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设蒙语授课班级授课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

各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包头市公务员局: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13年第1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自治区决定,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招募部分贫困家庭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目标原则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内政发〔2013〕4号)的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建立“发展社区服务与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特别是要将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招募贫困家庭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统筹城乡就业大格局中综合考虑。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要坚持“统筹资源、统筹资金、统筹管理”的原则,开发1万个基层公益性岗位,招募贫困家庭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城镇社区、苏木(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平台,主要从事养老和家庭服务以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工作期限为3年。
二、 招募对象及方式
(一)招募对象。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招募对象为登记失业的内蒙古自治区生源高等院校全日制专科以上应届及毕业后三年内未就业的往届高校毕业生,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持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家庭的高校毕业生;
2、大学期间蒙古语授课的高校毕业生。
(二)招募方式。自治区依据2012年各盟市上报的未就业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人数,下达公益性岗位招募计划,各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招募方式可采取组织考试或市场招聘等方式,由盟市视情况自行决定。拟录用人员名单经公示后,应报送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备案。日前,各盟市要完成人员的招募、培训等工作,务必于日前上岗。目前在岗的各类服务基层项目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均不在此次招募范围内。
三、加强组织管理
各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要把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招募贫困家庭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切实落实资金,加强人员管理和组织领导,确保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建立稳定经费保障机制。已被录用的贫困家庭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期间,参照“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服务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0元。从到岗之月起,由旗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并缴费,个人缴纳部分按规定由本人承担。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所需经费,由中央、自治区、盟市旗县共同承担。自治区财政按照分类分档的原则对盟市给予补贴,一类地区补助30%、二类地区补助50%、三类地区补助70%。盟市、旗县分担比例由盟市自行确定。
(二)加强岗位管理。招募人员上岗后,其人事、户籍、档案、党团、考核管理,参照“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服务有关规定执行。各盟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三年期满后,经考核合格的,可享受自治区相关优惠政策。招募人员要自觉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年终由用人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其奖惩的重要依据。
(三)明确职责分工。各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落实公益性岗位招募计划,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加强监督检查。旗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贫困家庭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基础台账,做好管理服务、监督考核等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审核及监督管理,确保将生活补贴按月及时发放到招募人员手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更多关于&的文章
今日重点资讯关于|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
当前位置: > 关于建站日期: 运行天数:1864 天 最后更新:关于BEIJING MONGOLIAN LANGUAGE & CULTURE CLASS 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是以义务培训蒙古语言文字和音乐舞蹈为主的公益性事业。日成立了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筹备委员会。培训班响应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以创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为大家创建学习和交流蒙古语的平台。蒙古语言文化义务培训班招生不分年龄种族,只要热爱蒙古语言文化者都可以报名学习。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日开办试听课以来受到了众多媒体和广大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班级分为:成人班,儿童班。课程设有:蒙古语言文字系统学习、字母课、阅读理解课、口语对话课、基础口语课、分音节阅读课,音乐课和舞蹈课等敬请多多关注!上课时间为:每周六一整天(节假日除外)儿童班上课时间为:14:00~17:00;成人班上课时间为:10:00~12:00,
下午13:00~18:00。
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的章程培训班的宗旨:让每一个在京想学蒙古语的人如愿以偿。培训班的目的:加强交流,丰富生活。培训班的承诺:让不会说蒙古语的人,听说能力达到初级水平。让不会写蒙古文的人,写作能力达到初级水平。半年为一个周期,一年内达到自学水平,两年能够日常对话水平。培训班的口号:团结 进步 和谐 发展培训班的理念:让世界充满爱, 让义务教育陪伴初学语言文字的人。(一) 教师制度1、每位任课老师必须从志愿者\助教工作做起,必须了解文化班所有课程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选拔才能担任任课老师。2、任课教师提前十分钟到教室,准备课件、板书,解答学生所提问题。3、上课态度严谨,严格要求学生。把握上下课时间,不得迟到、早退、无故旷课。4、学期初做出一个学期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目标。每月最后一个周六(上课的)参加“教学交流会议”,汇报教研室教学计划当月完成情况,教学工作遇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并和其他课的老师交流心得。5、积极参加文化班组织的各项活动,开学典礼、学生风采大赛、周年庆典必须盛装出席,其它活动可自由参加。6、遇到无法上课的时候,应提前两天向教研室请假,并交待自己的助教上课内容及注意事项。等自己上课的时候,简单复习助教授课内容,并解答学生们提出问题。7、每学期每班安排至少一次“学生学习交流主题会议”,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此时可邀请教研室、学生处及其他课程老师参加,但时间不应超过50分钟。8、假期开始之前为学生制订本学期“学习计划”及下学期“预习计划”,总结这个学期的学习,并为下个学期做好准备。9、任课老师抽出时间查看学生的作业,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作为教学进度依据。10、新来的老师/助教/志愿者必须自行了解文化班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文化班所有规章制度。(二)学生制度1.学生报名程序:预先电话,报名,并现场(教室)携带身份证复印件和寸照张,填写档案表为准。2.提前十分钟到教室,拿听课证进入教室,听课证放在桌子上便于检查,听课证是文化班免费听课的唯一有效证件。3. 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将手机关闭或置无声状态,不得扰乱课堂秩序;4. 爱护公共财产,保持教室干净整洁;5. 不得迟到、早退、无故旷课;如因工作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按时来上课者,提前向学生处或班主任老师请假,并找时间补好所学课程内容,下节课来上课时写蒙古文请假条交给班主任可以视为未旷课。经常来上课的学生突然连续3次不来上课了学生处负责了解情况,号召鼓励学生坚持。并学籍自动转到下一个级别班,连续五次以上学生处有权开除学籍并进行网站公示。6.学生每周定期(周三)关注官方网站()和群信息。7.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计划及预习计划,遇到问题应及时向老师及助教请教。8.积极参加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开学典礼,学生风采大赛,周年庆典必须盛装出席,其他春游秋游活动自由参加。(三)志愿者制度1. 志愿者须注意言行,友善待人;2. 上课之前1个小时,到达教室,把握时间和工作效率;3. 将有关课程和学生的信息,以蒙古文化班主人的身份介绍宣传给他人;4. 业余时间经常登陆论坛或者群,交流意见,增添气氛;5. 注意群聊天内容,正确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课程的问题,并禁止讲不文明语言文字和发不文明图片;6. 禁止在论坛或者群内发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内容,如有此情况,责任自负;7. 为了有效的开展此项公益活动,请志愿者提前请假,并对相关负责人交代自己的任务;8. 协助任课老师,顺利完成相关课程。(四)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蒙古语考试级别标准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蒙古语级别为1级到9级,最高级为9级。
