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瞎忙活,看无用的书

今年5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被俗称为“七个不要讲”的九号文件之后,《红旗文稿》等官方媒体连续刊发以反宪政和批判普世价值为主体的评论文章。这些评论文章与九号文件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其目的是企图在意识形态领域,遏制自由、民主、法治等宪政观念的传播。
针对这股反宪政逆流的批评声音已有不少,但对于这股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逆流的根源,仍缺乏深入和直率的分析。本文希望在这方面作一些初步的尝试和努力。1949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建立了一种列宁-斯大林式的专政体制。这种以大规模的暴力和无所不在的恐怖为主要统治手段的体制,具有蒙昧主义和反人类的双重性质。一种本质上反人类的政治体制,无论出现在哪一个国家,都会表现出对自己国家和本国人民的无比仇恨,并且在发泄这种仇恨时,将完全无视人类社会的任何文明和道德底线。它不但要无所不用其极地迫害本国人民,而且还要把迫害他人变成每个人的生存之道:因为这种政权先天地将每个人视为有罪的,而顺从权力的意志去迫害他人,就成了每个人向权力效忠以求自保的基本手段。持续十年的“文革”,将斯大林式专政体制的蒙昧主义和反人类的特质发挥到了极致,并
&&&&&&&&&&&&
十八大后,新官上任三把火,法治中国还是中国法治,拭目以待。
我的博客今天4岁149天了,我领取了徽章.&&
,我在新浪博客安家。
,我写下了第一篇博文:《学术研究实在难以承受之重!》。
至今,我的博客共获得892次
桂明老大推荐光明兄按语写得好!光明兄非常优秀,永新人才了得!安福在律师这一行没几在小城市有名,别说是大城市。
刘桂明按语:
今天我要向各位博友介绍的是我的兄弟刘光明律师。
刘光明律师小我两岁,是我的远房同族兄弟。当年,我们在同一个小学和同一个中学上学。高中毕业时,他考上了吉安师专(后改制为本科制的井冈山师范学
这是贺老师2012年第一篇文章。
贺卫方: 守卫者的姿态
作者:秦蓓蓓
  接触过贺卫方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颇具古时谦谦君子之风:知识渊博、谈吐风趣、接人待物随和而不失大气,站在讲台上可以纵横捭
桂明兄在2011年为中国律师及其法治的推进功莫大焉!
贺师好文!
国家利益与正义原则
宪政不存,一切都是浮云!
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
博主按:这是博主在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讲律师非诉讼执业技能之一咨询,根据录音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将出版该书,本文为该书第六章之一部分。图文:男神李健:读点看似无用的书|书法|李健_凤凰资讯
image download error : Server returned HTTP response code: 400 for URL: /ctdsb//m_dsb WenTi RenWenFengJing_4.jpg" />
图文:男神李健:读点看似无用的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他说:“人们常问我,阅读与音乐创作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二者时有关联,有时却未必。我最近在读古诗,常惊叹古人奇崛的想象力,这样的阅读能锤炼我的语言,启发我表达的方式。但人生中更多的阅读,是在无形当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议大家读点看似无用的书,培养点看似无用的爱好,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实用主义是我们今天特别要警惕的。我曾无数次听到类似的疑问:数学研究有用吗?哥德巴赫猜想有用吗?要知道,没有这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计算机技术,一些表面看似没用的理论,建构了今天的科技。” 宗禾
原标题:图文:男神李健:读点看似无用的书楚天都市报讯 在今年的《我是歌手》节目中,长得帅、智商高、会唱歌、还很幽默的李健一出现,便俘获了众多粉丝的芳心。想知道理工男神、音乐诗人是怎么修炼成的吗?多读书啊!世界读书日前夕,李健在《人民日报》撰文,谈读书的“有用”与“无用”。在他看来,读书的意义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他说:“人们常问我,阅读与音乐创作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二者时有关联,有时却未必。我最近在读古诗,常惊叹古人奇崛的想象力,这样的阅读能锤炼我的语言,启发我表达的方式。但人生中更多的阅读,是在无形当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议大家读点看似无用的书,培养点看似无用的爱好,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实用主义是我们今天特别要警惕的。我曾无数次听到类似的疑问:数学研究有用吗?哥德巴赫猜想有用吗?要知道,没有这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计算机技术,一些表面看似没用的理论,建构了今天的科技。” 宗禾李健的部分藏书《我是你的男人》作者: 西尔维·西蒙斯《文学回忆录》 作者:木心 陈丹青《眠》 作者:村上春树《灵魂饭》 作者:余华《时间的玫瑰》 作者:北岛《汉字书法之美》作者:蒋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627507
