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万众齐声高歌千古传回答的热闹课堂

上大学去 阅读答案_百度知道
上大学去 阅读答案
16、王老师有哪些可敬之处?请具体说出两点?(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我们”为什么感觉“大学真美!”?相关的环境描写在全文内容中起到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中多处出项“辈分”、“晚辈”、“长辈”等字眼,请揣测作者的用意。(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这群学生可爱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者采纳
16、(6分)①热爱学生。对学生的不敬毫不计较;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上大学”的梦想。②教学有法。讲究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③教育有方。对于这群调皮捣蛋的学生,采用激励的方法,带他们去参观大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出两点即可)17、(4分)主观上,“我们”第一次走进大学参观,充满好奇,觉得新鲜;客观上,大学自然环境美,学习环境美,生活环境美。(作用)是引起“我们”思想的变化的契机,是激起“我们”上大学的欲望的外因,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只答“作铺垫”得1分)18、(3分)这些字眼暗示着“我们”对王敬民老师的感情变化;小学时“我们”瞧不起他,跟他论辈分;上大学后对他恭恭敬敬,忘了辈分。19、(3分)可爱。要点提示:天真,活泼,调皮机灵,有上进心,懂得感恩等。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上大学去——范子平
我们从没有做过上大学的梦。因为我们村从来就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小学上的也不安稳,谁的家里需要劳力,马上就叫他们的孩子辍学。所以,我们一个班本来有13个人,到了五年级,就剩下我们5个人了,而且都是本家。在村里,没有我们不敢办的事,都是我们“捣蛋得欺天”,就连班主任也被气病了,回城里看病再也没回来。
过了好几个星期,学校就换来同村同族的王敬民来教我们。别看他比我们大十几岁,却是我们的晚辈,论辈分,我是叔叔,王连喜他们四个就是爷爷了。王敬民的课讲得很有意思,以故事开路,先吸引住你,再往下讲课,我们真的很欢迎。可是一让做作业,我们就不高兴了,因为我们已经两年没有做过作业了。他给我们都打了不及格,又在课堂上批评,我...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学堂2011新课介绍3---哈佛大学哲学课程(课堂讲授记录)
与世界顶尖大学课堂同行:学堂“哈佛哲学课”讲记
&&&&&&&&&&&&&&&&&&&&&&&&&&&&&
很多人会很疑惑:学堂搬到山沟里面去了,会不会与世界“脱节”?老师们会不会因此变得思想闭塞?学生们会不会因此变得“没眼光”,“土气”?
与当地学校的老师和教育系统的人接触后,发现这种说法也有依据---当地老师们的思想好像是很受局限,视野的确相对大城市的老师们要狭窄一些。因为他们的生活非常简单化,往往一个简单的课本上多年,也没有压力区吸收新的知识,自然局限了自己。
不过,一个真正想要学习的人,在哪里都能学到东西。张校长一直强调:学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老师们的思想必须开阔,每一年必须与前一年不一样。校长本人就是这样做的,即使在深山里面,我们这些学堂的老师听课的时候,依然能够发现张校长在不断提高的思想和不断丰富的新内容。他对于很多新东西的了解,绝不亚于大城市里的教授,甚至可能更深入,更广泛一些。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地球村”。信息高速公路使得即使人呆在山沟里,也能够与世界取得广泛的联系。比如各种网络资源,就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资源库,只是可惜很多中国人仅仅是把网络作为一个游戏机室和电视剧播放器了。
张校长一直非常注意收集各种学习材料:他告诉我们:为老师们准备的各种中外培训和教学课程的视频资料就有7000G。这个容量的内容,如果用时间来算的话,就算是只看一遍,我们一辈子也看不完的。
学堂的理念就是追求卓越,毫无疑问一定会要求老师和学生不断进步,与优秀者同行、向最顶尖的老师虚心学习。以培养未来有思想的公民和精英的今日学堂,教学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走出学堂后成为一个自动自发、会思考、能为自己人生负责的“真人”。所以,如何培养和引导孩子们去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脱离老师的局限,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学堂老师们的教学重点。
张校长经常鼓励老师们在把握教育核心的基础上要大胆尝试教学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个别优秀老师的“模范教学法”,只有这样才能“百花齐放”。近期学堂的教学改革,更是赋予了老师们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也给学堂孩子们带来了在国内其他任何学校都难以想象的学习自主选择权。
同时,长期经历“应试教育”、也没有上过“顶尖名校”的张校长,却在很多领域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比如英语学习方法研究、道家文化、武当内家拳等等。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不解:张校长是不是有什么提升自我的“独家秘笈”?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张校长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独到的学习方法。而且更为难能可贵地是他把这些宝贵的学习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堂的老师和孩子们,所以学堂内部老师的提升速度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学堂孩子们的进步变化经常让家长们获得意外的惊喜。
学堂经常采用很独特的方式,吸收和利用国际最优秀的教学资源给学生们上课,这是一般学校不可能去做的事情---被“教育部大纲”管得死死的学校,是绝对不可能这样“自由选择”的。因此体制学校的老师们别说做,干脆连“想”都不会去想。这就是国内教育的悲哀。
最近,学堂一班的孩子们就非常幸运的听张校长给他们上了一节课,内容就是风靡网络的“哈佛大学公开课”中的哲学课《Justice》。很多读者读到这里可能就要疑惑了:哈佛大学里的课程,还是高深玄奥的哲学课,孩子们这么小,他们能看懂吗?
