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开机重设时间数码相机能开机但使用时间不长,电池容量显示不及三分之一。拍不了几张就自动关了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br&前言:&br&&b&一:以下内容不是真理,只是经验。不具有绝对的适用性,但具有较高的可参考性。&br&&/b&&br&&b&二:我把题目中的夜景理解为“夜景风景”而非“夜景人像”&/b&&br&&br&&br&&br&正文:&br&&b&一:抓准黄金时间。&/b&&br&
我碰到许多新手认为夜景就是在夜幕完全降临的时候,扛着相机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高楼大厦,记录城市冷暖更迭,车水马龙,人来人往。&br&
实际上,我是非常喜欢在夜幕将至未至的时间拍摄夜景的。此时,华灯初上,晚霞刚隐,天空的颜色不是黑,而是带着一抹淡淡的彩霞余光,而此时城市的夜生活已然开始,人头涌动,好不热闹。&br&
这时候拍摄的好处是画面的色彩层次感强,色彩华丽,但城市的夜景也勾勒得十分恰当,十分漂亮。&br&
这时候的天空肉眼看上去基本上已经算是全暗了,但因为相机的长曝光,所以你还是能看到些许的云彩和晚霞的余光。&br&&img src=&///86deee89971_b.jpg& data-rawwidth=&948& data-rawheight=&5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8& data-original=&///86deee89971_r.jpg&&&br&&br&&br&&b&二:三脚架,快门线,低ISO。&/b&&br&
这个不用多说了,拍夜景你一般都需要好的机位和长曝光,所以这两样东西是最基本的了。而在这两样东西的支撑下,你就没有必要用高ISO了,毕竟低ISO的质量更好。&br&&br&&br&&br&&br&&b&三:用RAW。&/b&&br&
前几天在知乎上面看到一个问题,大意是RAW相对于直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如果要我来回答,具体到夜景拍摄中,三个字:白平衡。&br&
RAW对白平衡的调整基本上是无损的,这在夜景中更是体现得无比明显。大家看夜景图片,实际上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夜景的主色调十分明显且在画面中占据着较大比例。原因很多,主要是两点:一:夜间光照不强, 不足以支撑世间万物表现出各自的色彩差异。
二:因为长曝光的运用,会让相对固定的色彩不断强化。比如天空的色彩,反之,涌动的人群因为在动,在画面停留的时间短,所以对色彩的影响要弱于天空。&br&
明白了以上这一点,你就会发现拍夜景用RAW模式是多么的必要。毫不夸张的说,它可以让一张图片变成N张。具体的大家可以自己去试一试。&br&&br&&br&&br&&br&&b&四:善选机位。&/b&&br&我在这里介绍我经常用的几个经典机位:&br&&br&&b&
1:天桥。 &/b&&br&
为什么要选天桥?相信有人已经猜到了,天桥可以很好的运用车流,而车流营造的光线正是我们需要的,车流的灯光一是可以形成一条自然的延伸线,二是可以增强画面的色彩,比如黄色的车灯,红色的车灯等。&br&&img src=&///f6a8ae5417d70ccaece45_b.jpg& data-rawwidth=&938&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8& data-original=&///f6a8ae5417d70ccaece45_r.jpg&&&br&&b&
2:水边。&/b&&br&
如果你住在长江边,如果你家在西湖边,恭喜你,你在夜景拍摄上就比人家的基点高了一点儿。这点我就不展开讲了,总之就是利用水的倒影营造梦幻夜景。水面的好处就是:一:可以营造对称美。 二:可以增强画面的整体亮度和色彩的丰富度。&br&&img src=&///61cb6ce81e5cc6fc3dc31c_b.jpg& data-rawwidth=&994& data-rawheight=&4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4& data-original=&///61cb6ce81e5cc6fc3dc31c_r.jpg&&&br&&b&3:人行道。&/b&&br&
有人说,人行道拍夜景?嗯,真的很不错。&br&
在人行道(不要太多人的),架上三脚架,对着夜景测光,让人从镜头四周走过,最后形成的效果就是“人流”(不是堕胎啊同学)与夜景的相得益彰。不过这个有一点儿难度,特别是脸皮要厚一点儿。&br&&img src=&///4dfdf3ca02a_b.jpg& data-rawwidth=&783&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3& data-original=&///4dfdf3ca02a_r.jpg&&&br&&br&&b&五:创意玩法。&/b&&br&这个就太多了介绍几个:&br&&br&&b&1:光绘。&/b&&br&
这个大家都知道了,不展开讲了。出效果很容易,出彩啊,难!&br&&img src=&///9f25dd8f40452c3ffaa5cf930df27d7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f25dd8f40452c3ffaa5cf930df27d76_r.jpg&&&br&&br&&br&&b&2:变焦摄影。&/b&&br&
这个应该大家也玩得多把,选好机位是关键,&br&&img src=&///c27c3476eab9d3e10554_b.jpg& data-rawwidth=&626& data-rawheight=&3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6& data-original=&///c27c3476eab9d3e10554_r.jpg&&&br&&br&&br&&b&3:追焦摄影。&/b&&br&
夜景追焦很难的哦,一是快门时间不能过长,二是能够迅速对焦,三是机身要稳。实际上是对机身和摄影者的要求都有。机身的话高感好,对焦系统强大,摄影者基本功要扎实。&br&
(前一阵子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是一张用追焦手法拍的轻轨(貌似是的)的图片,是十分优秀的夜景追焦作品,望知道的同学私信我,我把图片补充上来)&br&&br&&br&&br&&b&六:大光圈,小光圈。&/b&&br&大光圈可以拥有梦幻般的的焦外,小光圈可以获得更久的曝光时间和星星般的点光,根据你的需要选择光圈。&br&&img src=&///485a813082afeb9eaf839d217e13b63e_b.jpg& data-rawwidth=&641&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1& data-original=&///485a813082afeb9eaf839d217e13b63e_r.jpg&&&br&&img src=&///d459ec7bb546b14ea88516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459ec7bb546b14ea885163_r.jpg&&&br&&br&&br&&br&&b&当然,你还可以制作心形光圈,菱形光圈等等。&/b&&br&&br&&br&&br&&br&&img src=&///61b3d0f6c17ef_b.jpg& data-rawwidth=&33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br&&br&&br&&br&&b&方法如图:&/b&&br&&br&&br&&br&&br&&img src=&///cfd7dbdd11e89a6be2e49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cfd7dbdd11e89a6be2e49_r.jpg&&&br&&br&&br&&br&&br&&br&&br&&br&&br&&br&&b&还有一些最基本的我就不赘述了,先写这些吧,有新的内容再更新吧。&/b&
谢邀。前言:一:以下内容不是真理,只是经验。不具有绝对的适用性,但具有较高的可参考性。二:我把题目中的夜景理解为“夜景风景”而非“夜景人像”正文:一:抓准黄金时间。 我碰到许多新手认为夜景就是在夜幕完全降临的时候,扛着相机穿梭在城市的大街…
来自子话题:
