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家国外女性生殖器照片的生殖医疗机构,着急!

急救作业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痛心!人生没有重来……美家海外医疗患者案例后记--百度百家
痛心!人生没有重来……美家海外医疗患者案例后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今天,小美万分心痛地整理了近期美家海外医疗接待的重症患者的三宗案例,以此为戒,再次提醒国内重症患者朋友们,千万不要放弃希望!
病向浅中医,这句话虽然大家耳熟能详,但往往不以为意。疾病的防治需要早发现、早治疗,而那些患有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患者更需要及早寻觅和使用海外更先进的治疗方法和最新用药,给生命一线生机。莫要等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等到无法挽回的结局!
今天,小美万分心痛地整理了近期美家海外医疗接待的重症患者的三宗案例,以此为戒,再次提醒国内重症患者朋友们,千万不要放弃希望!
女性,64岁,输卵管癌
案例追溯:
患者来自河北,家属找到我们的时候,患者已在国内三甲医院确诊左输卵管腺癌6年,术后化疗后已多发转移,右肺腺癌正接受靶向治疗。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已经近2个月卧床不起,每天仅进食少量流质。家属拿着最新的基因检测报告,希望美家提供国际远程会诊服务。
图:患者的原始住院小结
考虑到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美家海外医疗医学部主治医生及医学翻译在详细了解了患者病情后,为其开辟绿色通道,连夜为患者进行病历报告的整理、翻译工作。海外医学小组根据患者的病情第一时间预约到了洛杉矶西奈医院的肿瘤科主任,力求尽快为患者进行会诊,对症治疗。
图: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就绪之下,会诊的前一天我们接到了患者家属传来的噩耗,患者在前天凌晨已不幸离世……接到消息的那一刻,我们都感到无比痛心。一切都还没来得及做,希望就这样消失了……
女性,66岁,恶性黑色素瘤
案例追溯:
患者来自四川,家属是患者的独生女,她找到我们的时候,我们深深感受到她为人子女,着急于母亲病情的那份焦虑。安抚之下,我们初步了解其母亲罹患黑色素瘤的过程,并预约了面谈,提示家属尽快递交患者的病历资料预约美国专家会诊。
然而,不幸的是,就在预约面谈之前的2天,患者的女儿告知我们其母亲已经去世的消息。
图:患者与美家客服的对话记录
女性,46岁,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案例追溯:
患者来自浙江,46岁,还很年轻,在国内三甲医院确诊为“直肠恶性黑色素瘤,Ⅳ期”。在找到我们之前,她按照国内医院主诊医生的口头医嘱,自行购买海外新药伊匹单抗(Yervoy),并已完成2程治疗。
图:患者的PET检查报告单
患者及其家属找到我们的时候,患者的身体情况已不是很好。根据患者目前的病情和之前的用药情况,美家海外医疗的医学顾问建议患者先进行国际远程会诊,获取海外肿瘤专家的第二诊疗意见,从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
医学顾问还告知患者家属近两年国际上对黑色素瘤的药物和治疗方案的最新进展,并建议患者在获得海外专家的会诊意见之后,可酌情使用目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最新用药方案——“Opdivo+伊匹单抗Yervoy”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比单独使用伊匹单抗,更能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图:患者的基因检测报告
伊匹单抗(Yervoy)
日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末期黑色素瘤。日获欧盟医药管理局(EMA)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黑色素瘤。
研究报道,大约有一半的伊匹单抗单独用药患者因副作用停止治疗,包括恶心、呕吐、盗汗等,其副作用在伊匹单抗用药患者中是常见的,并且有与药物有关的死亡事件(1.1%)。
Opdivo+Yervoy联合用药
日,Yervoy和PD-1抑制剂Opdivo组合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具有特定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
Opdivo与Yervoy的联合用药方案在针对BRAF基因野生型末期黑色素瘤患者的CheckMate-069临床试验的一项探索性分析中显示两年生存率达到69%;其中22%的患者获得完全应答。可见,联合方案的客观应答率和2年的无进展生存期远远高于伊匹单抗的单药治疗。
图:恶性黑色素瘤2种治疗方案的生存期数据,以上用药在国内均未上市
然而,我们专业的海外医学人员苦口婆心地劝说和既定的大量事实以及海外最新治疗数据,统统都没能打动这位患者及其家属,他们执拗得放弃了海外远程会诊,放弃了给患者生存的机会,继续盲目地自行购买伊匹单抗治疗。最终,在完成第3程单药治疗后不幸去世。
小美点评:
以上是美家国际远程会诊中心众多重症案例中的典型。有些患者找到我们的时候已病入膏肓,在与“时间”赛跑,想要从“病魔”手中抢救患者的契机显然已经错过。而有些患者对海外新药一知半解,甚至在未得到海外专家处方、还未对症下药的情况下,盲目自行购药,在科学事实面前固执地放弃了生存的希望。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作为一贯秉持将海外医疗技术造福于国人为坚定信念的海外医疗服务中心,美家海外医疗再次呼吁,肿瘤治疗不止不能拖沓,更不能盲目治疗,一定要按照专业规范的诊疗流程,对症下药,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给自己给家人一次生命新希望!
请相信专业!尊重生命!
美家海外医疗与美国、日本、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地知名医疗机构和健康中心合作,专业提供海外专业医疗服务,包括国际远程视频会诊、海外医院转诊、高端体检、辅助生殖等服务,规范海外医疗服务流程,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详情可查看官方微博@美家海外医疗或拨打客服热线400-636-2056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服务!美家海外医疗,您身边的海外健康专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9355
阅读:8433
阅读:8614
热门文章HOT NEWS
Judy:商业与生活
果粉俱乐部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California Fertility Partners, 简称CFP,是一家专门诊断和治疗男女生育问题的专科诊所。CFP的医生是在生殖内分泌及不孕不育治疗领域最顶尖的专家,有着超过30年的科研和临床治疗经验。CFP的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贴心的生育医疗服务。  门诊部设备先进,实验室和手术室全部坐落于洛杉矶市中心,交通便捷。诊所温馨的设计旨在为患者营造出一个安逸和舒心的环境。检查室在护士站旁边,配备了高清的B超机。所有临床检查都由我们的医生亲自操作。每次检查后,医生将为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可以在私密咨询室与医生、护士进行交流。  CFP提供全面的生殖医疗服务,包括试管婴儿(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细胞捐赠,第三方生殖服务,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及基本的生殖手术,譬如宫内受精(IUI)。  CFP的医生是全美,乃至全世界在生殖医学领域知名的专家。他们不仅医术精湛,对患者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吸引了众多患者慕名而来,经介绍转诊到CFP的患者比比皆是。CFP的医生也是生殖外科手术领域的专家,在先天性畸形的整形手术,子宫粘连组织和肿瘤切除,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和盆腔粘手术方面都颇有建树。  生殖技术实验室,简称RTL,是诊所自带的内分泌及男科临床实验室。实验室每天进行着大量激素和精子的分析测试。CFP的IVF试管婴儿实验室创造了全美首批试管婴儿。同时,全世界首个冷冻胚胎试管婴儿也在我们诊所诞生,为此,我们感到无比骄傲!  CFP的患者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预约咨询我们的医生。经过详细评估后,患者将得到专属治疗方案。万一单个治疗周期没有成功,我们会迅速提出新的跟进计划和治疗方案。我们非常理解不孕不育给您带来的困扰。所以,在CFP,我们将尽全力为您提供最好的治疗服务,在整个过程中给您源源不断的支持,为您排忧解难,帮助您顺利实现自己的家庭梦想!  Guy Ringler医学博士,一位卓越的生殖学专家  Ringler医生的医疗执照范围涉及妇科,产科,生殖内分泌科以及不孕不育的领域。他是CFP诊所的合伙人。  Ringler医生毕业于知名的美国密西根大学和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在芝加哥大学完成了住院实习期,另外在宾西法尼亚大学接受生殖内分泌学和诊治不孕不育的专门培训。Ringler医生在Jerome Strauss医生的实验室,曾致力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钻研胎盘功能和形成规律。另外也得到过著名生殖外科手术专家Luigi Mastroianni和Celso Garcia医生的真传。他被内分泌医学会和Serono研讨会授予过第一个Nettie Karpin奖。  在临床20年的经验中,Ringler医生凭借其精湛的生殖外科手术技术,试管婴儿,细胞捐献,和第三方生殖介入等医疗服务的高成功率和完美的客户口碑,发展了庞大的,从海外转诊推荐到CFP诊所的客户群。Ringler医生一直和全美声誉良好的美国第三方生殖介入机构合作,帮助了不少不孕不育和同性恋夫妇组建家庭。全球得到过他的帮助,最终有了宝宝的病人数以千计。  Ringler医生一直致力于针对病人的生殖学知识的培训工作,并且是美国生殖协会的董事。  Ringler医生作为一名卓越的生殖学医师,曾被同行业界评选为“全美最佳医生”,也获得过《洛杉矶杂志》授予的加州“超级医生”的殊荣。在2010年,Ringler医生荣获美国生殖协会颁发的家庭组建奖。  Ringler医生十分热爱自己繁忙但绝不枯燥的医疗工作。他曾说:“能够从事生殖医疗的工作我感到万分的荣幸!我帮助病人得到宝宝,组建家庭。 有什么比这个更棒的呢?”  深圳美中桥-中国专业美国试管婴儿医疗咨询机构!  咨询顾问:sandy QQ: 电话:  美中桥官网:  美中桥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16号京基一百大厦24楼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Ringler医生作为一名卓越的生殖学医师,曾被同行业界评选为“全美最佳医生”。预约 电话/微信:。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坐标欧洲小国,据我多年了解的情况,欧洲这边医疗制度出入不大。  所以算是有参考性
楼主发言:210次 发图:
  以下都是做为学生的楼主的多年看病经验  多方面告诉你欧洲医疗到底多糟糕!
