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号台风苏迪罗罗是哪个国家命名的?什么意思?

亚洲地区国家命名的140个台风分别叫什么名字?_百度知道
亚洲地区国家命名的140个台风分别叫什么名字?
台风名字(自日起执行) Damrey达维 Kong-rey康妮 Nakri娜基莉 Krovanh科罗旺 Sarika莎莉嘉----柬浦寨 Longwang龙王 Yutu玉兔 Fengshen风神 Dujuan杜鹃 Haima海马----中国 Kirogi鸿雁 Toraji桃芝 Kalmaegi海鸥 Mujigae彩虹 Meari米雷----朝鲜 Kai-tak启德 Man-yi万宜 Fung-wong凤凰 Choi-wan彩云 Ma-on马鞍----中国香港 Tembin天秤 Usagi天兔 Kammuri北冕 Koppu巨爵 Tokage蝎虎----日本 Bolaven布拉万 Pabuk帕布 Phanfone巴蓬 Ketsana凯萨娜 Nock-ten洛坦----老挝 Chanchu珍珠 Wutip蝴蝶 Vongfong黄蜂 Parma芭玛 Muifa梅花----中国澳门 Jelawat杰拉华 Sepat圣帕 Nuri鹦鹉 Melor茉莉 Merbok苗柏----马来西亚 Ewiniar艾云尼 Fitow菲特 Sinlaku森拉克 Nepartak尼伯特 Nanmadol南玛都----密克罗尼西亚 Bilis碧利斯 Danas丹娜丝 Hagupit黑格比 Lupit卢碧 Talas塔拉斯----菲律宾 Kaemi格美 Nari百合 Changmi蔷薇 Mirinae银河 Noru奥鹿----韩国 Prapiroon派比安 Wipha韦帕 Mekkhala米克拉 Nida妮坦 Kulap玫瑰----泰国 Maria玛莉亚 Francisco范斯高 Higos海高斯 Omais奥麦斯 Roke洛克----美国 Saomai桑美 Lekima利奇马 Bavi巴威 Conson康森 Sonca桑卡----越南 Bopha宝霞 Krosa罗莎 Maysak美莎克 Chanthu灿都 Nesat纳沙----柬埔寨 Wukong悟空 Haiyan海燕 Haishen海神 Dianmu电母 Haitang海棠----中国 onamu清松 Podul杨柳 Noul红霞 Mindulle蒲公英 Nalgae尼格----朝鲜 Shanshan珊珊 Lingling玲玲 Dolphin白海豚 Lionrock狮子山 Banyan榕树----中国香港 Yagi摩羯 Kajiki剑鱼 Kujira鲸鱼 Kompasu圆规 Washi天鹰---日本 Xangsane象神 Faxai法茜 Chan-hom灿鸿 Namtheun南川 Matsa麦莎---老挝 Bebinca贝碧嘉 Peipah琵琶 Linfa莲花 Malou玛瑙 Sanvu珊瑚---中国澳门 Rumbia温比亚 Tapah塔巴 Nangka浪卡 Meranti莫兰蒂 Mawar玛娃---马来西亚 Soulik苏力 Mitag米娜 Soudelor苏迪罗 Fanapi凡亚比 Guchol古超---密克罗西亚 Cimaron西马仑 Hagibis海贝思 Molave莫拉菲 Malakas马勒卡 Talim泰利---菲律宾 Cheb飞燕 Noguri浣熊 Koni天鹅 Megi鲇鱼 Nabi彩蝶---韩国 Durian榴莲 Ramasun威马逊 Morakot莫拉克 Chaba暹 芭 Khanun卡努---泰国 Utor尤特 Matmo麦德姆 Etau艾涛 Aere艾利 Vicente韦森特---美国 Trami潭美 Halong夏波 Vamco环高 Songda桑达 Saola苏拉---越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台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欢迎你的到来! ||
[src:".cn/i/c/images//thumb/2036_m.jpg",title:"“苏迪罗”18时30分在越南第三次登陆",link:".cn/static/html/article/43.shtml"],[src:".cn/i/c/images//thumb/35328_m.jpg",title:"“苏迪罗”登陆前后雷达图",link:".cn/static/html/article/84.shtml"],[src:".cn/i/c/images//thumb/50860_m.jpg",title:"卫星云图:“苏迪罗”在海南文昌登陆",link:".cn/static/html/article/82.shtml"]
台风视频报道
台风专题要闻
今年第5号热带风暴“苏迪罗”7月12日先后在及登陆,18时30分在越南东北部广宁省锦普市,13日凌晨2时停止编号。【】【】【】【】【】【】
最新台风实况路径动画
台风防御漫画
“苏迪罗”命名由来
今年第五号热带风暴“苏迪罗”英文名Soudelor,来源于密克罗尼西亚,原意为传说中的Pohnpei 酋长。
气象灾害警报与预警信号&&
状态:已撤消&
状态:已撤消&
台风影响重点城市
()22℃/13℃晴
()23℃/15℃多云
()22℃/16℃多云
()23℃/14℃多云
()25℃/15℃多云
()22℃/12℃多云
()23℃/11℃多云转晴
名称: 编号:
台风科普短片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片教你避险常识。
广阔的太平洋是孕育台风的地方。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第21号热带风暴“银河”30日午夜袭击吕宋岛,至少14人死亡,4人失踪。
强台风“卢碧”在菲律宾东北部缓慢盘桓后,折向东北,渐行渐远。
“芭玛”生命长达16天,在菲律宾、海南及越南多次登陆。
台风“凯萨娜”26日8时生成,影响南海及琼粤桂沿海,29日登陆越南。台风是如何命名的_台风_命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_台风_命名
台​风​的​命​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台风(气象学名词)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气象学名词??????? 收藏 查看&台风(气象学名词)
[tái fēng]
本词条由审核。
