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说明长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的水能资源蕴藏在哪个路段为什么

中国地理-长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国地理-长江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4.9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如图为长江水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长江支流甲的名称是______,该支流在______(城市)注入长江,该支流同时也是我国重要水利工程“______”中线方案的经过地.(2)“两岸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如图为长江水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长江支流甲的名称是______,该支流在______(城市)注入长江,该支流同时也是我国重要水利工程“______”中线方案的经过地.(2)“两岸
如图为长江水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长江支流甲的名称是______,该支流在______(城市)注入长江,该支流同时也是我国重要水利工程“______”中线方案的经过地.(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长江河段位于河流的______(上、中、下)游,数字①②③④⑤中______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举一例说明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______.(3)长江、黄河共同发源的地形区是______,该区域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教.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______,造成本区农作物单产比较高的原因是______.(4)云南昆明被誉为“春城”,主要由于昆明地处______高原,所以夏季气温不高;冬季因其______(经度、纬度)位置较低,加之难以受到______风影响,故冬季不冷.
读图可知,(1)甲是汉江,它在武汉注入长江,同时也是我国重要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经过地.(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长江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⑤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综合效益,例如防洪等.(3)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信仰的宗教是佛教.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造成本区农作物单产比较高的原因是光照时间长.(4)云南昆明被誉为“春城”,主要由于昆明地处云贵高原,所以夏季气温不高;冬季因其纬度(经度、纬度)位置较低,加之难以受到冬风影响,故冬季不冷.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汉江;武汉;南水北调;(2)上;⑤;防洪;(3)青藏高原;佛;青稞;光照时间长,;(4)云贵;纬度;冬.
本题考点:
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问题解析: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游河段,有之称.(2)图1中字母代表的是长江流域建设的水利工程,其中全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填写字母及名称).(3)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主要的问题是洪涝灾害频繁,据图2分析,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4)长江地上河发生在哪个河段?请解释原因.(5)为解决图2中反映的问题,下列解决措施可行的是A.防治水污染,严格工业废水排放&&&&&&&&&B.在中游平原湖区围湖造田C.采取人口迁移办法解决洪涝威胁&&&&&&&&&D.在上中游建设生态保护林.
分析: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解答:解:(1)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2)长江三峡段的两个大型水利枢纽--B葛洲坝和A三峡,构成当前中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葛洲坝水利枢纽于1988年建成,总装机容量为271.5万千瓦.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于2009年竣工,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3)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使得河道淤积,流域内的湖泊容量减小,对长江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造成洪水频繁;(4)长江地上河发生于中游荆江河段,这里河道弯曲,水流速度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5)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使得河道淤积,使得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最好的措施是在上中游建设生态保护林,防止水土流失,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故答案为:(1)上游;水能宝库;(2)A三峡;(3)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使得河道淤积,流域内的湖泊容量减小,对长江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造成洪水频繁;(4)地上河发生于中游荆江河段,这里河道弯曲,水流速度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5)D.点评:考查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要理解记忆.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地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我国四个工业基地的名称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B大致为我国的山西省,目前该省的主要资源是煤炭.(3)D为胜利油田,④是以轻工业为主(4)F省的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耕作制度一年二至三熟油料作物是油菜.
科目:初中地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温度带名称,①热带,②暖温带,③亚热带,④高原气候区,⑤中温带,⑥寒温带.(2)②和③温度带的分界线经过秦岭山、淮河.(3)蚌埠属于哪个温度带暖温带.(4)完成温度带和其相应水果的配对(填温度带数字)芒果&香蕉-----①.苹果&梨-------②⑤.柑橘--------③.
科目:初中地理
如图为“长江干流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从源头至入海口,长江的落差约米.(2)从源头至宜宾,长江河段长约千米,落差约米,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大部分分布在这一河段.(3)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湖口.(4)目前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的上游,该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后,将发挥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水产、旅游、改善自然环境等作用.(5)在图中“||”画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线.
