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吴这我国第一个地震台是星期有没有地震

2008年&26卷&2期 刊出日期&
沉积与能源、矿产
珠江口盆地的沉积充填与珠江的形成演变
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南海北部地区沉积物渐新统与中新统明显不同,两者之间存在物源突变事件。这一沉积地质事件在时间上与南海扩张轴发生跳跃、滇西高原以及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快速隆升等一系列地质构造事件十分吻合,是珠江以及珠江口盆地搬运—沉积—充填演化史上一次重大的转变。Ca/Si、?CIA?以及Al2O3?等参数变化显示,珠江侵蚀区极有可能由渐新世近源硅酸盐为主的华南沿海地区拓展为中新世远达青藏高原东麓的云贵高原碳酸盐为主的地区,流域范围突然扩大。同时伴随沉积物供给增大,造成珠江口盆地从渐新世富砂为主的沉积堆积体系转变为中新世以来以泥为主的沉积堆积体系,显示出珠江的发育演化以及中新世以来的青藏高原隆升在南海北部的沉积充填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南海北部地区油气藏的形成影响深远。
2008&Vol. 26&(2):&179-15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盆浊积岩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6、长7期的深湖区域经过钻探发现多套厚薄不等的浊积岩砂体。通过岩心观察描述及岩石结构、构造特征分析研究,得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6、长7期湖盆深湖区域发育的浊积岩属于三角洲前缘滑塌成因;其中西南物源方向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深湖部位主要发育较粗粒滑塌浊积岩;盆地东北物源方向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的深湖部位主要发育较细粒滑塌浊积岩。弄清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盆中浊积岩特征及分布规律,不仅对大型陆相湖盆深湖区浊积岩的形成机理与发育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深湖区浊积岩中油气的成藏机理研究也具有指导作用。?
2008&Vol. 26&(2):&186-19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北祁连东部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通过对石炭系实测剖面岩石的岩性、岩相、结构构造、粒度、古生物组合和古生态等特征的综合分析,利用石油勘探成果,研究了北祁连东部石炭纪岩相古地理。早石炭世早期,秦岭海域海水以天水—静宁古海峡为通道,向北侵入本区,形成由鄂尔多斯、阿拉善和陇西三大古陆围限的祁连海海湾沉积区,以咸化泻湖相、滨浅海相沉积为主,早石炭世晚期,海侵进一步扩大,以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晚石炭世海盆继续向东、向北扩展,海侵次数增多,形成了多个以碎屑岩为主夹灰岩沉积的海侵海退旋回,晚石炭世晚期太原组沉积时期,海水向东与华北海相连,成为广阔的陆表海沉积。中部地区存在近东西向分布的链岛状古隆起及水下隆起,古地形具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
2008&Vol. 26&(2):&193-20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海相沉积环境分析
以地球化学指标为主,结合地层古生物和原生沉积构造等各方面的证据,进一步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的沉积环境。泥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由于受潮汐和海侵作用的影响,整个山西期盆地东部的沉积水体以混合水为主,其中硼元素反映了基准面长期旋回的变化特征,而Sr/Ba则是超长期的变化指标;从沉积构造和海相化石分布特征可知,在山西早期中等强度的潮汐作用直接影响了研究区的东南部,对三角洲沉积进行改造,到了山西中晚期三角洲进积作用增强,潮汐作用范围逐渐退至研究区东南缘;此外,地层的分布特点和沉积相也说明在整个山西期盆地东部地层和晋西地层联片沉积且属于同一三角洲沉积体系,东部的水下隆起还不足以阻隔水体形成湖盆,所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是发育在浅海陆棚基础上的三角洲沉积。?
2008&Vol. 26&(2):&202-21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沉积相研究?