,指形成于或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32.7米至41.4)的为(typhoon)或(hurricane)。西部(以北,日期线以西,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及东地区则普遍称之为。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的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Typhoon)的猛烈,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带来,是的一种。外文名Ty-Phoon特&&&&点强劲而极具破环力分&&&&类、、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Tropical cyclones)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台风、和。自1989年起,我国采用国际名称和等级划分标准。
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附近分为:
(Tropicaldepression),最大6~7 级,(10.8-17.1 m/s);
(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8~9 级,(17.2~24.4m/s);
(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10 ~11 级,(24.5 ~32.6m/s);
(Ty-phoon),最大风速12 ~13级,(32.7m/s~41.4m/s);
(severe 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41.5m/s~50.9m/s);
(Super Typhoon),最大风速≥16级(≥51.0m/s)。
台风分类风速级别风速数值(米/秒)台风风级图例风速级别:6~7 级风速数值:10.8-17.1 m/s
(热带低气压的简称)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属于热带气旋强度最弱的级别(其最大风力为每小时62公里或以下),是台风形成最重要的起源也是到最后消失的愿者。6~7 级风 树木摇摇晃晃风速级别:8~9 级风速数值:17.2~24.4m/s
热带风暴是的一种。是指中心附近达8-9级(17.2-24.4米/秒)的热带气旋,热带风暴的产生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存在(),但热带风暴却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热带风暴给中国沿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约占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1/4以上,对改善这些地区的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9 级风 树叶飞天风速级别:10 ~11 级风速数值:24.5 ~32.6m/s
是的一种。强热带风暴(STS,severe tropical storm)的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24.5-32.6m/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为10-11级,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力为10~11级(24.5-32.6米/秒)时,热带风暴加强上去时,就称为强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继续加强,就会形成。
10 ~11 级风 树木被吹断风速级别:12 ~13级风速数值:32.7m/s~41.4m/s
台风是的一个类别。在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typhoon)或(hurricane),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北及东;而西部(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100度以东)使用的近义字是台风,当台风继续加强上去时就称为。12 ~13级风时屋顶砖掉了、电杆倒了风速级别:14~15级风速数值:41.5m/s~50.9m/s
(STY)是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15级(41.5 ~50.9米/秒)的。当强台风继续加强,会成为超强台风,如果强台风的强度减弱,会成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大,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强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强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也是世界上严重的。14~15级风时灾难性了风速级别:≥16级风速数值:≥51.0m/s
(:Super Typhoon,使用SuperTY,使用缩写SuperT.)是中最强级别。当风速大于51.0米/秒时就称为、风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以上,所到之处,,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这种风力,陆地少见,极具破坏力。在海上,海浪为逾14米或以上的极巨浪,漫天白沫,能见度极低的情况。故超强台风的风力明显更甚,其具有严重灾害性的破坏,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16级风时更严重灾难性了参考资料来源:[1]
《》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文中论及“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作者认为: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末初才开始使用“飚风”这一名称,作为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至1956年,飚风简化为台风。
