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地球之肾肾湿地除了介绍湿地功能还介绍了什么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 详细信息
湿地生态系统与功能 “地球之肾”&“生物超市”
时间: 16:40:37&&& 来源:http://www.hb114.cc
古老的人类多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诞生、演化和传承都离不开湿地,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择水而居、依水而兴”的历史。
湿地被誉为
“地球之肾”,在雾霾袭城的今天,择湿地而居可远离雾霾的言论被许多人认同。这种言论是否正确?人类应怎样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越来越紧缺的湿地资源和湿地生态?本刊编辑与在湿地生态方面有颇多研究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姜明研究员进行对话,以期提高公众的湿地意识,共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自我国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后,我国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共46处,覆盖的面积达到400万公顷,对我国湿地保护及生态功能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湿地具有的生态功能,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由于湿地具有提供水源地、调蓄洪水、污染物降解、营养物转化等滤过功能,因而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是一个巨大的水分蓄积库,湿地植物可以蓄积大量的水分,同时湿地土壤也可以保持大于其本身重量3-9倍或更高的蓄水量,其草根层和泥炭层孔隙度可达72%~93%,饱和持水量830%~1030%,最大持水量为400%~600%,出水系数为0.5天左右,因此它的蓄水和透水能力较强。
湿地具有的巨大食物链及其所支撑的丰富生物多样性,为众多的野生动植物提供独特的生境,具有丰富的遗传物质,因此湿地被称为“生物超市”。例如一些鱼类可以借助湿地完成产卵并度过幼年期;湿地还可以为许多迁徙鸟类提供停歇、休息和取食的场所。尽管湿地只占地球面积的6%,但在不包括一些未知物种的前提下,它却提供了20%的物种和基因资源。
湿地具有排放及固定温室气体的功能,是二氧化碳的“汇”和全球尺度上的气候“稳定器”,
具有物质“源”、“汇”及“转换器”的功能;同时湿地具有“冷湿效应”,因此目前在全球变化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泥炭地是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其面积约占全球土地总面积的3-4%,但它却储存了约5400亿吨的碳,分别占全球碳总储量的1.5%,以及陆地植被和土壤中碳储量的25%-30%。
湿地还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由于其具有优美的风光及景色,可为人们提供重要的旅游、休闲场所。湿地还可提供重要的科研基地,为研究湿地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提供重要的科研场所。因此,湿地是可为全球提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极为重要的生态系统。
不区分大小写2014年安徽公务员面试热点:“地球之肾”衰竭退化,湿地亟须法规保护
09:32:23&&&来源:&&& 点击:
2014年安徽公务员面试热点:&地球之肾&衰竭退化,湿地亟须法规保护
--推荐阅读--
欢迎加入2014年安徽公务员面试QQ群:
【背景链接】
过度捕捞、污染、基建占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空间正被不断挤压。日,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中的一组数据须引起高度关注:近10年间,全国湿地面积同口径下减少了339.63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337.62万公顷。此外,河流、湖泊湿地沼泽化,河流湿地转为人工库塘等情况也很突出。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但从总体看,面积在减少、功能在退化。当前,湿地消失有两种表现,一是围垦之后湿地直接消失,二是湿地污染。湿地最大的功能是净化水质、降解污染,但污染一旦超过生态承载力,湿地就变成水下荒漠,对生态系统是毁灭性的打击。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造成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功能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有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占用和改变湿地用途是主要原因。当前,威胁湿地生态状况的主因从十年前的污染、围垦和非法狩猎三大因素转变为现在的污染、围垦、基建占用、过度捕捞和采集、外来物种入侵五大因素。
[存在问题]
从此次调查结果反映出我国湿地资源保护与发展依然面临着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有所减退。由于污染、围垦等原因,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减退。仅从湿地鸟类资源变化情况看,两次调查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呈现减少趋势,超过一半的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 & 更多点击查看:&
[责任编辑:梁天成]
畅销榜1¥128.402¥135.60345&&您访问的页面没有找到~
浏览器将在 秒钟后带您&&湿地简介_什么是湿地_湿地指什么_湿地拼音、示例、用法、来源
