAC的原线比1A原线更渣更闷……)的系统那种彻底的暖向动词打次占主导相比,1ADAC系统更加接近中性。三频没有明显的短板和突出。
  低频响应很强,但是却总觉得偏冷。低频下潜不会像ZX1那样一潜到底,而是集中在凝聚层上。瞬态很强很强。比在ZX1上1A的低频瞬态快太多,快到鼓皮的振动有点敲铁皮般的单单元动铁耳机质感――这恐怕是低频量不少却显冷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低频向中频和高频自然的过渡感,却明显向我声明它是只堂堂的动圈耳机。
  中频有一点索尼传统的流行音染,但应该是这批新货中染色最不明显的。主要突出了密度感和细节。人声不算近,但有点血盆大口的感觉。女声向年轻清亮方向发展;男声如果有沙哑感会异常明显。齿音若有若无,比A3多,比煲开的EXK少。
  高频亮度越煲越亮。总体在量感上应该还是少于低频的,与中频持平。由于此处解析非常高,所以可以显现出一定的弦乐空气感。
  超高频的延伸性没有太突出的密度感,但也够用了。值得注意的是1A的超高频延伸性能不错,但不如ZX1直推那么能持续维持纤细的空气感。曲线可能在那里是非常平整而缓慢的衰减,没有太大波动。
  1ADAC那“仅加价200”的DAC和放大部分整体解析可说相当强悍,比A17强一档,也明显强于大多数的千元档国砖,与二千元以上档就不必比了。整个系统解析甚至强于Z5/A3原线+ZX1, 但明显弱于升级线Z5/A3+ZX1(该说Z5 A3原线什么好……)。但是声音的密度不那么充足,没有Z5和Z7那种无论低中高频都能推着耳膜鼓动的气流感(这个比较是不是跨级太大了)。
  声场(Sound Stage)横向局促,只比ZK配PHA2稍阔一点,比A17直推1A都窄;但纵深非常夸张,是笔者听过的任何塞子系统都无法企及的深;高度感不错,有点向着Z7的模样靠拢,但始终还是矮了不少。
  空间感(Sound field),音乐厅的感觉还是有的,同时四面八方的轻微空气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舞台横向排列的不足。
  声场的纵深和印象强烈的空间感绝对是让你一耳朵跟手机区分最大的地方。
  动态有非常明显的压限感,但气势依然强于ZX1这类高素质低推力的播放器。这主要得益于1ADAC系统极强的瞬态和形体巨大的结像感。不过这种瞬态也是前面说的低频猛却还是感觉冷的元凶,是否喜欢就要见仁见智了。
  乐器分离度和层次感在与A17相当,但由于1ADAC保留了更多的细节,所以乐器的分辨度比A17要好很多。在提琴协奏时能让你一耳朵分辨出琴的数量,但在面临真正的大场面时还是会有些捉襟见肘。
  这套系统的听感,似乎让我感到了一股ZK搭配D100时那种“监听的气息”――把小的细节放大,把各种高密度的声音一股脑的灌入耳中,用不错的控制力帮你把他们分离,由你自己选择听哪些东西。这样的搭配显得很杂食,但缺点是过大过于集中的信息量会令聆听者容易疲惫。
  1ADAC是如此地单纯的音频产品:不必操心选择和搭配,直接用市面上90%型号的手机作转盘就可以轻易得到的一套,包涵了解码、放大、耳机在内的完整的音频系统。你完全不必考虑携带一块类似PHA123类似的额外砖头来承担解码和放大的作用。整个系统看起来就跟普通的手机+耳机并无太大区别,非常便携。整个音频系统都被紧凑地装在一个低调内敛却绝对称得上美观的耳机中。身为外观党,光是看到它,脑放都忍不住多开了两档。
  即使你不开脑放,我也可以十分肯定地告诉你――如果不算手机的价格(毕竟手机人人都有),1ADAC在2000元的系统中,硬素质属于近乎无敌的存在,甚至压过绝大多数的1500前端+1500耳机(目前没想到例外),但无法压过不太坑的1500级随身解码砖(如PHA1)+1500耳机。所以将1ADAC称为入门级HIFI系统并不为过。
  当然索尼的老毛病就是,永远留给你遗憾。这次1ADAC没有装备DSEE HX,再加上监听的风格,令有损音源的缺陷过于放大。虽然我明白DSEE HX会使续航打上7折,但我更在乎跟手机搭配时,有损的音源的使用率给我带来的不悦。于是,我只能寄望于下一次的进化了。
  好东西就难免会被跟风――截止发稿,飞利浦也火速发布了一款同类产品。可以想象未来同类产品会越来越多,声音的风格也会越来越多样。如果你想要这样易于搭建的系统,却又不喜欢1ADAC的声音风格,也不会感到无奈了。这也正表明索尼音频部门在被边缘化的今天,依然保持着那份昔日巨的骄傲――他对自己开创的新形态音频产品总是持开放态度,就如同3.5mm标准、悬挂式开放单元、斜置->垂直放置动圈单元、……等至今受用的索尼创造一样。宽容地直面竞争,壮大一个市场,让消费者永远从革新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这种全新的玩法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在欣赏音乐本身上,而非花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在系统的搭配的弯路上不断寻觅。同时也在音频解决方案上,给予手机制造商们一个新的出路――不必再刻意追求把自己不擅长的HIFI集成到手机,只要让手机支持数字输出24bit 192KHZ就可以了。不知未来会不会有手机厂商想到捆绑销售这类入门HIFI级解放耳放的耳机呢?
4(支持键盘 ← → 翻页)
分页导航第 4 页 - 试听体验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其它媒体文章或刊登论坛网友文章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欢迎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作者及转载自:iMP3随身影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adac手机怎么开dac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