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探矿者,军人,地质学家李四光,植物学家登山的原因?

庐山地理野外实习报告53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庐山地理野外实习报告53
庐山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探矿者;实习目的:;1、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2、认识土壤的剖面、地形分布规律及其野外观测技术;3、认识常见的地貌类型,并掌握其特征及形成的原因;4、认识常见地质现象和岩石并判别;5、认识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实习时间:日-----2011年;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庐山;实习路线:日:西谷--飞
庐山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探矿者 实习目的:1、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2、认识土壤的剖面、地形分布规律及其野外观测技术。3、认识常见的地貌类型,并掌握其特征及形成的原因4、认识常见地质现象和岩石并判别。5、认识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实习时间:日-----日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庐山实习路线:日:西谷--飞来石---如琴湖--锦绣谷---天桥--仙人洞---龙首崖日:含鄱口---五老峰---植物园---芦林湖--博物馆日:大月山水库--剪刀峡 实习内容:庐山地貌状况;庐山构造地貌类型;庐山谷地地貌类型;庐山河流袭;庐山的土壤剖面;庐山的植被等一、庐山概况夺情况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山体南北长约28km,东西宽约11km,是一座长轴型菱形断块山。古人命名过的山岭有171条,主要山峰有99座,主峰(汉阳峰)海拔标高1473.8m。庐山成层地貌特征较为明显,但又比较特殊。陡崖与平台的位Z与地层岩性密切相关。山上的沟谷相对较为开阔,山脊陡峭如刃。其地貌特征正是在冰川地貌的基础上,经后期流水强烈改造的结果。山体四周多陡崖、瀑布。山麓地带的峡谷大多呈陡壁型,山前到处是蛇曲状冰川终碛垅。总的看来,庐山的地貌特征,属断块山构造地貌、冰蚀地貌、流水地貌三为一体的复合型地貌景观。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湿润地区,生物气候具有比较明显的垂直分异现象,它在山地气候、地质构造、地貌、植物地理、土壤地理以及自然景观方面都有比较丰富的内容。 而且庐山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3月又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全国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我国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级名山。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Z,及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征,二、庐山的地貌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呈肾型,中部宽向东北是西南逐渐收窄。山体内的褶皱、断层、个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1、庐山的冰川地貌庐山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和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十亿年前,庐山地区是浅海。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庐山在2500万年前形成了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冰川地貌主要包括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这里我们主要去的是冰碛地貌:飞来石;以及冰蚀地貌:三逸乡冰窖,天桥冰溢口,锦绣谷冰川U形谷、含鄱岭冰川刃脊。飞来石,为重叠石,属于冰桌,冰桌又称为冰台,是指在U形谷中或山麓地带聚集的巨大冰川漂砾横Z于其它冰川漂砾之上的现象。西谷冰川U形谷中的冰桌,下部的巨大漂砾长8.9m、宽6.1m、高4.5m;上部的巨大漂砾长5.6m、宽4.5m、高2.9m。其位于庐山西谷上部,庐山中学附近。由于它的岩性与周围的岩石性质大相径庭,因此可以断定它是从别处通过某种作用搬运而来,才故名为飞来石。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将其称为冰桌,认为石第四纪冰川遗迹。但人们对此提出了很多疑问,其主要有三种观点:飞来石是泥石流搬运而来的呢,还是大月山发生山体崩塌搬运来的,还是第四纪冰川作用下遗留下来的?飞来石的底部为石英砂岩,其层里是岩石堆积而成的磨圆度较好,而顶部主要是石英片岩(变质岩),呈片麻状且有方向,表面有云母片;因两部分的岩性不同,可推测出两者形成的时间不同,又因在岩石上发现“丁”字擦痕和压抗这些冰川作用的关键证据。因冰川搬运能力相当的大,它能使上万吨的巨大岩石随冰川一起移动,因此能搬运300余吨的飞来石是不成问题的,故我同意飞来石是第四纪冰川作用下形成。三逸乡冰窖:冰窖是冰川的主要屯冰处,它是300-250万年,120-150万年,110-90万年,40-20万年四次冰期的屯冰之所,窖内坡势平缓,并堆积有40-20万年冰碛物泥砾层。 冰窖直径约1000m,深约80m,盆底海拔1050m。其北为月轮峰冰笕,南东为含鄱岭刃脊。天桥冰溢口:位于西谷U形谷锦绣谷冰川U形谷之间,西谷中的冰流从天桥冰溢口流入锦绣谷,冰后期溢口侵蚀成一个天生石桥。锦绣谷冰川U形谷: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第四纪冰川作用,锦绣谷这块面向西南的山间凹地,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含鄱岭冰川刃脊:含鄱岭冰川刃脊如刀刃状,其延长方向近东西,既不与岩层走向一致,又不与任何一组裂隙面下行。北侧为三逸乡冰窖、南侧为太乙村冰坡。刃脊长1250m,高约120m,海拔1100m。北端的梭子岗刃脊是其外延部分。芦林冰碛泥砾剖面:位于大校场冰川U形谷口的冰碛剖面,由黄棕色泥砾组成,最大砾石约3.5 m、大小混杂无分选,是4 0―2 0万年前庐山期冰川消融后的堆碛物,冰川漂砾与碎石混杂在一起。其中曾发现过冰川条痕石及熨斗石,都是冰川成因的有利证据。剪刀峡:U形谷下套V形谷,认为冰后期U形谷受河流下切,山嘴交错,河床曲折,认为也是冰川谷,山麓地带有山丘,山丘外有水,认为是山体冰川终责堤。两列终责堤之间为冰水湖。构造学派认为此峡与锦绣谷发育一样,西北坡上切穿虎背岭形成崖口,此处至谷底700m,对面望江亭,在莲谷登山小道上有好汉坡。2、庐山的流水地貌(河谷地貌)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在地质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于上述流向垂直。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宽谷,下游为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庐山地理野外实习报告53等内容。 