播放数:228192
播放数:283380
播放数:322362
48小时点击排行李健《人民日报》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_有戏_澎湃新闻-The Paper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李健/人民日报
10:26 来自
       【编者按】近日,歌手李健在《人民日报》谈读书以及读书的意义。原标题为《读书的“有用”与“无用”》。李健在《我是歌手3》里谈读书       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一个人读的书越多,越会意识到自己的匮乏。但我并不将读专业书视为完整意义上的读书,在我看来,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读一些人文社科类的图书。       人们常问我:阅读与音乐创作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二者时有关联,有时却未必。我最近在读古诗,常惊叹古人奇崛的想象力,这样的阅读能锤炼我的语言,启发我表达的方式。但人生中更多的阅读,是在无形当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更倡导非功利的阅读,建议大家读点看似无用的书,培养点看似无用的爱好,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实用主义是我们今天特别要警惕的。这一点从当今大学基础理论类专业的冷清与应用类专业的火爆可见一斑。我曾无数次听到类似的疑问:数学研究有用吗?哥德巴赫猜想有用吗?要知道,没有这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计算机技术,一些表面看似没用的理论,建构了今天的科技。       其实我读书并不多,但我喜欢反复阅读同一本书,尤其是经典作品。这是受到作家余华的启发,他是几乎不读畅销书的。如今各种出版物浩如烟海,而现代人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你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检验哪些书是好还是坏。那些摆放在机场书店、火车站书店的五花八门的图书,多数看了会让人失望。但经典不会,无论何时翻阅经典,你都会满载而归。       人们还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认为不应该完全凭着兴趣阅读,有时也要强迫自己读一些费力的书,这样才可能有进步。作家马尔克斯每天强迫自己上午9点到下午2点进入工作状态,实在写不出来东西,也要在书桌旁坐上两个小时。读书同样需要自我约束和自我强制。童话读起来毫不费力,但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是读童话,还是要强迫自己读一些看不懂、不好读的书。《追忆似水年华》《哈扎尔辞典》这类书不像心灵鸡汤那么好读,但强制自己读下来,一定会有收获。       对我个人而言,读书还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行为。就如同写歌词我习惯于钢笔一样,我更钟情于纸质书。古人读书,讲究焚香沐浴、品茗闲吟,追求萧然自远、悠然自足的境界。但对着电子屏幕一堆二进制的数字编码,我闻到的不是“书香”,而是工业气息。就像现在网络如此发达,还是有许多爱乐人搜集老唱片、音乐CD一样,仪式感让阅读悦目悦耳悦心,更有味道也更为神圣。       对全社会而言,目前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反差。我们的出版业数字庞大,新书源源不断,但从全世界来看,我们是人均读书量很少的国家,远非一个文明古国所应该呈现的。原因何在?这值得我们深思。       (原文由任姗姗、徐蕾采访整理,刊于《人民日报》日12版。)
录入编辑:程娱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李健,读书
澎湃新闻APP下载
澎友先来登录吧!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澎友先来登录吧!
请输入新手机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新邮箱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注册时的手机号或电子邮箱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您的密码已重置,请输入新密码
请输入6-12个数字或字母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请填写以下注册信息
获取邀请码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请填写以下注册信息
请输入4-20个字符
请输入6-12个数字或字母
&&同意相关注册协议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是否确认删除此发言?
是否确定取消所有跟踪?
是否确定删除所有收藏?
