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质矿产勘查局工程(综合找矿方向)的工资如何

安阳县马家铁矿地质与物探综合找矿效果及找矿方向探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易发表网提供各学科期刊论文下载、毕业论文...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安阳县马家铁矿地质与物探综合找矿效果及找矿方向探讨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你可能喜欢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工程和地质学哪个好分数咋样、还有地质工程往综合找矿方向还是工程地质方向哪个好、谢_百度知道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工程和地质学哪个好分数咋样、还有地质工程往综合找矿方向还是工程地质方向哪个好、谢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工程和地质学哪个好分数咋样、还有地质工程往综合找矿方向还是工程地质方向哪个好、谢谢你们
提问者采纳
石经院是原地矿部所属的五所地质学院之一(河北地质学院),地质学偏重理科。地质工程向哪个方向发展都可以,看你喜欢什么,地质工程偏重工科,就业是地质工程稍好,如果做研究工作基本上都差不多,这两个方向的就业都还可以,如果出野外或者在工地工作都不轻松地质学和地质工程都差不多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石家庄经济学院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整装勘查,一个明媚的找矿符号(矿业大会特刊)-中国矿业网
当前位置:
编务热线:&010-7
整装勘查,一个明媚的找矿符号(矿业大会特刊)
.cn 日 作者:本报记者
张 立 编辑:中国矿业报
  提要:始于2011年的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明确提出的“358”目标是:3年实现找矿重大进展,5年实现找矿重大突破,8~10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  作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龙头性的工作、重中之重,整装勘查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什么是整装勘查?入选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的条件是什么?3年来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共有哪些找矿成果?中国对整装勘查区有哪些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如何整装勘查区内政策与措施的落地?  本文将就这些内容进行了采访。敬请关注。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必须立足国内。”  这是李克强总理在2010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向中国矿业行业提出的明确要求。他指出,我国地质找矿潜力大,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强化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探,加快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高水平开发利用资源,夯实国内保障基础。  始于2011年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正是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明确提出的“358”目标是:3年实现找矿重大进展,5年实现找矿重大突破,8~10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  作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龙头性的工作、重中之重,整装勘查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首批国家级整装勘查区于2011年开始由国土资源部公告设立,共47片;2012年第二批设立了31片。不久前,2013年度全国新设整装勘查区遴选论证工作全面展开,据悉今年将设立第三批共31片整装勘查区,目前正在审批阶段。也就是说,我国整装勘查区将达到109片,总面积约50.55万平方千米。  这109片整装勘查区分布在我国25个省(区、市),共涉及15个矿种。其中,内蒙古自治区11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片,云南省9片,西藏自治区8片,青海省、河南省、广东省各7片,江西省6片,安徽省、贵州省、甘肃省各5片。整装勘查的主攻矿种以国家紧缺和大宗支柱性矿产为主,兼顾锰、锡和新兴材料资源。从矿种方面划分,铜矿23片,铁矿21片,金矿20片,铀矿12片,铅锌矿11片。  可以说,整装勘查是一种超常规、创新性的找矿模式,是实现找矿突破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  整装:“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开发”一条龙设计  其实,整装勘查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了。  按照正常的地质工作模式,一个矿区要经过预查、普查、详查等阶段才能进行开发,每个阶段均有立项申请、项目设计、野外验收,报告评审等多个程序。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一个审核程序往往需要等一段时间。传统上由于严格遵守阶段划分,重复每个阶段审批程序,大量时间浪费在审批过程中,从而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对资源的迫切需求。  “整装勘查”是指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成矿作用相关联的且找矿潜力较大、近期有望实现找矿突破的远景区,通过统一规划、统筹部署,分区块实施勘查,强化矿业企业和地勘单位联合,找矿着眼开矿,开矿引导找矿,打破传统的评价阶段划分模式,以资源开发利用为最终目的,将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开发一条龙设计,物探、化探、钻探等多工种、多方法联合施工,加快勘查开发速度。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一项部省两级联调联动的系统工程。于是,各省国土资源厅都把整装勘查区作为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平台,把找矿突破作为获得各级政府支持的有效抓手,同时希望把潜力区、远景区尽快转化为更多的整装勘查区。  