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验HCO3-与CO32-结合H+难易,为什么用Na2CO3或NaHCO3与稀盐酸除铁锈反应不行

浓度相同的两瓶溶液:NaHCO3溶液 和 Na2CO3溶液,第一瓶中的HCO3-浓度(大小)和第二瓶的CO32-浓度(大小)?哪个大,为什么三楼,你说CO32-水解程度大,CO32-的结合能力更强,我说:没错,但是CO3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浓度相同的两瓶溶液:NaHCO3溶液 和 Na2CO3溶液,第一瓶中的HCO3-浓度(大小)和第二瓶的CO32-浓度(大小)?哪个大,为什么三楼,你说CO32-水解程度大,CO32-的结合能力更强,我说:没错,但是CO3
浓度相同的两瓶溶液:NaHCO3溶液 和 Na2CO3溶液,第一瓶中的HCO3-浓度(大小)和第二瓶的CO32-浓度(大小)?哪个大,为什么三楼,你说CO32-水解程度大,CO32-的结合能力更强,我说:没错,但是CO32-水解用的H2O多呀(用了2个水),不是用的CO32-多 (只是CO32-水解用的水多而已)
HCO3-浓度比CO32-浓度大,由于CO32-比HCO3-的水解程度大.在碳酸钠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CO3 2- + H2O?HCO3- + H+HCO3- +H2O?H2CO3+ H+因为HCO3-和CO32-都是弱酸根!都会和H+结合,但CO32-的结合能力更强一些!致使更多的CO32-变成HCO3-或H2CO3存在于溶液中,碳酸氢钠溶液中的HCO3-浓度比碳酸钠溶液中的CO32-浓度大.
CO3 2-浓度大,HCO3-=H+ +CO3 2-.
第一瓶里的HCO3-的浓度大!因为HCO3-和CO32-都是弱酸根!都会和H+结合,但CO32-的结合能力更强一些!致使CO32-都会变成HCO3-或H2CO3存在于溶液中,而co32-的浓度会自然下降!
这类问题,不进行计算试图靠定性分析得出结果往往会出错。具体计算的话,可以利用分布分数。我不算了。
在相同条件下,(Na2CO3)的溶解度比(Na2HCO3)大,(Na2CO3)的溶液的碱性(CO32-)、水解程度比(Na2HCO3)强,(Na2CO3)与同浓度盐酸反应比(Na2HCO3)慢(从产生旗袍这一角度观察),(Na2CO3)的稳定性比(Na2HCO3)强.但如果你题目是正确的话,那这两瓶是浓度相同的,说明白问了.
HCO3-浓度比CO32-浓度大,由于CO32-比HCO3-的水解程度大。 在碳酸钠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 CO3 2- + H2O? HCO3- + H+ HCO3- +H2O?H2CO3+ H+ 因为HCO3-和CO32-都是弱酸根!都会和H+结合,但CO32-的结合能力更强一些!致使更多的CO32-变成HCO3-或H2CO3存在于溶液中,碳酸氢钠溶液...已知相同条件下HBrO比H2CO3酸性弱,HCO3-比HBrO难电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合质子的能力:CO32-BrO- B.相同浓度时溶液的碱性:NaBrO& & NaHCO3
C.反应CO2+NaBrO+H2O&NaHCO3+HBrO可以发生 D.反应CO2+2NaBrO+H2O&Na2CO3+2HBrO可以发生 &
试题及解析
学段:高中
学科:化学
已知相同条件下HBrO比H2CO3酸性弱,HCO3-比HBrO难电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合质子的能力:CO32-&BrO-
B.相同浓度时溶液的碱性:NaBrO& && NaHCO3
C.反应CO2+NaBrO+H2O→NaHCO3+HBrO可以发生
D.反应CO2+2NaBrO+H2O→Na2CO3+2HBrO可以发生
点击隐藏试题答案:
该试题的相关试卷
找老师要答案
考拉金牌语文教师
考拉金牌数学教师
考拉金牌英语教师
大家都在看
热门知识点 & & &&
请选择你的理由
答案不给力当前位置: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铜与稀盐酸:OH-+H+═H2OB..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铜与稀盐酸:OH-+H+═H2OB.金属钠与水:Na+H2O═Na++OH-+H2↑C.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稀盐酸:CO32-+2H+═CO2↑+H2O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OH-+Cl2═ClO-+Cl-+H2O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氢氧化铜与稀盐酸的离子反应为:Cu(OH)2+2H+═2H2O+Cu2+,故A错误;B.金属钠与水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故B错误;C.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稀盐酸的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故C正确;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OH-+Cl2═ClO-+Cl-+H2O,故D错误;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铜与稀盐酸:OH-+H+═H2OB..”主要考查你对&&离子方程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①写: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容难电离的物质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的判断方法: ①判断反应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 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发生离子反应。 ②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如果反应不能发生,当然也就没有离子方程式可言。 ③判断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④判断质量和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不仅要质量守恒,而且反应前后各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必须相等。 ⑤判断氧化物、难溶物、气体、单质、难电离的弱酸、弱碱、水是否写成了分子形式,而易电离的物质是否写成离子形式。 ⑥判断连接符号“=”和“”及状态符号“↑”和“↓”运用是否正确。 强电解质的电离、不可逆反应、双水解反应用“=”;弱电解质电离、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用“”。复分解反应、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用“↓”,气体用“↑”;单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不用“↓”,气体不用“↑”。 ⑦判断微溶物的处理是否正确。 微溶物做反应物时,一般用离子形式,做生成物时一般用分子式。 ⑧判断反应物的滴加顺序与方程式中生成物是否一致。 如:把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和把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反应产物是不同的。 ⑨判断反应物的相对量与产物是否一致。 有些反应因反应物的量不同会生成不同的产物。如:CO2、SO2、H2S等气体与碱溶液反应时,若气体少量,则生成正盐;若气体过量,则生成酸式盐。 ⑩判断电解质在写成离子形式时阴阳离子个数比是否合理。 如Ba(OH)2溶液和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往往错误写成: ,正确为: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基本方法是:把物质的量少的物质的系数定为1,其他物质按最大量消耗。
1.因滴加顺序不同造成连续反应
HCl与Na2CO3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HCl与NaAlO2&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AlCl3与NaOH&
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3++3OH-==Al(OH)3↓ (2)Al(OH)3+OH-==AlO2-+2H2O 若向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AlCl3溶液,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l3++4OH-==AlO2-+2H2O 若向足量Al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AgNO3与NH3·H2O
&向AgNO3溶液中滴入稀NH3·H2O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1) Ag++NH3·H2O==AgOH↓+NH4+&&&&(2)AgOH+2NH3·H2O==Ag(NH3)2++OH-+2H2O&若向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g++3NH3·H2O==Ag(NH3)2++OH-+NH4++2H2O&&若向足量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NH3·H2O,其离子方程式为:Ag++NH3·H2O==AgOH↓+NH4+
向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若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2OH-+CO2==CO32-+H2O 若向NaOH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OH-+CO2==HCO3-
2.过量型:
向足量的Ca(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 OH-+Ca2++HCO3-==H2O+CaCO3↓向足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Ca(HCO3)2溶液&&&&&&& Ca2++2HCO3-+2OH-==2H2O+CaCO3↓+CO32-Fe与HNO3 :铁过量时:Fe+4HNO3==Fe(NO3)3+NO↑+2H2O&&&&&&&&&&&&&&&&&&&&&& 铁不足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
3.定量型:
因还原性I-&Fe2+&Br-,所以在FeI2或者FeBr2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不同的离子反应,依次为:(1)2I-+Cl2==2Cl-+I2(2)2Fe2++Cl2==2Fe3++2Cl-(3)2Br-+Cl2==2Cl-+Br2
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4OH-==AlO2-+2BaSO4↓+2H2O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3OH-==Al(OH)3↓+2BaSO4↓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铜与稀盐酸:OH-+H+═H2OB..”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681132222672144321039364496318128如何用微观解释na2co3+co2+h2o=2nahco3这个反应?co2与naoh反应,当co2少量时,co2+2oh-=co3 2-+h20,而过量时co2+oh-=hco3-。这一步是由上一步中的co2与co3 2-结合,还是co2直接和oh-结合呢?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如何用微观解释na2co3+co2+h2o=2nahco3这个反应?co2与naoh反应,当co2少量时,co2+2oh-=co3 2-+h20,而过量时co2+oh-=hco3-。这一步是由上一步中的co2与co3 2-结合,还是co2直接和oh-结合呢?
