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全国课标一后如何进行生物2015高考新课标1生物复习

更多相关资料
登录后才能进行留言,请点击登陆直辖     | 华北    | 华东       | 华中   
西南     | 东北    | 西北       | 华南     
          
  2015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全解读,2015年高考江苏卷考试说明出炉。《考试说明》是江苏省高考命题的主要依......[]
  2015年江苏高考各科考试说明汇总,近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15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记者发现,......[]
大学信息查询
按属性查询
按地区查询
 |  |  |
 |  |  |
 |  |  |
 |  |  |
 |  |  |
 |  |  |
 |  |  |
按类型查询
  |    | 
  |    | 
  |    | 
大学信息查询
本科专业介绍
  |    | 
  |    | 
  |    | 
高职专业介绍
  |  | 
  |  | 
专业咨询区
 |  | 
 |  | 
 |  | 
京公网安备号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孔夫子旧书网
非常抱歉,您所浏览的商品找不到了!
1.该商品可能未通过审核或其它原因无法显示,您可以联系店主查找
2.在顶部搜索框重新输入关键词搜索
秒后自动为您跳转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网站商品分类
|||||||||||||||||||
||||||||||
查找其他相似商品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3259套总数:5068447套专访:2729部会员:54253位
当前位置:
& 2012名师解读高考之生物2-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三生物复习方法及备考建议
2012名师解读高考之生物2-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三生物复习方法及备考建议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17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48KB
所属点数: 2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2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三生物复习方法及备考建议
社会在发展,教育形势同样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新课程改革也正体现了这一时代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这就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山东省自2004年实行新课改,2007年实行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考试形式改为“3+X+1”,考试时间由原来的两天变为3天。通过几学年新课改教材教学的的体验,本人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感受,望与大家共同切磋。
一、2011年高考山东卷生物试题特点
2011年高考山东卷生物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以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考查重点,同时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具体特点如下:
1.知识覆盖面广,突出主干知识
试题以《考试说明》中II类要求的主干知识点作为重点考试内容,着重考查了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例如:选择题1~8题涉及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代谢,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分子与细胞模块实验探究、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等内容。
试题内容不仅注重考查高中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同时也注重试题内容对各知识点的覆盖面。其中必修内容17个主题,试题内容覆盖16个。选修-1覆盖2个主题。选修-3覆盖2个主题。必做题覆盖了中学生物三个模块中的绝大部分内容,特别是侧重考查了属于II类要求的重点内容。真正做到了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全面检验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与灵活应用情况。试题重视与中学教学内容相结合,试卷的所有考点立意均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有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试题更加注重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2.注重能力考查,体现知识迁移
试题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试题以主干知识为载体,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例如:选择题第1题,需考生对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思考分析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并需要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例如:第2题以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为考点。学生首先需要明确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概念,然后依次分析每个选项的生物学过程是否发生了细胞的分化及是否能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才能正确作答。今年的试题立足于课程标准,紧密结合中学教学实际,立意求新,背景材料新颖,设问独具匠心。
