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XE1p档快门变化为什么光圈 快门 感光度不变

单反相机光圈,快门速度还有ISO之间的关系?_百度知道
单反相机光圈,快门速度还有ISO之间的关系?
几天前朋友送了个入门级富士单反相机,最近一直在网上看光圈,快门速度还有ISO之间的关系,但是还是有点模糊,所以就请高手在帮忙指导下。我一直都在练习M档,M档中这款相机的光圈只有2个档,f3跟f8,快门速度最慢8秒,最快2000分之一,ISO最小64最高6400s。我在一片漆黑的夜晚拍用f3,快门8秒,ISO800拍过,没用闪光拍的还行,至少能看到拍的是什么了,但是我把光圈调到f8就什么都看不到了,光圈大曝光量小,快门慢,这是正确的组合,怎么我试验的反而把光圈调到最小呢,还有拍运动的物体的时候,我也拍不出来,最主要的是跟ISO之间的搭配我不是太懂,还有曝光补偿这个也不理解,还希望懂的帮忙解释下。
提问者采纳
  您好!摄影是一门美学艺术,对于拍摄方式与效果我们需要多多尝试就可以了。如果手头有此款型号的说明书多看几遍也会有很多提升。下面几点相互学习一下,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感光度ISO :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  二、光圈:  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 = 镜头的焦距 / 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当光圈物理孔径不变时,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远,F数愈小,反之,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近,通过光孔到达感光器件的光密度愈高,F数就愈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三、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是数码相机快门的重要考察参数,各个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使用某个型号的数码相机来拍摄景物时,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门的速度,因为按快门时只有考虑了快门的启动时间,并且掌握好快门的释放时机,才能捕捉到生动的画面。  通常普通数码相机的快门大多在1/1000秒之内,基本上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拍摄。快门不单要看“快”还要看“慢”,就是快门的延迟,比如有的数码相机最长具有16秒的快门,用来拍夜景足够了,然而快门太长也会增加数码照片的“噪点”,就是照片中会出现杂条纹。另外,主流的数码相机除了具有自动拍摄模式外,还必须具有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光圈的大小,然后相机根据环境光线和曝光设置等情况计算出光进入的多少,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照静止物体。而快门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快门的速度,然后数码相机根据环境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大小来。所以,快门优先模式就比较适合拍摄移动的物体,特别是数码相机对震动是很敏感的,在曝光过程中即使轻微地晃动相机都会产生模糊的照片,在实用长焦距时这种情况更明显。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你最好选购具有这几种模式的机型以保证拍摄的效果。  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四、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  在摄影过程中,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设置相当重要。光圈值主要用来控制光线穿过孔的大小,而快门速度则是控制光线投射到胶卷上的时间。只有将二者都设置得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曝光效果。遗憾的是许多摄影者在这方面都因为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变得苦恼不堪。其实原因非常简单:他们总是使用完全不同的方法来设置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结果当然就不能让人满意了。  还是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如何选择合适的光圈值。选择不同的光圈值,允许光线穿过镜头的孔径就会有所不同。孔径越大,穿过的光线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当你将光圈值设置为最大时,光圈值的度量值F的数值为最小。而当你逐渐关闭镜头或缩小光圈值时,对应的数值就会越来越大。