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不确定的科学和在不确定的世界里

西闪:评《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
[摘要]人类根据分数、百分数以及其它标准化数字来思考问题就得经受相当大的精神痛苦。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人类随时判断不断变化的情境或事物,每时每刻都付出极大努力做出精确的判断是非常不合适的。判断与决策的分别还在于,判断是由其准确性来评价的,而决策由它们的可能后果来评价。本文作者:西闪,独立作家,书评人。著有随笔集《思想光谱》。迄今为止,诺贝尔经济学奖两度颁给了认知科学领域的学者。一位就是影响巨大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1978),另一位则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2002)。卡尼曼的研究重点也是启发式规则,即我们常说的“直觉”(intuition)。和西蒙、吉仁泽一样,他也承认,直觉是人类思维的特点。通常来说,直觉可以用很少的时间和代价,达到与理性思考相近的效果。不过他和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等人侧重研究的,是直觉根深蒂固的缺点。其实,从有限理性的角度看,直觉的优缺点都容易理解。简化意味着选择,而选择就意味着风险。这时候,怎样判断,如何决策,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判断与决策,是人类认知过程中一对紧密相关,又有所分别的概念。判断(judgment)要回答的问题是:“人如何整合大量不完整的,有时候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线索来推断外部世界发生的一切?”它可以定义为:大脑对事物性质以及事物之间关系的概括、评价和推断的认知过程。决策(decision making)则是从众多备选方案中做出抉择的认知过程。它的中心问题是:“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人如何采取行动来达成一些易变的、可能还互相冲突的目标?”判断与决策的分别还在于,判断是由其准确性来评价的,而决策由它们的可能后果来评价。也就是说,判断通常不会产生直接的后果,但它很可能是决策过程的一部分。它为决策提供信息,从而对后果产生间接影响。大致了解了判断与决策,我们再来看看卡尼曼对启发式的研究内容。在代表作《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里,他列出了直觉思考中几种典型的启发式规则,以及它们带来的错误。其中之一叫做“代表性启发式”,又称作“拇指规则”(rule of thumb)。按照卡尼曼的说法,人们运用这种直觉思考方式时,往往会高估那些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意义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什么叫代表性事件呢?卡尼曼认为,当一个事件与总体或一类事件中的其他绝大多数事件相似,那么人们就当它是一个代表性的事件。假如一个人向你描述他的邻居“害羞,乐于助人,但对人对事都没有多少兴趣。他有一个温驯而干净的灵魂,渴望秩序和稳定,对细节充满了激情”。你会在大脑中如何推断这个邻居的职业:农民、商人、驾驶员、图书管理员或者物理学家?根据卡尼曼的实验,多数人都错误地推测,此人是一个图书管理员。原因在于人们的判断通常基于这个人的描述与心目中关于那个职业的刻板印象的相似度,而忽略了职业的基础概率。毕竟,在现实世界里农民的数量远高于图书管理员。还有一种“便利性启发式”,指的是人们根据从长期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的难易程度来估计事件发生的频率。譬如很多人都会通过回忆熟人在某个年龄段的健康状况来推断一种疾病的发生概率,无论中年人的脑中风,还是老年人的心脏病。对于亲眼目睹惨烈车祸的人来说,可能发生同类事件的主观概率一定高于普通人。人们还常常会高估谋杀的死亡数,只因为这样的死因耸人听闻,而死亡数远高于谋杀的自杀少有报道,却被严重低估。当然,最近媒体上大肆报道的灾难,肯定也会影响人们对事故概率的推测。“锚定”(anchoring)也是一种重要的启发式,它指的是人们在推测事件发生的频率时,往往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初始值来考虑。而不同的锚点产生不同的推测,“锚”一般的初始值牢牢地制约着人们的评估值。例如我们都知道,8×7×6×5×4×3×2×1=1×2×3×4×5×6×7×8,但是卡尼曼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两组高中生在5秒钟内分别估算等式前后两部分的数值,结果等式前半部分的估值比后半部分高出很多,其平均值分别为。(真实值为40320)两组数值的差异证明,最初不同的锚定值决定了最终的估算值。数量启发式则是一种不那么明显的启发式。然而就像很多节食者知道的那样,当食物被分成更小块以后,他们吃得比以前更少了。其中的道理在于,一个物体被分割成较小的单位时,人们会高估物体的数量。在这些启发式的背后,可能还藏着不少大脑的秘密。有人就认为,某一事件发生的主观概率依赖于它是如何被描述的。在人们的意识中,一个更加明确表述的事件会比一个较少明确表述的事件有更大的可能。例如,你几乎可以肯定自己不会在明年去世,但是假若有人人问到,你明年遭遇疾病、车祸、空难或其他原因而去世的概率是多少。你多半会高估这种可能。所以,区分事件本身和对事件的描述,才是关键。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中,卡尼曼等人还列举了不少直觉易犯的错误。得出这些结论,他们花费了三十余年,也获得了相称的荣誉。不过,有的学者对他们的研究还是颇多微词,吉仁泽就是其中主要的批评者。吉仁泽认为,“人类似乎在进化上准备好了解决自然频率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人类根据分数、百分数以及其它标准化数字来思考问题就得经受相当大的精神痛苦。”这说明启发式是先天的认知机制,而演化的历程也足以证明,它们常常能够做出相当准确的预测。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人类必须随时判断不断变化的情境或事物,每时每刻都付出极大努力去做出精确的判断是非常不合适的。