如何用微观解释na2co3+co2+h2o=2nahco3这个反应?co2与naoh反应,当co2少量时,co2+2oh-=co3 2-+h20,而过量时co2+oh-=hco3-。这一步是由上一步中的co2与co3 2-结合,还是co2直接和oh-结合呢?
CO2溶于水生成H2CO3,H2CO3在水中电离生成H+和HCO3-,然后过量的H+和CO3-生成HCO3-.应该是CO2和CO3 2-结合吧.Na2CO3+CO2+H2O═2NaHCO3.(2)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中溶液的作用CO2在水中存在平衡:CO2+H2O?H2CO3?HCO3-+H+,有H2SO4存在时,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从而减少CO2在水中的溶解,同时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3)当D中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时,停止实验,将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备用.为确定固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设计方案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配成1000mL溶液作为样液,其余固体备用):①方案1:取样液与澄清的Ca(OH)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实验小组对现象产生的原理进行分析,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Na2CO3和NaHCO3都能跟C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固体的成分中是否含有NaHCO3.②方案2:取样液与BaCl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实验小组认为固体中存在NaHCO3,其离子方程式是2HCO3-+Ba2+=BaCO3↓+CO2↑+H2O.该小组认为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2CO3,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合理.③方案3:实验小组中甲、乙同学利用NaHCO3的不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甲同学:取样液400mL,用pH计测溶液pH,再水浴加热蒸发至200mL,接下来的操作是冷却到室温,加水至溶液体积为400mL,再次测定pH,结果表明白色固体中存在NaHCO3.为进一步证明白色固体是否为纯净的NaHCO3,结合甲同学实验,还应补充的实验是取相同质量的纯净的NaHCO3配成1000mL溶液,取400mL,重复甲的实验,进行对照.乙同学:利用仪器测定了固体残留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a.根据A点坐标得到的结论是白色固体为NaHCO3.b.根据B点坐标,计算残留固体中n(NaHCO3):n(Na2CO3)=1.7.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认为,可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备NaHCO3.