是否确认提交话题修改?提交后,需要重新审核,会保留已有问答。帐号:密码:下次自动登录{url:/nForum/s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url:/nForum/n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
贴数:27&分页:爸爸去哪儿3来啦发信人: fanggeda (花花&杨阳洋都是来自武汉的你), 信区: TVShow
标&&题: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pr 23 00:17:39 2015), 站内 && 人民日报 &&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其实我读书并不多,但我喜欢反
复阅读同一本书,尤其是经典作品。这是受到作家余华的启发,他是几乎不读畅销书的
。那些摆放在机场书店、火车站书店的五花八门的图书,多数看了会让人失望。但经典
不会,无论何时翻阅经典,你都会满载而归。#我们读书吧# &&&&&& --
1.暖春爱家#妻子的谎言#每晚20:00感动剧献&&星兵报到#真正男子汉#周五22:00热血上映&&疯狂旅程#花儿与少年友#周六22:00一路美景 钻石剧场#少年四大名捕#周二周三22:00璀璨绽放&& 青春进行时#爱你万缕千丝#周日周一22:00暖心相伴
2.#华晨宇新专辑卡西莫多的礼物#数字版全网上线 t.cn//8sdu5nu 。&&MV:《why nobody fights》 t.cn/RzMF3lM ,《卡西莫多的礼物》t.cn/RzAN0MH ,《烟火里的尘埃》 t.cn/Rzbw1sQ
3.Hi歌-《春》:t.cn/RzigI6t&&/RzqgO27&& 4.华晨宇不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男同学,但他的歌声总会替他进行最精彩的叙述。不管是那个寻找归家路的亲爱小孩,还是那个自卑怯弱的“creep”,这些主角的宣泄你一定听得到。《亲爱的小孩》t.cn/z8vuum5 《Creep》t.cn/zROtiT8&& 5.《央视《面对面》访问:t.cn/8Ffk207&&&&&&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 laov发信人: laov2014 (laov), 信区: TVShow
标&&题: Re: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pr 23 00:19:12 2015), 站内 && 文艺到日出
萧瑟处看云起,心明妙现。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23.113.107.*]
刘备发信人: Laupicono (刘备), 信区: TVShow
标&&题: Re: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pr 23 00:57:18 2015), 站内 && 读书多还那么公知也蛮拼的
【 在 fanggeda (花花&杨阳洋都是来自武汉的你)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民日报
: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其实我读书并不多,但我喜欢反
: 复阅读同一本书,尤其是经典作品。这是受到作家余华的启发,他是几乎不读畅销书的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49.77.243.*]
发信人: Shaoluos (&&), 信区: TVShow
标&&题: Re: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pr 23 01:01:26 2015), 站内 && 说的还是挺好的,不浮夸 && 【 在 fanggeda (花花&杨阳洋都是来自武汉的你)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民日报
: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其实我读书并不多,但我喜欢反
: 复阅读同一本书,尤其是经典作品。这是受到作家余华的启发,他是几乎不读畅销书的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06.38.142.*]
Bruce发信人: BruceLau (Bruce), 信区: TVShow
标&&题: Re: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pr 23 06:31:24 2015), 站内 && 确实。 && 【 在 Shaoluo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还是挺好的,不浮夸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18.87.111.*]
Abigail Breslin发信人: OliveHoover (Abigail Breslin), 信区: TVShow
标&&题: Re: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pr 23 08:13:03 2015), 站内 && 呸,装x的阅读习惯 &&&& 【 在 fanggeda (花花&杨阳洋都是来自武汉的你)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民日报
: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其实我读书并不多,但我喜欢反
: 复阅读同一本书,尤其是经典作品。这是受到作家余华的启发,他是几乎不读畅销书的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24.205.77.*]
党员发信人: w012 (党员), 信区: TVShow
标&&题: Re: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pr 23 09:40:00 2015), 站内 && z装逼不能太过分 && 【 在 fanggeda (花花&杨阳洋都是来自武汉的你)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民日报
: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其实我读书并不多,但我喜欢反
: 复阅读同一本书,尤其是经典作品。这是受到作家余华的启发,他是几乎不读畅销书的
: ...................