5k以下的选择,微单单电高端卡片一起说了:&br&------------------------------------------------------------------------------------------------------------------------------------------&br&&b&一、购机前你应该知道的&/b&&br&1、请从自己的预算和需求来考虑购机,各品牌采取的是差异化竞争,3k可能我推荐索尼,5k可能又是富士了。&br&2、同一级别的器材虽然有差异,但基本都在一个档次的,比如各家的入门套机都差不多,满足于套机的就按自己的喜好买就行,只有考虑升级发展的才需要研究各家镜头群和系统搭建问题。&br&3、个人觉得镜头对画质的影响重要得多,当你对照片画质不满意,应该先考虑镜头的问题。&br&4、入门器材的差异,远小于前期和后期对照片效果的影响。&br&------------------------------------------------------------------------------------------------------------------------------------------&br&&b&二、不可换镜头相机&/b&&br&(一)定焦相机&br&如果觉得手机拍照就够用了,但希望画质更好一些,可以考虑定焦相机,如尼康Coolpix A,5500元,理光GR,4000元,富士x100s,5500元。&br&(二)变焦卡片机&br&不是每个人买相机都想去拍大片获奖出版的,大多数家庭用户只想要个“能变焦的手机”,画质嘛够用就行。各家长期以来生产的卡片机一直都是1/1.7的感光芯片,画质还是很勉强。2012年,索尼推出1英寸cmos的卡片机rx100,其轻巧的外形和强大的性能让人颠覆了对卡片机的传统印象,被称为“神机”,两年即推出了三代,每一代都有相当的进步。对于旅游和家庭记录来说,这台机器已经足够好了,你去买可换镜头的相机(不管是微单还是单反)却只配套头的话,还不如这台RX100。但近来听说该机子出现了“震动门”,我没时间关注原因和后续处理,不懂解决了没有。&br&&br&rx100之后,松下于2014年9月推出了LX100,cmos提升到约1.2英寸/等效焦距24–75 mm/最大光圈:F1.7 - F2.8/镜头光学防抖/对焦点:49/92.1万3英寸TFT-LCD触摸屏/276.4万点EVF&br&/快门:最快1/16000 sec/连拍:11.0 fps/Wifi / NFC/支持4k视频,这些参数都是领先或者是当前旗舰机才拥有的功能,可以说是rx100完美的替代。&br&&b&强烈推荐大家关注这台机器,它几乎能满足入门人士的所有需要。&/b&&br&&br&变焦卡片还有佳能的G1X M2,1.5英寸CMOS,24-120/2.0-3.9镜头,看参数也还可以,但看网上的片子没感觉有多少兴趣,所以关注较少。&br&------------------------------------------------------------------------------------------------------------------------------------------&br&&b&三、可换镜头相机&/b&&br&&br&1、索尼微单&br&索尼微单三个特点:1、底大,和70d等单反一样的APS-C画幅的感光元件;2、方便转接,很多单反用户都喜欢买来转接原有的镜头来实现双机共用,或者可以购买一些老镜头来玩;3、索尼和蔡司合作推出了光学成像优异的自动蔡司镜头(当然小贵)。只想买套机的用户买索尼就行了,因为整体均衡,而且专营店多容易买到,但想玩得稍稍深入一点,抱歉,索尼没有中端镜头给你,要么白菜价的套头,要么高大上的蔡司头。&br&当前入门之选:a套机3000元不到,加个50 1.8定焦或者55-210,5000元左右。有180度翻转屏方便自拍。&br&更好的机身是A6000,对焦据说提升很大,有evf取景,有利于在阳光下取景和省电。想玩得比较深入的用户,建议A+e16-70,一机两头,13k,比较轻便均衡的高素质方案。&br&&br&2、奥林巴斯和松下的M43系统相机&br&M43系统缺点是底相对小,约为APS-C的一半左右,在光比大、环境复杂的场合,后期宽容度差一点,但这点对新人没多大问题。&br&但m43是个成熟的系统,从低端到中端到高端到特色一应俱全,本人是m43用户,从来没觉得m43比其他相机差多少。&br&m43机身我推荐EPL5和gm1中选一个,都是2k-2.5k这样,当然文青和不差钱用户一定要EP5,3k多,五轴防抖逆天啊。&br&镜头,M43的特点就是有物美价廉的定焦:松下14 2.5,松下20 1.7,奥林巴斯45 1.8,这三个镜头价格都在1k-2k之间,满足了风景、人文、人像三个常用焦段。另外买机身的时候选奥巴的14-42 ez套头来挂机,这个头很小很漂亮,画质也不错,重要的是加个附件能当半个微距头,拍花花草草最好了。&br&M43系统还有很多高大上的东西,性价比不高,不推荐给入门用户了。&br&&br&3、富士&br&富士的传感器是独家的,只用在自家相机上(x-a1没用),其独特的排列方式可以杜绝摩尔纹,但画质我认为应该和其他传感器区别不大。&br&&b&M43有物美价廉的定焦,而富士有物美价廉的变焦。&/b&18-55mm/2.8-4淘宝价格2k多,最大2.8的光圈,虽然不是恒定,想想其他厂的恒定2.8变焦要多少钱啊。富士的定焦都性能优异,但和物美价廉没什么关系了。富士也支持转接,可以手动使用老镜头。&br&富士和柯达是胶片时代两大胶卷和冲印商,富士的色彩调校非常的出色,相比其他厂家的毛胚房(机内简单处理),富士算是精装房(机内深度处理),用好了之后可以节省很多后期的时间。也许有些用户不喜欢相机越疽代苞,不要紧,使用RAW格式就好了。&br&富士的缺点:对焦虽然一直号称进步,但目前只有X-E2和X-T1这两台高端机比较好,入门机如X-A1、X-M1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指的是运动对焦,一般的风景花草和摆拍还是没问题的)&br&对于富士,我推荐18-55mm/2.8-4这个镜头,然后机身按自己的预算来买就行,一机一镜足矣。&br&&br&4、其他&br&宾得K01+18-55WR,很便宜,和宾得K5同样的感光芯片(这块芯片在评测中曾排名截幅单反的第一),兼容宾得系统的镜头,18-55wr是各大厂中最厚道的套头,做工和画质都不错,宾得的色彩也是有口皆碑,缺点一个是外形我不喜欢,二个是尺寸相对其他微单大了好多。&br&要记住的是,市场上的k01套机18-55镜头不是防水版的,一定要那个防水版的18-55wr,价格不差多少,但做工用途提高好多。&br&&br&佳能E0S-M,2500元,和佳能650d差不多的水平吧,如果是佳能用户,因为可以共用镜头(需要一个接环)可以考虑购买。单独买这个的话,感觉现在的镜头只是凑齐了焦段,够用,但谈不上好。&br&&br&尼康J1,2000元,我了解不多,据说对焦特别强,但只有1英寸的底,个人不喜欢。&br&&br&三星,机型没太关注,外形和价格有优势,相机性能和画质不差的,日本的相机靠垄断维持了相当长时间而已,一些技术已经受到其他厂商的挑战了,特别在手机领域。&br&------------------------------------------------------------------------------------------------------------------------------------------&br&我认为适合新人的相机是这样的:&br&1、花费不多,数码产品更新太快,够用就好,别太想一步到位。&br&2、轻便、自己喜欢,这样才能让你喜欢用、随时用,如果跟风买套傻大粗的单反,然后嫌重限麻烦基本不用,那不是钱白花了?&br&3、容易操作,微单有很多入门单反没有的功能,放大对焦、触摸对焦等,提高了出片率,这点非常重要,让自己有兴趣、有信心的去深入练习。这方面索尼和奥林巴斯/松下都不错。&br&4、最好有微距功能,平常人一年也没几天去拍风光大片,有微距的相机可以在闲暇时刻拍拍路边的花花草草和静物小品,也是一种锻炼。&br&5、直出色彩好,不需要复杂的后期,这方面奥林巴斯、富士不错。&br&&br&一般人买相机,只是为了拍出满意的照片,并不是要拿去参赛出版或者去和其他机子放大到100%进行比较;用几倍的价钱追求全幅带来的景深变化和画质提升只对少数人有意义,更何况,画质只是衡量作品的一个标准之一,主题才是作品的灵魂和核心。&br&&br&相机的功能日益强大,很多以前摄影师苦练的技术已经逐步被相机功能代替,用好手中的器材,一样能够拍出高质量的作品。&br&-----------------------------------------------------------------------------------------------------------------------------------------&br&&b&本文有个人感受也有网络摘录,错漏难免并带有个人倾向,请谨慎参考。&/b&&br&&b&感谢各位在评论中指出本文错漏的各位朋友!&/b&
5k以下的选择,微单单电高端卡片一起说了:------------------------------------------------------------------------------------------------------------------------------------------一、购机前你应该知道的1、请从自己的预算和需求来考虑购机,各…
来自子话题:
这是个很久前的问题,也是一年多前发布的答案,我想现在也没太多好争论的了。答案曾经被自己删除过一段时间,可是终究还是被翻了出来,因为还是有所反对的。就这样吧,下面是原答案:&br&&br&————————————————————————&br&&br&在舆论中,有很多人对单反抱有一种卫道士的情结,而对微单有着一种不屑的情绪——单反才是摄影工具,而微单终究是家用的玩具,所谓微单取代入门单反简直是痴人说梦。然而,作为一个曾经的从业员,我手上有些旧同僚分享的数据,具体就不说了,总结下来就是:无论全球的还是中国市场上的入门单反,其市场份额都在日益萎缩,按照这个势头,2年甚至更短时间内,5000元以内的入门单反套机将会基本退出市场。&br&&br&微单在摄影市场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取代高端卡片机,一方面快速蚕食低端单反的份额。画质上,微单除了在镜头上稍有劣势,在整体上和低端单反并无太大差异。我相信在座很多看官都没法说出E口1855和A口1855的画质差异。再次,微单的便携性秒杀所有单反,绝大部分入门级消费者并没有很大的未来扩展需求,他们更重视当下的便携性能。不要以为自己才是主流用户,所谓主流用户往往就无视其它用户的存在,你女朋友,你爸妈,你孩子,他们或者只是想要一个拍照还过得去的相机,不如你一般爱单反。最后,从厂家的角度,也不得不承认微单的追赶势头。从奥巴松下,到三星,再到SONY,一套套新微单逼得尼康佳能这些老佛爷不得不卯足劲跟进。这两家老大你有种就不跟着推出1系列和M系列,看那些微单会不会把你们的DXXXX和XXXD打得满地找牙。&br&&br&&strong&所以,相机首先是作为一个商品存在,它的发展,依循的是经济规律,供求关系。当一个产品不再被需要时,无论曾经怎么辉煌都只能退出舞台,而不是依靠我们中小部分人的意志去残存,这就是当下入门单反面临的境况。&/strong&&br&&br&&br&&strong&————————上面是口遁,下面是干货————————&/strong&&br&&br&本问题里讨论的是微单和入门单反,入门单反,入门单反,请不要将题目看成微单可不可以取代单反或者微单可不可以取代专业单反,这是耍流氓。&br&评论和其它答案里,有好多反对的意见,我在技术层面回应一下&br&&ol&&li&没有光学取景:诚然微单没有光学取景,但这对于入门用户来说不见得一定是劣势。很多人选择性忽视电子取景的优势,可实时预览效果(白平衡、曝光补偿),更佳的黑暗环境下的取景效果,更好的视野(屏幕取景)。想想入门单反那些9X%的取景范围,0.8左右的放大倍率(本来就APS的画幅了),还真有一堆人觉得“效果好”?&/li&&li&对焦效果:单反拥有独立的对焦系统,看上去高大上,但我可以明确地说,除了速度稍快,低端单反的对焦系统在精准度和易用度上根本比不上同级别的微单。而且随着感光元件工艺的提升,微单的暗部对焦效果是持续提升的,早就超过入门单反了。&/li&&li&测光系统:这往往是很多人忽视的,微单的测光早就完爆入门单发了好吗,微单能认人脸,根据人脸补光,单反你慢慢点测不光补偿去吧。&/li&&li&镜头搭配少:镜头搭配多不多纯粹看市场,市场需求大搭配自然会多,各个微单系统最近几年几乎以年5到6支的速度递增,要超过入门单反一点也不难。再说,松下奥巴索尼下面那些高端镜头,画质是摆在那的,一点都不会比单反的差。&/li&&li&机身太小搭配不平衡:这是耍流氓的节奏,650D配个小白IS就好看了?&/li&&li&电池续航:微单只能拍300张一次,单反一次可以拍1000张。不好意思,对于入门用户,一块电池能支撑一天的拍摄量就够了,再退一步一机两电总可以了吧。&/li&&li&想到随时补充。&/li&&/ol&
这是个很久前的问题,也是一年多前发布的答案,我想现在也没太多好争论的了。答案曾经被自己删除过一段时间,可是终究还是被翻了出来,因为还是有所反对的。就这样吧,下面是原答案:————————————————————————在舆论中,有很多人对…
来自子话题:
做了张表格,应该够清楚了,欢迎指正&br&&img src=&///dfb5a929e0d0db9ff4b3_b.jpg& data-rawwidth=&874& data-rawheight=&8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4& data-original=&///dfb5a929e0d0db9ff4b3_r.jpg&&
做了张表格,应该够清楚了,欢迎指正
来自子话题:
看到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多年前彩电面市的时候,是不是有许多人在说,电视何时取代电影?&br&&br&结果呢,电视电影融洽相处,各自都有突破性的发展,也没见将来谁要取代谁的趋势。而且,相互不能代替,我们不会去电影院看新闻联播,也不会在情人节的时候带爱人在电视前等电影看。&br&&br&既然这个问题是“微单是否可以取代入门单反”,那么提问的朋友也承认,至少短期内还看不到微单能代替&b&专业单反&/b&的希望。&br&&br&&br&那么放到入门级别的单反上面,微单就真的能给入门单反掘墓么?我看未必。&br&&b&&br&&/b&&br&&b&1. 镜头?还是镜头。&/b&&br&&br&首先是镜头,毫无疑问微单系统除了M4/3以外剩下都不具备各个焦段非常齐备的镜头群,而M4/3系统天生在画质上就不如APS-C好,所以说如果你选择微单,选择一套系统基本上就意味着只能使用那几枚镜头,如果没有你中意的焦段或者型号自然就无可奈何了。而反观单反这边,就算是宾得这种系统也拥有几十只镜头的储备,更不要说佳能、尼康、索尼的海量了。&br&&br&光学技术方面,佳能尼康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光学技术,你微单厂商说追上来就能追上来么?楼上说索尼会是大赢家,我看未必,索尼的光学一直是短板。现在NEX的镜头群还谈不上丰富,镜头技术门槛高,想在不粗制滥造的情况下短期内补齐各焦段的镜头绝非易事。或许你会说,再给我十年八年,我一定会造出几十个牛头和佳能尼康叫叫板。但是谁又能保证拥有深厚镜头功底的佳能尼康到时候不会在微单上继续统治市场呢?&br&&br&或许你还说,索尼不是有蔡司呢么,呃,好吧,配上几个蔡司都头那价位就可以跟体育机比了,和入门无关。&br&&br&还有人说转接环可以解决问题,问题恰恰在于,大镜头配小机身,头重脚轻,配上二斤重的镜头的微单和单反有区别么?有,不仅微单的轻薄优势不再,效果不好就算了,拿上街还会被专业非专业人士鄙视。&br&&br&&b&2.
微单连拍真的NB?&/b&&br&&br&楼上朋友们已经总结的很好了,微单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套比较熟稔的发展路径和几家比较有代表性的厂商。无论是全画幅底片还是动辄10张/秒的连拍,都让今天的D4或者1DX有些拙计,更别说前几年的小马四了。&br&&br&但是,便携又貌似强悍的微单想要代替专业单反为什么还是遥遥无期?&br&&br&连拍速度一直是各大微单厂商非常得意的数字,我就不一一列举现在可以做到10/s的微单了,其实,就连三星S3都可以2秒连拍差20张。当然这个数字表面上看起来很美,但是所有微单或者所谓连拍神奇背后隐藏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微单标称很高的连拍速度实际上都只能做固定曝光和固定焦点的拍摄,如果你想拍固定的场景,微单连拍可以应付。但是你让拍摄对象动一动试试?&br&&br&而单反标称的连拍速度却是包含对焦与测光时间在里边的,你可以诟病反光板升降成了单反连拍的瓶颈让佳能尼康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也只是让连拍张数提升了个位数,但是,对于单反来说,哪怕是入门级,每秒3张的测光、曝光都是独立的。跑跑跳跳什么的,你用微单给我捉几张看看?另,至于追焦,微单就更那个啥了。&br&&br&而绝大多数微单系统没有独立的测距模块(除去佳能EOS M、尼康1),只能通过缓慢的反差对焦来循环往复1不断检测是否合焦,对焦速度自然不可能让人满意。所以说无论微单相机号称自己拥有什么样子的海量对焦点,其对焦速度都是一个极其原始的水平。&br&&br&其实,反过来可以想一下索尼,不管NEX现在正在开发什么微单的先进技术,在对焦方面至少被佳能尼康甩几条街,专业单反是一家厂各种技术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很重要一个就是对焦,看看赛场上98% 的佳能尼康,你会相信索尼对焦技术在短期内会追上来?&br&&br&不过我承认,不过微单相机在对焦上也有几个好处,极高的人脸识别精度、几乎不会跑焦、超宽的对焦范围都是微单对焦系统,总之这一切还算好,只不过与速度无关。&br&&br&所以,&b&在微单对焦技术有了质的突破&/b&而非噱头性的弄招前,那么好了,至少在对焦这一块,入门单反还是有优势。除非你是小白用户只在乎像素和XX,除非你只想拍拍花花草草回去美图秀秀一下,那么微单够了。否则,任何一个想真的去摄影而不是去拍照的人都会选单反,哪怕是入门级。&br&&br&&br&&b&3. 配件和电池,你准备好了么?&/b&&br&&br&
配件方面,由于微单相机全面采用小型化集成化设计,所以首先在接口方面就会有很大的劣势,其次由于微单相机发展的历史较短,虽然有些大厂商都会有和单反的通用化部件,但是由于尺寸和形状改变甚大,毫无疑问可用的附件都是非常少的,哪怕各大厂商都在努力创造,但是我们总的来说微单可以使用的配件数量仍然远远小于单反。&br&&br&至于电池和续航,体积的减小带来的必然代价,不算重点。&br&&br&当然,这只是目前的情况,如果前两个问题微单可以解决,这都不是问题了。&br&&br&&br&&b&4. 从个人情感的角度。。(纯属个人吐槽)&/b&&br&&br&就像现在有的哥们还在烧胶片一样,不管他们是不是在复古还是真的在乎胶片的宽容度或者你可以笼统的归为装B,但是摄影(注意,是摄影,不是留影拍照一镜走天下)是投入感情的,不管是按快门的那一声“咔嚓”,或者是端着个小白苦中作乐的感觉。&br&&br&&br&&br&&br&&b&5. 另外,我觉得有必要给这个问题再限定一个前提。&/b&&br&&br&即对于原本想买单反而被微单拦在面前的人里,&b&有一部分人是家庭用户&/b&,他们在乎更多的是便携和比DC高的画质,一机一镜走天下,对于这部分人,不用再等几年,现在市面任何一台微单都可以取代入门单反。&br&&br&&b&还有一部分&/b&入门单反的购买者请大家不要忘了,&b&是摄影初学者&/b&,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全幅打鸟+小白的梦,&b&这部分人,你把微单吹上天,在微单能拍奥运会世界杯之前,他还是会选单反。&/b&&br&&br&所以,入门单反会萎缩,但谈完全取代,甚至敲响整个单反丧钟,还为时尚早,不信,我们看看几年以后佳能会不会出850D、900D。