这个疑惑是正常的,如果没有一定境界的老师引导,光看影碟,孩子们估计真的会变成了“看热闹”,感觉会很无聊,很乏味的。不说十一二岁的孩子了,目前很多看到网上课程的大学生们,也难以吸收这些国际顶级大学公开课的营养,基本上只是瞅瞅热闹,谈不上利用这些资源来进行真正的学习。
眼见为实:大家可以通过我写的这个课堂记录,看看学堂孩子们的思维水平是否已经可以跟哈佛学子“同台听课”了。我发现孩子们在学习这种深度的大学课程的时候,不但没有感觉无聊和乏味,反而一个个听得非常投入和认真,参与讨论的热情与哈佛学子不相上下。
在开始前,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剧情”的发展,建议可以先阅读和思考如下的思维导图,最好先下载视频,边看边领悟,这样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你想不想上美国的“顶尖名校”?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去上?
二:张校长没有上过“顶尖名校”却可以非常卓越,是否有什么“学习秘诀”?
三:这个“秘诀”可以让普通人上哈佛、耶鲁不再是梦想吗?
四:哈佛课堂第一关:转与不转,拷问内心的问题。
五:哈佛课堂第二关:推或不推,更为艰难的选择。
六:哈佛课堂第三关:哲学是什么玩意儿?
一:你想不想上美国的“顶尖名校”?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上?
上午9:00,一班的学生早早就坐在位子上,等待张校长来给他们上课。虽然没人讲话,气氛在平静中却有些微紧张,大家都很期待——究竟要上什么内容呢?我能不能答出校长提出的问题呢?
正在他们期盼、思考的时候,张校长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他轻松自然地落座后,像变戏法一样,从身后拿出两个户外用的打火石。孩子们的眼球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
“你们今天回答问题最好的一个人可以有机会拿到打火石哦”,张校长微笑着告诉大家。
“好,好!太好了!”大家兴奋地喊着,上次校长示范过用法以后,学生们早就想拥有一个打火石了。
“李老师,你负责把这次的课堂记录下来吧。”张校长对旁边听课的李老师说道,“也奖励你一个打火石,呵呵。”张校长笑着把打火石递给了我,我就是这样接受了写讲记的任务。朱云龙他们原来写课堂记录都是没有奖品的,我这回显然是沾孩子们的光了。
校长接着说:“好了,今天要上的内容是什么呢?大家都应该知道我们学堂的学费并不低。不过呢,你们可能不知道,目前的学堂学费水平只有国内一些私立学校的半价,让我感觉很失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张校长笑着给孩子们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小磊:“因为这里教的东西让我们更聪明,而那些学校不但没有让学生聪明,还成了一个高级宠物乐园,让那些学生变得很胖!”
张校长说:“不完全是这样。我们学堂很小,比规模谁都比不赢。我就想比教学水平吧,我希望今日学堂是国内教学水平最高的学堂。学费呢?如果规模小,水平高,学费自然应该是最高的才对。这就是我原来说的:“不求最大,但求最贵”。但现在我越来越没信心了,虽然我们不断地提高学费,但是别人比我们提得还快,还高,去的学生似乎还很多。因此,我的理想看来实现不了啦!你们也当不成‘国内最贵学校’的学生了”。
校长这一席话,让大家都笑了起来。
&&&“上国内的学校花这么多钱很不值,不过呢,国外的一些学校学费也很高,但全世界都认为很值。比如美国的哈佛,耶鲁等私立精英名校,一年的学费要五万多美金,加上生活费等,每年要花六七万美金,很贵吧?”张校长话题一转,问孩子们。
孩子们哗然,纷纷计算人民币要多少“哇,一年三四十万呢!”
“那你们想去上吗?”张校长笑着问大家。
&&&“当然想了!”很多人异口同声地说道。但有两个人却举手表示有问题。
小如:“那要看这些学校教什么东西,教的怎么样,我要去学什么,毕竟学费这么高”。
小瑾:“我也不知道上这些大学是不是很值得。”
张校长继续讲解道:“美国这些一流的大学的价值,都是全世界公认的。这么多高的学费都供不应求;他们的学费固然高,但是据说回报率也很高。毕业后很容易得到高收入,没几年就把学费赚回来了。
“这些大学培养了很多的精英,而且一些商界、政界的名人在退休后很多都想回到母校去当教授,这样的人当教授应该不会很差吧?像美国前国务卿也就是总统助理赖斯从政界退出后就想回母校教书,但人家还不要,说她在执政时的一些做法,违背了这所大学的价值观。你看在国外当国家级的大官想教书当老师,母校都不给面子,证明国外的大学老师的地位是很高的。之前的另一个国务卿基辛格就成功当上了大学教授。
国外还有一些大企业的CEO在晚年退下来后也都很愿意回大学做老师。他们教授的知识面非常宽广。你们知道我一年读三百本书,觉得很厉害吧?但这是美国学生的阅读要求,教授比学生还要厉害一些。所以上这样的大学,与世界一流的教授和学生们为伍,难道不值得吗?”
