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语学习‘光明’怎么拼写?

[转载]佛说吉祥经/要义浅解/巴利语念诵.mp3下载
《佛說吉祥經》是佛教經典中篇幅最短,內容最為湴滓锥慕浀渲弧1窘浗浳碾m然不長,但內容豐富,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其內容包含為人處事、人格修養、人倫之道、持戒修福等眾多方面。本文下面就對本經作簡要解讀,不當之處,尚乞方家給予批評指正。
《佛說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祇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眾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求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
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佈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
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
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
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
自治淨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槃法,是為最吉祥。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
本經經文很短,祇有幾句經文和偈語組合而成,稱得上是最短的佛經之一。經文的開端講述了佛陀講述《吉祥經》的因緣——佛陀在在舍衛祇陀園給孤獨精舍,正值深夜時分,有一天神來到佛陀的住所,向佛陀請教如何才能做到最吉祥。針對這一天神的請問,佛陀用偈語作了回答。
佛陀的回答,看似簡單,實際包含著深刻的內涵,若具體加以分析,包括以下內容:
一、遠離愚人,尊敬賢者
佛陀在回答天神如何才能做到最吉祥時說,一個人若能遠離愚痴之人,尊敬德才具備的賢者,那麼他就能得到吉祥。佛陀回答神人第一句偈語說「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佛教中所說的愚痴之人是指無法開啟其智慧的人。佛陀認為,愚痴之人是前世造作惡業所導致的果報,這樣的人難以度化。作為普通的學佛之人,本來就需要開啟自己本具的佛性,如果與愚痴之人交往過密,不僅道業不能得到長進,反而有可能因受到愚痴人的影響也變得愚痴,因此,佛陀主張一個學佛之人應當經常與有智慧的人往來,這樣你從智者那裡能夠得到很多教益。
中國有很多俗諺諸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著勤的沒懶的,跟著饞的沒攢的」、「跟著懶人學懶人,跟著師婆子下假神」等,都說明與甚麼樣的人交往時間久了,自己就變成甚麼樣的人了。中國古言也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正是因為這種緣故,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孔子所說的「無友不如己者」,並不是讓我們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而是要我們多與在各方面比我們好的人來往,我們能夠從他們身上學到我們不具備的優點。
佛陀在本偈中還告訴我們,要尊敬有德行的賢者。我們恭敬尊重賢者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從賢者身上學到更多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這與偈語的前兩句是相通的。孔子曾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其意思就是讓我們見到有德行的賢者,應當想到向他看齊;遇到那些德行不如我們的人,應當反省自己,看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缺點。祇有當一個人不斷從別人身上吸取優點之後,他的學問和人品才會變得更加完美。
二、擇居而住,置身正道
佛陀在偈語中還告訴天神,一個人能夠居住在適宜的處所,安住於正道,這是最為吉祥之事。佛陀在偈語中說:「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
佛陀之所以強調一個修行者居住於適宜的處所,是因為佛陀認為,環境對一個人的修行會有一定的影響。佛陀所說的居住適宜處,就是適合一個人居住修行的處所。適宜的處所因人而異,並沒有絕對的標準。就中國佛教史來看,有高僧主張住在遠離塵囂的山林之中修持。所謂「大廈之材,出於幽谷,終不向人間得也。」也有高僧主張修行要住於塵世之中,能夠「心遠地自偏」,這就是佛門常說的「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世」的道理。不論居住在何種處所,祇要有利於自己的修行就是最好的環境。
