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中国官网/w是如何考虑水位埋深在模型以上的水位的?水位不在土里面.

地下水位上升下黄土斜坡稳定性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地下水位上升下黄土斜坡稳定性分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geostudio的一些常见问题总结89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geostudio的一些常见问题总结89
1、SEEP/W2007如何定义土水特征曲线?;地表陆地很大一部分是处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因此,;2、有限元与极限平衡法结合使用其基本内核?;1)通过有限元(Sigma/W或)计算各单元或节;2)边坡(Slope/W)条块划分,以条块底端中;3)确定条块底端的倾角а;;4)采用Mohr圆确定条块底的法向和切向应力;;5)由计算的法向应力得出可能的剪切强度;;
1、SEEP/W2007如何定义土水特征曲线?地表陆地很大一部分是处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因此,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土大多是非饱和土,由于非饱和土中存在负的孔隙水压力,因而产生独特的土力学问题。在SEEP/W2007分析软件中可以定义负孔隙水压力,以分析非饱和土问题。实现这一点仅需定义土体的两个函数:渗透系数函数(渗透系数随基质吸力变化曲线)与体积含水量函数(土水特征曲线)。如果要分析稳态问题,只须定义渗透系数函数,如果分析瞬态问题,则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变化,就需要定义体积含水量函数。2、有限元与极限平衡法结合使用其基本内核?1)通过有限元(Sigma/W或)计算各单元或节点处应力(应力线性分布);2)边坡(Slope/W)条块划分,以条块底端中点为对象,计算该点的σx、σy、τxy ;3)确定条块底端的倾角а;4)采用Mohr圆确定条块底的法向和切向应力;5)由计算的法向应力得出可能的剪切强度;6)将条块基底的应力转为力;7)重复以上的步骤,直到Slice n。由(Kulhawy 1969;Naylor,1982)确定安全系数。3、由于系统时间导致的Licenses问题由于误设系统时间(比正确的时间推后了十天)当时并不知道,在误设时间之后使用了GeoStudio系列软件,之后更正了系统时间,GeoStudio软件打开文件或者新建文件时就会弹出对话框,提示系统时间被后置,不能运行软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GeoStudio系列软件的Licenses与系统时间是关联的,出现问题后,把系统时间按照错误的设置继续,软件是可以使用的,但这样会带来其它的不便。想要在正确的时间下使用软件,可以将软件卸载后重装,问题就可以解决。4、SLOPE/W中孔隙水压力是如何被考虑的?在SLOPE/W中水压力的定义有多种方法:定义水位线;孔压比Ru系数;B-bar系数;水位线结合Ru系数或B-bar系数;离散点孔隙水压力;负孔隙水压力;有限元计算的压力(SEEP/W,QUAKE/W,eg.)需要注意的是:SLOPE/W/W中要考虑孔隙水压力时,孔隙水压力只有在单个土条底部剪切强度的计算中才起作用,孔隙水压力不参与土条间的强度计算。5、SLOPE/W中土的重度SLOPE/W在水位线以上允许有独立的单位重度,但这个参数很少用到。比如,我们假设 G = 2.7,
水的重度=10 kN/m3, and e = 0.7. 在水位线以下土体为饱和(S=1),土体重度为20kN/m3. 在水位线以上土体为非饱和,饱和度为 80%,( S = 0.8) 则水位线以上土体重度为19.2 kN/m3,二者之间大概有4%的差距。从稳定性分析来说,土体重度4%的差距是可以忽略的。首先,在毛细区饱和土体和非饱和土体重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其次,安全系数对于土体重度很不敏感。尽管每个slice的重量增大,会导致下滑力的增大,但是抗滑力也会随之增大,因为滑动面法向压力也会增大,因此对于饱和区和非饱和区定义不同的土体重度对于安全系数的影响是非常小的。6、如何在GeoStudio中精确定义点的坐标?。在菜单KeyIn-&Points,点击Add按钮,增加点,在下面的框中输入点的坐标值。 此外,还可以利用ACAD生成关键点1、在ACAD中,用Pline命令绘制模型边界或材料分界线。2、用List或ID命令提取坐标3、将坐标复制到Excel中处理成X、Y列4、在Excel中复制X、Y列坐标值5、在GeoStudio的KeyIn Points对话对话框中粘贴坐标。可多次复制ACAD的坐标,直至所有点输入到Excel中。7、SLOPE/W 材料参数是有效应力参数还是总应力参数本构参数c和phi可以是总应力本构参数或有效应力本构参数。SLOPE/W在这两者参数设置上没有区别。对于分析特定工程取什么参数设置则需要使用者来决定。The strength parameters c and φ can be total strength parameters or effectivestrength parameters. SLOPE/W make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se two sets ofparameters. Which set is appropriate for a particular analysis is project-specific,and is something you as the software user, need to decide. The software cannot do this for you.当用有效强度参数进行分析时,能够更准确的获得最危险滑移面的位置。但只有有效强度参数与孔隙水压力结合时,它们才有意义。对于饱和土体,在国外,总应力法通常称为“phi=0”法。在SLOPE/W设置参数phi=0时,材料抗剪强度和孔隙水压力无关(土质边坡稳定分析)。对于非饱和土体则不成立。8、Seep3D软件在XP系统中使用出现如下问题:安装完Seep3D后,在使用中出现如下问题:在打开新文件或关闭已有文件时,出现Internal Error对话框,里面具体内容为:“An unexpected internal error has occurred. You should save your project with a new name vefore continuing. Would you like to save it now? attempt to delete anon existent display list ViewableObject.cpp line 37”,下方按钮为“是”和“否”,点击“是”或“否”均再无法打开新的文件和新建新的文件。因此只好关闭Seep3D,这时又出现Internal Error对话框,具体内容为:“An unexpected internal error has occurred. You should save your project with a new name vefore continuing. Would you like to save it now? negative reference count ViewableObject.cpp line 65”,点击“是”或“否”均无任何反应。