大家都表示同意。
“那现在就有个问题了;你们想去上,而美国好大学的学费这么贵,要用什么方法去上呢?”张校长又抛给孩子们一个难题。
小磊:“可以去美国银行贷款,读完大学后工作再还给他们。”
小慧:“可以努力学习,争取拿到奖学金。”
小璐:“可以在周末的时候自己打工攒钱。”
张校长赞许地说道:“好了,你们都想到了很正确的办法,可以找银行,因为上这种精英学校的学生,银行是会很放心贷款给你的。可以周末打工,也可以努力争取奖学金。美国这些一流大学提供奖学金都是很丰厚的,但前提是:你必须优秀,特别优秀才行。他们的优秀标准是:你必须会提好的问题!你必须很独特;而不是说‘我好乖哦,我的答案都是背来的,只要能够找到答案’,他们的教授不告诉你们标准答案。
还有另外一个很特别的方法你可以拿到奖学金,就是你懂一门很特殊的本事,比如你会内家拳,别人的拳击高手你一碰他就倒了,他们就会觉得你很特别,给你发奖学金。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
大家开始思考,但却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张校长看看大家,说道:“没有哦,没有的话就说明你们还不够聪明。”
大家不甘心地看着张校长:那到底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
二、张校长没有上过“顶尖名校”却可以非常卓越,有什么“秘诀”?
张校长:“你们可以想一想我是怎样学习的呢?我之前告诉过你们的,几年前美国Discovery来访,主要负责人就是一个国外知名大学东方文化学院的院长,他发现我讲的东西很深,而且中西贯通,对他们西方的最新学术进展也很了解,还多次指出他们学术上的理论弱点,所以很佩服我。其实如果现在他再听我讲的话,就可能更吃惊了。这证明我并不比美国那些教授差,但我可没有上过美国的大学呢?也没这么多钱来让我上。”
大家有些迷惑,看来不花这么多钱,不上美国名校,也可以获得本事的。
“你们认为这里面我有什么‘秘诀’吗?”张校长笑着问大家。
小璐:“因为张校长研究中国文化,所以在这方面很厉害。”
张校长:“那你的意思是中国人就懂中国文化,而且似乎我并不了解外国文化哦?”
小璐:“不是,研究好了后是可以相通的。”
张校长:“呵呵,这样说也可以,万法归一。小如你说?”
小如:“因为你可能在读书、自学,会自己学习。”
张校长点点头,继续讲道:“我一路上学的时候,几乎没有碰到什么好的老师,包括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但是,真正的好学生会自己找老师。我会自己去拜最好的老师,而不是“等老师来教”。
比如,我的武功是“外行”,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但是你们也见识和比较过我与某些“专业拳师”的水平。如果你们觉得还不错的话,这种本事是哪一位名师教的呢?其实,并不是哪个老师教的,而是自己去找来的,自己研究、思考、“悟”来的。
这个世界上很多好东西并不需要很多钱,甚至不需要钱,只要用心就可以得到。即使老师根本不认你,不想教你。但是只要你会学习的话,他的东西你也很快就能“得到”。比如我的手中就有价值要几百万的各种课程的国内外名师的培训课程资料,但我没有花这么多钱亲自去现场,只用了很少的的钱就买到了他们的视频资料,请到了世界第一流的老师来教我。实际上,有不少花钱上现场的人,还未必有我学得好。你们说这个免费的方法好不好?”
大家听得很投入,纷纷表示学这个方法太好了:
“那么,我的‘秘诀’你们掌握了吗?”张校长笑着问大家。
小刚:“就是主动去找老师!自己动脑筋思考。”
张校长点点头,接着说:“这就是今天要教给你们很重要的学习‘秘诀’——好学生都是主动地寻找学习资源,并善于充分利用身边资源的学生!掌握好了这个‘秘诀’,可以受用一辈子,大家要不要好好学?”
“当然要了!”孩子们齐声答道。
“ok,那么更好地去上美国大学的方法是什么呢?国外几十万一年的私立精英大学,其实也可以免费上的。美国很多一流的大学,现在就把他们的经典课程公开放到了网上,总共120多门课程哦,这么多课,可以让你上三个大学都上不完。是不是很棒?”张校长为孩子们娓娓道来。
孩子们觉得这是天下掉馅饼,表示同意。
“但为什么这么好的资料放到了网上,大多数人还是要花钱去呢?”张校长假装有点困惑地问道。
小聪:“因为他们觉得去现场听内心更有感觉,更有价值,看录像的话没有这种效果。”
张校长:“嗯,是个理由。不过,如果不会学习,就算是天天呆在全世界最厉害的老师身边,花再多的钱,也是学不到东西的。你们都知道佛陀和老子都是世界顶级的导师吧?但很多人当年天天在他们身边,也没有进步多少。但反过,如果自己真的想学习和进步,就算是老师不在,也能学到他的东西。比如老子,我并不在他身边,但这却不会妨碍我学习老子的智慧。所以人只要有心,东西就可以得到;要是没有心呢,东西即使放在了眼前,也是白搭。”
大家若有所思的领会着张校长所讲的话。
三、这个“学习秘诀”可以让人们上哈佛、耶鲁不再是梦想吗?
张校长继续讲:“国外一流大学的课程放到网上后,我们很多中国的家长和学生都知道了,但并没有好好利用。很多学生还是宁愿傻乎乎地去听一些很垃圾的大学课程修学分,浪费时间。你们猜如果现在我是中国的大学生,遇到我不想听的课时,会怎么做吗?
大家好奇地看着张校长:又有什么好办法?
