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贝在骨折当时没有疼痛感等于现在多少钱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古钱币之旅:贝币、刀币、布币……
古钱币之旅:贝币、刀币、布币……
  华东师范大学古钱币博物馆的前身是创办于一九五二年的历史系文物陈列室,   收藏古代历史文物大约五千件,钱币大约二千件,   后钱币陈列单独分出,发展成为古钱币博物馆。   馆内从先秦时期的贝币到民国时期的银元,门类齐全,序列完整,   保存完好,是上海市首批高校民族文化特色博物馆之一。   作为一名博物馆管理人员,我看博物馆及展品的视角与其他参观者不同,也能接触一些展品背后的故事。说起古钱币,首先映入大家脑海的一定是“孔方兄”(方孔圆钱)的模样。其实钱币家族是一个丰富、庞大的家族,有各种各样的身材和外貌。小小一枚钱币,涵盖了社会经济信息、艺术审美、文明发展,中国古代钱币史的发展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缩影。   特色馆藏   贝币   尺寸:长2厘米,宽1.7厘米;长2.4厘米,宽1.7厘米;长2.6厘米,宽1.8厘米   材质:贝壳   时代:新石器时期――秦   博物馆并未评选出镇馆之宝,但介绍的第一件钱币――贝币也具有相当的分量。贝币是中国古代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产生于距今3000年的商代,是钱币的始祖,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   远古时期,社会物质匮乏,并没有多少剩余物资可以互相交换,偶尔部落之间发生的交换活动也是以物易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产的物资也渐渐丰富,便需要一种媒介来帮助交换和积累财富,这时,人们发现贝壳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易于数数,坚固耐用,且美观可爱,因而就将其晒干,背面磨平,有时再加上一个穿孔,便于串成一串,这样就加工成为了一种原始货币,担任起交换交易的中介物。   贝币在河南殷墟妇好墓地中有出土。在商代中期以前贝币价值很高,臣下若能获得商王贝币的赏赐那可真是极大的荣耀。随着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贝币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故在当时又出现了许多仿制贝币,有石贝、骨贝、蚌贝、绿松贝等。在商代晚期又出现了铜质货币,形制也仿海贝形式。铜贝在河南安阳和山西保德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均有出土。大量仿贝的出现标志着贝币已无法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于是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始皇统一中国后贝币被废除。   “齐之法化”刀   尺寸:长19厘米,宽3.5厘米   材质:铜   时代:战国   刀币为春秋战国时期所铸铜币,由生产工具演变而成,流通于齐、燕、赵等国。其形制模仿一种青铜刀削的形状,一般作凸背凹刃状,上部为刀身,下部为刀柄,尾部有环首。   齐刀为齐国铸造的货币,主要流通在齐国(今山东半岛地区)。刀体大型厚重,铸工精湛,币文流畅华美,于诸刀币中首屈一指,钱文自上而下为“齐之法化”,“法化”为标准铸币之意。背面三道横纹下有一“日”形纹饰。   耸肩尖足布   尺寸:高5.5厘米,宽3厘米   材质:铜   时代:先秦时期   春秋中晚期晋国所铸的大型耸肩尖布,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是先秦布币形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其常见品多为无文,带文字的则极为罕见,目前“中一”布币存世罕见,是先秦货币空首布系列中珍品之一。   刀币、布币在秦汉时期暂时退出历史舞台,改用统一的“半两钱”,即“方孔圆钱”的开端。西汉时,王莽篡权夺位,为了削弱汉朝旧族势力,掠夺百姓的财富,他以“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改革。刀币和布币都在改革中恢复,但从形态上与春秋战国时的并不相同。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每次改制的钱币不断缩小,价却越来越高,实质上是剥削了普通民众的财富。币制改革的失败也是新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尽管王莽的改革是失败的,但他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因为形制精美,书法漂亮,成为古钱史上的精品。   “一刀平五千”刀   尺寸:长7.5厘米,宽2.8厘米   材质:铜   时代:新莽   我虽是博物馆专业科班出身,但因硕士时兼读了艺术史,所以看待展品时,比起专业价值,我更倾心有艺术价值的展品。这枚钱币看起来如“金钥匙”般的形状,加上青铜的颜色使它看起来古朴而精致,是我最喜欢的一枚钱币。荀悦《汉纪》:“据摄二年夏四月更造错刀,一直(“价值”的意思)五千,与五铢并行。” “一刀平五千”刀币,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一方孔圆钱。环穿上下有“一”、“刀”二字,乃错金镶嵌,故又名金错刀。张衡诗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一刀平五千”刀币面文字规整匀称,书意隽永,铸工精良,形体厚重,周缘经锉磨修整,锉痕均匀有力。由于面额太大,传世品及出土品均少见。   货布   尺寸:长5.5厘米,宽2.1厘米   材质:铜   时代:新莽   《食货志》:“王莽天凤元年,罢大小钱,改作货布……重二十五铢,直货泉二十五,与货泉并行。”此枚钱币面文“货布”二字分列左右,钱文书体为悬针篆,也称垂针篆,乃篆书的异体。悬针是指竖划收笔出锋,像钢针一样悬起,与“玉?h篆”、“九叠篆”、“瘦金体”一起为钱文书体代表,有极高的书法欣赏价值。货布铸工精致,是莽币中规整程度最高的一种。   乾隆通宝   尺寸:外径2.7厘米,内径0.6厘米   材质:铜   时代:清 乾隆年间   乾隆通宝背面满文左右分别为“宝”、“泉”,即宝泉局所铸。此枚钱币比一般小平钱(钱币中最普通的一种形制,即一文小钱)略大,在已铸成的钱币上再加工,手工刻琢各种花纹、精美图案或吉语文字构成纹饰,又称“刻花钱”,是民俗钱的一种。其本身是流通性货币,但是刻花后一般不做流通使用,往往充当配饰或作观赏用。此枚正面“乾”上方为“寿”字,“隆”下方应为桃形纹饰,亦象征长寿。其余图案为道教八宝,即道教中八仙各自的所持之物,称为暗八仙纹。暗八仙纹始盛于清康熙朝,流行于整个清代。此枚钱币纹饰仅含暗八仙之四者,应还有另一枚与之成对。   捐藏无要求   2014年暑假期间,我在博物馆的留言本上看到学生留言:“老师,我有一批古钱币想要捐赠给学校。”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学生表达捐赠意愿,但不时有人造访我们,表示捐赠,或是希望通过捐赠来为自己的藏品“正身”(一旦正规的博物馆接受其藏品,就意味着对其藏品来源和品质的认可);或是想通过捐赠图利,虽说是“捐赠”,但同时会提出很多要求来获利。因此,职业的敏感和教师之仁心交织在一起,让我的心情有点矛盾。   这个学生并没有留联系方式,我辗转找到了这名同学,他是我校地理系的一名本科生,当时正放暑假在家。我给他打电话,他兴致勃勃地说起了他的想法:“老师,我仔细看了我们博物馆的收藏,虽然全面,但展柜里并没有民俗钱。我想捐几枚民俗钱(民俗钱是一种非流通钱币,是指人们专门为了辟邪消灾、祈福游乐等而特意铸造的钱币,专供百姓佩戴、悬挂、摆放、礼赠、随葬和庋藏使用。它是民间习俗的产物,以其精美的艺术性及独特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单独成为中国古代钱币的一个类别)来补充我们学校博物馆的收藏。老师,我要捐赠的钱币虽然单个价值并不高,品相一般,但是成规模地放在一起,可以在布展时做背景,形成一种‘钱币堆砌’的视觉效果。”听了他的话,我非常感动,一是感动于学生竟然能有这样的回馈母校的爱心,二是感动于一个非博物馆学专业的同学,凭着自己的兴趣,能积累如此多的专业素养和文物知识。   责任编辑:徐玲玲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咨询一下:1951年人民币一万元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当时可以买到什么?_百度知道
咨询一下:1951年人民币一万元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当时可以买到什么?