★ 一级:熟练掌握蒙古文全部字母(包括元音、辅音的各种形状),并会说简短的自我介绍;★ 二级:有一定的听说能力,能够基本准确地用蒙古语交流;★ 三级:初步了解蒙古语各地方言的特点,并背诵几句成吉思汗箴言,会查阅字典,到达自学程度;★ 四级:在学习、生活、旅游等现实生活中,能够准确地使用蒙古语;★ 五级:能够听写日常交流用的蒙古语,并准确地书写自己要表达的想法;★ 六级:蒙古语口语表达流畅自如,熟悉蒙古古今现代文学,通读《蒙古秘史》;★ 七级:蒙古语言文字没有语法错误,用蒙古语交流已无任何障碍;★ 八级:深层掌握蒙古语言文字和历史民俗等知识,有一定的文采,能写出可以发表的优美文章;★ 九级:精通古今中外的蒙古语言文字。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阿班同学在半年后可以挑战三级;鄂班和伊班同学一年后可挑战三级。通过三级后方可报名参加其他级别的考试。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的老师志愿者的蒙古语言文字水平必须在七级以上。(五) 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教室和学生奖励制度我们将根据上课情况,半年评比一次,奖励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教师评比标准如下(共100分):1. 学生考勤的比例(10分);2. 学生对老师教学方法的满意度(10分);3. 老师对学生的科学管理(10分);4. 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15分);5. 学生、家长、其他老师和志愿者中的威信高(15分);6. 每节课备好教案教具的情况(10分);7. 突破教学难度,为学生和家长服务周到,并帮助其他同学或者同事(10分);8. 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参加的情况(10分);9. 期末(每半年的总结大会)举办智力竞赛时的学生成绩(10分)。学生的评比标准(100分):1. 考勤无缺席情况(事假或病假者,可带蒙古文请假条)(20分);2. 达到或者超出预定的学习目标(20分);3. 热心帮助老师和同学,有较高的威信(20分);4. 积极参加文化班举办的各种活动,塑造班级形象(20分);5. 学习成绩优秀,考试和竞赛表现优异(20分)。***注:拿到一级证书另加2分,二级证书另加4分,三级证书另加6分,以此类推。(六) 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教师教学评估制度指导思想:根据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相关制度中对教师考核工作的要求,同时也为不断推进和深化蒙古语言文化班的素质,符合学生与家长对蒙古语教师的更高要求,制定我蒙古语言文化班教师的评估条例。评估意义:1. 教学行为符合蒙古语言文化班的总体目标和价值取向。通过评估达到:追求工作质量,对工作要求不仅仅是做完,而是要做好,是要精益求精;形成精品意识,教师对每一项周期性的教学常规工作要精致化,向深度发展,不能停留在简单的重复上;力争一流业绩,在教学工作中要树立争先意识和业绩意识,业绩是教师工作态度的具体反映,是工作能力的明确指标。2. 符合学生的要求和利益。通过评估,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使命,自觉履行教师职责,为学生的学习努力创设有益的环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为学生尽心尽责。3.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通过评估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总结和诊断教师的教学工作便于调整和改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获得成功。4. 体现教师的工作价值。通过评估比较公正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业绩,尊重教师的劳动,体现优质优酬的价值原则。5. 认真履行教学常规。通过评估,明确教学常规要求,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估原则:1. 过程性原则。评估不是终结性的,而是教师教学工作全程评估,评估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 2. 目标性原则。评估要体现文化班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反映蒙古语言文化班的工作导向,评估具有明确的指向性。3. 激励性原则。评估要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发现教师工作中的成绩,肯定教师的工作价值。4. 公平性原则。评估要做到公平公正,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在评估的方法手段上尽可能科学合理。5. 民主性原则。评估要结合教师本人对自身的评价,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完善评估方案。6. 可操作原则。评估的指标要明白清晰,设计合理,便于操作统计,同时把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评估途径:随机与定期相结合: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听课,查阅教案及察看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等等途径进行随机评估。在学期结束时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1. 工作态度。遵守师德规范,理解认同蒙古语言文化班的职责和目标,对工作积极认真,善于合作,热爱关心学生,富有进取心。2. 教学能力。掌握所从事教学的相关知识并不断学习深化,在实际教学中自觉履行教学常规,主动改善教学方法,课堂驾驭能力强,善于了解学生,不断发掘自身潜力。3. 教学业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家长比较满意。具体要求见评估表中的指标。评估人员:由评估考核小组。同时还有教师本人、学生及家长的参与。 评估方法:1. 学期结束前发评估表由教师自评,学期结束会长同教研室对教师一学期工作进行评估。2. 评估小组或统一评估,最后合计取均值。后续措施:评估结果与学期奖、优秀教师奖等挂钩。对评为A等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对评为C等和D等的教师要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评估材料作为教师业务资料存档。
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举办和参与的主要活动
文化讲座类:日邀请北京大学的陈岗龙教授讲了有关蒙古民俗文化的讲座日邀请社科院乌纳钦教授做了《蒙古民歌中的蒙古文化》为题的讲座;日邀请中央民族大学的那木吉拉教授做了有关蒙古历史的讲座;日邀请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叶尔达老师做了有关蒙古民间藏书的讲座。日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中国马业协会秘书长,保护铁蹄马行动的技术后盾-芒来进行讲座。日邀请北大姚克成教授进行讲座-我心中的蒙古,日邀请作家-郭雪波进行讲座-青旗.嘎达梅林
参加的活动:2008年开始连续3年参加在京蒙古族那达慕大会2008年开始连续3年参加圣主成吉思汗诞辰周年活动2008年开始连续参加在京蒙古族助学篮球赛日舞蹈队参加了草原恋合唱团《绿色记忆》演出日舞蹈队在草原恋合唱团《走进草原》无伴奏音乐会上,友情演出安代舞
主办活动:2008年开始每年举行北京蒙古语文化班成立周年联谊会及优秀师生颁奖大会日 组织了玉渊潭公园户外活动,主要教授了一些蒙古传统游戏项目日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部分师生去元大都遗址公园秋游日组织参观元朝重要文化遗产白塔寺日师生秋游-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等活动日人蒙古公主-哈琳光临我班。
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主要负责人介绍
高级顾问:强大的顾问团名单请关注彩色宣传单 会 长:萨茹拉()—负责整体管理和给赞助人汇报工作
副会长:乌力吉木仁() —负责教研室 副会长:额尔敦巴特尔()—负责学生处兼网站,后勤管理;负责学生档案管理和学生工作,网站、后勤工作
教研室主任:翠玲 (1)—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和管理老师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正北方网 正北方网|内蒙古第一网 -- 内蒙古新闻一网打尽 -- 内蒙古第一个日点击超过1300万次的网络媒体
满洲里市2015年将开设蒙语授课民族班
&nbsp&nbsp&nbsp&nbsp
来源: &nbsp&nbsp&nbsp&nbsp
作者:商晓云&nbsp&nbsp&nbsp&nbsp
责任编辑:胡浩
为贯彻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加快满洲里市民族教育发展进程,有效推动满洲里市民族教育的发展,11月7日,满洲里市召开全市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满洲里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高闻何出席会议,敖尔金区及市人大、编办、人社局、民族宗教局、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近几年,依托自治区民族教育资金支持,满洲里市扶持建设了一所民族小学和两所民族幼儿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蒙古族子女入学人数未达到单独成校的规模及师资条件不具备等原因,我市民族教育一直没能建立完备的教育体系。会议研究决定,在充分征求学生及家长意见的前提下,于2015年选定市区一所小学开设民族班,满足少数民族子女接受蒙语授课教育的需求。在资金到位、师资到位的前提下,于2017年建成能容纳600人的蒙语授课民族小学,满洲里市所有少数民族子女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接受蒙语授课教育。
高闻何在会上指出,民族小学建设要根据实际,本着优先发展、科学完善、着眼大局&三个面向&的工作要求做好项目的可研和设计。小学民族班的开设要尊重现实、务求实效,课程课量、学制安排、办学形式、师资建设、教师队伍要注重考录蒙语教师,优先双语型师资。高闻何强调,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民族教育在满洲里的重要性,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将民族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教育事关民生大计,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事业发展作出贡献。记者 商晓云
| 将本文分享到:
?1.50?2.00
?14.30?21.00
?159.0?210.0
?41.00?45.00
?89.00?93.00
?79.90?85.00
?32.00?35.50
?58.00?68.00
?3.00?3.50
?34.00?35.00
?65.00?78.00
?82.0?98.0第一部分前言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民族语 言文字的同时, 应该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以具备多方面的汉 语应用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汉语课程应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 需要, 深化改革, 与时俱进, 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