“我会买一本彩屏的电纸书,然后把这些课程拷上去,戴个耳机。身子在中国的大学课堂,但我实际上学的却是美国的大学课程,让美国一流大学的顶尖老师来免费教我,这样我上四年出来,会不会比听垃圾课的人更有智慧一点?”张校长讲出了自己的办法。
大家纷纷觉得这是个非常棒的主意!但是中国的大学生们就这样就能提高了吗?大家还是很怀疑。
校长说:“而中国的大学生,可惜的是:第一,他们没有心来好好学习,他们只关心分数和文凭,不关心真智慧和真学问。现在这么好的机会,相当于美国大学每年送大家十几万美金,只要你好好学下来,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但很多大学生他们不愿意学习,而是把时间花在玩游戏,看无聊的电视剧,等等;
第二个原因:中国的大学生从小没有学会思考,不知道怎么看别人的课程;因此他们看了一段时间后,不懂别人的开放式教育方式,看不到这些课程的价值,就觉得挺无聊的。后来就不再看了。
美国的大学课程,绝对不是像看电影一样傻傻地花了时间就可以明白的哦!他们课堂的精彩之处,就在于要不断地思考。等下你们就可以看到了。
“今天,你们还这么小,就可以开始上美国大学的课程。很多中国、外国的人都把哈佛、耶鲁作为自己的梦想;你们现在就“梦想成真”,多好。”
大家很兴奋地点点头。
“现在我们开始看哈佛课程,我会教大家怎么看,等你掌握了我这种方法,将来你从今日学堂毕业后,就可以不用花钱上最好的大学了。当然,如果你愿意花钱,我也不反对哦。”张校长笑呵呵地补充道。
通过前面的引导梳理,张校长让孩子们明白了:一个追求卓越的最重要两个方面,那就是:心态和方法!每个孩子的内心,其实都有追求卓越的心愿;老师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样的心愿给激发出来,在张校长的讲课过程中,大家可以发现孩子们求学、追求卓越的心,都被他睿智而又生动的话语极大地调动了起来;这就是真正老师的价值,绝对不是只会讲“知识点”的老师能够做的。这也就是张校长说的“教其心”。
四、哈佛课堂第一关:转与不转——拷问内心的价值观问题
“今天开始上的课,是哈佛大学一门名叫《Justice》(公正)的课程的第一节目《The Moral
Side of Murder》”,张校长为孩子介绍道。
视频开始播放,哈佛课堂上的教授为现场的大学生开始上课:这是一门关于公正的课程,我们由一个故事开始。设想你是一名电车司机,你的电车正以每小时6英里的速度行驶;你发现,在车轨尽头有5位工人正在干活,你想尽办法要停下来,但却因为手刹失灵而刹不住车了。你感到很绝望,因为你知道,如果你撞向这5个工人,他们必死无疑。你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这时你发现在电轨的尽头刚好有一个分叉,在另外一个岔路上只有1位工人。你的方向盘还没有失灵,所以你可以选择把方向盘转向那条分叉路,撞死那1个工人,但可以救活另外5位。
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正确的选择?你会如何选择?我们来做个投票——有多少人想把车转向另外一个分叉路?
&&&&张校长这时暂停视频,为孩子们讲道:ok,你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把自己想象为现场的大学生;上面的老师怎么要求,你也怎么做。你们千万不能说‘啊,我只是看影碟’。所以,现在开始思考:你们谁愿意为了救这5个人,把车转向分叉路撞死另外一个人?
孩子们稍作思考后,大部分人都举起手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选择。
“ok,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转,有没有人不转呢?”张校长接着问道。
这时全班只有新生小聪一个人举起了手。
“非常棒,这个同学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你来告诉我们为什么选择不转吧。”张校长赞许地对小聪说。
小聪:“因为我觉得这一个工人,本来就是按照规则呆在那个火车不会过来的岔路上,不能因为要救那五个人就撞死这一个人。”
“那五个人难道就违反了规则吗?这个问题中并不是这五个工人出了问题,而是电车出了问题。”张校长指出小聪思考的问题,然后问其他人“同意的人说说为什么要转。”
小磊:“转向这一个人,他跑开的几率大些;要是转向那五个人,可能有些人来不及跑开。”
张校长:“你修改了原始的问题。我们现在必须按照老师提问的规则设定来回答问题,而不是来改变老师的问题。如果你总是这样的话,老师就会对你摇摇头:‘你根本没听懂我在说什么’!这门课就会不及格的啦。你们连续两个人,都出现了相同的问题---误解老师的问题。你们看,就这么小一段,如果不认真看的话,就看不懂了。”
其他人认真的聆听着张校长的分析。
小蓝继续回答:如果转过去的话就会只死一个人,相比之前死五个人会少死一些人。
张校长:你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只需要死一个人的话,就不要死五个人”,对吗?
小蓝点点头。
“其他人同意她的观点吗?”张校长问问其他人。
大家都点头认可。
“也就是说你们都同意:‘如果能够只死一个人,就不要死五个人’作为一种正确的行为规则,对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要讲出另外一个规则来。”张校长继续追问。
大部分人都表示认可,只有小玮一个人表示不同意。
小玮:“也不一定,因为这一个人的价值,说不定大于另外五个人的价值。”
张校长:“想的不错!问题是:这个司机好像没时间来调查这个人是不是很有价值哦?”
