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警慎选友的名人名言励志警句

巧家县第一中学
地址:巧家县新华路
邮编:654600
巧家一中纪事()
作者:巧一中 
来源:本站  时间:
崇仁中学教学楼
巧家一中纪事
(《巧家一中校史》摘录& 主编:高天富& 副主编:马仕聪 王安一 杨发全)
※1850,巧家同知董钰创建月潭书院,1913年在月潭书院建县立乙种农业学校,后又设立民众教育馆。1939年,陆崇仁先生捐资在月潭书院(时为民众教育馆)建县立崇仁中学(校舍未建好,已招生,暂在县城东门外文庙上课)。
※崇仁中学时期中共地下党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多次发动反共高潮。为推动全民抗战,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地下斗争,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谨慎发展组织,积极开展斗争。崇仁中学建校伊始即成为巧家地下党的活动中心。
1940年8月,中共云南省工委派党员李洪九以校长身份作掩护到校开展工作。1941年1月,党员莫安才、徐静贞、陈明达以教书作掩护也到校隐蔽,随即在学校成立地下党巧家支部,书记莫安才,委员徐静贞、陈明达。李洪九利用工作之便,挪用学生伙食费做烟土生意,党支部察觉后,决定中止其党员资格(据1984年5月徐静贞从北京赴巧家参加党史资料坐谈会时口述)。莫安才、徐静贞在巧家六年中间歇就读于北京大学和西南联大,在大学里暴露中共党员身份时,就到巧家及滇南等地开展地下工作以隐蔽。
1941年5月陈明达介绍教师计德生(即计思慧)入党。
1943年3月地下党员杨兴楷到校工作,他指派党员费跃于1943年5月发展梁智入党。
年,地下党员许南波、孔素凡、黄融、祁文、郑家及进步教师刘培之、何敏(女)、许自柔等相继来校。
1946年1月,地下党员肖菲到崇仁中学任地下党支部书记,黄融任组织委员,计德生任宣传委员。
1946年8月,黄融离校到宣威工作。1947年2月,地下党员李崇惠(即李绍华)到崇仁中学任教。3月下旬李崇惠护送病重的肖菲赴昆明医治,肖菲于呈贡家中病逝。李崇惠回巧家,代行支部工作,7月到会泽中学工作。
1947年8月,地下党员杨春甫(即杨霖)到崇仁中学工作,地下党关系与会泽李崇惠单线联系。
1948年3月,地下党员孙义诚(即孙阳艾)和“民青”成员芮自强到崇仁中学教书,孙任支部书记,支部先后隶属会泽特支和会巧中心县委。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上级党组织指示地下党大力开展南方游击战争,以加速蒋家王朝的崩溃。孙阳艾到校后,努力打开工作局面,在学生中开展“读书会”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同时开展“勤学、勤业、勤交友”的三勤活动,培养吸收了一小批追求进步的学生积极分子加入党的外围组织“青协”。地下党支部吸收教职工芮自强、王用一入党,吸收6、7、8班和师训班学生周祖银、岳万财、王儒华、郑翔永、李存仁、陈其洪、刘道谦、方厚传、汤灿荧(女)、罗世栋、郭中正入党。
1948年地下党员郑家以县教育局长的身份,报国民党巧家县政府批准,在崇仁中学开设师资训练班。这个班的学生及崇中其它班学生后来大多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游击武装。
1949年6月,中共滇东北地委决定,成立地下党巧家县委员会,书记孙阳艾,副书记杨霖,委员陈华、费跃,党的活动中心移至农村。
※1949年秋,“巧家县立崇仁中学”更名为“巧家县私立崇仁中学”。
※日,巧家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原崇仁中学业务受县教育局领导,暂名“巧家中学”,保留私立,县长王文炳兼校长。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1952年8月巧家中学正式命名为“巧家县初级中学”。昭通专署任命刘常星(老刘校长)为校长,刘顺良(小刘校长)为书记、副校长。
※1957年“整风”中,有7名教师(王子和、端木利昆、陈琳、廖开元、秦宣和、孙治平、刘世忠)被划为右派离校(1978年得到平反)。
※1958年巧家一中首招高中一个班47人,学校改称“云南省巧家县中学”。
※1960年,由于“巧二中”的兴办和学校高中招生已具完中规模,学校被定名为“巧家县第一中学”。
※1964年,巧家县第一中学被列为云南省重点中学。
※1965年,巧家一中高中毕业44人,升入大学本科19人、专科6人,升学率56.8%。