看到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多年前彩电面市的时候,是不是有许多人在说,电视何时取代电影?结果呢,电视电影融洽相处,各自都有突破性的发展,也没见将来谁要取代谁的趋势。而且,相互不能代替,我们不会去电影院看新闻联播,也不会在情人节的时候带爱人在…
来自子话题:
现在还说微单画质不如单反的我真是醉了,明确的说,同价格,索尼的机器画质虐杀单反,微单和将就凑合,和入门机器没有一分钱关系,只是心里因素罢了:&br&a5000,2千块给你aps-c,700d的画质,还送你个镜头,你还想肿么样?&br&a5100,3千块给你d7100的画质,送你个触摸屏,再送你个镜头,你还想肿么样?&br&a6000,四五千买到比肩7dmark2的连拍追焦,d7100的画质你还想肿么样?&br&a7,六七千买全幅你还想肿么样,四个波轮,一堆自定义键你还说操控不行?转接所有135镜头你还想肿么样?&br&a7r,一万块给你d810的画质你还想肿么样??&br&a7.2,一万块给你d750的画质宽容度和高感外加送你五轴防抖还来个镜头你还想肿么样?&br&a7s,1万3给你d4s的高感vg900的视频还有4k你还想肿么样?&br&a7r2,一万8给你5ds的画质,给你4200万像素背照式还有iso102400,还机内直录4k,还送你五轴防抖,你还想肿么样?&br&28-70,说镜头贵的,一千块买个全幅镜头,放半幅机上用你也买不了吃亏,你还想肿么样?&br&&br&顺便集齐索大法全家桶吧:&br&rx1r,1万多一点给你全幅,给你超越5d3的画质,给你卡片机的小巧,给你蔡司小蓝标,,你还想肿么样?&br&rx100,2千块揣兜里就走,给你一英寸传感器,给你蔡司镜头,给你镜间快门闪光同步想多快都可以,你还想肿么样?&br&rx100mark2,3千块给你热靴,给你背照式cmos,高一个档位的高感,给你翻转屏,你还想肿么样?&br&rx100mark3,4千块给你取景器,给你24-70 1.8-2.8,给你10片蔡司镜里面9片都是非球面镜,你还想肿么样?&br&rx100mark4,5千块给你堆栈式传感器,给你70d的高感,给你235万像素evf,给你4k机内直录,给你1000fps升格视频,你还想肿么样?&br&rx10,五千块给你24-200恒定f2.8,给你1080p超采样,你还想肿么样?&br&rx10mark2,七八千给你堆栈式传感器,给你4k直录30分钟,给你235万像素evf,给你1000fps升格视频,你还想肿么样?&br&&br&最后解释一下,微单的”微“是指体积小,便携,与入门,与新手,与质次价廉没有任何关系,单反的“反”是指反光板,就是个取景方式而已,根本就不参与成像过程,与画质,与专业,没有任何关系。&br&为什么微单同价格虐杀单反,就是因为去掉了反光板,没有多花在反光板上的成本,才专注画质的。&br&再更新,画质和“看起来好看”是两个概念,谈既然话题是摄影,那就离不开后期,要是偏要直出,富士吧。&br&话说后期就那么难么,raw本来就是玩摄影的必备技能啊,你按下快门,就得到一张不错的照片那是iphone的广告词啊,相机产商可没有这么说过,网易公开课,优酷公开课随便搜一下,后期教程多得是啊亲,再不行,淘宝3、4块钱lr预设一买一大堆我会乱说。。。。&br&&br&经过这么多反对我总结出一个经验,相机这种事情就是没有黑点,昧着良心挤也要找出几个黑点,不然绝壁会被点反对,好吧,想看我无脑喷索大法的请点这里&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买微单是大势所趋吗? - 噼里啪啦的回答&/a&&br&上张图吧:&br&&img src=&///903a24cc54c3eca37fff75e_b.png& data-rawwidth=&946& data-rawheight=&6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6& data-original=&///903a24cc54c3eca37fff75e_r.png&&
现在还说微单画质不如单反的我真是醉了,明确的说,同价格,索尼的机器画质虐杀单反,微单和将就凑合,和入门机器没有一分钱关系,只是心里因素罢了:a5000,2千块给你aps-c,700d的画质,还送你个镜头,你还想肿么样?a5100,3千块给你d7100的画质,送你个…
来自子话题:
我有多台相机,最重的那台拿5分钟手指就要抽筋,出去玩用得最多的是iPhone 5。到此一游照,美食照,抓拍照,这类快速的照片可以叫做“日记插图照”,我觉得手机加各种滤镜就足够了。手持沉重的相机令人疲惫不堪心烦意乱,对旅行来说不能立刻掏出来的东西就是没用的东西。这是我多次迷惑“为什么我总是背着最重的相机却仍然用手机拍照”后得到的教训。&br&&br&&b&够了!实在是够了!&/b&&br&&br&现在我想明白了,对我来说单反是专门针对拍摄任务用的,必须慢慢拍,并且只能干这一件事,我没有办法一边尽兴游玩一边好好拍照。&br&有一次收到一个音乐节的约稿,要拍表演的照片。要掌握灯光的变化,要各处寻找角度,要熟悉乐队的音乐预料他接下来的表现,要等待干冰起雾和散去的效果,要寻找观众里的亮点,要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情,等等。整个演出我几乎都没有听到,只是拍照就够忙了。这和单纯享受演出大大不同,我觉得旅游也是同理。&br&想拍风景的话,大家都知道,完美的风景照要花很多时间,随手捏一张的话不管多好的相机也没有好照片。&br&&br&&br&&b&不专注,不等待,不琢磨,摄影就没有乐趣。&/b&&br&&b&不能弄脏手,不能淋雨,行李不轻盈,双手不解放,旅游就没有乐趣。&/b&&br&&b&两件事不能一起干。关于带什么相机旅行我认为就是这么个问题,看法就是以上那些。&/b&
我有多台相机,最重的那台拿5分钟手指就要抽筋,出去玩用得最多的是iPhone 5。到此一游照,美食照,抓拍照,这类快速的照片可以叫做“日记插图照”,我觉得手机加各种滤镜就足够了。手持沉重的相机令人疲惫不堪心烦意乱,对旅行来说不能立刻掏出来的东西就…
&img src=&///ab1a9e208ab59d92b2d219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ab1a9e208ab59d92b2d219_r.jpg&&&br&&br&&br&作为一个外行,只是觉得有一张这样的照片胜过1W张自拍照。
作为一个外行,只是觉得有一张这样的照片胜过1W张自拍照。
来自子话题:
不要理楼上那些秀技术、秀相机的家伙,他们大多都是男屌或女屌,女孩子出门玩,最重要的是带一个有钱会摄影的男友
不要理楼上那些秀技术、秀相机的家伙,他们大多都是男屌或女屌,女孩子出门玩,最重要的是带一个有钱会摄影的男友
很多人都在纠结这个问题,我昨天出去拍了5卷120。忽然之间觉悟了。&br&所谓的像素说,其实不然,因为我自己扫描底片的时候发现,135胶片扫描到六百万像素以上,其实就没什么意义了,也就是说,其实胶片的像素已经不能超越数码了。&br&所谓的胶片感说,其实说句难听的,数码后期真的可以处理出这种效果。就算还是有差距,至少我没看出什么特别的……&br&所谓宽容度,的确!胶片的宽容度真的比数码好,这点还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数码的hdr合成,还是可以做到高宽容度的。&br&也就是说,数码其实,真的已经可以完全替代胶片了。&br&&br&我为什么还是经常拍胶片呢?&br&其一就是一种情结。手动操作古旧的机械相机的感觉。斜阳,余辉……静静的,三脚架,点上一支烟……&br&出于成本的因素,出于后期处理的精力,逼迫自己用心,用脑,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按下的快门。&br&&br&昨天我去莫干山路50号的艺术创业园区。每一次转头,都可以成为一幅画。&br&当我离开的时候,我试想。如果我今天带的是数码单反呢?&br&我可以不用三脚架,我可以毫无顾忌的使用包围曝光。&br&甚至不需要认真地取景,差不多的位置多拍几张回家再选。&br&然后我带回来的是什么呢?&br&好几百张照片,十几G的数据。十几G的硬盘空间。一张一张选,然后直到眼睛花了,都不知道到底哪张合意~所有的艺术细胞,这个时候都麻木了~&br&&br&我带回的是120胶片,5卷只有60张。&br&但是,每一张我都用心了。&br&&br&等待,很多时候是美好的。&br&等待一种不确定的美……&br&同行的朋友说的好:“拍胶片可以爽两次,拍的时候是第一次,拿到结果是另一次。”&br&蛮有道理的。
很多人都在纠结这个问题,我昨天出去拍了5卷120。忽然之间觉悟了。所谓的像素说,其实不然,因为我自己扫描底片的时候发现,135胶片扫描到六百万像素以上,其实就没什么意义了,也就是说,其实胶片的像素已经不能超越数码了。所谓的胶片感说,其实说句难听…
真巧,我前一阵刚问一位专家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是:&br&现在DSLR主要的品牌是Canon, Nikon, Sony, Pentax这四家,各家的东西都很好,各有特点,比如Canon的长焦、人像、色彩等更好些,尼康的广角、风景、对焦等更好些,但这些特点都比较细微,要专业一点以后才体会得出来。入门的人通常会在Canon、Nikon这两家里选一家。选哪一家其实没所谓,凭自己喜好就好,但一旦选定一家,就会长期使用,因为镜头和配件,各家之间基本是不通用的。