小玮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张校长:ok,现在好像没有异议了。你们刚才已经回答了哈佛教授的问题,现在来看看哈佛的大学生怎么回答的”。
&&&&大家非常期待地看哈佛的这群一流学生是怎么回答的,视频继续进行:大部分哈佛学生跟孩子们一样,选择了转向,结论也和孩子们相同:死一个比死五个人更好。过程跟张校长的方式很类似,教授开始提问那些转向的少数派这样做的原因。
第一个学生:如果可以只撞死一个人,那么撞死五个人肯定是不对的。
第二个学生也表示:我认为这跟911事件是类似的,我们把撞向宾夕法尼亚州空地的人视为英雄,就是因为他们选择牺牲飞机上的少数人,而不是撞向有更多人的大厦。
张校长暂停视频,继续讲解:大家看看哈佛学生的回答跟你们相比怎么样?
大家觉得最终选择的答案倒是差不多。
张校长:对哦,你们应该为自己鼓掌庆祝下,因为你们这些十几岁的初中生,回答的问题竟然已经跟哈佛大学生差不多了,这是不是很了不起?”
孩子们很自豪地为自己刚才的回答鼓起掌来。
“但是要注意细节的区别哦:他们的回答,没有出现你们前面两个同学的错误理解。第一个人的回答很朴实,但朴实不是笨蛋,而是简洁,不花哨;我们中国的很多学生学成了花哨的毛病,这是你们需要注意的。第二个回答是用例证来补充上面同学的原则,很不错吧?”张校长把哈佛大学生的回答顺便点评了下。
大家表示赞同。
“不过呢,我更在乎少数人的回答,因为根据我的看法,大部分人都是比较愚蠢的,只有少数人才是聪明的,但也不排除在有些情况下少数人是超级愚蠢的。所以,你们要去仔细聆听那些与众不同的声音,这句话听过吗?”张校长话题一转,开始提问大家。
大家摇摇头。
“这是《与神对话》里面的G先生说的,原话是这样讲的——当你听到那些与众不同的声音,特别是与你的意见不同的时候,你一定要去仔细聆听,因为它可能为你提供了一个展现更广阔世界的机会!所以倾听少数人的意见,是让你增加智慧的好办法。你们看:这个课堂中的老师也引导大学生去仔细聆听少数人的意见。”张校长为大家分析道。
视频继续进行,代表少数派的一个东方面孔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道:我不同意,我认为这跟“种族灭绝”的诡辩是一个手法——为了救活一个种族,你就可以杀其他人。教授追问:“那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为了避免出现像种族灭绝一样的做法,你就宁愿撞向那5个人?”
其他学生哄堂大笑,这个学生有点难堪,但还是回答道:理论上应该是这样的。教授称赞道:ok,that’s a brave
张校长暂停视频为大家讲解:这是一个中国学生,因为你看他刚口要说“我”,突然意识到不对劲,立马改口说“I”(这个细节现场听课的很多老师和孩子们可能都在不经意间忽略过去,因为这一个瞬间非常短暂),所以证明中国人在哈佛课堂还是比较活跃的。那你们能听懂他讲话的意思吗?”
大家对这个大学生的发言有些困惑,理解不了。
&&&&张校长:如果你听不明白,那就要停下来思考下——这个人讲得到底是啥意思?
小瑾举手提问:我不理解他里面讲得“种族灭绝”是啥意思?
张校长:ok,坐下吧。碰到类似这样的问题。你们可能就需要老师的帮助,这也是你们现在还达不到哈佛大学生水平的原因,因为你们很多基础知识还不具备。
这个学生用了一个很重要的词汇,叫“种族灭绝”。是因为有一种人类理论认为,某些人类种族比另外一些种族更重要,更优越。比如德国希特勒就认为“日耳曼民族是天神的传人,是最优秀的民族,其他的民族,特别是犹太人是最低贱的民族,因此他们认为可以杀掉犹太人,牺牲犹太人的利益,来满足日耳曼人的利益”。
学生们普遍觉得这种理论很混蛋,很变态。不过,张校长话锋一转,说:这种理论,中国人也是普遍同意的,中国人似乎是天生的种族主义者。假如你认为身为中国人,就特别“自豪”的话,就觉得自己是“伟大光荣的民族”的话,其实就是种族主义者。同样,如果你对自己的民族感到自卑,见到白人就吹捧,为自己的肤色而惭愧的话,你也是种族主义者。可惜,在中国常常就是这两种人构成了“主流”,现在所谓“爱国主义”的左派狂热分子(毛左),就是典型的种族主义,民族主义者,他们的对立面“右派”,是以相反的观点来表达的同一种倾向,都是不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作为“人”的存在。
只有认为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人类的一员,不比其他民族更优秀,也不比别人任何民族更低贱,这才避免了种族主义的思想原则。实际上,儒家一贯喜欢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思想根子就是典型的法西斯主义;儒家也一贯强调和宣传人的生而不平等是正常的,致力于维护“等级次序”,“尊卑上下”,因此在西方民主传统下的人来看儒家,就会觉得儒家的思想非常原始,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因此西方对儒家的思想比较反感。中国传统文化中思想最开放,最强调平等的是佛教。佛陀说“众生平等”,认为不光人类是平等的,连动物、植物等等,都是跟我们一样是平等的。这就比西方的人人平等理论更深入了很多。
但接下来又有一个问题了——那岔路两边的一位工人和这边的五位工人,跟“种族灭绝”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又不是不同的种族,他们都是美国人哦?