※1966年夏,“文革”骤起,巧家一中四年停课,学校瘫痪成为“重灾户”。初、高中毕业生,一不能升学,二不能就业,高、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也终止学业,共闹“革命”。1970年冬,三届学生都“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离开了学校。
※&1969年10月巧家一中与巧二中(1970年秋创办,1975年办二年制高中)合并在荞麦地塘上办学,招新生300人,两年制。次年7月又分开各回原校,以招生片继续招生办学。1971年秋,巧家一中开办两年制高中,(生源是本校及二中和各公社附中班两年制毕业生选送,1983年高中由二年制转为三年制)。学校实行军队班、排、连制,至1974年秋,恢复传统班级制。此期间初中毕业后一部分推荐入高中,一部分入中专。高中毕业生绝在多数都上山下乡或回乡,少数被推荐入工农兵大学,进行“上、管、改”。此风吹起,出现了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也进大学的怪圈。
※1977年,邓小平复出,全国恢复高考。巧家一中高考重点校录取情况:
赵奎琦&&西南交通大学&&&杨&&玲&&四川大学
柘元蒙&&云南大学
※1978年秋,巧家一中初一从全县小考生中择优录四个班学生,即初81―84班220人,其中再选优组成81班,次年又恢复按片招生。1981年全县录入昭一中13名,81班学生占12人。
※1980年春,县财政拨款在原陆家花园处修砖混教学大楼一幢,以五层高打下基脚,暂建一、二层,共24间教室,待有钱再逐层加修。1981年秋一、二层竣工。由于教室光线暗,不隔音,使用三年后只拨款加修第三层封顶,盖成瓦屋面,总面积3240平方米。1999年秋,建校60周年校庆前,此幢楼正面外墙加贴白色瓷砖,掩隐于绿树丛中,名综合楼。日,屋顶夜间垮塌,砸坏屋下64座语音设备,幸未砸伤学生。2001年秋,县急拨款,拆毁瓦屋顶,改浇钢混屋顶。
※1982年,吕廷修、何时忠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1983年巧家一中高中由二年制转为三年制。1983年秋起,初中应届毕业生18岁及其以下的可报考中师和中专。
※1983年春在“老四合院”大门前的西边,因县政府规划修新华路需占用校园一定面积,学校拆除1954年修的临街三间教室。学校投入少量资金,在右半截的新华书店楼上加盖三层共12套砖混结构作教师宿舍,总面积600平方米左右。
※&1984年拆除操场北边上侧四间平房教室,1985年动手修建三层十二间教室的砖混教学楼一幢,1986春投入使用。由于地基下沉,墙体一角开裂成危房,1999年再次拆除新建。2001年4月动工,2002年3月竣工交付使用,四层共20间教室,建筑面积2555平方米,名二号教学楼。
※1984年,高34班高天富、高37班龙应明考入云南大学。
※1985年由县拨款在西楼上左侧坝地上建一栋三层楼(两室一厅和一室一厅各半,共12套宿舍楼),1986年投入&使用。总面积445平方米,名北楼。
※&1985年秋,因巧家二中、巧家三中(1973年办初中,1977年办高中)高中教师紧缺,设施极差,县政府决定将两校高中部合并办于巧家一中。从此直至2001年秋,巧家一中为巧家唯一完全中学。
※1986年,初中113班班主任陈绍烈教师被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并奖《辞海》一部、收录机一台。
※&1987年,巧家一中被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省级“文明单位”。
※1987年,巧家一中在昭通地区第二届传统校田径运动会获第一名。
※1988年,叶兴祥、张宗顺、蒋志荣、马仕聪、高天富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1989年,叶兴祥、蒋志荣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1989年教师节,蒋志荣老师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中学特级教师”荣誉称号。
※&1989年,巧家一中被中共昭通地委、昭通行署认定为地级“文明单位”。
※1989年冯恒芳校长被表彰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
※&巧家一中的老校址,五十年前,在县城小东门外。百姓进出县城的人行道,穿过学校运动场。六十年代操场北边已发展为一中新校区。七十年代,公路穿过操场由西转北而去。校园里车马喧嚣,行人成群穿梭,严重干扰教学秩序。1987年,刘世铭县长批准拨款将公路改道,但对如何断路、建围墙、修大门,却因政府财力吃紧,未予落实。日,副县长马吉林带领公、检、法及土地城建诸部门人员到一中现场&办&公,强制拆除临街清漂组住房和冰棒厂。日,修成围墙;日校大门竣工启用。