相反,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更简单的、更少努力的启发式的判断更加实用。更何况,我们很难设计出比这些直觉花更少时间或更少代价的认知过程了。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使用它们呢?所以,重点应该是学会如何恰当地运用它们,而不是夸大危险。吉仁泽说,事实上卡尼曼自己也承认,那些依靠理性做决策的专家,和利用直觉做判断的普通人比起来,未必正确多少,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1999年左右,吉仁泽与卡尼曼就启发式有过理论交锋。2011年,卡尼曼出版了新著,书名叫“Thinking, Fast and Slow”(思考,快与慢)。书中提出,人类的大脑中有一快一慢两套意识系统。“系统甲”(System One)进化出来早,反应快,易犯错;“系统乙”(System Two)进化较晚,较准确,可是既耗能,反应又慢。甲乙二个系统,各有利弊,不能互相替代。这一结论,算不算对吉仁泽观点的柔软接受呢?(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图书信息:《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作者:(美)丹尼尔·卡尼曼 / (美)保罗·斯洛维奇 / (美)阿莫斯·特沃斯基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标题:启发式和偏差原作名:Judgem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译者:方文 / 吴新利 / 张擘 等出版年:2008-9ISBN:3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xuguangli]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不确定图上的kNN查询处理--《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年10期
不确定图上的kNN查询处理
【摘要】:在现实中的许多领域产生大量不确定的图结构的数据,例如分子化合物、蛋白质交互网络等.同时现实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推荐系统中的推荐过滤、欺诈检测和社会网络的链接预测等,需要查询给定节点的k个最相似节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用基于SimRank度量的方法来求解.由于图的动态演变和不确定性导致用现有的SimRank计算方法求k个最近邻的代价昂贵,因此提出一个有效算法,在保证一定准确性的前提下,通过引入路径阈值,算法只需考虑查询点的邻居区域无需考虑整个图从而达到明显的剪枝效果,该方法在确定图和不确定图上都可以适用.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算法在不确定图上引入采样技术.最后从理论、实验说明验证了算法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TP311.13【正文快照】:
的大量可用图结构表示的数据,由于获取数据的工具不精确或方法有误差等多种原因使得数据具有不确定性.在不确定图上最近邻查询在现实当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在蛋白质交互网络中需要查询“与肌红蛋白最相近的10个蛋白质是哪些?”,在论文的作者合作图中需要查找“与韩家炜教授研究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逊;李建中;石胜飞;;[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一楠;邹兆年;李建中;;[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1年05期
张旭;何向南;金澈清;周傲英;;[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年10期
张艳卿;李金宝;郭龙江;;[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年10期
张硕;高宏;李建中;邹兆年;;[J];计算机学报;2009年10期
韩蒙;张炜;李建中;;[J];计算机学报;2010年08期
丁悦;张阳;李战怀;王勇;;[J];计算机应用;2012年01期
王意洁;李小勇;祁亚斐;孙伟东;;[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年07期
张春英;张雪;;[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孙平平;刘方爱;;[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蒙;张炜;李建中;;[A];NDBC2010第27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A辑一[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明;[D];复旦大学;2011年
邹晓红;[D];燕山大学;2011年
张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刘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一楠;[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张海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李雪娇;[D];西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傲英;金澈清;王国仁;李建中;;[J];计算机学报;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野;王国仁;;[J];计算机学报;2010年08期