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在桌面上点击右键“属性”,在“设置”栏下选择“高级”对话框,在“疑难解答”栏下把“硬件加速(H)”一栏拉到“无”,点击“确定”保存设置,即可解决这个问题。9、GeoStudio软件界面能否汉化汉化、如何汉化?对于广大处于工程第一线的工程设计、施工人员来说,使用GEOSTUDIO、SLIDE、KEA等软件时,借助于金山词霸等工具还是将就可以的,但由于英文基础比较弱,还是觉得中文界面用起来更爽,更容易上手。因此,国内有人可以将操作其界面汉化,汉化后对软件的一些内容也增进了理解。但汉化从实质上来讲,只是修改软件的外在面孔,而没有触及软件内核的东西,所以在软件使用过程中我们还是建议大家使用英文原版界面进行计算处理,以避免汉化过程中带来的软件使用方面的一些 bug 。附件即会告诉您如何将一些英文界面的软件进行汉化,方便大家学习。10、在Draw Reinforcement 对话框中, 当选择Constant Applied load 时,需要填写其值大小,这个值就是工作荷载吗,请问工作荷载具体指的是什么,这个值怎么取?是指锚杆的设计拉力值大小吗?也就是,当Bond Skin Friction即钉土摩阻力确定了,那么Constant Applied load值?工作荷载是指锚杆实际起作用的荷载值。当选定为Constant Applied load参数时,实际上此时该值的大小就是锚杆实际的工作荷载值。不管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有多长,实际的工作荷载就为所输入的定值。当Bond Skin Friction即钉土摩阻力确定了,通过该值可以计算出有效锚固长度,这个长度值在此时的计算中并没有实际意义,它只是可以告诉我们我们目前所输入的钉土摩阻力或者是目前锚杆可用的锚固长度是否符合我们实际的需要。计算出的锚固长度长于锚杆实际的锚固,也就是说上层锚杆实际上长度不足,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承受所输入的工作荷载值,该锚杆还需要加长。下层锚杆计算出的锚固长度小于实际锚固长度,这也告诉我们,该锚杆是满足要求的。Constant Applied Load选项通常是用在分析的初期试算来使用的,我们说在计算中需要调整该值的大小使得所计算的安全系数达到我们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所需要的安全系数值来调整该值,并观察锚杆有效锚固长度的变化。前面的试算对于后面的准确计算是很有帮助的。11、在计算坝坡稳定时,需要用到粗粒料非线性抗剪强度模型(邓肯-张非线性模型),但是始终未能找到该模型。不知道该程序中是否有该计算模型,或是有近似处理的方法?SLOPE/W 软件中不直接提供邓肯-张非线性模型,但是用户可以自定义法向和切向的强度关系函数来计算。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SLOPE软件菜单“KeyIn/Strength Functions/Shear/normal Function”中自定义强度关系函数。定义好强度关系函数后,在材料参数设置选项中选择自定义的强度关系函数即可。12、基坑开挖能否利用SLOPE/W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GeoStudio2007的SIGMA/W模块可以进行基坑开挖和回填的模拟计算,通过赋材料给region和取消region的材料来实现。To simulate a fill or excavation stress analysis, you can create multiple SIGMA/W analyses and then apply the materials differently in each analysis. To simulate an excavation, don’t apply a material to the region. In a later SIGMA/W analysis when you want to “fill” the region, you can apply a material to it. GeoStudio2004 的SIGMA/W模块可以进行基坑开挖和回填的模拟计算,结合SLOPE/W模块可进行基坑开挖时的边坡稳定性分析。SIGMA/W模块中的实例 “Excavation with Strut”即为一基坑开挖的模拟计算。您也可以通过SIGMA/W的工程手册中的“Fill and Excavation”章节来了解相关内容。13、边坡采用护坡桩的形式进行支护时,应该怎样利用该软件进行计算,具体应该怎么操作?SLOPE里面不能考虑桩的作用,单纯用SLOPE不能模拟抗滑桩,可以先用SIGMA模块考虑桩,算出一个应力场,然后将此应力场导入到SLOPE里面,在桩的位置加一个水平力可以粗略模拟。14、SLOPE/W 计算岩质边坡怎么算,还是这样算吗?本软件是不是只能适用于土质边坡呢?SLOPE主要是用来计算土质边坡,但是对于简单的岩质边坡也可进行计算,在相应的材料模型选取上也包含有各项异性等模型,在这方面我们也进行过相关计算。但毕竟应用较少,其结果的可靠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15、在Draw Reinforcement 对话框中,Bond Skin Friction是指单位面积钉土摩阻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这个值应该是勘查报告给我们提供出来的值,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勘查资料,就得根据经验来判断选取了,是这样的吗?关于Bond Skin Friction的取值,如果勘查报告未给出,则可以依据勘查报告中的粘聚力值结合实际的工艺进行估算。16、在Draw Reinforcement 对话框中,Constant Applied Load 和Variable Applied Load这两个选项的意义不同,当然算出来的结果是有所差异。请问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前者,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后者?它们分别的适用范围是什么?SLOPE/W中对Applied load的定义为: the applied load is defined as the load that must be mobilized to achieve an acceptable factor of safety against potential failure of the retained soil wedge. The applied load for an anchor can be specified in one of two ways. The anchor behavior can be either “Constant” or “Variable”.即使得潜在滑移面达到一定安全系数时的锚固力。