  前排坐等  
  1. 看病流程  1)先去学校医务室  做为学生,无论什么病都推荐先去学校医务室,这里叫 health unit,先挂号,等医生  以前的楼主在一个小破学校,去了之后,要先预约,一般情况下,2-3小时能看到医生,延迟很正常,一般一推迟都是1个小时起步的~~~~  后来去了当地最好的学校读研,当天预约,要一周甚至一个月才能看到医生。不过,没有任何延迟。约几点见面就是几点见面
  我们一位老师留学10年,美国,说医疗确实不太好,而且那儿的医生看病并不如中国这样细致。  
  只是一周或者一个月,该挂的人得挂了,该好的病也自愈了吧。科科
  case1:  楼主男友有慢性肠胃炎,英语又不大灵光。  于是我,一个身经百“院”又是读制药的姑娘,带着我的专业知识和查好的专业词汇,帮助男友去和医生沟通。  肠胃炎,正常的流程当然需要做肠镜啦。
  我们按照流程,先和前台预约了一下,  即填学生证号,出生日期,学生证号。  男友和我都去上课。  大约过了两小时,我们回到医务室,等啊等,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从天扯地,终于轮到我们了。  于是进去了。  进去之后,需要先和护士沟通,交代一下以往的病史,以及抽烟,喝酒,吸毒,手术,过敏的相关情况,之后就可以见到医生。  (补充一句,去了好学校之后,不需要和护士沟通,直接见医生,但医生也会问你相关的问题。)
  这种医生这边叫GP (general practitioner)  字面意思就是泛泛的医生,什么问题都了解。  可是在我看来,他们是除了最普通的感冒发烧明显的外伤,他们什么问题都不了解。  医生问你怎么了。  我说我男友英语不好,我来当他的翻译。  医生理解的笑了笑。  我接着说:他有慢性肠胃炎的病史,是不是又犯了。他肠子疼很多天了。  其实呢,之前男友告诉楼主他是因为吃火锅上火,估计肠胃有点发炎。  但是这些你不能和老外讲的哦。  老外是永远不理解上火是什么的,更别说因为吃火锅而上火而发炎  所以楼主就直白的告诉医生,他估计肠胃炎又犯了。  医生具体问什么,我忘的差不多了。  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我男友便秘!  我当时也没听懂便秘这个单词,问了也没闹懂医生几个意思。就听他说吃个药就会好,就给我们开药。  我说那可以给他做个肠镜吗?  医生说不需要。  我说可他有严重的慢性肠胃炎啊,最近肠子很疼啊  高潮来了!
  医生说: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  一脸我在质疑他权威的表情。而且明显有点生气啦  我说对不起,我当然不会质疑您的专业性。可以问您一下,哪里可以买到药呢?我想尽快让他吃到药,因为他最近很不舒服啦  医生说:学校附近的药店就行  我赔着笑脸说好的,谢谢您啦。要是以后还是不舒服的话,我还能再过来咨询您吗  医生很开心,说:当然的,随时都可以,提前预约就行,对了。你可以直接打电话或者email预约时间的,不用在外面等
  后续是,男友那次肠胃炎挺严重的。干脆寒假回去看病了。  没一周,病就好了
  没去过国外看病不清楚,倒是经常去三甲医院看到好多拿护照挂号的
  2. 校医看不好你的病,就需要转专科医生  这里有三种情况:  1) 极少情况下(楼主还没遇见过也没听说过,但搞科研的,讲求一个严谨嘛)  校医会认为他自己看不好你的病,会给你主动转专科医生  2) 你有病史(必须有病历),并且告诉他们需要专科医生,校医会很快的写推荐信给你,转到专科医生那里去  3)这种情况最惨  你多次去校医处看病而且还看不好,校医也无奈了,只能把你转到专科医生那里去。  至于转什么专科医生,转的对不对,嘻嘻,这个真的得碰运气
  要是阑尾炎什么的怎么办?
  case:  楼主当时得的病是我伦的病的简装版  说人话就是我的病是 周杰伦得的强直脊柱炎的前期,叫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我的病因是长期的站立(比较娇气,打了一个月零工,落下病根)加上这边湿气太重  刚有症状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得什么病。  但怀抱着国外医疗制度,医生素养专业水平比国内高许多的先入为主的观点,而且不愿意耽误功课回去看病,打算在国外就医。  校医的问诊持续了长达一个月且多次,他始终觉得我只是普通的发炎。但又闹不懂为什么消炎药吃那么多,只最一开始起了作用。  无奈之下,他帮我转了一个私人医生。
  我当时表现出了所有脊柱关节病的基本症状:  1)因为病灶落在脚后跟上,后来脚趾全都肿胀,灼热了几天居然脱皮了。  走路的时候就像小人鱼一样哈哈哈,一步一锥心刺骨的疼。再之后我因为疼痛,走路瘸了-,-  2)全身游走性疼痛,简言之,除了病灶,其他地方的关节,骨头会莫名其妙的疼,一会是手,一会是腿里面的骨头,  3)早上会疼,中午好些,从下午到晚上疼的最猛烈,最后活生生疼到半夜三四点,疼累了,哭累了,精力耗没了,才能勉强睡着,早晨七八点又疼醒  4)最严重的情况下,并发的症状是呼吸费劲,每次呼吸胸腔生疼。  用我在网上认识的病友的一句话描述我当时的状态最恰当不过:这个病不会让你死,但会让你每天生不如死。  那阵单身,一个人在国外,凄凄惨惨戚戚。每天有实验就去学校做个实验(要算进总成绩),上课上不了两小时就满头大汗,只能回家,回了家我就摊床上,没力气做饭,也不舍得乱花钱,就点pizzahut吃(便宜,一张够吃两天)
  校医很了解我的这些情况,但他并不认同我的病严重  在他看来,这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发炎。呵呵哒。这也就意味着我开不出假条,即使我订张机票回国治病,名不正言不顺,等于旷课。  校医电话我,说帮我转了私人医生,让我耐心等(wait patiently).  我一听就急了,问他何时我能转到私人医生那里。  他说:私人医生很忙,大约需要两周。  我听完傻眼了。我就又把给他说过多次的情况又说了一遍。说着说着,我觉得我比小白菜还可怜,加上身体确实一直在疼,就开始哭  果然还是哭奏效啊,校医就帮我提前了一周
  都半斤八两吧
各有利弊  国外有钱看私人医生 没钱照着流程走 预约预约预约  国内有钱有关系 床位不是问题 没钱只能上上药店 医院也是不停排排排队 三言两语被打发
  @抱着儿子看日出
08:58:24  要是阑尾炎什么的怎么办?  -----------------------------  去急诊,100欧咨询费。其他费用另算。  首都的话,中午12点之后去极有可能凌晨12点也见不到医生。  别的城市或者乡村,差不多等五个小时。  出着血的,疼到休克的可以被安排预先治疗。等于加塞  所以阑尾炎,不出意外,得和其他不出血不休克的病人一样,等着。
  @IN__IN
09:32:00  都半斤八两吧
各有利弊  国外有钱看私人医生 没钱照着流程走 预约预约预约  国内有钱有关系 床位不是问题 没钱只能上上药店 医院也是不停排排排队 三言两语被打发  -----------------------------  国外是什么都能报销,但真的等不起。  而且重要的是,一点感冒发烧发炎的小病都看不好。  另外,私人医生我去看过,这边最好的医院我也去过,水平也不怎么地,不是钱的问题。  所以我才说国外的医疗真心烂
  国内的校医院也很差啦!这个跟是不是免费医疗没关系啊,中国的医疗水平也不均衡,一般的校医院那儿有什么水平?  