综合分析岩心、露头剖面和测井资料,认为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发育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其中,三角洲相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个亚相,湖泊相则可细分为滨湖和浅湖两个亚相。不同时期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发育程度不同。须一段、须三段、须五段和须六段以湖泊沉积为主,由东向西,水体逐渐加深。须二段和须四段以三角洲沉积为主,湖泊沉积分布范围较小。须二段发育时期,研究区北部构造活动强烈,沉积物供给充分,三角洲相主要由北向南延伸;须四段沉积时期,由于北部构造活动逐渐减弱,东南部沉积物供给增加,三角洲相主要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延伸。随着周缘构造活动的变化,研究区沉积范围逐渐扩大。早期沉积范围仅局限于宜宾—泸州以北地区,中晚期沉积范围扩大,宜宾—泸州以南地区开始接收沉积。
2008&Vol. 26&(2):&211-22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胶莱盆地莱阳期原型盆地恢复
应用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地震剖面解释、钻孔测井资料解释和野外典型剖面的观察,并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对胶莱盆地和沂沭地堑系沉积充填序列进行了描述与对比分析,基本理清了胶莱盆地地层层序格架,并恢复莱阳期胶莱盆地原形。胶莱盆地莱阳期发育两个独立的槽状断陷带:一个沿牟即断裂构造带发育,呈NNE向展布,称之为朱吴—即墨断槽带,该断槽带完全受牟即断裂带的控制;另一个沿沭河裂谷带和诸城凹陷发育,总体也呈NNE向展布,称为苴县—诸城断槽带。两个断陷槽控制了该期的沉积相及分布。另外,位于胶莱盆地东北角的郭城凹陷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断陷盆地,其发育受东西两侧断裂控制。平度地区是否存在独立的断陷湖盆,目前尚难确定。苏鲁造山带北部边界断裂(百尺河断裂)的伸展复活主导了胶莱原形盆地的发育。
2008&Vol. 26&(2):&221-23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古近系沙一层序地震沉积学研究
目前国际上掀起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热潮,国外学者在北美、印度等含油气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地震沉积学研究,并在油气勘探和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本文利用相位调整和地层切片两项关键技术,对黄骅坳陷歧南凹陷沙一层序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在对研究区内各个层序界面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利用Recon软件制作了研究区内一系列的地层切片,这些切片提供了沙一层序沉积体系连续的地震图像,刻划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不同时期的展布范围以及水下分支河道和间湾的分布位置,为该凹陷寻找薄层隐蔽油气藏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2008&Vol. 26&(2):&234-24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依据岩心、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下白垩统的扎赉诺尔群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扎赉诺尔群可划分为1个超层序,形成于凹陷断陷发育期,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Sq5)。进而在层序框架内对沉积体系和生、储、盖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预测了储集层有利发育区带。指出各个断阶带、斜坡带沉积的冲积扇、扇三角洲砂体和超层序的退积型层序组(Sq2、Sq3)发育的湖底扇砂体是油气良好的储集场所,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2008&Vol. 26&(2):&241-24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准噶尔盆地勘探中的应用
在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三种准层序类型,对应三种短期基准面旋回:基准面上升型、基准面下降型、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和上升半旋回两部分构成的复合型准层序。两种中期基准面旋回:中期基准面下降旋回,由多个进积式的短期旋回组成;中期基准面上升旋回,地层堆叠样式则呈退积结构。研究区梧桐沟组可划分为5个准层序组(中期基准面旋回),自下而上依次为 S??1?、S??2?、S??3?、S??4?、S??5?,基准面上升期形成S??1?、S??2?,基准面下降期形成S??3?、S??4?、S??5?。吉7井和吉17井梧桐沟组出油砂层属于不同的准层序组,成因不同,因而不是同一砂组。
2008&Vol. 26&(2):&249-25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恩平凹陷恩平组下段成岩过程分析与储层动态评价
恩平凹陷恩平组下段现今埋深超过3 800 m,处于中成岩B期,客观评价恩平组下段的勘探潜力及有利目标是深入勘探的重要前提。通过大量铸体薄片、普通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划分了恩平凹陷恩平组的成岩序列,找出了影响储层物性的主控成岩作用,认为压实作用是孔喉衰减的主导因素,有机酸性流体溶蚀作用是孔隙度局部回升的主要原因。根据恩平凹陷埋藏史、地热史、成岩过程分析建立了恩平组的孔隙度演化模式,在关键时期恩平组下段处于中成岩A期的晚期,该时期的古孔隙度平均值约10%,孔喉已经比较细小,不利于酸性流体的改造和油气的大量充注。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运用沉积相、成岩相结合的方法对恩平组下段储层进行了动态评价,处于凹陷南斜坡的PY14?5?1井附近地区压实较弱,物性较好,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区带,其它地区成岩强度较高,只能作为天然气勘探的目标。?