Constant Applied Load选项:不管锚杆的锚固长度为多少,锚杆工作荷载为一定值。在计算中您需要调整该值使得所计算出的安全系数达到您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当指定了工作荷载以及单位长度摩阻力(BondResistance ),SLOPE会自动计算所需要的有效锚固长度,并在模型中以红色框表示出来,如图。滑移面后面黑色为可用锚固长度。对于图中四种情况,工作荷载是一样大小。 Variable Applied Load选项:此种情况下,锚杆的工作荷载取决于潜在滑移面后的有效锚固长度,工作荷载为可变值,变化范围从0到整个锚杆总的可用摩阻力值。对于每一个潜在滑移面来说,SLOPE首先计算可用摩阻力(available bond resistance behind the slip surface) 如果整个锚杆总的可用摩阻力大于所输入的工作荷载(所填入的Variable Applied Load值),则SLOPE在计算安全系数时实际所采用的锚杆力为所输入的工作荷载值。如果锚杆总的可用摩阻力小于所指定的工作荷载,则所输入的工作荷载值会自动减小到与锚杆总的可用摩阻力值一致,SLOPE在计算安全系数时也采用此值。 在实际的计算中,选择Constant Applied Load通常是用在分析的初期确定加筋体作用力的一个大概值,作为试算使用;Variable Applied Load选项通常用于后期准确确定加筋体作用力值。17、在Draw Reinforcement 对话框中,当选择Variable Applied Load 时候,就不需要填写该值,这个里面为什么就不需要工作荷载呢?对于锚杆而言,我们好像很少考虑它的剪力,既然这个对话框中有这一项,这几项该填多少,怎么填? 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荷载是通过计算得出的,锚杆的工作荷载取决于潜在滑移面后的有效锚固长度,工作荷载为可变值,变化范围从0到整个锚杆总的可用摩阻力值。对于一个潜在的滑移面来说,当锚杆绘制在模型图中,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是不一样的。每个锚杆实际的工作荷载为有效锚固长度与单位长度钉土摩阻力的乘积。在SLOPE/W工程手册的8.3节,有关于这两个选项非常详尽的介绍,希望我们的回答对您也有所帮助。理论上来说,锚杆内部产生剪力只发生在土坡发生运动的时候,对于一个安全系数大于1.0的土坡来说,这些值是不需要设定的。18、在Draw Reinforcement 对话框中,Unit Weight是指单位荷载,什么单位荷载?其单位是什么,是KPa吗?为什么默认是9.807?如果要在坡顶施加50KPa的荷载,该怎么加?Pressure Line不同于线荷载(line loads),Line Loads是施加在一个点,Pressure Line是施加在一个区域内的。 该选项默认是用来绘制水体压力的,所以Unit Weight默认值为水的重度9.807。通常Unit Weight中填入的为上面公式中的Specified pressure。施加50kPa的荷载,可以在Unit Weight中填入10,将压力线的高度绘制为5m,则此时为50kPa。19、在坡中要施加水平抗滑力时候,应该怎么施加?例如象护坡桩这样,利用别的软件算出一个抗滑力,这个力该如何加到边坡上?通常护坡桩水平抗力为线形荷载(如梯形等),线形荷载施加与堆载或外部荷载施加一样,有两种选择:法向与竖向,将加载区域四个点都点出(都精确定义),选择法向即可!20、对于土工织物等柔性加固材料,如何输入模型,土工布也是按照锚杆那样输吗,只是方向是水平的而已?土工织物等柔性加固材料加入模型的方式与锚杆类似,也是用Reinforcement Load来模拟,只是所输入的参数不同而已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中学教育、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geostudio的一些常见问题总结89等内容。 
 geostudio软件的介绍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用这些应力值就可以对一些严格的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了...AIR/W 软 件的后处理界面可以显示常用的等值线或...  geostudio的一些常见问题总... 7页 免费搜你所想,读你所爱 拒绝盗版,营造绿色文库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  GeoStudio实例之蓄水池边坡稳定性分析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GeoStudio 实例之蓄水池边坡稳定性分析 1、问题描述 这个算例展示如何使用 SLOPE/W 分析部分被...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笔记总结88份文档 2014全国高考状元联手分享状元笔记 ...geostudio的一些常见问题... 7页 免费 geo-slope操作工程实例-... 20页 免费...  进入下载 页面 82 进入下载 页面 进入下载 页面 进入下载 页面 进入下载 页面 进入下载 页面 83 84 85 86 如何用 GeoStudio 软件来进行空气与水 的问题的模拟...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加入阅读会员!获取下载券
GeoStudio之Vadose的简单应用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  solaris 常见问题总结 Published by David at 3:38 下午 under Unix|Linux 1) Q:用 xmenager 登陆虚拟机上的 solaris 不能进入图形界面 用 xmenager 登陆...  Geo-Studio操作(全)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岩土工程,...geo-slope操作工程实例-... 20页 免费 geostudio的一些常见问题... 7页 免费...  基于GeoStudio 下尾矿坝地应力场的数值计算摘要:利用数值计算软件对坝体在不同状况...这种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坝和地基等土工问题的 有限元分析,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深圳地区地下建筑抗浮设计水位取值与浮力折减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深圳地区地下建筑抗浮设计水位取值与浮力折减分析
建​筑​抗​浮​设​计​水​位​取​值​与​浮​力​折​减​分​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什么是钻孔地下水“初见水位”?|岩土工程勘察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Pages: ( 4 total )
什么是钻孔地下水“初见水位”?