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對一個人會產生很大影響,中國有很多古人為了給子女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多次搬遷住所。「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據說孟子小時候家離墓地很近,常常玩辦理喪事的遊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於是搬遷到集市旁邊,孟子又做學商人賣東西的遊戲。他母親說:「這也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學堂旁邊。於是,孟子變得喜歡讀書、講究禮儀,他母親說:「這裡可以用來安頓我的兒子。」他們就在那裡住了下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作為佛教信徒,如果有適合自己的處所,再加上自己發揚自己的德行,安住於正道之中,就會得到別人的尊崇,這就是最為吉祥之事。
三、嚴持淨戒,言語悅人
佛陀在偈語中告訴天神說:「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佛陀認為,一個能夠謙虛多聞的人,他不管學甚麼技藝都能夠精煉成熟。因為能夠多聞的人,一定會十分用心記住別人的言教,容易很快成功。
佛陀還說,對一個修行者來說,要做到最吉祥,就應當嚴格持守各種戒律。戒律是長養一個人法身慧命的保證,也是令人不犯各種過患的準繩。如果能夠嚴持淨戒,修行就能保證正確的方向,才能取得修行的成功。
佛陀還談到言語方面應當注意的問題。佛陀認為言語一定要溫和柔順,取悅於人。切不可妄自尊大,目中無人,口出狂言,傷害他人。佛陀在經典中強調了語言的重要性,在談到口業時,佛陀要求弟子不說妄語、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這些都是讓弟子時時守護自己的口業,不說傷害別人或使人不高興的話。為了說話不傷害別人,我們在說話前都要先考慮一下,切忌口無遮攔地到處亂說,否則就會引起是非之語,給自己和別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我們在說話時,盡量要取悅於人,不要傷害別人的自尊。
四、恪盡人倫,從業無害
佛陀在偈語中說:「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在這句偈語中,佛陀講述了一個人應當盡到世間的責任,而且要從事正當的職業來稚
作為子女,應當對父母奉行孝道,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來奉養恭敬父母,讓他們在晚年之時能夠做到衣食無憂,精神愉悅。對於孝養父母,佛陀一直十分重視,並在諸多經典中加以論述。比如《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佛說盂蘭盆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等諸多經典中,都講述了孝道。佛陀在淨業三福中也特別提到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
尊敬孝養父母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史上有很多關於孝道的故事和言論。比如在中國流傳久遠的「二十四孝」的故事,都說明了子女對父母的孝心。除了這些故事之外,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還特別強調了供養父母時,對父母態度的恭敬。孔子說:「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奉養父母關鍵要有一顆恭敬的心,如果心不恭敬,雖然供給父母衣食之需,與養狗和馬沒有甚麼兩樣。
佛陀認為,作為人夫人父,應當愛護自己的妻子和兒女,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在一般的家庭中,丈夫是家庭的支柱,在家庭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丈夫在家庭中是妻子和兒女的堅實依靠,所以,他應當多吃苦,也要讓家人過得快樂。佛陀在很多經典中都談到丈夫對妻子應當盡到的義務,如佛在《善生經》中說:「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闕,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
對於關心愛護子女,《善生經》中認為,父母應當引導教育子女,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要培養子女良好的品行,並對他們的優點適當加以讚嘆;父母對子女的愛要體貼入微。
五、佈施助人,行為無瑕
佛教六度是一個人修行菩薩道的基礎,六度中的佈施度,是讓人捨棄慳貪的劣行。佛教認為,佈施是為自己修福的最好途徑。佈施於人可以獲得很大的功德,將來能夠得到大富大貴的果報。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佈施是一種最好的品行,能夠佈施的人是具有慈悲心的人,而且他還能因為佈施得到幫助別人的心理愉悅。他會憐憫眾生的痛苦,幫助眾生度過急難,這種品格正是佛教對學佛者的要求。佛陀在本經中所說的佈施,不僅是對學佛者而言,而且要求普通的人都應當做到。
