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荣考研政治视频是看书还是看教学视频好?

当天更新视频:0部 视频总数量:59655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王一珉考研政治基础视频教程
视频类型:
人气:加载中...次点播
更新时间: 21:31
王一珉考研政治基础视频教程详情
在线播放和下载地址: [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在线观看和下载 ]
您也许会喜欢这些视频
评论视频王一珉考研政治基础视频教程
本站所有视频教程均从互联网精心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纠正或删除,E-mail:考研政治达到70分是个什么概念?什么感觉?
考研政治拿到70分以上的同学,你们复习到了什么程度?比如,红宝书熟练到什么程度?最新政策和会议报告了解多少?(考研数学达到140分是个什么概念?什么感觉?参见)
按投票排序
更新于:其实一直想重写答案的,但是转眼间考研已经是离我好几年的事情了。以下经验纯属个人体会,年深日久不一定作数了。考研的同学都加油,么么哒!---------------------------------------------------------------------------------------------------------------------------2011年政治79,不算太高,我觉得这事儿太因人而异了。如果你对于政治方面自认为比较有感觉,政治其实完全不必那么紧张;即使底子薄弱也不需要花过多的精力在政治上,突击是可以达到效果的(但是估计LZ未必敢)....我上了政治的辅导班,但基本都是在听老师瞎扯淡,睡着的时候颇多,效果自己评价吧....说下我的复习节奏。首先,在暑假期间,可以开始看红宝书了,尽量建议买新的,因为你要翻来覆去折腾好几次,这点投入很值得。我看了大概两遍,没有扣过多的i细节,着重在于对于政治的总体感觉,能记多少记多少,都背下来不可能,泛读保证印象。其次,找一本习题集,个人不做具体推荐,市面上的都差不多,大量进行选择题的练习。非常有把握而且做对的,你可以扔下不管了。无论对错,只要你对题目有一点不确定,就要翻回红宝书找到确切的答案,不要拘泥于参考书后面的答案,有的并不准确。而且我的习惯是,错的知识点在红宝书找到答案以后,瞻前顾后把相关知识点都梳理一遍。另外,把错题都做记号,第二遍的话,可以只做错题。然后就是保持了,你不可能所有时间都放政治上,拿政治当消遣随便看看,保持对政治的敏感度。大题和时事政治考前最多一个半月再准备来得及,否则你背了就忘。找一本你自己认为信得过的押题的册子什么的,网上搜集些资料,如果能力强可以自己也作出押题的判断。押题这事儿别太当真,因为你无法将未来寄托在一个所谓的“名师”或者走穴的江湖骗子上。后果是要你自己承担的。总而言之,其实政治考试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死板,依靠死记硬背拿分书。它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总体的政治嗅觉和政治把握。如果发挥的好,可以成为分数的增长点。
14年考生,政治75分。其实政治60到70多分是比较普遍的分数,感觉的话就是政治帮我提了一点点分数,还是很惊喜的(因为英语考得不高)。上面的前辈或者同级生已经提到了很多,以下是我和小伙伴们的一些复习心得,以及当时搜集的一些方法,希望对题主有帮助。复习时间篇:我是在政治大纲(红宝书)出来才开始复习的,9月份开始政治复习也是来得及的。因为每年政治大纲都会做较大的调整。调整最小的部分是马哲部分,非要现在复习的话,可以从这个开始。资料篇:1.红宝书(考研大纲):用得比较少,在新的红宝书出来后买了一本,主要就是做肖秀荣1000题时候把涉及到的内容画下来,不过看过一遍就忘了,以后复习基本没用到,而且那个内容超级多,我觉得比较鸡肋。2.肖秀荣1000题:这是大家推荐的习题,我上做过一遍,周围的小伙伴都做了两遍多。我觉得这个题目主要是让对书上讲了什么有个大体印象,在11月中旬之前,每天看看书,做做题。有一点是书上的题目有的出的太细了,是考研不会考到的题目,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块。