  这是一个曾经在“南方岩土驿站”引起讨论和争论的题目,现在这里重新提出,希望朋友们踊跃发表意见。&&  钻孔地下水“初见水位”是工程地质或岩土工程中常见到的一个术语。奇怪的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规程、规范或教材中找到“初见水位”的明确定义,更不要说其测定方法和精度要求;另外更奇怪的是以研究地下水运动为主要目的的水文地质学、或地下水流体力学,好像从来不谈“初见水位”。&  我想请教诸位:&  1、什么钻孔地下水“初见水位”?&  2、如何测定钻孔地下水“初见水位”?&  3、钻孔地下水“初见水位”有何用处,或能说明什么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问题?
这个名词在水利上经常出现,但是一般都不采用,在水利上一般使用“稳定水位”这个指标。
谢谢hls兄的支持!&&hls兄的观点是:初见水位 =& 稳定水位。&&清朋友们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
楼主不要随便总结别人的观点,1楼只是说水利上使用稳定水位,并没有说初见水位等于稳定水位,楼主你这样做很不厚道的。
我认为在基坑开挖时可以用到
引用第3楼xiangce982于 09:45发表的& :&楼主不要随便总结别人的观点,1楼只是说水利上使用稳定水位,并没有说初见水位等于稳定水位,楼主你这样做很不厚道的。&&&噢,谢谢Icon兄的指正,可能是我理解错了!向hls兄致歉。
引用第4楼argone于 14:15发表的& :&我认为在基坑开挖时可以用到&&  argone兄提出了一个似乎相似的、也很有意思的问题——基坑开挖的初见水位。&  我猜:基坑初见水位大概是从基坑边坡刚刚揭露到的浸润面高程来判断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水位实际是天然状态下的重力地下水的水位。也就是说:如果基坑不再疏干了,基坑中积水就会慢慢上升并稳定到这个水位。&  现在的问题是:勘探钻孔中是无法观测到这个浸润面的,如何能判断初见水位?
这个问题是很有意思.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好像搞勘察的人都心知肚明,然而确实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钻探时,往往就是将钻孔中最先见到的地下水或者过湿的土的深度作为初见水位,当其作为第一含水层孔隙潜水水位时,也往往会是整个场地的稳定水位;不过如果其下有高承压水含水层,承压水水头高过第一含水层水位时,钻孔揭穿承压水含水层后,就有可能出现更高的稳定水位.&& & 想听大家讨论下去.