人才发挥奠基作用。 汉语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汉语基本素养, 为学 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 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汉语课程对继 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 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一、 课程性质汉语课程是一门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性、 实践性课程,是母语 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汉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同时兼 具人文性, 这是汉语课程的基本特点。汉语课程应使学生基本学会运用普通话和 规范汉字进行交流沟通,同时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逐步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二、 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汉语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汉语素养。 汉语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了解、 认 识并逐步掌握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初步掌握学习汉语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1 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 力,并能丰富汉语的积累,培养语感,逐步形成汉语思维能力。汉语课程还应重 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使学生提高思想修养和 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二)把握汉语课程的性质,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充分体现汉语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汉语课程应充分体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把汉语的工具性放在第 一位, 以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作为总体目标。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 学生获得汉语知识和汉语技能,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汉语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通过汉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 力。汉语课程应切实考虑学生的汉语基础、生活环境、文化差异、认知经验和年 龄特点等实际情况,精心设置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汉语教学应预设目标、 注重实效,努力营造轻松、和谐、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开展多种形式的汉语实 践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学生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给他们创设尽可能多 的汉语学习氛围,引导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外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都能 应用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让学生在大量的汉语实践中学习、体验、思索汉语言 文字的运用规律,形成一定的汉语应用能力。 汉语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学 生对汉语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汉语课程对学生思想情 感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增强祖国意识和民族团 结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良好的文化素养,同时尊重学生在汉语学习 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交际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汉语课程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 鼓励自由表达、 自主阅读,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合作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交际的学习方 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2 方式的形成。 汉语课程应重视应用学习的作用, 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 注重汉语与生 活的结合,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应用 学习既符合汉语教学的实际, 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 的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汉语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应该积极提倡。(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汉语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拨等多种功能。汉语 课程应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 主要体现为评价主体的多元 化、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目标的多维化。提倡采取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相结合的方式。 既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 学习策略和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既要使用考试等评价手段,也要注 意使用学习档案、调查、访谈等其他评价手段;既有教师评价学生,也有学生的 自我评价、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家长等多方面参与的评价。教师应注意及时 向学生反馈评价信息,鼓励学生不断进取,增强他们学习汉语的信心,尤其应注 意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促进学 生的发展。(五)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汉语课程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 贴近时代、 健康向上、 形式多样的学习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汉语的意识,引导 学生自觉地学习和使用汉语, 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实践活动。汉语实践 活动可以采用读书、朗诵、讲故事、演讲、调查等形式,可以利用墙报、广播、 电视、网络等手段,拓宽汉语学习渠道,创设汉语应用氛围,使学生的汉语综合 应用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3 三、 课程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的汉语课程, 应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继承我国民族中小学汉语教育的优良传统, 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 遵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努力培养和 提高学生的汉语基本素养,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和凝聚力、 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发挥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 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标准适用于以民族语言文字授课为主、 单科加授汉语 (含采用其他双语 教学模式)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汉语教学。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之下, 从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 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按一至二年级、三至四年级、五至六 年级、七至九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标准” ,体现汉语课程的整体性、 阶段性和连贯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体目标。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学、评价、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开发 与利用等, 提出了实施的原则、 方法和策略, 同时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4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汉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为学生的终 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汉语课程首要性质是 工具性,同时兼具人文性的基本特点。 汉语应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 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形 成汉语应用能力的基础; 文化意识是实现得体交际的前提;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 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五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如图所示。兴 趣 与 动 机自 信 与 意 志合 作 精 神民 族 团 结 意 识祖 国 意 识情感态度文化知识 文化理解文 化 意 识学 习 策 略汉语应 用能力认知策略 调控策略 交际策略 资源策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 汉 词 语 音 字 汇 法听 说 读 写图汉语课程目标框架5 义务教育阶段的汉语课程在总体目标之下,按一至二年级、三至四年级、五 至六年级、 七至九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课程目标。每个学段的课程目标均对学 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的行为综合 地提出要求。以下是各学段目标的具体描述。 ??能用汉语交换简单的个人信息,围绕学习用品、生 活用品、学校设施等话题展开会话。 ??掌握问候、告别、感谢、道歉等最基本的日常交际 表达方式。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做简单的语言游戏。 能唱简单的 汉语歌曲。 第一学段 (一至二年级) ? 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 的小故事、儿歌。 ??能掌握基本书写规则,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 ??能根据图片或者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能把所学的词汇和句式在学习中进行应用。? ??对学习中涉及到的文化因素感兴趣, 乐于了解中华 文化。 ??能在学习中主动请教,勇于、勤于开口说汉语。 ??对汉语学习有兴趣,乐于学习,积极合作。 ??能用汉语交换学习方面的信息, 能简单介绍家庭成 员, 能简单谈论兴趣爱好、 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话题。 ??能用汉语提出简单的请求,表达简单的祝贺与赞 第二学段 (三至四年级) 扬。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扮演角色的学习活动。 ? 能读懂并讲述简单的小故事。??能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一段话。 能写简单的便条和 贺卡。6 ??能把所学的简单的词汇和句式在学习和生活中进 行应用。 ? 能初步意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能初步运用认知策略和调控策略,改善自己的学 习。 ??对汉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一定的自信心, 能在学 习中积极与他人合作,实现互助学习。 ??