这里引用辅导班老师教我们的,”先看往年考研题这一块考到的部分,你就知道哪些题是太细的题目了“。3.风中劲草3本:这个绝对是宝典!超级推荐。9--10月份会出。基本人手一本,这套有一本习题,一本答案,一本背诵宝典组成。习题题目比肖的内容有所减少,重复题目也有,题主根据需要选择。背诵宝典是人手一本,会把重点,一般重点,了解的内容都标出来。十月下旬大家基本就拿着这本到处背诵了,直到最后还一直在用。我就用这个代替红宝书了。4.真题:非要做的话建议做近3年的题目,因为每年考点变化很大。参考它筛选习题。5.辅导机构的材料:在11月份这个是借助了辅导班的,当时辅导班讲义会整理出各个大题,理解着背诵就好了6.12月份压题:这才是重点,肖秀荣最后4套,任汝芬最后4套题,如果全弄会的话60没问题啊,当时最后快被政治弄死的时候,就是靠这个挺过来了,其实我是个很偷懒的人,前期做题很多都没记住啊。不过他俩的最后押题是把选择每个选项涉及知识点都熟悉了,选择题当大题看,背,全背会。最后应该压中了2道大题,以及几个选择。答题篇1.马哲:虽然我觉得辅导班略坑,但是不得不说有个教马哲的老师讲的特别好,叫卢鑫,题主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她的视频,她总结的唯物论,辩证法的逻辑图每一块,几大规律,考点,以及出什么字眼,用哪个规律答题总结的特别好。做题的时候基本就是在脑海里搜索,相关的答上即可。2.毛中特答题答思路,政治内容要背的东西最多的数毛中特,到了经济建设那一块,需要背的东西特别多,政治其实是言之有理即可的一门学科,但是又不能说的太随意,所以对于很多题目,话语体系是必要的,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啊,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一段段的背过后,答题很轻松的。感觉今年会更重视党的建设这一块吧。3.近现代史:这个经常结合毛概一起考,考得都是当年热点,去年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试;还有评价伟人,都被炒烂了,辅导班的再一大好处就是热点能听到好多次。还有叫两条主线的东西QAQ我已经快忘了。4.思修:这个不多说了,考点较少,还是背背几个常考点5.形势与政策:这个到临考前会有好多讲座,我只去听了一个,考选择和一个大题,然后主要是啃的风中劲草背诵宝典和押题的那几个题,到时候还有卖形势与政策的小册子(我没用,我的小伙伴背的那个)。去年大题考的全球化,这个大部分也是自己写的。感觉这个也和热点有关还有习大大讲话。只要好好复习,过线没问题的。最后到12月可能背的比较痛苦,不过坚持住就好了。愿题主考上心仪的学校。
估计提问的是考15年研的人吧?
我是14年考的政治,76分。我是一个理科生,但是在变成理科生之前,我的文科成绩一向不错。(不要问我为什么选理,我当时的脑袋一定是被门挤了!)所以在我决定考研的时候,我并不是太担心我的政治。但是我是跨考英语的翻译硕士,本身不是文科的人太吃力了,有很多东西要背。所以我就决定政治最后两个月看。到最后两个月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有太多东西要背了,我开始慌了,后面两个月我每天花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政治上。还记得冬天大清早站因为怕在教室读书睡觉,跑到外面读政治,回来的时候手脚都冻僵了的情景。肖秀荣的四套卷,八套卷,新东方的小黄书不知道背了多少遍,背了忘,忘了背。因为冬天每天早上站在外面读书,我考研当天,就是考政治那天,发了高烧,但还是把卷子写的满满的。政治经验:1.我发现肖秀荣政治一系列的卷子都质量很高,考研的时候我觉得他压到很多到题。任汝芬的倒真心觉得没什么,还有答案错误的情况出现。
2.政治说实在的,真是就是背,但是背也是有技巧的。比如你对整本书的脉络一定要清晰。这样背起来的话比较得心应手。背题的时候呢,就可以挑重点词背,串在一起,因为答案一般都很长的,你不可能完全背下来。你把重点词记住了,考试的时候感觉是一类的,你可以把重点词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而且重点词可以稍微写大一点~
3.往死里夸XX党之类的,再把卷子写的满满的,没答到点也会有辛苦分的。