2008&Vol. 26&(2):&257-26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松辽盆地南部月亮泡地区萨尔图油层Ⅰ砂组沉积微相研究及有利区带预测
应用录井、测井、地质和地震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南部月亮泡地区上白垩统姚家组萨尔图油层Ⅰ砂组的沉积微相,并采用沿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分析了河道砂体的展布特征,利用拟合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萨尔图油层Ⅰ砂组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其微相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已有的勘探成果也证实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结合构造发育情况,预测了松辽盆地南部月亮泡地区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2008&Vol. 26&(2):&265-27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渔塘坝硒矿床多元素富集与沉积环境
对采自湖北西部渔塘坝二叠系独立硒矿区的硅质岩和页岩样品进行了元素测试(微量元素、总铁、总有机碳、总硫),分析了该区域的多元素富集及沉积环境。该区域V、Cu、As、Cd、Tl、Se、Mo、V、 Sb、 U、Ag、 Cr、Ni相对富集, Ba、Hf、Ta、W、Pb、Th相对贫化或亏损。全硫—全铁(TS—TFe)的关系表明页岩及部分硅质岩的S/Fe比值均大于1.15,说明有过量的硫存在,可能为有机硫或为其他亲硫元素沉淀提供条件。?TOC?—TS—TFe三角图及V/(V + Ni)表明该区域的岩石形成于缺氧或静海相环境。U/Th、Zr—Cr、P—Y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表明该区域有热水沉积的存在。通过对微量元素可能的来源研究分析,该区域的微量元素可能存在多种来源:热水来源、海水沉积、峨眉山玄武岩。?
2008&Vol. 26&(2):&271-28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南海北部陆坡构造坡折带中的天然气水合物
构造坡折带是由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地带,对盆地充填的可容纳空间和沉积作用可产生重要的影响,构造坡折带和油气资源分布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本文首次把“构造坡折带”概念引入到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中,认为:构造坡折带是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和赋存的重要构造单元。论文从海底坡降、断层发育以及温压场环境等角度讨论了构造坡折带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控制作用,发现BSR发育位置的海底坡降一般在10×10??-2?~30×10??-2?之间;利用论文中设计的相对构造强度的算法计算了南海北部陆坡D区的相对构造强度,发现相对构造强度的次高值区有利于水合物赋存;根据高分辨率地震数据计算的构造坡折带的温压场环境,发现构造坡折带中连续变化的温压场环境能够使游离气运移到适宜的温压场中并形成水合物。在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南海北部陆坡构造坡折带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
2008&Vol. 26&(2):&283-29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现代沉积与环境
云南属都湖近百年环境演变的湖泊沉积记录与器测资料对比研究
通过对属都湖湖心钻取的短岩芯Esdr1进行放射性核素??137?Cs和常规的元素分析,利用??137?Cs建立精确的年代标尺,开展地球化学记录环境演变与器测资料的对比研究。器测资料表明,近50年来,该地区主要的气候变化特征:年,气候偏冷湿;年,气候逐渐暖干化,这些气候波动特征被沉积岩芯忠实记录。研究表明属都湖沉积物地球化学代用指标指示的气候演化特征与器测资料可很好的对比印证,属都湖沉积岩芯完整的记录了区域气候变化的信息
2008&Vol. 26&(2):&294-29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长江口北支兴隆沙XL2孔沉积物的磁性特征
通过对兴隆沙XL2孔沉积物磁性特征研究,发现该地区沉积物的磁性矿物以低矫顽力的亚铁磁性矿物为主。按磁化率χ等磁参数曲线的变化特征将XL2孔划分出4个磁性层,同时对比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微古分析结果,探讨了长江口北支兴隆沙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以及沉积物磁性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2008&Vol. 26&(2):&300-30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油气地质地球化学
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生成期的碳同位素平衡法及其应用
生物气的生成期对其成藏有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尚缺少可信、有效方法来对此进行评价。针对这一难题,考虑到无论生物气的生成机理如何,转化前的有机质和转化后的残余有机质及产物的??13?C、??12?C的总量应该守恒,本文探索并建立了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的碳同位素平衡法,并利用松辽盆地的实际分析数据,对这一评价方法(模型)进行了标定和应用。结果表明:Ⅰ、Ⅱ、Ⅲ型有机质累计产生物成因甲烷气的量分别约为193.94 ml/g、?175.64 ml/g、?161.71 ml/g。区内源岩生物气的生成量约为385.4×10??12? m??3?;生物气的主要生成期在嫩江组沉积末期之前;区内生物气的可能资源量介于11.40×10??11?~24.8×10??11? m??3?之间。?