佛陀還要求一個人在六親眷屬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應當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度過暫時的生活難關。這種幫助其實也是佈施於人的一種表現。能夠幫助六親眷屬是一個人對其他人行佈施的基礎。在人情淡漠的現代社會,很多人對別人的冷暖漠不關心,也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利益甚至與最親近的人反目成仇,這種缺乏人道的行為給人留下了揪心的回憶。所以,能夠幫助眾親眷,佈施他人,也是一種人性的回歸。
佛在經中還強調一個人要品行端正,不能有各種被人詬病的瑕疵行為。雖然,從世間角度來講,「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但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是在不斷克服各種缺點和過錯中培養自己的品行的。「行為無瑕疵」要求一個人在平時生活中,從言行舉止等各方面都要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正是佛在偈語中說的「佈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的內涵所在。
六、遠離邪行,美德不移
佛在偈語中還說:「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佛說,一個人能夠做到以上三點,也稱得上是吉祥之事了。佛陀首先要求一個人要遠離邪惡的行為。佛教五戒十善主張一個人要嚴守戒律,多做善業,遠離惡行。如果一個人做了邪行之事,不僅觸犯了戒律,有的還會觸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
有人認為,小的邪行對人構不成多大的危害,因而造作了他們也不在意。殊不知,大的罪惡之事都是從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累積起來的。劉備曾教育兒子劉禪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都是警世名言,值得引起我們深思。所以,一個人應當遠離生活中的任何不善行為,祇有防微杜漸,才能永遠不會做惡業。
佛陀在偈語中還指出,一個人還應當克制自己,做到不飲酒。對於飲酒的過患,經典中有很多描述,也有很多佛教故事說明了因飲酒引起的悲劇。酒對人的危害,人人都心知肚明,毋庸多加解釋。不飲酒不僅對身體有益,而且還可避免各種惡行。
當一個人能夠遠離諸邪行,戒除飲酒的嗜好,那麼他的德行一定會受到別人的稱讚了。
七、謙恭感恩,聽聞正法
佛在偈語中說:「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這幾句偈語教人待人接物所應當具有的態度。對人恭敬與謙讓是一個人謙虛謹慎的表現。對於比我們好的人,我們對他們懷有恭敬與謙讓的心態,能夠從他們身上學到我們所不具有的優點;對那些不如我們的人,我們對他們恭敬謙讓,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與愛戴。我們都知道,沒有人會喜歡那些雖有才華或官位,但驕傲自大的人。其實,恭敬與謙讓的態度是每一個人處世時都應當具有的態度。古往今來的很多大思想家、大學問家,都是以這種態度贏得別人的尊重的。
在對待生活的態度上,我們還要知足感恩。這種知足感恩就是對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生活要知足,對我們所享受的別人的勞動成果要有感恩的心。也許你現在的生活與人相比並不盡如人意。如果你不知足,你就會有很多抱怨,當你自己不能夠改變現狀時,你的這種怨恨就會變為痛苦,使你生活得不快樂。如果你能做到知足感恩,你會感恩你所擁有的一切,從而會有一種好的心境。你還會經常想想很多不如你的人,他們過得還不如你,這樣你會對你的生活感到知足。如果你再能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你就會感覺到生活的樂趣。
同時,佛陀還告訴天神,一個修行者還應當以感恩知足的心來聽聞教法,不斷地思惟修行,他會得到更大的快樂,若能按照上面所說去做,就是最為吉祥之事。
八、忍耐順從,樹立正信
佛在偈語中勸人要修忍辱與順從的品格。佛說:「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忍耐與順從的品格是一個學佛者必須具備的品格。從佛陀到歷代祖師,在他們修行過程中,都要修忍辱之行,如果不經過這些磨難,一個人便很難有所成就。我們都知道,世事變幻無常,世上不符合自己意願的事情太多了,對於不如自己意願的人事,我們就要學會忍耐與順從,並盡可能加以改變。普賢菩薩在十大願王中也告訴我們要恒順眾生,學會順從眾生了,你才會與人建立好的人緣。
有了忍耐與順從的品格之後,我們才能夠跟從眾沙門來修道學佛。與沙門談論有關信仰的眾多問題,得到沙門的正確指導。從而得到佛法甘霖的滋潤,樹立對佛法的正信。這對一位學佛人來說,當是最為吉祥之事了。
九、領悟正道,實證涅槃
佛陀在偈語中還談到了具體的修行方法的問題。佛說:「自治淨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槃法,是為最吉祥。」佛在本偈語中談到一個人應當善於約束自己,過清淨無染的生活。在平時生活中,還要經常修習佛法,體悟佛教八正道的道理。還應按照修習涅槃之法的要求來修行用功。
