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治糖尿病能根治吗?

“甜蜜”的困扰——糖尿病能被彻底治愈吗
[摘要]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最不妙的是大多数人对此一无所知。
出品:科普中国制作:中国科学院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据世界卫生组织披露,全球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高达2.8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据我国卫生部调查,我国有超过1.3亿的糖尿病患者,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占总人口的50.1%。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最不妙的是大多数人对此一无所知。过去的许多年里,人们普遍认为糖尿病是不治之症,医学上只能使用药物设法缓解病情的发展。不过现在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许多报道声称可以一次性治愈糖尿病,让患者摆脱终身服药的困扰,如胃转流手术、中医疗法、按摩,甚至有报道称通过诵经念佛,糖尿病能自行愈合。糖尿病究竟能不能被彻底治愈呢?糖尿病大揭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素的缺乏,或是胰岛素本身质量及其他原因造成其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混乱的一种综合病症。糖尿病主要分为四型:I型糖尿病(T1DM)、II型糖尿病(T2DM)、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下面我们分别做一下简要介绍。T1DM的病因是,人体胰腺中的β细胞受损而无法分泌足量的胰岛素,导致血糖浓度居高不下,从而出现糖尿病症状。目前主要是采用从体外补充胰岛素的方法来降低血糖浓度。但体外补充并不能让体内的β细胞自行产生胰岛素,也就不可能彻底治愈糖尿病,需要终身使用。T2DM患者体内的β细胞能够正常分泌胰岛素,但其肌肉、脂肪、肝脏等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细胞上的受体不能与胰岛素很好地结合,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血糖浓度升高。T2DM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长期饮食不健康及缺乏锻炼。治疗T2DM的关键在于改变生活方式,并辅以药物治疗。药物能够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或刺激β细胞分泌更多胰岛素。但这些药物不能彻底改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也需要一直服用。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是由于怀孕期间雌激素、孕激素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患者在妊娠期间,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并辅以胰岛素为主的药物治疗。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II型糖尿病几率会增加。特殊类型糖尿病是人体内某一个基因“坏了”造成的,也称为单基因突变糖尿病,主要包括遗传性β细胞缺陷、胰岛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药物因素所致的糖尿病,由于发病机理的不同,多数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治疗。现有医疗手段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目前声称可以彻底治愈糖尿病的方法中,胃转流手术的原理在于通过胃阻断、胃肠吻合、肠肠吻合等改变食物的生理流向,从而改善患者身体的胰岛素抵抗。但是胃转流手术要求严格、风险大、成功率不高,只对糖尿病史小于15年、70岁以下的T2DM患者适用。患者需要通过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抗体检测、胰岛素内分泌功能等各项检查,符合条件后才能进行手术。而中医疗法的有效性仍需要验证。因此,这些认为糖尿病能一次性治愈的声音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根治,但能进行良好的控制,运用好现在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者能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那么,当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简单地说,主要是以西药为主,比如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等,部分中药为辅。针对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T1DM,胰岛素治疗是唯一方法。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每天定时或按需注射胰岛素,二是通过挂胰岛素泵根据血糖浓度自动往患者体内注入胰岛素。而T2DM患者多数胰岛素分泌是正常的,只是存在生物作用受损,因此目前主要是根据发病年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既往用药情况来制定治疗控制方案,包括以下5个方面: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每个环节都会影响疗效。1.糖尿病宣传教育:行为改变的关键还是在于观念的转变。因此糖尿病宣传教育非常重要。糖尿病健康教育不仅要针对糖尿病患者,还应包括普通人群、高危人群、患者家属。也不能只依靠医生,还要把营养师、运动师、护士、社会工作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形式多样、易懂易学的宣传教育,形成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真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2.