关于“台风”的来历,有两类说法。第一类是“转音说”,包括三种:一是由“大风”演变而来;二是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三是占领期间根据史诗《神权史》中的人物Typhoon命名。第二类是“源地说”,由于位于和大部分台风北上的路径要冲,很多台风都是穿过进入的,所以称为台风。“台风”是音译词,英文中typhoon是根据发音toi fong音译至,再进入词汇中的。
typhoon在中指发生在西太平洋或的热带。若追溯其语源,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 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希腊单词typhon 既是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语(就象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的,同时在把它传向时又有所扩充)。Tufan,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 和 tufan 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在中国,给了热带风暴的另一个单词-台风。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 fung 同我们的阿拉伯语借用词相近,最早以tuffoon 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
台风实际上是一种。
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和称作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风。
(1)指亚洲及海域的热带气旋。例:小说中描述的“台风”。
(2)台风是产生于洋面上的一种强烈。
(3)随着发生地点、时间和叫法不同。
①印度洋和在北西部、以西,包括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比如在、东南亚一带就称为“台风”。
②而在或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也就是说,台风在欧洲、一带称“飓风”。
③在被称作“碧瑶风”。
④在地区被称作“气旋性风暴”。
⑤在被称作“热带气旋”。
⑥在被称作“畏来风”。
⑦在人则称之为“鞭打”。
⑧在则称“旋风”。
(4)台风过境常伴随着和或等。风向在北半球地区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为方向)。在天气图上,台风的和近似为一组。台风中心为低压中心,以气流的为主,风平浪静,天气晴朗;台风眼附近为漩涡风雨区,风大雨大。
有史以来强度最高、中心附近气压值最低的台风,是超强(英语:Typhoon Tip,台湾译名:狄普),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
台风的成因是地面温度高,气流上升,海面风和水蒸气由于比重大,沿地面补充地面空气,海面温度低吸收地面上升的空气、水蒸气补充空间,由于海面大,温差小,海面上空聚集水蒸气多,降雨范围广,水蒸气结水时体积缩小,周围水蒸气补充便形成大风。台风发源于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台风源地,指经常发生台风的海区,全球台风主要发生于8个海区。其中北半球有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和5个海区,而南半球有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东部3个海区。从每年台风发生数及其占全球台风总数的百分率的区域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全球每年平均可发生62个台风,大洋西部发生的台风比大洋东部发生的台风多得多。其中以海区为最多(占36%以上),而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至今尚未发现有台风生成。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源地又分三个相对集中区:菲律宾以东的洋面、附近洋面和南海中部。在南海形成的台风,对我国华南一带影响重大。
台风大多数发生在南、北纬度的5°~20°,尤其是在10°~20°占到了总数的65%。而在20°以外的较高纬度发生的台风只占13%,发生在5°以内赤道附近的台风极少,但偶尔还是有的,如福建省气象台就发现这两年中,西北太平洋共有3个台风发生在5°N以南区域。据近十多年来卫星资料的分析,发展成台风的扰动云团,在几天前即可发现,所以实际上扰动的初始位置比以前发现的位置偏东。如北大西洋上,以前认为发展成台风的初始扰动大多数产生在大洋的中部,而有人根据云图分析,认为每年有三分之二台风的扰动起源于非洲大陆。这些扰动一般表现为倒V形或旋涡状云型,它们沿东风气流向西移动,到达北大西洋中部和加勒比海时,便发展成台风。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台风的初始扰动位置,也要比以前发现的位置偏东。
国际上以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强度并进行分类:(由于是的前身,为了对其研究和追踪,有一套独特的分级方式):
以反映热带扰动的结构好坏程度分为Low(表示差),Medium(表示一般),High(表示好)。一旦其加强成热带低压,(JTWC)就会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告(TCFA),这时的扰动可能是Medium或High级别。但是,并非所有系统在获升格为热带低压前都会发出TCFA,尤在当前命名机构为(JMA)的情况下,若JMA相当迅速地命名,JTWC可能在非惯常发报时间发布TCFA,也可能直接升为热带低压(这样的情况较少见)。台风是一个强大而具破坏力的气旋性漩涡,发展成熟的台风,其底层按辐合气流速度大小分为三个区域:①外圈,又称为大风区。自台风边缘到涡旋区外缘,半径约200-300km,其主要特点是风速向中心急增,风力可达6级以上;②中圈,又称涡旋区。从大风区边缘到台风眼壁,半径约在100km,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区域,破坏力最大;③内圈,又称区。半径约5-30km。多呈圆形,风速迅速减小或静风。