湿地拼音:shī dì 目录定义  英文名称(wetland)  由于湿地和水域、陆地之间没有明显边界,加上不同学科对湿地的研究重点不同,造成湿地的定义一直存在分歧。   国际湿地公约采用广义的湿地定义,这一定义包含狭义湿地的区域,有利于将狭义湿地及附近的水体、陆地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保护和管理。   湿地的研究活动则往往采用狭义定义。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保护机构于1979年在“美国的湿地深水栖息地的分类”一文中,重新给湿地作定义为:“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一至几个以下特征:  (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  (2)底层土主要是湿土;  (3)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定义还指湖泊与湿地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按照这个湿地定义,世界湿地可以分成二十多个类型,这个定义目前被许多国家的湿地研究者接受。   湿地的水文条件是湿地属性的决定性因素。水的来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续期和频率决定了湿地的多样性。水对湿地土壤的发育有深刻的影响。湿地土壤通常被称为湿土或水成土(Hydric Soil)。简介  湿地这一概念在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广义定义。  按照广义定义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一个地区内常常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又常常分布于多个地区。中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国家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负责推动湿地保护和执行工作。截至2009年11月,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已达37处。其实中国独特的湿地何止37处,许多湿地因为养在深闺无人识,至今仍无人问津。  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潮湿或浅积水地带发育成水生生物群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综合体。是陆地、流水、静水、河口、和海洋系统中各种沼生、湿生区域的总称。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湿地分类基本分五大类  海域   潮下海域:低潮时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无植物生长的浅水水域,包括海湾和海峡;潮下水生植被层,包括各种海草和热带海洋草甸;珊瑚礁。   潮间海域:多岩石的海滩,包括礁崖和岩滩;碎石海滩;潮间无植被的泥沙和盐碱滩;潮间有植被的沉积滩,包括大陆架上的红树林。   河口   潮下河口:河口水域即河口永久性水域和三角洲河口系统。   潮间河口:具有稀疏植物的潮间泥、沙或盐碱滩;潮间沼泽包括盐碱草甸、潮汐半盐水沼泽和淡水沼泽;潮间有林湿地包括红树林、聂帕榈和潮汐淡水沼泽林。   泻湖湿地:半咸至咸水湖,有一个或多个狭窄水道与海相同。   盐湖(内陆排水区):永久性和季节性的盐水或碱水湖泥滩和沼泽。   河流   永久性的河流:永久性的河流和溪流,包括瀑布;内陆三角洲。   暂时性的河流:季节性和间歇性流动的河流和溪流;河流洪泛平原,包括河滩,洪泛河谷和季节性泛洪草地。   湖泊   永久性的湖泊:永久性的淡水湖(8kO以上),包括遭季节性或间歇性淹没的湖滨;永久性的淡水池塘(8kO以上)。   季节性的湖泊:季节性淡水湖(8kO以上),包括洪泛平原湖。   人工水面  如水库、池塘、水稻田等属于广义湿地,得到湿地公约的认可。湿地公约分类  天然湿地   (一)海洋/海岸湿地  A - 永久性浅海水域:多数情况下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包括海湾和海峡。  B - 海草层:包括潮下藻类、海草、热带海草植物生长区。  C - 珊瑚礁:珊瑚礁及其邻近水域。  D - 岩石性海岸:包括近海岩石性岛屿、海边峭壁。  E - 沙滩、砾石与卵石滩:包括滨海沙州、海岬以及沙岛;沙丘及丘间沼泽。  F - 河口水域:河口水域和河口三角洲水域。  G - 滩涂:潮间带泥滩、沙滩和海岸其他咸水沼泽。  H - 盐沼;包括滨海盐沼、盐化草甸。  I - 潮间带森林湿地:包括红树林沼泽和海岸淡水沼泽森林。  J - 咸水、碱水泻湖:有通道与海水相连的咸水、碱水泻湖。K - 海岸淡水湖:包括淡水三角洲泻湖。  Zk(a) - 海滨岩溶洞穴水系。滨海岩溶洞穴  (二)内陆湿地  L - 永久性内陆三角洲:内陆河流三角洲。  M - 永久性的河流:包括河流及其支流、溪流、瀑布。  N - 时令河:季节性、间歇性、定期性的河流、溪流、小河。  O - 湖泊:面积大于8公顷永久性淡水湖,包括大的牛轭湖。  P - 时令湖:大于8公顷的季节性、间歇性的淡水湖;包括漫滩湖泊。  Q - 盐湖:永久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水湖。  R - 时令盐湖:季节性、间歇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水湖及其浅滩。  Sp - 内陆盐沼:永久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水沼泽与泡沼。  Ss - 实令碱、咸水盐沼:季节性、间歇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性沼泽、泡沼。  Tp - 永久性的淡水草本沼泽、泡沼;草本沼泽及面积小于8公顷泡沼,无泥炭积累,大部分生长季节伴生浮水植物。  Ts - 泛滥地:季节性、间歇性洪泛地,湿草甸和面积小于8公顷的泡沼。  U - 草本泥炭地。无林泥炭地,包括藓类泥炭地和草本泥炭地。  Va - 高山湿地;包括高山草甸、融雪形成的暂时性水域。  Vt - 苔原湿地;包括高山苔原、融雪形成的暂时性水域。  W - 灌丛湿地;灌丛沼泽、灌丛为主的淡水沼泽,无泥炭积累。  