咨询一下:1951年人民币一万元当时值多少?,当时可以买到什么?比如:当时的大米多少钱一斤?而一万元可以买到大米多少斤?谢谢。
1951年的一万元,指的是老版人民币。
我有更好的答案求助知道网友
53年币值改革,10000等于1元
1951年的10000元钱现在值多少钱
您好!10000元面值的纸币属于第一套人民币,至1953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当时去银行兑换新老纸币是10000:1的,建国初期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啊!当时大米大概在1000元左右一斤,物价很不稳定,一个月翻翻的现象也很正常。后来发行新币后大米就是1毛钱左右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比方我们的历史教科书);
  还有人说,“历史就是胜王败寇的故事”(比方中国洋洋大观的24史);
  还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比方说天涯的“煮酒论史”里的无数热帖);
  还有人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比方说历史上著名的谏臣魏征就是这么认为)……
  这些说法,都很有道理——既然很有道理,我想到了自己所了解到的中国历史有关货币的哪些事儿,这些事儿是不是也任人打扮,成王败寇?是不是也可以按照人性的思路来理解那些历史,进而总结出来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政权兴衰更替的经验规律?
  很可惜的是,对于货币的历史,以及那些和那个时代有着密切关系的有关金钱的人和事儿,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忽略、轻视甚至掩盖。
  比方说,多多少少,似乎我们每个人都懂点所谓的“经济学”,可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每天拿着手中的钱兴高采烈的去买卖东西的时候,却根本不知道手中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又为什么成为了社会上价值的标准、财富的代表、交易的媒介……
  我们也经常听到某某国家开展所谓的“货币改革”的新闻事件,不说更远的,就拿最近的10年来说:
  2002年,白俄罗斯以1:1000的比率开展新旧卢布兑换;
  2004年,土耳其,以1:的比率开展新旧里拉兑换;
  2006年,津巴布韦以1:1000的比率开展新旧津元兑换;
  2008年,津巴布韦以1:10,000,000,000(100亿)的比率再次开展新旧津元兑换;
  2009年,津巴布韦以1:1,000,000,000,000(1万亿)的比率再次开展新旧津元兑换;
  同年,朝鲜以1:100的比率开展新旧朝元兑换,但最多只能兑换旧朝元10万元,再多出来的钱,就要按照1:1000兑换;
  再早十年的话,名单上还会添加阿根廷、秘鲁、南斯拉夫、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安哥拉……
  2009年初你来到津巴布韦的话,你应该感叹,津巴布韦人实在是太有钱了,随便一个普通人都动辄坐拥几十万亿、几百万亿元的财富。
  可惜,“有钱”和“富裕”却是两码事,这个2000年的时候还是非洲真正顶级富裕国家的津巴布韦,2009年一个面包都要卖1万亿元,全国有60%的劳动力失业,穷人们只能靠捕捉天上的小鸟和地上的昆虫来充饥,每天都有人饿死。
  2009年发行新币之后,津巴布韦央行行长也“客气”的说:“我十分抱歉,昨天的万亿富翁,今天会买不起他们爱喝的饮料。”
  无论“新闻”还是“旧闻”,大家听到了,无非像听一个笑话,最多也不过像数字游戏,因为他们都是“外国的”,我们自然也觉得他们距离我们很远很远。
  可惜,我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了解了中国的货币史,你会发现,那不是笑话,也不是数字游戏,更不是“外国的”,而是鲜活的中国历史。
  而且,货币每一轮贬值的幅度丝毫不会让1:1000之类的数据相形见绌,甚至,像南斯拉夫、土耳其和津巴布韦式那样动辄亿万倍的通胀,也并不是没有出现过……
  另外的说,你可否知道,按照我们尊敬的马克思老人家的概念,无论是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或者人民币,他们根本就不是钱。
  为什么?
  很简单!马克思始终认为,只有有价值的商品才能充当钱币,而纸,如果他不代表确定数量的黄金或白银,他始终就是纸而已。
  说白了,假定你是一个皇帝,给你一堆纸,你有什么办法让人民接受这些纸当货币?
  你固然可以用枪顶着某一个人的脑门要求他把你的纸当钱用,他为了要命不得不同意,但对于全体人民,这样做却毫无意义,而且只会激起激烈的反抗,而且,拿枪顶别人脑门的士兵和警察们也是要用钱来养活自己和妻儿老小的,你胆敢给他们也发纸?
  嘿嘿……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从小我们就学习,“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要想得以存在,国家必须要从人民那里取得财富来供养官僚、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机构,怎么取得呢?
  很简单,两个字,“收税!”
  只要你控制了国家政权,想让纸变成钱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当你向人民征收赋税的时候,你只要这种纸,其他的一概不认。
  为了向你上缴赋税,所有人都不得不用他们的实物如粮食、金银、牲畜……来向你指定的部门(比方银行)来换取这种纸,这种纸自然也就成为了大家都接受的交换媒介。
  就这样,不必拿枪顶着每个人的脑袋,你的纸自然变成了国家的钱币。
  只要你不在纸币发行额上胡搞、乱搞(像津巴布韦政府那样),保证你这种纸的购买力,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禁止别的任何人仿造你这种纸的小事了。
  这,才是所有现代纸币能够在世界上交换到商品的真正秘密!
  对于纸币来说,绝不仅仅只有这一个秘密,而是有很多秘密。
  比方说,经济学教科书上告诉你,说“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嗬,解释得很全面,很正确。
  可为什么我们身边的1头大蒜,原来围绕1分钱上下波动,后来变成围绕1毛钱上下波动,现在呢,则是围绕1元钱上下波动——这,还能叫“上下波动”么?
  同样的钱币数量,在不同的时期占整个社会的财富比例,那更是千差万别。
  不说久远的,也不说路远的,就说中国的30年前和现在。
  1万元钱,搁在1980年代早期,那是“万元户”,代表着一个家庭鹤立鸡群般的富裕。
  然而,到了30年之后的今天,如果一个家庭所有资产加起来只有1万元,哪怕在中国最穷的省份也可以被划为“贫困户”之列。
  “万元户、贫困户,十万元、不算富,百万那是刚起步,千万级别才算富”!
  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么?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1979年12月底,人民币发行量为1555亿元;对应的,2011年12月底,人民币发行量为85.2万亿元。
  按比例简单计算了一下你就明白,1980年初的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548万元!
  两个年代数字一对比,是不是你立马就明白为啥“千万级别才算富”的道理来了?
  让普通人辛勤劳作的血汗财富缩水,就是纸币的另外一个秘密!
  “金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无论是贝壳、金银或者纸币,在货币被广泛使用的任何时代,人们要想在社会上生存,要想过更好的生活,要想让别人为自己服务,都需要用到钱。
  所谓的市场经济,最大最大的成功,就是让每个人都把“挣钱”作为人生的主要目标。
  实际上,越接近我们现代社会,贸易流通越发达,钱对人而言就越重要,钱对人们思想影响也越深刻,货币及其价值的变动对社会影响程度也就越严重。
  当金钱决定了每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的时候,难道整个社会金钱体系的组织结构、数量方式以及与此相结合的财政、税收政策,难道不会影响到社会的深刻变革?
  有人说,钱,或者说货币,只不过是附在社会经济上的一张皮而已。
  的确如此,它是一张皮,只是在国家兴衰、社会变革和政府更替之际,货币常常会变成一张决定国家、政府和社会变动方向的“画皮”。
  金钱很重要,货币很关键,历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
  不信?
