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0.9宽2.6水的一方形木块体积为2.6是多少单位是cm

我的鱼缸 0.9 0.5 0.5 (长宽高,单位米) 求容积,体积,满水多少升水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我的鱼缸 0.9 0.5 0.5 (长宽高,单位米) 求容积,体积,满水多少升水
我的鱼缸 0.9 0.5 0.5 (长宽高,单位米) 求容积,体积,满水多少升水
长宽高相乘得出体积0.225立方米,即225立方分米,一升水体积一立方分米,所以鱼缸满水容积225升.常温状态下水的密度是一克每立方毫米,所以一升是一千克,即一公斤.所以鱼缸满水载重225公斤.小琳把一块体积为200cm3的冰块放进一底面积为3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问冰块完全熔化成水后.(g=10N/kg,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1)水的质量是多少g?(2)水的体积是多少cm3?(3)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水未溢出)是多少Pa?(4)小琳又利用这杯水和两个吸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如果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什么现象?涉及的物理原理是什么?【考点】;;.【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压强、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1)已知冰的体积和密度,求质量,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冰和水的质量前后不变.(2)利用密度公式变形计算水的体积.(3)根据水的体积和容器底面积,可求出水的深度,利用p=ρgh可求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强.(4)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解答】解:(1)∵ρ=,冰=ρ冰V冰=0.9g/cm3×200cm3=180g,m水=m冰=180g;(2)∵ρ=,∴水=m水ρ水=180g1.0g/cm3=180cm3,(3)水s=180cm330cm2=6cm=0.06m,p=ρgh=1.0×103kg/m3×10N/kg×0.06m=600Pa;(4)如果往B管中吹气,会看到水面上升(或水成雾状喷出),因为在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答:(1)水的质量是180g;(2)水的体积是180cm3;(3)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水未溢出)是600Pa;(4)会看到水面上升(或水成雾状喷出),涉及的物理原理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wdnyx2011老师 难度:0.60真题:1组卷:2
解析质量好中差一圆筒形容器内装有水,圆筒内横截面积为100cm2,现将混有石块的冰块放入筒内水中,冰块正好悬浮在水中,此时发现筒内水面上升6.4cm,设冰的密度为0.9×103kg/m3,石块的密度是2.5×103kg/m3.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一圆筒形容器内装有水,圆筒内横截面积为100cm2,现将混有石块的冰块放入筒内水中,冰块正好悬浮在水中,此时发现筒内水面上升6.4cm,设冰的密度为0.9×103kg/m3,石块的密度是2.5×103kg/m3.
一圆筒形容器内装有水,圆筒内横截面积为100cm2,现将混有石块的冰块放入筒内水中,冰块正好悬浮在水中,此时发现筒内水面上升6.4cm,设冰的密度为0.9×103kg/m3,石块的密度是2.5×103kg/m3.求:(1)冰块和石块的总质量为多少g?(2)石块的体积为多少cm3?(3)当冰全部熔化后,水面又下降多少cm?
已知:S=100cm2=0.01m2 △h=6.4cm=0.064m& g=10N/kg&&& ρ水=1.0×103kg/m3& ρ冰=0.9×103kg/m3& ρ石=2.5×103kg/m3求:(1)m总=?(2)V石=?(3)△h′=?(1)冰块和石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S△h=0.01m2×0.064m=6.4×10-4m3,冰块和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6.4×10-4m3=6.4N,∵冰块和石块悬浮,∴冰块和石块是总重力为G总=F浮=6.4N,∵G=mg,∴冰块和石块的总质量为m总=总g==0.64kg=640g;(2)设石块的体积为V石,则冰块的体积为6.4×10-4m3-V石,m总=m石+m冰,∵ρ=,∴m总=ρ石V石+ρ冰V冰,即0.64kg=2.5×103kg/m3×V石+0.9×103kg/m3×(6.4×10-4m3-V石),解得V石=4×10-5m3=40cm3;(3)冰的体积为V冰=V排-V石=6.4×10-4m3-4×10-5m3=6×10-4m3,冰的质量为m冰=ρ冰V冰=0.9×103kg/m3×6×10-4m3=0.54kg,冰化成水的体积为V水=冰ρ水=3kg/m3=0.54×10-3m3,水的体积减小了△V′=V冰-V水=6.0×10-4m3-0.54×10-3m3=0.6×10-4m3,水面下降了△h′==-4m30.01m2=0.006m=0.6cm.答:(1)冰块和石块的总质量为640g;(2)石块的体积为40cm3;(3)当冰全部熔化后,水面又下降0.6cm.