  不写过多描述性的话语了。  写完睡了,太晚了。  总之,等了一周到了诊所,到预约的时间后,我又等了两小时,见到私人医生,私人医生说我没事,又给我开发炎药。这之间,我们大概交流了十分钟。他做了一些和先前一样的检查。  本来小镇的问诊费是50欧,在知道我们有买医疗保险之后,他收了我150欧。  后来又去了一次。这次他开了条,让我去当地医院抽血。因为他的诊所没有这些检查项目。我自己拿着条又去距离他诊所20分钟步行的地方抽血。抽血完了,他又说我发炎  折腾着折腾着,我们一学期的课程也结束了,整个四个月,两个多月,我就在辗转  临学期末,私人医生帮我叫了taxi,去附近一个医院去做x光。  为什么去附近的医院而不是当地医院呢??  因为我们当地医院倒闭了-,-  我真不知道该拿什么话语来恰如其分的形容我的心情了。。  除了卧槽。。。。
  哈哈!其实看了这么多对比国内外医疗体制的帖子后,总结一下:我国很少那一部分整天嚷嚷国外医疗制度才是最大人性化的人,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医疗体制要比国外更好,而是只有不要钱才是好的!
  三点了。。。我居然写贴写精神了。  去了附近的医院后。  等了大概半小时,先有一个护士问问我的基本情况,之后我等了五小时。19点到到凌晨12点。才看见医生。  医生又问询了基本情况,带我做了x光。  得出结论:没事,普通发炎。  我毛了。。我让他看看我走路,一瘸一拐,他说哦,,吃点消炎药就会好。  我也懒得争辩了。  刚好明天要有个小测试,我说能否给我开个假条,现在我回家,到家也一点了。这还没复习  医生说不行。。。因为你没病。。u are quite healthy.  卧槽。。。。
  这次折腾完,我终于熬到课程结束,回国了。  最初不知道什么病,去了骨科。  看了两三个医生,都不能确诊,最后来了个专家会诊,一堆老爷爷怪蜀黍围了一圈,各种探讨,得出结论。从住院到确诊,整整七天。  确诊之后,治起病来就比较快了。保守的疗法没什么用,最终上了生物制剂。  一针900元,打了十来针,说实话,我觉得贵翻天。  幸好我姥爷医保卡里钱多,又疼我,就帮我刷了。  后来回到国外的时候,折腾了一月,加上病历,我开到了这个药的国外版本。可以报销。  但是两年后,当我又一次犯病,这边依旧觉得我没有大事,依旧开不上药,而以往的病历病史在医生看来并不能证明我现在的身体状况可以用药。之后长达4个月的折腾辗转,甚至被医院放鸽子0,0,我妈也无奈了,说别折腾了,回国吧。  所以,如果有什么病,而药很贵。建议国内开好各种证明,来这边用药。确实是全额报销的。指望在这边看病,还是算了吧  tips:本科的学校除去300欧,其余全部报销;研究生上的学校,除去100欧,其余全报销。
  楼主继续啊
  case:  讲个周边朋友的事吧。  一个姐姐。当时怀着孕。  有一天,特别难受,就赶紧去医院  等啊等等啊等,(因为她也在首都嘛,这边急诊没个七八个小时见不到医生的)  最后姐姐就晕倒了,  这下总算见到了医生。。。
  七八个小时的“急诊”,没看上病人都嗝屁了吧。。  
  为什么和实习医生格蕾里面不一样啊?!一直觉得他们应该各种先进。。。。  
  @芦田爱菜爱大叔
12:04:48  为什么和实习医生格蕾里面不一样啊?!一直觉得他们应该各种先进。。。。  -----------------------------  因为实习医生格雷实在急诊室里啊。
  @IN__IN
09:32:00  都半斤八两吧 各有利弊   国外有钱看私人医生 没钱照着流程走 预约预约预约   国内有钱有关系 床位不是问题 没钱只能上上药店 医院也是不停排排排队 三言两语被打发   -----------------------------   三言两语被打发,但是还是看得到医生也治得好病啊  
  @小马甲的想法
09:44:00  国外是什么都能报销,但真的等不起。   而且重要的是,一点感冒发烧发炎的小病都看不好。   另外,私人医生我去看过,这边最好的医院我也去过,水平也不怎么地,不是钱的问题。   所以我才说国外的医疗真心烂  -----------------------------   国外医生看的病人太少了,临床经验还是不行  
  @香蕉是个大苹果
09:47:00  国内的校医院也很差啦!这个跟是不是免费医疗没关系啊,中国的医疗水平也不均衡,一般的校医院那儿有什么水平?  -----------------------------   楼主的意思是不能自由选择,学生有几个去找校医看病?都知道水平不行,直接去大医院。楼主的情况是看不到私人医生,而且要等很久很久。国内三甲医院,除了少数某领域知名专家需要提前很久预约,其他你挂上号等个几个小时还是马上就能看的  
  上学时给我们灌输国外各种福利好,都没告诉我们他们要交大量的税,然后现在依然有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IN__IN
09:32:00  都半斤八两吧 各有利弊  国外有钱看私人医生 没钱照着流程走 预约预约预约  国内有钱有关系 床位不是问题 没钱只能上上药店 医院也是不停排排排队 三言两语被打发  -----------------------------  @哈喽磊磊
13:41:55  三言两语被打发,但是还是看得到医生也治得好病啊  -----------------------------  大医院的床位确实需要等,但是没办法,病人太多,我父亲心脏手术等了两周等到床位,但是入院后会很快安排手术,术后几天检查没问题后,就催着出院了。就是因为床位紧张啊,我父亲当天出院,但上午10点的时候,一位从重症监护室出来的病人就接着要他的床位了。但是我父亲术后体力恢复得非常缓慢,还是需要躺着,但那时我还未办完出院手续。还是同病房一位未做手术的病友让出了床位,暂时让我父亲休息。  看病住院除了需要等,其他我暂时没发现什么需要抱怨的,但是关于床位也能理解,毕竟病人太多。至于有关系可以很快得到床位的,也有,但还是少数。
  再讲一个“趣事”  为了在这边开药,我通过校医预约了私人医生,等了两周,拿了厚厚一沓国内的病历,检查报告去找他  这些都拿英文翻译好了。因为读药学专业,相关的名词翻译起来很容易。我也有自信自己没翻译错。  结果,给了他病历之后,我看见医生在google我的病是什么,并进入wikipedia看了一会。  再之后,他进入了一个可能是他们医生用的网站,底下是各种治疗方法。  他看了看,说我的治疗方法可行0,0.可以给我开药。
  老外的实战经验太少。连业务都不熟悉。  相比之下,国内的医生真是见多识广。  在国内的时候,我不是疼的死去活来嘛,那阵我才19岁,就一个人偷偷地一蹦一跳的去找医生,说:  会不会疼死?我才19岁,人生刚刚开始啊。我爸妈不在,但我希望你能说实话,就算结果是死我也能接受,是绝症就别治了,还花家里钱  医生快笑岔气了。说比你严重的多了去了。你就是在国外拖得太久了,病情显得比较严重,其实算轻的。而且得这个病的特别多,要么为什么还专门给你们这种类型的病开个分院呢?  我想想也是哦,就一跳一跳的开心的回去了。
  拿一个欧洲小国,直接抨击整个外国医疗。你究竟是在哪个国家可以说一下吗?我看你贴里说在国内就开始有病,到国外也病个没完,看来这还真是病的不轻了……你们那边就算再烂,手机总是有的吧,号码方便告诉下吗,关心你一下,是假有病还是真五毛  
  @悲伤的单身狗
17:22:48  拿一个欧洲小国,直接抨击整个外国医疗。你究竟是在哪个国家可以说一下吗?我看你贴里说在国内就开始有病,到国外也病个没完,看来这还真是病的不轻了……你们那边就算再烂,手机总是有的吧,号码方便告诉下吗,关心你一下,是假有病还是真五毛  -----------------------------  你没出国看病过的话,说出这话我也能理解,就像我妈最初不理解看病还要等一个月。我在爱尔兰啊,这边一切制度copy的英国。因为这个病,和医院打交道很多,也和意大利,英国,德国,美国,英国的病友有过交流。  而且我的情况绝不是个例。病不轻,就是在这边拖的。要是给我假条,谁会等那么久。  欢迎电话,71