  那就读读中国历史看吧!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21张 | 更多
  第一部分,从美丽的贝壳说起
  众所周知,老早老早的时候,咱们老祖宗们是拿着石头当工具过日子的,那个时候叫做“石器时代”,或者也叫“茹毛饮血”时代。  “石器时代”分两个,从大约300万年前第一只猴子变人到1.8万年前,人类的石头工具都是通过简单的敲敲打打弄出来的,所以叫做“旧石器时代”;从1.8万年前到距今6000年前这段时间,由于出现了磨制石器这样的“新技术”,所以被叫做“新石器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磨出来的石头和敲打出来的石头就是不一样,技术改进了,干活就容易了,生产力就得到了大发展,人们在满足自己温饱之外居然还能有产品剩余。  正如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MSN、QQ等网络聊天软件的发明,使得一大批孤男寡女们产生了“感情剩余”,有了网络交流的强烈需求一样,有了产品剩余,老祖宗们也产生了物品交换的强烈需求。  比方说,老祖宗张三做砍柴的石斧,做完了之后还是有一会儿闲着无聊,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他就又做了一把,可是实际上他只能用一把斧子。  另外一个老祖宗李四,看着他的老母猪生小猪崽,生了一个之后,等了一会之后,居然又生了一个,可是他家的剩菜剩饭只能养活一头猪崽。  还有一名老祖宗王五,种了一地的萝卜白菜,可是又吃不完,于是只能腌成一坛子一坛子的泡菜自己守着。  老祖宗周六、老祖宗杨七……  就这样,很多老祖宗的都有了产品剩余,怎么办呢?  现在大家都晓得,这人呐,一旦有需求了,是很麻烦滴。  眼看着张三的石斧要白白扔掉、李四的猪崽要活活饿死、王五的泡菜要非正常的发霉变酸……  三个人都在发愁,他们就凑在一起商量问题的解决办法。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不,大家灵机三动(3个人嘛),犹如醍醐灌顶:“咱们交换交换不就得了?”  我给你一坛子腌萝卜,你给我一个猪崽,我一把石斧,换你一坛子腌白菜……  于是,皆大欢喜。  一开始,这个交换还进行得不亦乐乎的,但慢慢的,大家就发现出问题来了。  张三愤愤不平的说:我这石斧是祖传三代的工艺品,纯手工家庭制作,除实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艺术含量和收藏价值,结果被你的一头瘦弱弱的小猪崽给换走了,而且那小猪崽回来我养了2天就病死掉了,这太不公平了!  李四满腹牢骚说:这头老母猪我养了两年了,才生下来两猪崽,你只不过用你吃不完的一坛子烂白菜,一下子就把我的有着深厚感情的小猪猪给换走了,凭什么啊?  于是乎,大伙儿都开始愤愤不平起来。
  这时候,大伙儿才发现,要找到一个价值衡量的媒介和准绳,还真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呢。要知道,新石器时代还是母系氏族时代,那个时候还是最淳朴、最民主、最公平、最公正的共产主义社会(当然,我们叫人家“原始共产主义”),不是少数几个或者一个部落领导玩黑箱操作说啥就是啥的年代,遇到事情大家都必须公开集体讨论。  然而,尽管大家集体讨论了很久,还是没有结果,因为——这个问题可太难了。  正在发愁的时候,大家一扭头看见部落里的几位美女……  尽管那个时候的美女很有可能比今天的网络美女穿衣服还要少,但我们的老祖宗可没有现在那些整天在网上一边看着“这门那门”图片,一边网上聊天诱骗纯情少女的男人们那么卑鄙下流,他们不是看见美女,而是看见美女脖子上的挂饰——美丽的贝壳饰品。  在原始社会,我们那些一直生存于大江大河中游的老祖宗们,还不知道金属是啥样子呢,来自海边的贝壳被看作是珍贵的东西,它坚固耐久,可以做装饰品,又是吉利的象征,便于携带,再加上有天生的单位,一个一个的,适合于计数作价。  正如无数所谓的“艺术家”一看见美少女就才思泉涌一样,我们老祖宗们看到那些贝壳饰品之后,立马也才思泉涌:“用贝壳来做财富价值的计量不挺好的嘛?”  亏你想得出来啊,老祖宗们的思想呐,那真是“帅呆酷毙”了——不用说,就它了。  一把石斧,10个贝,一坛子泡菜,3个贝,一个小猪崽,7个贝,谁如果觉得自己吃亏,不同意,那就自己提高价格,只要别人接受就行,如果别人都不接受,那你就不做石斧了,改养猪崽、改腌泡菜好了。  经过无数老祖宗部落的“民主决议”,大家都得出来了相似的结论,贝壳于是就逐渐开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固定地充当货币。  货币,或者说“钱”,就这么产生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祖宗们正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经过加工的贝壳是最为适合充当货币的商品。  套用马克思老人家的专业术语来来说,“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在中国,货币的“货”、发财的“财”、商人的“贾”、欠债的“账”、放债的“贷”,甚至连买卖(“買”、“賣”)这两个动词都带有贝字,充分说明了贝壳的货币地位。  再想一下,你把自家的孩子都叫成啥呢?  “宝贝”、“贝贝”,某种意义上说,这差不多就相当于喊着 “我的钱啊”、“我的钱啊”……
  穿插说明:  自从2011年10月发过一个帖子外,好久没有发帖子了,这一段时间主要是在整理文稿。特别是那两位“浆糊作家”抄袭我的“银子!银子!银子!”而写成书《白银投资技巧指南——入门篇》(吕超、罗英杰,就这两个货色)让人觉得心情很郁闷,本来想起诉他们(他们在文中没有注释,没有引用,直接用了我的东西充当他们其中3个章节的内容,最只不过改了几个词汇而已),后来想想算了,只要能让更多的人理解这些知识,我想也罢。  下面,还专心的讲中国的历史故事吧,虽然网上有人讲过货币的历史,但我希望我能比他们讲得更独特,更精彩,更漂亮,更不一样,更能让大家读下去……
  我看到的有两本书,一本叫做《说钱》,还有一本叫做《钱定江山》,还有一本《钱眼里的历史风云》(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还有一本叫做《 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   》——这本书文不对题,里面叙述的东西不是货币,有标题党嫌疑。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比较比较的对着看,呵呵。
  太油菜了!坐等下文
  津巴布韦也曾崛起过?汗~~  印钞就是对财富的重新分配或合法掠夺!中国ZF无力对外,只能转嫁P民!权贵拿走财富,却失去基础,最后也埋葬了自己!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其实就是错配的生产关系自动修复的过程  相同的故事又在上演
  mark!!