3.重视实验探究,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有利于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加深对生物学内在规律的理解;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今年的试题注重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和分析等相关能力的考查。例如:第4题以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为情景,考查了学生对无氧呼吸的过程、反应物、产物及能量的转移、转换的理解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考查考生对现代生物科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实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内容密切联系实际,涉及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体现了高考试题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此外,试题的情景多为生物学的实例,如“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绿色草原”“荠菜果实形状”“柚皮精油”和“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等,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生物学问题及新进展,帮助考生形成热爱生命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4.培养科学素养,发挥导向作用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题目情景新颖、设问巧妙,要求考生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一定的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答案,试题的解答都需要一定的思维过程,突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课程标准》里提出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选择题第3题以细胞癌变为主要考点,选项涉及致癌因子的类型、癌变细胞的特点、癌变细胞的遗传及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考查了考生对细胞癌变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试题注重开放性、探究性和时代性,既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适当体现考生对新理论、新技术的理解。这些不仅考查了考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复习方法
(一)学生的学法
总体来看,新课标实行以来,高考生物学科命题的特点是:重视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图表考查的比重明显加大;注重生物学能力的考查;重视实验的考查;注重联系学科最新成就和社会热点。高考生物学试题是从素质要求的角度去达成能力要求,表现出题目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考生关心社会生活,注意学以致用。在高考复习中,由于新课程的信息量增大,复习难度加大,因此在复习阶段会出现复习不得法而造成学习成绩相对下降的局面,在这里推荐的是三轮复习法。三轮复习法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具体复习思路如下:
第一轮:自八月中旬到次年三月上旬
复习目标:全面有效地解决好基础知识和复习任务。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抓好知识点的全面复习总结,整体把握知识脉络并熟练地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简单的综合题目。
复习策略:首先要扎扎实实地安排好必修模块知识的整体、细节以及章节之间的综合复习,在此基础上再展开选修模块知识的复习。按章节单元的顺序,重视知识积累,做好系统复习。
第二轮:从三月上旬到五月中旬
复习目标:解决好解题能力的提高和综合得分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打牢双基,从全面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将知识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章节进行合理的综合、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复习策略:以专题形式,以独立专题的复习、知识的加深加宽为主,适当兼顾知识的综合,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知识内容进行综合整理,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强化综合科目的训练,加强对思维方法、解题规律、解题技巧等方面的总结和指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第三轮:从五月中旬到五月底
复习目标:进一步充实自己知识网络,提高解题能力。考前心理调适,增强信心。
复习策略:研究和领会各地名校模拟试题的新思路与新趋向,在模拟考试中提升应试的经验,查漏补缺。精选重组题目综合模拟,培养自己的实战能力;关注生物学科思维的发展。错题回顾,回归课本,进行自主查漏补缺;重视对解题方法技巧的培养,提高自己规范作答的水平。
三轮复习法建立在既能熟练掌握已有知识又能再度提高认知水平与能力的双重目标的基础上,可以使考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再认识,对已有信息进行重新组合,使信息的排列更有序。
第一轮 夯实基础,把握重点
一轮复习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逐步进行复习。复习要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模块为复习手段,以教材为线索,以“两纲”同时覆盖的知识为重点,注重基础,加强实验的复习,培养能力。一轮复习的目标是抓好“四基”的落实,打好学科基础。“四基”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理念。其中基本理念是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要求,同时要强调能力和素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这阶段的复习要做到“细”“实”“串”“综”“温”。“细”就是不放过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结构图和原理图及有关的坐标曲线,即“逐点扫描,不留盲点”;“实”就是复习过的知识力求弄懂弄通,不留疑点,能熟练运用;“串”和“综”就是不要局限于教材的顺序知识,按照知识的内涵把相关内容“串”“综”在一起,提高综合素质;“温”就是要重温以往练过、考过的题目,特别是做错的题目,要与“遗忘”作斗争,经常“回头看”、“小步子、快节奏、勤回顾、多练习”,做到理解要到位,记忆要牢固。
一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将教材的知识点梳理一遍。一轮的梳理不同于高一、高二阶段的学习,其既不能遗漏,又要体现重点。一般按照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顺序,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解决知识点问题。常用的方法有:
1.知识链的归类
2.知识网络的构建
知识网络的构建有图解法、列表比较法、核心辐射法、概念图法、分析综合法等。
(1)图解法
(2)比较复习法
(3)核心辐射法
(4)概念图法
(5)分析综合法
(6)归纳概括法
(7)联想迁移法
生物一轮复习中应避免的几个问题
▲忌好高骛远。
▲忌零敲碎打。
▲忌审题粗心。坚持审题慢、做题快的原则。
▲忌面面俱到,应突出重点。
▲忌死记硬背,重在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忌答非所问,做到解题详略得当,结论完整。
第二轮 知识整合,能力突破