Xf - 淡水森林沼泽:包括淡水森林沼泽、季节泛滥森林沼泽、无泥炭积累的森林沼泽。  Xp - 森林泥炭地;泥炭森林沼泽。  Y - 淡水泉及绿洲。  Zg - 地热湿地。温泉。  Zk(b) - 内陆岩溶洞穴水系。地下溶洞水系。  注:“漫滩”是一个宽泛的术语指一种或多种湿地类型,可能包括R、Ss、Ts、W、Xf、Xp或其它湿地类型的范例。漫滩的一些范例为季节性淹没草地(包括天然湿草地)、灌丛林地、林地和森林。漫滩湿地在此不作为一种具体的湿地类型。  人工湿地  1 - 水产池塘。例如鱼、虾养殖池塘。  2 - 水塘。包括农用池塘、储水池塘,一般面积小于8公顷。  3 - 灌溉地。包括灌溉渠系和稻田。  4 - 农用泛洪湿地。季节性泛滥的农用地,包括集约管理或放牧的草地。  5 - 盐田。晒盐池、采盐场等。  6 - 蓄水区。水库、拦河坝、堤坝形成的一般大于8公顷的储水区。  7 - 采掘区。积水取土坑、采矿地。  8 - 废水处理场所。污水场、处理池、氧化池等。  9 - 运河、排水渠。输水渠系。  Zk(c) - 地下输水系统。人工管护的岩溶洞穴水系等。湿地生物  湿地最富有生物的多样性,仅中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2760余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156科、437属、1380多种。湿地植物从生长环境看,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从植物生活类型看,有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和飘浮型等;从植物种类看,有的是细弱小草,有的是粗大草本,有的是矮小灌木,有的是高大乔木。湿地动物的种类也异常丰富,中国已记录到的湿地动物有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无脊椎动物、真菌和微生物),其中水大约250种,鱼类约1040种。鱼类中淡水鱼有500种左右,占世界上淡水鱼类总数的80%以上。因此,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的观点看,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湿地功能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物质生产  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七里海沼泽湿地是天津沿海地区的重要饵料基地和初级生产力来源。据初步调查,七里海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水生、湿生植物群落100多种,其中具有生态价值的约40种。哺乳动物约10种,鱼蟹类30余种。芦苇作为七里海湿地最典型的植物,苇地面积达7186公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不仅是重要的造纸工业原料,又是农业、盐业、渔业、养殖业、编织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还能起到防风抗洪、改善环境、改良土壤、净化水质、防治污染、调节生态平衡的作用。另外,七里海可利用水面达10000亩,年产河蟹2000吨,是著名的七里海河蟹的产地。大气组分调节  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湿地生境也会排放出甲烷、氨气等温室气体。 沼泽有很大的生物生产效能,植物在有机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CO2和其他气体,特别是一些有害的气体。沼泽地上的氧气则很少消耗于死亡植物残体的分解。沼泽还能吸收空气中粉尘及携带的各种菌,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另外,沼泽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通过沼泽能吸附金属离子和有害成分。水分调节  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七里海湿地是天津滨海平原重要的蓄滞洪区,安全蓄洪深度3.5-4m。  沼泽湿地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部分发育在负地貌类型中,长期积水,生长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茎交织,残体堆积。潜育沼泽一般也有几十厘米的草根层。草根层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于本身绝对干重3~15 倍的水量。不仅能储蓄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环中起着良好的作用。据实验研究,一公顷的沼泽在生长季节可蒸发掉7415吨水分,可见其调节气候的巨大功能。净化  沼泽湿地象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沼泽湿地能够分解、净化环境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假如没有了湿地,好比一个人被割去了肾脏。  如氮、磷、钾及其他一些有机物质,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被生物体贮存起来,或者通过生物的转移(如收割植物、捕鱼等)等途径,永久的脱离湿地,参与更大范围的循环。  沼泽湿地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物,具有很强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克星。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利用湿地植物的这一生态功能来净化污染物中的病 毒,有效的清除了污水中的“毒素”,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例如,水葫莲、香蒲和芦苇等被广泛地用来处理污水,用来吸收污水中浓度很高的重金属 镉、铜、锌等。