  好帖子,会火,MARK之  
  千万不要小看了贝壳作为钱的作用。  根据中国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在商代的时候,商王和贵族就经常以贝壳赏赐给臣下僚属,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就存放着被称为“始贝币”的贝壳货币,出土于河南殷墟妇好墓。  贝壳并不仅仅在商代使用,一直到西周时代也大量使用。  在交通及经济欠发达的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贝壳作为货币由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直至唐宋时代都一直在使用。  在云南,一直到明朝时期,被称为“滇贝”的贝壳还在作为货币广泛使用。  根据考古学家们的精心研究,我们中国古代的贝币,大部分是来自于海南。  你想想,海南,距离黄河流域或者长江流域有多远,尤其那时候没有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啥的,连千里马、千里驴这样的动物也都还没有“训练”出来呢,甚至连成形的路都没有,完全靠人背运回来的一袋子贝壳,你想想能不珍贵么?  用这么珍贵的东西做钱用,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现在的纸币单位是圆、角、分,那你猜猜贝壳货币最常用的单位是什么?  一枚两枚当然也行,但最常用的计量单位是朋友的“朋”。  就看“朋”这个字的形状,像不像“贝”字串了串?“朋”在古字里面的本义是指两串相连的“贝”,不过,因为考古资料缺失,到今天大家也还没有搞清楚到底“一朋”是二枚、五枚、十枚还是二十枚。  笔者我自个儿琢磨,因为“朋”的是好几个贝壳一起的意思,后来就演变出“天天在一起”、“结党营私”的含义来了,你知道形容坏人一起干坏事有个成语叫做狼狈为奸,下次你改一个说法,说他们“朋比为奸”,文化水平立马就上升一个档次。  后来,这个“朋”就和“友”一起组成“朋友”这个词,现代社会这个词的用法可广了去了:男女恋爱叫“谈朋友”、商业公关叫“交朋友”、官场爬升叫“处朋友”……  可不嘛,没钱的话,扯什么朋友呢?  老祖宗们造字的时候,就把现代人这些花花肠子都猜到了。  不像马克思老人家能说出“什么什么天然是货币”的深刻道理,贝壳在我们老祖宗那里最早并不是充当货币的,就连我刚才说的“美女的挂饰”也只不过是个辅助的用途,更重要的作用是用来做祭祀和占卜的神器。  流入到黄河流域的海贝,最初是与来自河蚌里的珍珠、打磨光滑的玉器、瘦骨嶙峋的龟甲、神秘恐怖的骨器等礼器一起,用于占卜和巫术,从而向上天祈求恩赐。下图分别是良渚文化的玉器、红山文化的玉器以及殷墟出土的骨器、龟甲(上面有甲骨文) 。
  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龟甲,就是我们今天用来骂人的那个“乌龟壳”。  老祖宗们经过认真观察发现,乌龟很长寿,而龟甲形状又和干旱时候的大地形状一样,祈求丰收的人们于是便把龟甲视为能通天钻地的人间灵物,成为问卜的主要载体。在中国古代的龟卜文化中,贝壳与龟甲可以互换,贝可以使龟甲增益,在卜筮中主“大吉”、“永贞吉”,这就赋予了海贝以特别神秘的意义。  老祖宗们那时候还不懂我们的科学,他们以为一切都是神赐与的,所以用贝壳啊、龟甲啊什么的来崇拜神、爱戴神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以贝币形式出现的“钱”这个玩意,一开始就是带着神秘的色彩和力量来到这个世间的,而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功能更是进一步加深了她的神秘感。  大家不妨用普通人的思维想象一下,贝壳一边作为贵重的礼器在祭坛奉祀,一边作为货币在物品交换中使用。老祖宗们手持美丽的贝壳用于交换的时候,他们心中的这枚“神器”,那个神圣珍贵啊!  不管咋样,老祖宗们反正最后选定了贝壳作为他们的钱。  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贝壳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故在当时又出现了许多仿制贝币,有石贝、骨贝、蚌贝、绿松贝等。到了青铜器时代之后,由于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仿海贝形式的铜质货币——青铜贝,这也成为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
  额外说一句,本书第一部分在本人已出版的书中已有部分涉及,但这个版本是比较完全的,也是经过提炼的。  真正开始讲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故事,是从第二部分开始的。  一旦开始讲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本人叙述的事情都将来自于正宗的信史,也就是说,本人只是说法和观点上有所不同,加了些调侃和分析的元素,但那个事情本身一定是历史上确切记载的。
  在当前的中国,能把“中国特色”和“国际接轨”这两个词用得溜溜的熟,一般来说,做政府官员或者专家精英就不成什么问题了。  比方说“油价要涨、电价要涨、水价要涨”,再加上房价不断暴涨,民众承受不了,政府官员和专家精英们就会跳出来说美国日本德国的价格都是多少多少,你看看,中国北京上海的房价就是应该和日本东京、美国纽约一样,中国这么做是“与国际接轨”云云……  然而,一旦老百姓提到有关“民众工资、福利水平、劳动保障、公民人权、民主行政”的事儿,政府官员和专家精英们就会再次跳出来给你大谈“人口太多、底子太薄、国家太大、老百姓素质太低、人民觉悟不够”等等“中国特色”……  一句话,“该怎么用就怎么用”!  在这里,咱也冒充一下专家精英们说句话:贝壳作为货币绝不仅仅是什么中国特色,而是与国际接轨的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现象。  无论是生活在几千年前的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的老祖宗,还是今天依然处于原始部落阶段的海岛土著居民,几乎都有过使用贝壳作为货币的历史。产贝的地方用,不产贝的地方也用,不仅仅在过去用,到现在依然有一些土著民族在用。  在古代亚洲,除中国用贝壳外,今日之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东南亚区域,都有使用贝壳的历史;在美洲,当西方殖民者16世纪首次踏上这个大陆的时候,他们发现当地的印第安人使用的货币就是贝壳;在非洲,一直到20世纪初,包括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国在内的绝大多数黑人部落都依然在使用贝壳作为货币;  学世界史的人都知道,15~19世纪西方殖民者贩卖黑奴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但不一定晓得的是,黑奴们大多都是被贝壳买走的!  那些西方殖民者,流窜到今天的旅游胜地马尔代夫的海滩上猛挖贝壳,攒够了贝壳,就用船运到东非海岸的黑人部落里去交换奴隶,然后再把这些黑奴运到美洲……  对于那个时候掌握了航海技术的西方人来说,贝壳这玩意儿太好挖了,所以他们运往非洲的贝壳越来越多,后来终于多得造成黑奴相对于贝壳的涨价,引起那些购买黑奴的殖民者的抱怨,这些事情还被记录了下来,存在一些国家的档案馆里。  在印度洋及太平洋一些偏远岛国,贝壳时至今日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货币。  例如,在南太平洋的加罗林群岛(the Caroline Islands),广泛使用养珍珠的蚌壳作为货币;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the Solomon Islands)上,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就是用贝壳做货币,一直到今天都是,为此他们还专门发行了多种贝壳邮票供世人了解他们的文化。
  日,是上海世博会的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馆日,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国家——她是太平洋岛国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有600多万人口,而在这个国家,曾经发生过一桩贝壳与黄金的故事。  长期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人一直用贝壳充当货币,直到从澳大利亚过来的白人来到了这里,他们经过详细勘探,在岛上发现了黄金矿藏!  黄金矿藏需要开采,白人们于是拿出大把当时世界通行的英镑钞票付给巴布亚新几内亚人,让他们开采黄金,没有想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嗤之以鼻,没有人愿意下矿工作。  白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就恍然大悟。他们返回澳大利亚,装了满满一飞机的贝壳运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土著人这下终于看到“真正的钱”了,于是他们开始下矿卖力的工作,为白人开采黄金。  巴布亚新几内亚矿工努力工作,挣“钱”越来越多。  然而,很快的,他们却发现物价飞涨,他们所挣下的贝壳钱买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  再到后来,贝壳泛滥成灾,终于变得一文不值,巴布亚新几内亚人付出了无数的辛勤劳动,甚至搭上了身体乃至生命的代价,看似开始挣了很多“钱”,但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即便被骗得如此之惨,直到今天,贝壳依然被巴布亚新几内亚人视为财富的象征。比方说,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娶老婆的时候,彩礼不能用纸币,而只能用多达2万多个打成圆片的贝壳穿起来,下端再挂几条猪尾巴。  当现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开始印刷纸币的时候,他们的钱币上就是猪头和贝壳的图案,而且他们的纸币名称叫做“基纳(Kina)”,就是“大贝壳”的意思。
  当然,钱,也不一定是贝壳,狗牙、猪牙也可以。  最初选择贝壳当钱使,还算不上什么稀奇的,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钱”。  在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群岛(the Melanesia Islands),土著居民习惯用狗牙当钱使用,一个狗牙可以买100个椰子,娶一个老婆要“花费”几百颗狗牙。  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Vanuatu),1980年独立之后,为抵制“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瓦努阿图坚持使用古老的实物货币如猪牙、草席、贝壳等。2007年~2008年度还被瓦努阿图政府确定为“传统经济年”,当地居民可以用实物货币上缴政府税收和支付医疗费。  在瓦努阿图,贝壳主要用于小额交易,而猪牙“大钞”则用于贵重交易,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开销,只需20个左右猪牙就足以应付,其中最大面值的“钱”是长而且有弯曲的尖猪牙,而且尖牙越弯曲越值钱,弯成圆弧状,甚至弯成两圈、三圈。  有了猪牙大钞,在年全世界都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候,瓦努阿图却没有一个人遭遇失业和贫穷。