一轮复习基本完成了夯实基础,那么在加强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二轮复习以专题复习为线,实施知识的重新整合。以下是专题的划分方式,供大家参阅:
1.基础知识体系专题
2.实验专题
3.题型专题
4.热点专题
以上专题复习应有主次、轻重之分,但是各专题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不可截然分开。按知识体系复习,也会遇到实验、解题、热点问题,只是复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专题复习要遵循以下原则:应以知识体系专题复习为主,带动其他专题复习,重视实验的复习。
第三轮 查漏补缺,调整心态
进入五月,也就开始高考第三轮复习了,在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已经做了很多各类练习题,可还是有不少考生觉得自己的生物成绩仍不是很理想,不知道这一阶段怎么复习才可以把成绩提高得更多,有的考生还产生了畏惧情绪,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只要在最后的复习中调整好心态,参考《考试大纲》的意见做到下面几点,就一定可以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水平。
1.回顾反思,查漏补缺
2.看纠错本
3.识记方法要多样化
4.选做真题
5.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总之,2012年备考复习,要在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指导的基础上,立意于能力,注意对知识的分析和运用,但又不要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始终以培养思维能力为出发点,重视能力培养,全面提高素质,扎实做好每一轮的复习。
(二)教师的教法
1.加强研究、把握方向
认真研究高考,把握高考方向。高考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它为学生的复习指明了方向,所以作为一名高三教师,仔细研究高考的考查方向,组织教师深入开展教材分析和研究是必需的。
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集体备课是最好的研究方法。
2.精心编学案
学案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复习的平台,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复习内容,设计好复习课的学案,对教学肯定大有裨益,而且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1)精心编写预习案。
(2)巧妙设计课中案。
(3)科学设置课后案。
3.深化知识,构建点拨式课堂
一轮复习不是知识的翻版和简单重复,而是对知识的深化。除了学案的设计应该体现这一原则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构建点拨式课堂,把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就是在同一时刻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问题,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不是仅调动某些成绩好的学生。
(1)适当地体现知识的综合性
综合应该体现在每节课中,而不是仅仅在考试时做几套综合题,应该体现滚动式复习理念,具有联系点时应该设置情景,设置问题,使前后知识相联系,从而达到综合复习的效果。
(2)构建点拨式课堂
点拨式课堂是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给所要复习的知识架设阶梯,层层深入,不断的引导学生,最终达到应有的高度。
4.精讲精练,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1)更新教学观点,坚决克服“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相信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正确理解“全、细、实”。
(3)正确处理讲解中的“准、透”。
(4)注重督促,教育学生养成强记和复习的学习习惯。
(5)反复研究课堂教学结构,减少庸杂环节,精炼讲授内容,最大限度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提高复习效益。
5.分层教学,分类提高
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整体推进。
一轮复习要踏踏实实地落实因材施教措施,使所有的学生得到发展。
重视边缘生的转化,全面提高本科上线人数,边缘生转化工作是确保高考大面积丰收的关键因素。
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工作和方法指导,使这些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并做到学有所长,学有进步。
6.重点研究四类课型
(1)“复习课”是指以知识立意为主的课,必须兼顾能力培养。
(2)“习题课”是指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课。
(3)“练习课”是指学生整节课练习的课。
(4)“讲评课”是针对学生课上练习试卷的讲评课。
7.确保作业质量,把好单元测评关
(1)作业:每天的作业大约是25~30分钟的量,要严格控制好数量,讲求质量,精选习题,但不避陈题,特别是经典题。
(2)单元测评:每周一次,重点把好以下几关:
命题关、考试关、讲评关、纠错关。
8.重视实验教学
(1)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归纳总结
(2)增强实验设计和纠错能力
9.抓好复习的六个环节
(1)加强集体备课,备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说课——讨论——教学案。
(2)落实复习环节:读、讲、练、测、评、补(六环节复习法)
相信通过扎实、有效的一轮复习后,有了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生物学素养,定会为二、三轮复习和最后的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备考建议
1.全面复习,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建立前后知识联系
2.提高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能力
3.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材料分析能力
4.关注社会热点,收集近年来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材料
5.注重知识小结
总之,高考生物备考是一项复杂、长远的工作,绝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得完、说得好的。而且不同学校、不同的学生群体,备考策略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早准备、勤钻研、有计划、有步骤、全面系统地进行,以期达到教师与学生的最大共振,高考生物备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主讲教师:安艳艳 山东曲阜一中 高级教师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新课标高考数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