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微生物学之父之父是谁,其有何贡献

微生物学整理-百度文库
微生物学整理
83.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微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坏境条件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84.嗜极菌或极端微生物:凡依赖于高温、低温、高酸、高碱、高盐、高毒、高渗、高压、干旱或高辐射强度等极端环境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85.根系微生物:又称根圈微生物,生活在根系邻近土壤,依赖根系的分泌物、外渗物和脱落细胞而生长,一般对植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正常菌群。
86.附生微生物:生活在植物地上部分表面,主要借植物外渗物质或分泌物质为营养的微生物。
87.互生: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面有利于双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
88.共生: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
89.寄生: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前者称为寄生物,后者为宿主或寄主。
90.拮抗:指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91.捕食:又称猎食,指一种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92.产甲烷菌:是一类必须生活在严格厌氧生境下并伴有甲烷产生的古生菌,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呈现明显的多样性。
93.种:是一个基本分类单元,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的其他物种有着明显差异的一大群菌株的总称。
94.新种:是指权威性的分类、鉴定手册中从未记载过的一种新分离并鉴定过的微生物。
95.亚种:是进一步细分时所用的单元,一般指除某一明显而稳定的特征外,其余鉴定特征都与模式种相同的种。
96.菌株:又称品系,它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繁殖而成的纯遗传型群体及其一切后代。
二、简答题
1.简述微生物学发展史上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1)史前期——朦胧阶段(约8000年前1676)
特点:人们虽然没有看到微生物,但已经不自觉的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止有害微生物。代表人物: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2)初创期——形态学时期()
特点:这一时期微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代表人物:列文虎克,微生物学的先驱者。
(3)奠基期——生理学时期()
特点: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是查找各种病原微生物,把微生物学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的新水平,建立了系列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代表人物: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和科赫(细菌学的奠基人)。
(4)发展期——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特点: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微生物学家的研究工作从上一时期的查找病原微生物转移到寻找各种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代表人物:E.Büchner生物化学奠基人。
(5)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特点:微生物学从一门运用学科发展为前沿基础学科,其研究工作进入分子水平,而微生物因其不同于高等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而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应用研究方面,向着更自觉、更有效和可认为控制的方向发展,与遗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紧密结合,成为新兴生物工程的主角。代表人物:J.Watson和F.Crick:分子生物学奠基人。
2.巴斯德的贡献
(1)否定自然发生学说(曲颈瓶实验),建立胚种学说。
(2)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3)推动免疫学的产生。
(4)研究“酒病”、蚕病、鸡霍乱、牛羊炭疽病、人类狂犬病。
(5)发明巴氏消毒法。
(6)制作炭疽病和狂犬病的疫苗。
3.科赫的贡献
(1)建立平板分离法、细菌染色,悬滴培养和显微摄影等技术。(2)分离了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霍乱弧菌等重要病原菌。(3)提出并证实病原菌必须遵循的科赫法则。
4.微生物共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最基本的是体积小,面积大。原因:由于微生物是一个如此突出的小体积大面积系统,从而赋予它们其有不同于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个共性。
5.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1)生产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例如:面包、酱油、醋、味精、奶酪、酒和泡菜。(2)生产医药产品。各种抗生素、维生素、生长激素和疫苗等。(3)生产轻工、化工、农用产品。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农药和有机溶剂。(4)修复环境。肥沃土壤。如:固氮菌,净化污水。(5)物质循环、再生资源。新材料:生物塑料、纳米材料、微电子材料、磁性材料、液晶材料、耐高压材料、生物计算机。(6)生物能源:酒精、沼气、氢气、微生物电池、藻类生产燃料。(7)理论研究的对象:理想材料、遗传工程的研究、高等动植物的研究。(8)生物工程的主角: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
6.细菌的细胞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
基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核区、核糖体、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特殊构造:鞭毛、芽孢、荚膜。细胞壁的功能:(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3)渗透屏障,阻拦酶蛋白和某些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质(分子量大于800)进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溶菌酶、消化酶和青霉素等有害物质的损伤(4)细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的物质基础。细胞膜的功能:(1)选择性的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2)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3)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分(肽聚糖、磷壁酸、LPS、荚膜多糖等)的重要基地(4)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是细胞的产能场所(5)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细胞质主要成分: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机构)、贮藏物、多种藻类和中间代谢物、质粒、各种营养物和大分子的单体等。核区“细菌等原核生物负载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鞭毛,具有运动功能。芽孢: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是否能消灭芽孢是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营养态细胞;产芽孢细菌的保藏多用其芽孢。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也有一些球菌。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臵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荚膜具有保护作用,保护不受宿主白细胞的吞噬。
