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若有重力,,绳子拉力怎么看

如果算动滑轮的重力10N 物体重20N绳子只有两股拉力怎么算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如果算动滑轮的重力10N 物体重20N绳子只有两股拉力怎么算
如果算动滑轮的重力10N 物体重20N绳子只有两股拉力怎么算
0.5(10+20)N动滑轮省力,这里是两根绳子.肯定就是省一半的力.动滑轮自身的重力也能省.
老师给你说,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有多少条绳子向上拉,就是几分之一的力。 这道题是两条绳子向上拉,F=G/2,是N条的话,F=G/N。
一个动滑轮是由两段绳子拉着它,每段绳子要承受15N的拉力,你可以吧重物和动滑轮看做一个整体(质点)考虑,即用两段绳子拉着一个重30N的物体。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原题: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用细绳通过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A物体向右运动,加速度为a1,若将B撤去,改用大小与B重力相等的力F拉细绳,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a1 a2的大小?(设ma≠mb)如果先将A、B和绳子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原题: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用细绳通过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A物体向右运动,加速度为a1,若将B撤去,改用大小与B重力相等的力F拉细绳,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a1 a2的大小?(设ma≠mb)如果先将A、B和绳子
原题: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用细绳通过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A物体向右运动,加速度为a1,若将B撤去,改用大小与B重力相等的力F拉细绳,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a1 a2的大小?(设ma≠mb)如果先将A、B和绳子看做一个整体的话,那么轮滑的支持力不算外力吗?该系统(A和B和绳子)在竖直方向(B)有加速度,在水平方向(A)也有加速度,那该系统的加速度是不是水平向下45°呢?把A和B和绳子看做系统,外力为什么是B的重力呢?这时候B的重力不是已经作为系统的重力算进去了?最后求该系统的受力分析,是不是一个G(=ma+mb),还有N地(=ma),N滑轮,加速度斜向下45°?但这样算起来N等于根号2/2的mag就不对了吧?
(1)若AB绳子为一整体的话,滑轮的支持力当然是外力啦……隔离法时你没有包含的物体,它对被隔离的系统的力当然是外力啦,所以就很好地解决了你的问题了,A有水平加速度,B有竖直加速度,且两者大小相等,所以系统合加速度方向为水平向下45度(2)B的重力当然是外力啦,因为这是地球对它施加的力,就正如有一个拉力拉在B一样,也等于拉着整个系统啊,如果把地球也算进个立体的话,B的重力才是内力(3)首先N地必然和A重力抵消,所以这两个力不予考虑,所以外力有滑轮支持力和B重力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N轮*cos45=ma*a竖直方向:mbg-N轮sin45=mba解得N轮=根号2*mb*ma*g/(ma+mb)
首先 理解上 不能把绳受的定滑轮的力 算进去 因为 绳此时 受的那个力正是因为与A,B 给的力 平衡的
定滑轮的 施的支持力对A,B 无 作用效果第二个 你跟不 就不要去考虑加速度的方向 利用 能量守恒定律 就行了
你想想 使 这个总体运动的力 是哪个
就只有B的 重力啊
还有系统 是不包含重力的
系统力 是 系统间的 相互作用力
重力 是地球施的力 怎们能做 内力呢 只有把...
为什么定滑轮的支持力对AB无效果?支持力 是怎么来的? 因为A,B的合力 在那个点向左下角的力 压着滑轮 所以 绳受支持力 A,B 的受理 全来自 绳和 重力啊 支持力 与A,B
无接触啊 怎么 提供力,只有场力 在 不接触的情况下 才 可以提供力 啊我们不是把A B和绳子看做整体了么?那绳子和滑轮有接触啊打个比如吧
你 用 左手拿弓
右手 拉玄, 弓 就好比 这里的 绳
你对弓有拉力
我们不是把A B和绳子看做整体了么?那绳子和滑轮有接触啊
打个比如吧
你 用 左手拿弓
右手 拉玄, 弓 就好比 这里的 绳
你对弓有拉力
弓对你的 右手 也 有 拉力
而此时 你的左手 也 因此 会对 弓 有个 支持力
但 你觉得 你的左手的 力 对 你的 又手
产生了效果吗
还有 那是 那个支持力 对 系统 也 不做功
你考虑 也没用啊当前位置:
>>>用某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5段绳子承担,绳重..
用某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5段绳子承担,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共重20N.若在匀速提升重物时,绳端的拉力是100N,则被提升的重力为(  )A.400NB.480NC.500ND.520N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5段绳子承担,则有5F=G物+G轮,所以G物=5F-G轮=5×100N-20N=480N;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用某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5段绳子承担,绳重..”主要考查你对&&滑轮(组)中拉力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滑轮(组)中拉力的计算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由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滑轮组由几股绳子承担物重:&&& 有几股绳与动滑轮相连,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n 就是几,而重物上升的高度h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是:s=nh。如图:在动、定滑轮之间画一条线,将它们分开,只算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股数。例1如图甲、乙滑轮组装置,所有摩擦不计,分别用F1、F2竖直匀速拉动重物G,已知每个滑轮重力为 G/2,则力F1和F2之比为(& )A.1:1B.3:2C.2:3D.3:4 解析:当考虑动滑轮的重力,不计摩擦时,F=,由图中滑轮组的绕线方法可知:F1=。答案:C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 1.滑轮组竖放:若不考虑动滑轮自重以及绳、轮摩擦,滑轮组用几股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若考虑动滑轮自重,但忽略摩擦,此式变为F拉= 。用“连动法”,弄清直接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的根数n,在图甲中我们以重物和动滑轮为研究对象,n=4,有四根绳子承担动滑轮及重物,所以用力。同理,分析乙图可知,提起重物及动滑轮的。&2.滑轮组横放:在不考虑绳、轮摩擦时,滑轮组用几股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大小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例1同一物体沿相同的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托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解析:三种情况下物体与地面的摩擦都相等为f,甲是定滑轮,F甲=f,乙是动滑轮,,丙是滑轮组,,即,选B。例2如图甲所示,物体4在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那么拉力,为_____N,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N。解析:本题动滑轮的动力施加在转轴上,是一种费力的用法,其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一半的杠杆,要费力,其杠杆示意图如图所示。答案:10&& 5 点拨:此题的图可以旋转90。与常见的动滑轮对比。
发现相似题
与“用某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5段绳子承担,绳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2841282261791864654643185351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若不计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那么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0N,拉力F在2s内做的功为20J,重力做功为0J.【考点】.【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绳子的绕线决定滑轮组的使用效果,有几段绳子承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拉力就是摩擦力的几分之一.【解答】解: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拉力为5N,摩擦力f=2×5N=10N;拉力移动的速度v=2×1m/s=2m/s;拉力移动的距离s=vt=2m/s×2s=4m,拉力做的功:W=Fs=5N×4m=20J;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竖直方向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做功为0J.故答案:10;20;0.【点评】绳子的绕线决定滑轮组的使用效果,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拉力就是重力的几分之一,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wdzyz001老师 难度:0.67真题:1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滑轮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