  @小马甲的想法   看到你说要去学校医务室就决定告诉你,虽然欧洲小,国和国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这里生病就没有校医务室这回事。
  接上,医生说能开药之后  他给我张单子,让我去任何一个药店去order药(大概是预约药的意思)。  我懒得跑去镇中心,就在家附近的药店开了药,又两周过去了。药拿到了。  学校的护士老奶奶电话我,说你别自己打针,我会过去指导你打针的。过了几天,护士老奶奶来了。教我怎么打辉瑞的那个针  说实话,就是一戳一按完事。就像胰岛素的那个一样。我不懂得等这几天的意义在哪
  @鹅绒被子
17:57:09  @小马甲的想法  看到你说要去学校医务室就决定告诉你,虽然欧洲小,国和国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这里生病就没有校医务室这回事。  -----------------------------  你在哪里,方便透露坐标吗  你们那里流程是什么样?
  @冲矢昴-27 14:16:28  上学时给我们灌输国外各种福利好,都没告诉我们他们要交大量的税,然后现在依然有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  不是哪里月亮圆的问题啊同学,你以为中国公民不交税了?只是你不知道你到底交了多少而已,超市小票告诉你你交了多少消费税么?餐厅发票写了你交了多少税么?国内香奈儿专柜价格比欧洲贵多了难道不是因为政府征税?  我跟你说一说哈,我要交不少的税,但是小孩子上学不要钱,全家老小看病住院手术不要钱,9个月全薪产假,这个税我觉得交了很值得的还是。
  LZ,送你顶锅盖,待会儿一定会有拿钱的美分混进来,毕竟皿煮的国家怎么会有这种不人道的事
  楼主,你说的经历。跟我也是在天涯八卦看到一个帖子类似。那个楼主是大连人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一次在楼梯不小心滑下来。伤到腰椎了。到医院也是等了很久才看到医生。医生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就是拿个黄色纸袋套在嘴上让她呼吸 。在开点消炎药。后来她疼的不行了。打了个飞的回国。国内开始也是检查。国内的大夫告诉她,是脊柱受伤。不过西医效果不好,要她看中医。后来找中医一个礼拜用针灸搞定。没有复发。
  已经有那啥进来了
  @去海边看晚霞2
18:44:41  楼主,你说的经历。跟我也是在天涯八卦看到一个帖子类似。那个楼主是大连人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一次在楼梯不小心滑下来。伤到腰椎了。到医院也是等了很久才看到医生。医生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就是拿个黄色纸袋套在嘴上让她呼吸 。在开点消炎药。后来她疼的不行了。打了个飞的回国。国内开始也是检查。国内的大夫告诉她,是脊柱受伤。不过西医效果不好,要她看中医。后来找中医一个礼拜用针灸搞定。没有复发。  -----------------------------  哈哈哈。  而且理念很多不一样。  中国得病的时候当然得注意保暖。  我来这边,看见老外在外面,举个点滴架子,一边挂点滴,一边抽烟,穿个浴袍,露个胸。这边临海,海风一天天刮得很猛。。我很是不理解那一群人。。
  @小马甲的想法  看到你说要去学校医务室就决定告诉你,虽然欧洲小,国和国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这里生病就没有校医务室这回事。  -----------------------------  @小马甲的想法
18:01:05  你在哪里,方便透露坐标吗  你们那里流程是什么样?  -----------------------------  坐标北欧。  每个合法居民,包括留学生,expat, 只要合法居住在这里,就有医疗卡,卡上有你的ID,住址和家庭医生姓名,电话。每次换住址就要注册一次。  留学生不交税,也有自己的家庭医生。除了理疗,牙医和心理医生,其他的医疗项目是不需要交钱的,买药要钱但是有医疗卡就有折扣,药费越贵折扣越高。  生病了如果不需要急诊的就打电话预约自己的家庭医生,如果着急的就打电话叫救护车。(不收费)  家庭医生的选择是根据你的住址来的,每次搬家都要在政府登记,然后医生在居住范围十几公里内选择。 你所在区政府的网站上会列出可供你选择的医生的名字和地址,(除非你住得特别偏僻,不然一般都有十几个选择。)你就选一个做你的家庭医生。搬家如果搬出了这个范围,就要换一个医生。  平时的小病痛和定期检查 (比如女生的定期宫颈检查)就去这个医生那里。家庭医生有处方权。  有的家庭医生独立作业,就是一个诊所只有她一个人配一个护士和前台。有的医生是和别的医生联合开业,所以一个诊所有好几个医生,预约的时候A医生忙就可以预约B医生。病人的病例在一个公共医疗系统里,诊所里医生可以互相调病人病例,如果搬家换医生,之前的医生会把过往的病例发给你的新医生供参考。  家庭医生如果生病或者休假,就可以在附近找别的家庭医生(网上搜就有),电话预约,拿医疗卡上门问诊。  如果是周末或者夜晚,有一个专门的电话号码可以打,然后找医生问诊或者出诊。  家庭医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会refer到专科医生那里,比如皮肤科,耳鼻喉。这些医生也是有自己的诊所,一般和别的同科的医生联合执业,诊所有一个秘书兼前台。自己的家庭医生refer之后,信息会存在那个公共系统里,病人根据地区自己上网查附近的相关诊所,然后电话或者网上预约,诊所都有自己的网站。如果一个诊所需要等比较久,可以换一家。预约的时候需要报自己的医疗卡的号,诊所就可以在公共系统里找到家庭医生的reference和症状描述。病人去了再做专门的检查。  手术,生产是去医院,公立医院免费但是有时候需要排队,医院会根据病情决定。我自己有一个私人医疗保险,是通过养老金系统支付的,每个月多付108块钱,如果有急需不想排队去公立医院,就可以走私立医院系统。公司给另外保了重大医疗险,公司患重病的同事都不需要排队,可以尽快治疗。  牙医是自己找,去了拿医疗卡打折,理疗师也是。  家庭医生水平有的时候的确有参差,如果不满意,可以去政府网站要求换一个,家庭医生是在政府那里领费用的,如果病人都不去他那里,估计过不了多久也只能关门了。有投诉系统,如果有特别奇葩的医生,可以举报,会有专门的部门来处理。  大概就是这样哈。
  @小马甲的想法  看到你说要去学校医务室就决定告诉你,虽然欧洲小,国和国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这里生病就没有校医务室这回事。  -----------------------------  @小马甲的想法
18:01:05  你在哪里,方便透露坐标吗  你们那里流程是什么样?  -----------------------------  @鹅绒被子
18:57:26  坐标北欧。  每个合法居民,包括留学生,expat, 只要合法居住在这里,就有医疗卡,卡上有你的ID,住址和家庭医生姓名,电话。每次换住址就要注册一次。  留学生不交税,也有自己的家庭医生。除了理疗,牙医和心理医生,其他的医疗项目是不需要交钱的,买药要钱但是有医疗卡就有折扣,药费越贵折扣越高。  生病了如果不需要急诊的就打电话预约自己的家庭医生,如果着急的就打电话叫救护车。(不收费)  家庭......  -----------------------------  蟹蟹耐心解答!!  北欧福利是好啊!!!!  预约家庭医生后,一般要多久能到呢?