7.比较G+和G-细菌细胞壁的异同。
G+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大和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含有肽聚糖和磷壁酸。G-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较G+细菌薄,层次较多,成分较复杂,肽聚糖层很薄,机械强度较G+细菌弱。相同点:他们都含有肽聚糖。不同点:G+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很高,磷壁酸含量较高,类脂质一般没有,无蛋白质;G-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很低,无磷壁酸,类脂质和蛋白质含量都较高。
8.简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1)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2)乙醇脱色:G+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且不含类脂,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G-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细胞退成无色。(3)复染:G-细菌呈现红色,而G+细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重要性:革兰氏染色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这一染色,几乎可把所有的细菌分成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两个大类,因此它是分类鉴定菌种时的重要指标。又由于这两大类细菌在细胞结构、成分、形态、生理、生化、遗传、免疫、生态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任何细菌只要通过简单的革兰氏染色,就可提供不少其他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信息。
9.简述链霉菌形态构造特点
(1)基内菌丝:又称营养菌丝,是紧贴固体培养基表面并向培养基里面生长的菌丝。色浅、较细,其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和排泄代谢产物,一般没有隔膜,有的产生色素。(2)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向空中形成气生菌丝,色较深、直径较粗,直形或弯曲状而分枝有的产生色素。
10.简述真菌的特点
(1)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以产生大量孢子进行繁殖(3)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4)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5)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6)陆生性较强
11.简述酵母菌的特点
(1)生活史上,个体主要以单细胞状态存在。(2)多数为出芽繁殖,也有的裂殖(3)能发酵糖类产能(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5)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12.图示酵母菌细胞构造,并指出其细胞壁的结构特点。
细胞结构:书48.细胞壁的结构特点:(1)化学组成:三明治状的“酵母纤维素”:分三层,外层为甘露糖,内层为葡聚糖,其间夹有一层蛋白质分子。芽痕周围有少许几丁质。(2)原生质体的制备:用蜗牛消化酶水解细胞壁。
13.简述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图示酿酒酵母的生活史,并说明各阶段的特点。
繁殖方式:(1)无性繁殖:芽殖、裂殖、产生掷孢子等无性孢子。(2)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及子囊孢子。生活史:书51.各阶段的特点:(1)子囊孢子发芽产生单倍体营养细胞(2)单倍体营养细胞出芽繁殖(3)异性营养细胞接合,质配核配,形成二倍体细胞(4)二倍体营养细胞不进行核分裂,出芽繁殖(5)二倍体细胞变成子囊,减数分裂,形成4子囊孢子(6)子囊破壁后释放出单倍体子囊孢子。
14.霉菌的有性和无性孢子主要有哪些?
无性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芽孢子、掷孢子。有性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15.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及繁殖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菌落特点:细菌:呈现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等。放线菌: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上有一薄层彩色的“干粉”;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菌落的正反面颜色常不一致,以及在菌落边缘的琼脂平面有变形的现象。酵母菌:菌落颜色比较单调,多以乳白色或矿烛色为主,只有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凡不产假菌丝的酵母菌,其菌落更为隆起,边缘极为圆整;会产生大量假菌丝的酵母菌,则其菌落较扁平,表面和边缘较粗糙。霉菌:菌落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松或紧的蛛网状、绒毛状、棉絮状或毡状;菌落与培养基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构造,以及边缘与中心的颜色、构造常不一致。繁殖方式:细菌主要为裂殖,少数种类进行芽殖。放线菌多数借各种孢子进行繁殖,少数是以基内菌丝分裂形成孢子状细胞进行繁殖的。酵母菌多数以芽殖繁殖,少数以裂殖、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的方式繁殖。原因:因为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和生理类型不尽相同,所以在其菌落形态、构造等特征上也有各自的特点。
16.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原生质体制备方法。
细胞壁成分的异同:细菌分为G+和G-,G+肽聚糖含量高,G-含量低。放线菌为G-,其细胞壁具有G-所具有的特点。酵母菌和霉菌为真菌,酵母菌的细胞壁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而霉菌的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蛋白质、葡聚糖。原生质体制备方法:G+菌原生质体获得:青霉素、溶菌酶;G-菌原生质体获得:EDTA螯合剂处理,溶菌酶;放线菌:青霉素、溶菌酶;霉菌:纤维素酶;酵母菌:蜗牛消化酶。
17.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可分化出哪些特化结构?
(1)营养菌丝体:伸入培养基吸收营养(2)气生菌丝体:向空中生成,形成繁殖器官。营养菌丝的特化结构:假根、吸器、附着枝、附着胞、菌核、菌索、匍匐菌丝、菌环和菌网。气生菌丝的特化结构:子实体。
18.朊病毒与真病毒的主要区别
贡献者:xu
371人阅读 | 603KB
46人阅读 | 39KB
357人阅读 | 247KB
235人阅读 | 364KB
11803人阅读 | 212KB
77人阅读 | 56KB
511人阅读 | 340KB
53人阅读 | 123KB
3人阅读 | 48KB
164人阅读 | 79KB
06-10 10:53考点:生物学史
分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解答:解:A、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A错误.B、巴斯德在微生物学上具有突出贡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B正确.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C错误.C、亚历山大?弗莱明(公元年),英国细菌学家.是他首先发现青霉素.后英国病理学家弗劳雷、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改进,并成功的用于医治人的疾病,三人共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C错误;D、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D错误.故选;B.