  与岩下兄同感。不仅承压水有一个难以测定的问题,即使是潜水也同样存在相似的问题。&  具体点分析:工程地质钻探大多采用无冲洗液钻进,即使钻孔进入地下水位以下,因提取岩心,钻孔中的水位大多会下降,此时钻孔中的水位和地下水位根本就不是一码事。如果要测定真正的地下水位,就要等一段时间,让水位恢复至稳定。水位稳定时间有长有短,透水性强的地层,数分钟或1小时,;透水性弱的地层需要数小小时至一、两天;透水性极弱地层甚至数十天还不稳定。&  其实钻进过程中,钻孔水位变化是非常复杂的,远比上述复杂得多。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钻孔初见水位应该怎样测定的,更不知道什么是初见水位。
初见水位代表场地第一个含水层的自由重力水面,需要开孔后一直干钻,单纯潜水的稳定水位与初见水位基本是相符的,但存在上层滞水和承压水时就会有差异,一般钻孔稳定水位都是混合水位,至少恢复24小时~要准确量测具有多个含水层场地的不同含水层水位时应下管隔断上部含水层&&规范里也不是特别强调说一定要如何精确地搞清地下水,还是要看地下水对该工程影响程度而定的,比如涉及到深基坑/含水透水层时意义就大些&&目前大多数的工勘队伍量测的都是泥浆水位,不具备任何意义
引用第9楼wustone于 17:00发表的& :&……规范里也不是特别强调说一定要如何精确地搞清地下水,还是要看地下水对该工程影响程度而定的,比如涉及到深基坑/含水透水层时意义就大些&&&  我在三次地铁招标会上遇到评标专家提问“如何测定初见水位”这个问题。最后一次实在忍不住,脱口说:“请教一下初见水位的准确定义和你们要求的观测精度。”&  答辩会场上清静了一小会。&  据说这个问题在以后的地铁招标会上失踪了。
所谓专家,很多是闭门造车的,笑笑,
初见水位一般是由经验的地质人员或钻工肉眼鉴定的(根据钻杆的、岩心等的潮湿程度、钻进的难易速度等),稳定水位是成孔后24-48小时观测到的水位,一般来说初见水位高于稳定水位,他们都与基坑开挖(支护)有关,是简易的水文地质,复杂一点还要抽水、注水、全分析、氚分析等。可以参考(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
9楼wustone:初见水位代表场地第一个含水层的自由重力水面。”&10楼geo9243:初见水位一般是由经验的地质人员或钻工肉眼鉴定的(根据钻杆的、岩心等的潮湿程度、钻进的难易速度等)。”&两位朋友的主张似乎相距甚远。wustone兄主张是“自由重力水面”,即“潜水面”;geo9243的主张似乎包括毛细水高度。
&&alitetime的回复( 11:21:00)&& & & & && &
初见水位是指:干钻时刚好钻到地下水位左右时,立即停钻,量测的地下水位。稳定水位是指:终孔48小时后,钻孔中形成的稳定的水位。一般情况下初见水位低于稳定水位,因为当刚钻至地下水位时,地下水需要一个渗流的过程才能形成稳定的水位。土体的渗透性越大,则初见水位越接近稳定水位。在一些水库或河道附近(地下水受地表水补给,且地表水位比地下水位高的多时)钻探时就很容易发现,钻探刚结束时,孔中水位在不断的上升,直至稳定水位。但在现实钻孔过程中很难准确测量初见水位,因为钻孔直径本来就比较小,不管是用岩芯管还是用麻花钻,在提钻时总会带出一定的水量,对于那么小直径的钻孔,这点水量有一定的影响。&&&& & &bshuxin的回复( 22:35:00)&& & & && & & &
引用奶罩36d在 12:57:00说的话:&& & & &
含水层是潜水的初见水位一般高于稳定水位,含水层是承压水初见水位低于稳定水位。&&稳定水位以上是没有自由水的,上面怎么还会有初见水位?对于黏性土,由于渗透性很弱,即使孔深超过稳定水位,仍然看不到水(初见水位),而对于砂土,钻孔稍稍超过稳定水位立即就见水了(初见水位).&&------------&&个人觉得以上两个回复已经把问题说得很清楚了,&&所谓&湿&&稍湿&都是描述毛细水影响带内土层的,
引用第14楼soilrock于 18:28发表的& :&两位朋友的主张似乎相距甚远。wustone兄主张是“自由重力水面”,即“潜水面”;geo9243的主张似乎包括毛细水高度。&&&是要包含毛细水高度,这将直接影响土的潮湿程度,进而影响基本承载力σ
楼上正解,初见水位是判断上层滞水的
  除了前面的“潜水”派和“毛细水”派外,17、18楼属于“滞水”派。阿弥陀佛,我真不知道那些编规范、教材的专家、教授看到这个帖有何感想?
基坑开挖的时候就用到了,只能做为参考。
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都是变换无常的 ,特别是在南方山区
  1、我赞同“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都是变换无常的”的说法。岂止是南方山区,透水性越差的地层,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就越大,有时差数米,甚至是上百米。我以为这种“变换无常”的根本原因就是“初见水位”是一个“眼见为实”、没有明确定义和测定标准的伪术语造成的。&  2、“基坑开挖的时候就用到了”一句难以苟同。对基坑开挖有所影响的是地下水的出渗面或出渗标高。在潜水含水层中,这个出渗面最初位置就是天然状态下的重力水稳定水位;在承压含水层中就是含水层的顶面。何况随基坑疏干和地下水位下降,出渗面的位置会逐渐变化,甚至消失,与“初见水位”毫无关系。&  另外,可能有的人认为,初见水位是计算地下设施浮托力的依据。这也错了,地下设施浮托力计算需要的是:在相应渗流状态下的水位或水头,而不是“初见水位”。&  综上述,我认为“初见水位”是某些没有实地研究地下流运动规律人想当然的产物,把大家搞糊涂了,迷信不得。
所以说规范上的很多概念和规定具有较多的模糊性,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依愚见,这牵涉到具体的水的类型。&如果是潜水,那么按理论上来说,初见水位就是稳定水位;&如果是承压水,那么正如大家所说的,稳定水位要高于初见水位;&如果是上层滞水,由于这一层水只是存在于弱透水层之上的很小部分,因此如果能测出这时的初见水位,那么和稳定水位的位置应该是不一样的,由于上层滞水下伏有弱透水层,那么其下的水应为承压水,如果钻孔揭露了该层水,那么视承压大小、弱透水层厚度及上层滞水含量而决定最终的稳定水位,观测结果有助于分析土层的性质及地下水赋存条件。
初见水位当遇到承压水和上层滞水的时候有意义。&毛细水非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我们不需要去关心。
这个东西搞勘察的人人都知道,但具体的解释却各不相同,我个人的理解就是钻探时遇见的最浅水位(具体的判断还是根据钻探出的土样含水情况)为初见水位,这个水位跟水的类型没什么关系,稳定水位就要分具体的类型了.其实这个水位在勘察中没什么实际的意义,稳定水位是必须提供的
个人认为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是钻探过程中测量地下水位的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测定初见水位,通常是通过干钻岩芯的湿度来判别,这个水位是场地第一层地下水的水位;第二步是测稳定水位,根据不同含水层采用不同的稳定时间、止水方法后观测,这里的稳定水位通常也是指第一层地下水。在测出两个水位后加以对比,不同的含水层,不同的地下水类型(潜水、承压水)可以出现初见水位高于、低于、等于稳定水位的情况,然合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采用不同的水位进行设计验算,一般取二者的高值。当然精度与观测方法关系密切。
是ia,初见水位就是地下水位吧?