&&&&孩子们又有些疑惑了,开始思考。
小聪:“为了救五个人而杀一个人不太公平。”
“为什么不公平呢?”张校长追问。
“因为这本来这五个人是要死的,现在却要另外一个人来替他们死,感觉不公平。”小聪补充道。
“五个人死去就公平吗?你应该说为什么不公平,不能说‘感觉不公平’,你需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原则,思维可以再深入些。”张校长梳理道,“其他人呢?”
小颖:“因为这五个人和一个人就相当于两个种族。”
“为什么可以相当于两个种族呢?”张校长穷追不舍。
“因为这……哦……”,小颖支支吾吾回答不出来。
&&&“你前面说的是对的,但后面的原因还是讲出清楚。所谓可以认为你仅仅是蒙的答案。为什么可以看成两个种族呢,其他有没有人知道?”
小抒:因为电车撞向的这五个人可以看做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种族。
张校长:挺聪明的,但为什么会相当于一个种族呢?
小抒:因为它撞过去就要死五个人,相当于一个种族……
张校长点评道:你们现在都是只有前半截,没有后半部分。其实种族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认为一个人类群体比另一个群体更优越,具有优先的选择权;认为某一个人和群体比另外一个人和群体更重要,这就跟你们看到这边的山民一样;如果你们觉得你们来自大城市,就比他们更优越,那你们心里面,就有种族主义的思想。对还是不对?
大家赶快说自己没有看不起山民。
“所以把种族主义这个观念放掉之后,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很伟大的,我们不需要因为别人哪方面做得好就低落,别人那些方面比我们做得差就可以骄傲。哈佛的这个课程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让大学生思考什么是对你重要的,是选择‘我很棒,别人很低贱,所以别人要围着我转’还是‘我很棒,别人也很棒’”&
张校长分析道,“所以这个人的发言,一下子抓到根本了,是不是很有水平?”
大家都表示确实很棒。
“那这个教授怎么评价这个学生的发言的呢?他为什么用了一个‘brave’?”话题一转,张校长又将了孩子们一军。&
小璐:因为他的回答跟前面的人与众不同。
小磊:因为他经过了自己的思考,跟比人不一样。
小如:因为他可以跳出别人回答的限制,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分析思考。
“好了,这里也是你们为什么需要老师的讲解了。每一个词都代表了它背后的一种想法和思维。你们可以想象一下——虽然你们愿意捍卫自己心中‘所有人都是一样,没有谁比其他人更重要’的原则,而勇敢地驾车撞向这五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中是什么感受呢?应该感觉难受吧?大家都选择转向,就你偏不转,这种“特立独行”的理压力大不大?”张校长模拟情景后问大家。
大家拼命地点点头。
“所以教授不是在鼓励他应该这么大胆地去撞人,他用‘Brave’首先是赞赏他敢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思想,也理解他会被别人看成“怪物”所需要承担的压力。但教授又非常尖锐的追问:‘哦,那你就要勇敢地撞向这五个人了?”他感觉很难堪,觉得好像不对。但是为了捍卫自己的理论原则,又不得不(其实很不情愿地)承认‘理论上就是这样的’,弄得哄堂大笑。实际上这也说明哈佛学生学术上的诚实。可能他实际上现场不会这样做,但理论原则上他认为就应该这样做,而且不怕周围人的嘲笑,这就是一个人敢于捍卫自己的思想,所以教授说他很‘brave’。很多时候,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的确是很需要勇气的。这个词大家一定要去仔细感受。
“其实我们学堂也很勇敢,很多人不敢做的事情我们做了,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很勇敢,因为他们爱你们,支持你们追求卓越的选择,用跟绝大多数学生不一样的方式来学习。因此你们东家都很“brave”,对吧?”张校长笑着说。
大家都开心地点点头。(张校长把“brave”这个词讲得丝丝入扣,大家听完后才发现里面竟然有这么多明堂,没有张校长的讲解早就忽略了过去。)
五、哈佛课堂第二关:推或不推——更为艰难的选择。
“分析完了第一个问题,大多数人的做事原则,已经很明确了:为了救更多的人,可以牺牲少数的人。下面教授就要换另外一种情况,来让你们捍卫自己这个原则,看看你们会怎么做。看你们够不够“勇敢”了”张校长狡黠地看着大家。
视频继续进行,教授讲解道:“现在预先设定的情况有所变化,你现在不再是一个司机,而只是一个旁观者。你站在桥上,俯瞰电车的轨道,沿着这个轨道的尽头有五个工人。电车的车刹也一样失灵了。虽然你不是司机,但是你依然感觉到很无助,突然你看见有一个人,而且很胖,就站在离你不远的地方。”底下的大学生大笑了起来。
张校长暂停视频,继续向孩子提问:“为什么这个教授要说一个非常胖的人呢?”
小瑾:可能人看见胖的人视觉效果要比瘦的人感觉不舒服些。
张校长:这个哈佛教授身体怎么样?是不是跟学校的老师一样瘦瘦的?”