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有人作了如下试验,将废水排入河流之前,先让它流经 一片柏树沼泽地(湿地中的一种),经过测定发现,大约有98%的氮和97%的磷被净化排除了, 湿地惊人的清除污染物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印度卡尔库塔市(Calcutta)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该城所有的生活污水都被排入东郊的一个经过改造的湿地复合体中。这些污水被用来养鱼,鱼产量每年每公顷可达2.4吨;也可用来灌溉稻田,每公顷年产水稻2吨左右。另外,还在倾倒固体垃圾的地方种植蔬菜,并用这些污水来浇灌。大量的营养物以食物形式从污水中排除出去。卡尔库塔城东的湿地成为一个如此低费用处理生活污水并能同时获得食物的世界性典范。提供动物栖息地  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沼泽湿地特殊的自然环境虽有利于一些植物的生长,却不是哺乳动物种群的理想家园,只是鸟类能在这里获得特殊的享受。因为水草丛生的沼泽环境,为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巢、避敌的良好条件。  在湿地内常年栖息和出没的鸟类有天鹅、白鹳、鹈鹕、大雁、白鹭、苍鹰、浮鸥、银鸥、 燕鸥、苇莺、掠鸟等约200种。而且该湿地是西伯利亚和东北地区鸟类南迁越冬的中途站。调节局部小气候  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汽,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使宁河县成为天津市气候较为湿润的地区之一。国际重要湿地标准  《湿地公约》第二条规定,每个缔约方必须把本国至少1块湿地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且被纳入的湿地必须符合标准。  标准1:如果一块湿地包含适当生物地理区内一个自然或近自然湿地类型的一处具代表性的、稀有的或独特的范例,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标准2:如果一块湿地支持着易危、濒危或极度濒危物种或者受威胁的生态群落,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标准3:如果一块湿地支持着对维护一个特定生物地理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的植物和/动物种群,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标准4:如果一块湿地在生命周期的某一关键阶段支持动植物种或在不利条件下对其提供庇护场所,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标准5:如果一块湿地定期栖息有2万只或更多的水禽,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标准6:如果一块湿地定期栖息有一个水禽物种或亚种某一种群1%的个体,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标准7:如果一块湿地栖息着绝大部分本地鱼类亚种、种或科,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种间和/或种群间的关系对湿地效益和/或价值具有代表性,并因此有助于全球生物多样性,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截至2009年,中国共有37块湿地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可参看“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公益  湿地国际联盟(WIU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环境署(UNE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ILEC)、联合国基金会、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遗产基金会等多个国际组织及公益基金与中国湿地联盟(WAP公益保护组织)、中湿绿联国际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等在全球,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世界遗产保护及环境教育等。目前,湿地联盟(WAP组织)已经在中国及亚太地区受理和评估所需保护规划的湿地项目,社会个人及当地湿地都可向湿地联盟提出“公益保护”,国际组织各方代表们与公益投融资保护专家曾德才先生已对多个区域性湿地保护提供项目评估与国际公益基金的配套保护。  该组织正开展区域性及地方“湿地保护申请”的受理中。目前该保护联盟正在对多个“受威胁”和“正在消失”的湿地开展公益投融资服务、负责任旅游、生态人居、环境教育、国际生态经济圈计划、数字低碳旅游经济(电子低碳门票系统)等等保护研究与规划工作。世界湿地日主题  为了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1996年3月《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每年开展纪念活动,每年有一个主题。从1997年以来历年湿地日的主题如下:  1997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是生命之源(Wetlands : a Source of Life)  1998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之水,水之湿地(Water for Wetlands, Wetlands for Water)   1999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人与湿地,息息相关(People and Wetlands :the Vital Link)  2000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珍惜我们共同的国际重要湿地(Celebrating Our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2001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世界――有待探索的世界(Wetlands World-A World