如果是测定承压水头的稳定水位,就算是用套管也没办法阻止孔壁的水渗透到钻孔里面去,理论上是可以隔死,但从现场做的抽水试验的效果来看,没多大的效果,很多时候的钻孔里头的水位都是假水位,如果单纯参照抽水试验的水位作为基坑抗浮水位的话,那基坑就没办建了
楼主看看水文地质学基础吧,初见水位当在钻孔涌水试验中是个重要的参数
顶楼说的很好,我就不多说了,我们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工程,详勘是由两个其他单位合做的,由于水位和液化双方有争议,甲方委托我方进行又一次勘察,其中就提到了要分别测出各含水层的水位,这个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到一层含水层都要停钻分别测量初见水位和静止水位,而且要保证隔断上下含水层很不容易.
我们搞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时候,一般很少注重初见水位,钻工在钻探的时候一旦碰到土层或者岩层含水量明显增加,就可以记下此时的水位,定为初见水位。但是24小时候之后要测量稳定水位,我们在成钻孔柱状图的时候,主要是看稳定水位,初见水位的意义不大。只是如果碰到隧道涌水,或者发生事故,产生争论的时候,才咬文嚼字般的搬出来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
我有比你们更郁闷的问题...我从发个贴....
引用第33楼勘察浓缩丸于 19:44发表的& :&我有比你们更郁闷的问题...我从发个贴....&&在哪里?我等着头把沙发。
引用第29楼jskc于 12:55发表的& :&楼主看看水文地质学基础吧,初见水位当在钻孔涌水试验中是个重要的参数&&  求教:何谓“钻孔涌水试验”?劝君不要拉“水文地质学基础”当虎皮。&  其实对“钻孔初见水位”的哪个看法正确已是无关重要了,单从这个帖子反映出的五花八门的“定义”,就充分说明了规范或教材中的“钻孔初见水位”是一个没有准确定义的术语。,根本不能用在技术报告和技术交流之中。
规范编写人对该问题的答复&&----------------&中国工程勘察信息网 &&专家专栏&&高大钊教授专栏(本栏目共15999贴 |版主: billfigo|cuizhu|zxh1219)&gyc-kancha:请教高教授:初见水位的测量&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请教高教授:初见水位的测量 ( 0:21:00)&& & &楼主&姓名:& &
gyc-kancha&发回贴数:& & 90/82&等级:& &
博士&联系方式:& &
给他发邮件&& & & & && & & &  谢高老那么晚还给我们指导,我想以后可能应该确定地区的Q3标志层,以前我是这样确定的,砂层的颜色如果是浅绿色的,定义为Q4,为黄色的定义为Q3,但是没有文献依据,请高老指教从沉积历史应该如何去分析判断?这种方法是否可以?&  另外,我还有个问题,还是关于地下水的问题:7.2.2-1条强制性规定遇地下水时应量测地下水位,可是对于我们这第一层淤泥中的孔隙潜水,由于渗透系数很低,勘察野外作业期间很难测试到,满足不了规范规定取得初见水位,报告一般都提供稳定水位,如何达到规范要求?是否可以按照稳定水位指标下降30- 50cm为初见水位?&&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高大钊的回复( 14:44:00)&& & &第1楼&姓名:& &
高大钊&发回贴数:& & 42/2822&等级:& &
特聘专家&联系方式:& &
给他发邮件&& & & && & & &1. 从沉积条件来分析,黄色的土一般反映了氧化条件,可能是古代的陆地,绿色可能反映了还原的条件,这还要结合古地理环境来分析才能下结论。你的意见也有一定的道理,最好和其他地区作些比较。&2. 规范讲的是初见和稳定,是时间上的概念,反映了土的渗透性。你们这里很难测初见水位是什么意思,是测不到?还是与钻进有干扰?你将稳定水位下降一段作为初见水位似乎是本末倒置了。&& &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gyc-kancha的回复( 16:11:00)&& & &第2楼&姓名:& &
gyc-kancha&发回贴数:& & 90/82&等级:& &
博士&联系方式:& &
给他发邮件&& & & && & & & 很难测初见水位一方面是不能及时明确测到,很少采用干钻,即使干钻钻孔到赋存潜水的淤泥层时由于渗透性慢无法准确测到水位;另一方面是钻进干扰,因为等不起时间而直接采用泥浆钻进工艺,带水往下钻了,最后等一两天去测个稳定水位。所以无初见水位指标,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报告中无地下水初见水位应视为违反强条吗?&& &
& &作者信息\文章标题&& & &高大钊的回复( 17:23:00)&& & &第3楼&姓名:& &
高大钊&发回贴数:& & 42/2822&等级:& &
特聘专家&联系方式:& &
给他发邮件&& & & && & & &问题还在于没有按要求钻探,我想初见水位是客观存在的,不然那来稳定水位呢?总是从深的地方慢慢升上来的,对吗?应当说,在技术上是没有难度的,问题是技术要求和赶进度的矛盾,是吗?&& &