佛教中的八正道是八種求取涅槃的正道,又作八聖道,是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實踐法門,即八種通向涅槃解脫之正確方法或途徑。八正道的內容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釋迦世尊在轉法輪時,所說離樂慾及苦行之二邊,趨向中道,即指此八正道。佛學者若能真正如法修持了八種正道,便可趨證涅槃之果。
十、心不外求,無憂無惱
佛陀還勸人要做到心不外求,不被外境所惑,時刻保持一顆清淨之心,生活平淡幸福,無憂無惱,便是一種最為吉祥的生活。佛在偈語中云:「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佛教的修行,有時候是修的一種心境。在我們的世間,有很多誘惑在吸引著我們,讓我們那顆浮躁騷動的心難以平靜,心動引起人慾望的增加,當慾望無法實現時,便給人帶來了更多的痛苦。若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便能夠少慾少惱,你也就能夠品味出生活的味道。
上述偈語中的八風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種境界,能影響人之情緒,故形容為風。
關於「八風不動心」,佛教史上還有則著名的典故。故事說,宋朝蘇東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職,和江南金山寺祇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禪師經常談禪論道。一日,自覺修持有得,撰詩一首,派遣書僮過江,送給佛印禪師印證,詩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禪師從書僮手中接看之後,拿筆批了兩個字,就叫書僮帶回去。蘇東坡以為禪師一定會讚賞自己修行參禪的境界,急忙打開禪師之批示,一看,祇見上面寫著「放屁」兩個字,不禁無名火起,於是乘船過江找禪師理論。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待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讚賞也就罷了,怎可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地說:「罵你甚麼呀?」
蘇東坡把詩上批的「放屁」兩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呵呵大笑說:「哦!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屁就打過江』了呢?」 蘇東坡慚愧不已。
後人把這段趣事戲稱為:「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修行,不是口上說的,行到才是功夫。
以上是佛陀針對天神如何求得最吉祥的請問,分別從十個不同方面向天神講述了求得吉祥的方法。佛陀在偈語最後總結說,「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佛陀告訴天神,若人能夠按照他偈語中所說的如法行持,他就能夠無往不勝,處處得到福德,從而達到最吉祥之境。■
-------------------------&
佛说吉祥经
(小诵经)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一甚美之神,深夜光辉全祇树园而近至佛所。至已向佛问讯,立于一隅。立一隅彼神以如是之偈白佛言:多神与众人,祈求最上福,思维于吉祥,请佛示最吉祥。佛言:
远离愚痴者,交往贤圣人,敬应尊敬者,此为最吉祥。
住于适当所,过去积善业,已持正誓愿,此为最吉祥。
广学长技艺,善学诸律仪,能与彼言辞,此为最吉祥。
善能事父母,养护己妻子,安住于生业,此为最吉祥。
净行行布施,爱护诸亲族,生业无非难,此为最吉祥。
远离诸恶趣,谨慎勿饮酒,于法无放逸,此为最吉祥。
虔敬而自逊,满足且知恩,随时闻正法,此为最吉祥。
谦恭有忍辱,诣会于沙门,随时为法谈,此为最吉祥。
修道行梵行,审实见圣谛,实证于涅盘,此为最吉祥。
虽依世间法,其心不动摇,安稳无忧垢,此为最吉祥。
能为如此者,何处无不胜,到处皆多幸,此为最吉祥。
--------------------------------------------------------------------------------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容姿美丽之天神,夜半过后,遍照祇树园各隅。接近世尊之前,敬礼世尊,立于一方。天神以偈白世尊:
诸天诸人等
思念诸吉祥仰望诸福报语我最吉祥
勿近诸愚者
亲近诸贤者供养应供者是最上吉祥
住于适当所
积前世福德自有正誓愿是最上吉祥
多闻与工巧
调伏与善学多说诸善语是最上吉祥
孝养父与母
妻子当摄受正业无混浊是最上吉祥
如法行布施
摄受诸亲戚诸行业无罪是最上吉祥
不乐诸恶行
且自离饮酒诸法不放逸是最上吉祥
敬重与谦让
满足及感恩时时闻妙法是最上吉祥
忍辱与柔和
会见诸沙门时时有法谈是最上吉祥
修苦与梵行
善观四圣谛涅盘之作证是最上吉祥
触诸世间法
其心不动摇安稳离尘忧是最上吉祥
如斯诸行已
一切处不败人人得福利是最上吉祥
吉祥经(巴利语唱颂)