※1990年前,巧家电力公司的供电“三无”:天旱无电,吹大风无电,天大雨无电。巧家一中经常黑灯瞎火,学生不能正常上晚自习,教师不能夜间备课批改作业。1991年,王寿喜校长一面向教育行政部门申请拨款,一面与电力公司联系,给巧家一中拉上专用电线,照明得到解决。
※1990年,张宗顺、沈明镜、杨发全、刘成华、贺选友、王寿喜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1年4月,拆除1955年修的老校门,建四楼一底宿舍楼,底层作商用门面出租,上面四楼有大小不等十六套房,竣工后住入教职工十四户,总面积1000平方米,名南楼。
※1991年省化学竞赛,王振、李再强获三等奖。
※1991年,叶兴祥、张宗顺、蒋志荣、马仕聪、王寿喜、何时忠、杨发全、刘成华、沈明镜、王吉鹏、贺选友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2年,高72班学生罗学宗考入武汉工学院。
※1992年,叶兴祥、张宗顺、蒋志荣、王寿喜、杨发全、宋云顺、古代禄、张清荣、王吉鹏、贺选友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3年,何树昕被云南省教委、云南省人事厅、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奖励基金会、云南省教育工会联合表彰为“优秀教师”。
※1993年8月在邓家槽子和综合楼后面山脚,利用拆除旧房的木料砖头、土墼&加上水泥各建成一楼一底,瓦屋顶的两室一厅套房各8套,1984年春交付使用,总面积500平方米。
※1993年,杨坤、张洪军获省初三语文竞赛一等奖,周黾获二等奖。
※1993年拆除操场北侧下两排一楼一底砖木结构危房(1964年修),1994年动工修建砖混全框架三层教学楼即今一号教学楼,1995年落成,共16间教室,外加一间阶梯教室,总面积2550平方米。2003年又加修一层,外贴瓷砖,成四层结构,和二号教学楼平齐。
※1993年,叶兴祥、张宗顺、宋云顺、朱进福、古代禄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3年,王振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李水冰、张德昌考入云南大学。
※1994年校领导筹资万余元对操场北面和东西边的垮塌土埂、水沟进行规整修砌,教学区通道和空坝铺成水泥路面,其间设置绿化带,栽花种草。
※1994年,兰有金、晏仲新、罗方华考入云南大学。
※1994年,潘红、朱一兵获省初三语文竞赛一、三等奖。
※1994年,叶兴祥、张宗顺、刘座奎、杨发全、沈明镜、贺选友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5年,姚国昕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严文升考入装甲兵工程学院,姚勇考入云南大学。
※1995年11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正坤带领工作组到一中作调研,为调整学校领导班子做前期工作。
※1995年,叶兴祥、张宗顺、陆鸿魁、王吉鹏、高天富、贺选友、杨发全、刘成华、姜世勇、刘座奎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5年12月,王吉鹏任巧家一中校长、党支部书记。
※1996年,胡方松考入重庆大学,蒋德盛考入云南大学。
※1996年,刘座奎被云南省教委、云南省科协、云南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表彰为“青少年优秀科技辅导员”。
※1996年,叶兴祥、张宗顺、古代禄、王吉鹏、沈明镜、姜世勇、刘兴鹏、刘成华、高天富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6年,龚太美被昭通地区行政公署表彰为“优秀教师”。
※1997年,巧家一中初151班学生田一超(班主任&赵才富)在中考中夺得昭通地区第一名,录入昭一中学习。2000年以云南省理科第二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清华大学毕业后到法国巴黎大学硕博连读。
※1997年,倪勇考入武汉科技大学。蒲明华考入四川联合大学。陈光云考入云南大学。
※1997年,李爽、平砚媛获全国初中英语竞赛二、三等奖。平砚媛获团中央“全国好少年”奖章。
※1997年,叶兴祥、张宗顺、王吉鹏、刘兴鹏、刘成华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7年,学校团委书记高天富被团地委表彰为“优秀团干部”。
