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男性染色体46xy正常吗的类型是xoy吗?

知识点梳理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突变基因.基因突变的原因是DNA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基因突变的特点:不论是真核还是原核生物的突变,也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突变,都具有随机性、低频性和可逆性等共同的特性。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间期,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同时基因突变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DNA损伤修复、癌变和衰老都有关系,基因突变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研究基因突变除了本身的理论意义以外还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
基因重组是指一个基因的DNA序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亲本DNA组合起来的。基因重组是遗传的基本现象,病毒、原核和真核生物都存在基因重组现象。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减数分裂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的特点是双DNA链间进行物质交换。真核生物,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细菌可发生在转化或转导过程中,通常称这类重组为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即只要两条DNA序列相同或接近,重组可在此序列的任何一点发生。
在真核的体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当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缺少,增多)或者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时,遗传信息就随之改变,带来的就是生物体的后代性状的改变,这就是染色体变异。它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染色体变异的原因: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有各种、药剂、温度的剧变等,内因有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失调、衰老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 染色体可能发生断裂,断裂端具有愈合与重接的能力。当染色体在不同区段发生断裂后,在同一条染色体内或不同的染色体之间以不同的方式重接时,就会导致各种结构变异的出现。染色体变异类型:根据产生变异的原因,它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两大类。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Ⅰ.兔子皮下脂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的控制。研究人...”,相似的试题还有:
(8分)研究人员在研究虎皮鹦鹉羽色的遗传时发现,若将纯种的绿色和白色鹦鹉杂交,F1都是绿色的;让F1自交,F2羽毛产生四种表型:绿、蓝、黄、白,比例为9:3:3:l。研究人员认为,鹦鹉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可以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研究人员的观点加以验证。实验方案:() 。预测结果:()。后来经过研究知道,A基因控制合成蓝色素,B基因控制合成黄色素,其机理如下所示。(2)根据上述信息推断,亲本绿色鹦鹉和白色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F2中蓝色鹦鹉的基因型是()。(3)F2鹦鹉中,一只蓝色鹦鹉和一只黄色鹦鹉杂交,后代()(可能、不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4)若绿色鹦鹉A基因和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互换属于哪种变异?(5)鸟类性别决定类型是ZW型。为了保护珍稀濒危鸟类,安全、准确的进行性别鉴定非常重要,因为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的因素之一。1999年研究人员从鸟粪中提取了一种位于其性染色体上的DNA特异序列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用()进行酶切,再对酶切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电泳检测,成功地对鸮鹦鹉的性别进行了鉴定。
下图甲所示为某果蝇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等位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上),观察该果蝇某器官切片,发现了如下图乙、丙所示细胞。请分析回答问题:(1)丙细胞的名称是(),其分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可能为()。(2)正常情况下,乙细胞?处的基因应为(),丙细胞中出现基因A和a的原因可能是()。(3)若甲细胞每个DNA分子均由3H标记,现将甲细胞置于不含3H的普通培养液中进行一次过程①所示的细胞分裂,则一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有()条。(4)研究人员分析了果蝇不同类型的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丁图所示,在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可能是()。(5)丁图所示细胞类型中功能最为相似的是(),判断依据是()。
(11分)玫瑰精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精油,被称为 “精油之后”,能调整女性内分泌、滋养子宫及缓解痛经和更年期不适等。(1)为了使玫瑰能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科研人员不断地通过多种育种方式来改良本地玫瑰。已知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处理,请分析回答:丙玫瑰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2)已知玫瑰为二倍体,某株玫瑰出现了可遗传的新性状,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新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写出实验思路)()。(3)已知玫瑰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为显性基因决定色素出现,AA和A 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为显性基因决定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修饰效应不同)。现有亲本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紫色),杂交实验如右图所示。①根据杂交实验结果,玫瑰的花色遗传应遵循()定律;②F2中开白花的个体的基因型有()种。③从F2中选取开紫色花的一粒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F1杂交,请用遗传图解分析,并用文字说明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当前位置:
>>>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