张旭;何向南;金澈清;周傲英;;[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年10期
韩蒙;李建中;邹兆年;;[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1年09期
林闯,陆维明;[J];计算机学报;1994年04期
林闯,陆维明;[J];计算机学报;1995年01期
胡山立,石纯一;[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9年10期
李荣陆,胡运发;[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年04期
李永平,程莉,叶卫国;[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06期
李杨,曾海泉,刘庆华,胡运发;[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年04期
宋晓宇;孙业挺;孙焕良;;[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泽深;胡浩;;[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魏萌芽;李翠平;陈红;;[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马云龙;林鸿飞;;[A];第六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宋晓宇;孙业挺;孙焕良;;[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6年
殷晓岚;丁治明;李京;;[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唐晓嘉;陈树文;;[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杨源;马云龙;林鸿飞;;[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C];2011年
李斌阳;赵志滨;于戈;姚兰;杨晓春;刘阳;;[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陈晓平;;[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王文方;王一奇;;[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季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N];科技日报;2002年
刘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蔡曙山;[N];光明日报;2003年
田甜;[N];中国化工报;2006年
崔卫平;[N];北京日报;2003年
;[N];中国经营报;2003年
《社会科学报》特约记者
计海庆;[N];社会科学报;2006年
阎密;[N];国际商报;2007年
董沛;[N];工人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玉树;[D];山西大学;2009年
刘张华;[D];南京大学;2011年
何朝安;[D];复旦大学;2012年
江民红;[D];中南大学;2010年
祝勇;[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吕宁;[D];清华大学;2010年
钱晓东;[D];天津大学;2005年
周允程;[D];清华大学;2008年
郭颖;[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张力锋;[D];北京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麻鹤腾;[D];河南大学;2011年
赵新波;[D];燕山大学;2012年
徐晔翀;[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白玮;[D];燕山大学;2012年
杜尔斌;[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郝继功;[D];聊城大学;2010年
刘德兵;[D];苏州大学;2007年
刘慧;[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黄樑昌;[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杨营辉;[D];重庆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热销排行榜
1.2.3.4.5.6.7.8.9.10.
最近浏览的其他商品
浏览更多同类商品
【 】??????????
不确定的科学与不确定的世界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美) 亨利?N?波拉克著
读者对象:
一般读者。
¥15.00&&&
立刻节省:¥7.00
所属分类: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水知道答案-水能传递..
时间简史(插图本)
物理学的未来
细说趣说万事万物由来..
作者以气象、地质、生物、金融、政治等多方面的案例,讲述了科学不确定性与世界不确定性,力图让读者用对待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的方式,来理解和适应科学中的不确定性。
很值得一读 into_the_forest&&&&&日本书没有什么新玩艺儿,缺乏兴奋点,但它讲的是科学精神,所以很值得一读。
科学不是电视购物。科学的核心即理性和实证精神,是需要学习和领悟的,...uncertain science uncertain world HSHWJ&&&&&日书是好书,内容通俗易懂。
不过有些话,总要读好几遍才能明白。不知道是理解力不行还是翻译的语言组织有问题。还好这样的地方不是很多。...适应不确定 香干回锅肉&&&&&日现实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现象,在科学界也是一样。这本书告诉我们,理解科学中的不确定现象并不比理解身边的不确定现象复杂,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还是有点...