台风内各种气象要素和的水平分布可以分为外层区(包括外云带和内云带)、云墙区和台风眼区三个区域;铅直方向可以分为低空流入层(大约在1公里以下)、高空流出层(大致在10公里以上)和中间上升气流层(1公里到10公里附近)三个层次(图1台风结构示意图)。在台风外围的低层,有数支同台风区等压线的螺旋状气流卷入台风区,辐合上升,促使对流云系发展,形成台风外层区的外云带和内云带;相应云系有数条螺旋状雨带。卷入气流越向台风内部旋进,切向风速也越来越大,在离台风中心的一定距离处,气流不再旋进,于是大量的潮湿空气被迫强烈上升,形成环绕中心的高耸云墙,组成云墙的积雨云顶可高达19公里,这就是云墙区。
台风中最大风速发生在云墙的内侧,最大暴雨发生在云墙区,所以云墙区是最容易形成灾害的狂风暴雨区。当云墙区的上升气流到达高空后,由于气压梯度的减弱,大量空气被迫外抛,形成流出层,而小部分空气向内流入台风中心并下沉,造成晴朗的台风中心,即台风眼区。台风眼半径约在10~70公里之间,平均约25公里。云墙区的潜热释放增温和台风眼区的下沉增温,使台风成为一个暖心的低压系统。
台风在低层主要是流向低压的流入气流。由于平衡,在内区可产生很强的风速,在高层是的流出气流。上下层环流之间通过强上升运动联系起来,这是台风环流的主要特征。台风中最暖的温度是由下沉运动造成的,它出现在眼壁内边缘以内,这里有最强的下沉运动。在台风低层最大风速半径处,辐合最强,最大风速值半径的大小随高度变化甚小,并处于眼壁之中。台风结构的不对称性也是人们注意的特点。分析表明,无论是在台风内区和外区都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对于台风发展和及的输送等有重要的作用。天气尺度的台风是大气中很强的动,因而对的变化和维持应有重要的影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能量问题上还有人指出,角动量的水平涡旋输送在台风外区很重要;另外,在外区动量的产生和输送也很重要,它们在台风能量收支中不应加以忽略,这些都与台风的不对称性有关。[2]台风中心叫,以其为同心圆由内向外分别是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台风眼的形台风眼成, 系由于台风内的风是反时针方向吹动,使中心空气发生旋转,而旋转时所造成之离心力,与向中心旋转吹入之风力互相平衡抵消,而使强风不能再向中心聚合, 因此形成台风中心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无风现象,而且因为有空气下沉增温现象, 导致云消雨散而成为台风眼。[3]孕育阶段
太阳经过一天照射,海面上形成了强盛的积雨云,这些积雨云里的热空气上升,周围较冷空气源源不绝的补充进来,再次遇热上升,如此循环,使得上方的空气热,下方空气冷,上方的热空气里的水汽蒸发扩大了云带范围,云带的扩大使得这种运动更加剧烈。经过不断扩大的云团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逆时针旋转起来(在南半球是顺时针),形成热带气旋,热带气旋里旋转的空气产生的离心力把空气都往外甩,中心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空气压力不断变小,形成了—台风初始阶段。
发展(增强)阶段
因为热带低压中心气压比外界低,所以周围空气涌向热带低压,遇热上升,供给了热带低压较多的能量,超过输出能量,此时,热带低压里空气旋转更厉害,中心最大风力升高,中心气压进一步降低。等到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一定标准时,就会提升到更高的一个级别,热带低压提升到热带风暴,再提升到强热带风暴、台风,有时能提升到强台风甚至超强台风,这要看能量输入与输出比决定,输入能量大于输出能量,台风就会增强,反之就会减弱。成熟阶段
台风经过漫长的发展之路,变得强大,具有了造成灾害的能力,如果这时登陆,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台风消亡路径有两个,第一个是:台风登陆陆地后,受到地面和能量供应不足的共同影响,台风会迅速减弱消亡,消亡之后的残留云系可以给某地带来长时间强降雨。第二个是:台风在北部转向,登陆或穿过之后,在日本海变性为温带气旋,变性为温带气旋后,消亡较慢。人们对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员,他把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简称WMO)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环循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特点是: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
台风在危害的同时,也在保护人类。台风给人类送来了淡,大大缓解了全球水荒。一次直径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30亿吨。另外,台风还使世界各地冷热保持相对均衡。赤道地区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一句话,台风太大太多不行,没有也不行。
浏览台风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动物、植物、食品等的名字,还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词或美丽的传说,如、等。“杜鹃”这个名字是中国提供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杜鹃花;“科罗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种树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国提供的,意为绿宝石:“伊布都”是菲律宾提供的名字,意为烟囱或将雨水从屋顶排至水沟的水管。