与此同时,国家也从科技攻关、资金投入、矿业权配置、专家技术指导、地质资料服务等方面向整装勘查区倾斜,力争把全国整装勘查区做成让人羡慕的区块,做成地勘单位、社会资金都争着抢着进入的区块。  遴选:“初选、申报、论证、审批、公示”环环相扣  当然,既然是“香饽饽”,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的申报,其条件也是非常苛刻的。  作为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专门技术服务机构,承担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技术指导,开展相关研究等职能,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技术指导中心”)自2011年筹建以来,协助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办公室、中国地质调查局,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全程技术指导与服务,发挥了强力的支撑作用。  据介绍,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的申报主要是由各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初选、申报;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办公室负责组织论证工作;论证结果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向社会公告新设整装勘查区名称及范围;最后由各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整装勘查的具体实施工作。  “在这期间,各省国土资源厅还要组织相关企业、矿业权人、地质勘查单位和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调整和新设矿业权的初步方案,协调落实勘查工作部署、社会资金投入和外部环境保障等事宜。”技术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陈仁义介绍。  据称,要申报整装勘查区,首先是该地区应具有一定的地质工作基础和发现大型规模矿床的资源潜力,并且要具备以社会投资为主开展大规模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条件。  具体说,在区域上,要以矿集区或找矿远景区为基本单元,面积一般不超过1000平方千米;在潜力上,要具有较高的地质工作基础,已有的综合找矿信息齐全,找矿方向明确;在进度上,近期区内已发现至少1处可供进一步勘查的大型以上规模矿产地,有望形成大型规模的勘查开发基地;在资金上,要以社会资金投入为主,社会资金投入不得低于60%。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如果社会投资不明确或者难以进入的,那么这种情况一般不会设置为整装勘查区。  以2013年度全国新设整装勘查区遴选论证工作为例,遴选工作主要从基本要求、资源潜力、工作部署、资金投入、矿业权设置、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资源开发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等7个要点进行了专家论证;严格按照勘查区内有大矿、有潜力、有规划、有积极性和有保障的“五有”原则进行遴选论证。即申报的勘查区内应已有一个大型规模矿床的探矿权,且有望新增资源储量,符合省级和专项矿种勘查规划,社会资金投入和矿业权人积极性高,组织管理和矿业权管理到位且有保障的勘查区给予重点支持。  亮点:“铀、镍、钨、钼”等矿种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通过2年多的工作,整装勘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前两批78片整装勘查区的主攻矿种――铀、铁、铜、铝、钾盐、铅、锌、金、锰、钨、钼、镍、金刚石等,很多实现了重大找矿突破。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2年,全国78片整装勘查区,资金投入达154.74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58.09亿元,社会资金投入96.65亿元。新发现矿产地189处,其中大型矿产地62处,中型矿产地80处。新增资源量:铁101.58亿吨,铜638.2万吨,金612吨,铝土矿6.93亿吨,铅锌606万吨,钼115万吨,钨130万吨。  仅2012年,78片整装勘查区新发现矿产地135处(大型33处,中型52处)。其中首批47片整装勘查区新发现矿产地99处(大型25处,中型35处),新增资源量(333及以上):铁矿石86.36亿吨,同比增长93.2%;铜矿536.59万吨,同比增长39.0%;金矿514.37吨,同比增长148.3%;铝土矿6.93亿吨,同比增长73.3%;铅锌501万吨,同比增长39.9%。另外,钼矿101.29万吨、钨23.31万吨。  从矿种上分,涉及铁矿的共有18片整装勘查区,2012年度投入勘查资金27.25亿元,新增铁资源储量79.78亿吨。其中四川攀西、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江西赣中等整装勘查区找矿进展较好。  涉及铜矿的共有16片整装勘查区,2012年度投入勘查资金18.3亿元,新增铜资源储量638.2万吨。有5片整装勘查区找矿进展显著,找矿成果突出。  涉及金矿的共有12片整装勘查区,2012年度共计投入勘查资金21.4亿元,完成钻探工作量84.1万米、坑探9万米,新增金资源量612吨。有3片整装勘查区找矿进展显著,找矿成果突出。  山东省胶东地区金矿取得重大找矿进展,新增探明金资源储量500多吨,居全国之首。  中国铝业公司2012年与国土资源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部、省、企三方合作协议,在此推动下,2013年投入勘查经费16000万元,与西藏地勘局第五大队密切配合,在阿里多龙矿集区整装勘查获得重大突破。金龙矿业在拿若和铁格隆南两个矿区都发现并揭露了厚大的斑岩型铜金矿体,实现了多龙矿集区整装勘查第一阶段的找矿突破。通过对铜及伴生金金属资源量的估算,可达大型矿床规模,为斑岩型铜金矿资源区。这一找矿突破,有望成为2013年全国最佳地质找矿成果之一。总体来看,3年阶段性目标有望超额完成。其中,铀、镍、钨、钼矿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支撑:矿业权管理政策“特殊”,审批权限下放,有鼓励有要求  作为一种非常规、创新性的找矿模式,整装勘查需要有配套的政策予以保障。  自2011年全国推进整装勘查工作以来,各有关省(区、市)高度重视,找矿投入保持稳定增长,部分矿种资源储量大幅增长,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找矿成果。虽然整装勘查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但仍存在配套政策支持不够、社会资金投入不足等一些问题。  