  在2006年的“地球幸福指数”评选中,瓦努阿图被提名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在2010年,瓦努阿图更是被评选为“地球上最快乐的地方”,而这句话也成为了日是上海世博会的瓦努阿图国家馆日的主题语“体验地球最快乐的地方”的由来。  瓦努阿图人说,“我们已经意识到钱并不能代表一切。”  只要你能理解钱,幸福就来到了你面前——可惜的是,我们生存在花花世界中的许多人却并不能意识到这一条。
  在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the Polynesia Islands),由蜂鸟、鹦鹉、鸽子的羽毛编织成的腰带或者饰物,是价值很高的货币。在圣克鲁斯岛(Santa Cruz Island),尽管日用百货和食品都可以用澳大利亚元和美元购买,但传统的“娶亲彩礼”,却必须交付用鸽子的深色羽毛制作的“羽毛带子币”,通常一份彩礼要用15条带子——这种羽毛币不受澳元和美钞通货膨胀的影响,始终是稳定可靠的。  在科特迪瓦的一些原始部落,他们传统上使用手镯充当货币,“手镯币”的货币形同大大小小的手镯,持有者可将其戴在手上、颈上和脚踝上——那真是全身都是钱啊!  在印度的东北部有些偏远的省份,比如阿萨姆省(Assam)的某些氏族,至今还在使用母牛的头盖骨作为货币——心“砰砰”跳了几下,幸好还不是人的头盖骨。  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地区(Sarawak),从公元9世纪起,就用玻璃珠子当货币,价值很高,就像现在人们手中的黄金一样,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绝不使用——当然,该出手时也会出手。  在中世纪的俄罗斯,松鼠毛皮是一种常见的流通货币,其常见程度超乎想象,以至于松鼠的口鼻部位、爪子和耳朵也常常被撕下来用来“零钱”。  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遭受毁灭性破坏,各地的乡镇开始印制“代用货币”作为本地支付工具,使用的材质各式各样,有木材、铝箔、丝绸亚麻布,甚至包括扑克牌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央行恢复元气。  无独有偶的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中,美国的一个小镇上,人们应对美元货币通货紧缩的办法就是自制小木片,用来充当交易货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之时,德国又再次出现货币紧缺,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德国全境都使用美国产的香烟作为货币,作为货币的香烟甚至要远比香烟本身更有价值,当时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都还有幸亲自体验了一把。  1970年代,意大利的货币里拉(Lira)遭遇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人们干脆用糖果作为货币来进行交易。
  好贴,对货币的解释很到位。
  等楼主继续更新啊
  这才是帖子,经坛最近太少了。
  好贴留名,等连载,等出书。。
  楼主让人换美元吗?还是买黄金。
  楼主能说说怎样应对货币贬值?
  记号先
  在世界上的所有货币当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当属南太平洋上密克罗尼西亚联邦(Micronesia)所属的雅浦岛(Yap Island)上的石头货币了。近2000年来,雅浦岛的居民就一直使用石头做货币,他们称之为“雷(Rai)”。  “雷”是由大而坚硬、厚重的石轮组成,石轮的直径从1码到12码不等,石轮的中央有一个孔,便于滚动搬运,雅浦岛居民就用石头来购买土地、独木舟或办婚事等。  石头当货币,的确是够“雷人”的,而雅浦岛的“雷”币,的确有着“雷人”的故事。  雅浦岛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后来又被卖给德国,有一次德国政府命令这个岛上的居民修建一条连接岛屿两端的道路并把它维护好,但是岛民们懒散惯了,根本没人理会德国政府的命令,德国人决定向抗拒命令的岛民们征收罚金。  问题是,用什么形式来体现这笔罚金呢?  后来,德国人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们派出了一个政府职员,走遍了那些抗拒命令地区每一家石屋和公共聚会场所,到那儿之后,这个人就在一批最大的“雷”上用黑色画一个十字,表明这块石头被政府征收了。  这个办法很神!那些觉得失去了财富的愁苦民众们立马就感觉到变得贫困异常,于是他们马上就修好了连接岛屿两端的道路,而且修得很齐整。  然后,德国当局就又派人擦掉了画在石头上的十字。用弗里德曼的话来说,一眨眼功夫,罚金抵消了,幸福的岛民们又重新获得了他们的“钱”,并尽情享受着自己的财富。  在雅浦岛上,如果有一笔额度很大的交易,这个“雷”搬运起来很麻烦,那么就只用做一个标记表明所有权的改变就行了,那笔“钱”其实还静静的躺在那里。  这个你必须要理解,因为在雅浦岛上,面值最大的那块“雷”,重量达到了8吨!  至于“钱”不用拿走,只是标记所有权更改这件事就更容易理解了——你在银行上转账的时候,其实什么东西也没有动过,只不过是银行账户和户主名字改变了而已。  下图即为上海世博会密克罗尼西亚馆所展示的“雷”币以及雅浦岛上某位居民的“一大笔钱”——够雷人吧?
  你还别说,相比现在你手中的纸币,这个“雷”还真的是有价值的!  原来,由于雅浦岛缺乏制造“雷”的石灰岩岩石,村民们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划着他们远洋航行的独木舟前往太平洋上的另外一个岛屿帕劳(Palau),在那里的山腰上切下这些庞然大物,然后用独木舟运回岛上。  “(这些巨石货币的)部分价值在于其尺寸之大,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它们来到岛上的代价——将它运回来时死去的人的数量”,货币收藏家对“雷”的价值做了如此解释。  不过,由于“雷”是如此独特的货币,许多货币收藏家试图收藏,所以雅浦岛政府已经禁止“雷”出口,而为数不多的展示品则存放在渥太华的加拿大银行大厅里。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大都在用铜钱做货币,其实在民间,更重要的“钱”其实还不是铜钱,而是粮食和布帛,历朝历代都有人用,到现在也有人用。比方说,在农村那些走门串户换瓜果糖豆米面粮油的商贩,基本上都接受小麦、黄豆或者玉米这样的粮食做货币,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的时候,像俺这种调皮鬼还经常背着大人偷偷舀半碗麦子去换糖果吃——当然,糖果要找个地方偷偷藏起来别让爹妈发现,吃起来,那个甜啊!  除了粮食和布帛之外,鸡鸭鹅了、猪马牛羊了、盐巴茶叶了、砍刀陶瓷了这些常规的实物商品都能做货币来用,比方说云南的佤族,一直到解放前还习惯于用牛作为货币进行交易。  在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原周边少数民族例如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吐蕃、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一开始也都是选用牲畜、盐巴、茶叶等实物商品当钱使的。
  猪生猪崽,羊产羊羔,牛下牛犊这都是自然界正常的事情,但如果你异想天开想让“大石头生小石头”,这恐怕只能是“等你亿万年”也难以实现的事情了。  不过,人类异想天开的想法多了去了,而且很多都实现了。  “钱能生钱”就是其中的一个。  自从代表着财富、代表着购买力的标准货币——贝壳出现之后,在金钱上实现“春种一粒粟,夏收万颗籽”的美好神话就成了无数人的梦想。  “聚宝盆”、“摇钱树”在中国的流行很能说明这一条。  遗憾的是,钱放到那里,无论如何它自己不会给你生出来几个钱崽子来的,所谓的“钱能生钱”,还是需要动点脑筋的。  日,美国纽约市以二十一响礼炮隆重迎接来自荷兰的船队,标志着纽约四百周年庆祝活动揭幕,而400年前(1609年)的这一天,亨利.哈德逊(Henry Hudson)和他的荷兰船队到达纽约湾,发现曼哈顿岛,从而揭开纽约历史新的一页。  现在的世界金融中心纽约曼哈顿岛,就是在1626年由荷兰的西印度公司通过和印第安人做贸易交换而得来的,获得曼哈顿拥有权的交换成本你猜猜有多少?  你家里有玻璃珠么?  那我告诉你,整个曼哈顿的所有权就是用一把玻璃珠换来的——当时的印第安人,看到玻璃珠这种“罕见”的礼物,欢天喜地的就把曼哈顿岛给送出去了。  从印第安人手中得到这块土地之后,荷兰人以他们首都的名字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后来,这片土地又被英国人占领,英国人将其命名为“新约克(New York)”——也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纽约。  现在的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所在地、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所在地,是闻名于世的自由女神所在地……  当然,也是2001年被两架飞机袭击而倒下的世界贸易大楼双子塔的所在地。  醒醒、醒醒,一把便宜的玻璃珠能换到一个曼哈顿?  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和痴人说梦吧?  要知道,现在你用全世界的玻璃珠子也买不到曼哈顿岛!  所以啊,钱能生钱,关键就在于钱要去它该去的地方。比方说在400年前,你用钱买一把玻璃珠子,去欺骗印第安人说这是天神的礼物,让印第安人用曼哈顿岛来和你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300多年前,现在的纽约及其周边地区还都是印第安人的地盘,那时候印第安人的货币恰恰就是贝壳,历史上有名的一起贝壳货币投机案例,就发生在这里。如果你非常的执着于“钱能生钱”的美好人生理想,天天做梦都想着让自己的每一分钱都会自己生崽子,不知道这起贝壳投机案例能不能给聪明的你提供一点思路。  这起货币投机案例的主角是一个叫做弗雷德里克.菲利普斯(Frederick Philipse)的荷兰人,这位兄台原是木匠,曾经去修建过新阿姆斯特丹的城墙。  和中国的长城用来防备游牧民族入侵一样,这个城墙是用来防备北美的游牧民族——印第安人入侵的,不用说,这个城墙在美国建国之后就被拆掉了。  说了你不信,即使被拆掉,它现在在世界上的名头比中国的长城还要响!  想想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中国的长城名气还要大的?