(1)佛陀提出38种修持能够为我们的生命带来无上的吉祥,在吉祥场合如婚礼,乔迁庆宴,祝贺和其他各种祝福礼拜仪式中使用。
(2)此经告诉我们佛陀教法不仅局限在宗教的哲学和心理方面,而是更延伸到社会服务的范围,自我调伏的培养。
(点击右键,迅雷下载即可)
(1)不亲近愚人 (2)亲近智者 (3)敬礼有德者
(4)家居於善处 (5)往昔曾修善业 (6)决心行正道
(7)广学 (8)善工巧 (9)戒学具律仪 (10)真实柔和语 (11)孝顺于父母
(12)护养妻 (13)护养子 (14)正命维生计 (15)布施 (16)修十善 (17)扶助诸亲族 (18)不作为人所诃的罪业
(19)禁造诸恶 (20)绝造诸恶 (21)不染酒及麻醉物 (22)精勤修善法 (23)恭敬
(24)谦逊&(25)知足 (26)常感恩
(27)适时听闻佛法 (28)忍辱 (29)易受教 (30)诣沙门僧伽 (31)讨论佛法
(32)善调御自己 (33)修梵行 (34)明白四圣谛 (35)亲证悟涅盘
(36)虽接触世法而无忧恼& (37)安稳离忧垢
(38)能胜怨敌。
--------------------------------------
另一篇有关博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巴利语词汇解释58-第3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巴利语词汇解释58-3
支和舍觉支;八支圣道:又作八圣道分,即圣道的八个要素;正见:见,即见解,意见,观点;正思惟:思惟,即思索,思维,专注,为寻心所的异名;正语:正确的言语,即远离四种不正当的语言:妄语、;正命:正当的谋生方式;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奋斗;正定:定,即心一境性心所,为心只专注于所缘的状态;五、禅修业处:巴利语kamma??hàna的直译;止:意为平静;观:又音译为维
支和舍觉支。八支圣道:又作八圣道分,即圣道的八个要素。道,即道路;导向正觉与涅的道路为圣道。北传佛教多作“八正道”。正见:见,即见解,意见,观点。若加上前缀即为正见,单独使用则专指邪见。正见与智、慧、明、无痴等同义,为慧根心所的异名。正见包括观正见与道正见两种,但多数是指道正见,即对四圣谛的智慧。如《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见呢?诸比库,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导至苦灭之道之智。诸比库,这称为正见。”正思惟:思惟,即思索,思维,专注,为寻心所的异名。有三种正思惟:出离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正语:正确的言语,即远离四种不正当的语言: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正业:正确的行为,即远离三种不正当的行为:杀生、不与取(偷盗)、欲邪行(邪淫)。正命:正当的谋生方式。《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命呢?诸比库,于此,圣弟子舍离邪命,以正命而营生。诸比库,这称为正命。”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奋斗。正精进通常指四正勤,《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 正念:念,即心清楚地了知对象;保持心对所缘念念分明、不忘失。正念的所缘通常有四种,即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念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诸比库,这称为正念。”正定:定,即心一境性心所,为心只专注于所缘的状态。经典中通常将正定解释为四种禅那。《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定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诸比库,这称为正定。” 五、禅修 业处:巴利语kamma??hàna的直译,字义为“工作的处所”,即修行的法门,或修行时专注的对象。有两大类业处:1.止业处为培育定力的修行方法,属于增上心学。2. 观业处,为培育智慧的修行方法,属于增上慧学。止:意为平静。为心处于平静、专一、无烦恼、安宁的状态,亦即禅定的修行法门。古音译作奢摩他。诸经论注说:“令诸敌对法止息为止。”在《清净道论》中,把佛陀所教导的修习止的种种方法归纳为四十种业处: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无量、四无色、一想、一差别。观:又音译为维巴沙那。为直观觉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本质,亦即培育智慧的修行法门。古音译作毗婆舍那、毗钵舍那。诸经论注说:“以无常等不同的行相观照为观。”在修行观业处时,依据修习世间智直至出世间智而次第成就的观智可分为十六种,即: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惟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和省察智。入出息念:巴利语ànàpànassati的直译,又音译作阿那般那念,安般念。