而这恰恰会让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为什么孔径越大,数值越小;数值越小,孔径反而越大呢?其实F值的大小并不是全部光圈值的大小,只是部分而已。比如f-8的光圈值实际上要比8大一些。其实只要接受这个观点,这一现象还是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值越大,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孔径越大。  关于快门速度的控制和选择,说得通俗一点,快门就相当于遮挡在胶卷前面的一张帘子,根据门帘打开的大小来决定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强弱,将这个大小控制用时间来控制就是所谓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和光圈F值一样只能表示部分参数,15的意思是1/15秒,而30则表示1/30秒,要比1/15秒快出一倍;相应的,60代表1/60秒。在较慢的快门速度下,第一帘幕数值表示快门的打开速度,而第二帘幕使之则表示快门的关闭速度。但在较快的速度下(如1/125秒或更高)两个帘幕一起移动,只让一道狭小的光线从胶卷的一端投射到另一端。快门速度越快,允许光线进入的裂缝就越窄,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就越少。在有些相机上,快门帘幕为垂直移动设计,不过原理也是一样的。  可能有很多读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我们可以单独使用光圈或快门速度来控制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为什么我们在每次拍摄时都要考虑到两方面的情况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对于一个希望能拍摄出更高质量图象的摄影师而言,不会仅仅满足于合适的曝光,还希望能够拍摄出更高效果的图象。需要指出的是,光圈和快门总是一起工作的,两者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不改变外部光线的条件下,镜头所捕捉到的光线强度谁也无法改变,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也是如此。而如果需要得到最合适的曝光效果,就必须很好的将两种调节结合起来,如果更改F值使光圈变小,就要将快门速度设置得更慢。反之,如果光圈值变得更大,快门速度就要设置更快一些,我们可以将这种调节叫做“互惠”。  光圈值设置为f4、快门速度为1/500秒时曝光效果和光圈值为f5.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效果一样。这时可能又有读者出来认为“我的相机为自动设置,可以自动找到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最佳结合点,所以不需要对它们进行设置”。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尽管你的相机为自动设置,但你能保证它每次使用不会出现差错吗?所以大家在使用自动相机时,每次使用时都得注意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如果你能做到这点,相信你的摄影技术一定会有很大提高,即使见了专业摄影师,也不用低声下气的讨教摄影技巧了!  五、运动摄影注意事项:  运动是常见的拍摄主体,拍动物,拍小孩的时候我们都想让运动摄影更清晰。  原因分析:精彩的画面总是一闪而过,在拍摄文艺表演、体育比赛、野禽猛兽时,掌握快速移动中的拍摄技巧十分关键。在这种拍摄环境下,使用全自动模式后的拍摄效果肯定令人不敢恭维。不过只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那也未必拍不出好的动态照片(排除相机本身的原因)。  注意事项:  1. 看清快门时间  被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越快,所使用的快门速度也应越快;所谓反比就是快门速度与被拍摄对象到镜头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近快门速度越快,如果距离较远,快门速度应相对减慢。一般而言,如果光线不好,用易用型相机以1/125秒以上的快门时间拍摄远方高速运动的物体,通常会有发虚的现象。  2. 保证光线充足  一般的易用型相机都不能手动设置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所以要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只能将光圈适当放大,打开闪光灯,并加强曝光值。但对远方的拍摄对象这些措施也受到局限,只能依靠充足的光照,尽量缩短快门时间保证图片清晰。如果高速移动的拍摄对象是非常珍贵的镜头,那么切记一次连续拍摄多张,才可能从中挑选出比较满意的。  3. 固定对焦值  在拍摄快速移动景物时,数码相机的对焦速度十分关键。如果对焦速度不够快,那么稍纵即逝的画面很容易错过。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易用性数码相机都不具备高速对焦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另想它法。如果你能提前预判移动物体的运动轨迹,那么先将数码相机的各个参数设置好,然而将镜头对准预判点,半按快门,此时数码相机会保持对焦。  