  一路看下来lz是个很虚心也阳光的人  这样的科普贴天涯也有别的lz发,大家肯定是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说,因为怀孕早期有先兆流产反应,近期跑医院比较多,加上之前家里老人也有生病,总体来说国内专家门诊预约途径还是蛮多,我这边三甲看专家预约的话当天绝对可以看到,同事宝宝去上海开刀,一周内手术+住院恢复顺利出院,中国人多没办法,能把病看好就成,我也不指望医生跟我春风细雨  
外国人是咋活下来的
  国内医生活的累呀  
  惨痛的例子太多了真的懒得说,只说一个吧,我一个同学,已经拿到英国身份了,继父是英国人也很疼他,不存在语言障碍……大学检查出脑肿瘤,约手术时间到几个月后,回北京做的手术,三个月之后已经活蹦乱跳的回来上学了……他家在北京也是普通百姓哦……  英国看病确实不要钱,就是有时候有点要命,谁去看过谁知道……私人医生就别提咯,钱多就去好咯……  
  怪不得外国人少呢,有病的都拖死了
  @香蕉是个大苹果
09:47:26  国内的校医院也很差啦!这个跟是不是免费医疗没关系啊,中国的医疗水平也不均衡,一般的校医院那儿有什么水平?  -----------------------------  英国为例,你必须靠租房或买房地址就近注册社区医院,上学就只能注册校医院,除非急诊,其他医院或诊所根本不接受你就医或预约,你是没有选择的  
  @水过沙听
11:59:24  七八个小时的“急诊”,没看上病人都嗝屁了吧。。  -----------------------------  是的,英国偶尔会有急诊室里等着等着,别人一碰倒下了已经死掉的新闻……然而英国人表示还比较淡定……  
  @小马甲的想法  看到你说要去学校医务室就决定告诉你,虽然欧洲小,国和国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这里生病就没有校医务室这回事。  -----------------------------  @小马甲的想法
18:01:05  你在哪里,方便透露坐标吗  你们那里流程是什么样?  -----------------------------  坐标北欧。  每个合法居民,包括留学生,expat, 只要合法居住在这里,就有医疗卡,卡上有你的ID,住址和家庭医生姓名,电话。每次换住址就要注册一次。  留学生不交税,也有自己的家庭医生。除了理疗,牙医和心理医生,其他的医疗项目是不需要交钱的,买药要钱但是有医疗卡就有折扣,药费越贵折扣越高。  生病了如果不需要急诊的就打电话预约自己的家庭医生,如果着急的就打电话叫救护车。(不收费)  家庭......  -----------------------------  @小马甲的想法
19:07:52  蟹蟹耐心解答!!  北欧福利是好啊!!!!  预约家庭医生后,一般要多久能到呢?  -----------------------------  一般就是看他日程排多满,我自己这7年经历过4个不同的家庭医生(有些是几个医生一起的家庭诊所)一般就是隔天或者隔两天吧。有时候医生自己生病,或者去度假了,我就去找别的附近的医生就是。总有一个有空的。  楼主你不能一上来就说‘国外’如何如何,就像你要是不满意上海某家医院的服务,你也不能说‘中国的医疗糟透了’这样吧。在国内为什么那么多病人从各地到北京去看病,这个医疗水平在哪个国家都是有参差的。
  时差党回国做手术的很多。  国外医疗要真说优点只有一个,就是医院和诊所的环境。因为人少,比较干净和清静。  如果怀孕什么的,生产很多时候还是单人间。
  @我是一只小马甲哎
21:27:12  时差党回国做手术的很多。  国外医疗要真说优点只有一个,就是医院和诊所的环境。因为人少,比较干净和清静。  如果怀孕什么的,生产很多时候还是单人间。  -----------------------------  楼主,你就说你待的国家城市社区或者学校就好,不要上来就带上一整个欧洲。你觉得东南西北欧都一样?我觉得不一样,国与国之间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别。  就像你说的,阑尾急诊要100欧,我这里急诊也不要钱。这个除了医生态度和技术问题,其他的就是制度的差别。  有人觉得看病需要预约很麻烦,我觉得总比坐在医院浪费一天时间等着排队挂号好,你起码知道哪天几点去几点能结束。  我这里什么都要预约,理发店都是要预约的,这个是工作习惯的问题,与其让大家都坐那儿等,他们更喜欢挨着安排好了不浪费大家的时间。看你怎么看问题了。  有的医生自己不行,不去他那儿看就是了。
  得了急性的病怎么办,那是不延误治疗吗
  @小马甲的想法  看到你说要去学校医务室就决定告诉你,虽然欧洲小,国和国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这里生病就没有校医务室这回事。  -----------------------------  @小马甲的想法
18:01:05  你在哪里,方便透露坐标吗  你们那里流程是什么样?  -----------------------------  坐标北欧。  每个合法居民,包括留学生,expat, 只要合法居住在这里,就有医疗卡,卡上有你的ID,住址和家庭医生姓名,电话。每次换住址就要注册一次。  留学生不交税,也有自己的家庭医生。除了理疗,牙医和心理医生,其他的医疗项目是不需要交钱的,买药要钱但是有医疗卡就有折扣,药费越贵折扣越高。  生病了如果不需要急诊的就打电话预约自己的家庭医生,如果着急的就打电话叫救护车。(不收费)  家庭......  -----------------------------  @小马甲的想法
19:07:52  蟹蟹耐心解答!!  北欧福利是好啊!!!!  预约家庭医生后,一般要多久能到呢?  -----------------------------  @鹅绒被子
21:24:31  一般就是看他日程排多满,我自己这7年经历过4个不同的家庭医生(有些是几个医生一起的家庭诊所)一般就是隔天或者隔两天吧。有时候医生自己生病,或者去度假了,我就去找别的附近的医生就是。总有一个有空的。  楼主你不能一上来就说‘国外’如何如何,就像你要是不满意上海某家医院的服务,你也不能说‘中国的医疗糟透了’这样吧。在国内为什么那么多病人从各地到北京去看病,这个医疗水平在哪个国家都是有参差的。  -----------------------------  我发帖前斟酌过用词。因为我的病友来自很多地方,问过他们的情况,和我差不多,才起了这么个标题。  你很幸运,待在北欧,福利远优于其他地区,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广大留学生都在享受福利。楼下也有小伙伴说即使是当地人,也存在看病很难的问题。  我的情况并非以偏概全,反而是在外的留学生看病最普遍的情况。  而且你目前的状态就如同我认识的很多刚来一两年的同学,没有大病过,没有深入的接触医院的各种情况,所以看不见他们医疗的不合理性,更了解不到他们医术确实一般甚至不行。  国内再不济,无数的患者在无时不刻给每个医生增加经验值的。
  @香蕉是个大苹果
09:47:26  国内的校医院也很差啦!这个跟是不是免费医疗没关系啊,中国的医疗水平也不均衡,一般的校医院那儿有什么水平?  -----------------------------  @爱的天意
21:04:46  英国为例,你必须靠租房或买房地址就近注册社区医院,上学就只能注册校医院,除非急诊,其他医院或诊所根本不接受你就医或预约,你是没有选择的  -----------------------------  是的,爱尔兰这边的医疗制度和英国一样一样的。
  我是看李冰冰生病折腾那么多天在国外好不了,回国没多久就好了,她这样的大明星肯定不缺钱治病都能在国外整成这样,就得说明国外的医疗差成啥样了
  @涯叔不让登录