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但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显性、b2对b3显性,则b1对b3显性)。为探究b1、b2、b3、b4之间的显性关系,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①.若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则b1、b2、b3对b4显性,b1、b2对b3显性,b1对b2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色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____。若让子代中的青毛兔与白毛兔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难来源:湖南省模拟题
(1)①.青毛:白毛大致等于1:1& ②.bl&b3&b2&b4 (2)Bb4&&& &&青毛:白毛:褐毛=2:1:1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主要考查你对&&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自由组合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型和表现型:1、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4、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 AAbb、XBXB、XBY的个体都是纯合子。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中无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5、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 AaBB、AaBb的个体。杂合子的基因组成至少右一对等位基因,因此至少可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①隐性纯合突破方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 ②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3、用配子的概率计算(1)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2)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laa,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2×1/2=1/4。3、亲代的基因型在未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几率例如: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解此题分三步进行: (1)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几率。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该夫妇是Aa的几率均为2/3,是AA的几率均为1/3。(2)假设该夫妇均为Aa,后代患病可能性为1/4。(3)最后将该夫妇均为Aa的几率2/3×2/3与假设该夫妇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忠者的几率1/4相乘,其乘积1/9即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百化病患者的几率。 知识点拨:1、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内在环境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常考比例:分离定律比例:3:1;自由组合比例:9:3:3:1 (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2×2=8种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2种表现型& Bb×bb后代2种表现型 Cc×Cc后代2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4)遗传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例:人类多指基因(T)对手指正常基因(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肤色基因(A)为隐性,两对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一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3/8、1/8基因显隐性:&(1)等位基因: ①存在:存在于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 ②位置: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如图中的B和b、C和c。③特点: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④形成时间:受精卵形成时。⑤分离的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⑥遗传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相同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上图中的A和A。(3)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4)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显隐性的判断与实验探究: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1)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占3/4的性状为显性性状。3.遗传系谱图中的显隐性判断若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则为隐性遗传病;若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则为显性遗传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知识点拨:1、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碱基排列顺序不同。2、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内在环境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知识拓展:分离定律的异常情况分析1、不完全显性导致比例改变 (1)不完全显性:如红花AA、白花aa,若杂合子Aa 开粉红花,则AA×aa杂交再自交F2代性状比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不再是3:1。 (2)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如两只杂合黑豚鼠杂交,生下的4只小豚鼠不一定符合3黑1白,有可能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也有可能既有黑色又有白色,甚至还可能3白1黑。 2、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导致比例改变 (1)若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总出现特定的比例 2:1,而非正常的3:1,则推断是显性纯合致死,并且显性性状的个体(存活的)有且只有一种基因型(Aa)。 (2)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 ①隐性致死:隐性基因纯合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纯合时,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②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基因。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 =2:1。③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3、某一基因型在雌、雄(或男、女)个体中表现型不同造成分离比异常。