由入息和出息组成,即入出息、呼吸。sati意为念,即保持心对所缘念念分明、不忘失。入出息念即保持正念专注于呼吸的修行方法。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证得四种色界禅那。北传佛教有时将之称为“数息观”。然而,根据上座部佛教的教学实践,“数息”只是修习入出息念的最初阶段,不能代表整个修习过程。而且,入出息念包括了由止到观的完整修法,不能笼统地称为“观”。禅相:巴利语nimitta。nimitta意为标志,标记,征兆。禅修时由于专注禅修所缘生起的影像为禅相。禅相由心想而生,属于概念法。有三种禅相:遍作相、取相和似相。在三种禅相中,四十种业处都可通过适当的方法获得遍作相与取相,但只有十遍、十不净、身至念与入出息念22种业处才能获得似相,并且必须通过专注似相证得近行定与安止定。不净修习:巴利语asubha-bhàvanà的直译。sabha意为清净的,美的;加上表示反义的前缀a,意为不清净的。bhàvanà意为修习,禅修,培育。不净修习即取身体的厌恶不净作为禅修所缘的修行方法。有两种修习不净的方法:1.有意识的不净业处,又作身至念、三十二身分,即思惟有生命的身体三十二个部分厌恶与不净的禅修业处。2.无意识的不净业处,又分为十种,即思惟无生命的身体(死尸)肿胀腐烂的十种不净相(十不净)。修习不净业处能镇伏贪欲,也可以证得初禅。北传佛教依说一切有部等所传的“五停心观”将“不净修习”称为“不净观”。“五停心观”意谓五种停止心之惑障的观法,即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界分别观、数息观。然而,根据上座部佛教,修习不净业处属于修止而非修观。因此不能把巴利语asubha-bhàvanà讹作“不净观”。四无量:巴利语catasso-appama¤¤àyo,即修习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由于修习慈等是对无量的对象而转起,无量的有情是它们的对象,以所缘无量故为“无量”。四无量又作四梵住。《清净道论》中说:“当知以最胜处及以无过失性而称为梵住。以对诸有情正确地行道故住于最胜。又如梵天以无过失之心而住,如此与这些相应的禅修者相当于梵天而住。故以最胜处及以无过失性而称为梵住。”祝愿有情幸福快乐为慈;希望拔除有情之苦为悲;随喜有情的成就为喜;对有情保持中舍平等的态度为舍。慈心修习:巴利语mettà-bhàvanà的直译,又作修慈,培育慈爱。mettà意为慈,慈爱;bhàvanà意为修习,培育。慈心修习即希望一切有情快乐的修行方法。修习慈心属于四无量之一,又是四种保护业处之一。修习慈心能证得色界第三禅。北传佛教依“五停心观”将“慈心修习”称为“慈心观”。然而,根据上座部佛教,修习慈心属于修止而非修观。因此不能把巴利语Mettà-bhàvanà讹作“慈心观”。佛随念:巴利语 Buddhànussati的直译。禅修者思惟佛陀的九种功德:“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全自觉者、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也可以只忆念佛陀九德中的其中一项功德,如“阿拉汉,阿拉汉??”。此业处因为以佛陀的功德为所缘,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证得安止。六、道果弟子:巴利语sàvaka,直译作声闻,意谓通过听闻佛陀音声言教而修行、证果的弟子。如果依胜义谛,只有证悟道果的圣弟子(四双八辈)才能称为“声闻”;但若依世俗谛,则包括只要受了三皈五戒的所有僧俗佛教信徒皆可称为弟子。 入流:又作至流,四种圣果中的初果,为巴利语sotàpanna的直译。sota, 意为流,河流;àpanna, 意为已进入,已到达。入流即已进入圣道之流,必定流向般涅。《增支部.第十集》注中说:“入流者,为已进入圣道之流。”以上是就圣果位而言的。若就圣道位而言,巴利语则为sotàpatti。sota (流) + àpatti (进入,到达),中文也译作入流。在圣典中也常直译作“为现证入流果的已行道者”或“正进入证悟入流果者”。入流圣道能断除最粗的三种结:①、执着实有我、我所、灵魂、大我、至上我存在的“有身见”(又作身见,我见,邪见,萨迦耶见);②、执着相信修持苦行、祭祀、仪式等能够导向解脱的“戒禁取”;③、对佛法僧、戒定慧、三世因果及缘起的“疑” 。同时,入流道智也能断除一切强得足以导致投生至四种恶趣(地狱、畜生、饿鬼、阿苏罗)的贪_痴,以及所有尚未产生四种恶趣果报的恶业。因此,初果入流圣者不可能再堕入四恶趣。对于漫长的生死旅途来说,入流圣者已经走近了轮回的终点,他们的未来世将只投生于人界与天界两种善趣当中,而且次数最多不会超过七次。也即是说:入流圣者将于不超过七次的生命期间,必定能得究竟苦边,趣无余依般涅,绝不会再有第八次受生。在圣典中常如此描述入流圣者:“灭尽三结,成为入流者,不退堕法,必定趣向正觉。”汉传佛教依梵语srota-àpanna音译作须陀洹、@路多阿半那等。一来:四种圣道果的第二种,为巴利语sakadàgàmin的直译。为sakid (一次) + àgama (来,前来) + in (者, ?的人)的组合。意为再回来此世间结生一次。《中部?若希望经》注中说:“一来者,为回来一次。”《人施设论》注中说:“再回来结生一次者,为一来。”在《人施设论》中说:“哪一种人为一来者?于此,有一种人灭尽三结,贪_痴减弱,成为一来者,只来此世间一次即作苦之终结。这种人称为‘一来’。”一来圣者在初道时已断了有身见、戒禁取、疑三结,于今又减弱了较粗的欲贪、_恚与愚痴,最多只会再回来此欲界世间受生一次,即尽苦边。