※1998年,巧家一中初102班学生李德骏被国家公派到日本广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李德骏1982年巧家一中初中毕业,1985年昭一中高中毕业考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到中国长城电脑公司工作。
※1998年春,学校贷款100万元,在邓家槽子修女生宿舍,1998年冬落成,共84间,总建筑面积2506平方米,可住752人。后改住男生。
※1998年,李世国考入兰州大学。
※1998年,省高中现场作文赛,曾武洪获一等奖,陈华、刘蹇获二等奖,谢正波、贺方文获三等奖。
※1998年,叶兴祥、王吉鹏、杨发全、唐坤、刘成华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4年7月,崇仁中学原教学楼(四合院)因垮塌拆除。1995年12月,为解决高度紧张的教师住房,学校一面向政府争取50%的拨款,一面动员教师集资50%,修建第一幢教师集资宿舍楼,1996年3月动工,1997年3月落成,共五楼住20户。1998年3月动工修建临街第二幢集资楼,五楼一底,底层为商用门面,1999年竣工交付使用,住户20户。两幢楼间空地绿化,建成书院小区。
※1998年巧家一中被昭通地区行署教委表彰为地级“文明学校”。
※1998年,王吉鹏校长被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周仕俊被云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表彰为“云南省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刘成华被昭通地区行政公署表彰为“昭通地区优秀教师”。刘座奎被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妇委会、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体育局、云南省科协、云南团省委、云南省民委联合表彰为“云南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1999年,全国英语竞赛陈学明获一等奖,李贵菊、晏华国获二等奖,何剑、杨成艳、杨德全获三等奖。
※1999年,沈明镜、姜世勇、周文献、贺选友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王吉鹏、张宗顺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1999年,省语文竞赛谌立业获一等奖,刘朝聪、杨昊、赵书琴、刘忠琪获二等奖,刘玲、袁荣丽、胡文艳、曹平、施学蕾获三等奖。
※日,在中共巧家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校长、党支部书记王吉鹏周密筹划、精心准备,带领全校师生成功举办建校60周年校庆。
※1999年校庆部分捐款情况
巧家一中高8班学生、云南南疆肿瘤医院院长、黄家医圈第八代传人黄传贵大校为校庆捐款50000元。
彝良县委、政府、教委及一中捐款28000元。
昭通行署民政局(局长张华贵)捐款1分。
中共昭通地委、行署捐款10000元。
镇雄县委、政府捐款8000元。
巧家县糖厂捐款6000元。
昭通地区绿色开发公司(公司负责人韩太云)捐款6000元。
巧家县烟草公司捐款5000元(另送匾一块)。
昭通行署财政局(刘世铭任局长)捐款5000元。
巧家县新华书店捐款5000元。
巧家县电力公司捐款4000元。
巧家县人寿保险公司捐款3000元。
巧家县林业局捐款3000元。
王吉鹏(巧家一中校长)捐款3000元。
※1999年底,国家停止福利性集资建房,但允许全额集资建房。学校1999年底拆除危房大礼堂,2000年春在原大礼堂旧址南北各建一幢全额集资宿舍楼,北六层住24户,南五层住20户,2001年底竣工交付使用,总面积分别是2160平方米和2590平方米,其间空地进行绿化,建成月潭小区。
※1999年,共青团昭通地委表彰巧家一中为“青年文明校园”,表彰巧家一中团委为“先进基层团组织”。
※1999年,原巧家一中教师黄庭耀在巧家一中设立“黄庭耀奖学金”,每年奖励高考应届文、理科状元各1000元。设立“黄庭耀外语奖学金”,奖励每年录入巧家一中的中考外语成绩前10名学生。
※1999年,巧家一中初79班毕业生李磊章在巧家一中设立“李磊章奖学金”,奖励每年高考应届单科状元,每年1400元,并将由其子女世代在巧家一中沿袭设立。
※1999年,李翔考入中南财经大学。胡发吕、赵宾、朱云兵考入云南大学。
※1999年9月第十五个教师节,李明华、李金银、张清辉、陆鸿魁、冯丽莎、宋先平、刘成华、宋云顺、刘兴鹏、朱世华、何树祥被中共巧家县委、巧家县人民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