饮食疗法:饮食治疗是各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不可缺少的措施,因为控制血糖水平的关键还是在于控制住“嘴”。因此,控制总热量、均衡饮食是首要原则,早、午、晚三餐进食要定时定量,避免随意增减食量、随身携带零食。3.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能增加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血糖下降,改善代谢紊乱。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骑自行车、步行、慢跑、游泳、跳舞等持续而有规律的中强度有氧运动。有研究表明,坚持数十年规律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指口服降糖药并辅以中医中药治疗。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磺脲类药物、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格列酮类)、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另一类是胰岛素,分短效、中效、双时相、长效四种。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制剂时必须密切结合病情考虑,使其一方面能迅速而持久地消除血糖过高、糖尿、酮尿等代谢紊乱,避免低血糖反应,促进机体利用糖类,保证营养;一方面使血糖、血浆胰岛素浓度波动接近生理范围,避免急性并发症和疾病感染的发生。5.监测血糖:自我监测可使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的用药水平和控制水平,若没有自我监测,之前的所有治疗都是盲目而没有对比性得。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去医院进行监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购买一台血糖仪,这样就能随时随监测血糖,便于调整用药及更好的控制饮食,避免高血糖发生,继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防治新进展近几十年来,虽然还没有发展出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1.通过早期诊断提高检出率:目前糖尿病筛查主要是综合考察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美国杜克大学发明了一种叫HgA1c的T2DM早期诊断方法,通过检测6周内人体的平均血糖水平来筛查糖尿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他们对1235名高危人群进行检查,发现有4.5%的人患有糖尿病,最终检出率达75%,而利用传统的筛查方法,很多患者都显示“无病”。除了HgA1c检测法,南非医学科学理事研究会也发明了一种T2DM检测法:测定血液中前胰岛素和胰岛素的比值。前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能转化为胰岛素,而T2DM患者的前胰岛素无法变成胰岛素。因此,通过检测两种物质的比值,就能检出糖尿病。2.新型微创治疗方法:例如,能自动感应血糖并释放定量胰岛素的智能胰岛素贴片,具体原理是将葡萄糖氧化酶、胰岛素包埋在一种多聚物中,并附着在贴片刺入皮肤部分的表面上,葡萄糖与氧化酶发生反应后,能够释放内部的胰岛素,这种微创贴片在调节病人生理状况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地减轻病人痛苦。3.研发替代胰岛素的新药:最近,一种叫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天然激素得到了医学界的极大关注。GLP-1是回肠内分泌的一种脑肠肽,在调节体内葡萄糖稳态中起重要作用。GLP-1在胰腺内的主要生理学作用包括进食后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和生物合成、促进胰腺β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及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GLP-1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作用,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的情况下,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从而为T2DM的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前景。然后目前GLP-1还不能取代胰岛素。一来由于GLP-1是多肽,不能口服给药;二来人体自身产生的GLP-1 极易被体内的二肽基肽酶Ⅳ(DPP-Ⅳ)降解,其血浆半衰期不足2分钟,必须持续静脉滴注或持续皮下注射才能产生疗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两种方案。一是开发GLP-1类似物,让其既保有GLP-1的功效,又能抵抗降解;二是开发DPP-Ⅳ抑制剂,使体内自身分泌的GLP-1不被降解。目前,这两方面研究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信随着人们对GLP-1信号系统研究的深入,会发现更多新的作用靶点,从而研制出更加安全方便的新型药物。彻底治愈糖尿病不是没希望直到目前糖尿病还不可治愈,那是不是就没有治愈的希望了呢?当然不会。我们一定要对未来和科学充满信心。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未来我们有望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来实现糖尿病的彻底治愈。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在适当的环境下,可以向各种细胞分化。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实现了将人类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胰岛β细胞,并成功移植入实验动物体内。但该项技术还需解决人体自身免疫反应的问题,需要结合抗排异药物进行治疗。除了干细胞转移治疗,基因治疗也是目前全球关注的重点。中国约有5%的糖尿病患者是特殊型糖尿病。现在,国际上纷纷将基因治疗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如果研究清楚单个基因出问题导致的糖尿病,那么多个基因出问题导致的T2DM型糖尿病也就有被征服的希望了。另外,国外科学家还在积极研究糖尿病疫苗。最近,伦敦国王学院准备与布里斯托大学联合进行全球首个T1DM疫苗人体试验。这种疫苗进入人体血液后,会产生保护细胞,阻挡破坏胰岛β细胞的白血球。如果成功,也能够把糖尿病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一大步。“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本文由科普中国移动()端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sorazhang]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我是如何治好自己的糖尿病的