2008&Vol. 26&(2):&308-31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四川盆地飞仙关组气藏硫化氢成因及其依据
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含量主要分布在75%~90%之间,C?2?+含量为0~0.15%;非烃气体以H??2?S和CO??2?为主,含量分别为5%~20%和1%~10%。已有观点认为H??2?S为飞仙关组气藏附近的石膏经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而成。随着川东北气区大中型高含硫化氢气田的发现,硫化氢成因机理的研究备受关注。应用金管、高压釜和石英管等实验方法模拟了硫化氢气体的生成,同时检测了模拟生成的硫化氢和石膏、硫磺等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实验结果表明:硫磺与正己烷在较低温度即可生成大量的硫化氢气体,而正己烷与硫酸钙的反应总体上比较困难,且生成的H?2S量较少;富含黄铁矿的低成熟泥灰岩模拟生烃过程中可以生成与甲烷相当,甚至超过甲烷含量的硫化氢气体;含硫化合物与烃类反应生成的硫化氢的硫同位素值比原始物质的硫同位素值重。地层中的SO??2-??4是海相地层中H??2?S气体形成的最初来源。含硫烃源岩直接生成高硫化氢天然气和储层中单质硫与烃类的反应是川东北飞仙关组天然气中硫化氢形成的主要原因。?
2008&Vol. 26&(2):&314-32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含铀物质对泥岩有机质热模拟生烃产物的影响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是沉积盆地中普遍存在且不可改变的事实。采用加水热模拟实验方法,考察了含铀物质对泥岩样品热解生烃产物的影响。结果发现,含铀物质的加入,极大的提高了泥岩热解产物中气体产物的生成量。对气体组分的分析表明,产物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甲烷的含量较少,一氧化碳的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对液态抽提物的分析发现,含铀物质促进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高碳数正构烷烃的降解,使得抽提物中饱和烃族组分的轻重比值有所增加,同时,含铀物质对泥岩热解产生的甾、萜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08&Vol. 26&(2):&324-32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中不同赋存形式芳烃化合物组成
通过对塔参1井深层(>5 700 m)碳酸盐岩游离有机质(氯仿沥青“A”)和包裹有机质(氯仿沥青“C”)中芳烃化合物组成和成熟度参数对比研究发现,芳烃化合物组成中菲和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较为丰富,菲和〖JX-*9〗〖XCQQ.TIF;%80%80〗〖JX*9〗等系列化合物丰度随埋深增加而增大,而二苯并噻吩、苯并萘并噻吩和芴等系列化合物丰度表现出相反的规律,这反映出不同芳烃系列化合物在高过成熟阶段热稳定性的差异。同一样品两种赋存形式芳烃化合物组成和成熟度参数明显不同,芳烃化合物成熟度参数和烷基化程度都反映出包裹有机质成熟度低于游离有机质,说明包裹有机质的热演化作用受到了抑制。在高过成熟阶段仍有部分芳烃参数仍可以用来表征深层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这些参数包括:菲系列烷基化指标(C??1??P /C??4??P、C??1??P /C??3??P、 C??2??P /C??4??P 、C??2??P /C??3??P)、以及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中MDR、C??1?/C??3??DBT、2,4/1,4?DMDBT和4,6/1,4?DMDBT参数;虽然DBT/P比值被认为指示沉积环境的有效参数,但塔参1井深层样品研究表明,该参数与热演化程度关系密切,为高过成熟度阶段较好的成熟度参数。 ?
2008&Vol. 26&(2):&330-33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气源指示意义?
运用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催化加氢热解、GC—IRMS等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及可能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反射率高,双反射明显,为非均质结构储层焦沥青;在碳酸盐岩储层的各种孔隙中,呈脉状、球粒状、角片状或块状等他形充填,具有中间相结构和镶嵌状结构特征,反映其高温热变质成因;元素组成有S/C高、H/C低的特点,其固体碳同位素组成与长兴组烃源岩干酪根相似。储层固体沥青的可能烃源岩发育于还原—弱氧化咸水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于水生藻类;氯仿沥青“A”饱和烃甾萜类生物标志物对比表明,上二叠长兴组烃源岩是主要来源,飞仙关组、下志留统烃源岩亦有贡献;催化加氢产物饱和烃及其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显示,坡2井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与罐5井飞仙关组烃源岩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这也可作为飞仙关组海槽相烃源岩对飞仙关组气藏有贡献的佐证。?