规范是他主编的&&高大钊& 教授&基本情况&姓& & 名:高大钊&出生年月:&出 生 地:浙江平湖&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联系地址:上海同济大学地下系&邮& & 编:200092&联系电话:021-&传& & 真:021-&专业领域:土木工程、岩土工程& &&&标准化工作经历&&& 1970~ 1974年部标《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主要起草人&&& 1982~ 1989年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主要起草人&&& 1984~ 1992年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副主编& 主要起草人&&& 1986~ 1989年上海市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领导小组成员&&& 1998~ 1999年上海市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主要起草人&&& 年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1版)副主编主要起草人&& &&教材、著作与学术论文&&& 《土质学及土力学》主编& & &
1979年人民交通出版社&&& 《可靠性理论在地基基础方面应用译文集》主审核& & 1987年同济大学出版社&&& 《土力学可靠性原理》编著& & & & &
1989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软土地基的理论与实践》主编& & &
1992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岩土工程手册》副主编& & & & & &
1994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地基工程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合编& &
1996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岩土工程标准规范实施手册》主编& & &
1997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主编& & & & 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丛书》(一套共5本)主编& & &
1999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编著其中两本《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和《桩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手册》主编& 200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世纪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主编& & 200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土质学与土力学》(第三版)主编&
2001年& 人民交通出版社&&& 《岩土工程的回顾与前瞻》主编& & 2001年& 人民交通出版社&&& 另外在国内外发表岩土工程方面的学术论文70余篇;科技管理研究论文 10多篇。
  哈哈,以为引用一段“权威”的话,再来一段“权威”的业绩就能把问题解决啦?&  请大家看看:&  1、高大钊的发言中可有一句是关于“钻孔初见水位”的明白解释; &  2、如果规范要把“钻孔初见水位”作为“强条”,规范就要必须回答用什么方法测定,要求精度如何!一个连测定方法、精度都没有的冬冬,能成为“强条”?
呵呵,我倒不是觉得权威的话就对,和他业绩无关,而在于他作为规范编写人再这几个答复里其实已经把他的初衷解释得很明白清晰,让我解除了对这个概念一直以来的一些疑惑,我个人得到了一些收获,当然有没有实际操作性我还是存疑的。&&还可以再结合下面江苏省审查答复来看:&&26、地下水量测&&& &
各地区对地下水位量测要求不统一,初见水位是否要提供?&&& &
GB规范第7节对地下水勘察要求和水位量测已作出明确的规定,第7.2.2条是强制性条文,对地下水量测作了下列规定:&&& &
⑴遇地下水时应量测水位;&&& &
⑵稳定水位应在初见水位后经一定时间后量测;&&& &
⑶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的量测,应采取止水措施,将所测含水层与其它含水层隔开。&&& &
虽然规范对地下水位量测有了明确的规定,各地市在具体执行时仍不够统一,我们认为应补充说明如下几点:&&& &
⑴应提供地下水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 &
⑵除提供勘察时的地下水位外,尚应根据工程要求,通过收集资料和勘察工作提供历史最高地下水位或近3-5年最高水位及水位变化趋势或变化幅度;当需考虑基础抗浮设计水位时尚应考虑提供抗浮设计水位,(如单独的地下车库等)。&&& &
浅基础勘察时也应提供地下水变化幅度。&&& &
⑶规范未规定同一场地中观测地下水位钻孔的数量,报告可根据地形地貌提供代表性水位。&&& &
⑷为正确丈量第一层孔隙潜水的水位,应采用干钻方法,以便正确取得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钻孔不宜钻到第2含水层,必要时专门打浅孔量测孔隙潜水水位,不应以混合水位作为第一含水层水位。&&& &
对设计、施工有影响时(如深基坑或挖孔桩等)尚应提供承压水水位(水头高度),量测方法应符合规范。&&& &
⑸对高层建筑或重大工程,当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评价、基础抗浮设计和工程降水有重大影响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缺乏常年地下水位监测资料的地区,宜设置长期观测孔,对有关层位的地下水位进行长期观测。