例&& 原产于乌兹别克、土库曼、哈萨克等国的卡拉库尔羊以适应荒漠和半荒漠地区而深受牧民喜爱,卡拉库尔羊的长毛(B)对短毛(b)为显性,有角(H)对无角 (h)为显性,卡拉库尔羊毛色的银灰色(D)对黑色(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以下问题:(1)现将多头纯种长毛羊与短毛羊杂交,产生的F1 代进行雌雄个体间交配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短毛羊除去,让剩余的长毛羊自由交配,理论上F3中短毛个体的比例为()。 (2)多头不同性别的基因型均为Hh的卡拉库尔羊交配,雄性卡拉库尔羊中无角此例为1/4,但雌性卡拉库尔羊中无角比例为3/4,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3)银灰色的卡拉库尔羊皮质量非常高,牧民让银灰色的卡拉库尔羊自由交配,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色卡拉库尔羊,其余均为银灰色,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思路点拨:(1)F2中的基因型应为l/4BB、 2/4Bb、1/4bb,当除去全部短毛后,所有长毛基因型应为1/3BB、2/3Bb,让这些长毛羊自由交配时,该群体产生两种配子的概率:B=2/3,b=1/3,则bb=1/9,B_=8/9。(2)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HH、Hh、hh的比例为1:2:1,HH的表现有角,hh的表现无角,Hh的公羊有角,母羊无角,故雄性羊中无角比例为1/4,雌性羊中无角比例为3/4。(3)当出现显性纯合致死时,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总出现特定的比例2:1,而非正常的3:1,本题中卡拉库尔羊毛色的遗传属于此类情况。答案:(1)1/9&&&& (2)Hh的公羊有角,母羊无角 (3)显性纯合的卡拉库尔羊死亡(或DD的卡拉库尔羊死亡)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与应用: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 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5.应用 (l)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沦依据。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提出问题——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和F1的自交实验(1)发现者:孟德尔。 (2)图解: 2.作出假设——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由两对遗传因子(Y与y,R与r)控制。(2)两对相对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的比,即3:1,黄:绿=3:1,圆:皱=3:1。 (3)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YR:Yr:yR:yr=1:1:1:1。(5)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6)F2的表现型有4种,其中两种亲本类型(黄圆和绿皱),两种新组合类型(黄皱与绿圆)。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7)F2的基因型有16种组合方式,有9种基因型。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测交。(2)预测过程: (3)实验结果:正、反交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说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 自由组合类遗传中的特例分析9:3:3:1的变形:9:3:3:1是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时出现的表现型比例,题干中如果出现附加条件,则可能出现9:3:4、9:6:1、15:1、9:7等一系列的特殊分离比。特殊条件下的比例关系总结如下:
注:利用“合并同类项”巧解特殊分离比 (1)看后代可能的配子组合,若组合方式是16种,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写出正常的分离比9:3:3:1。(3)对照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归类,若后代分离比为 9:7,则为9:(3:3:1),即7是后三种合并的结果;若后代分离比为9:6:1,则为9:(3:3):1;若后代分离比为15:1 则为(9:3:3):1等。 表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不同:
易错点拨:&1、F2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黄圆):一显一隐(黄皱):一隐一显(绿圆):双隐(绿皱)=9:3:3:1。F2中纯合子4种,即YYRR、YYrr、yyRR、yyrr,各占总数的 1/16;只有一对基因杂合的杂合子4种,即YyRR、Yyrr、 YYRr、VyRr,各占总数的2/16;两对基因都杂合的杂合子1种,即YyRr,占总数的4/16。 2、F2中双亲类型(Y_R_十yyrr)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16yyR_)。3、 减数分裂时发生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4、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 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知识拓展: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2)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 (1)正确选择实验材料豌豆适合作杂交实验材料酌优点有:①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均是纯种。③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2)精心设计实验程序 ①采取单一变量分析法,即分别观察和分析在一个时期内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 ②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即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此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 ③运用了严密的假说—演绎法。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说,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在不同的杂交实验中分别验证假说的正确性,从而使假说变成普遍的规律。(3)精确的统计分析通过对一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子代出现的性状进行分类、计数和数学归纳,找出实验显示出来的规律性,并深刻的认识到比例中所隐藏的意义和规律。(4)首创了测交的方法巧妙地设计了测交方法,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这种以杂交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的方法,已成为遗传学分析的经典方法。 4、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叫做基因。 (2)因为孟德尔的杰出贡献,他被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例& 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 )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豌豆是严格闭花受粉的植物 C.用统计学的方法引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D.豌豆在杂时,母本不需去雄思路点拨: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①正确选择实验材料;②精心设计实验程序;③精确的统计分析; ④首创了测交方法。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母本是必须去雄的。所以D选项错误。答案D
发现相似题