台风的实际命名使用工作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年第4号热带风暴。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如0704号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其英文名均为“Man-Yi”,中文名为“万宜”。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和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国和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等。中国提供的名字是:“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悟空”、“”、“海神”、“电母”和“海棠”。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或人员台风命名一览表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比如说“海燕[4]”。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4]
从日起,中国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使用热带气旋名字。此前,我国一直采用热带气旋编号办法。
台风命名表:
一种海洋生物
一种侯鸟,在朝鲜秋来春去
香港旧机场名
澳门建筑名
一种淡水鱼
密克罗尼西亚
传统的风暴神(Chuuk语)
女士名(Chamarro语)
Ampil安比柬埔寨
《西游记》中人物,是一只猴子
澳门牛奶布丁
密克罗尼西亚
传统的Pohnpei酋长头衔
菲律宾野牛
泰国人喜爱的水果
高棉传说中的可爱女孩儿
神话传说中的兔子
朝鲜深山中的一种花
海峡名,现为水库
一种淡水鱼
密克罗尼西亚
男子名(Chamarro语)
一种在城乡均有种植的树
一种淡水鱼
密克罗尼西亚
女士名字(Yap语)
越南一海湾名
神话中的风之神
密克罗尼西亚
传说中的Kosrae女神
无花果(Chamarro语)
越南北部一山名
神话中的大海之神
中国珍稀动物
密克罗尼西亚
传说中的Pohnpei
菲律宾硬木
风暴云(Palauan语)
越南南部一河流
一种大气现象
天上的云彩
燃放时能发出多彩的的观赏品
密克罗尼西亚
著名的勇士(Kosrae语)
漫游(Palauan语)
神话中的雷电之神
一种小黄花
香港的象征
密克罗尼西亚
雅浦岛石币
越南西北部一河流
密克罗尼西亚
著名的Pohnpei
男子名(Chamarro语)
一种会唱歌的鸟
有生气,自由翱翔
天鸽座(星座名)
一种淡水鱼
一种水生物
密克罗尼西亚
一种香料(调味品)(Yapese语)
明显的边缘
越南发现的一种动物
注:本表统计数据截止为日。台风委员会第45届年度会议公布于上届会议上除名的Washi的替代名称为Hato(中文译名为“天鸽”),同时从命名表中剔除Bopha,替代名称将在2014年的46届会议上公布。
台风委员会第47届年度会议公布于上届会议上除名的Haiyan的替补名称为Bailu(中文译名为“白鹿”
),其余的“清松”、“韦森特”、“尤特”“菲特”待以后公布。同时从命名表中剔除Rammasun,替补名称将在2016年的48届会议上公布。
被除名的台风:
当某个台风造成了重大损失,将从这个名单上除名,以用来单独保留。
2014年的第9号超强台风”“吹袭菲律宾、中国南部。
2013年的第30号超强台风”“吹袭菲律宾。替补名为“白鹿(Bailu)”
2013年的第23号台风“”吹袭中国东部。
2013年的第11号台风”“吹袭菲律宾及中国南部。
2013年的第1号热带风暴“”因发音跟Tsunami,造成马来西亚沿海民众恐慌。
2012年的第24号超强台风“”在菲律宾棉兰老岛影响620余万人口,造成1000人以上死亡,房屋6万间全倒、9万间半倒,经济损失近十亿美元。其替补名为&安比(Ampil)&。(柬埔寨命名)
2012年的第8号强台风”“与东北太平洋飓风命名表产生同名冲突,因此退役。
2011年的第21号强热带风暴“”在菲律宾棉兰老岛造成1200人以上死亡,财产损失占到全年西太热带气旋总数75%以上。替补名为&天鸽(Hato)”。(日本命名)
2010年的第11号超强台风“凡亚比”在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101人死亡,41人失踪。因灾伤病328人,紧急转移安置12.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1.5亿元人民币。其替补名为“雷伊(Rai)”。(密克罗尼西亚命名)
2009年的第8号台风“”在台、闽、浙、赣造成巨大损失,遇难人数600人以上,8000余人被困,造成台湾数百亿台币损失,大陆损失近百亿人民币,被除名,替补名为“艾莎尼(Atsani)”。(泰国命名)
2009年的16号台风“”造成菲律宾、南海诸岛、越南共计402人死亡,造成农业经济损失重大,替补名为“蔷琵(Champi)”。(老挝命名)
2009年的17号超强台风“”造成菲律宾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台湾降水量打破全年记录,给海南、广西等省造成一定洪涝灾害,经济损失惨重,死亡441人,替补名为“烟花(In-Fa)”。(澳门命名)
2006年的1号强台风“”(Chanchu),在菲律宾、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104人死亡以及12亿美元的损失,替补命名为“三巴”(Sanba)。(澳门命名)
2006年的4号强热带风暴“”(Bilis),在菲律宾、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800多人死亡或失踪以及44亿美元的损失,替补命名为“马力斯”(Maliksi)。(菲律宾命名)
2006年的8号“”(Saomai),在马利安那群岛、中国东南沿海以及总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替补命名为“山神”(Son-Tinh)。(越南命名)
2006年的16号超强台风“”(Xangsane),在菲律宾、海南、越南、柬埔寨、泰国总共造成279人死亡以及7.47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替补命名为“丽琵”(Leepi)。(老挝命名)
2006年的22号超强台风“”(Durian),在菲律宾、越南、泰国总共造成于819人死亡,经济损失无法估计,替补命名为“山竹”(Mangkhut)。(泰国命名)
2005年的9号强台风“”(Matsa),给我国华东地区造成重大损失。40万人被撤离,上海地铁停运。仅浙江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元(其中损失27亿元)。江苏发生天气,并且造成经济损失达12亿元。替补命名为“帕卡”(Pakhar)。(老挝命名)