点评: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生物
认真回答和识别下列图中的植物,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B是,属于植物.(2)图中是从水生发展到陆生的一类小型植物,是植物界的开路先锋.(3)如果按照生殖方式来分,图中A,B,C分为一组,属于植物,E,F的不同点是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4)D,E都用种子繁殖,但D的种子的胚有片子叶,E的根系属于根系.
科目:初中生物
探究实验“家蚕喜欢吃桑叶还是喜欢吃青菜叶?”并按要求回答问题.提供的实验材料有:家蚕若干,大纸盒1个,桑叶若干,青菜叶若干等.(1)提出问题:家蚕喜欢吃桑叶还是喜欢吃青菜叶?(2)作出假设:(3)实验:取二十条家蚕,放在纸盒里,然后再向纸盒放进和,观察其取食的实物.(4)现象:一段时间后,纸盒中的桑叶没有了,剩下了青菜叶.(5)上述的(3)实验设计如果需要完善的话,你认为怎样完善?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的科学态度.
科目:初中生物
“世上只有妈妈好”,动物母亲也伟大,请看下面的资料:最慈爱的妈妈:箭毒蛙妈妈产卵后,会将受精卵背到很高的凤梨科植物的树冠上,这里的树叶间会形成一个个“小水塘”,既湿润,又安全,不过,每次箭毒蛙老妈只能背一个卵宝宝,但为了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它会不厌其烦地往返一趟又一趟,直到安置好所有的宝宝;然后,还会在每个“婴儿房”内定期排下一颗未受精的卵,给孩子们当食物.最瘦的妈妈:象海豹妈妈怀孕前体重有700多千克,怀孕后体重飞快增长,小宝宝一出生,它的体重又会迅速减少将近300千克,真是为子消得母憔悴,身材消瘦终不悔啊!最“可怕”的妈妈:凯门鳄妈妈皮肤覆盖角质鳞片,满嘴獠牙,可此刻看起来也充满柔情蜜意,因为它的嘴巴里衔着它的宝宝,她只是想用大嘴巴把宝宝运到安全的地方而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妈妈:章鱼妈妈在洞穴口守护着一团卵宝宝,还不时用触腕温柔地抚摸着卵宝宝,搅动海水,为它们带来最新鲜的氧气.她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这里,没有吃任何东西,持续几周后,直到有一天,它发现卵宝宝们有动静,就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孵化出来的小章鱼推出洞穴,最后安详地倒在洞穴旁.“忍疼割爱”的妈妈:海虱这种甲壳动物它们在分娩时要经历巨大痛苦.在准备分娩时,雌海虱会背朝下躺在地上,小海虱把海虱妈妈的肚子咬穿,来到这个的新世界.(1)上述动物中,与娃娃鱼相同特征最多的是,身体外有外骨骼的是,体温恒定的是.(2)凯门鳄比蛙类更适于陆地生活的原因包括:它的受精场所是,它产的卵比蛙卵以便后代充分发育,且卵外的坚硬卵壳除保护作用外还有作用.(3)箭毒蛙的发育过程是发育,幼体发育的食物来源是.(4)上述动物的这些繁殖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是属于行为.(5)你读了上述资料,联想起自己的父母,有何感想?.
科目:初中生物
肇庆市鼎湖山的国家一级保护蕨类食物是(  )
A、鼎湖钓樟B、黑桫椤C、铁线蕨D、桫椤
科目:初中生物
家庭制作酸奶的过程如下:①将鲜牛奶煮沸后冷却到30℃左右&&②加入少量酸奶&&③搅拌均匀置于密闭环境&&④将容器放在30℃-40℃环境.其中①②分别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过程的(  )
A、接种,灭菌B、灭菌,接种C、制作培养基,接种D、接种,恒温培养
科目:初中生物
下列动物中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青蛙B、非洲草原上的一个狮群C、养鸡场一个鸡舍里所有的母鸡D、同一片森林中筑巢的喜鹊
科目:初中生物
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A、P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B、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C、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D、F可以表示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科目:初中生物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岛上山茶棕榈、马齿觅随处可见,仙人掌遍地丛生.海鸟飞掠、蛇虫匍行,海藻丰盛、鱼虾群集,好一派海岛风光.(1)从生态学角度看,海里的各种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以及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2)虾吃藻,鱼吃虾,鸟吃鱼,蛇吃鸟,这些生物因为食物的关系而构成了一条.(3)钓鱼岛上的山茶、棕榈、马齿觅、仙人掌、海藻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海鸟、蛇虫、鱼虾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4)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呼吸方式不同,蛇好马用肺呼吸,而鱼用呼吸.(5)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自于能.(6)岛上海风强劲,各种植物都生长得低矮粗壮,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A.反应&& B.适应&& C.变异&& D.突变.基础微生物学部分的思考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基础微生物学部分的思考题
基​础​微​生​物​考​试​思​考​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现代食品微生物学习题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99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习题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生物之父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