分析:(1)由图可知,A中生成二氧化碳,在D中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2)B中酸可抑制二氧化碳的溶解;(3)①Na2CO3和NaHCO3都能跟C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②样液与BaCl2溶液混合,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沉淀为碳酸钡、气体为二氧化碳;Na2CO3和BaCl2溶液混合也能生成沉淀;③甲同学:蒸发后冷却,测定pH,可确定固体存在碳酸氢钠,补充实验为对比性实验;乙同学:a.A点说明碳酸氢钠分解,残留率为63.09%;b.B点残留率为80%,以此利用差量法计算.解答:解:(1)由图可知,A中生成二氧化碳,在D中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故答案为:Na2CO3+CO2+H2O═2NaHCO3;(2)B中酸可抑制二氧化碳的溶解,则B中溶液的作用为CO2在水中存在平衡:CO2+H2O?H2CO3?HCO3-+H+,有H2SO4存在时,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从而减少CO2在水中的溶解,同时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故答案为:CO2在水中存在平衡:CO2+H2O?H2CO3?HCO3-+H+,有H2SO4存在时,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从而减少CO2在水中的溶解,同时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3)①Na2CO3和NaHCO3都能跟C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无法确定固体的成分中是否含有NaHCO3,故答案为:Na2CO3和NaHCO3都能跟C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固体的成分中是否含有NaHCO3;②样液与BaCl2溶液混合,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沉淀为碳酸钡、气体为二氧化碳,离子反应为2HCO3-+Ba2+=BaCO3↓+CO2↑+H2O;Na2CO3和BaCl2溶液混合也能生成沉淀,则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2CO3,结论合理,故答案为:2HCO3-+Ba2+=BaCO3↓+CO2↑+H2O;合理;③甲同学:取样液400mL,用pH计测溶液pH,再水浴加热蒸发至200mL,接下来的操作是冷却到室温,加水至溶液体积为400mL,再次测定pH,可确定固体存在碳酸氢钠,补充实验为取相同质量的纯净的NaHCO3配成1000mL溶液,取400mL,重复甲的实验,进行对照,故答案为:冷却到室温,加水至溶液体积为400mL,再次测定pH;取相同质量的纯净的NaHCO3配成1000mL溶液,取400mL,重复甲的实验,进行对照;乙同学:a.A点说明碳酸氢钠分解,残留率为63.09%,可知白色固体为碳酸氢钠,故答案为:白色固体为NaHCO3;b.B点残留率为80%,设原固体100g,则B点残留固体为80g,设生成碳酸钠为x,则2NaHCO3&&△&&.&Na2CO3+CO2↑+H2O△m&&&&&&&&&&&& 106&&&&&&&&&&&&& 62&&&&&&&&&&&&&& x&&&&&&&&&&&&& 100g-80g10662=x20g,解得x=34.2g,n(NaHCO3)=80g-34.2g84g/mol=0.55mol,n(Na2CO3)=34.2g106g/mol=0.32mol,.(1)(2分)n(NaHCO3):n(Na2CO3)=1.7,故答案为:1.7.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性质,盐类水解、化学平衡、差量法计算、图象分析较等,综合性较强,(3)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较大.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2013?朝阳区二模)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a2O2&与Na2O&中阴离子个数之比为2:1B.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CO2与CO中氧原子数之比为2:1C.pH相同的H2SO4(aq)与CH3COOH(aq)中的c(H+)之比为2:1D.等浓度的(NH4)2SO4&(aq)与NH4Cl(aq)中c(NH4+)之比为2:1
科目:高中化学
(2013?朝阳区二模)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一满罐CO2,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致易拉罐变瘪的反应是:CO2+2OH-?CO32-+H2OB.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2Al+2OH-+2H2O?2AlO2-+3H2↑C.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是:c(Na+)+c(H+)=c(OH-)+c(AlO2-)+c(CO32-)D.如果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浓盐酸,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
科目:高中化学
(2013?朝阳区二模)已知:①把水加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收集产生的气体②把红热的铁丝伸入①中产生的气体中,有黑色固体生成③把②中产生的固体放入盐酸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中反应,过氧化钠作氧化剂,水作还原剂B.②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放热反应C.③中的实验现象证明溶液中不含有Fe2+D.将①中所得溶液加入到③的溶液中,静置,溶液颜色加深
科目:高中化学
(2013?朝阳区二模)关于下列三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不存在顺反异构体B.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均为7 种C.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D.可以用金属钠和银氨溶液进行鉴别
科目:高中化学
(2013?朝阳区二模)温度为T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PCl5,发生PCl5(g)?PCl3(g)+Cl2(g)反应.反应过程中c(Cl2)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0~50s 的平均速率v(Cl2)=1.6×10-3mol/(L?s)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025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则该反应的△H<0D.反应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 1mol PCl5,该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0.1mol/L<c(Cl2)<0.2mol/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除去na2co3中的nahco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