21:54:38  得了急性的病怎么办,那是不延误治疗吗  -----------------------------  这个我没接触过哦。但楼上有美国的女孩子说,得了阑尾炎等了6小时才看见医生。
  @yilance
22:03:57  我是看李冰冰生病折腾那么多天在国外好不了,回国没多久就好了,她这样的大明星肯定不缺钱治病都能在国外整成这样,就得说明国外的医疗差成啥样了  -----------------------------  是的,她是在澳洲病的。  客观的说,水土不服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得不归咎于国外的医疗了。
  人家楼主以自身的事实开帖,有的人就跟被踩了尾巴一样
  @clampchen
22:13:36  人家楼主以自身的事实开帖,有的人就跟被踩了尾巴一样  -----------------------------
  有一点不能怪到医疗。只能说国情不同。  以下都是老外理解不了的,也是医生没法给你看的。  1.我们吃辣的上火,以及吃cheese,pizza不消化,  2.我们亚健康状态:倦怠无力,困乏疲惫,手脚冰凉,梦多,心悸等等等等  3.楼主个人得的那个病,国内医生说就是长期寒气侵体,湿气太重。我和医生讲,医生说这个病和湿气没有半毛钱关系
  之前看微博上一个在美国工作的人去私人诊所看牙,价目表写着拔一颗牙1.5万美刀,医保报销后也得交六千多,把他吓跑了。。。后来跟老板请了个假回北京拔的,才花不到一千,RMB  
  @u_16-04-27 23:25:37  之前看微博上一个在美国工作的人去私人诊所看牙,价目表写着拔一颗牙1.5万美刀,医保报销后也得交六千多,把他吓跑了。。。后来跟老板请了个假回北京拔的,才花不到一千,RMB  -----------------------------  这个有点假啊。  我们这边拔一颗150欧。牙医不能报销。
  @悲伤的单身狗
17:22:00  拿一个欧洲小国,直接抨击整个外国医疗。你究竟是在哪个国家可以说一下吗?我看你贴里说在国内就开始有病,到国外也病个没完,看来这还真是病的不轻了……你们那边就算再烂,手机总是有的吧,号码方便告诉下吗,关心你一下,是假有病还是真五毛  —————————————————  来了个反驳的,吼吼,你也说说你的经历呗  
  @小马甲的想法   看到你说要去学校医务室就决定告诉你,虽然欧洲小,国和国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这里生病就没有校医务室这回事。   —————————————————  @小马甲的想法
18:01:05   你在哪里,方便透露坐标吗   你们那里流程是什么样?   —————————————————  @鹅绒被子
18:57:00  坐标北欧。   每个合法居民,包括留学生,expat, 只要合法居住在这里,就有医疗卡,卡上有你的ID,住址和家庭医生姓名,电话。每次换住址就要注册一次。   留学生不交税,也有自己的家庭医生。除了理疗,牙医和心理医生,其他的医疗项目是不需要交钱的,买药要钱但是有医疗卡就有折扣,药费越贵折扣越高。   生病了如果不需要急诊的就打电话预约自己的家庭医生,如果着急的就打电话叫救护车。(不收费)   家  —————————————————  北欧那是,福利大国,果然牛逼。其他地方未必有你那里好。  
  我在汉斯地界做过两次手术。一次是自然流产后的清宫。约的倒是快,头天上午B超检查发现没流干净,当时就被转进了医院。但是,在医院,从下午2点等到了晚上7点才做上检查。其实还是B超,只不过整个医院(地区级的中心医院)的B超仪只有两台,一台还是坏的。  然后安排第二天手术。要我晚上12点只有就不要吃喝。第二天一早赶到医院,又是等。这一等就到了下午一点多,又饿有渴。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轮床。  第二次是斜眼矫正手术。从去眼科医生那里看病,到最后去眼科专科医院做手术,历时4个月。  对了,还在这边生了两个孩子。虽然是两人间,但是只有我一个人住(人少就是任性啊)。第一次生产,偌大的产房只有我,医生,助产士和老公四个人。第二次老公换成了老妈,其他配置不变。我后来回想,老公和老妈,进产房前都没有消毒,穿隔离无菌服,而且几进几出。我老妈在我阵痛期间还捧着Ipad坐在旁边的沙发上斗地主,也是心大。  比国内好的地方是,护士,护工都是全方位照顾,不用家属陪护(也是人少,护士忙得过来有关)。还有就是完全不用带现金,都走了保险卡。
  @大老板娘
00:58:31  我在汉斯地界做过两次手术。一次是自然流产后的清宫。约的倒是快,头天上午B超检查发现没流干净,当时就被转进了医院。但是,在医院,从下午2点等到了晚上7点才做上检查。其实还是B超,只不过整个医院(地区级的中心医院)的B超仪只有两台,一台还是坏的。  然后安排第二天手术。要我晚上12点只有就不要吃喝。第二天一早赶到医院,又是等。这一等就到了下午一点多,又饿有渴。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轮床。  第二次是......  -----------------------------  是的,护士非常耐心负责。
  怎么说呢,要说现在国内看病难,那是针对著名的三甲医院,挂个号恨不得找票贩子,整个门诊大楼天天跟春运似的。但一般的省级或者市级三甲、三乙非常好挂号,但去的人就是没有那么一两家有名气的医院多。大家都削尖脑袋就都往那么一两家跑。我现在也在国外,在学校买了保险但都没怎么用过,不舒服的时候预约私立医院,虽然是私立,但价格也是合理的。一去就看上病了,检查啥的约好时间都不用排队。保险指定的都是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就需要排队,而且硬件设施也没有私立医院那么先进,环境也破旧,还有一些检查是保险不含的,还是得自费。
  @u_16-04-28 02:02:34  怎么说呢,要说现在国内看病难,那是针对著名的三甲医院,挂个号恨不得找票贩子,整个门诊大楼天天跟春运似的。但一般的省级或者市级三甲、三乙非常好挂号,但去的人就是没有那么一两家有名气的医院多。大家都削尖脑袋就都往那么一两家跑。我现在也在国外,在学校买了保险但都没怎么用过,不舒服的时候预约私立医院,虽然是私立,但价格也是合理的。一去就看上病了,检查啥的约好时间都不用排队。保险指定的都是公立医院,公......  -----------------------------  恩。。你方便说下坐标吗?  我想涵盖的范畴是欧美澳。
  @小马甲的想法 不否认楼主的亲身经历。我也来说说自己的。在加拿大,几年前把父母接过来。非常非常感谢加拿大政府提供的医疗照顾。我父亲有次疑似中风,去了急诊,接下来一周之内所有检查在医院全部完成,他所遇见的家庭医生专科医生手术医生,医术我不知道该和谁比,个个细心温暖,我在医院守着是因为需要翻译,不然护士吃药护理吃饭全包了,账单一签了字,医院直接向政府收钱。我父亲经常诧异不用付钱,治病时安安心心治病,不用担心钱续不上被停药,不用为筹钱上火,雪上加霜。  加国医疗系统自然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比如说手术排期,也听过很多拖延的故事。我一般去急症室没有六个小时出不来,但是真正急诊,比如心脏病,眼病,还是快的,他们有一套分诊制度,你认为急的,也许并不是最急的,我觉得6个小时等待还好了,在国内去医院看病没一天下不来。  我觉得他们的长处是制度完善,医生水平比较均衡,医药分家,制约腐败,职业道德上比较令人放心,基本人人平等,比较少过度医疗,最最让人敬佩的就是免费医疗的概念。国家负担不轻,以后能不能持续下去也不知道,但是那份心意让人敬重。我对交税完全不抱怨。
  @小马甲的想法
08:02:37  以下都是做为学生的楼主的多年看病经验   多方面告诉你欧洲医疗到底多糟糕!  -----------------------------  欧洲哪个国家?一个国家代表全欧洲吗?  