(想到会继续加的)感想:之前一直很担心自己的政治会不过线,看到成绩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你付出的努力是永远不会白费的,而且在你真心付出了努力后,你的运气也会随着改变。也就是说,你的努力会给你带来好运。就拿政治说,我不可能把所有题都背到的,但是由于我付出了努力,考试的题就偏偏会是你背过的。功不唐捐。
政治84,12年考的。政治我是从10月份开始看的,所以时间只够我看一遍,看的过程中自己觉着哪些是重点便画下来,另外辅以肖1000,用它就是为了让我能把握住哪些是考点。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草草的把《风中劲草》看了一遍。政治么,没必要那么在意,应付过去就可以了。考试答题的时候,你去戳出题人的G点就可以了。
2011年考研政治88分。纯粹的工科。考研前政治零基础,从高中开始政治就没怎么学过。从头到尾看了序列一二三四,反复做题,多看就能记住。序列二做了三遍,第三遍整本书一个晚上写完。正确率90%以上。考前背押题,考试基本没问题吧。考后去某家考研机构当了政治辅导老师,一段神奇的经历。现在美帝读博,政治已全部忘光。所以政治考的不过是短期记忆。功夫到了,时间够了,分数自然就高。
2010年87分,我记得好像是这个数。反正是超过80了。多背书没有多摸索解题模式管用。真题要做,但是得明白它的意义,想想到底出题人想考什么。问答题尤其如此。
考完几天后对了选择题成绩,41分。大题虽然xjb写,但感觉怎么也得30以上啊。出了成绩一看,正好70,感觉考差,不过好歹过了,毕竟只突击了两天。文科生可能基础好一点。考前两天我把大一大二公共课四本书的目录和小标题过了一遍,尽可能理清各种概念的关系,再做了那几套肖秀荣押题卷,剩下的就自求多福了。
我就背了俩晚上..最后考了66...其实考研政治真的没啥含金量.
考前一个月开始使劲背就行了 买各种押题和模拟卷来背
前期多看看选择题
不过10月开始也够了
大题看早了绝对是浪费时间
前期多看数学和专业课吧
个人觉得政治拉不开什么差距的
一般也不会不过线
总分才是王道~
74,没背过,看了风中劲草,做了上边的题,边看答案边做题那种。11月开始做选择题,大概做了一遍,后来肖四出来后,分析答题方式和答题思路。本人经常看新闻,熟悉这些标准化的句式和思路,略略知道他们的想要什么回答。本人天资鲁钝,记忆迟缓,不善背诵,更讨厌背诵。故政治这东西因人而异,有的背了很多才60左右……关键是你能写上去多少
当年(05年)考研政治78分,下面是当时的总结。
政治我报的是海天的辅导班,用的复习总纲自然是任汝芬的序列一,其实上完课后感觉这三百多块钱花的不值,因为它是投影班,这倒是其次,主要是老师所
讲的内容基本没有超过那本序列一的,但有一样,就是有几个老师的授课风格挺幽默,有些同学自己闷头看书的话也须看不进去,但听听他们夹杂一些小故事的话,
学起来就不那么枯燥了。但如果自己自治能力较强,对政治不那么反感的话,我认为这三百块钱是可以省的。
听完辅导班后就暑假开学了,在之后的一个半月的时间我又把序列一看了一遍,并没有背,只是看而已。之后就是结合序列一把它的序列二作了一遍。然后又作了一
些单项的训练,好像是一个辅导班的内部资料,是从老乡那里淘来的,主要是马哲和政经,基本都是客观题。同学那里有陈先奎的3000题,我也挑着做了一大部
分。有人说我题作的有点多,其实题海战术也不错,至少能碰到几个原题,hehe
在接下来我又看了陈先奎的考前大串讲,而时事政治我看的是龙十一的小册子,之后就是准备主观题了,像陈的考前100题我有看过,任的序列三我也大概看了一
下,但我都没有背,感觉有点热的问题,我多看了两边而已。当然有概念不清的地方,序列一是一直在翻的,记住,基础还是最重要的,忒别是政经的一些概念,太难分清了,一定要多联系多看。
至于模拟演练阶段,我做了人大考研团的十套题,比较简单,可以很好的培养信心。当然后面的大题一定要同时做啊,不写一写得话,到了考场可就会抓虾的。当时我考研复习的时候,我后位儿是我们班的一对儿,他俩买的是龙十一的十八套题,我和他们交换着也作了一下,这套题比较难,我后面的那个小姑娘有一天晚上作选择题错了十八个,直接打击的回宿舍了,嗬嗬,不过到最后她的政治考了84分,有时候就是造化弄人,我们一起做题的时候,她总是错最多的,可到最后她的分数是最高的!至于时政,大家不用担心,作了这么多题,时政的考题你一般来讲都是见过的。
所以,政治这个东西,比较难说,只要你平常功夫到了,太低的分数肯定考不出来,但高分有时候就要看你的发挥了,祝大家好运!!