※1999年,巧家一中被云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为“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先进单位”。
※1999年,巧家一中被云南省教委认定为&“文明学校”。
※1999年,巧家一中被中共昭通地委、昭通行署表彰为“昭通地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00年,在办学水平达标晋级评估中,巧家一中晋升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中”。
※2000年7月,中共巧家一中党支部被中共巧家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0年,巧家一中团委获团昭通地委表彰“跨世纪学生素质发展夺杯赛优秀组织奖”。&
※2000年8月,刘成华老师被省政府授予“中学特级教师”称号。
※2000年,胡洋考入同济大学。冯善聪考入西南师范大学。张宇考入中南大学。华明考入辽宁工程大学。周雷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冯相、夏正亮、李洪云、林运胜考入云南大学。向易考入华中农业大学。
※2000年,陆鸿魁、宋先平、周文献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王吉鹏、刘座奎、高天富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0年,学校团委书记李艳被团地委表彰为“优秀团干部”。
※200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邓雯获一等奖,邹文鹏、杨佳、陈学国、文廷敏获二等奖,刘宗薇、严复艳、王明、杨雁麟获三等奖。刘超国、谭再娟、黄昊、曾玲、胡万桂、沈自远、万吉才、吴勇、艾维华、徐佑文获优胜奖。
※2001年,校长陆鸿魁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
※2001年,巧家一中党支部被中共巧家县委授予纪念建党80周年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2001年高考,部分学生录取情况:
周元焰&&复旦大学&&&&&&刘文君&&兰州大学
李海云&&陕西师范大学&&邓远忠&&四川电子科大
李新亚&&重庆大学&&&&&&胡付立&&山东大学
刘&&彬&&西安电子科大&&孔&&云&&哈尔滨工业大学
文朝虎&&四川师范大学&&周&&华&&长安大学
丁广昊&&重庆大学&&&&&&李&&昌&&重庆大学&
李兴亚&&重庆大学&&&&&&李宗菊&&云南大学
单明涛&&云南大学&&&&&&孙华坤&&云南大学
※2001年,刘座奎、高天富、陈正彪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陆鸿魁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日,巧一中团委组织少先队员参赛县“少儿读书知识”竞赛,荣获一等奖。
※2002年7月,巧家一中被中共昭通市委、昭通市人民政府再次认定为“文明单位”;巧一中党支部被中共巧家县委直工委表彰为“先进党支部”,陆鸿魁同志被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刘座奎、高天富、陈正彪三位同志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2年7月,在巧家县第三届运动会中,巧家一中单独组队参赛,获成人组团体总分第二名、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单项比赛中,我校夺得成人组女子篮球亚军、中学组女子篮球冠军;成人组男、女羽毛球冠军,中学组男、女羽毛球冠军;获得乒乓球成人组男、女第四名,中学组男子冠军;游泳成人组男子400米第四名,女子400米第二名、100米第三名和第五名,中学组男子100米冠军、400米冠亚军,女子100米冠军、400米冠亚军;越野跑成人组男子第五名,女子组第二名、第四名、第五名;中学组男子第五名。巧一中共获奖杯9个、奖牌2块、奖金1万余元。
※2002年7月,巧家一中派选手参加县委宣传部组织的全县演讲比赛,柏然然(学生)获得二等奖,陈洁(教师)、杨近(学生)获得三等奖,邓雯、吕莹获得鼓励奖。
※巧家一中坚持按国家教委要求开齐课、开足课,积极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培养特长学生。2002年高考专业测试,巧家一中72人英语专业口试过关,62人艺术专业(含美术和音乐)测试过关,17人体育专业测试过关(其中7人过本科线)。