2005年的14号超强台风“”(Nabi),在日本造成21人死亡,替补命名为“杜苏芮”(Doksuri)。(韩国命名)
2005年的19号超强(Longwang),给我国台湾、、广东、江等地造成大风大雨,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替补命名为“海葵”(Haikui)。(中国命名)
2004年的1号台风“”(Sudal),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带来一定和经济损失,替补命名为“银河”(Mirinae)。(命名)
2004年的8号台风“”(Tingting),造成日本4人死亡,多人受伤,并造成一定自然灾害。替补命名为&狮子山&(Lionrock)。(香港命名)
2004年的14号强””(Rananim),“云娜”台风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替补命名为&凡亚比&(Fanapi)。(密克罗尼西亚命名)
2003年的1号台风“”(Yanyan),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造成一定灾害。替补命名为&白海豚&(Dolphin)(香港命名)
2003年的7号超强台风“”(Imbudo),造成菲律宾、我国华南地区重大人员伤亡。仅在中国广西就造成12人死亡,损失超过5亿元。替补命名为“”(Molave)。(命名)
2003年的14号超强台风“”(Maemi),韩国150多丧生。损失无法计算。替补命名为“彩虹”(Mujigae)。(韩国命名)
2002年的6号超强台风“查特安”(Chataan),登陆日本,造成多人丧生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替补命名为“麦德姆”(Matmo)。(美国命名)
2002年的15号台风“”(Rua),袭击韩国西部,替补命名为“鹦鹉”(Nuri)。(马来西亚命名)
2002年的26号超强台风“凤仙”(Pongsona),造成关岛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替补命名为“红霞”(Noul)。(朝鲜命名)
2001年的26号热带风暴“”(Vamei),虽然不是很强,但它是有史以来最靠近赤道的台风,所以被除名了,替补命名为“琵琶”(Peipah)。(澳门命名)
(婷婷(Tingting),欣欣(YanYan)(都是中国香港命名)并未被除名,但是由于缺少特色,香港主动提出更换,替补命名为“狮子山”(Lionrock)和“”(Dolphin))[5]
由于 尤特造成中国大陆70死18失踪, 菲律宾11死7伤3失踪, 菲律宾32,508,838(1,418,685,679.59)的损失,1月29日至1同年举行的第46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将其退役。其取代名称将在2015年举行的第47届年度会议上公布。
由于菲特在至少5死4失踪,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23亿人民币,仅次于。至同年2月1日举行的第46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台风委员会亦通过把“菲特”退役。其取代名称将于2015年举行的第47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公布。
2013年第一号台风“清松”因其与马来语中的“海啸”一词发音相近,造成当地恐慌。替补名将在2015年举行的47届年度会议上公布。
因超强台风“海燕”破坏巨大,亚太经社会(ESCAP)与(WMO)台风委员会第46次届会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将“海燕”从台风委员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命名表中删除,并要求我国提交新的台风名字以补空缺,新名字由代替。
台风根据近几年来台风发生的有关表明,发生的规律及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二是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台风的风向时有变化,常出人,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相左。三是台风具有。其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四是损毁性严重。对不坚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种线路、树木、海上船只,海上网箱养鱼、海边农作物等破坏性很大。五是发生常伴有、大海潮、大海啸。六是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中国把进入l50度以西、l0度以北、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8级的热带低压、按每年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这就是我们从广播、电视里听到或看到的“今年第×号台风(、)”。
夏季是台风的高发季节。台风过后,会平静一段时间,但不久台风将会反方向再度横扫。
台风登陆的定义,是“台风中心整体移动到陆地上”。也就是说,台风中心在什么地点登陆,就称“台风在某地登陆”。
因为台风不一定有台风眼,所以说到达陆地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台风好处:
在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台风的侵袭,因此而遭受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不小。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可以说,提起台风,没有人会对它表示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是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假如没有台风,人类将更加遭殃。科学研究发现,台风对人类起码有如下几大好处:
其一,台风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台风给中国沿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
其二,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干热难忍,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那里将会更热,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同时寒带将会更冷,温带将会消失。我国将没有昆明这样的春城,也没有四季长青的广州,“北大仓”、内蒙古草原亦将不复存在。
其三,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但也全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其四,台风还能增加捕鱼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提高。
台风除了给登陆地区带来暴风雨等严重灾害外,也有一定的好处。
据统计,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约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因此如果没有台风这些国家的农业困境不堪想象;此外台风对于调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更是功不可没,众所周知地区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而寒带地区正好相反。由于台风的活动,热带地区的热量被驱散到高纬度地区,从而使寒带地区的热量得到补偿,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而寒带地区越来越寒冷,自然地球上温带也就不复存在了,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而将出现灭绝,那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情景。
台风灾害: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大风。热带气旋达台风级别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级以上。
②。台风是带来暴雨的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可能产生150mm~300mm降雨,少数台风能直接或间接产生1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如(间接)1975年第3号热带气旋登陆后倒槽在河南南部产生的特大暴雨,打破了部分地区的降雨记录(河南75.8事件)。
③。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m。“9608”和“9711”号台风增水,使江苏省沿江沿海出现超历史的高潮位。
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居民
1.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阅台风预警信息,了解政府的防台行动对策。
2.关紧门窗,紧固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3.从危旧房屋中转移至安全处。
4.处于可能受淹的低洼地区的人要及时转移。
5.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6.幼儿园、小中学校应采取暂避措施,必要时停课。
7.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取消,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1、台风来临前,船舶应听从指挥,立即到避风场所避风。
2、万一躲避不及或遇上台风时,应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救援。
3、等待救援时,应主动采取应急措施,迅速果断地采取离开台风的措施,如停(滞航)、绕(绕航)、穿(迅速穿过)。
4、强台风过后不久的风浪平静,可能是台风眼经过时的平静,此时泊港船主千万不能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回去加固船只。
5、有条件时在船舶上配备信标机、无线电通讯机、卫星电话等现代设备。
6、在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时候,当发现过往船舶或飞机,或与陆地较近时,可以利用物件及时发出易被察觉的求救信号,如堆“SOS”字样,放烟火,发出光信号、声信号,摇动色彩鲜艳的物品等。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的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见台风的存在和大小。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对防止和减轻台风灾害起着关键作用。当台风到达近海时,还可用雷达监测台风动向。建立城市的预警系统,提高应急能力,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还有气象台的预报员,根据所得到的各种资料,分析台风的动向,登陆的地点和时间,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台风紧报或紧急警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为公众服务,让沿海渔船及时避风回港,同时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台风的防范方法有:1.关紧窗户。2.把晾在外面的东西收进来。3.如果你在外面,找高大的建筑物躲避,以免被强大的台风吹走。4.不要站在危险的地方,如:较细的物体。
尽量不要出门,并且保持镇静
一定要出行建议乘坐火车
在航空、铁路、公路三种交通方式中,公路交通一般受台风影响最大。如果一定要出行,建议不要自己开车,可以选择坐火车。