4.“动感”的诠释  因为快速移动而产生的叠影并非一定是坏事,有时还能展现出特定的艺术效果,譬如足球比赛中射门时皮球的飞行轨迹或者高速前行的赛车手。简单而言,顺着目标的运动方向,平稳地移动相机,使目标在取景器中的位置始终不变,并在移动的同时按下快门。这种方法可用来拍摄行进中的物体。它的效果是前景形象清晰,而背景一片模糊,可以避免杂乱的背景破坏画面。  六、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分为正(+)补偿和负(-)补偿两种,在相机上用“+/-”符号表示。简单来说,在逆光摄影时,用正(+)补偿(或以取景器中较暗处为测光标准)能适当表现出被摄体的细节,虚化背景,获得高调的照片;用负(-)补偿(或以取景器中较亮处测光标准)则获得剪影效果,获得低调的照片,表现光与影的关系。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分为正(+)补偿和负(-)补偿两种,在相机上用“+/-”符号表示。简单来说,在逆光摄影时,用正(+)补偿(或以取景器中较暗处为测光标准)能适当表现出被摄体的细节,虚化背景,获得高调的照片;用负(-)补偿(或以取景器中较亮处测光标准)则获得剪影效果,获得低调的照片,表现光与影的关系。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白色的衣服在白色背景下,相机判断为了不拍的过亮而决定曝光,这样整体显的很暗。这时,加一点补偿,白色的衣服也很白,脸的亮度也准确了。  黑色的衣服在黑暗的背景下,相机判断为黑暗场所,结果脸拍的很白。这时减点补偿,黑色的衣服更黑,脸的亮度刚刚好。  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范围都是一样的,可以在正负2EV内加、减,但是加减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以1/2EV或者1/3EV为间隔跳跃式的。早期的老式数码相机比如柯达的DC215就是以1/2EV为间隔的,于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个档次,而目前主流的数码相机分档要更细一些,是以1/3EV为间隔的,于是就有-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等共12个级别的补偿值。  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档次有高有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差也会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  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  七、Auto/A/S/P/M档的功能与运用:  一般数码相机的机顶转盘上常见有Auto/A/S/P/M字样,这些字符都代表什么呢?下面就来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Auto/A/S/P/M,它们到底有什么差别。  (1)Auto  顾名思义,这是全自动档,在传统相机中Auto会根据内置测光表给定一个快门一个光圈,就这么简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按下快门就可以了。在DC中相机还要再多做一些工作,那就是白平衡和ISO,当然在默认模式下,也是Auto白平衡和ISO 。  (2)A(AV)  所谓A档,是指光圈优先模式。  这个也是最多人喜欢用的模式了。那么A档都作了什么呢?还是从名字开始。光圈优先,在这个档内你所能调节的只是光圈,相机会根据内置测光系统给出一个恰当的快门速度,保证相机正确的曝光量。当然,在DC内你还可以手动控制白平衡,控制曝光补偿控制测光模式(点测/矩阵/中重)这些是Auto所不能的。那我们就称他为半自动把,光圈优先可以很好的控制精深,如果你明白倒易率的原理,还可以很轻松的用光圈控制快门速度。(光圈越大快门越快反之越小)。所以这个档能让你完成基本上你所有的拍摄工作。当然你要很小心快门溢出(大光圈下快门速度过快,超过相机的额定速度,此时相机会有提示)。  (3)S(TV)  S档和A档刚好相反,它是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你所能调节的不是光圈拉,而是速度,当然你也可以调节诸如白平衡曝光补偿测光模式等,相机会根据你所选定的速度给出一个合适的光圈,这个模式一般用再运动摄影,或者固定速度摄影,比如你要拍流水,要固定快门速度1/4,此时用S档最好了。不过请注意,S档会出现光圈溢出的情况,(告诉快门时,超过最大光圈,或者低速快门时超过最小光圈)。你也可以根据倒易律通过速度调节光圈。  (4)P  p档就是program档,程序曝光,其实说白了他就是一个A档和S档的组合,在这个档你可以调节白平衡,曝光补偿,测光模式,相机会根据内置测光系统给出一组合理的光圈快门组合,你只需要用拨盘从中间选出一个合适的,在这个模式下你不用考虑溢出。其他的和A/S是一样的。  (5)M  M档就是全手动档,在这个档内内置测光系统不能控制光圈和快门,光圈速度随意调节,如果经验不足,没有外之测光表,这个档很容易出现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只有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才使用M档。  