与“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7717939807487280333108130102492兔子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兔子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
兔​子​染​色​体​制​备​与​观​察​ ​实​验​设​计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下列与遗传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精子有2对染色体B.只有生殖细胞才具有性染色体C.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属一对相对性状D.正常男人的X染色体一_百度作业帮
下列与遗传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精子有2对染色体B.只有生殖细胞才具有性染色体C.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属一对相对性状D.正常男人的X染色体一
下列与遗传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精子有2对染色体B.只有生殖细胞才具有性染色体C.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属一对相对性状D.正常男人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A、在生物她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她,在形成生殖细胞她过程中,成对她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她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她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她少一半而且成单不成对;果蝇体细胞有八对染色体,因此其精子有八条染色体不是你对.故不符合题意;B、你她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男性她性染色体是XY,女性她性染色体是XX;在产生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两种类型她精子:含有X染色体她和含有Y染色体她,女性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她卵细胞;在形成受精卵时,如果含X染色体她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她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她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她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她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她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她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她孩子就是男孩;因此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染色体.故不符合题意;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她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兔她白毛与狗她黑毛,是两种生物,不是同种生物她性状,不能称为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b、在亲代她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她精子--含X染色体她精子和含Y染色体她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她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她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她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她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她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可见正常男你她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如图所示:故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考点:
人的性别遗传;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问题解析: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1、兔毛色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C、c和G、g表示.现将纯种灰兔与纯种白兔杂交,F1全为灰兔,F1自交产生的F2中,灰兔:黑兔:白兔=9:3:4.已知当基因C和G同时存在时个体_百度作业帮
1、兔毛色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C、c和G、g表示.现将纯种灰兔与纯种白兔杂交,F1全为灰兔,F1自交产生的F2中,灰兔:黑兔:白兔=9:3:4.已知当基因C和G同时存在时个体
1、兔毛色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C、c和G、g表示.现将纯种灰兔与纯种白兔杂交,F1全为灰兔,F1自交产生的F2中,灰兔:黑兔:白兔=9:3:4.已知当基因C和G同时存在时个体表现为灰兔,基因c纯合时个体表现为白兔.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C、c与G、g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的基因型是CCGG和ccggC.F2白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D.若F1灰兔测交,则后代有4种表现型2、鸡的羽毛有白色和有色等性状,显性基因I是抑制基因,显性基因C是有色羽基因,隐性基因c是白羽基因,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I和C同时存在时,I就抑制了有色羽基因C的作用,使其不能表现为有色羽;当I不存在时,C才发挥作用,显示有色羽.让F1(IiCc)雌雄个体互相交配(自交),F2 中表现型为白色羽的比例为___________,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为_______.疑问:对于1我想问,如果一只兔子是白兔,那么它的基因型一定是 cc?这样的,那么cc一定可以稳定遗传,也就是说白色的表现型可以稳定遗传,那么为什么不选CD而只选D?对于2我想问,只要基因型是 II?这样就可以稳定遗传,另外还有一种可以稳定遗传的是 iicc ,那么答案为什么不是 5/13 而是 3/13?
能稳定遗传一般即只纯合子.1.ccGg;ccgg:ccGG=2:1:1
2.iicc、IICC、IIcc能稳定遗传
纯合占3/13
但是这两题里只要有特定的那种基因纯合就可以使后代性状不改变了。
非纯合的遗传是不稳定的,一旦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就会出现其他情况
只有等位基因才会交叉互换吧?cc不管怎么换还是cc呀。
(⊙v⊙)嗯,那就可能要用第三定律解释了,出题者的意图应该就是考察纯合遗传稳定的特性吧。
控制性状的有两对基因,还要考虑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稳定遗传,所以答案选D稳定遗传指的是纯合子,也就是两对等位基因都必须是纯合。答案应该是13/16 &3/13
F1CcGg自交,子代:F2:C_G_ 9 灰色&C_gg &3&黑色ccG_ &3白色ccgg & 1白色F2白兔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ccGG+1/16ccgg)/(3/16ccG_+1/16ccgg)=1/2...
对于第一个疑问,白兔的基因型有三种ggcc
GGcc,兔毛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两对都纯合才能稳定遗传。第二个应该只有纯合子才能稳定遗传,白羽中只有3种IICC IIcc
iicc能稳定遗传 共占3/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