(各位博友,因前段时间忙于研究食品并治病,未来博客拜读各位的文章,在此致歉)
&因工作性质的缘故,我的生活很不规律,应酬多,且应酬多为晚餐的饭局。加之本人嗜好肥甘,尤其喜好红烧肉、肥肠和东坡肘子,这是每次应酬必点之菜。在家吃饭,炒菜须油多,才能下咽食物。上班伏案时间多,业余时间基本花在上网。极少锻炼身体,甚至走路的机会都不多。
2007年,身体突然消廋8公斤。明显感到身体疲倦,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当年底,家里(楼的四层)卫生间里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许多红蚂蚁,屡除屡现。小便的泡沫也在增多。当时,仍不以为然,认为上了岁数,是一种自然现象。
& 2008年,开始腰疼,坐一会就累,家务活就更懒得干了。吃东西仍然保持原来的习惯和口味,只是觉得芹菜之类的东西,咬起来牙根发酸。到年底,吃菜塞牙现象增多,吃花生、杏仁之类的干果时,发觉牙齿大多松动,很难嚼动。每次刷牙,都是鲜血淋淋。别人告诉我,说我的牙龈萎缩,说话时让对方觉得可怕。
&我意识到,可能患了糖尿病。这是我一直拒绝承认的事。从此开始关注糖尿病,上网查询有关资料。我一直不参加单位每年的例行体检,这时仍拒绝体检,拒绝吃药,想用食疗等办法治疗。网上介绍的各种偏方都试过,作用不大,病情仍在发展着:小腿骚痒越来越严重;热水泡脚,脚呈黑紫色;睡一晚上,脚都是凉的;脚底后部开始裂口流血,须贴胶布才能行走。更可怕的是,眼睛视物逐渐模糊,出现飞蚊症。
& 2009年,看电视时,已经看不清屏幕下方的字幕,上网只能看半小时,字体便模糊。有人告诉我,大蒜能治百病,我开始生吃大蒜,每天不少于三头。一吃,好处便出现了:坐公交或地铁,别人躲得远远的。再挤的车厢,总有我的一片空地。怪异的眼神虽然常有,但一上车,我总是闭着眼睛。大蒜对人群拥堵虽然有用,但治病效果似乎不明显。但它可能延缓了糖尿病并发症发展速度,保护了我的牙龈,为我研发保健食品争取了时间。一位朋友做一个小手术,查血时无意发现血糖为8点多,做完手术后,每天刻苦锻炼,表面上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降为正常值,但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却在延续着,牙龈萎缩,牙齿开始脱落。
& 2010年,我第一次参加了单位例行体检,空腹血糖:12点多(因体检表找不着了,只记住这个数字,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已无法查询)。仍然拒绝吃药,坚信大蒜。
& 2011年9月体检,空腹血糖:8.4。上文所述症状并无明显改变。视力为1.2和1.0。因在视力检查前,我提前看了视力表,黙记于心,对应付检查助力不小。
& 2012年体检表未找到,只记得空腹血糖为7.4。视力仍在下降,上网看电视出现重影,腿部足部症状有所加重。
& 2013年5月,我开始研究糖尿病的起因和发病机制,配制针对糖尿病的保健食品,并拿自己作为试验对象,每天吃一次。
&同年6月体检,空腹血糖为7.19。糖化血红蛋白为6.1。这可能得益于吃该食品、大蒜,且与注意饮食、散步锻炼等活动增加有关。血糖下来了,但并发症却在继续发展:视力检查两眼各为0.4,医生明确告诉我,眼底病变,须尽快到专科医院治疗。
&然而到了11月,视力突然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上网、看电视均不受影响。这距我吃该食品正好有半年时间。泡脚时,足部呈粉红色,裂口流血现象消失。晚上睡觉,足部温暖。体力增强明显,可以在电脑前坐一天,也不觉得累。
&为了检验该食品的效果,我有意恢复了以前的生活方式,戒掉的烟开始复吸,有意无意地减少体力活动。可能是因该食品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缘故,口味变化较大,自此不馋肥甘食物。
& 2014年6月9日,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体检,空腹血糖为5.25(糖化血红蛋白未列检),因下降幅度较大,不太相信。9月2日又参加了单位的例行体检,空腹血糖为5.1(糖化血红蛋白未列检)。眼科检查时,我特意问大夫:眼底病变加重了么?大夫冷冷地说:眼底好好的。
&至此,我才相信该食品能治愈糖尿病。
&该食品是由无污染地区的杂粮和部分药食两用食材混合而成,工艺复杂,人力成本太高。比如大麦、玉米等,须取其皮下和主体之间的微量部分,正式名称叫“糊粉层”,这部分的分离难度高,数量少,但因其含微量元素、B族维生素较多,医用价值较大。所以,即使批量生产,只能针对高端消费者。
&根据我的体会,糖尿病且有并发症的中年患者,大约至少需食用半年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血糖水平,消除并发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约至少需要食用9个月,才能恢复正常血糖水平,消除并发症。
&按目前的成本计算,每人每月需要大约900元,按一年算,约需一万元多一点。这对于工薪阶层或低收入者,价格还是难以接受的。但话又说回来,因糖尿病并发症引起掉牙来说,又是划算的。因为补一颗牙,差不多需要小一万。就看你怎么算这笔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科学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新世界》2000年02期
如何科学治疗糖尿病
【摘要】:一个花季少年听信“已经得气了”最终变成“没气了” 现在所谓的偏方或秘方披着“胶囊”或“药丸”的外衣,不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结果是“人财两空”。 讲科学,千古不灭的真理!糖尿病治疗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要让悲剧在您的身上重演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87.1【正文快照】:
医求药心理。于是,很容易被一些似药和伪科学的乐曲述惑,小坚持止确、布斗学的治疗,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有这样一个惨痛的。教训。一个9岁的男孩.听说练气功可以治糖尿病.就停了胰岛素去练气功。第2天酮症酸中毒了,在已经要昏迷的情况下。他去找了气功师,气功师说:“这已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卢大修;[J];食品科学;1980年06期
,王可道;[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黄詠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Boehme M·W
,苏代泉;[J];重庆医学;1980年06期
尹潍;[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0年01期
刘庆民;[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0年01期
秦进喜;[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0年01期
郑少雄;[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0年02期
杨秀英;[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桂琴;;[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肖林生;修瑞娟;;[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于智礼;;[A];亚太区按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刘成;魏美云;王万选;杨春霞;;[A];亚太区按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丛林盛;张保水;;[A];Word Blind Union--1st East Asia/Pacific Regional Seminar on Massage[C];1991年
宋伟;苗振川;李晓明;李林江;刘树森;;[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张雷;宋伟;陈顺治;刘树森;;[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刘树森;丁友真;李清焕;焦献茂;李晓明;苗振川;李林江;宋伟;江红;;[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张祥福;;[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熊曼琪;;[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未雨;[N];北京科技报;2000年
;[N];北京日报;2000年
曾琼;[N];中国妇女报;2000年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博士导师
郎景和;[N];中国妇女报;2000年
陈述;[N];中国妇女报;2000年
张晴;[N];中国妇女报;2000年
石太能;[N];中国妇女报;2000年
哲广;[N];中国工商报;2000年
小李;[N];中国化工报;2000年
琴心;[N];中国化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华;[D];浙江大学;2005年
魏倩萍;[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叶秀兰;[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郑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宋志宇;[D];吉林大学;2002年
张芬芬;[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林学政;[D];青岛海洋大学;2000年
史永红;[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宋振顺;[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安家泽;[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丽琼;[D];中南大学;2003年
黄凯丰;[D];扬州大学;2005年
陈若飞;[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林常青;[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朱丽萍;[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付辉;[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赵文燕;[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陈春萍;[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王结胜;[D];浙江大学;2005年
桂雅星;[D];浙江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热门搜索&:&
糖尿病与性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玖玖叁玖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号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健康网微传媒
打开微信扫一扫
关注久久健康网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近年来,糖尿病治疗领域可谓是“捷报”频传,媒体接连报道说山东、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大型医院均通过播“种”的方法,成功地治愈了数例糖尿病患者,这些被“治愈”的患者不再需要吃药或是打针,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也能够控制得很好。这充满了诱惑,又一次点燃了治愈糖尿病的希望。糖尿病能够被治愈的梦想曾经一次次地被打破,这次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面对这个播“种”治疗呢?