客服专线:010- 客服邮箱:
Copyright & 北发图书网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北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科学家:演化论的不确定原理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新科学家:演化论的不确定原理
伦敦之游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基因学家Andrew Feinberg带来了认识演化的灵感。当 Feinberg游览威斯敏斯特教堂,看到达尔文墓和牛顿墓,以及不远处的狄拉克纪念碑时,脑海中浮现出演化论和量子物理。随之,他产生了一个新奇的观点:表观遗传变异(可遗传的性状改变但不涉及DNA序列的修改)为基因表达注入了海森堡式的不确定性,而这可以让物种有更多机会生存下去。
简单的说,就是生物有一种内建的随机机制来防止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例如,容易积累脂肪的体质有助于人度过饥荒但不利于健康。如果好日子持续多代,自然选择就会在整个种族中剔除掉胖子基因。而当饥荒终于来临的时候,种族可能就会灭绝。但如果有种机制让某些人在具有和他人相同的基因时也会容易积累脂肪,那么在饥荒时期他们就可以将种族延续下去。
要认识的这个新观点的意义,需要回溯一下演化论的历史。拉马克曾提出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的。而达尔文也认为获得性的变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选项。虽然后来DNA让获得性遗传没了立足之地,不过最近的一个世纪以来,人们重新认识到环境因素会导致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表观遗传的多种不同机制,例如DNA甲基化也已经被发现了。
表观遗传在演化中起什么作用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一些生物学家认为环境导致的表观遗传变异是适应的,而多数人的观点则类似达尔文:获得性的改变也是随机的,作为一种变异的来源受到自然选择的作用。但表观遗传大多只能维持一代,这让人很难想象它能在演化中起什么重要作用。
Feinberg的不确定假说指出了表观遗传的另一种作用。他和同事在DNA甲基化的研究中发现不同个体,甚至同个体的不同细胞间,DNA的甲基化模式都有着不同。而更令人惊讶的是,那些受甲基化影响明显的基因正是控制着身体基本发育的重要基因。这意味着表观遗传变异会给表现型带来明显的变化。
生物学界对此反应不一,产生随机表现型的机制要比产生单一表现型的更受自然选择青睐,这在理论上的确存在可能。但还没有真正的证据来证明甲基化的多变性的确就是适应的,是演化的结果。
如果Feinberg是正确的,演化所选择的不是表观遗传性状,而是产生表观遗传多样性的机制本身。Feinberg推测,表观遗传变异和可能和肥胖症和糖尿病等疾病有关,如果确实如此,解决这些疾病问题将要容易得多了。
Feinberg承认自己的假说可能是错误的,但它也可能是理解演化、发育和常见疾病之间关系的丢失一环。
刊物:《新科学家》1月8日刊
(果壳环球科技观光团微博
你可能感兴趣
恩,虽然是学习生物的,不过对其理论和观点还是有点不是特别懂,恩,学艺不精啊 ~~o(&_&)o ~~
我一直在想身体脂肪究竟该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多了就不好看,少了在遇到极端情况的时候就不抗饿……
我体脂肪是9.8,完全地不正常
不但不抗饿 还不抗冻。。
动物学硕士,猫咪控
引用 小青 的回应:我体脂肪是9.8,完全地不正常 不但不抗饿 还不抗冻。。体脂肪怎么测量呢?
生物技术专业
表观遗传学现在很热,尤其是发现DNA甲基化跟肿瘤有一定的关系,可以应用甲基化进行肿瘤的诊断、治疗等,当然现在还在探索当中。不过前景还是相当乐观的。
看了三遍,有点明白了。
其实就是说,个体优势和群体稳定并不是一个概念生物演化受两者共同影响个体优势能获得更多遗传机会,但如果群体灭绝,所谓更多机会也只是零群体稳定能确保存活,但也同时扼杀了个体优势。在这种博弈之间存活下来的生物,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选用了中庸之路的
引用 的话:其实就是说,个体优势和群体稳定并不是一个概念生物演化受两者共同影响个体优势能获得更多遗传机会,但如果群体灭绝,所谓更多机会也只是零群体稳定能确保存活,但也同时扼杀了个体优势。在这种博弈之间存活下来的生物,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选用了中庸之路的你理解岔了,文章主要讨论的应该是表观遗传究竟是不是因为遗传导致,作者的观点是肯定的。
艾玛,看这种文章回到了看阅读理解的时代。。。。
引用 的话:你理解岔了,文章主要讨论的应该是表观遗传究竟是不是因为遗传导致,作者的观点是肯定的。简单复制一堆艰涩术语是没有阅读意义的,我们毕竟不是在考英文(中文)如何从字里行间理解这个思路在拓展后的意义,或是笔者想要达成的目的,这才是阅读