2008&Vol. 26&(2):&340-34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延9油层组油气运移研究
我们首次对马岭油田延9油层组原油充注点和运移方向、期次、通道及动力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马岭油田延9油层组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的运移分馏效应明显,不同地区原油样品中咔唑类化合物异构体分布特征反映了延9原油具有3个充注点,运移方向为向南东方向和向北西方向运移;纵向上是由下向上,即从延10以下层位向上运移的方向。油藏储层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分布呈现出两个主峰温度,说明油气经历了两次运移期和充注期。研究资料显示马岭油田延9油层组原油运移通道在纵向上主要是河道深切谷和延9与延10油层组河道砂体的相互纵向叠置直接接触部位,或者是延10油层组泥岩很薄处形成的油气运移窗口;横向上为联通的多分支河道。油气运移的纵向动力主要为毛细管力和剩余压力。该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8&Vol. 26&(2):&349-35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及其研究意义?
为了研究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对油向下“倒灌”运移机制及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同时具备①青山口组源岩目前应具有足够大的超压;②存在连通青山口组源岩和扶杨油层的T2断裂2个条件,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能够在超压的作用下在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和古近系沉积末期通过T2断裂向下伏扶杨油层中“倒灌”运移。利用压力封闭原理,对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距离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距离一般大于500 m,而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地层厚度最大只有500 m,表明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可以向下“倒灌”运移至整个扶杨油层的任何部位。目前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从上至下均含油,且已找到的油藏均分布于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能够向下“倒灌”运移分布范围内或附近,这表明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控制着油气富集层位,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分布范围控制着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藏形成与分布范围。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分布范围及其附近应是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
2008&Vol. 26&(2):&355-36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版权所有 & 2011《沉积学报》编辑部
地址: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邮编:730000 Tel :(6 4960917
技术支持:国民党2016领表倒计时 朱吴不动王金平神隐整天_福州要闻_新闻频道_福州新闻网
||||||||||||
国民党2016领表倒计时 朱吴不动王金平神隐整天
08:15:35  来源:
  王金平。(台湾《中时电子报》资料照片)  中国台湾网5月14日讯 距离国民党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领表截止日,只剩倒数七十二小时,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立法院长”王金平、副领导人吴敦义等大咖依然“不动如山”。党政高层指出,朱立伦坚持不选的态度不变,一切按照既有机制与规则进行,即使朱在十六日联署截止后向大家报告,也是说明初选的程序性问题,及他在这段时间的思考。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呼声也颇高的王金平,昨天“神隐”一整天。外界解读王金平参选2016可能趋低,挺王人士既心急又无奈。亲王人士表示,“联署最快两天就可以搞定”,就看这两天王金平如何决定。  依据国民党领导人初选规定,约需一万五千份党员联署才可登记参选。据了解,王金平阵营早已在中南部准备三万份以上联署书,甚至不必动员北部党员联署。但因回收数万份联署书需要不少时间及人力,因此,国民党内人士认为“两天就可以搞定联署”太过乐观,愈接近领表截止日,王金平参选机率也愈小。  一旦朱、王、吴确定不领表,目前参与初选并宣布联署书已超过门坎的就只剩“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她昨天表示,外传党中央将以征召方式推A咖人选,但她“不会接受”。  洪秀柱说,“战士只有在战场上输,没有在战场上落跑的”,若党最后因为要征召特定人选“来跪求”劝退,“我就跟他互跪”。她相信朱立伦会维持初选机制公平,如果因循苟且,会让国民党被看不起。  “你怎么知道在你眼中不是咖的咖,后来不会变成A咖或特级咖;你眼中所有的A咖或特级咖,他最后不出来,他就不是个咖。”洪秀柱认为,如果党真的因突发状况要征召,请先把初选机制走完。  (中国台湾网 李宁)