  @Lov_vinccy
11:11:55  在世界上的所有货币当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当属南太平洋上密克罗尼西亚联邦(Micronesia)所属的雅浦岛(Yap Island)上的石头货币了。近2000年来,雅浦岛的居民就一直使用石头做货币,他们称之为“雷(Rai)”。  “雷”是由大而坚硬、厚重的石轮组成,石轮的直径从1码到12码不等,石轮的中央有一个孔,便于滚动搬运,雅浦岛居民就用石头来购买土地、独木舟或办婚事等。  石头当货币,的确是够...........  -----------------------------  稀奇
石头当货币。。。那可不就寸山寸金了
  2002年,白俄罗斯以1:1000的比率开展新旧卢布兑换;
  用猪牙当货币.............那当地居民是不是被禁止养猪啊?不然这种货币肯定崩溃了  我还是不明白 这种本身没价值的东西怎么维护它的货币地位的?尤其是现在国际关系如此紧密的时代条件下?楼主能不能给详细解释下?很多年了也想不明白
  顶楼主
  楼主,新开了个帖子,看看
  学习了,就是看着心里有点慌啊,那个新旧货币的兑换,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
  世界上永远不会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但是如果劳动付出得不到回报,也是~~~
  记号一个先
  货币有人发过,楼主,还要继续,挖了大坑,要好好写啊,呵呵
  顶!!努力...
          
  太牛了,果断留  楼主吃水果  
  为了本帖,我终于注册了,
  MARK  谢谢楼主分享!
  必须留名
  好贴子,楼主好样的
  什么时候能讲讲民国北洋时期的中国货币啊,坐等~
  @情思难寄  14:02:08  用猪牙当货币.............那当地居民是不是被禁止养猪啊?不然这种货币肯定崩溃了  我还是不明白 这种本身没价值的东西怎么维护它的货币地位的?尤其是现在国际关系如此紧密的时代条件下?楼主能不能给详细解释下?很多年了也想不明白  -----------------------------  这个说明当地生产力很落后,猪在当地是稀有品,则导致猪牙有成为货币的能力
  好贴,亟待更新!!
  mark贴
  和中国的长城用来防备游牧民族入侵一样,这个城墙是用来防备北美的游牧民族——印第安人入侵的,不用说,这个城墙在美国建国之后就被拆掉了。  说了你不信,即使被拆掉,它现在在世界上的名头比中国的长城还要响!  想想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中国的长城名气还要大的?  -----------------------------  终于扯出WALL STREET啦,等更新
  @情思难寄 44楼
14:02:08   用猪牙当货币.............那当地居民是不是被禁止养猪啊?不然这种货币肯定崩溃了  我还是不明白 这种本身没价值的东西怎么维护它的货币地位的?尤其是现在国际关系如此紧密的时代条件下?楼主能不能给详细解释下?很多年了也想不明白  -----------------------------  呵呵,你提的问题很有趣,应该在2009年瓦努阿图总统访华(参加世博会)的时候向他提问。老实说,我自己还真是不很清楚,我猜测,猪牙当货币,一定是某种特殊形式的猪牙——或者就是,当地人习惯就是很少养猪,甚至只有野猪。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瓦努阿图人不追求攒钱,所以不像我们的思维,随时都想着弄出来更多的猪牙……
  @ear2000 66楼
17:34:09   终于扯出WALL STREET啦,等更新  -----------------------------  哈,有人知道了。
  @tianyumao 54楼
15:00:10   太牛了,果断留  楼主吃水果    -----------------------------  谢谢!
  @壹抹晴天 42楼
13:20:50   稀奇 石头当货币。。。那可不就寸山寸金了  -----------------------------  不是,这个石头是有价值的,至少比我们的纸币有价值多了。
  @zoom___123 60楼
16:49:35   什么时候能讲讲民国北洋时期的中国货币啊,坐等~  -----------------------------  感谢捧场,我一定会写到民国时期的——至于新中国嘛,不知道能不能写?
  答案是“Wall Street(墙街)”,我们翻译为——“华尔街”。  要是这位菲利普斯先生继续当木匠,哪怕修城墙修成一朵花儿,估计也没有人知道他。不过,现在大家都知道,如果作为女人你长得靓,作为男人你长得帅,你还有另外一条发财的捷径——婚姻,或者说伟大的爱情。  这个木匠也不例外,他很快发现木匠活没有什么前途,于是就和一个有钱的寡妇结了婚。估计那时候还不流行签署什么婚前财产协议,既然结了婚,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用妻子的财力武装起来的他,从木匠改行做贸易商人,和当地的印第安人、西印度群岛人以及荷兰人交易各种各样的商品,很快他就发现,这一行显然更适合他。  对于欧洲人来说,当时北美大陆最值钱的商品就是印第安人生产的皮毛,然而让欧洲人很郁闷的事就是,被欧洲人视为至宝的金币或者银币,当地印第安人却认为一文不值(要不然他们也不至于看到一把玻璃珠子就把曼哈顿卖掉,而据说曼哈顿的印第安语意思就是“我后悔死了”)。印第安人说得很明白,要想买我的皮毛,你就得用“真正的钱”来付账。  所谓“真正的钱”,就是用印第安人复杂方式穿起来的小贝壳串珠,这些贝壳都来自于北美东部的河流与湖泊之中,被用作货币的这些小贝壳串珠分为白色的和黑色的两种,1650年的时候,这两种贝壳的比价是2个白色串珠兑换1个黑色串珠。  从前文我们就知道,本来人家的贝壳货币用得好好的,但一旦“聪明的”白人到了那里,那里就开始通货膨胀,在17世纪50年代的新阿姆斯特丹也不例外。  在1650年的时候,6个白色贝壳串珠,或者3个黒色贝壳串珠,在荷兰人那里可以兑换一个斯图尔 ;到了1659年的时候,16个白色串珠才能兑换一个斯图尔。  于是乎,皮毛价格一路飙升,当地殖民者和印第安人的日常交易变得一片混乱。  通过“傍富婆”而获得大笔财富的菲利普斯先生,从这其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他既没有功夫去修城墙,也没有空闲去河边捡贝壳,他只是用他自己手头的黑色串珠、斯图尔、皮毛以及其他财富,悄悄的按照当时的价格大量买进白色串珠。  买来干什么?  买到之后,装进橡木桶里,埋到地下!  慢慢的,大家都发现市场上的白色串珠数量不足,交易不便,白色串珠的价值开始上升。到了1666年,白色串珠的价值甚至上升到和黒色串珠价值一样,3个白色串珠就值一个斯图尔——这个时候,菲利普斯先生再把埋在地下的白色贝壳挖出来,送到市面上卖掉!  就这样,通过用木桶囤积白色贝壳串珠,菲利普斯先生大大地发了一笔财。  详细分析一下,金融大鳄索罗斯1992年狙击英镑,年狙击泰铢、印尼盾以及马来西亚吉林特,最终大赚几十亿美元,何尝不是用的同一个办法?  说白了,什么股票、基金、期权、期货、外汇乃至冠以各种各样“投资”名目的金融衍生品——从古代到现代,从贝壳到纸币,“钱能生钱”的货币投机,旧瓶装新酒而已。  不过,就此也可以看出,难怪人家纽约华尔街现在搞投机依然是天下闻名,从玻璃珠到贝壳、从美元到金融衍生品,生在人家这块地界,投机就是祖祖辈辈相传的能力和手段!