※巧家一中的大操场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干燥时风起扬尘,下雨天积水泥泞,使用率低,影响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2002年秋,学校对沙土操场根治改造。整个场子,除环形跑道与百米跑道铺沥青外,其余全部筑成水泥地面。布局重新安排,操场东面设两个篮球场,另设羽毛球场五个、排球场两个,操场西缘和南缘为灌木毛叶丁香绿化带,缅桂树穿插其间。操场东侧建成露天演出舞台。
※2002年中考,巧家一中张臣民、滕健(后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夺得全县中考总分第一名、第二名。
※2002年高考部分学生录取情况
常荣华&北京邮电大学&&&赵&&鹏&中国地质大学&&
何&&剑&华东师范大学&&&丁&&磊&华东政法学院
严富华&重庆大学&&&&&&&李巧章&云南大学
黄邦荣&云南大学&&&&&&&张&&静&长安大学
王&&庆&四川师范大学&&&周应伟&湘潭大学&
※日,宁南中学部份教师到我校进行交流学习。
※2002年12月巧一中语文教研组到四川普格一中、宁南高级中学、西昌一中等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2002年,李明华老师被省政府授予“中学特级教师”称号。
※2002年,陆鸿魁校长用其“全国模范教师”奖金3000元,在其任校长期间在巧家一中设立“陆鸿魁校长奖学金”,止于2005年。
※2002年,昭一中袁怀忠老师在巧一中设立贫困优秀生资助金。
※2002年,巧家县红砖厂企业主、巧一中原高76班毕业生谢晓玲和巧一中原高33班毕业生、企业家言文杰在巧一中设立贫困优秀生生活扶助金,止于2004年。
※罗云凤老师参加市教委组织的说课活动荣获二等奖,刘阳甫老师参加县教师课堂大奖赛荣获一等奖,刘巧红老师参加县教师课堂大奖赛荣获二等奖。
※2002年完成2号教学楼修建和综合楼换顶工程,建成70座电脑室1间,建成第五个绿化区。日,《春城晚报》就巧家一中绿化、美化作图片报道。
※2003年1月,巧家一中被西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确定为“科研教改实验学校”。
※2003年春节,秦宣和、陈正彪书法作品,刘敏油画作品在龙潭展出获好评。
※2003年初,巧家一中全校动员,团结奋战,投资六万余元为3000多名师生熬制大锅药,强化卫生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取得了预防“非典”的成功。
※2003年,陆鸿魁、贺选友、刘文辉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高天富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3年3月,巧家一中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3年,启动&“巧一中党支部抚贫助学工程扶助金”(每年约7000元,由支部党员捐资设立)。
※日至22日,香港“苗圃行动”导师到一中上英语课,开座谈会、晚会。
※2003年4月,巧家一中成立“火凤文学社”、《巧家一中报》编辑部、巧一中艺术团。《巧家一中报》创办,陈正彪任常务副主编。
※2003年7月,中共昭通市委授予巧家一中“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03年7月,西南师大在巧家一中开设的《课程与教学论》研修班开课。
※2003年中考,全县前1至6名均是巧家一中学生,申丽君夺得中考第一名;全县前10名中巧家一中学生占8名;全县前20名中巧家一中学生占15名;全县预选昭一中和水富云天化中学537分以上67名学生中巧家一中占31名;全县3284名考生中达高中录取线409分以上者占26.8%,巧一中394名考生中达409分以上者占46.4%,超过近20个百分点。
※2003年高考,巧家正式录取319人,录取率位居昭通市11个县区第四位,上线率居第五位。部分考入大学学生名单如下:
孔维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杨&昊&北京邮电大学
何昌国&北京科技大学&&&&&&徐甫坤&四川大学
陈明媚&山西医科大学&&&&&&杨雁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李&&爽&上海东华大学&&&&&&郭志祥&西安电子科大
廖昌启&东北林业大学&&&&&&李可文&云南大学