大家笑起来。
“大家请注意这句话后面的价值观:在美国,上流社会的人往往是瘦子,胖子是缺乏健康知识和缺乏自我管理的结果,因此在美国,很多胖子往往就是教育和能力都比较差的低薪工作者。因此教授这里提出一个胖子的含义,隐含有“这个人应该不是很有价值”的暗示,不像是精英阶层的人注重饮食健康和运动。
其实今日学堂也不接受肥胖的孩子入学;六年前学堂很小,很缺学生的时候,我们就拒绝接受胖孩子入学;因为把胖孩子养出来,代表了家长的无知和愚蠢,这种家庭的学生当然学堂不会收的。而且胖孩子的精气神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将来发展的空间也不大,与长大了才变胖的人不一样,学堂不想把教学资源浪费在这些人身上。现在你们就明白为什么在学堂里,学生老师们都要进行严格的身体训练了。这是实践老子说的‘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一个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不考虑自己的健康,不为自己的身体负责的人,也是不值得委托重大责任的人。你们看看影片中现场的这些大学生,有几个是胖子?他们将来长大后就代表美国的上流社会哦,没有几个吧?”张校长问大家。
大家看着满满的课堂,确实没有发现几个胖子。
“所以将来你们长大出去了,如果谁长得胖乎乎的,就拜托不要说是今日学堂毕业的哦。”张校长笑嘻嘻地给大家说。
大家哄地笑起来。
“既然美国的价值观,是胖人相对来说要缺乏智慧,没有价值一些,所以把他牺牲掉,可能让大家就容易接受一些。于是教授就故意这样说”张校长引导孩子们仔细体会视频中传达的丰富信息。
视频继续进行,教授接着说:“你可以推他一把,他会掉到轨道上,刚好停住电车。这样他会死亡,但却可以救活另外五个人。现在,你们多少人会选择推那个胖子?请举手。”
听到这里,孩子们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张校长暂停视频,问大家:ok,你们谁愿意做这件事?举手吧。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下不了手”;这个选择真艰难!思考了一段时间后,有两个人举手。
小诚:这个胖子估计没什么智慧,推下去可能没有什么损失,所以推下去吧
张校长:那万一他不是你所说的没什么智慧,可能还比较厉害,那你推吗?
小诚:那如果这样的话,还是不推了……
张校长:那你到底推不推?。。。推,还是不推,这真是个问题!不够彻底,呵呵。
大家也跟着笑了起来。
小如说:因为五个人价值大于一个,所以我选择推。
张校长:“ok,你通过勇敢地谋杀掉一个胖子,来捍卫了自己刚才‘宁可牺牲一个来救五个’的价值原则”
“其他选择不推的人,别以为你们不举手就没事了;明明你们刚才认为五个人价值大于一个,现在怎么不推,就是背叛了自己的原则。必须给我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小瑾:我认为这五个人按照正常发展就是该死的,胖子好像是个旁观者,不该死。
张校长:你的意思就是这个人不应该被强迫卷入事件,对吧?
小瑾点点头。
张校长:嗯,那就学会用更准确的词来表达你的思想,好吧?
小瑾郑重地点点头。
小刚:我感觉不给这个胖子说一下,就把他推下去有点不道德。
张校长:哦,那你的意思是——你会先跟这个胖子商量商量‘为了救这五个人,胖子你就下去吧?’,是吧?
大家被张校长的设问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小刚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他要是愿意就推,不愿意就算了。
张校长:小刚的表达有一点是很重要——就是他认为做什么事情需要尊重当事人的意见。这个理由其实很棒的。
小璐:如果我推的话,就感觉是我把这个胖子给杀死了。感觉不舒服。
张校长:但你不是刚要“牺牲一个人来挽救五个人”吗?难道这不是一样的吗?
小璐:不一样,刚才我是司机,我必须要选择;但现在我不一样,可以不这么做。
张校长:哦,那你的意思就是“你只是个旁观者,你不愿意卷入事件”。对吧?
小璐点点头。
张校长:但你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呢?
小璐:这个……
张校长:那些不肯下手的人,还有没有其他理由?
小蓝经过考虑半天后,终于下定决心站了起来,艰难地说:“我还是……推吧!”弄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张校长:哦,这是为什么呢?
小蓝:因为这问题跟前面问题是一样的,最终都是要我做出选择:是一个人去死,还是五个人去死。
张校长:好,那你下得了手吗?
小蓝(很犹豫地下定决心):下——得了!
大家看小蓝的样子,都笑起来。
张校长:呵呵,ok。但你现在来解释一下:前面的情况,不论是杀死一个,还是杀死五个,怎么讲都是一个accident(事故);而你现在的行为导致的结果却改变性质了,变成了murder(谋杀),你愿意把一个accident升级为murder吗?
小蓝(很为难地作出决定):不愿意。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做的。
张校长:不愿意?但你推了后事件性质就改变了。有没有人来制裁你不知道,但你可以说‘为了心中的理想和原则,我愿意把牢底坐穿’。
大家再一次哄地笑起来,没想到一个看起来枯燥艰难的选择,在张校长的讲解下竟然如此的生动、幽默和清晰。
张校长:ok,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下面看看这些大学生是怎么做的,估计他们可能没你们这么勇敢哦。
视频继续进行:哈佛的大学生们跟孩子们一样,在第一个问题中选择“牺牲一个人救活五个人”的大多数人,却在第二个问题中选择了“不推”。教授开始提问大家:为何大家在看起来相同的算术题面前,都改变了自己的原则?
第一个大学生:在第二种情况下,我认为涉及选择的问题,那个胖子原本不牵涉到这宗事故里,他可以选择置身事外。而第一种情况,两边的工人都已经牵涉到事件中。
教授追问:但另外一个岔路上的家伙,他不会比那个胖子更想牺牲自己吧?