一来圣者偶然还会生起一些较轻的烦恼,但并不会时常发生,同时它们的困扰力已经很弱。汉传佛教依梵语sak?d-àgàmin音译作斯陀含、沙羯利陀伽弥等。不来:四种圣道果的第三种,为巴利语anàgàmin的直译。为na (不) + àgàma (来,前来) + in (具有)的组合。意为不再返回欲界受生。在《五部论注》中说:“不来者,名为对欲贪、嗔恚于心不动摇,以及决定性不会再从其世间退回来者。”圣典中常如此描述不来圣者:“灭尽五下分结[五下分结:下分,意即连接到下界的;为投生到欲界之缘的意思。五下分结即前面所说的三种结,再加上欲贪结和_结。不来圣者已断除了这五种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不来圣者已排除了胎生等三种生,只会化生为梵天人,并在梵天界那里般涅],不再从那世间回来。”不来圣者因为已断尽了能把有情系缚于欲界的欲贪与_恨两结,所以不会受到欲界的烦恼力牵引而再投生到欲界。不来圣者若在今生不能够证悟阿拉汉果,死后只会投生于色界或无色界梵天,并于其处证趣般涅。汉传佛教古音译作阿那含、阿那伽弥等,也意译为不还。学人:又作有学。通常指已经证得入流等三种道果的圣者,因他们还必须继续修学戒定慧三学、八支圣道,故为学人。《增支部》中说:“比库,应学故,称为学人。学什么呢?学增上戒学,学增上心学,学增上慧学。比库,应学故,称为学人。”《相应部》中说:“比库,于此,具足有学正见?具足有学正定。比库,这样才是学人。”有七种学人:为作证入流果之行道者,入流圣者;为作证一来果之行道者,一来圣者;为作证不来果之行道者,不来圣者;为阿拉汉之行道者。有时也把善行凡夫也称为学人。如《律注》中说:“凡夫之善者以及七种圣者,以应学三学故为学人。”无学者:即阿拉汉圣者。因为阿拉汉圣者对所应修、所应学之法,皆已圆满,更无所应学,故称为无学者。《律注》中说:“已超越诸学法,住立于至上果,从此再也没有更应当学的漏尽者,称为无学者。”漏尽者:即阿拉汉圣者。漏,烦恼的异名。有四种漏:欲漏、有漏、见漏和无明漏。因为透过阿拉汉道完全地断除了一切漏,故称为漏尽者。在《中部.根本法门经》注中说:“有四种漏: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这四种漏已被阿拉汉灭尽、舍断、正断、止息、不可能再生,已被智火烧尽,因此称为漏尽者。”七、非人非人:巴利语amanussa,指人类以外的其他有情众生。通常指诸天、龙、亚卡、阿苏罗、鬼、地狱众生等,有时也专指祸害人类的鬼怪。诸天:巴利语devatà,为轮回流转中的善趣之一。其果报比人类要殊胜,他们寿命长久,身体清净光明,能飞行虚空,变化自在,常享胜妙快乐。在经典中,诸天通常指“六欲天”,即六种欲界的诸天众。他们由下向上依次为:1.四大王天(为守护四方的四大王天及其眷属所居);2.三十三天(古音译忉利天。此天之主称沙咖天帝);3.亚马天(古音译夜摩天、焰摩天);4.都西答天(古音译兜率天);5.化乐天,6.他化自在天(即魔天)。有时,诸天也包括比六欲天更高级的色界梵天、无色界梵天众生,以及一些较低级的地居天、空居天众生等。通过积累布施、持戒等福德善业,命终之后可投生到天界。成就禅那者死后则可投生到梵天界。四大王天:巴利语Càtummahàràjika, 六欲天中最低的天界。此天界为四大天王及其眷属所居,故名。四天王分别守护着四方。他们分别是:1.守护东方的为持国天王,统领甘塔拔;2.守护南方的为增长天王,统领瓮睾鬼;3.守护西方的为广目天王,统领诸龙;4.守护北方的为韦沙瓦纳天王,统领亚卡(夜叉)。此四大天王既守护四方,也保护佛陀及佛弟子们。沙咖天帝:巴利语Sakka devànaminda,直译作沙咖诸天之主。沙咖,意为“能”,乃天帝之姓。为三十三天之主,居住在须弥山顶善见城中的最胜殿,亦是佛教的护法主神。汉传佛教将之讹略为帝释、天帝释、释提桓因。韦沙瓦纳:巴利语Vessava?a的音译,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天王,统领亚卡众。据说他的前世是位婆罗门,因乐善好施而投生为名叫古韦拉的天子。后因统辖维萨纳城而被称为“韦沙瓦纳”。北传佛教称之为多闻天王,并尊奉为财宝神和佛教保护神。甘塔拔:巴利语gandhabba的音译, 意为食香、香阴、香行等。天界的音乐神,为东方持国天王之部属。古音译作干闼婆、犍闼婆、干沓婆等。瓮睾鬼:巴利语kumbhaóa的直译。鬼类名,为南方增长天王所领之鬼众。由于此类鬼众的阴囊状如瓮形,故得此名。古音译作鸠荼、恭畔荼等,意为瓮形鬼,冬瓜鬼。龙:巴利语nàga。为身长无足、类似蛇的有情类,多居住在江河湖海中,有呼云唤雨之神力。有些也守护佛教。亚卡:巴利语yakkha的音译。非人的一种,是地位比诸天低但又具有诸天威力的一类鬼神,为北方韦沙瓦纳天王所统领。亚卡的种类极其繁多,有些是凶残暴戾、能伤害人类的恶鬼,有些是依止山川树木而居的树神、地居天,还有些则是如有大福德、大威势的诸天。在《中部.小爱行尽经》中,甚至把沙咖天帝也称为亚卡。汉传佛教依梵语yakùa音译为夜叉、药叉等。阿苏罗:巴利语asura的音译,为一种低等的天神。古印度传说阿苏罗经常与诸天发生战争,被金刚手天王打败后退居到大海。阿苏罗的首领称为阿苏罗王,经典中较常见的有韦巴吉帝、拉胡、巴哈拉达等。还有一种称为随苦处的阿苏罗,他们属于四恶趣之一,住在村落或树林,常受痛苦煎迫,依赖村民丢弃的食物等维生。古音译作阿修罗、阿素洛、阿须伦等,意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不酒等。 