为此,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办公室联合技术指导中心,一方面对已有矿产资源管理相关政策和文件分别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提出了整装勘查配套措施的初步建议,为出台《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整装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通知》(国土资发〔号,以下简称140号文)提供了参考依据。另一方面,结合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座谈会、全国整装勘查推进会和实地调研等渠道了解到的相关情况,将各地在推进整装勘查落实新机制方面探索实施的一些经验做法进行了梳理、归类和总结。  这里具体谈下140号文。140号文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国土资源部出台的一个全面指导整装勘查组织推进的文件,是指导各地推进整装勘查的重要依据。文件从高度重视整装勘查工作、统筹部署整装勘查工作、加强整装勘查的监督与评估、完善整装勘查区矿业权管理、加大对整装勘查的支持力度、加强整装勘查组织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包括18条规定。  毫无疑问,在整装勘查区实施矿业权管理的一些特殊政策,对推进整装勘查实现找矿快速突破至关重要。140号文在矿业权管理方面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优惠政策:  一是下放探矿权审批权限。为了加快探矿权审批速度,缩短审批流程,文件规定整装勘查区内主攻矿种的探矿权,国土资源部不再审批,除煤、钨、锑、稀土等国家调控矿种及放射性矿产外,一律由省国土资源厅按照国土资源部批准的探矿权年度投放计划审批探矿权项目。   二是实施矿业权鼓励措施。为调动勘查单位和矿业企业的找矿积极性,对在整装勘查区内找到大矿并已转入开发的矿业权人,可视各方面能力,为他们配置高风险勘查空白区的探矿权。此外,对于整装勘查区内主攻矿种矿业权的周边空白区,经专家论证符合整装勘查要求的,允许配置给具备整装勘查能力的毗邻矿业权人。探矿权人享有依法处置勘查成果的权利等。  三是鼓励勘查开发一体化政策。在整装勘查实施过程中,发现并探明的矿产地,在符合相关规划和政策,且矿业权人承诺其余部分仍按整装勘查要求继续开展勘查工作的,可分区块申请采矿权,保留其余区块的探矿权。  配套:“基础性项目、地勘基金、专家指导、资料服务”多方支持  制定整装勘查的配套政策措施,是推进整装勘查工作的客观要求。在整装勘查区内,140号文也侧重从公益性项目、勘查基金、技术指导和资料服务等方面明确了倾斜政策。  140号文要求,各级财政资金要优先保证在整装勘查区的工作部署。也就是说,中央、地方财政要切实加强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和科研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提高整装勘查区的基础地质工作程度,破解找矿难题,促进找矿突破。  鉴于一些省份的地勘基金错位等问题,140号文要求地勘基金要切实发挥分担勘查风险作用,重点支持整装勘查区内有找矿潜力、且社会资金不愿进入的勘查项目。凡是可以由企业投资且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矿产勘查项目,优先由企业投资。一定要坚持“不与市场争权,不与企业争利”的原则,支持整装勘查工作。  文件规定,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安排专门和必要的经费,将本行政区内整装勘查区的各种已有地质资料集成为资料包,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目前,有些省国土资源厅及其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已经向整装勘查区的勘查单位和矿业权人提供了资料目录;全国地质资料馆也积极全面地提供整装勘查资料服务,在完成1∶20万地质资料脱密工作后,现正在对1∶5万地质资料进行脱密处理,大力服务整装勘查工作。  目前,对于整装勘查区范围内已有的地质钻孔类型、坐标、孔深、档案号、保管单位、施工单位、终孔日期等基本信息,在整装勘查区开展工作的单位如有需要,可到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或整装勘查区所在地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借阅利用。最让整装勘查区内工作的地勘队伍乐于称道的,无异于国家对勘查区内的专家指导和技术支撑。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层面已经组建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指导组,很多省份也都成立了本省(区、市)的专家指导队伍,并且全面构建任务到区、责任到人的技术指导体系,已经开展了多次巡回指导,解决了很多技术问题和科学难题。技术指导中心集中力量,以叶天竺研究员为首席专家,组织中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主要地质类院校、科研院所的矿床学、矿物学、地球化学、构造学等领域的专家,在危机矿山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开展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创建了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体系,为全国整装勘查和老矿山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保障。  技术指导中心在全国多次举办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就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进行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通过理论讲解、案例解剖和交流答疑等,明确了勘查区找矿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学员普遍反映效果良好,为勘查区找矿工作的科学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据。  技术指导中心通过联合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积极构建物探技术服务平台。举办了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国际高级研修班,委托中铝力拓有限公司,聘请了十几位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勘查的国外专家授课,专家阵容之庞大、规格之高,在国内罕见,并取得显著实效。据悉,年底前技术指导中心还将再举办一期物探技术培训班。  保障:完善逐级负责,营造外部环境,加强政策研究,解决技术难题  当然,保证140号文中规定的整装勘查支持措施“落地”很重要。只有好的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才能切实收到实效。  “下一步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逐级负责制,确保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国土资源部地勘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土资源部已经建立了矿产勘查办公室,专门负责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评估考核工作;同时建立了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作为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业务支撑与技术服务机构,承担提供技术指导、开展相关研究等职责。  “各省国土资源厅也要组建相应管理机构和技术支撑机构,负责本地区整装勘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各个整装勘查区都要设立管理办公室,明确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由省国土资源厅、地方政府、区内主要投资企业和勘查单位共同组成,负责整装勘查区内勘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和项目实施。”上述人士称,要改善外部工作环境,各省国土资源厅与当地人民政府要建立外部环境保障机制,优先保证整装勘查区内矿业用地需求,共同协调矿业权人、勘查单位、社区等各方关系和收益分配,营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  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青海省政府与8个州(地、市)政府签订维护地勘工作外部环境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新疆、西藏等省(区),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或维护外部环境责任书等,建立各级政府、地勘单位、企业与当地群众“利益共享”机制,协调解决林地、农用地、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营造“和谐勘查”工作环境,保障了整装勘查的顺利推进。&&&&&& 而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下一步将重点从动态跟踪进展―调整规划部署、组织科技攻关―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总结推广经验―提出措施建议等3个方面着手,通过加强整装勘查跟踪指导、全面推进老矿山找矿工作、做好整装勘查区矿业权管理业务支撑,进而做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支撑与服务工作。  “在推进整装勘查方面,一是配合部、局做好整装勘查区综合研究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工作;二是继续加大对整装勘查区的指导跟踪,协调专家,实行分区分片负责制,及时掌握各整装勘查区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技术问题。”陈仁义说。□
中国矿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报”、“中国矿业杂志”的所有信息,版权均属中国矿业联合会或中国矿业网所有,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中国矿业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报”、“中国矿业杂志”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矿业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会尊重著作权人或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著作权。如有异议,请按照《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的要求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电子邮箱:.cn
联系电话:010-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中国矿业报社、中国矿业杂志社联办)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电话:010-黑龙江省洋灰洞子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CNKI数字图书馆
[登录]&&[免费注册]
黑龙江省洋灰洞子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作&&&&者:
来&&&&源: 吉林大学
摘&&&&要: 研究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兴蒙造山带),吉黑褶皱带北部张广才岭—太平岭陆缘活动带的太平岭隆起和老黑山断陷衔接部位,属于古亚洲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复合区。多期次的构造转换、岩浆作用和热液作用都为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在系统收集前人资料和野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地质背景入手,充分研究了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岩成矿时代,讨论了矿床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结合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区域与矿区物化探资料,确定找矿标志并对矿床深部及外围总结了找矿方向。
洋灰洞子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斑岩和构造角砾岩中;矿石以原生硫化矿石为主;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和磁黄铁矿等;矿石结构主要为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浸染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矿床具有面型蚀变特点,蚀变分带明显;根据矿石的组构特征、矿物穿插关系和流体特征,可以将矿床热液期划分为(Ⅰ)黄铁矿—石英阶段、(Ⅱ)磁黄铁矿—辉钼矿—石英阶段、(Ⅲ)石英—黄铜矿阶段和(Ⅳ)石英—碳酸盐阶段等四个成矿阶段,其中石英—黄铜矿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洋灰洞子矿床石英—黄铜矿阶段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NaCl—H2O体系,均一温度范围为190.3~308.8℃,平均为245.8℃,盐度范围为2.23~12.99wt%(NaCleqv),密度范围为0.76~0.95g/cm3,成矿压力范围为15.55~30.51MPa,成矿深度为0.52~1.02km,平均深度为0.75km。石英—黄铜矿阶段成矿流体具有高中温、富水和低盐度的特征,成矿压力较低,形成于浅成环境中。