沂堑吃保 && 旧系奈沂遣坏赖碌模形宜凳裁炊疾皇俏宜档模际羌俚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1.203.6.*]
王小麦)和fallen811(王大麦发信人: fallen911 (王小麦)和fallen811(王大麦), 信区: TVShow
标&&题: Re: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pr 23 10:48:11 2015), 站内 && 读书还仪式感,看样真没读几本书&& &&&& 【 在 Shaoluo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还是挺好的,不浮夸
: 【 在 fanggeda (花花&杨阳洋都是来自武汉的你) 的大作中提到: 】
发自xsmth (iOS版)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61.148.243.*]
行胜于言发信人: dlym (行胜于言), 信区: TVShow
标&&题: Re: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pr 23 10:58:49 2015), 站内 && 写的不错,兼具文艺气息和理工科的严谨逻辑。。。
【 在 fanggeda (花花&杨阳洋都是来自武汉的你)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民日报
: 复阅读同一本书,尤其是经典作品。这是受到作家余华的启发,他是几乎不读畅销书的
: 。那些摆放在机场书店、火车站书店的五花八门的图书,多数看了会让人失望。但经典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61.148.76.*]
做好工作发信人: aardman (做好工作), 信区: TVShow
标&&题: Re: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pr 23 12:23:48 2015), 站内 &&&& 这意思是经典书不畅销吗?
这逻辑 想想也有点醉了 &&&& 【 在 fanggeda (花花&杨阳洋都是来自武汉的你)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民日报
: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谈阅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其实我读书并不多,但我喜欢反
: 复阅读同一本书,尤其是经典作品。这是受到作家余华的启发,他是几乎不读畅销书的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2.253.20.*]
文章数:27&分页:
抽奖到手软!将狂欢进行到底!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多读“无用”的书重要吗...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多读“无用”的书重要吗?
大家觉得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也需要多读一些“无用的书”吗?除了“陶冶情操”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会有什么用吗?如果有的话,大家都是怎么找到要看的书的呢?(医学、农学也算啦……不太分得清专业到底怎么分的啦 T T)那天和一个师弟聊天时,随手推荐了一些诸如“苏菲的世界”这样的书,结果对方回复说:“没时间读闲书啦。”我问他都在看些什么样的“课外书”,他列举的好像也都是和专业相关的一些延伸书籍,最接近“闲书”的大概也就是“上帝与新物理学”、“万物简史”这样的了。我也是学理工科的,但是从上学起就很喜欢看“无用之书”,好的坏的都看了很多,回头想想也很难说看了这些书对自己的发展有没有用,所以也想问问大家的想法。
+ 加入我的果篮
翻译爱好者,MOOC学习者
抱着功利的心态去读书本来就不会有太大的收获。如果认为看闲书没用,那么依此类推,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什么的都没用,只是你把看书当作任务,把其他的当作娱乐。既然你的问题是只考虑未来发展,陶冶情操什么的太虚的我就不说了……多读书能让你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至于在面对其他专业的人的时候无话可说,不至于在常识问题上犯低级错误被人鄙视。人脉资源和交际能力什么的是无价的吧?这是我想到的最实际的作用了……生命中没有绝对的徒劳无功。