 庐山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3 二、庐山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和要求???4 三、实习路线及观察的主要内容 (1)出发前???6 ???...  庐山地理野外实习报告1_工作总结/汇报_总结/汇报_应用文书。2013年庐山野外实习的个人感受庐山地理野外实习 报告0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教育专业 班级:B1241...  庐山野外实习地理学报告 庐山野外实习报告:庐山概述、地质地貌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水文学、人文学等。庐山野外实习报告:庐山概述、地质地貌学、植物学、土壤...  庐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庐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姓名:罗文 专业:04 级地理科学 学号: 实习目的: 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和...  2014 年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院系:地理与环境学院 姓名:吴剑 班级:地理科学 1 班 学号: 指导老师:郑林老师,曹昀老师,李晓峰老师 前言庐山,相...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班级:地理科学 1 班 姓名:郭秋蓉 目录 前言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3 第一章 庐山概况mm...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庐山地理学野外实习 地理科学 1101 班 2013 年 10 月 20 日 庐山地理学野外实习报...  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地科(1)班康师师
一庐山的区域概况: 1.庐山的区域位置概况: 庐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 江西省九江市南部,距九江市约 13 公里,...  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学号: 姓名: 时间:2012 年 6 月 25 日――6 月 31 日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为了加强自然地理理论知...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文化建设]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地质经济] [地质经济] [动态新闻]
&>&&>&&>&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探矿者&&
发布人:&&&&&&&&&发布日期: 00:00:00.0
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探矿者
年初,我有幸参加了中南大学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聆听了孙枢、叶大年、何继善、欧阳自远、翟裕生、邓起东等院士及陈国达弟子刘代志等人的报告,感触颇多,成为一个像李四光、陈国达那样优秀的地质学家,是每一个地质人梦寐以求的目标!达不到他们的高度,能从数以万计的地质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在找矿方面被同行、被社会认可的人,也是探矿者追求的莫大荣耀!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探矿者呢?
&1、要自信
首先,要自信能找到大矿。满脑子都要有这种思想和愿望并由此产生狂热的、持续的工作激情。
有了自信,便不畏权威与本本主义,像李四光那样,提出陆相生油的理论,摘掉中国大陆贫油的帽子;像陈国达那样,在统治地学界二百多年的槽台学说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新的活动区&&地洼区!
现在大多是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开展找矿,带有太多的否定,有了自信,就有自己的判断,就会在前人的结论中找不足、理思路、寻突破。
找矿的自信,不是与生俱来,有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刚踏上探矿之路的大学生们,不可能像陈国达那样在大三就编写出《广东的红色地层》那样的优秀论文。自信心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变成信仰了,就像恋情转变成亲情,他在你失望、失意的时候给以安慰,他让你在泪流满面之后继续向前。他会让你觉得,找矿这个行业苦中有乐,其乐无穷。他让人觉得,你所从事的,不单单是你或你所在的一代人,而是一个古老行业的传承,一种改变世界面貌的理念、思维、组织体系和技术传承。
在找矿这行当上,不自欺欺人,不被他人蒙蔽,不欺骗他人,是从业人员的基本准则。
找矿,离不开同行的辩论、质疑和相互间的理论,没有争论,便没有进步!大家意见一致时,便没有人开始动脑筋了。真理是越辩越明的,这种交流所带来的技术上的提升,远胜于书本上的学习和个人的埋头摸索。诚信才能使同行乐于与你交流,一起探讨找矿方面的难题。
也许有一天,你的能力和成就达到了一定高度,你会不断的被邀请,去解决这样、那样的找矿难题,这说明你已经充分立足于社会、取信于社会。此时,偶尔也会有人要你做一些违背事实真理的事,以你的名义、信誉作担保,在矿权经营上弄虚作假,你要冷静了,矿总要挖的!