科目:初中地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河流、山脉名称:①&②&③&④&M由河流的流向可判断亚洲地势是.(2)在图中用字母E正确表示青藏高原的位置;(3)写出下列半岛名称A&&B&&&C,B处气候类型为,气候特点是.当前位置: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长江航运发达,有“______”之称.(2)长江水..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长江航运发达,有“______”之称.(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甲图中①处是即将完工的______水利枢纽.(3)甲图中A、B、C、D四个城市中是直辖市的是______和______(填写字母代号),写出他们的简称______和______.(4)乙图说明,长江流域湖泊面积正不断______.成因分析:______(5)丙图说明,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在______,水土流失面积在______.成因分析:______你认为以上现象会带来哪些后果?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长江航运发达,有黄金水道之称.&&& (2)从图中看出,①处是我国最大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3)从图中看出,A是重庆市,其简称是渝,D是上海市,其简称是沪或申.&& (4)从图中看出,长江流域湖泊面积正不断缩小,其原因是人们围湖造田造成的.&& (5)从丙图看出,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在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在增加,其原因是人们乱砍滥伐,森林覆盖率下降,致使水土流失严重.&& (6)针对以上问题,人们应退耕还湖,营造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工程等措施来解决.故答案为:(1)黄金水道;三峡;(3)A;D;渝;沪或申;(4)缩小;围湖造田;(5)下降;增加;人们乱砍滥伐,森林覆盖率下降,致使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湖,营造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工程.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长江航运发达,有“______”之称.(2)长江水..”主要考查你对&&长江&&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长江:长江,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古代文献中,“江”特指长江。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流经三级阶梯,自西向东注入东海。长江支流众多,长江流域东西宽约3,219公里,南北宽约966公里,长江全长6397千米,流域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其中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长江重要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丹江口(汉江)、安康、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黄金水道的特点:
&长江的防洪与灌溉:
&长江流域图:长江流域水电分布图:长江三峡: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迄湖北宜昌的南津关,跨重庆奉节、重庆巫山、湖北巴东、湖北秭归、湖北宜昌,长二百零四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重庆瞿塘峡、重庆巫峡和湖北西陵峡,三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利资源极为丰富。长江三峡,它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孙夫人庙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三峡全长193公里(千米),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乘舟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令人难以忘却。长江三峡不但有已经建成的葛洲坝,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工程——三峡工程。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 2010年7月,三峡电站机组实现了电站1820万千瓦满出力168小时运行试验目标。(日发电量可突破4.3亿度电!占全国日发电量的5%左右)。1949年,中国总发电量仅为43亿度。 三峡电站初期的规划是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也就是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建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在加上三峡电站自身的两台5万千瓦的电源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度,是大亚湾核电站的5倍,是葛洲坝水电站的10倍,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占全国水力发电的20%。
发现相似题
与“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长江航运发达,有“______”之称.(2)长江水..”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172814308242121383176387191(2013o威海)实验区域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为了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缺乏状况,我国实施了多项输电、输气工程(如图),对促进能源产地和消费地的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如“皖电东送”工程建成后,每年输送的电力相当于为上海新建了6座百万千瓦级的火电站,向外输送能源的同时,也促进了安徽能源产业的大力发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说出我国南方地区水能能源丰富,它弥补了煤、石油能源匮乏的不足.(2)我国在长江上A处建设了大型水电站,这里蕴藏着巨大水能资源的原因是位于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处,落差大.(3)“皖电东送”是利用安徽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发电,输送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请说明通过“皖电东送”的输电形式,对东部地区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两方面带来的好处.变输煤为输电,减轻东部运输压力,减少煤炭运输中的污染,直接用电改善了大气质量.(4)从能源矿产的分布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说明长江三角洲能源短缺的原因.
解:读图可知,(1)我国南方地区水能能源丰富,它弥补了煤、石油能源的不足;(2)A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位于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处,落差大,水能最丰富;(3)“皖电东送”是利用安徽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发电,输送长江三角洲地区.“皖电东送”的输电形式,对东部地区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两方面带来的好处有变输煤为输电,减轻东部运输压力,减少煤炭运输中的污染,直接用电改善了大气质量;(4)长江三角洲能源资源缺乏,再加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耗电量大.故答案为:(1)水能;煤、石油;(2)位于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处,落差大;(3)煤炭;变输煤为输电,减轻东部运输压力,减少煤炭运输中的污染,直接用电改善了大气质量;(4)长江三角洲能源资源缺乏,再加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耗电量大.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之一是其分布具有规律性和不均匀性,如:煤、石油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有色金属矿和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太阳能、地热资源丰富;西北地区也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