唐培万&云南大学&&&&&&&&&&李洪斌&云南师范大学
卢佳俊&昆明理工大学&&&&&&张艳霞&云南大学
高&&勇&大连大学&&&&&&&&&&贾&&伟&广西大学&&
王华诚&昆明理工大学&&&&&&艾维华&云南大学
何昌勇&昆明理工大学&&&&&&岳学坤&云南师范大学
杨&&成&云南大学&&&&
※为了烈士陵园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2003年8月初,巧家县委政府正式作出决定:另选新址(县城北面黎明二社)搬迁烈士陵园,原址划归巧家一中,投资400多万元的巧家一中科技大楼修建于此。
※日,由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协会理事、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专家组成员、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李森博士负责的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有效教学动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研究”的子课题“中学有效教学动力实验研究”在巧家一中启动。开展有效教学动力研究,对于提高教师整体教育科研水平,重构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有效实施新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日,受云南电视台之邀,巧家一中十名教师在校长陆鸿魁带领下,走进《云南大不同》演播厅,参与节目制作。
※日,巧家县禁毒委在巧一中操场举行隆重的“禁毒教育示范学校”授牌仪式,授予巧家一中为全县唯一的“禁毒教育示范学校”,相关单位干部职工及城区学校师生万余人参加了大会,县委副书记平锦作重要讲话。巧家一中在“禁毒及创建无毒县活动”中获巧家县委、县政府表彰“特别奖”。
※日至30日,云南省教卫科系统民主管理、校(院、所)务公开工作表彰大会在昆明举行,巧家一中被表彰为“先进单位”,尹学勇副校长出席表彰会。在全省受表彰的45个单位中,昭通市唯有巧家一中获此殊荣。
※日,香港苗圃行动组织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籍及华籍香港志愿导师共11人,到巧家一中进行为期两天的教学与交流活动,为初一至高三各年级学生授课96节;组织英语教师口语培训一次;进行示范教学两节;组织英语教学心得交流讲座两次。28日晚,巧家一中全校师生和志愿导师在本校操场举行隆重的英语晚会。
※2003年12月,学校组织师生为昭通鲁甸地震灾区捐款3651.20元,捐实物200余件。
※2003年12月,在巧家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中,巧家一中获诗歌朗诵集体一等奖、文艺汇演二等奖。
※日,巧家一中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创建是省教育厅电教馆推出的两大工程即现代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之一,其目的旨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讨新的更有效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带动全省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004年7月,修复月潭书院工程开工,后因资金无继,完成主体建设后停工。&
※2004年,陆鸿魁、刘座奎、荣昌元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高天富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4年9月第二十个教师节,刘座奎、沈顺荣、熊榜玲、周文献、刘成华被中共巧家县委、巧家县人民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
※2004年中考,巧家一中学生陈艳摘取状元,全县600分以上的4名考生中巧一中占3名,全县前15名中巧一中占9名,全县预选昭一中和水富云天化中学553分以上47名学生中巧一中占24名,高中录取率超过全县25.4个百分点。&&
※2004年高考,巧家一中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300人大关,达307人。部分学生录取情况如下:
向云明&浙江大学&&&&&&&薛永波&中国石油大学