理性的有机物
读书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读什么样的书就和找什么样的女朋友一样,自己喜欢就好书没有“有用”和“没用”的分别只有合不合个人胃口的分别理工科和文史哲啥的没什么冲突要知道像我们化学系一般都是一个有点档次的综合性大学里最富文艺气息的只要觉得有趣就把它看下去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不能只为考试和找工作活着
创客,机器人爱好者
所有的书都是有用的,区别在于你看完以后用出它的概率大小。我假设你愿意看的书,只要你还在看,那么这本书一定给了你足够的吸引力,就算内容完全没有营养,比如一本粗治滥造的笑话书,你也至少是开心的。不过你之后很难有机会用到这本书的内容。如果进一步,这本书是在其他专业领域拓展了你的知识,那么就算跟你专业无关,也是会在极端情况下对你有所帮助的,比如拓展了你可以聊天的领域什么的,但这样的机会比较少。再进一步,如果这本书讲的和你的专业无关,但是和一些人类共通的技能领域有关,那么自然也会帮到你,而且机会也比较多。最后,如果这是你的专业书,当然能直接帮到你了,而且会在你职业生涯中一直帮助你。
我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暴发户和儒商的区别并不是学历高低或者挣钱多少,而是读书,读闲书的多少。书呆子,和满腹经纶,博闻强识的区别,也是在于读闲书的多少。另外,做为一个过来人,很负责的提醒你,无论闲书还是专业书籍,都并不能确保将来收入多少和前途如何,但是只读专业书的书呆子,现在很少有市场,这是事实。另外,小女子觉得,在专业之外,还能有精力兴趣读闲书的,一般是智商更高的,能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基因。所以,不解释了。
理论物理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对于黑猩猩来说,一切书籍都是无用的。
科幻,量子物理,主观唯心主义,中医
第一点。多读专业外的书增加人的包容性,而包容性是创造力的源泉。由此理工科才能做更好的原创性发展,然后若干年后你们中的一个可以为我国拿一个理工类的诺贝尔奖或者你们当中会有人成为乔布斯,创造出其他领域的“苹果”。第二点。读人文类的书籍,增加人文精神,提高人文关怀(其要义是宽容,懂得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懂得推己及人)。你会更关注你周围的世界,懂得关心你的邻居,关心你的团队,你生活的社区,以及这个更大的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问题。你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会思考为什么中国总是出现“老人倒了人们不敢扶”,“患者总想砍医生”这种奇葩事件。并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明白这些事的不正常性,从而以己所能及的实践去改观这些事,当这样做的人,这样有人文关怀的人多了之后,我们的社会会因为你们曾经多读了些书,多有了些人文关怀而变得更美好。而这种美好也包括推动社会变得更民主,更法制和更公平放面。而所有的这些改观,都需要每个人的人文精神的提高,一点一滴的积累。第三点。接第二点,个人角度而言,当你有了哪些人文关怀,你更像个文明人,而不是只懂得狩猎技巧的穴居人。(当然穴居人也是要人文精神的,他们打猎之外还唱歌跳舞等等)。第四点。读多点人文类书籍,训练你的右脑。使你更融入主流社交生活。虽然有点悲哀,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的主流社交生活的话题圈是人文类话题把持而不是科学或理工类话题。而且还必须承认的是,这种交往中的谈话之间注重感觉和亲和力的成分要高过注重逻辑。而这些无论话题还是对谈话中技巧的把握,人文类书籍会潜移默化的教给你。大致如此。当然,我们社会的问题不仅是理工学生不读人文书籍。更大的问题在于人文学生不读理工书籍。一则难懂,二则社会主流社交的话题权是把持在他们手里的,所以他们可以骄傲的不读。但是这也同时造就了大前研一所谓的《低智商社会》,(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果壳网”存在的必要性~~)。所以,我们坚持呼唤,有人文素养的理科生何有科学素养的文科生。因为他们的存在真的会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P.S.再插一句。虽然读书有这些作用,但思维能力或者方式,和读书还是有差距的。我见过太多没有科学素养的理科生和没有人文素养的文科生。这其实是很悲哀的事了。尽管他们可以考很高分,被很好的企业录取,还是想想狠狠的骂一句,你们大学四年都学了什么了!!!