找矿是良心活。多走一步、少走一步别人不知道,多敲一下、少敲一下别人不知道,多想一下、少想一下别人更不知道,还有很多很多可做可不做的事,别人无法用标准来衡量工作的到位与否。没有诚信,很难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假资料比没有资料更可怕!
找矿者长期从事野外工作,餐风露宿,过着丛林、荒漠、高山、沼泽的生活,与星星作伴,与野兽共鸣。找矿者远离繁华的城市、热闹的人群,远离妻儿父母,孤独,寂寞!找矿者需要长期的思考,上下求索,百变求解,会常陷于思维的泥塘而找不到光明的出路。况且,有很多外在的条件限制,如资金不足、设备欠缺、探矿工程施工条件不具备等等,只需要一样,足以导致找矿者力不从心。
意志同样考验着投资者的神经。当赌性渐去,真金白银像水一样的流走,找矿成果又不好的话,投资者一般都后悔了,但又舍不得放弃。
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照亮找矿者前方的道路,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
能走。野外行走,是找矿者的基本功,需要很好的耐力。同时还要知道如何走,哪种路线最易于发现矿产,哪种路线既能达到地质目的又节省体力,哪种路线最安全,哪种路线可以应付突发事件等等。
能跑。主要应付突发事情之需要,如碰到毒蛇、猛兽及突发灾害等。能跑,可以保证在极短的时间内脱离危险,以保证生命的安全。
能负重。野外找矿,需要带一定的装备,每天都需要采集一定的标本样品,负重能力也是探矿者需要锻炼的基本能力之一。
能攀爬。野外找矿需要一定的攀爬能力,特别是陡坡、密林等地。但切忌不要攀爬悬崖陡壁、朽木等。
敲打能力。地质认识,离不开手中的榔头。铁锤击打岩石,以获得新鲜面,是野外观测的基础。敲打能力很重要的,而且要养成行走过程中的习惯动作。矿是找矿者用榔头敲打出来的。
视力。最好具备较好的裸眼视力。
扎营,炊事,野外作业必须要会做饭。
找矿很大程度上,不在于找矿者聪明与否,而在于勤劳与否,一个勤劳的人,尤其是内心勤劳的人,自觉的能多走一步尽量多走一步,能多敲一下尽量多敲一下,能够不断的思考找矿的问题,这种内在的表现,是无法用标准来衡量的,找矿的效率主要体现在矿的发现上,而矿发现建立在无数次细微的劳动基础上。
找矿是一门集大成的学问,找矿者要具备很好的语言文字编写能力、具备较好的数理统计方面的计算能力、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具备物理、化学、动力地质学等基础知识。
大学里开设的40余门功课,门门都重要。
地形图辨别及简易绘制、野外踏勘检查、地质填图、地质剖面测制、野外探矿工程布设和验收、探矿工程编录、化探测量、物探测量、取样、计算机制图能力。
综合研究能力
综合图件编制能力,资料综合整理能力,找矿勘查设计能力,勘查报告编写能力,撰写论文能力,技术交流能力。
要善于表达。地质找矿工作的交流,非常重要,要把看到的地质现象,想到的观点,通过三言两语表达出来非常不容易。要让自己的思想通过表达让大多数专家认同,就更为不易了。
表达的另一种途径是写论文,当一个人心中有很多想法的时候,觉得脑袋里的东西很多了,写论文就是最有效的炼化。而且,一旦动笔,往往会觉得东西少了,口袋里的东西不多了,能够写出来的就那么几句话。这时,强迫自己搜寻素材,验证观点,甚至于在撰写过程中,在结论的形成过程中,忽然间发觉,自己原来就错了,当初为什么不多走几步、多敲几下、多看几眼。
找矿思维需遵循以下原则:
①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疏到密、主抓重点原则
②点上突破、面上展开、点面结合、统筹兼顾原则
③模式找矿与无定式找矿相结合原则
④求证决断原则
找矿思维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很复杂。既要就矿找矿,讲本本主义,又要撇开经验,不能拘泥固化。一个矿区里没有相同的两个点,也没有两个矿是完全一样的,有共性,更有特异性。理论总结倾向于求同存异,而在实践中,更倾向于分形变异。
找矿行动,是集体行动,是群体行为。服从于一个组织或善于组织起一套人马,投身于某一找矿项目,是找矿行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服从于组织,但也要避免仅仅成为机械中的一个部件,找矿是智慧与行动相结合的事,不是单纯的机械的重复,要在一个整体中发挥个人的智慧,进而集成集体的智慧。
最后,建议大家去看看《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尤其是叶大年院士的《榜样的力量》。(306曾宪科)&&
政府网站链接
中国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
国内核工业网站链接
辽宁省核工业地质局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河南省核工业地质局
中核集团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
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
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
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
国际核工业网站链接
新闻网站链接
常用网站链接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All Rgihts Reserved by .cn
版权所有:湖南核工业地质局信息中心&&&&湘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地质学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