两件花岗闪长斑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04.4±2.8Ma和201.2±1.7Ma,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之交;矿床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叠加区,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陆陆碰撞造山环境,是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上侵,分异出部分岩浆热液含有大量成矿元素,与下渗的大气降水和少量的地层建造水混合,并使其升温形成对流循环,萃取围岩中少部分成矿元素成为含矿热液,在接触带薄弱处和构造破碎带中沉淀,形成斑岩型铜矿床。
成矿地质条件表明,阎王殿背斜为控岩容矿构造,北北西向断层为控岩构造,北东向的层间破碎带为容矿构造,北东向断层为控岩、容矿和控矿构造;花岗闪长斑岩为过铝质的钙碱性系列岩石,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弱的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特征,源区为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
根据成矿地质条件,深部找矿方向:矿区Ⅰ号花岗闪长斑岩南东向继续延深,第13线南东侧应进行钻探工程验证;矿区外围找矿方向:阎王殿背斜枢纽向南西向延伸,寻找构造交汇部位以找到隐伏矿体或岩体边界;矿床南东向花岗闪长岩体附近有小花岗斑岩体出露,应查明其成岩年龄和是否含矿;综合区域重力、航磁异常解译线环构造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组合异常,洋灰洞子HS-52、鹿角岭HS-66、细鳞河一带HS-57和HS-60组合异常套和较好,可作为成矿预测区;洋灰洞子HS-52成矿预测区结合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自然电位异常、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异常,圈定2处较好的成矿靶区。
关&键&词:
学位级别:
所属学科馆:
数据库类型:
中文摘要4-6? Abstract6-13? 第1章 绪论13-19?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3?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13-14?
1.3 以往工作研究程度14-16?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6-18?
1.5 依托项目及完成工作量18-19?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19-31?
2.1 大地构造背景19?
2.2 区域地层19-21?
2.2.1 元古界19-20?
2.2.2 古生界20?
2.2.3 中生界20-21?
2.2.4 新生界21?
2.3 区域岩浆岩21-23?
2.3.1 张广才岭期侵入岩22-23?
2.3.2 印支晚期侵入岩23?
2.3.3 燕山早期侵入岩23?
2.4 区域构造23-25?
2.4.1 褶皱构造23-24?
2.4.2 断裂构造24-25?
2.5 区域地球物理背景25-29?
2.5.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25-27?
2.5.2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27-29?
2.6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29-30?
2.7 区域矿产30-31?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31-49?
3.1 矿区地质特征31-42?
3.1.1 矿区地层31-35?
3.1.2 矿区构造35-36?
3.1.3 矿区岩浆岩36-42?
3.2 矿体特征42-44?
3.3 矿石组构特征44-46?
3.3.1 矿石类型及矿物特征44-46?
3.3.2 矿石结构46?
3.3.3 矿石构造46?
3.4 围岩蚀变特征46-47?
3.4.1 蚀变类型46-47?
3.4.2 蚀变分带47?
3.5 矿化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47-49? 第4章 矿床成因讨论49-60?
4.1 成矿流体特征49-52?
4.1.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49-50?
4.1.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50-52?
4.2 成矿物质来源52-53?
4.2.1 硫同位素52?
4.2.2 铅同位素52-53?
4.3 成岩成矿时代53-57?
4.3.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53?
4.3.2 测试结果分析53-57?
4.4 矿床形成机理57?
4.5 成矿模式57-58?
4.6 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58-60? 第5章 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60-73?
5.1 成矿地质条件60-62?
5.1.1 地层对成矿的影响60?
5.1.2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60-62?
5.1.3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62?
5.2 找矿标志62-70?
5.2.1 地质标志62-63?
5.2.2 勘查地球物理标志63-66?
5.2.3 勘查地球化学标志66-69?
5.2.4 综合找矿标志69-70?
5.3 深部及外围成矿预测70-73?
5.3.1 深部预测70?
5.3.2 矿床外围预测70-73? 结论73-74? 参考文献74-82? 作者简介82-83? 致谢83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李光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2] 门兰静;;吉林大学;2011年[3] 白令安;;吉林大学;2013年
数字图书馆推荐 >>
相关学科馆&&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主办:中国知网
数字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31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