能用汉语交换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方面的常见信 息,简单谈论关于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话题。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编演简单的课本剧。 ??能读懂简单的多种形式的语言材料。 ??能读简单古诗。 ??能够正确、熟练地书写所学汉字。? ? 第三学段 (五至六年级) 能书写简单的书信和日记。??能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各种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语言实践。? ??能在学习中乐于了解中华文化, 初步了解民族间文 化的交流与融合。 ??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变化, 在学习中加深对祖国的认识。 ??能初步运用交际策略,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能用汉语比较深入地讨论关于家庭、学校、社会和 自然等方面的话题,表达自己的见解。第四学段 (七至九年级)??能读懂比较复杂的多种形式的语言材料, 并能根据 阅读需要适当运用各种阅读策略。 ??能读懂浅易的古诗文。 ??能写主题比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内容比较清晰7 的记叙文。 ??能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各种技能在社会中进行语言 实践。? ??能主动开展文化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主动维 护民族团结。 ??能合理利用周围环境,制定学习计划,实现自我管 理,提高学习策略意识。 ??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坚定学习汉语的信心。8 第三部分 学段标准为了实现汉语课程的目标,课程标准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 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学段标准。 为增加汉语课程的弹性和可操 作空间, 同时为体现义务教育一至六年级的连贯性,课程标准把第一到第三学段 合在一起提出标准,第四学段单独提出标准。一、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汉语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汉字、词 汇和语法四个方面的内容。 阶段 类别 描述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正确认读音节。认识 大写字母。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词语。 ??掌握“一”“不”变调,初步了解三声变调。 ??掌握句子的基本语调。 ??能用比较标准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第一到 第三学 段 (一至 六年 级)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能按笔顺规 则正确书写汉字。 ??掌握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够独立识字。 ??认识现代汉语常用字 2 000 个左右,掌握其中的 1 500 个左右。 ??理解词语的意义。了解近义词、反义词和词语的 感情色彩。 ??认识现代汉语常用词 4 000 条左右,掌握其中的 3 000 条左右,并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了解主要词类及其基本功能。 ??掌握常用虚词的基本用法。 ??了解汉语在语序和句子结构上的特点。 ??了解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基本用 法。语音汉字词汇语法9 语音??掌握三声变调,了解常见变调规则。? ??能用正常的语速和标准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字典、词典,识字认词。 ??累计认识现代汉语常用字 3 000 个左右,掌握其 中的 2 500 个左右。 ??能掌握和辨析词语不同义项的意思和用法。 ??累计认识现代汉语常用词 6 000 条左右,掌握其 中的 5 000 条左右,并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了解词的分类、短语类型、单句的基本成分(主、 谓、宾、定、状、补)。 ??掌握汉语基本句式。 ??掌握常用关联词语的用法,初步了解复句。汉字 第四学 段 (七至 九年 级)词汇语法二、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核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和 读是输入的技能, 说和写是输出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训练中相辅相 成,相互促进。 阶段 类别 描述 ??能听懂课堂提问。 ??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的指令并做出适当反应。 ??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话题熟悉的语段。 ??能辨别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不同 语调和感情色彩。 ??能说日常用语,表达基本正确。 ??能就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话题做多回合 的问答。 ??能借助非语言提示,简单描述自己熟悉的事,语 音、语调基本正确。 ??能用正常语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默读和略读的方法。 ??能借助字典、词典、日常积累或民族语言文字, 理解词语和课文的意思。听第一到第 三学段 (一至六 年级) 说读10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辨 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 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读简单古诗,在读过程中了解作品的内容。 ??能积累阅读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 60 篇(段)。 ??能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课外读物,课外阅读总量 不少于 30 万字。 ??能模仿或看图写一二百字的语段。要求内容比较 具体、清楚、连贯,语句基本符合汉语的表达习 惯。 ??能写日记、留言条、请假条、通知等。 ??书写要清楚工整,不写错别字。 ??掌握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的 用法。 ??第一、第二学段可适当安排课内写话,第三学段 课内写话每学年不少于 16 次。 ??能听懂连续的指令并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能听懂正常语速、话题熟悉的语段。 ??能耐心地听人说话,理解大意,抓住要点,并作 简要的讲述、复述或转述。 ??能用正常的语速,描述周围的人和事。 ??能用正常的语速对话题做说明,表达基本准确。 ??能做有准备的简单发言,表达有一定条理。 ??能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能用正常的语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能默读, 并有一定的速度, 每分钟不少于 200 字。 ??能略读,粗知大意,抓住主要信息。 ??基本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有自己的初步见解。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其在课文中的表达效 果。 ??能诵读浅易古诗文,理解作品的内容。写听说第四学段 (七至九 年级) 读11 ??能积累阅读中的语料,背诵 60 篇(段)以上。 ??能自主选择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面,多方面获取 和吸收信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60 万字。 ??能写简单的记叙文。要求内容比较具体、完整, 语句比较通顺,有一定条理。 ??能写读书笔记、读后感、书信和常见的应用文, 如表扬信、感谢信、申请书等。 ??书写清楚工整,行款整齐;不写错别字。 ??掌握顿号、分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和括 号的用法。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课内习作每学年不少于 14 次, 每篇习作 300 字左 右。写三、文化意识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教学,让学生了解 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 阶段 描述??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 第一到第 ??了解传统节日及习俗。 三学段 ??了解常见称谓。 (一至六 ??了解敬语和谦语的用法。 年级) ? 了解学习中遇到的常见的成语、惯用语的含义。 ? 了解书法文化。 ??了解各地的饮食习惯。 第四学段 ??了解现代交际礼仪。? (七至九 ??了解学习中遇到的常见的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的含义和 年级) 用法。 ? 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性。12 四、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帮 助学生记忆、 组织和理解所学知识;调控策略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节和控 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交际策略为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汉语时排除困难,顺利完成 交际性任务提供保证; 资源策略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有效设 置环境和积极寻求支持。 学生应在学习中根据不同情况, 学会应用各种学习策略, 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业的发展。 阶段 类别 描述 ??根据需要,课前进行预习,课后进行复习。 ??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善于利用图画、实物等帮助 学习。 ??主动向老师或他人请教。 ??制定简单的学习计划。 ??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学习其他同学长处。 ??在课内外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机会 交际策略 用汉语与他人交流。 ??在交际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意思的表达上,不过 多地顾虑词语运用是否准确。 ??必要时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交流。 ??使用音像资料等学习汉语。 ??使用工具书学习汉语。 ??注意身边的汉语,在生活中随时学习汉语。 ??积极参与学习资源的开发。 ??学会记笔记,并归纳整理所学知识。 ??根据语境推测没有听清、没有弄懂的部分。 ??合理利用时间,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 ??通过努力学习,体验成就感,树立信心。 ??多从正面评价自己,遇到挫折时,客观分析失败 的原因,克服消极情绪。 ??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及时自我反馈,了解自己的学 习状况,监督学习过程,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认知策略第一到第 三学段 (一至六 年级)调控策略资源策略认知策略 第四学段 (七至九 年级) 调控策略13 法。 ??善于抓住机会,与人用汉语进行真实交际。 ??在汉语学习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保持良好的 合作态度。 ??交际中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能有效地寻求 帮助,设法将交际继续下去。 ??熟练使用工具书学习汉语。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学习汉语。 ??主动进行学习资源的开发。交际策略资源策略五、情感态度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 效果的相关因素, 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族团结意识和祖国意识。积极 的情感态度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 阶段 类别 描述 ??有学习汉语、了解社会的愿望,并将这种兴趣和 愿望迁移到主动学习汉语上来。 ??能体会学习汉语的乐趣,乐于参加各项汉语实践 活动,乐于接触多样的汉语材料。 ??能在汉语学习活动中克服害怕心理, 能大胆模仿, 敢于用汉语表达,树立学好汉语的信心。 ??能通过学习汉语,克服困难,磨炼自己的意志。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活动。兴趣与动机 第一到 第三学 段 (一至 六年 级) 自信与意志合作精神民族团结意识和 ??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热爱祖国,具有 祖国意识 民族团结意识。 第四学 段 (七至 九年 级) 兴趣与动机 ??保持学习汉语的愿望和兴趣,主动参加有助于提 高汉语能力的活动。 ??能在学习中体会到用汉语交际的乐趣,树立学习 汉语的自信心。 ??能克服学习汉语遇到的各种困难,坚定学习汉语 的意志。 ??能在各种汉语学习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自信与意志合作精神14 帮助,共同完成应用学习。 ??积极参加简单的汉语实践活动,培养自主、合作、 交际的学习态度和精神。 ??在与人交流时,能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注意语 言美。 民族团结意识和 ??能通过学习汉语,进一步理解中华文化,增强中 祖国意识 华民族自豪感,维护民族团结。15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按照课程的总体目标, 汉语教学应综合考虑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 文化意识、 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 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学段的教学 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 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一)基本原则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是汉语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汉语教学应在 师生有效互动的过程中进行。 汉语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 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交际的学习方式相辅 相成。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掌握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和方法, 注重吸收新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 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科书,根据学生的汉语程度和民族语言的特点,创造性 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拓展学生的学习环境, 丰富学习内容。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尝试和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2.努力体现汉语课程的交际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汉语教学应重视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做到听说领先,读写跟进,听说 应为读写打下基础,读写也应体现交际特点。阅读教学中,可多采用叙述、讨论 等形式进行听说训练;写作教学中,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评价、修改等方式, 进行多种形式的听说训练。 提倡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运用阅读和写作的课堂 教学资源,创设、丰富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汉语教学应重视语言积累和语言实践, 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中积 累语言,鼓励学生多诵记名句名篇。鼓励学生勇于开口,勤于开口。改变机械的 知识灌输、简单的语言训练和繁琐的文体讲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16 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汉语,应用汉语,学会学习。善于开展应用学习活动,充分利 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联系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的语 言实践机会。 汉语教学应围绕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 注重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提高学 生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突 出交际性,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汉语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整体提高。3.重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 教学方法教师应重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在掌握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 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加强语言习得的研究,探索学生如何学会并掌握汉语的规 律,提高教学效率,更好更快地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应在教科书理解、教 学设计、 课堂教学和评价等教学活动中, 不断总结和反思, 结合民族语言的特点, 掌握汉语教学规律,丰富教学技巧,避免照搬语文教学的模式。 教师应注意学生生理、 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根据不同 阶段学生的特点、语言能力和不同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不 同阶段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应及时总结学生的反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 学。教学方式应简明有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揠苗助长。 教师教学应以培养汉语应用能力为目标, 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 强调有意义 的练习和交际活动;适量教授语法规则,尽量将语法点置于有实际意义的、接近 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了解汉语的结构规律,培养他们的语言生成能力;注 重语言中的文化内容, 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及其交际模式,以便学生更好 地应用汉语进行交际。 教师应注意汉语言文字自身的规律对第二语言教学产生的影响。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了解常用汉字的音、形、义,注重培养学生对词语、语法和汉语运用 规律的理解与把握, 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应考虑学生在学习汉语 的过程中, 会受到民族语言文字的影响,教学中可将民族语言文字与汉语言文字17 适当进行对照。第一、第二学段可适当利用民族语言作为课堂辅助用语,以帮助 学生逐步适应、把握汉语的运用规律。4. 积极主动创设汉语学习环境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创设汉语环境,要开放课堂,联系生 活,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汉语的意识和信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接触汉语、使用汉 语进行交际的机会。 教师应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语言训 练、丰富多彩的课外语言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 地学习汉语、运用汉语。 在课堂上进行的口语交际训练,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 上需要互相沟通、帮助,口语交际训练应注重这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将课堂教 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说汉语听汉语。 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交际机会,积极、勇敢地用汉语进行 交际,形成运用汉语的氛围。可以通过课前小演讲、校园小广播、汉语角和汉语 主题班会等方式, 在学校中积极创设学生听说汉语的环境。 可以结合 “应用学习” 等活动,鼓励学生利用采访、调查、社区活动等形式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在社 会生活中应用汉语。5. 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汉语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帮助学生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祖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这些应与汉语 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汉语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形成过程融为一体,不应把它们 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根据汉语课程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 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二)具体建议 1.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的介绍和学习都应努力从语言应用的角度出发。教师应结合学生 的特点,采用实物、图画、动画等直观的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教授语言知识,创18 设必要的语境,开展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汉语 应用能力的形成。 (1)语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汉语拼音教学的重点是学会 声母、韵母和声调,能够正确拼读,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汉语拼音教学 尽可能要有趣味性,与说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语音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辨别汉 语与民族语言不同的语音特点,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在交际性学习活动中感知、 模仿,使学生逐渐掌握比较正确的语音、语调。 (2)汉字教学 汉字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利 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识字教学应体现汉字的结构特点,做到音、形、义相结合。识字包括“认 识”和“掌握”两种不同的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默写不考试。 掌握的字,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它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 书写。 要注重培养识字能力和查工具书的习惯。第一到第三学段的低学段应多认 少写。 写字教学应重视对汉字间架结构和笔顺规则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 书写技能。要注意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条件 的学校,可以指导学生学习用毛笔写汉字,了解计算机的汉字输入。 (3)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应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 词语。可以围绕话题了解关联词语,通过对比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多 义词,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等相关练习,提高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注意在应用中积累词语。 (4)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应以汉语的语序、虚词和常用句式为学习重点,重视民汉语言的 对比分析和学生的偏误分析,为学生应用汉语打下扎实的基础。应尽量结合实际19 的交际情境,指导学生发现和归纳语法规律,并通过多种训练形式,使学生逐步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2.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 贯彻听 说领先,读写跟进的原则,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合理分配听、说、读、写各项技 能的操练比例。 第一到第二学段侧重听和说,第三到四学段逐渐加大读和写的比 重。 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同一语言材料可以兼顾听、说、读、写多项练习,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重视、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 言活动中, 通过记诵等多种形式, 积累语言素材, 理解消化, 形成汉语思维习惯, 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1)口语交际教学 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学 会文明得体地进行人际交流。 在听说教学中,初始阶段的“听”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辨音、听懂词义和 简单的句子,再逐渐发展到听懂一段会话或短文,抓住主要信息。“听”的方法 大致分为泛听和精听。泛听时,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捕捉重要的信息;精听时,注 意引导学生把握材料中的语音、词汇、句型、语气等。“听”的训练应当尽早进 行。应注意视听结合,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和效果。听力材料应考虑学生的语言水 平,贴近学生的生活,尽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新知识。 “说”的练习以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围绕话题展开。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采取各种练习形式,为每 个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勇气;应鼓励学生在校内外的各 项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朗诵、背诵等基础性的训练 方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发音技巧。注意纠正学生因受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 影响而出现的语音和语序等问题;重视学生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20 (2)阅读教学 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以汉语言文字为介质进行对话 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珍惜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教学时加 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引领和点拨, 但不要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提倡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以及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些能力 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教师应引导学生 认真阅读文本,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思考中,加深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了 解汉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并通过模仿、借鉴,应用于自己的语言实践。 阅读教学在各学段都应重视朗读和默读。 应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 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逐步提高阅读速度。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背诵,以利于 语言的积累和体验,培养语感。 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基本的、必 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 并在表达和交流中能够学以致用。但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 和修辞知识教学,更不要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 古诗文教学,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概内容, 注意不要加重学生 的负担。 应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适当增加阅读量;关注学生 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应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开 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学习汉语的空间。 (3)写作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表达自我的 过程。 写作能力是汉语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以学生作文能文从字顺, 能比较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为基本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为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第一到第三学段从 “写话” 入手, 第四学段练习 “习作” 。21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 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指导应有利于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 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写想 象中的事物;提倡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加强平时练笔指导。 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 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应重视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说和写、 读和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4)应用学习 应用学习主要体现为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汉 语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应用学习应主要由学生自己策划和组织,可通过介绍、说明、讨论、采访、 调查等简单可行、灵活多样、因地制宜的活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 展。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合作和交际,注意培养学生用汉语思维,用汉语 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在家庭生活、学校 生活中,尝试运用汉语知识和汉语技能解决简单问题。3.文化意识文化意识的形成建立在不断地大量感知的基础之上。文化教学包含在语言 教学中,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汉语所承载的文化因素,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汉语素养 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对汉语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理解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通过 练习、实践,使学生理解汉语的特点及其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 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汉语对话中的应答技巧,体会汉语表达的特点;适当提示隐 含在汉语表达或行为举止背后的文化因素, 使学生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会使用得 体的交际方式方法; 注意引导学生初步观察和分析汉语文化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异 同,促进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提高。22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帮助 学生拓展视野, 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学生能够通过优秀文化的积累和 熏陶,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汉语,增强祖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理解和尊重人类 多元文化。4.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汉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 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思路。