  自从像贝壳这样的“标准货币”出现之后,有了钱,你就能吃饱饭,而且可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了钱,你就能穿锦衣华服,金缕玉衣花枝招展随你喜欢;有了钱,你就不用出卖青春血汗乃至生命而为别人辛苦劳作血泪交加;有了钱,你就可以压迫别人颐指气使威风八面;有了钱,帅哥美女都滚滚而来,美女想找几个找几个,帅哥想要谁就要谁……  甚至,有了钱杀人你都不用偿命(连绑匪都是为了钱才绑人的),有了钱你就可以去环球旅游,有了钱你想读书就读书,想上天就上天,想入地就入地……  最现实的,有了钱你更可以天天坐在家里玩游戏、泡妹妹,还有吃有喝有花的,那小日子过得,怎一个“滋润”了得?  鉴于货币诞生以来就担负着财富衡量的标准,是一个人权利、地位以及实物购买力的象征,所以有人总结就说,“有钱的就是上帝,有钱的就是大爷”!  就在贝壳货币还在通行的时候,咱中国《周易.震》中就记载了“亿丧贝”、“意(亿)无丧”之类的话,展示了商人们日夜盘算财利得失的心理状态。到了秦汉时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引述当时流行语“千金之子不死于市”,说明了钱可以买命的道理,并且特别指出“人富而仁义附焉”。  意思是说,有钱了你就有仁义了、有道德了。  难怪,大伙都对钱如此迷恋!  在《吕氏春秋.去宥》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这么一个人,真是喜欢钱啊,大白天的闯入金店里,抱了一块金子就跑。  毫不意外的是,这老兄当场被捉。  于是就有人问他,那么多人呢,你咋就敢去拿了金子就走?  这位老兄的回答很诚实,也很雷人,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他说:“我哪里看得到人呢,我就看见金子了!”
  Mark  
  @zoom___123 60楼
16:49:35   什么时候能讲讲民国北洋时期的中国货币啊,坐等~  -----------------------------  @Lov_vinccy
17:47:04  感谢捧场,我一定会写到民国时期的——至于新中国嘛,不知道能不能写?  -----------------------------  能
有啥问题直接找我
  @天三日  14:41:23  货币有人发过,楼主,还要继续,挖了大坑,要好好写啊,呵呵  -----------------------------  是啊,就是我看过他们写的,觉得没有写出来我心中想说的东西,所以,我来写,和他们不一样的来写。
  @lkvvyhn
16:57:01  @情思难寄  14:02:08  用猪牙当货币.............那当地居民是不是被禁止养猪啊?不然这种货币肯定崩溃了  我还是不明白 这种本身没价值的东西怎么维护它的货币地位的?尤其是现在国际关系如此紧密的时代条件下?楼主能不能给详细解释下?很多年了也想不明白  -----------------------------  这个说明当地生产力很落后,猪在当地.....  -----------------------------  回答应该是正解!
  用马克思老人家的科学观点来看,货币必须是拥有价值的实物商品,货币具有五种基本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也不晓得是翻译者的学问太深还是咋地,马克思老人家的话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迄今还是“专业术语”,一般人不太明白,所以我就对这五种功能给您进行一个通俗的解释。  “价值尺度”嘛,就是用一个数字来衡量一个产品究竟值多少钱。  比方说你去北京街头的馒头店,1个雪白的大馒头要5角钱,这就是它的价值,如果你去号称“京城四大傻(蹦迪、泡吧、吃龙虾、逛燕莎)”之一的北京燕莎友谊商城,1件内衣要卖1万元,这就意味着,那件内衣的价值是这个馒头的2万倍——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就是人民币这个时候的价值判断标准。  “流通手段”,简单来说就是买东西的时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钱才能买东西,有钱商品才能流通,有钱才是大爷——可不嘛,没钱,没钱那你还流通个什么劲儿啊?  “支付手段”比较复杂一点。  比方说你很阔气,大学毕业在北京奋斗了五六年,每个月能挣五六千元人民币,可北京房价这么贵,为了娶媳妇,你只能在距离河北比较近的区域(以能收到“河北移动欢迎你”的短信为准)贷款买了一所“每平米仅售1.5万元”的房子,榨干了爹妈一辈子的积蓄并且从七大姑八大姨那儿借了一屁股债出了首付——之后在你勒紧裤腰带当“房奴”的过程中,每支付给银行一笔房款,人民币都在执行“支付手段”的功能。  “储藏手段”的意思是货币可以作为你储藏财富的一种方式。比方说农民们收获粮食到粮仓,一看满满的,就感觉自己很富裕;牧民们赶着一大群牛羊,也觉得是一笔财富;货币呢,就是说你家里存着这一堆这东西,你会感觉是一大笔财富。  “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理想,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差距。  比方说在你家的地窖里,藏着成吨的金条、银币,天天让你点数目,你肯定每次下去点的时候都兴致勃勃、兴趣盎然;但如果天天让你在家里数草纸,你肯定就觉得索然寡味、意兴阑珊,这就很典型的说明了货币作为储藏财富手段的功能。  世界货币的意思就是说,货币可以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国外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这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才会产生的一种功能。  有人分不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这两种功能,这里给你个简单的区分办法——流通手段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货现钱、钱货两清”;支付手段呢,就是“欠债还钱,延期支付”,不管方式是“先交钱,后服务”,亦或是“先服务,后交钱”。  看清楚了,在马克思老人家眼里,“钱”必须是某种有相应价值的商品,纸币可不是钱。  尽管马克思老人家非常正确、一贯正确、永远正确,但毕竟马克思老人家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他那个时代,都是金银做货币(所以他才写下“货币天然是金银”的论断),他不晓得现代社会俊杰辈出,聪明才智层出不穷……  这不,我们幸福的新时代,根本没有多少价值含量的纸,照样可以做货币,比方现在最普遍使用的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  当然,我们给这种纸币起了个名字,叫做“信用货币”,或者是“不兑现纸币”。  听着这“不兑现纸币”或者“信用纸币”这个词,是不是有点犯晕、迷糊、不太理解?  所谓的“不兑现纸币”或者“信用货币”,就是说,这种货币是凭着政府的信用流通,不保证给你兑现多少数量的某种实物商品。  当然,你可以用这部分纸币去市场上买实物,但具体能买到多少,没有人给你保证。  比方说非洲的津巴布韦币,2000年的时候,1个面包卖1元,2005年,卖1万元,2008年底,卖1万亿元……