引用第39楼wustone于 00:14发表的& :&……还可以再结合下面江苏省审查答复来看:……&⑷为正确丈量第一层孔隙潜水的水位,应采用干钻方法,以便正确取得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本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再作过多的发言,但看到上面这句,还是禁不再说一下:&  1、明显的概念性错误。凡是研究地下水的人都知道“孔隙潜水的水位”指得就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孔隙潜水的“稳定水位”,与“初见水位”不是一回事。&  2、即使是干钻,钻孔中的实际水位与含水层的透水性和观测时间有极大的关系。例如在透水性很差的淤泥中,即使进入了天然地下水位以下,提钻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因为地下水渗入很慢,钻孔内是难以测到地下水位的,往往等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钻孔中才会明显有水。哪么我们要问,“初见水位”是在哪个时刻测?是提钻后1分钟,还是60分钟,或者是别的时刻。与此相反,在透水性极强的含水层中,例如卵石层,提钻后,地下水入渗很快,数分钟就可与稳定水位相差无几,此时的“初见水位”又有何价值?另外我还想提醒一个现象:在透水性中弱的含水层中,当提钻速度过高时,因为钻具提升的负压吸水作用,提钻后的一段时间内,钻孔内的水位会比天然状态下高出一些。&  在“权威”的解释中,无视了上述复杂的因素,连明确的测定方法和测定精度也没有,却去责怪别人方法不对,岂非笑话。老实说,我怀疑制定“钻孔初见水位”的人,从来就没有自己动过手。&  其实关于“初见水位”争论的关键还不是测定方法,而是“初见水位”的定义和它在实际工作有何作用。只有明确这两个问题,才能制定相应的测定方法和精度要求。
{土力学地基基础}一书上有这个名词的解释,请查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此书,陈希哲主编
引用:“例如卵石层,提钻后,地下水入渗很快,数分钟就可与稳定水位相差无几,此时的“初见水位”又有何价值?另外我还想提醒一个现象:在透水性中弱的含水层中,当提钻速度过高时,因为钻具提升的负压吸水作用,提钻后的一段时间内,钻孔内的水位会比天然状态下高出一些。”&&我倒是觉得,在强透水层的水位测量中,初见水位与稳定水位对承压水水层埋深和标高,承压水水头高度埋深和标高的计算是有作用的,不知楼上以为如何?
针对泥头网友意见继续谈自己的看法:&&1.规范里这样定义,自然是认为在一般钻孔进入含水层后在孔内确实在不同时间出现了不同的孔内水位,稳定水位大家没什么分歧,按高教授给的答复,我认为初见水位可以理解为当按照钻探规范严格每次0.5m进尺情况下首次可测量到的水位。&&2.编写人制定该条文初衷在于通过该水位与稳定水位的差值大小可以反映土层渗透性,我感觉在地下水对拟建工程存在不可忽视影响时,测量初见水位有其意义,应该理解为针对正常非弱透水层而制定的。&&3.我认为只能假定这一切都是在正常、合理钻进速率和一般渗透性土层的前提提出的,否则连所谓稳定水位也可以认为不存在的,因为地下水本身就是动态变化的,相同场地一个孔雨季一天完成后测量稳定水位,另一孔施工50天雨季结束才完成,稳定水位也可以相去甚远,这就变成走极端了,强调淤泥这种极端弱透水层难以测量也是如此,淤泥层中的地下水对一般工程影响程度究竟如何?淤泥层中按24小时稳定水位都可能距离实际潜水面很远!&&4.测定方法和精度:既然稳定水位能测,初见水位用同样的标准怎么测不出来?
引用第12楼xiexueguang于 15:45发表的& :&“初见水位”虽然勘察规范中经常要求,但勘察技术人员不太重视、也无法准确测量的概念,工程意义也不大。&&&我虽谈不上对该问题有多少认识,但就工程施工而言,比如基坑开挖与支护,其有时的影响可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本人有过这样的教训。很抱歉不能深谈。
钻进过程中遇到地下水位时立即停钻测得的地下水位是初见水位;钻进结束,水位基本稳定后测得地下水位的是稳定水位。&& & 实际操作中,在地下水位上是采用不加水钻探,当首次见到饱和土时,饱和土的上界可认为就是初见水位,但由于受毛细水的影响和判定方法上精度较低。稳定水位在钻进结束一定时间后测量,有一个稳定可靠的水面,测量精度较高,要求误差不大于2cm。一般在钻探结束后统一测量稳定水位,这样可以根据水位等值线图,判别地下水的流向。
钻探班报表有一项,叫做地下水初见水位,有具体的定义。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项目中也有要求。前者属于钻孔水位,主要表现的是强渗透层的水位。而水文地质调查坑探揭露的是表层水位,在表层渗透性相对很弱时,两个观测值的差别就可能会很明显,现在水文地质调查大多不要求观测初见水位了。
大多地方的水文地质调查程度已较高,已经不再需要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也就很少用到初见水位了。
我在实习的时候还因为初见水位搞了个笑话,很丢人的,呵呵。资格较老的人士告诉我,初见水位一般将钻孔中最先见到的地下水或者过湿的土的深度作为初见水位,我当时把初见水位当作静止水位了,呵呵很丢人吧,静止水位要等钻孔完成后24小时以后用尺子测量的水位深度。
学习了一下&呵呵&期待更多的折中讨论
初见水位j是自由重力水面。稳定水位是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一般钻孔稳定水位都是混合水位24小时以后观察。如果进行冲击钻进,第一见水位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072267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igma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