我觉得理科生读这种类型的书是有用的本来在生活中文科和理科并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不过是我们的教育制度给人为划分开了而已。以这些书和自己的专业不相关为理由拒绝阅读并不利于大脑的锻炼。在休息的时候读一些和专业不大相关的书更有助于大脑的休息与放松。可能有人觉得读这些书没有什么收获,首先知识都是慢慢积累下来的,然后有的还需要借助思考才能够深入去理解,一味抱怨意味着根本没有静下心去阅读。最后,音乐还能对一些科学家的产生启发,“文科”和“理科”有相通之处
各种闲书都看,历史经济政治科幻奇幻魔幻,只要有信得过的人推书一般都会找来看一看,这会儿手头上正看万历十五年。哥们儿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大多数时候,理工科的学问是提供给你一个前进的工具,而文史类的学问是提供给你一个前进的方向。世界很大,人生要有各种可能。不过很郁闷的是作为一个爱读书的理工科学生,居然没能碰到觉得我很attractive的妹子.......刚订了台kindle看书用,忘了哪位希腊大佬说过,人生要用前三十年读书,中间三十年环游世界,最后三十年著书立说流传后世。虽然我们不必抱着这么古典的精神,但我相信,只要你还在读书,你就还没有放弃对人生的希望
信息对抗专业,万有青年烩讲者
从微博上看了这个问题,特意过来说两句,果壳的科技青年兴趣还是很广泛的,基本都支持博览群书吧,换个地方答案的差别会很大。
我是学计算机的,当然计算机的书有一大摞,平时偶尔翻翻学习,其他的书各种各样都有,法律、散文、旅游可能占的比例大些,我的书基本从微博获得,果壳有一大部分,很多都不错,比如《冷浪漫》、《心外传奇》;柏邦妮的散文我喜欢,关注她后,后来买过一些她朋友的书;漫画看过一些有名的《一个人住第五年》、《星空》;法律买了好几本,都是美国法;前不久闾丘露薇讲媒体的时候,我想了解了解这个行业,买了几本媒体有关的《纽约时报如何讲故事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看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很喜欢,又陆续买了他的其他基本。我是真的不管书有没有用,只管自己想不想看,书架上还有诸如《把妹达人》之类的冲动消费。
读专业书是学习,读其他的书是爱好,没有爱好,就没有时间!“无用书”对我的职业发展肯定无关的,至于个人发展,提升个人修养、品位这些都太飘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保证你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话题会变得多一些。
最后,有时候读“无用书”也是一种拖延的表现哦,不要因为看书就占用了完成工作的时间。这是我从《拖延心理学》里看到的。
打杂的暖通设计,工学学士
喜欢读书就读好了,怎么还计较有用和没用呢?我是觉得任何一本书,即使是幼稚无聊的言情小说,也有可能给你你带来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你读的这些书在你没有意识到它带给你的影响之前,用普世的观点来看是没用的,可是当大量的阅读内化为你的气质与谈吐,或者偶然一次机会使你可以利用之前的知识解决问题时,你就知道你所读的那些书没有一本是白读的。真的,当你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即使你不告诉别人你都读过什么书籍,他们也能从你的言谈举止看出来。
GEEK、声音控、图像控
有用之书强气魄,无用之书练内功
理工科学生尤其要注意文史类书籍,必须尽量做一个文理都不缺的人。否则会降低很多能力,比如感受力等,看电影和读书时,很明显有些人就是块木头,如果这个木头人理科很强,还会导致固执和自大,说什么他都不懂还不肯相信,很头疼。
物理爱好者
专注于一点是容易出成绩,但同时也更容易脱离大众,盲目自大、自卑、自我膨胀,心里目标脱离大众,很多事情上容易偏执(都是自己不在行的),如果以后有权利了,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
倔强的小红军
我拒绝评价一本书有用没用,尤其是文史哲类的书籍。
专业头衔是什么鬼,好吃么
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学到的知识什么时候派上用场所以,能读多少读多少。没有一种知识是多余的。
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具有人文精神是必须的。其实完全的文理分科本来就是不科学的。人文知识和素养的培养对于科学研究也有很有帮助的。多读书总归是利大于弊的
安卓开发者,宅男,理科学士
想起天龙八部的扫地僧了,要一边练武一边念经。
我觉得是有用的。因为你不只是一个理科僧,你在平时生活、交际、把妹子等等方面,是需要非理工科的知识的。纯粹为了过“好日子”的读书多没劲,那就只有课本好读了吧。涉猎一些名著,一些感兴趣的文学类别(科幻啊奇幻啊…好吧这些都是我的最爱)。