真巧,我前一阵刚问一位专家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是:现在DSLR主要的品牌是Canon, Nikon, Sony, Pentax这四家,各家的东西都很好,各有特点,比如Canon的长焦、人像、色彩等更好些,尼康的广角、风景、对焦等更好些,但这些特点都比较细微,要专业一点以后…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br&&br&我一直将模拟景深效果列为后期的上乘功夫,他不仅需要极其娴熟的技术,还需要巨大的耐心,需要你愿意为了一个完美的效果而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的去调整,还需要你有丰富的摄影经验,知道如何模拟出的景深才最接近机器出来的效果,还需要各种外挂的支持,比如用滤镜抠出高光的发丝,总而言之,这是很难的后期。&br&&br&先给你看几张图片&br&&br&&img src=&///a11ea022cfffe558b69710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a11ea022cfffe558b69710e_r.jpg&&&img src=&///370c93cddd53a147a3b9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370c93cddd53a147a3b93_r.jpg&&&br&是否达到了你想要的效果?&br&&br&&br&&br&&br&&br&而在这个后期之中,又分几个层次,人像属于高等层次。&br&&br&&b&一:全焦外虚化。&/b&&br&&img src=&///ad6fe231b14a0ae3872e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d6fe231b14a0ae3872e2_r.jpg&&&img src=&///aea2cd9ac5bac5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ea2cd9ac5bac5_r.jpg&&&br&这种最简单,仅需要外挂滤镜一步即可到位。&br&&br&&br&&b&第二层:渐变虚化。&/b&&br&这种虚化需要找准一个线性渐变,然后虚化。&br&&img src=&///98edf513c4f791ebecf8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8edf513c4f791ebecf8e_r.jpg&&&img src=&///ee730de4fa4b91d6bcc8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e730de4fa4b91d6bcc8c_r.jpg&&&br&&br&&b&第三层:人像单面虚化。&/b&&br&&br&&br&&br&&br&这就是我讲的两层人像的后期处理,只需将主体抠出,然后将背景虚化即可。&br&就不举例了。&br&&br&&br&&br&&br&&b&第四层:人像线性虚化。&/b&&br&这种是比较常见的虚化,具体如图。&br&&img src=&///d32eae85fcbd4f87fd2f74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32eae85fcbd4f87fd2f74_r.jpg&&&img src=&///a11ea022cfffe558b69710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a11ea022cfffe558b69710e_r.jpg&&&br&这种人像先要将人抠出来,然后制作一个线性渐变。线性渐变我后面讲到的滤镜里面会有。&br&&br&这个里面又分几个层次:&br&&br&&b&1:单人。&/b&&br&&br&一个人的相对更好抠图,两个人的你一定要注意两个人之间的缝隙,千万不能遗漏,否则效果会很假。&br&&br&&br&&br&&b&2:双人。&/b&&br&&br&双人会更难一些,一是抠图量大,而是两个人之间的缝隙也要抠出来。&br&&br&&br&&br&&b&3:发丝。&/b&&br&&br&扣发丝是抠图的必学技能,很考验抠图功力,如果人物的发丝带高光,一定要抠出来,不然效果很假,这就看你的功力了。&br&&br&&br&&b&4:镂空物体。&/b&&br&&br&比如我上面展示的第二幅图的头冠,这个难度不大,但要特别细心。&br&&br&&br&&br&&b&第五层:人像非线性虚化。&/b&&br&这个是我目前所知道的模拟景深的最高境界。要做出一幅完美的非线性图要花费我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因为它不仅仅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镜头感的考验,什么是非线性图?我给你看一张就明白了。&br&&br&&br&&img src=&///0b890c7a97cf7bf58d6e73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0b890c7a97cf7bf58d6e73_r.jpg&&&br&&br&至于做这种图的方法,我讲一下基本方法,那就是多个图层分别处理的方法,具体流程大家不必知道了,你愿意花一个小时去做这样的图,不如买一个大光圈去拍。这种图完全是无聊时练技术用的,没有多大实用价值。&br&&br&&br&&br&最后,说一下模拟景深的插件吧,我之前也推荐过了:&br&ALIEN SKIN BOKEH 2&br&&br&里面的设置很简单,大家看一下就了解了。&br&&br&&br&最后的最后,如果你不是闲得很蛋疼,不要轻易去模拟景深,真的太费时间了。
谢邀。我一直将模拟景深效果列为后期的上乘功夫,他不仅需要极其娴熟的技术,还需要巨大的耐心,需要你愿意为了一个完美的效果而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的去调整,还需要你有丰富的摄影经验,知道如何模拟出的景深才最接近机器出来的效果,还需要各种外挂的支持,…
来自子话题:
作为入nex6的使用者,浸淫微单吧多年的潜水党,我同样对上面说取景器不重要的观点持保留意见,理由同上,有时在逆光的环境下甚至连取景器都会稍微有点影响。取景器什么的谁用谁知道。&br&各价位的都推荐下吧。&br&3000元价位不考虑升级镜头的话果断黑卡rx100吧。妹子你买了5r用套头拍摄出来的素质还没那小卡片好.....或者日亚奥林帕斯epl5,性价比之王&br&4000元价位可以考虑下nex6或者富士的xm1,前者不说了,取景器优势。后者有富士诱人的色彩,看过直出的都会流口水啊,不过没取景器是硬伤。&br&5000价位能上索尼nex7或者奥林帕斯em5,都是各家前一代的微单旗舰机。重点说下em5,复古军舰头设计,逼格高高的!有独家五轴防抖,手抖党福音。据说1/20秒手持依旧不糊。值得考虑。&br&6000元-12000价位一起说吧,就是xe1,xe2,em1,A7/A7R的选择了,已经超出你的理想价位了。&br&其实最后这里再说一句,妹子你自己要清楚为什么不选单反而选微单的理由!!!&br&&b&&u&不清楚自己购买目的,不考虑便携,要用来提升逼格的强烈建议买单反!!!!!贴吧上看太多了,拍不好全赖微单上了。&/u&&/b&&br&&b&&u&借用微单大神的小尾巴&/u&&/b&&br&&strong&——————————————————————————&br&★★★ 专 治 各 种 1000 到 4000 求 推 荐 ★★★&br&——————————————————————————&/strong&&br&卡片:RX100 李刚GR&br&特点:卡片中的强者 敢于挑战4000以下一切相机的存在&br&&strong&——————————————————————————&/strong&&br&实用微单:NEX3 NEX5 EPL5 GF6 GX1 J1&br&脑 X 系列:NX1000 NX1100 nx2000 NX300 NX200&br&不 推 荐:EOS 慢&br&儿童玩具:宾得K01 Q10&br&特 点:轻便、简洁、文艺范倍增&br&&strong&——————————————————————————&/strong&&br&单反:D D0D 650D 700D&br&特点:可以永久性提高装逼属性和把妹成功率&br&&strong&——————————————————————————&/strong&&br&最具性价比:水货NEX6 日亚松下G6 G6&br&&strong&——————————————————————————&br&★★★★★ 打造微单吧最强小尾巴  ★★★★★&/strong&&br&&br&&br&&br&&br&&strong&新增&/strong&&br&&strong&我真不是索尼粉,但是最近索尼太给力了,新出的a6000,就是取代nex6的机型,售价比当年的nex6还要低,单机4500左右。对焦叼炸天,像素大升级,4000元价位不推荐nex6了,推荐a6000,索尼大法真心好&/strong&&br&&br&&br&&strong&★★★&/strong&&strong&&u&&/u&&/strong&&strong& ★★★&/strong&&br&&strong&万万没想到一年多以前的回答到了现在还有点赞的,谢谢大家,时隔上次回答刚好隔了一年多一天,也算是一种缘分。这一年,由一个初玩摄影的小白到开始接单干活,尝试走全职摄影道路,再到后来毕业招聘拿到了某大型门户网站编辑职位的offer,下个月入职了,如无意外我还是会走摄影器材编辑的道路吧。&/strong&&br&&strong&闲话至此,这一年,微单玩过了,手动玩过了,单反玩过了,也上了全画幅,现在在我看来,微单与单反并不只是只有体积跟逼格上的差异,更多的,代表着两种感觉。&/strong&&br&&br&&br&&strong&原题里说的是三家微单机型比较,但是松下与另外两家相比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我在后面会另外说。