因此,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在使用上也会因人、 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汉语学习的特点,指导学生 有意识地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其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四者是协调发展、互相促 进的。教师应根据学习策略的不同性质,提示学生在学习中分别运用;而在运用 某一策略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他策略的配合。 (2)学习策略的运用应融入具体的汉语教学过程之中,采用直接讲解、间 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紧密结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教学和文化意识 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 (3)学习策略的掌握和使用受到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学习策略的指导应 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原有知识基础、汉语材料的难度和学习目的等因素整 体安排,分步实施。 (4)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应用学 习, 让学生感到使用学习策略确实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运用学习策略和提高学 习效率之间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并指导学生主动检查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5)形成有效学习策略的关键不是只让学生知道学习策略的具体内容,而 是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 并明确学习策略的使用条 件。5.情感态度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保持积极的情感态 度是汉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为此,情感态度的培养应该包含于汉语教学与实践活23 动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 到应用汉语的乐趣。 要及时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掌握新知 识、 新技能的喜悦并获得初步的成就感,从而树立学好汉语的自信心并转换为更 强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表现和发展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 地使用汉语, 对出现的偏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要为每个学生平等地提供汉语实践 的机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着重培养他们善于倾听、欣赏他人、虚心学习的良 好素质。 积极鼓励学生在应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语言知识转 化为语言能力,学以致用。 可以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汉语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学 习任务的过程中,感悟集体合作的力量,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 神。 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感召力十分重要。教师应以自 己对汉语言文化的感悟激起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祖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二、 评价建议评价是汉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 障。应充分发挥评价在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 改进教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和 课程不断改进的汉语课程评价体系。(一)依据课程目标,确定能力导向的评价内容和标准汉语课程是第二语言课程, 它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汉语 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课程性质,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所规定 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的要求,结合 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评价内容,确定评价标准,采用恰当的评价形式。评价应 以能力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能用汉语做什么” 。应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设 置合适的话题和任务,使学生在熟悉的、真实的情境中接受评价,以促进学生进24 行有意义的学习, 逐渐形成汉语素养。避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查而脱离语言实 际运用的倾向, 避免过分强调感悟式理解而忽视语言技能发展的倾向。应注重评 价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防止评价流于形式。(二)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汉语课程的评价应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创造条件, 使学生、 教师、 家长、 学校等方面有机会共同参与评价。要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 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家长的评价相结合,促进评价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学生是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主体。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 者和主动的合作者。 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习使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和可行的评价工具,了解自 己的汉语学习进程, 发现和分析学习中的具体问题,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 策略。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汉 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重视评价的反馈作用汉语课程评价应注意评价方式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不同评价方式的功能与特 点各不相同, 应根据评价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汉语课程评价提倡形成性 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在日常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进行的, 可以及时而全面地反映学生 的学习过程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通过不同形式的反馈为学习和教学活动 的改进提供依据。 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及学习 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平时测验等多种形式。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 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鼓励学生参 与自己感兴趣、 能展现自己学习进步的各种评价活动。 形成性评价应具有连续性, 以获得关于学生发展的纵向信息。教师应重视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作用,能根据评 价结果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并能及时帮助学生分析评价的过程和结果,使 学生获得改进学习的方法。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如期末考试、25 结业考试等, 主要测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程度。应根据课程目标和学 段标准的要求, 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汉语的能力。应将语言知识与语 言技能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对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的考查。应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的阶段性目标,确定恰当的评价内容和形式。试题的 内容应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考试形式应灵活多样,合理配置主 观题和客观题。 学校和教师应善于利用终结性评价的结果改进教学,不应过分强 调终结性评价作为甄别学生学习水平的手段, 以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 心。(四)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目 标在汉语学习中,学生的性格取向、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生活环境等存在差 异,教师应充分考虑这种个体差异,并能通过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 客观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在教学中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 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把学生具有的不同方面的发展倾向均纳入评价的指标 体系。学生的汉语学习程度受地域、环境、资源等条件的制约而有所不同,应在 课程目标和学段标准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汉语学习的实际情况设置评价目标,以 实现评价的公正、公平。评价时应注意采取不同的方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 身在汉语学习上的优势, 让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体会进步 的喜悦。(五)用好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这一评价工具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是一个有效的评价工具,可以比较客观、 准确、 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该考试的一级和二级分别与义务教育阶 段的第一到第三学段和第四学段的课程目标相一致, 主要考查应考者实际运用汉 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可以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实 际,选用相应级别的考试,考查学生的汉语能力,检验汉语教学取得的成效,查 找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26 (六)重视汉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建立健全汉语教师评价体系汉语教师在汉语课程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汉语课程评价应着眼于汉语教 师的职业发展, 加强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评价,建立健全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的评 价体系。 