读喜欢的书,管他有用没用干嘛?上网有用?逛果壳有用?看电视电影有用?大大打打打飞机有用?对于像我这样没有上进心没有追求的人来说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
EE菜鸟本科生
作为一个理工学校的女生,我觉得读很多文艺哲学地理历史,有自己特殊爱好的男生很attractive,正如一个会修电视的文科男在文科女的眼里是如此之man。。。当然,读闲书会不会带来实际利益就不知道了。。。
机械设计专业学生
一方面说,理工科学生?人类你觉得人类需要读“无用的书”么?另一方面就是个人选择了,喜欢就读,不喜欢就算了。什么时候想看,想看哪一本,“想”的时候再说么。理科生不能逛画展么?再就是我的极为个人的观点了,你所谓的“有用”属于“智商类”书籍(我到底在扯什么淡= =),“无用”属于情商类书籍。提高情商会没用么?除非智商奇高吧,我觉得情商对人的影响更大,或者说对人生影响更大。
正在努力的女博士
我想,大概《知音》《故事会》《女友》《女刊》以及某些自诩作家的写手(眼下多少非主流小痞子以此自居啊,哎,世风日下啊)所写的东西才算得上是“闲书”吧。《苏菲的世界》是非常经典的书,在三俗方面没办法跟第一行的这类书相比。读书是一种爱好,个人觉得除了那些三俗的玩意,其他的还是有益处的,最起码可以开拓眼界,展示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你眼前,哪怕仅仅是多收藏了一个词语或一个表达方式呢。
读两本坏书,知道哪儿坏,比读好书更有进步。
某工科屌丝
所以现在的很多理工科学生的文学修养甚至文化素养都低到不行~
linux研发工程师
读书是一种态度和生活方式。并且也不一定非得读自己专业的东西。我一般遵循自己的兴趣取向。看自己喜欢的忽略自己不喜欢的。比如我是做it的但是对心理学和经济学比较敢兴趣所以也读这方面书籍。可能你哪 师弟除了自己专业领域没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LabVIEW coder
我会看佛教的书。
网络工程本科在读
通才教育才是真理,理工科也应该了解文史地,均衡发展才好。
很多事物其实都是没有边界的吧,多读读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不仅可以打破固有思维等,也可以丰富一个人的心智,比如说即使是理科生,也需要一些对人心呵护等,毕竟你所学的,不仅仅是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还有关于我们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的知识,只要打破一些观念上的边界,人的创造性才能体现出来
奇幻控、游戏控
小时候特爱看十万个为什么,学到的知识现在都能用上,暂且不说学到的知识一定能用上,即使用不上也拓展了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读点没有什么不好,即使读了不怎么样的书,还可以用来吐槽用的嘛。
留美社科学生
如果真给这种类型的理科生推荐人文(哲学是人文哦)类的书的话,我首先会从著名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的《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开始,然后同样是马赫的《认识与谬误》,接下来将会是石里克的《自然哲学》、《普通认识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卡尔纳普的《世界的逻辑构造》,艾耶尔的《语言、真理与逻辑》,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蒯因的《从逻辑的观点看》、《语词和对象》,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最后以丹尼尔·丹尼特的《意识的解释》结束。这里最开始的是与物理学关系紧密的实证主义书籍,然后是与物理学关系没那么紧密的实证主义书籍,接下来是证伪主义、历史主义、实用主义,然后又回到证伪主义,最后以实证主义的回归收尾。
有种很奇怪的现象在蔓延,读书无用论,比如最近的”数学滚出高考“。知识不能简单地用有用无用来衡量,知识的汲取也不仅仅书本一种途径。如果真要衡量的话,甚至可以说不管什么知识都是有用的。论实用,英语够好,看美剧看电影毫无压力,出国旅游如同在国内,一口纯正的口语让你更容易在工作社交中赢得更好的印象;数学够好,面对抽象问题时更容易理解,对前沿知识的把握更加迅速;语文够好,在阐述自己观点时更能精确、清晰、有深度;各种杂七杂八知识的积累能让你在社交中迅速成为中心。如果非要这么看,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可问题在于,知识本身,或者说读书本身,都不能如此简单粗暴的来看待。不能简单以有用或者无用来评价读书/学习/知识,作为有思想、能自主学习的智能生物,人接触的每一样东西都会或多或少影响人本身,比如数学,影响着你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的能力;比如所谓各种闲书,影响着你的人生态度。简单粗暴得以目的性导向来对待读书和学习,并不适合有着复杂大脑的人类。有人学历不高,照样在一些领域内取得很好的成就;有人多年如一日提升技艺,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世界顶尖成就。这并不说明某一门学问或者有些书无用,而是印证了这个世界的多元性。但是有人以此为观点,证明读书无用、高考无用,只不过是在给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找借口罢了。所以我觉得,读书这玩意儿,跟着自己的兴趣就好,直接去以有用没用来判断过于简单粗暴了。