  津巴布韦人实在很有钱,一个面包就要1万亿元!  津巴布韦人实在很贫穷,贫穷到普通人都动辄坐拥几十万亿、几百万亿元的财富,却有大批民众饿死街头!  归根结底,凭着一个国家政府的信用而发行的纸币,一旦掌管政府的那些人由于各种原因而丧失了信用,这些纸币的最大作用可能仅限于点火或者做茅厕纸。  为什么马克思老人家坚持认为纸币不是钱呢?  简单来说,“信用”这玩意儿时不能储存的,所以,纸币作为信用货币,是不具备“储藏手段”的功能。  比方说,不需要什么理由,我现在可以答应和你立一个合同,签字画押,声称给你一亿美元,你肯定乐得嘴巴都要笑歪,但我要在备注里加上一句流行歌歌词“一千年以后”……  你是不是心里恨得立马就想暴打我一顿?  老实说,我十分理解你的心情——是啊,美元连这一轮金融危机都被搞得摇摇欲坠了,谁知道能撑几年呢,你居然说1000年以后给我1亿美元,不是给我画饼充饥么?  有一次,在一本资料书上我见到有人声称人民币也有“储藏手段”的功能,我以为是我自己眼看花了,详细一看,人家确实是这么写的。  我想起来许多农村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们,在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他们一辈子辛辛苦苦累死累活的挣了几百元钱,当时在农村能买一座房子,赶紧藏到箱底里,等到今天拿出来,结果在城市里连个马桶都买不到了。  如果这也被称作“储藏手段”,那国民党的法币是不是也是一种“储藏手段”?照这么推算下来,我们今天干脆不要用人民币,直接还用国民党时期的法币好了。  除不能满足储藏手段之外,一般情况下,纯信用货币的纸币也不能够充当“世界货币”的功能——可不嘛,你想想中国宋朝那会儿都出现纸币了,元朝更是完全采用纸币,当时的宋朝人或者元朝人拿着一沓子纸币,你想想到了欧洲能不能换到东西?  就说今天,一个津巴布韦人,拿上一张10万亿元的津巴布韦币,到中国要求来换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东西,你同意么?  本质上说,纸币这玩意儿,也就是适合玩玩自家人,想要玩别人是不可能滴!  这下你就明白了,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满足“钱”的所有条件有5个,纸币至少有2个不满足,你说“钱”这个名头吧,纸币是不是有点浪得虚名或者名不符实呢?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我国历朝历代为何不把经商题为首位,明明知道钱很重要,但当权者更明白比钱更重要的是“德”。可邓老爷就要打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魔瓶,放“利”出来,让人们“易粪相食”,伟人啊!千古第一人!我们的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个矬子功劳的。
  注解一下——斯图尔(Stuiver),当时荷属印度尼西亚所产的一种银币,也算是当时的国际货币之一。
  楼主之前是谢银子的,呵呵,银子挂了,不知道这次又来忽悠什么呢。总之一句话,人类社会比你想象的复杂的多,不是看几本书就研究透的。
  @henson2011 81楼
17:59:08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我国历朝历代为何不把经商题为首位,明明知道钱很重要,但当权者更明白比钱更重要的是“德”。可邓老爷就要打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魔瓶,放“利”出来,让人们“易粪相食”,伟人啊!千古第一人!我们的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个矬子功劳的。  -----------------------------  纸币的本质是一种政府给民众所打的债务欠条——政府借助于中央银行把那一堆废纸印上图画,给工作人员发工资,到市场上采购,但政府本身自己是不创造任何实质财富的(由于纸币没有其实质的商品价值——除了纸币本身所带的那点儿纸和油墨的价值)。  所以,每印刷一张钞票,就相当于给老百姓多打了一张欠条,欠条使劲儿的累积,就是我们所谓的货币发行量(当然,可以分个M0、M1、M2等等)。  这些欠条债务会被归还么?  当然不会!  如果这些债务归还,意味着市场上不会再有任何一张钞票,这怎么可能呢?  这些债务最终的目标一定是赖账赖掉,归于尘土——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这个政权垮台,其纸币不被新政权承认(比方国共政权换届);另一种可能是政权自己像土耳其政府或者津巴布韦政府那样,搞个1:100万的兑换,或者1:1万亿的兑换,让其直接回归到纸本身的价值。
  @tybairs  12:51:12  津巴布韦也曾崛起过?汗~~  印钞就是对财富的重新分配或合法掠夺!中国ZF无力对外,只能转嫁P民!权贵拿走财富,却失去基础,最后也埋葬了自己!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其实就是错配的生产关系自动修复的过程  相同的故事又在上演  --------------------------  ===================================================================  老戏新演,,,,,,,  可俺不想参加演出,,,,,,,,  麻烦的是俺竟然无权拒绝演出,,,,,,,
  楼主说的经济史不错,就是更新快点
  从人类历史出现纸币以来(北宋时期的交子是最早的纸币),所有纸币的历史中,除英镑、美元和瑞士法郎外,再除去现在正在用着的纸币,其余的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纸币全部都已经变为废纸!  ——这句话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彻底理解?  自1970年代以来,英镑、美元、瑞士法郎当然也大幅度贬值了,但至少只有这三个国家的货币没有彻底变为废纸的经历!  所以,也可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理解为什么英镑、美元和瑞士法郎能“国际化”!
  第二部分 铜片片的春秋霸业  这部分开始讲正史了,也有可能我对历史某些细节了解得不是很清楚,甚至有谬误之处,但我主要从钱的角度考虑,所以诸位看官一定要谅解。
  中国古代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只能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所以有关钱的那些事儿,更早的都得依赖于地下挖出来的考古材料,搞得总不是那么清楚。  咱是个老实人,不能学习经常搞假唱的流行歌手们,或者经常搞假账的统计官员们,历史的事儿,不管写得好不好,搞不清楚的咱不胡写、乱写、瞎写,至少不能糊弄群众不是?  所以,正文中咱就从有详细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写起。  收藏过贝壳的人都知道,这贝壳很脆,不小心摔到地上,“啪”一声就碎掉了。  这就像改革开放前后的许多贫苦农民,累死累活好不容易挣了一点人民币,赶紧藏在箱底里、墙缝里,结果却被老鼠咬了、吃了,或者发霉烂掉了……  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挣下的财富无端消失,想必你又会想起“宝贝”这个词了吧?  老祖宗们的贝壳当然也有这个问题。  随着社会财富的逐渐增加,人们发现贝壳钱用起来毕竟还是不大方便(口袋里装一贝壳你看咯人不咯人?),而且随着人们从海边捡回来的贝壳越来越多,单个贝壳的价值太低,不能满足大额交易的需要,买贵重一点的东西,携带的“贝币”数量恐怕要肩挑、车推才能支付,这就造成了流通秩序的混乱。  到了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大家发现青铜这种金属价值也很高,既不会碎掉、也不容易磨损烂掉,即使你要融化它还要高温烧烤,人们干脆就用青铜做成贝壳的样子当“大钱”使。  “假作真时真亦假”,随着青铜产量的逐渐提高,慢慢的,人们发现仿造的青铜贝比真贝壳还好用,于是其使用范围就越来越广,并且在流通和使用中给改造成一片一片的青铜小片片,大小都差不多,容易携带,还容易计算呢!  下图就是出土的两种不同模样的早期青铜贝壳货币。
  作为货币,青铜片片相比贝壳有很多优点,比方说可塑性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等,而且青铜小片片的得来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冶炼、铸造、运输等),具有较高的价值。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实际上,上帝笑不笑,我们不知道,但人类的确是需要经常思考一下的,要不然,我们的社会怎么进步呢?  既然青铜小片片可以造成贝壳模样,为什么不能铸造成其他更加便于携带的模样?  到了春秋时代早期,经过咱老祖宗这么一思考,“布”这种钱币就出来了。  “布”可不是布匹,而是青铜片片。  春秋时代,作为当时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的黄河流域部落以农业生产为主,他们最常用的农具,就是种庄稼的时候能挖地能锄草还能播种的铲子,铲子在古代写作“鎛”(布),于是他们就把青铜小片片铸造成生产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铲子形状,既能当铲子用,又能当钱币使,一举两得。  接下来该说到“钱”这个字了。
  顶一下
  走带过
  货币知识
  粮田是价值的源泉,科技是价值的动力
  强帖  首页一环  留名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千骨现在怎么更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