在Auto/A/S/P档中曝光值是被内置测光表锁定的,通过调节光圈是不能改变曝光值的,所改变的只是景深。只有在M档中才会改变曝光值,因为M档中是不受内置测光表限制的。 在A/P/S中想改变曝光值要靠调节曝光补偿,在A档中调节曝光补偿实际上是对速度进行调整,在S档中是对光圈进行调整,在P档中对两者进行调整。  祝您进步!!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F3 是大光圈F8是小光圈。曝光补偿一般设为0iso 是感光度。正常时候用200 黑暗时候适当依据快门速度 而增加。运动的物体 首先保证快门速度高,其次根据光线选择合适的光圈以及iso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首先强调我是菜鸟!纯属热心来谈谈我的认识…第一…光圈大f值小f3是大光圈…进光就会多…而快门就简单了…快了进光就少所以慢门能使曝光充足而快门是为了把动态拍静…为了表现艺术手法通常利用慢门拍摄出模糊的充满动感的照片…而iso也就是感光度…越高越亮…可是颗粒感越强…所以我认为能够通过快门光圈调节达到效果的就不必提升感光度…但是佳能一些高端机感光板比较大…颗粒感就弱很多…这就是为什么高端相机再夜间不开闪光也能拍出亮的且细腻的片了…
后面太罗嗦了,光圈是这样的,数值越大,光圈越小;iso是越黑用数值越高的就行,快门速度可以先不用管。比如你晚上想不开闪光的情况下拍摄,光圈优先,打最大值的光圈就是f3,然后感光值设置最高,6400,然后按快门就行。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单反相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强悍防抖大光圈 富士50-140mm f/2.8评测
来源:中关村在线
作者:高君义
&富士大三元 长焦旗舰到来
    富士无反相机的XF镜头群在近年来不断扩充和完善着,在今年的Photokina上,富士带来了系列镜头中的两款新品: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与XF 56mm F1.2R APD。两枚镜头都有着大光圈的特性,其中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可谓是非常吸引人的一款新品,新镜头有着等效接近70-200mm的焦距和f/2.8的恒定大光圈,而镜头的防抖系统和防护性能也颇具亮点。这款镜头也在近日来到了我们的评测中心,它的性能究竟如何,我们来好好看一看。
富士大三元 长焦旗舰到来
    从2013年开始,富士的XF系列镜头群有了新的发展。全新的富士龙XF系列镜头群在不断完善高素质定焦镜头群的同时,开始一步步地丰富自己的变焦镜头群。而在继之前的10-24mm f/4后,富士在大三元镜头焦段中加入了最新的50-140mm长焦变焦镜。随着这枚新镜的发布,富士的XF系列镜头群的大三元系统也渐渐浮出水面(只差还未发布,但已公布过样机的16-55mm f/2.8了)。
富士高规格长焦镜终于问世,这也意味着富士的大三元镜头已经拥有了长焦和超广两款
    这枚全新的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也集中了富士龙镜头的各种新设计与新技术:WR全天候防护能力、OIS光学防抖系统、HT-EBC镀膜以及全新的Nano-GI涂层技术都一一应用到了这枚全新的富士长焦镜上,其成像和实用性表现自然是值得期待。
    首先,我们照例先列出镜头的主要性能参数供大家做简单了解:
    镜头焦距:50-140mm
    35mm等效焦距:76-213mm
    镜头结构:16组23片(包含5枚超低色散镜片,1枚超超低色散镜片)
    光圈叶片数:7片(圆形光圈叶片开口)
    镜头视角:31.7°-11.6°
    最大光圈:f/2.8
    最小光圈:f/22
    最近对焦距离:1m
    最大放大倍率:0.12x
    镜头尺寸:ø82.9mm x 175.9mm(直径/长度)
    镜头重量:995g
    滤镜尺寸:72mm
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结构图
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广角端MTF曲线
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长焦端MTF曲线
    另外,从镜头的MTF曲线来看,镜头的成像性能表现相当不错。富士XF系列镜头群在中长焦和长焦领域涉及的并不多,可以说在55-200mm镜头之后,这是第二枚富士真正意义上的长焦镜头。那么这枚专业级长焦镜的表现如何,我们就来好好看一看。
独特银圈 红标XF ZOOM长炮
    我们先来看看镜头的外观设计,作为富士现阶段规格最高的一枚长焦镜头。镜头的外观设计也颇有特色:镜头的表面采用黑色涂装、在对焦环后有一圈银色装饰圈,这和之前的10-24的设计风格非常相似,也契合了富士大三元的身份。
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
镜头各角度外观
    作为富士全新的顶级长焦镜头,这枚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采用了内变焦+内对焦的设计,可以很好地保证镜头的防护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1m,和其他在70-200mm这个焦段上的镜头相比还是有着不少优势的,方便进行特写拍摄。