文廷刚&北京师范大学&&&刘忠琪&华北电力大学&&
赵&&雪&北京工商大学&&&夏仁俊&上海理工大学
谢致梅&北京工商大学&&&谭&&伟&西南师范大学
仲晓蕾&西南师范大学&&&周育鹏&中国地质大学
柳品波&四川大学&&&&&&&王&&明&四川大学
解道兴&西北大学&&&&&&&高泽勇&陕西科技大学&&
尹学渊&四川大学&&&&&&&严富艳&重庆大学
贺传现&西北大学&&&&&&&姜连祥&云南大学&
张秀忠&燕山大学&&&&&&&李会林&延边大学&
李正安&青岛大学&&&&&&&袁应红&燕山大学&&&
※2004年,尹学勇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刘文辉被中共昭通市委、昭通市人民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
※2004年9月起,巧家一中停招初中学生。
※日,巧家一中通过行政会研究决定实行“校级考试特优生”奖励办法([2004]28号文),对每次中期、期末校级考试中获得各级部前三名的优秀学生予以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并分别发给300元、200元、100元的奖励,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向更高目标冲刺。后奖励扩展至前10名。
※在日至28日举行的巧家县教育系统第三届“园丁杯”篮球运动会上,共有来自全县的54个球队参赛(男队36个、女队18个),巧一中女队获第二名、男队获第三名。
※经巧家县委、政府同意,巧家一中学生公寓(住女生)通过向教职工借款筹资360万元,于2005年6月破土动工。
※2005年7月,巧一中党支部被中共巧家县委直工委表彰为“先进党支部”,刘座奎同志被中共巧家县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刘文辉、沈顺荣被县直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5年中考,第一、第二、第三名均是巧一中学生;全县前10名中巧一中学生占7名;全县预选昭一中和云天化中学550分(不含综合科)以上37名学生中巧一中占17名,所占比例中项45.9%。初194班邵琪夺得巧家县中考状元,其中考成绩列全市第四名。
※2005年高考,硬上线455人,比2004年多150人,首次突破450人大关,其中本科上线占总上线人数的54.99%,高三年级154班(艺术特色班)上线率为100%。部分学生录取情况如下:
何元章&&华东理工大学&&&&&&朱万成&四川大学
陈&&波&&中国石油大学&&&&&&蒲运杰&华东交通大学&
周&&银&&重庆邮电学院&&&&&&李国忠&华中科技大学
罗&&云&&西北大学&&&&&&&&&&余庆祥&西南师范大学
张臣民&华中科技大学&&&&&&&何&&旭&&云南大学&
潘明发&云南大学&&&&&&&&&&&陈正能&昆明理工大学&&&&&&
陈祥文&南昌医学院&&&&&&&&&殷文智&西南科技大学
高美成&云南师范大学&&&&&&&李时超&云南师范大学
赵登檐&云南师范大学&&&&&
※2005年9月,巧家一中被县教育局确定为“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05年10月,在巧家投资铅锌矿产业的奥威公司捐资十万元在巧家一中设立助学金,巧家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蒋成旭到校捐赠仪式大会讲话。
※2005年10月,巧家一中团委被共青团昭通市委表彰为“五四”红旗团委。高158班团支部书记李昱、高153班团支部书记李国忠被团市委表彰为“优秀共青团员”。
※在“《云南省教育成果》系列活动――云南省教育工作者优秀论文大赛”评选活动中,巧家一中政治教师王丕元《新探学生合作制定政治教学目标》一文获一等奖。
※2005年10月,政教处组织高二年级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秦科麟警官到场作法制讲话。
※日,友好学校宁南高级中学校长周红云率11名教师到巧家一中交流学习。
※在《人民文学》举办的中国校园文学“新人杯”作文大赛中,高158班学生邓霖以作品《16岁,半成年》荣获一等奖,高177班林早瑞、高158班刘永崇、初199班王静缄的作品获三等奖。
※2005年12月,学校党支部开展双评活动,行政组织年终履职考核。
Copyright &2011 巧家县第一中学
地址:巧家县新华路 电话: 传真: 邮编:654600 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朋友的名言警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