to Discover)  2002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水、生命和文化(Wetlands : Water,Life,and Culture)  200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没有湿地-就没有水(No Wetlands - No Water)  2004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从高山到海洋,湿地在为人类服务(From the Mountains to the Sea,Wetlands at Work for Us)  2005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Culture and Biological Diversities of Wetlands)  2006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与减贫(Wetland as a Tool in Poverty Alleviation)  2007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与鱼类(Wetlands and Fisheries)  2008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Healthy Wetland, Healthy People)  2009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 (Upstream-Downstream: Wetlands connect us all )  2010年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名录  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内蒙古白狼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山东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南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北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江苏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江西孔目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吉林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辽宁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青海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宁夏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  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西安哄惫沂毓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至2009年中国已经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共37处。希望大家关心和保护湿地。  1、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2、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3、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4、青海岛岛自然保护区;5、鄱阳湖自然保护区;6、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7、香港米埔和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8、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 9、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内蒙达赉湖自然保护区;12、内蒙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13、辽宁大连国家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14、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15、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16、湖南汉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7、湖南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18、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19、广东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2、辽宁双台河口湿地;23、云南大山包湿地;24、云南碧塔海湿地;25、云南纳帕海湿地;26、云南拉什海湿地;27、青海鄂凌湖湿地;28、青海扎凌湖湿地;29、西藏麦地卡湿地;30、西藏玛旁雍错湿地;31、上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32、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3、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4、湖北洪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35、广东海丰公平大湖省级自然保护区;36、四川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7、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人为破坏  近年来由于湿地围垦、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水资源过度利用、大江大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泥沙淤积、海岸侵蚀与破坏、城市建设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等不合理利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中国湿地资源的退化及其原因分析],造成湿地面积缩小,水质下降、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因此迫切需要对湿地进行保护、恢复和重建。