镜头上的红色XF ZOOM标识
镜头上仅有的拨杆――防抖开关
    镜身上的拨杆只有防抖开关,虽然没有对焦距离选择,但是我们在相机上可以设置,在普通模式下对焦范围为1m-∞,微距模式下为1m-3m,因此仍然能够保证不错的AF对焦效率。镜头镀膜以富士特色EBC镀膜的金色和红色为主,EBC镀膜和全新的Nano-GI涂层对成像能有那些影响,我们在后面也会测试到。
镀膜呈现金色、红色和蓝色
镜头滤镜尺寸为72mm口径
    由于镜头只需覆盖APS-C画幅,镜头的直径可以有较为明显的缩减。新镜头的滤镜尺寸为72mm,相较于很多全画幅70-200mm f/2.8规格的镜头,滤镜尺寸要小一些。而由于72mm口径本身也是很常用的滤镜口径,配备一些实用的滤镜还是非常方便的。
手感扎实 细节设计足够用心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的细节和操控设计。从用料来说,这枚全新的富士长焦镜继承了富士龙镜头一贯扎实的用料。全金属外壳带来了冰凉的手感,对于执着于镜头用料的朋友而言,富士龙新镜不会让你失望。
镜头前端有一圈特有的银圈,之前的10-24mm镜头上也有这样的设计
镜头变焦环的橡胶手感非常好,摩擦力和软硬度都非常适中
    对焦环和变焦环的设计方面,镜头的变焦环采用了一层较为柔软的橡胶,操作手感非常好,同时也避免了打滑的问题。对焦环则是采用了金属材质,笔者认为如果两个控制环都可以采用橡胶质地的材料,其使用体验会更好些。
镜头的脚架环可部分拆卸降低手持拍摄压力
脚架环可拆卸部分通过两个螺丝扣固定
    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有一个非常粗壮的脚架环,其中与脚架连接的部分是可以部分拆卸的。而为了保证可拆卸部分在固定时的稳定性,其采用双螺丝锁定。好处是保证了稳定性,劣势是拆卸速度会受到一定影响。
镜头上保留了光圈环
镜头上的标识
镜头遮光罩内有螺纹从而达到消光的目的,留有开口方便反装时MF对焦
镜头安装遮光罩后的效果
    由于富士相机多采用机械式操控结构,因此镜头的光圈环也保留在镜头上用以手动控制镜头光圈。光圈环可以做1/3EV的调节,因此我们不必使用机身上的波轮即可对光圈进行精确的调整,是一个颇为实用的设计。
成像不俗 分辨率表现颇惊艳
    下面进入我们的客观测试部分,首先我们来看看镜头的分辨率表现。富士镜头一贯的高成像素质都给我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那么这枚新长焦镜的表现又如何,我们来通过实际测试看一看:
测试中使用富士X-T1碳晶灰版作为成像测试平台
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广角端分辨率测试结果
     在镜头的广角端这枚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就展现出了优异的画质表现,从f/2.8全开开始镜头就可以轻松达到X-T1的极限分辨率数值,而这种高画质一直保持到了f/11,直到f/16时镜头的中心分辨率才出现下降,而即便是f/22的最小光圈下,镜头的分辨率仍能保持在2100LP/MM,可谓是素质优异。
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广角端分辨率测试结果
    在镜头的长焦端,镜头保持了在广角端表现出的优异画质表现。虽然光圈全开时(f/2.8)分辨率没有达到最高,但是也是绝对的高画质表现,而收缩一档光圈后镜头就可以达到2448LP/MM的极值。在各档光圈下,镜头的中心分辨率曲线可以算得上是相当漂亮,其下降坡度非常缓就可以证明其优异表现。而边缘部分也稳定在2000LP/MM的标板极值上(实际值更高),的确是不负富士龙镜头的威名。当然,这也证明X-T1这颗1600万像素级的传感器显然喂不饱这枚富士龙XF镜头。我们也期待在高像素机型上这枚镜头的表现。
变形很小 边缘失光控制优异 
    而后我们来看看镜头的暗角和畸变控制表现,长焦镜头在拍摄很多题材时都有着不错的适用性。因此镜头对成像的变形控制也就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的表现如何,来看测试的结果吧:
镜头广角端畸变测试结果
镜头长焦端畸变测试结果
    镜头在50mm端和140mm端都有着很不错的畸变控制表现(图片为RAW格式转出,最大限度降低机内修正的影响),在测试中我们基本看不到什么明显的枕形或筒形畸变效果,这样的表现让人感到满意。看过了镜头的畸变控制表现,我们再来看看镜头的边缘失光控制(暗角问题)表现。
镜头广角端暗角效果
镜头广角端暗角测试结果
镜头长焦端暗角效果
镜头长焦端暗角测试结果
    在暗角测试中,镜头的表现同样可以用优异来形容,在长焦端和广角端,镜头在f/2.8全开下有可见较明显的暗角,但失光并不严重。收缩光圈后会有明显改善(到f/5.6后暗角就非常轻微了)。这对于我们使用镜头拍摄各种特写而言还是有了不少帮助的。总体而言,这枚富士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虽然有着颇为复杂的镜头结构,但镜头的暗角和畸变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全新涂层 对付色散表现良好
    看过了畸变和暗角的控制表现,我们来关注一下数码时代对镜头要求颇高的一个问题――色散控制。富士镜头的镀膜技术还是颇有一番名声的,那么HT-EBC镀膜带来怎样的表现呢,我们在大光比场景下测试一下。
50mm f/2.8
50mm f/4.0
50mm f/5.6
50mm f/8.0
50mm f/11
50mm f/16
50mm f/22
140mm f/2.8