微单机型里低端(4000以下)索尼a5100,a5000都是很不错的机子,在我看来,唯一缺陷还是无取景器。需要外形复古逼格的依旧推荐富士xm1。&/strong&&br&&strong&中端机型(4000以上,7000以下)推荐索尼a6000,如同之前补充说明所说,这部机子的对焦是一个很大的亮点,现在价格也不贵。&/strong&&br&&strong&富士xe1,xe2系列,之前富士的准旗舰机型,在富士新旗舰xt1推出后,xe系列退居二线,但是富士特有的X-trans处理技术令图片直出色彩十分漂亮,目前5000多的价格性价比也比较突出。&/strong&&br&&strong&高端机型(7000以上)说真的,就我而言,上了全画幅之后带给我的感觉的确是震撼的,画质,高感,等效焦距等以前担心的问题全都迎刃而解。所以到了高端机型里,我首先推荐索尼a7全画幅系列。a7系列里现在有四部针对不同用户需求的机子,详细的对比或者导购文都很多,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实在不清楚的可以直接评论,这里我不多说。&/strong&&br&&br&&br&&b&除了全画幅a7系列外,富士的旗舰机型xt1也是一部c画幅的扛鼎之作,就国内画幅至上的观点而论,这部机子是比不上a7系列的,但是富士的&/b&&strong&X-trans处理技术,机身材质操控等,可以说要超过a7系列,xt1应该说是一部用来把玩的机子(跟尼康df一样哈哈哈)&/strong&&br&&strong&最后说说松下/奥巴系,m43平台在中国一直不受待见,虽然在日本本土还是很有人气,也不缺好镜头,但根本原因还是画幅,无论m43技术再怎么发展(em5 ll的传感器平移黑科技),制约其用途的还是高感,像素的等,更别说两倍的等效焦距转换系数,只有全画幅一半的虚化能力,高素质镜头价格高昂等因素都是m43的硬伤。虽然我很口水em1的操控,43平台的小巧,20神饼,但是m43终究像昔日的胶片相机,只能沦为小众。&/strong&&br&&br&&br&&strong&★★★&/strong&&strong&&u&&/u&&/strong&&strong& ★★★&/strong&&br&&br&&strong&已经在门户网站入职一个多月了,有点遗憾的时没有进入梦寐以求的影像组,反而把我分进了手机组,不过搞机的日子也是蛮有趣的,相信以后还可以为大家带来更多关于手机方面的回答。&/strong&
作为入nex6的使用者,浸淫微单吧多年的潜水党,我同样对上面说取景器不重要的观点持保留意见,理由同上,有时在逆光的环境下甚至连取景器都会稍微有点影响。取景器什么的谁用谁知道。各价位的都推荐下吧。3000元价位不考虑升级镜头的话果断黑卡rx100吧。妹…
来自子话题:
你没有错,你是对的。&br&&br&曾经我的舅舅经济困难,而去凑“会钱”导致雪上加霜向我求助,我没有理会他,因为我事先警告了他不要饮鸩止渴,我觉得我没有必要为他人的错误负责。我觉得我是对的。&br&&br&曾经我的好友女友怀孕,深夜到我家敲门求助,我没有理会他,因为我事先警告了他必须做好安全措施,我觉得我没有必要为他人的不理智负责,我觉得我是对的。&br&&br&曾经我的父亲因公司账面亏损而希望我能以分公司的资金来周转,我没有理会他,因为我事先警告了他莫要吃喝嫖赌,我觉得我没有必要为他人的欲望负责,我觉得我是对的。&br&&br&曾经我的弟弟参加聚会前向我借吉他,我问他会吗,他说不会,但是背在身上很帅,我没有理会他,我觉得我没有必要为他人的幼稚而负责,我依旧觉得我是对的。&br&&br&我做了那么多对的事,手机却再没传来家人好友的电话。&br&&br&全家人说我冷血无情,我错在哪?&br&&br&&b&你并没有错&/b&,我也没有错。&br&&br&但是少年,人生真的不是用来分错对的,有些事情你做对了,但结果不一定是好的。&br&&br&能不能听我再说一遍,人生真的不是用来分错对的,人生是用来和亲人好友一起愉快度过的。&br&&br&不好意思还是让我再说一遍吧,一个人久了实在是闷的慌。&br&&br&&b&人生啊,真的不是用来分错对的。&/b&&br&&br&&br&&br&&br&&b&-------------------------------------分割线------------------------------------&/b&&br&&br&&br&阿宇,为什么写这些呢,有意义吗?&br&&br&傻瓜,你没看到吗?下面有多少孩子在那教我做人,在那教我分错对。&br&&br&那他们能听到你的笑声吗?&br&&br&应该听不到吧。
你没有错,你是对的。曾经我的舅舅经济困难,而去凑“会钱”导致雪上加霜向我求助,我没有理会他,因为我事先警告了他不要饮鸩止渴,我觉得我没有必要为他人的错误负责。我觉得我是对的。曾经我的好友女友怀孕,深夜到我家敲门求助,我没有理会他,因为我事…
来自子话题:
风和日丽,气温感人,楼主决定带上自己的相机出去观光~&br&&br&首先,他打开了柜子,取出了自己珍藏已久的佳能700D。700D 连电池和储存卡重580克,假设你再带一块电池,相当于635克。&br&&img src=&///52c7ee6acc082d156c69_b.jpg& data-rawheight=&240& data-rawwidth=&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随后取出了和相机一起购买的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这个镜头能同时兼顾中焦和广角,不失为一镜党的最佳之选。而镜头本身重量则是455克。&br&&img src=&///1a6ef2e78afad458cf27_b.jpg& data-rawheight=&120& data-rawwidth=&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br&&br&&br&这个镜头外加机身已经足够满足绝大部分需求了,1090克的重量还不及两瓶脉动。于是你心满意足的把他放进了旅行背包中...&br&&br&&br&&br&&br&&img src=&///eb02d2f4e88fa93a823b5_b.jpg& data-rawheight=&187& data-rawwidth=&16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1&&&br&&br&然后你又默默的你的相机从包里拿了出来...既然已经发誓入单反教,每次只带一个镜头出行能忍?&br&&br&&br&&br&既然你主要拍风景,自然要带个广角啦,wire cutter推荐的入门广角是佳能EF-S 10-18mm f/4.5-5.6 IS STM,240克。&br&&img src=&///321eaf8b136e570efe4abe2f_b.jpg& data-rawheight=&355&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321eaf8b136e570efe4abe2f_r.jpg&&&br&&br&&br&但是呢,光带广角怎么行,起码还需要一个能够随便拿来拍的大光圈吧?Canon EF 50mm f/1.8 II 物美价廉,就是你了。130克。&br&&img src=&///beb64d4c07e888fb87fae3e_b.jpg& data-rawheight=&371&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eb64d4c07e888fb87fae3e_r.jpg&&&br&&br&&br&这些东西总不能用手拎着就上街吧,好歹也得有小小的摄影包包。咱姑且算他800克。&br&&br&&img src=&///aca96436aefe43bbf69c0bf266c89e90_b.jpg& data-rawheight=&790& data-rawwidth=&7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0& data-original=&///aca96436aefe43bbf69c0bf266c89e90_r.jpg&&&br&&br&&br&&br&这么粗算一下来,1750克,之前的两瓶脉动变成了一瓶脉动和一瓶矮胖装的冰红茶,外加上一根火腿肠。你可以吗?&br&&br&&br&==========以下恶搞线==========&br&&br&&img src=&///eb02d2f4e88fa93a823b5_b.jpg& data-rawheight=&187& data-rawwidth=&16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1&&&br&&br&很明显,你觉得,不就是踹两瓶水嘛!有什么大不了的。&br&&br&很好!因为还可以往上加。&br&&br&Canon EF 70-200mm f/4L USM Telephoto Zoom Lens for Canon SLR Cameras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长焦景,你看着手里的他,心想这:要是不小心发现野人了,但是只能拍出来一个黑点,那该有多遗憾呐!你一咬牙,把他放进了相机包。705克。&br&&img src=&///da0e92fbed6fc_b.jpg& data-rawheight=&293& data-rawwidth=&1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0&&&br&&br&&br&&br&你一回头,看见了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友。