请尽可能远离建筑工地
居民经过建筑工地时最好稍微保持点距离,因为有的工地围墙经过雨水渗透,可能会松动;还有一些围栏,也可能倒塌;一些散落在高楼上没有及时收集的材料,譬如钢管、榔头等,说不定会被风吹下;而有塔吊的地方,更要注意安全,因为如果风大,塔吊臂有可能会折断。还有些地方正在进行建筑立面整治,人们在经过脚手架时,最好绕行,不要往下面走。
保持消息畅通。注意广播或电视里的天气情况播报。准备一个可以用电池的收音机(还有备用电池)以防断电。
准备蜡烛和手电筒。储备食物,饮用水,电池和急救用品。
固定或收回屋外、阳台上的一切可移动物品,包括玩具、自行车、家具、植物等等。将盆栽或其他重物搬离窗户。
台风来临前应将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切勿随意外出,家长关照自己孩子,居民用户应把门窗捆紧栓牢,特别应对铝合金门窗采取防护,确保安全。市民出行时请注意远离迎风门窗,不要在大树下躲雨或停留。
检查门窗是否密封。如果风力过强,即便关了窗户雨水仍有可能进入屋内,因此需要准备毛巾和墩布。
如果风力过强,请远离窗户等可能碎裂的物品。
如遇洪水,关闭家中一切电源、水源、煤气。
台风过去后,仍要注意破碎的玻璃、倾倒的树或断落的电线等可能造成危险的状况。
提示: 受伤后不要盲目自救请拨打120
台风中外伤、骨折、触电等急救事故最多。外伤主要是头部外伤,被刮倒的树木、电线杆或高空坠落物如花盆、瓦片等击伤。电击伤主要是被刮倒的电线击中,或踩到掩在树木下的电线。不要打赤脚,穿雨靴最好,防雨同时起到绝缘作用,预防触电。走路时观察仔细再走,以免踩到电线。通过小巷时,也要留心,因为围墙、电线杆倒塌的事故很容易发生。高大建筑物下注意躲避高空坠物。发生急救事故,先打120,不要擅自搬动伤员或自己找车急救。搬动不当,对骨折患者会造成神经损伤,严重时会发生瘫痪。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表示 24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6 级以上,或者阵风 8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表示 24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8 级以上,或者阵风 10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表示 12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10 级以上,或者阵风 12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表示 6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12 级以上,或者阵风达 14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标准:24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达 6 级以上,或者阵风 8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增强。
防御指南:
1.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2. 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 相关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 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标准:24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达8 级以上,或者阵风10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增强。
防御指南:
1.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
2. 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中小学生及幼儿园托儿所停课;
3. 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
时转移。标准:12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达10 级以上,或者阵风12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增强。
防御指南:
1.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 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 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走锚、搁浅和碰撞;
4.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
5. 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标准:6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达 12级以上,或者阵风14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增强。
防御指南:
1.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应急和抢险工作;
2. 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 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4.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人员应当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
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3号台风苏迪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