本题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问题解析:
(1)已知圆筒的底面积和水面上升的高度,可以得到冰块和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已知混有石块的冰块悬浮在水中,所以浮力等于总重力;已知排开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可以得到受到的浮力,也就得到了总重力,最后得到总质量;(2)已知冰块、石块的密度及总质量和总体积,列出方程求解石块的体积;(3)已知冰的质量,可以得到化成水的体积;已知冰的体积和化成水的体积,可以得到减少的体积;已知减少的体积和圆筒的底面积,可以得到水面下降的高度.1.一个高为6.28cm的圆柱形零件,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得数用去尾法保留整数)2.一个圆柱形的水槽,底面直径是20cm,水槽中装有11cm深的水.当把一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1.一个高为6.28cm的圆柱形零件,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得数用去尾法保留整数)2.一个圆柱形的水槽,底面直径是20cm,水槽中装有11cm深的水.当把一
1.一个高为6.28cm的圆柱形零件,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得数用去尾法保留整数)2.一个圆柱形的水槽,底面直径是20cm,水槽中装有11cm深的水.当把一个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水面上升到13cm.这个铁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3.一根圆柱形钢材约重1560g,把它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两个小圆柱,每个小圆柱长10cm.这根钢材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里面?(每立方厘米钢材约重7.8g)4.一个圆柱形花瓶,中间空的直径是6cm 的底部厚度是1cm 侧面高是17cm 容积是多少?急 求数学百分百的人来
是关于圆柱体积的应用题呢,得牢记圆柱的体积公式,另外别忘了加单位,因为圆周率不好打,所以我PI代替了,它的值约为3.14,则大概步骤如下:1.设圆柱的底面半径是r,高为h,则2PI*r*=h=6.28,则r约等于1,其体积V=PI*r^2*h约等于20cm^3;2.由题意可知,铁块的体积相当于底面直径是20cm、高为13-11=2cm的圆柱的体积,再由圆柱的体积V=PI*r^2*h可知V=200PI 立方米;3,圆柱形钢材的体积是=200 cm^3,则每个小圆柱的体积是200/2=100cm^3,由圆柱的体积公式V=S*h及h=10,可得S=10cm^2;4.得小心一点,问题问的是容积,与厚度无关,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所以,所求圆柱形花瓶的容积是以6为底面直径,17为高的圆柱的体积V=PI*r^2*h=PI*3^2*17=153PI (cm^3)这里知识还不是太难,你们都很聪明,稍稍用一下功就能掌握了.
你是几年级的呀
1.半径等于1cm,1的平方×3.14等于3.14这是底面积。用3.14×6.28算出体积。2.13减11等于2算出高。半径是10cm,10的平方×3.14×2算出体积。3.题有问题吧。知道他的质量怎么能算底面积????4.有点看不懂,啥叫“中间空的直径是6cm
的底部厚度是1cm”?你是说花瓶外底面直径是6,还是花瓶内底面直径是6?...
第1题:2πr=高,所以2*3.14*r=6.28,∴r=1
S圆柱体积=π*6.28=6.28π
第2题:r=0.5d=10cm=0.1m
13-11=2cm=0.02m
S铁=π0.01²*0.02=0.0002立方米
第3题:我不知道小圆柱长10cm是指直径还是高,
π(6/2)²=9π
太难了不会啊
第3题就是这样的
第4是中间的是空出来的 花瓶的中间空出来的部分
底部厚度听不懂吗
就是底下圆形的厚度 也算是
额 还是我给你弄个图把
图 就是这个当前位置:
>>>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0mol·L-1、密..
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0mol·L-1、密度为 0.915g·cm-3的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本题中氨的式量以17.0计,水的密度以1.00g·cm-3计)
题型:计算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西省高考真题
1.00L该氨水中含氨的质量为12.0mol×17.0g·mol-1 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2.0mol×22.4L·mol-1 1.00L该氨水中含水的质量为1.00L×915g·L-1-12.0mol×17.0g·mol-1 其体积为
1体积水吸收378体积NH3气(标准状况)。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0mol·L-1、密..”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意溶质是什么对有些特殊情况要注意辨别,不能出错。如SO2、CuSO4·5H2O等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分别为 H2SO4和CuSO4,进行有关氨水的浓度计算时以NH3 为溶质来计算等。 2.注意溶液的体积主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二是当题设未给溶液密度时,可将各溶液(一般为稀溶液)的体积相加(如溶液混合、稀释),认为其和为溶液的总体积;当给出密度时,则需通过密度求溶液的最终体积。 3.注意单位运算在概念理解及应用中,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一是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相互匹配,二是从单位运算人手.能简化解题思路,快速求解。4.注意溶解度的影响第一,物质的量浓度适用于表示不饱和及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关系,不适用于过饱和溶液(溶质未溶解完全);第二,注意一些典型问题,如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气体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问题等。 5.注意密度变化规律在溶液混合和溶液稀释等问题中,在注意溶液体积变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溶液密度的变化对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如强酸、强碱、盐等溶液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氨水、乙醇等溶液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6.注意实验情景在计算溶液配制或溶液稀释等问题中物质的量浓度时,一要注意不能把水的体积当作溶液的体积;二是配制溶液时,要注意容量瓶规格与所需溶液体积的关系。因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所以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要等于或略大于所需溶液的体积。 7.注意物质与其组成粒子的关系物质与其组成粒子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电离方程式进行分析。如Na2SO4 溶液中c(Na+)=2c(SO42-)=2c(Na2SO4)。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演绎公式:
1.溶液稀释定律 (1)对于已知质量分数溶液的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2)对于已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3.溶解度S与溶质质量分数ω的换算&4.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5.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式中V为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L),V(H2O)为水的体积(L),ρ为溶液的密度(g·cm-3)。 6.相对密度(D)的计算及意义两种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密度之比即为相对密度,显然,它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摩尔质量)之比,即
发现相似题
与“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0mol·L-1、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294896616579294654942149769982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体积为160cm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