  @小马甲的想法
08:02:37  以下都是做为学生的楼主的多年看病经验  多方面告诉你欧洲医疗到底多糟糕!  -----------------------------  @Szpi6nm
03:27:47  欧洲哪个国家?一个国家代表全欧洲吗?  -----------------------------  我也觉得楼主有点片面。。。而且楼主老去学校医务室是个什么意思。。学校医务室服务那么多学生,肯定是忙得不行排队排好久。
  楼里有些小伙伴和我妈当时想法一样一样的。。。有点太理想化,而且总在主观臆断一些你以为的“国外”。  你一不到这个环境,二不深刻去体验一下这边的医疗,就对国外的医疗现状就没发言权。  我说这句话并非在讽刺什么。没来这边读书前,我一直觉得国外的月亮圆的很。  基本情况,前面大致讲了,楼里也有美帝,英国,比利时的小伙伴现身说法。谢谢你们。  当然我说国外,也确实太广泛,但我肯定我讲的是大多数的国外就医情况。  如果硬拿北欧这种来代替普遍,那才是以偏概全,不是吗
  坐标美国。  自己和家人有过几次看急诊牙医的经历。  因为我的保险很好,所以说费用没意思,说说服务吧。  说牙医吧,在美国补过几次牙,回国有牙医朋友看了,评价是材料好手工好。  也拔过智齿,费用一颗大概400美元+,我有保险,费用0。  美国人说的家庭医生其实相当于中国的全科医生。一次因为尿路感染,早上七点打电话,约了九点的医生,当时我的家庭医生没空,接线的为我约的是另一个医生。叫救护车,我还在打电话门口就响起救护车声音了,我们这里一般五到十分钟救护车赶到,一边赶一边问诊,救护车送到医院,抢救小组已准备好。  步行去急诊也有,基本马上进去安顿,视紧急程度医生会赶来。例如我送老公去,医生马上来两。出院时护士告诫这种情况应该叫救护车,因为救护车会告诉急诊室准备好,这样不会耽误病情。  我自己因为病情不急,在急诊室等了三十分钟才看见医生,当然等待的时候血压抽血什么的都在弄。
  我从约医生看手到最后诊断结果出来花了九个月。坐标伦敦。生娃住一个晚上就必须走,当然我也愿意回家。唯一一个好处是这里很注重个人隐私。在国内看过妇科,没有任何隐私保护,张开大腿给人看。 省级著名医院。
  @小马甲的想法
04:59:40  楼里有些小伙伴和我妈当时想法一样一样的。。。有点太理想化,而且总在主观臆断一些你以为的“国外”。  你一不到这个环境,二不深刻去体验一下这边的医疗,就对国外的医疗现状就没发言权。  我说这句话并非在讽刺什么。没来这边读书前,我一直觉得国外的月亮圆的很。  基本情况,前面大致讲了,楼里也有美帝,英国,比利时的小伙伴现身说法。谢谢你们。  当然我说国外,也确实太广泛,但我肯定我讲的是大......  -----------------------------  讲自己经历就好了,不知你有啥统计数据证明你代表大多数。 这种下断论的事还是谨慎一点好。
  @小马甲的想法
08:02:37  以下都是做为学生的楼主的多年看病经验  多方面告诉你欧洲医疗到底多糟糕!  -----------------------------  @Szpi6nm
03:27:47  欧洲哪个国家?一个国家代表全欧洲吗?  -----------------------------  就是,为什么不说说罗马尼亚,乌克兰,马其顿,波黑等等国家呢??
  @小马甲的想法
08:02:37  以下都是做为学生的楼主的多年看病经验  多方面告诉你欧洲医疗到底多糟糕!  -----------------------------  @Szpi6nm
03:27:47  欧洲哪个国家?一个国家代表全欧洲吗?  -----------------------------  @16-04-28 06:31:54  就是,为什么不说说罗马尼亚,乌克兰,马其顿,波黑等等国家呢??  -----------------------------  你有经验的话,可以来讲讲。帖子本身就是探讨。
  @ID看不懂
05:08:01  坐标美国。  自己和家人有过几次看急诊牙医的经历。  因为我的保险很好,所以说费用没意思,说说服务吧。  说牙医吧,在美国补过几次牙,回国有牙医朋友看了,评价是材料好手工好。  也拔过智齿,费用一颗大概400美元+,我有保险,费用0。  美国人说的家庭医生其实相当于中国的全科医生。一次因为尿路感染,早上七点打电话,约了九点的医生,当时我的家庭医生没空,接线的为我约的是另一个医生。叫救护车,......  -----------------------------  看来美国各处看病的情况不尽相同。  照你的描述应该是有绿卡了。  楼里有个美国的小妹妹,阑尾炎等了6小时才就医,这么说可能是因为没有身份,才没有及时就医的。
  我看过《豪斯医生》  他老人家还不是被病人干了一枪  没保险的医疗费贵的吓人
  我觉得楼主是想吐槽公共医疗,有钱请私人医生的话当然快。但是看病第一反应就是去公共医院预约,排队了。  坐标英国英格兰,这边看病也不是当天预约当天或者个天就能看的。要是走运的话,那天看病的人少也是能及时看上病的。但是因为医疗体制的问题,医生一般不建议感冒发烧去医院,会要你自己买药,或者物理退烧。除非你快死了,他们才建议你去医院。要不然你就是浪费公共资源... = =   我去医疗中心打疫苗,告诉医生我对青霉素过敏,医生就问我对青霉素有什么反应。我告诉她我不知道,医生说那为什么我会知道对青霉素过敏... 然后医生说英国没有皮试,他们都直接把药给病人,让他们第一次吃的时候少吃点,看有没有不良反应.... 我当时惊呆了好吗!!  打针的时候瞄了一眼墙上的海报,上面大概就说要是你的孩子病了(发烧,感冒),对他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家庭护理....... 这要在国内,小孩发烧医生让家长抱回家护理,家长大概会气吧...   朋友过敏预约看医生等一礼拜,医生看了也不给开药,让自己回家拿水擦擦。最后是他妈妈从国内买托人带过来的才好的。  牙医什么的,真的很贵啊... 同学拔了颗智齿一千镑.... 我在国内拔的400多人民币,才40镑...   凡事都有利有弊的,在国外生活的学生也都不容易,大家都相互理解一下啦~
  @_井田
07:30:11  我觉得楼主是想吐槽公共医疗,有钱请私人医生的话当然快。但是看病第一反应就是去公共医院预约,排队了。  坐标英国英格兰,这边看病也不是当天预约当天或者个天就能看的。要是走运的话,那天看病的人少也是能及时看上病的。但是因为医疗体制的问题,医生一般不建议感冒发烧去医院,会要你自己买药,或者物理退烧。除非你快死了,他们才建议你去医院。要不然你就是浪费公共资源... = =  我去医疗中心打疫苗,告诉医......  -----------------------------  先碎觉吧。十二点半啦~~~~晚安~~~
  可别提在国外看病了,简直就是大写的心塞。当年在法国的时候,一个中国同学有点感冒,当时可能确实难受,就去了医院,急诊排了7个小时,各种检查了2个小时,结果医生说不知道什么病。回来吃了一颗国内带的感冒药,睡了一觉就好了。一周后收到帐单,除了保险的部分,自己还得付300多人民币。  另一同学带状疱疹,胸口以下长了半圈了,吓死了,去医院看,医生说皮肤科没有急诊,约2个月以后吧。同学就给医生展示了病情,医生说“天呐,这么严重”,然后说,皮肤科没有急诊,约2个月以后。  我一好朋友在美帝,她一同学生病了,我忘记是什么病了,叫了救护车。在国内不是说美帝各种好么,还出动直升机救人么,从来没提过直升机要自己出钱对不对?于是放心大胆的叫了。过段时间收到帐单,当时整个人就不好了:2000多刀,而且她那个保险不报。别问我为什么不报,我也不知道……  
  @_井田