引用 的话:简单复制一堆艰涩术语是没有阅读意义的,我们毕竟不是在考英文(中文)如何从字里行间理解这个思路在拓展后的意义,或是笔者想要达成的目的,这才是阅读你的水平可能作者高,你的看法可能更正确。但是阅读最基本是要搞清楚作者讲什么,你却是没理解作者的观点。如果你自言自语也没问题,但是你非要说一句“其实就是说”,这摆明了就是要解释作者的观点。当然如果省略的主语不是“作者”,那是我没理解你的观点,我给你道歉。
引用 的话:你的水平可能作者高,你的看法可能更正确。但是阅读最基本是要搞清楚作者讲什么,你却是没理解作者的观点。如果你自言自语也没问题,但是你非要说一句“其实就是说”,这摆明了就是要解释作者的观点。当然如果省略...你是作者么?如果不是,那么你的立场也顶多和我一样那么,我看错了你看对了,这个观点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你拿到作者的官方认证了?我知道,令你坐立不安的是那句“其实就是说”这让你有很严重的仰视感这是我口头禅的问题,我道歉但事实就是事实,无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让别人看出来的是什么,才是最终决定别人如何看待作者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所谓原来意图。
引用 的话:你是作者么?如果不是,那么你的立场也顶多和我一样那么,我看错了你看对了,这个观点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你拿到作者的官方认证了?我知道,令你坐立不安的是那句“其实就是说”这让你有很严重的仰视...虽然你说了这么多 我还是觉得你理解的不对 我虽然不能准确的概括出作者想要说什么 但我还是能看得出来作者没在说什么的你的个人理解 用句不客气的话来说 是在胡说八道作者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涉及到你所谓的个体优势和群体稳定之间的博弈 你说的那东西和表现遗传毫无关系
引用 的话:虽然你说了这么多 我还是觉得你理解的不对我虽然不能准确的概括出作者想要说什么 但我还是能看得出来作者没在说什么的你的个人理解 用句不客气的话来说 是在胡说八道作者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涉及...那我只能说,你的理解能力十分堪忧请重复读原文第二自然段,到你理解为止。
引用 的话:艾玛,看这种文章回到了看阅读理解的时代。。。。阅读理解,高考语文。
引用 的话:那我只能说,你的理解能力十分堪忧请重复读原文第二自然段,到你理解为止。几个月没来了还在这里扯。你有你的理解,是你自己的事,但是你非要说作者表现你的观点,那就请不要在那里说什么拿到官方认证这种话了。要解释作者的观点,看他说的话就知道了!!你说第二段,第二段最后那句,那么大一个“但是”就是告诉你,第二段前面部分讲的东西,是作者的观点要纠偏的,这都理解不了? 你好好理解下第二段最后一句就明白,你说的那些是现代进化论的观点。作者认为这个观点后面还要补充“表遗传性状也可以遗传”。(实际上这个观点类似于李森科主义,但作者从自然选择理论和基因层面给于了其理论支持。)
引用 的话:几个月没来了还在这里扯。你有你的理解,是你自己的事,但是你非要说作者表现你的观点,那就请不要在那里说什么拿到官方认证这种话了。要解释作者的观点,看他说的话就知道了!!你说第二段,第二段最后那句,那么...同理奉还,你也是一样的
引用 的话:同理奉还,你也是一样的你同理奉还什么了?我说的是要从作者具体的语句来理解作者的意思! 我举出来了!
引用 的话:你同理奉还什么了?我说的是要从作者具体的语句来理解作者的意思! 我举出来了!这都看不懂还嘴硬你是作者么?你又凭什么说我说的不是作者的意思?用“你不是作者”来说事,就无理取闹之极要说对错用文中的字句,不然别张嘴动键盘。
再吵下去就要打起来了啊。。
引用 的话:这都看不懂还嘴硬你是作者么?你又凭什么说我说的不是作者的意思?用“你不是作者”来说事,就无理取闹之极要说对错用文中的字句,不然别张嘴动键盘。还要怎么用原话?前面已经说了:第二段最后一句,就是作者表达的观点:“如果有种机制让某些人在具有和他人相同的基因时也会容易积累脂肪,那么在饥荒时期他们就可以将种族延续下去。”,这句话接着那个“但”字。后面一段紧接着就是对这句话含义的历史溯源:“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的”,这也就是作者要讨论的表观遗传的内容。通篇都在讲后天获得的性状,还要我怎么引用?3,4,5段都在讲DNA甲基化和表观遗传的关系。
引用 的话:这都看不懂还嘴硬你是作者么?你又凭什么说我说的不是作者的意思?用“你不是作者”来说事,就无理取闹之极要说对错用文中的字句,不然别张嘴动键盘。还有,确实佩服你,“你不是作者”,好像是你的观点吧?是你在那里一直问“你是作者么”。一直是你拿这个说事吧?那这句话说事,确实是无理取闹至极!我的观点很正常,我不是作者,但是我可以用作者的原话来理解并解释他的观点。而不是自己凭空想象出一堆原文没有的观点。我一次又一次引用他原文来说明他的观点了。如果你是要解释作者观点,麻烦你引用原文。
引用 的话:我体脂肪是9.8,完全地不正常 不但不抗饿 还不抗冻。。对饥饿敏感正好促进进食,增加脂肪累积,而不抗冻只是对寒冷敏感的话也是某种意义上防止你冻伤了。
显示所有评论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