汉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汉语教学工作,对学生高度负责;应 具备汉语学科意识,能准确把握汉语课程作为第二语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规律, 掌握相关教学理论和方法; 应具备符合教学需要的汉语能力,不断积累和发展自 己的汉语知识和应用技能; 应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努力提高文化素养; 应具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批评和反思的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应具 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能主动学习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和 创新。 对汉语教师的评价, 不应简单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依据,而应对教师 进行全面、动态的评价。鼓励采取教师自评、教师间互评与学生评价、学校评价 及家长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汉语教师应加强自我评价,培养职业发展的主动 精神,不断提高职业自觉意识。 汉语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要与汉语教师培养、培训机制的建立相结 合。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制订有效、 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 并建立相关的交流平台,为汉语教师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教科书编写建议教科书编写应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 围绕课程的总体目标, 分学段贯 彻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的要求,全面有序地安 排教学内容。 1. 教科书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有助于 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优 良传统, 宣传祖国意识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 心。27 2. 教科书编写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编排具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 语言材料,设置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设计适合学生学习实际、有情趣的教学活 动,保证重要的语言内容有足够的复现率,促进学生汉语素养的全面提高。 3. 教科书编写应从第二语言教学规律出发,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 应学生的认知水平,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综合,内容适量,便于实施,充 分体现科学性和实用性。编排的内容和要求,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重 视学习过程的呈现和学习方法的提示,并以此选择语言材料、编排课文、设计练 习、安排活动,使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等目标 相融合,便于学生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汉语应用能力。 4. 教科书编写按学段采用自编、改编和选编等形式。改编的文章应根据学 生实际水平和学习特点进行加工修改;选编文章应选择合乎规范、生动有趣、浅 显易懂的文章。低学段应以自编和改编为主,高学段可以增加选编的文章,着重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科书编写应防止照搬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模 式。 5. 教科书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汉语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 养学生用汉语思维的意识。 语言知识应结合汉语实际运用适当安排;设计练习和 安排活动既要重视语言技能的基础训练, 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分 析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6. 教科书既要反映整个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又要结合民族地区的现实生 活和民族文化,具有针对性;既要照顾大范围使用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地区学 生的差异, 增加教科书的开放性和弹性。 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给地方、 学校和教师留有选择、开发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 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汉语课程资源指一切有利于培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 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及其配套材料、直观教具和实物、报纸杂志、音像资料、28 广播影视节目、多媒体软件、网络资源以及班级、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创设 等。 合理开发、 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各种课程资源是实施汉语课程的重要保证和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一) 汉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以教科书为核心教科书是汉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资源。选择和 使用合适的教科书是完成教学内容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 教师应深入对教科书进行分析,把握教科书设计理念、熟悉其编排特点, 了解配套资源,以便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 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同时,可根据学 生水平和教学需要, 自主开发与教科书配套的卡片、 挂图或简单读物等相关资源。(二)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重视开发与利用资源各地都蕴藏着多种汉语课程资源,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有资源意识,应尽可能 创造条件, 积极为汉语教学配备电视机、 录像机、 投影仪、 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 提供图书馆、语言实验室、计算机房等教学设施,并为师生的使用提供方便。有 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汉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汉语课程,进一步增加学 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认真分析本地区和本校的特点,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 时, 积极开发利用潜在的资源。 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适当开发满足本校需求的 校本教材,作为配套的课程资源。(三) 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应根据汉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标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科学 合理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设汉语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汉语、 使用汉语的意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应鼓励教师根据本民族、 本地区和本校的教学需求,自己动手开发适应当地需要 的汉语课程资源。(四) 应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和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并适度参与课程资源的开29 发。 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或图书柜, 鼓励学生定期制作班级小报、 墙报, 引导学生在班级和学校进行汉语环境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利用报刊杂志、广播影 视、博物馆等社会资源。有条件的地区,应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参 与课程资源的建设,加强资源共享。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形的课程资源。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无形 资源,通过相互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努力为学生创设 汉语学习环境,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能够促进汉语学习的生活经验。(五)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学 生和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坚持简便、实用、有效的原则,要考虑当地经济 发展水平和学生、 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避免因一味追求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而增 加学生的经济负担,杜绝课程资源闲置的现象,更不能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 学校应建立有效的课程资源管理体系,在充分利用已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 积极开发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资源,以满足不同的需求。30
蒙语授课汉语课程标准(2012)——为大家提供各种日常写作指导,同时提供范文参考。主要栏目有:范文大全、个人简历、教案下载、课件中心、 优秀作文、考试辅导、试题库、诗词鉴赏。
相关文档:
下载文档:
搜索更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甜梦文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班级授课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