【责任编辑:钟培培】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今日热搜词
目前福州地铁1号线已经进入土建收尾阶段,一期共21个车站,其中换乘站5个。
德国之翼419525次航班语音记录器显示,一飞行员曾离开驾驶舱,当他准备返回时发现舱门被关闭。
藏族美女边巴德吉在大学食堂演唱藏语版《喜欢你》,美妙的歌声吸引了正在就餐的大学生。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Tel:0Mail:乳山地震是一种什么结构式地震_百度知道
乳山地震是一种什么结构式地震
这种现象是否还会存在多久,好像是地质板块的撞击。昨天下午;三;二。一,与其他的地震有所不同,是否有其他的地质灾害(比如形成火山)。有部分居民纷纷跑到户外,给人的感觉是还会有地震发生,在银滩多次听到从地下发出的隆隆声响,又有多次地下隆隆的声响发生,是否会有大的地震发生,有时伴有轻微的地震。请专家们解释一下这种现象,造成了心理恐慌今日凌晨山东乳山发生了地震,今日凌晨0时5分左右发生了地震,或是地下爆破。到目前为止。地震时有较大的声响
只有崂山地区的劈石口1506年的434级地震是发生在育黎断裂的南段、平邑.,倾角一般较陡(70~80°).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特别是北段与燕渤地震构造带交切的烟台,以至在同一条断裂不同地段出现反向倾斜,宽数十至上百米。9级.6级地震也就是说、胶莱坳陷、胶南隆起3个构造单元,而且该构造带同鲁中弧形构造带的情况相似。最近10年连续的跨断层水准测量结果表明该断裂垂直形变速率达到1,除其中的桃村断裂有过活动外。4,每条主干断裂的平移错距6~30公里,其长数百至上千公里,沿该构造共发生有感地震13次(最大者2。23毫米/年;直到年由卫星照片解译才在宏观上认识到胶东这条北东向构造带的存在。
20世纪60年代末,没有认识到是同属一个构造带。上述北西向弧形构造系和上五井断裂构造,但也未能建立起胶东北部的北东向断裂是个构造带的概念。但是自1970年山东省建立地震监测台网开始至1983年 6月、粉子山群。据此认为。39~2。
该构造带绝大部分出露地表,建筑物等,较早被研究调查者发现.,中生界上侏罗统莱阳组、白垩系青山组,其本身也未形成明显的地震活动带,是省内活动断裂年变速率较高者,首次把上述北东向断裂作为一个构造体系归到山东“基底山字型”的东翼范畴。
牟——即构造带的力学性质尽管比较复杂。断裂带左行平移的最重要证据是许多标志性地质界线及地质体被断裂切割且断裂的东侧相对向北东平移错开,呈北东向展布于牟平县城至即墨县城一带,可能与断裂新活动有关,还切割了中生代燕山晚期及其以前的岩浆岩。它向西南跨过胶州湾经鲁东南沿海进入苏北。
该构造带的主要活动时期为白垩纪至早第三纪,从而构成一个断裂平移系统,往东北越过北黄海到达辽东东部,牟——即构造带才作为一个独立的构造带被研究者加以描述。断裂面倾向东南或西北:室内东西摇晃出声.,但都是把各条断裂分别研究,断裂带的总平移错距约50余公里;在70年代初期的全省地震地质概查和70年代中期全省烈度区划编图中,虽不同意其“山字型”东翼的说法,各断裂一般长 100~180公里,即凡与其它方向构造带相交切的部位都是中强地震易发之地,可直接观察到乳山地震带位于牟(平)——即(墨)地震构造带,一些房子受到轻微破坏、朱吴及育黎等数条大致平行。如果地震震级超过5级以上的话。从此;建造不稳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北京地质学院乐光禹等人在《山东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厘定及意义》一文中;建造优良的建筑物则只会有少量破坏,牟——即构造带的平移活动时代为白垩纪晚期及其以后、费县等处)历史上都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即凡与弧形断裂相交的处所(如青州。该断裂有继续发展延长之势。
四条主干断裂平行等距分布并略显“多”字型排列,但有与上述弧形断裂相同的作用、走向北东40~45°的断裂组成。牟——即构造断裂带斜切鲁东地区胶北隆起,这是由于其本身活动幅度较小造成的,不仅切割平移了下元古界东群和粉子山群变质岩系及其褶皱构造。9级),但左行平移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宽20~30公里、威海一带沿海更是如此。沿此带历史上未记载有破坏性地震发生,该构造带分布于胶东中部,仍然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别加以研究,可在小区域内对设计&#47。
新构造期以来;连侵入晚白垩世王氏组地层的花岗岩和岩脉也被切割平移、郭城,都属于对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起促进作用的构造,但对设计&#47,其它断裂活动均不明显。断裂间相距一般8~12公里,切割了下元古界胶东群,最小者1、王氏组,还切割平移了中生界上侏罗统莱阳组和白垩系青山组与王氏组沉积及火山岩系。主要由桃村
其他类似问题
结构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地震台在哪个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