大学生:是的,但他在岔路上啊。
教授继续追问:但胖子他在桥上啊?(故意用大学生一样的思维逻辑)
大学生这时候开始思维短路,很无奈地笑了起来,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老师的观点。
张校长暂停视频,为大家进行分析:这个教授的水平怎么样?
大家纷纷赞叹太厉害了。
张校长:这个教授的思维的确很厉害,他故意问学生的思维盲点。因为他辩护的理由是不对的,这个不是由于胖子所处的位置来决定的。不过没有用我们刚才比较客观的说法,而是用了一个主观的说法——那个胖子是否不愿意参与进来!这就把大学生绕晕了。我们其实可以比这个大学生做得更好,因为岔道上的人面临一个必然选择的两边——转还是不转;而胖子本身在事件之外,他没有必然面临这个选择,更不需要让无关的人员来参与这个选择。因此情况与“道上的那个人是否愿意”不是一个问题。但这个大学生显然就乱套了,所以就被教授问得张口结舌。这就叫思维,教授就是很容易找出和考验学生思维漏洞的人。
视频继续进行:
第二个大学生: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在死一个或五个中作出选择,那些工人死于失控的电车但不是你的直接行为;但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推了胖子就是你的自愿选择,你有能力选择推或不推。所以我认为两者有本质区别。
第三个大学生起来反驳:我觉得两次都是杀了一个人,没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做的,第二次也是。
第二个大学生为自己辩解:这是在亲手杀死一个人,有别于把车转向撞死人。
教授设问:假设在桥上,我不用推这个胖子,假设他是站在了一个陷阱上,我可以向转方向盘一样打开那个陷阱,你怎么做?(全场再一次被教授的睿智所折服)
第二个大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好像更不对了……
张校长暂停视频,讲道:教授又把这个学生问翻掉了,让他越解释越糊涂。其实,用我们刚才的解释就很清晰:这两件事情完全不同,一个是事故,另一个就是谋杀了。学生完全可以说:我不愿意把原来的事故变成谋杀事件,所以不干。但这个教授就是抓住了他的思维盲区,有意设置了一个陷阱,让他自己跳了进去。这是学堂老师们需要学习的地方:老师的价值,就是提醒学生的思考存在哪些问题。
好了,下面这个教授就要开始另外一个设问了。不过呢,还有个问题这个教授应该问而没有问,我们来试试看:我们就来跟刚才的“小谋杀者”继续对话吧。
小蓝站起来,准备接受张校长的问题。
张校长:假设你的体型掉下去也可以挡住车,避免五个人死去,你会选择把胖子推下去,还是自己跳下去?
小蓝想想后回答:自己跳下去。
张校长:为什么呢?
小蓝:因为这个时候要考虑胖子的感受啊!
其他人哈哈笑起来,张校长示意小刚站起来回答。
小刚:我不跳,我觉得自己的命比别人重要。
张校长笑着告诉他:你很诚实,呵呵。
小瑾:我自己跳,因为我不知道胖子愿不愿意跳……
张校长立刻追问:你真的不知道胖子愿不愿意跳吗?难道你去跟胖子商量——为了救五个人你就跳吧!胖子会说“哇,棒极了!原来我长这么胖还有这个用途,跳吧!”。
大家立刻哄堂大笑。
小瑾不好意思的说:不是,他应该是不愿意的。
小颖:我选择自己跳下去。如果推胖子,我就变成了谋杀者,可能死两人;如果自己跳,只死一个人,所以我选择自己跳。
张校长:到目前为止,小颖的答案是最棒的,因为他是坚持‘最少原则’最彻底、最典型的思维模式,很好。
小磊:胖子现在是不想参与事实,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我是想参与事实。
张校长:很棒,小磊,如果把你的话修改下就是哈佛大学生的水平了,这个教授也会给你打高分,你可以告诉教授‘如果我需要捍卫自己的原则,应该自己跳下去救人,不能牺牲别人,所以不能推胖子’,对吧?
小磊点点头。如果这样回答的话,就比哈佛的大学生回答更精彩了。
张校长:回过头来,我们来问问小刚——为什么你要选择了捍卫自己心中的原则,却选择了让别人为你做?让胖子去死呢?
小刚着急地为自己辩解:因为虽然我知道那是原则,可是我不想做啊!
张校长:那你可以置身事外啊!为什么要当谋杀者?
小刚:因为当谋杀者就坐坐牢嘛,又不会死
张校长继续反问:哦,你的意思就是要捍卫自己的原则,需要别人牺牲,别人牺牲大的,你牺牲小的。那如果是终极谋杀罪的,你可能会被关在监狱里一辈子,整天跟猪一样的,这跟死了有什么区别?
小刚很无奈地说:如果是这样,那我还是自己跳下去。
张校长:哦,那如果判几年你就不跳?
小刚很不确定地说:十到二十年吧……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张校长:如果你心中有原则,就去捍卫自己的原则,像小磊一样;就像你刚才说“应该考虑和尊重别人的意见”一样。仅仅是活着,不去捍卫自己的原则,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虽然你很诚实,但却不得不给你贴你一个标签:你很分裂,不想承担责任。
接下来哈佛的课堂上,教授继续变换话题:由电车司机变化为医生,孩子们再一次和大学生们一样思考、抉择,张校长睿智生动的讲解和灵活的思维让孩子们在津津有味中发现自己的思维怎么总是在短路。由于篇幅问题,就不多写了。
本文未完,下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齐声恭喜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