湿地保护主要依靠立法,并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后,在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保护署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履约能力的全国性工作。编制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成立湿地国际――中国项目办公室、组织申报国际重要湿地等等。至1999年12月我国己经建成了926个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4个,省级392个,市级84个,县级326个)、173个重要湿地。破坏因素  近几百年来,湿地遭到了严重破坏。虽说湿地干涸是自然进程的必然结果,但当前不少湿地的迅速消灭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有重大联系。  (1)土壤破坏是破坏湿地的一大因素。人类不合理使用土地,导致了土壤的酸化与其他形式的污染,这严重破坏了湿地内的生态环境;  (2)环境破坏。比如水污染、空气污染。这一类污染造成了水体营养化、石油泄漏污染等重大破坏,导致成千上万的水生物及鸟类的死亡;  (3)围湖、围海造田。这一类经济活动会直接地减少湿地面积。比如我国洞庭湖。当今地洞庭湖面积与几百年前的形成鲜明对比;  (4)河流改道。这一类工程虽说大大地对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也对防洪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却影响了河流对湿地的水量补给作用。比如我国的一些河流截弯取直工程,就破坏了一些湖泊。墨西哥湾油污抵达路易斯安那湿地  墨西哥湾上的油污已经漂到路易斯安那州沿海湿地,部分漏油进入强劲的洋流区,可能会被带到佛罗里达甚至更远的地方。 墨西哥湾海底的油井还在继续漏油,这对沿墨西哥湾的美国各州及附近地区的生态和经济都是一场灾难。首当其冲的就是路易斯安那,当地的沿海湿地是鱼虾蟹贝的孕育场,丰富的海产是路易斯安那经济的重要支柱。   受到漏油污染,沿海一大片区域已经禁止捕渔。另外,气象单位说,有部分油污进入了强劲的洋流区,它有可能被带到佛罗里达礁岛群、甚至古巴和美国东岸。   肇事公司英国石油在环境灾难制造者的黑名单上,排名恐怕已经超越了爱克森美孚石油。不过,英国石油说,它们几天前装置的吸油设备效果不错,每天大约可以吸出三千桶原油,另一方面,向油井灌注泥浆的作业,最快星期天就可以展开。湿地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是巴西中部马托格罗索州的潘塔纳尔沼泽地(Pantanal),面积达2500万公顷。   中国最大的湿地是拉萨的拉鲁湿地,总面积6.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45米。湿地科研湿地科学刊物与文献  《湿地生态学》(Wetland Ecology)   《水体生态学》   《湿地学报》(Wetlands)  《湿地科学》(Wetland Science,中国)   《湿地科学与管理》(中国)  《中国湿地百科全书》(中国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国际组织  湿地国际(Wetlands International 简称WIUN)   湿地联盟(The Wetlands Alliance Programme 简称WAP)  湿地科学家学会(The Society of Wetland Scientists)   国际鸟类保护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Bird Preservation,ICBP)   国际水禽湿地调查局(Inter-national waterfowl and wetland re-search bureau)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  人与生物圈 东北亚地区鹤类保护区网络 东亚-澳大利亚涉禽保护网络 雁鸭类迁飞网络科学研究机构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湿地中心 新南威尔士大学湿地生态研究中心   美国:   美国国家湿地研究中心(NWRC)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湿地研究中心同名电影  片 名: The Marsh   中文名: 湿地/沼泽凶灵   导 演: Jordan Barker   主 演: 加布里埃尔?安瓦(Gabrielle Anwar)、贾斯汀?路易斯(Justin Louis) 、福雷斯特?惠特克(Forest Whitaker)、William Cuddy 、乔伊?迪尼库(Joe Dinicol)、 Courtney Fitzpatrick  上 映: 日 美国   地 区: 加拿大   对 白: 英语   颜 色: 彩色   声 音: 立体声   类 型: 恐怖 惊怵   分 级: 美国:R   ?剧情介绍  一个年轻漂亮的儿童书作家,由于压力很大,她去了郊外渡假,可是她竟然成为了一宗超自然神秘事件的主角,她必须把难题解决,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同名地域:  魔兽世界中艾泽拉斯大陆东部王国最北部的地区,湿地。其中有米洛希尔港连接卡利姆多的塞拉摩港口。地如其名,湿地大部分地域为沼泽和湿地,有大量的迅猛龙和其他生物。北接阿拉希盆地。 相关词条
Copyrigh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