航空动力工程师
非专业的“闲书”有助于开拓眼界,丰富学识,了解社会,成为一个立体的人。如同吃饭不能只吃一种菜。但是,有些书的写作水品如果很低,那不看也罢。还有一些书好玩但没营养,如同鸡汤,则当适可而止。
1.书,没有有用无用之分,只有好坏之分。2.人生不止是工作赚钱,还有生活和娱乐。3.这个世界除了自然和物质的一面,更重要的是社会性那面。4.对理工科童鞋来说,诚然专业书籍更能帮助你去了解物质世界、掌握更先进的技能、获得更高的收入,为工作打下基础,但无法回答与人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好是让一个人生活幸福的关键。5.文史哲类书籍可以帮助一个人明辨是非,按照桑德尔的话就是明白在各种情况下怎样做是对的。明白为什么要纳税以及为什么有人反对纳税,明白为什么有人反对死刑,明白为什么同性恋应该被允许,明白为什么有些国家禁止堕胎,明白为什么要禁止运动员服用禁药……6.经济类书籍可以让一个人明白这个经济社会是如何运转,明白为什么财政赤字会导致美国政府停摆,明白为什么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却在升值,明白为什么我们允许电网垄断却反对微软垄断,明白为什么有不少人呼吁解除禁毒的法律,明白为什么有工厂明明在赔钱却仍然没有停止生产,明白美国汽车行业工会是如何一步步导致通用破产,明白为什么第二杯半价却比第一杯挣了更多的钱…… 7.文学就不多说了,《简爱》告诉哪种妹纸是好姑娘,《傲慢与偏见》教你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傲慢与偏见,《红楼梦》能告诉你的,那就太多了……总之,读书吧,骚年……
读书好,读好书
经济学类本科生在读,心理学爱好者
读书又不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自己放松心情啊,开阔视野啊,都可以,不过个人认为锻炼思维能力,将自己私人的情感融入到大时代的思考中最重要。
环境爱好者
我也是理工科的,就爱读闲书,喜欢毛太祖那一代的政治斗争,更喜欢历史,正史野史通吃,哈哈,有没有营养的都看看,不过我的悲剧在于看看就忘了。。
走出校门,学的什么都不重要了。而是别人正玩人的时候,爱好已经是爱好而已了。
加入爱因斯坦看过《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估计当初就不会支持向广岛投原子弹了。所谓“闲书”,或许与专业无直接益处,但是能帮助 人 做判断。《黑衣人》3里,问题无法解决了,吃个派吧。或许,仅仅是或许哦,换个角度就能解决问题。 理科生文艺一点也不赖嘛~
化工本科 数据分析
老祖宗都告诉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录音爱好者,万有青年养成计划入围选手
理科生读点文艺可以降低FA的概率,必要时可以用来毁小清新……XD
材料工程硕士生
lz就是乱七八糟的玩意看得太多啊,导致全面发展全面平庸!
是理工科学生,但是一直对于古诗词文学有兴趣。平常会喜欢读这一方面的书提高文学修养。只是苦于时间不够啊。
哇咔咔,有些事养成习惯了就不怎么思考有多大的用。就像吃饭,应该不会想那么多。
高分子材料化学学士
没什么用。。。看书不如多与人交往。走出房间到外面去学习的东西会更多。但是你要勤于思考。话说我也是个喜欢看书的人,这是我的爱好,而我没什么自制力,纵容了自己而已。有那时间真不如交往个男朋友什么的~~~咳咳
请问您这个“有用”“无用”中的“用”字,是指施于哪些具体对象?按实践论,对象都是被改造者,“用”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被改造者进行影响,这个过程可以从任何方向施行,那么,指导该过程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岂是只有您所谓的只看某些书就能掌握的?路子多着呢!系统、系统考虑才是王道!
有用啊,可以带给你灵感O(∩_∩)O~
敢问楼主什么事无用的书 你怎么定义 无用 呵呵。。。(我怎么这么想笑呢。。)
如果给用于下一个定义就好解决这个问题了。我个人觉得凡是可用于交流的皆是有用的。
Just a leader!
有没有的界定?会不会使用?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喜欢看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