正好70.。。红宝书3遍,选择题做了5000道左右。但是很多知识点最后也不记得了。大题就考前20天背了《21天21题》,做了几套模拟题。然后就这样了。
本人当年75左右.对高中学得比较好的文科生来说,真的是很轻松的事情.没有参加辅导班(我身边的同学几乎全都报班了)就买了2本书,官方红本+时事.通读2遍,自己画画重点看看就行了.裆国这些东西,其实翻来覆去都差不多.高中学的就足以应付.
“没参加过研究生入学政治科目考试的人生儿是不完整的,你无法体会到在极其安静严肃的考场里实在憋不住哧哧直笑引来监烤老师和全体同学注视的那种欢畅夹杂着羞涩的快感。作为一个能在政治考试中笑场的年轻人,30分的估分证明我和出题老师还是做朋友比较好,我们不是很合适,我不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我将继续工作,我将在本科生这条牛逼的道路上虎背熊腰花枝乱颤地走下去。” 坐卧行吟裸考 今年53 。。。= = 好在最后壮烈地调剂成功了
81分。整个复习过程没有狂背过什么,主要靠理解记忆。大纲解析过一遍。肖秀荣1000做一遍,看一遍。最后出的狂背精简版什么的最后拿来当提纲看看回忆知识点。最后最后,也是整个复习期间唯一用心背的东西:肖四!!我只背了一天。
考研三年,年年70+,我的经验还是可以借鉴的。1.很多人考研复习的误区就是背!以背为王!错的!我的经验就是理解了再背,理解了自然就背下来了!!2.得客观题者得天下!客观题几乎不丢分这种事我会说咩?3.过了七十分之后再提升分数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就都比较大了。如果对政治分数没硬性要求的话还是专攻其他吧。4.另外关于大题,我有特殊的答题技巧。几句口诀,比较适合只求分数,没有节操同学用。5.为什么匿名?怕被问为什么考了三年都考不上T_T
刚查分终于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了。78,没什么感觉,我自己特别爱听音频,就是很多政治老师的音频来回听。虽然也做了很多押题的卷子,但是仅限于选择题,但是每次做都错一堆,可能是平时根本不上心。十月份才开始看政治书,没有特别背,但是自己是文科生,对知识点东西也不陌生。多多熟悉才是王道,也不一定要全部背下来。
今年刚考完研哒路过,政治73,说实话这个分和大神们不是一个档次。 不过在我天生疏懒的状态下,复习到这种程度已满足。 复习教材一共三个大本,一本红色,一本黄色,还有一个大三买的二手书。实践得出个买了你也不一定看,看了也不一定看完,看完了也不一定做完,这个结论QAQ【对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最主要是最后书也没卖多少钱-_-|| 主要看了看哲学,历史两部分(其中哲学看的最认真,历史时间只记了重要的),其他略过。 没有大块集中的时间复习政治(因为跨专业考研,我重点看的是专业课,零基础伤不起),只是专业课学累了看几眼当消遣,换换脑子。 有投机行为是各种划模板,总结答题套路。尤其是哲学和历史上,抓分还是好管用的。我没有做过很多题,但是真题的答案分析几套,大概思路你就有了,自己写的时候就可以套用。还有一个受益的习惯是爱看新闻节目,对事实也很有用哦(?o??o?) ?就是这样。
感觉大家都回答的好认真。不是考名校的话如果没接受过反/动组织的洗脑,从小生活在伟光正的祖国里,那么:政治只做一遍历年真题即可。复习政治的时间不要超过复习驾考科目一的时间。
考过一次72,不算高。大纲跟着录音划了一遍, 《风中劲草》的知识点跟着录音过两三遍,它的习题做一遍,再把错题做一遍。关键是会分析考题尤其是主观题的考点,高三老师教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11教育学考研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