  播“种”治疗全接触
  播“种”治疗医学上称之为干细胞移植治疗。这个治疗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新的技术,以往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现在也试着用于治疗糖尿病了。干细胞形象地说就像“种子”,它可以生长发育成我们身体中的很多种细胞,当然也可以长成能够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这正是我们糖尿病病人所需要的。既然是播“种”治疗,那么全过程也就要分成三步走了。
  首先是选“种”。干细胞常常是呆在家里不出来,它的家就是我们的骨头,所以我们可以到家里去找它;也可以想办法让它从家里出来,到外边去找它。这样我们就有两种方法来选“种”,一是给骨头打针,从骨头里抽出骨髓,挑选出我们需要的干细胞,一般都选择髂骨(在臀部上方),这些是在麻醉以后进行的,所以不会感到疼,称之为骨髓干细胞移植。再就是用药物促使干细胞动起来,从骨头中跑出来,进到血管里,然后让血液流过特殊的机器,把干细胞筛选出来,将剩下的血液再回输回体内,这被称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理论上说骨髓干细胞移植,收集到的干细胞数量会多一些,“种子”多了自然效果就会好一些。而外周干细胞移植不用给骨头打针,所以对病人来说痛苦少一些。
  其次是播“种”。播种前肯定要先犁犁地,所以在播种干细胞前,病人还要经历化疗,也就是使用一些有毒性的化学药物。化疗的作用就是把体内的可能影响到干细胞生长的坏东西都清除掉,但是与此同时也可能对身体其他部位,如肝脏、肾脏、生殖系统,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接下来就是把收集到的干细胞通过一个动脉导管运送到到胰腺组织中。
  最后就是收获。干细胞在胰腺组织里“生根发芽”长成能够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分泌胰岛素,帮助控制血糖。但是最终收成如何(三种结局分别是脱离胰岛素、药物或胰岛素减量、没有效果),就要看“种子”(干细胞)和“土壤”(自身情况)的条件了。
  是治疗,不是治愈
  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糖尿病,不能治愈糖尿病。治愈一个疾病必须治本,只有祛除病因,才能达到根治效果。病毒或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只要清除了病毒或是细菌,感冒就会痊愈;阑尾发炎引起的肚子痛,只要把阑尾割掉,肚子就不会再痛。目前尽管有关糖尿病的研究很多很多,但是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具体怎么发生的,还没人能够说得清,糖尿病还是个病因不明的疾病,所以说目前的糖尿病治疗大都停留在治标不治本的阶段。播“种”治疗也不例外,从现在短期的数据来看也只是大约1/3的患者从中受益。
  此外,理论上讲,多数情况下自体的干细胞移植只能达到缓解病情的作用,而并非治愈,无法克服疾病的复发问题。现有的国内外数据药物说明了这一点,一些移植后不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随着移植以后时间的延长,有些患者又不得不重新捡起了胰岛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干细胞治疗目前看也不失为是一个糖尿病治疗可选方案,毕竟它可以使部分患者在一定时间内脱离胰岛素或是胰岛素减量,改善了血糖的控制。
  治愈糖尿病的路就在前方
  干细胞移植治疗目前在1型和2型糖尿病中都有成功案例,但是对年龄不是很大,糖尿病患病时间短,自身胰岛功能较好的患者,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如果准备干细胞移植一定要到正规医院,以免受骗上当。干细胞移植还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因为移植费用需要5-10万,堪称是一种“富贵”疗法,但却不一定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不能完全保证治疗有效。国内干细胞移植的相关报道称短期之内未发生并发症,但国外有研究说在23例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有3例后来出现了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有9例出现精子减少症,因此移植会带来什么样的并发症,还有待长时间的观察,患者需要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尽管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治愈糖尿病的“终极武器”,但是却要看近几年抗糖尿病方面的迅猛发展,我们对糖尿病的病因研究越来越深入,应对糖尿病的方法也是越来越多,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治愈糖尿病的路就在前方。
  文字:田建卿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编辑:健康四合院(人民卫生出版社健康微信平台)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内分泌科,行政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人能根治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