140mm f/4.0
140mm f/5.6
140mm f/8.0
140mm f/11
140mm f/16
140mm f/22
    在色散控制方面,这枚富士龙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同样展现出了良好的表现(图片为RAW格式转出,最大限度降低机内修正的影响)。无论是广角端还是长焦端,镜头在f/2.8光圈全开时就展现出了良好的色散控制,我们几乎看不到什么紫边或者绿边问题,而随着光圈收缩,色散问题也没有困扰到这枚富士龙镜头,可见新镜头的光学设计和镀膜技术都是是值得称道。
焦外表现 柔和且二线性控制好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镜头的焦外表现,富士龙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有着等效76-213mm的焦距和f/2.8的大光圈,其焦外和虚化能力自然是使用者非常看重的。那么镜头的实际表现如何,我们来看一看:
50mm f/2.8
50mm f/4.0
50mm f/5.6
50mm f/8.0
50mm f/11
50mm f/16
50mm f/22
140mm f/2.8
140mm f/4.0
140mm f/5.6
140mm f/8.0
140mm f/11
140mm f/16
140mm f/22
    富士龙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虽然镜头光圈设计为7叶片,但是在焦外表现方面镜头的成像效果并不输于那些9叶片光圈设计的镜头。镜头焦外的圆形光斑在各档光圈下都保持得不错(在f/2.8中边缘的变形为光圈蚀,并非镜头素质问题)。同时,镜头的焦外二线性控制得也很好,没有出现“密集恐惧”的问题。另外小光圈下镜头的星芒效果也不错。用这枚镜头来拍摄一些特写作品,其焦外效果相信能让摄影师感到满意。
凝滞画面 防抖表现颇为优异
    富士龙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采用了富士最新的防抖问题解决方案,而长焦镜头往往对安全快门有着更高的要求,富士新镜头的OIS防抖系统能否有效降低安全快门速度呢(至少保证足够的等效安全快门)?我们通过一个多张拍摄实验来测试一下。
测试方式:同场景连续多张拍摄(每档快门下拍摄100张)
         手持拍摄
广角端防抖测试
长焦端防抖测试
    富士新镜头的防抖表现方面,无论是长焦端还是广角端都展现出了高水平。在广角端基本可以做到1/15s的无压力手持拍摄,而在长焦端同样以1/15s的快门速度拍摄仍能有50%以上的成功率。这对于一枚等效接近70-200mm的镜头而言,可以说是非常好的防抖表现了。富士在新镜头上应用的防抖技术的确彰显出了其价值所在。
    注:测试者为有长期相机和镜头使用经验者,手持稳定性会因人而异。用户还需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使用情况来平移测试结果曲线来获得相应结果。
实拍样张 看冬日晴朗京城
    看过了镜头的测试部分,接下来我们通过实景拍摄的样张来向大家展示一下这枚富士龙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的表现,所有照片均为JPEG直出原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原图。
                    焦距:50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64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0mm  光圈:f/9.0  ISO感光度:500                      曝光时间:1/5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500                      曝光时间:1/5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1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500                      曝光时间:1/25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500                      曝光时间:1/10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20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500                      曝光时间:1/10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0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500                      曝光时间:1/18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可以看到,富士龙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在实拍中也展现出了非常好的画质表现。镜头的成像非常扎实,在各档光圈下镜头都展现出了非常好的锐度表现。的确称得上是一枚高性能长焦镜头。