临死时的对象有三种:一、业:过去所做的善业或恶业,能造成来世投生者;二、业相:造作善恶业时的对象或影像或所用的工具;三、趣相:即将投生之处的征象。必须强调的是,此三种之一是临死速行心(一生中最后一个速行心)的对象,不是死亡心(一生中最后一个心)的对象。死亡心与同一期生命中的有分心及结生心缘取相同的对象,即前世临死速行心的对象。而今世临死速行心的对象将成为来世结生心、有分心、死亡心的对象。不净观-观察身体不净可厌的修行法门;能够止息贪爱。密集:当名与色相互资助而生起时,因为误解它们为整体,故有密集的概念产生。若能以观智将它们分析到基本成份,它们将如被手所捏的泡沫一般地粉碎;它们是因缘条件组成的。色聚:色法不能单独生起,必须成群生起,这种色法的集团称为色聚。色聚中的色法一起生起,也一起消灭。行:一、由因缘条件和合所产生的事物。二、心所,如:行蕴。三、业;行为。四、行法,一切有为法。圣典结集:第一次圣典结集在佛陀般涅盘三个月后由大迦叶尊者为首的五百长老比丘在王舍城举行;第二次结集在佛陀入灭一百年后在成崂刖傩校坏谌谓峒诜鹜尤朊鹆桨俣嗄旰笤诎痛锢氩即锞傩小U馊问サ浣峒嗟氖サ裼冒屠逦睦幢4嬗氪校话屠氖枪庞《鹊摹钢泄梗ㄏ纸竦挠《榷辈浚┧玫囊恢钟镂摹U庑┦サ浔怀莆亍阿毗达摩藏(亦作论藏):这是上座部佛教所承认的巴厘三藏圣典之其中一藏,是佛教的权威性圣典,包含佛陀上等或特别的教法。此藏是佛陀入灭后的早期在印度举办的三次佛教圣典结集时所编。论藏里有七部论:《法聚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事论》、《双论》及《发趣论》。有别于诸经,这些论并不是记录生活上的演说或讨论,而是极其精确及有系统地把佛法的要义分门别类与诠释。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它包括组成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就《阿毗达摩》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究竟谛:究竟谛乃是分析现象至其究竟实体,即纯粹只论诸究竟法。究竟法是基于它们各自的自性而存在、不可再分解的法。此等实际存在之法是组成种种错综复杂现象的成份。究竟法:在《阿毗达摩藏》里一共有四种究竟法,心、心所、色、涅盘。首三种(心、心所与色)包含一切有为法(因缘和合而成之法);第四种涅盘是无为的究竟法(不是由于因缘和合而成之法)。心:诸论师以三方面诠释心:造作者、工具、活动。一、作为造作者,心是识知目标者。二、作为工具,与心相应的心所通过心而得以识知目标。三、作为活动,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巴利语词汇解释58等内容。 
 巴利语词汇解释 55页 免费 巴利语专有名词汉译规范... 15页 免费 梵语初阶...缘起编者曾学习北传佛教十多年,之后又接触到南 传上座部佛教,有机会学习巴利语...  佛学词汇解释 隐藏&& 声闻: 梵语 s/ra^vaka,巴利语 sa^vaka。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 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 缘...  老庄著作和巴利语佛经若干词的比较研究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老庄著作和巴利语佛经若干词的比较研究 【摘要】 :老庄著作和巴利佛经的产生及具体形成时期属...  泰语中吸收了大量的梵语、巴利语和相当数量的孟语、高棉语、汉语、 马来语和英语词汇。 泰文属于音位文字类型。 世纪的兰甘亨碑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泰 13...  八年级上册字词读音解释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新闻两篇》...琉璃 liúlí:巴利语 veluriya 或梵文俗语 verulia 的译音。用铝和钠的硅酸...  泰语中的许 多词汇来源于巴利语、梵语、高棉 语、马来语、英语和汉语。 泰语...手口相佐法发音时,嘴要动,不能同时解释,可用手来帮助。教学生发翘舌音 zh、...  泰语拥有庞大的词汇系统。 自兰甘亨国王创立泰语文字之后, 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广 泛吸收了邻近的高棉、孟等民族的词汇,再加上佛教传入,巴利语和梵语词汇被吸收...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语法的影响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例如: 袈裟 :梵语 kas!a^ya,巴利语 kasa^ya ...会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来解释和宣传教义,例如:干宝的...  “因缘和合”一词,既作为佛教术语,表现了 佛教的根本思想,同时亦是佛教哲学解释...6、菩提:梵语 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 道, 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梵语巴利语专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