07:30:11  我觉得楼主是想吐槽公共医疗,有钱请私人医生的话当然快。但是看病第一反应就是去公共医院预约,排队了。  坐标英国英格兰,这边看病也不是当天预约当天或者个天就能看的。要是走运的话,那天看病的人少也...  -----------------------  哈哈哈看到那句除非你快死了才能去医院,这个有点夸张了吧,我觉得英国的HNS还是不错的,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看过一次病,就是发烧,自己烧的晕乎乎的,  同学就开车把我送到royal 医院 我就直接挂了急诊啊,当时跟我一起排队的有踢球腿断的,打架受伤的 还有老头老太太,等了半个小时轮到我,我进去就说发烧 而且已经发烧几天了,医生直接给我测了温度 当时温度很高 40度那种,那医生直接说你跟我来 ,穿过那么多等着看病的,就把我领到医院内部交接一下 找了一个移动床直接让我躺上去,把我推到住院部了,  然后就有护士让我把衣服算脱掉换上病号服 各种检查啊!然后我就被抽了八管血,晚上直接单人病房还有什么心电图各种仪器监测着,就这样我就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星期 最后说是就是病毒性发烧 我也不懂啦   当时住院部医生晚上十点多才去给我诊断,全程挂水 而且他们一定要我住单人房 好像是怕我得的传染性的病吧 中间一直问我又没有去过非洲之类的 。  其实如果遇到你病的比较严重 他们认为的那种严重 他们很重视的 ,当时我第二天还没有退烧 医生两个小时就来看我一次 各种监测吧 而且HNS真的很好 我住了一个多星期的院,走的时候给我大堆药 一分钱没有付,而且早中晚都管饭,当然他们的饭真的太难吃了 ,但是这样我中间都没有麻烦过同学 ,他们也就前两天在医院守着我,后面就是送送饭聊聊天 不用特地陪床。  我同学有个踢球腿断了,骨头都露出来了那种,等动手术都等了十几个小时,后来动完手术住六人间 我们在同一个医院看的,待遇还没我这个发烧的高 所以一切都是医生看情况来决定的
  看到学校医务室就不想继续看下去了,中国学校医务室也不咋地啊  
  @小马甲的想法
10:37:21  case:  讲个周边朋友的事吧。  一个姐姐。当时怀着孕。  有一天,特别难受,就赶紧去医院  等啊等等啊等,(因为她也在首都嘛,这边急诊没个七八个小时见不到医生的)  最后姐姐就晕倒了,  这下总算见到了医生。。。  -----------------------------  看来以后在国外看病要装晕倒
  呆过国外的都知道,国内总有些傻逼在意淫。
  @ID看不懂
05:08:01  坐标美国。  自己和家人有过几次看急诊牙医的经历。  因为我的保险很好,所以说费用没意思,说说服务吧。  说牙医吧,在美国补过几次牙,回国有牙医朋友看了,评价是材料好手工好。  也拔过智齿,费用一颗大概400美元+,我有保险,费用0。  美国人说的家庭医生其实相当于中国的全科医生。一次因为尿路感染,早上七点打电话,约了九点的医生,当时我的家庭医生没空,接线的为我约的是另一个医生。叫救护车,......  -----------------------------  @小马甲的想法
06:56:52  看来美国各处看病的情况不尽相同。  照你的描述应该是有绿卡了。  楼里有个美国的小妹妹,阑尾炎等了6小时才就医,这么说可能是因为没有身份,才没有及时就医的。  -----------------------------  医保和绿卡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医保在美国公务员或者为政府工作的是政府买,一般人公司买自己出一部分钱,有钱人自己掏钱买,低收入申请政府的医疗卡。一般公司会给你和你配偶以及子女买,子女买到26岁,公务员也一样。低收入的我不大清楚。  你需要用你爷爷的医保卡来刷,我女儿用她自己的医保卡,我们公司买的医保非常好,无上限好吗。  不说医生,美国的医疗设备和药物比中国好太多了(废话),上面有人说青霉素过敏,为什么在英国不做皮试。因为大部分青霉素过敏不是因为青霉素本身,而是在生产青霉素的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引起过敏。欧美的药物标准高青霉素纯净度高,过敏不像国内普遍,所以不用皮试。  我有朋友以前也是去中国城或者回国买药,后来我介绍她一些美国人常用的非处方药,简直是给她打开另一扇门。  在美国,正常有工作的人公司会给买医保,我还是无法想象在美国有医保的人会去国内看病,划不来好吗。  经常看到吐槽美国医疗的,仔细一看,都是些学生或者新移民,对美国社会不够熟悉的,瞎子摸象,对比的时候又无意中用田忌赛马的路数。唉
  国外并不是什么都能报销 取决于你的保险 而且不知道搂着什么国家 我在的地方不需要在学校挂号 外边诊所有的是 自己找自己约 当天或者第二天 基本都可以约到医生 但是并不准时   
  @ID看不懂
05:08:01  坐标美国。  自己和家人有过几次看急诊牙医的经历。  因为我的保险很好,所以说费用没意思,说说服务吧。  说牙医吧,在美国补过几次牙,回国有牙医朋友看了,评价是材料好手工好。  也拔过智齿,费用一颗大概400美元+,我有保险,费用0。  美国人说的家庭医生其实相当于中国的全科医生。一次因为尿路感染,早上七点打电话,约了九点的医生,当时我的家庭医生没空,接线的为我约的是另一个医生。叫救护车,......  -----------------------------  @小马甲的想法
06:56:52  看来美国各处看病的情况不尽相同。  照你的描述应该是有绿卡了。  楼里有个美国的小妹妹,阑尾炎等了6小时才就医,这么说可能是因为没有身份,才没有及时就医的。  -----------------------------  @ID看不懂
09:10:55  医保和绿卡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医保在美国公务员或者为政府工作的是政府买,一般人公司买自己出一部分钱,有钱人自己掏钱买,低收入申请政府的医疗卡。一般公司会给你和你配偶以及子女买,子女买到26岁,公务员也一样。低收入的我不大清楚。  你需要用你爷爷的医保卡来刷,我女儿用她自己的医保卡,我们公司买的医保非常好,无上限好吗。  不说医生,美国的医疗设备和药物比中国好太多了(废话),上面有人说青霉素过......  -----------------------------  不觉得,我身边的确是朋友,一个美帝查出肿瘤,因为保险不包括费用惊人而且排手术要排很久,所以飞回北京做的。另一个肾结石,痛到挂急诊,结果在急诊呆了三四个小时,最后自己尿出结石,开了点药回家结果被邮寄了六百账单。在门诊有很多人等,护士了解了下病情后就一直让他等……  我自己,怀孕自然流产,当时医生告诉我说自然流产如果有异状,给她打电话。  结果我当晚痛得要死兼流血较多,实在没办法打电话。结果从医生到转接医院,简单问了下情况说哦,那是正常情况。你不用来医院,就算你来,我们也没有什么事情能做的……然后我就痛到天亮……  西方医疗不是没有优点,医生护士比较耐心,环境优良,药物方面可能比较谨慎。  但是保险不cover的情况以及预约排手术以及急诊这方面,真的是对医生非常保护,对病人就没那么全面照顾了。  尤其如果你生了大病,只能到保险覆盖的医生医院那里去看,如果你要自己找这方面的专家或者名医,那个费用,可不是国内专家门诊相比的。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外医疗ap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