实拍样张 冬季水鸟与喵星人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一组富士龙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拍摄的样片,这组照片主以小动物为主,我们也来看看这枚长焦镜头在拍摄这些小动物时的表现。所有照片同样均为JPEG直出原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原图。
                    焦距:14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5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40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64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99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25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4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4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25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4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2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105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在拍摄动物时,镜头也展现出了非常好的画质表现。无论是对鸳鸯羽毛的细节刻画能力,还是对猫咪的毛发记录能力,镜头的表现都非常让人满意。同时在配合富士相机的胶片模拟效果时,镜头可以展现出非常油润的色彩,让人很是喜欢。
评测总结:高性能 高画质 防抖颇惊艳
    以上就是我们对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的评测内容。作为以光学研发实力见长的富士,这次推出的全新镜头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也没有让我们失望。新镜头无论是成像性能还是操控性方面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现如今无反相机长焦镜头中的最强之一。
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镜头的成像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除了画质表现外,新镜头的防抖性能表现的确让人很是满意。其实在之前我们测试XF 18-135mm F3.5-5.6 R LM OIS WR镜头时就感受到了富士镜头的OIS防抖系统的优异表现,而这种良好的防抖性能在新款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优异的防抖性能意味着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手持拍摄,同时这意味着相同环境下我们可以使用更低的相机感光度来保证拍摄照片的画质水平,富士镜头的防抖表现的确值得称赞。
为了保证画质表现,富士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在体积还是有一定妥协
    而说起这枚新镜的焦距,可能不免有一些用户会感到诧异。为什么镜头没有采用实际焦距70-200mm的设计。其实这也是话分两说,一方面,新镜头的焦距保证了其等效70-200mm的效果,因此对于有过使用70-200mm镜头的用户而言,这样的焦距更为熟悉,使用起来更加顺手,同时在和全画幅系统过渡时也能更加方便,但另一方面,这意味着失去了APS-C画幅本身在长焦方面的优势(能更长一点自然大家都喜欢)。当然,我们相信这样的最终设计选择是厂商在权衡后拿出的最好选择,但我们也还是希望富士能够带来有更长焦距的专业级镜头产品。
富士龙镜头可谓是高画质的代表
    当然,为了保证镜头的表现,体积方面这枚富士镜头的确是牺牲了不少,这枚新镜在体积上已经接近一些全画幅70-200mm f/2.8镜的尺寸(主要是长度)。不过既然是为了画质表现,体积上稍有牺牲也是值得的。馅子最值得期待的,是镜头在下一代像素数升级的富士机身上的表现。显然现有的富士机身是无法喂饱这枚高级长焦镜的,我们也颇为期待富士能带来一款分辨率更高的机型,好让我们好好体验一番这枚50-140mm镜头的终极实力。
值得肯定:画质表现优异 分辨率优异成像扎实
          防抖性能表现优异让人印象深刻
          色散控制优异 f/2.8下无紫边烦恼
          做工优异 手感及操控感良好
相对不足:脚架环设计略显过时
          镜头体积稍大
(责任编辑:UT024)
&&&&&&</div
索尼为了续航并非使用全局4K显示,大多数时间...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圈快门iso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