上了山她肯定会要求自己给她拍照啦。虽然说70-200用来拍人像可以是可以,但是F4的小光圈是在让人奈何不得,作为一个追求背景虚化到极致的人,你把柜子上的Canon EF 85mm f/1.8 USM拿了下来。十秒后,背包君觉得自己又重了425克。&br&&img src=&///69ed8d3d27f4da77c506_b.jpg& data-rawheight=&400& data-rawwidth=&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br&&br&嘛,既然都来拍风景了,而且连70-200都带上了,这种情况下一个三脚架就必不可少了。听说碳纤维的三脚架不错,只有400克,但是乖乖!这玩意比我一个镜头都要贵!囊中羞涩的你默默的打开了淘宝,看了看销量最高的三脚架。恩,1.1千克,就是你了。&br&&img src=&///94eb29cfece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94eb29cfece_r.jpg&&&br&&br&&br&&br&你看了看你一桌子的镜头,原来的背包肯定是装不下了。于是你拿出了祖传包邮的那个相机包,标签上赫然写着“重量:1.6KG&br&&img src=&///4c224eda25c1af5886910f_b.jpg& data-rawheight=&350& data-rawwidth=&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br&&br&&br&你看着那个已经装的满满实实的包,但是心想总缺些东西。嗯,是什么呢...?摄影...摄影...拍照片...照片...对了!你还需要一个看照片的东西。你从你枕头底下把你的ipad mini抽了出来,连带那个16克的苹果用读卡器塞进了背包的夹层。347克。&br&&img src=&///a9cc513914cae8c31b6ce7bedaba9540_b.jp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a9cc513914cae8c31b6ce7bedaba9540_r.jpg&&&br&&br&&br&你把东西都装好,扔到了体重秤上。5.85千克。&br&&br&5847克是什么概念呢?基本上等于12瓶,啊不,11瓶外加一瓶喝了两口的农夫山泉。&br&&br&&br&=========以下是传教时间======&br&&br&你背着你的那12瓶农夫山泉气喘吁吁的爬到了山顶。支好三脚架,固定好相机,选好镜头,要拍了!&br&&br&旁边的那个游客奇怪的看了你一眼,从口袋里掏出来了这个:&br&&br&&br&&img src=&///0ec394e13be7b92279a4_b.jpg& data-rawheight=&432& data-rawwidth=&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0ec394e13be7b92279a4_r.jpg&&&br&&br&这款相机你当时也看到过,但是因为其不专业的造型你没有仔细留意,冥冥之中,你回忆起了一个数字,224*。&br&&br&哼,不就是比自己的相机轻了一半而已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心里虽然这么想着,但是还是悄悄的望这边瞅了一眼:&br&&img src=&///a5fccb95c03ea7bfc8440aff_b.jpg& data-rawheight=&887& data-rawwidth=&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a5fccb95c03ea7bfc8440aff_r.jpg&&&br&经,竟然是超广角吗!你感到喉头一甜,气血攻心。&br&&br&强忍之下,你拍了拍那人的肩膀。“兄弟,这相机镜头咋样。“&br&&br&”还行吧,除了轻以外没啥特别的,就69克,拍风景还可以。“&br&&br&69克!相机加镜头最后的重量竟然连一瓶,阿不,刚才喝剩下的那瓶农夫山泉的重量都不到吗!你感到双眼一黑,晕了过去...&br&&img src=&///d54d53e7a4d88e24cbf1_b.jpg& data-rawheight=&746& data-rawwidth=&5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d54d53e7a4d88e24cbf1_r.jpg&&&br&&br&&br&&br&&br&&br&&br&*注:224应该是不包括电池重量,索尼无反系列相机电池约为57克。
风和日丽,气温感人,楼主决定带上自己的相机出去观光~首先,他打开了柜子,取出了自己珍藏已久的佳能700D。700D 连电池和储存卡重580克,假设你再带一块电池,相当于635克。随后取出了和相机一起购买的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这个镜头能同时兼…
来自子话题:
漂亮的女朋友。
漂亮的女朋友。
来自子话题:
最多赞的那个帖子不错。但我感觉,作为一个新手,看了那个帖子,还是有可能不会拍。&br&&br&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没说怎么测光。&br&&br&如果一个人买了顶级机,用了捷信脚架,装了快门线,找准时机机位,构图完毕,按下了快门。OK,貌似夜景大片要出了啊。拍完一看,擦。。。怎么有灯光的地方全白了?或者是一片漆黑?&br&这就是测光的问题。&br&&br&在夜景拍摄中,绝大多数场景推荐使用A挡光圈优先,因为可以随意控制景深。&br&比如拍风光车流什么的就小光圈,低iso,拍妹子或者炫耀焦外就大光圈(iso由希望的快门速度决定)。&br&然后测光呢?这个要看拍摄场景选。&br&如果拍摄场景中只有主体一部分是亮的,就对它进行点测光。&br&想象北京的天际线上有一座高楼,很亮,天空漆黑,就用点测光测高楼,(可能要测光后重新构图)然后曝光就对了。你要是点测黑暗的天空,那相机吧天空曝光成正常的,那高楼早白的找不到了。&br&要是场景中有好多都是亮的,就用平均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就好。&br&想象你到了上海的南京路,两侧全是店家的灯光和霓虹广告牌,整条街都很亮,这时用点测灯光不是不行,只是用平均测光就不用重新构图了。&br&另外在无法保证全部曝光正确的情况下保证主体的正确,或者采用包围曝光后期合成。&br&我认为,在数码时代,由于相机的宽容度还是不高,精确的曝光还是必要的。在严肃的夜景拍摄时,最保险的方法就是点测光画面中各个部分,再采用数码的分区曝光法(这方面资料很多,可百度)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合适的曝光。前期不努力,后期白费力,真理啊。&br&&br&还有一些比较另类的技术,比如拍星轨、拍银河、拍夜景人像、拍光绘,这些都有很具体、现成的教程,大家可以自行百度谷歌。&br&&br&最后,赞最多的那个帖子应该叫“怎样把夜景拍的更好”,这样就圆满了,把基本曝光搞明白了再回去看那个帖子,就会获益匪浅。
最多赞的那个帖子不错。但我感觉,作为一个新手,看了那个帖子,还是有可能不会拍。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没说怎么测光。如果一个人买了顶级机,用了捷信脚架,装了快门线,找准时机机位,构图完毕,按下了快门。OK,貌似夜景大片要出了啊。拍完一看,擦。…
来自子话题:
&img src=&///4db98a2bb98_b.jpg& data-rawheight=&593& data-rawwidth=&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4db98a2bb98_r.jpg&&&br&&img src=&///688c459bfd886f6_b.jpg& data-rawheight=&560& data-rawwidth=&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688c459bfd886f6_r.jpg&&
来自子话题:
先抛出我的答案:选单反。&br& 答主是2013年入手的相机,一台现已停产却永不过时的D90,泥坑公司曾经的中端机皇。 在此之前的半年,也就是2012年底,在玩了朋友的D7000之后已经着了魔:卧槽这手感!这锐度!这色彩! (虽然他的还只是配了个18—105的狗头),彼时的手机拍照效果还比较菜,我记得能有500万像素已经算不错了。加上本人所学的专业影响,会点PS稍微调个色就能让同学歆羡不已了。因此决定买人生中第一台相机。&br&&br& 那么问题来了,买什么好呢?更重要的,钱呢?&br&&b&一,关于机型我的选择。&/b&当时D7000刚面世一年不到,价格居高不下(我记得是套机1w出头),肯定是不用考虑的。那么就入门机吧!当时觉得好像都差不多,就没想那么多了。另外,没有想过佳能,觉得他家的入门机和很多镜头塑料感觉太强,相机显示器欺骗性太大,→_→&br&&b&二,关于经济能力。&/b&答主来自一个四五线城市下面的小县城,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经济能力可想而知。所以只能自己攒钱解决了。(想到这里,我不禁对当时的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敬意……⊙▽⊙),经过一个学期在校外的兼职和生活费的节约,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机身(4199RMB,还是等到某某逊价格最低的时候。没错,还没买镜头)-.-&img src=&///a432c7faa252f69e1032df_b.jpg& data-rawheight=&369& data-rawwidth=&3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9&&&br&&br&&br&没错就是他!我特么终于熬出头了。后面两个月的日子怎么过的?借之前那哥们的狗头过的。&br&都说要搞个定焦头练构图,好吧。入手50 1.8D ,才699 RMB!&br&&img src=&///bbcb38cf38be74b19d900_b.jpg& data-rawheight=&317& data-rawwidth=&31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6&&&br&&br&&br&&br&以及当时的练手作品——《日子》&br&&img src=&///1c65a1fa4cae633b5d2c6_b.jpg& data-rawheight=&638&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1c65a1fa4cae633b5d2c6_r.jpg&&&br&&br&&br&&br&贱笑了。&br&后来就去了深圳实习。住公司宿舍,感觉不安全就把相机寄存在朋友家。一个星期没见就止不住想念!热情那是相当高。后来进了个18-135渣渣镜头。&img src=&///da616af20fca5f7ef4e7df1_b.jpg& data-rawheight=&406& data-rawwidth=&40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6&&&br&&br&背着三脚架一个人跑去深圳湾、深圳图书馆等地方。&img src=&///bcfbf0a58661_b.jpg& data-rawheight=&638&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bcfbf0a58661_r.jpg&&&br&&br&&img src=&///365ea0b63d_b.jpg& data-rawheight=&638&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365ea0b63d_r.jpg&&&br&&br&&img src=&///eb177e5decf3cfc127552d_b.jpg& data-rawheight=&717&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eb177e5decf3cfc127552d_r.jpg&&&br&&br&一年不到,快门破万。&br&&br& 前面这些看似废话,不过希望题主能体会到点什么。&br&&b&第一,你买相机的目的是什么。&/b&简单的作为拍照的工具还是记录生活、表达思想的器材?如果是前者,当然怎么轻便怎么来,微单是更合适的选择:体积小,重量小,方便携带。 &b&如果准备踏上摄影这条不归路:&/b&喜欢拍很多你觉得有意思的东西,然后回家用各种后期软件校正色彩、调色等方式表达你的想法,展现你的内心世界,那么我认为单反是更恰当的选择。而且&b&个人不推荐入门机&/b&,选择上一代的中端机才是节约成本的选择,因为这样一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机身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升级的必要性相对较小,除非将来上全画幅。当然微单也能满足这样的要求,比如索尼的阿尔法7。&br&&b&第二, 你的兴趣能维持多久?&/b&(我姑且将题主设定为走摄影这条路的勇士) &br&去年我一个人扛着三脚架和相机坐了十几站地铁去深圳湾;去海南环岛骑行的时候也带了它;徒搭318也背着它(现在的腰肌劳损当然跟它有着莫大关系)。当然比我疯狂的人多了去了。所以说,爱做的事情,怎么都不嫌累嫌麻烦。那些成天背着相机快快乐乐在外面摁快门的哥们他们会觉得机重吗?&br&&b&第三,你以后会有升级相机的打算吗?&/b&都说单反穷三代。但是为了更佳的画质、更适合的焦段需求和特殊效果带来的器材需求,绝大多数人都会义无反顾继续走下去。那么你呢?&br&&br&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了吧。&br&那么重点来了,上几张我的照片吧。哈哈。图虫ID和知乎ID一样。互粉哟!&br&&img src=&///8a257bfe865fbedef82c_b.jpg& data-rawheight=&960& data-rawwidth=&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8a257bfe865fbedef82c_r.jpg&&&br&&br&&img src=&///ad756aef1ff35_b.jpg& data-rawheight=&960& data-rawwidth=&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ad756aef1ff35_r.jpg&&&br&&img src=&///d5bada34c6_b.jpg& data-rawwidth=&797&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7& data-original=&///d5bada34c6_r.jpg&&&img src=&///9ebcd25c429966cbfc258_b.jpg& data-rawwidth=&797&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7& data-original=&///9ebcd25c429966cbfc258_r.jpg&&&img src=&///29db0d6daaa0e58c1fd447fc233a656c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29db0d6daaa0e58c1fd447fc233a656c_r.jpg&&&img src=&///e6ca439f79f8990abcb2ff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e6ca439f79f8990abcb2ff_r.jpg&&&img src=&///3ccd0a8c3bc8f48afbc2a2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3ccd0a8c3bc8f48afbc2a2_r.jpg&&&img src=&///6e7b0d4888ebd8ade71e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6e7b0d4888ebd8ade71e_r.jpg&&&img src=&///b0bb68851bac16d95d60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b0bb68851bac16d95d60_r.jpg&&&img src=&///5b0fbca3fa57a775e5b41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5b0fbca3fa57a775e5b41_r.jpg&&&img src=&///360c14cec1e806ae2ffe2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360c14cec1e806ae2ffe2_r.jpg&&&img src=&///741f05ab005d55e979b25e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741f05ab005d55e979b25e_r.jpg&&&br&&img src=&///98f6363893bee3819280e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98f6363893bee3819280e_r.jpg&&
先抛出我的答案:选单反。 答主是2013年入手的相机,一台现已停产却永不过时的D90,泥坑公司曾经的中端机皇。 在此之前的半年,也就是2012年底,在玩了朋友的D7000之后已经着了魔:卧槽这手感!这锐度!这色彩! (虽然他的还只是配了个18—105的狗头),彼…
来自子话题:
一看就知道,你弟弟跟他同学说我哥哥新买了个微单,很屌云云,然后他同学问他借,不用想你弟弟也是满口答应结果到你这里碰了个钉子心情不好。&br&以上为故事来龙去脉的推测。&br&题主我同意你的做法,贵重品不轻易借人,家人倒也罢了,外人万一出个三长两短是拉下面子索赔呢还是大手一挥自己吃进?而且还是你弟弟的朋友,做人该自私的时候就应该自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一看就知道,你弟弟跟他同学说我哥哥新买了个微单,很屌云云,然后他同学问他借,不用想你弟弟也是满口答应结果到你这里碰了个钉子心情不好。以上为故事来龙去脉的推测。题主我同意你的做法,贵重品不轻易借人,家人倒也罢了,外人万一出个三长两短是拉下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士开机设置语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