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去过永康江苏省中医院院吗,那里看月经不调怎样?还有象珠铭心堂江苏省中医院怎样

你好,你去过永康中医院吗,那里看月经不调怎样?还有象珠铭心堂中医怎样_百度知道
你好,你去过永康中医院吗,那里看月经不调怎样?还有象珠铭心堂中医怎样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月经不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你好,你去过永康中医院吗,那里看月经不调怎样?还有象珠铭心堂中医怎样_百度知道
你好,你去过永康中医院吗,那里看月经不调怎样?还有象珠铭心堂中医怎样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月经不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黄色书片段 淫淫网,性爱故事精选集
亚洲先锋黄色网址,激情乱论故事,操老?逼内射,大方县党建网,歉!!
他的大鸡吧操我的逼,影视棒多少钱,www.激情,70的老太太 和17的孙子做爱,blank">鬼将凶猛。”程一自
友情链接:来自子话题:
&b&医学知识&/b&:&br&跟你说了你也不懂!&br&问那么多干嘛,是不是不相信我,不相信我去其他医院看去!&br&不吃我开的药,后果自负!&br&你不需要知道那么多,按我说的做就行了。&br&你知道这病后果有多严重吗!&br&&br&&br&&b&门诊看病:&/b&&br&到外面等着去!&br&没钱看什么病?&br&之前的病历都不带来看什么病!回去拿了再来!&br&谁让你抽那么多烟/喝那么多酒,活该!&br&怎么这么晚才来看病!之前干嘛去了!&br&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听你的还是听我的!&br&这点药也喊贵?!你怎么不去美国看病贵死你!&br&这都不知道带来医院看,你们怎么当爸爸/妈妈/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的!&br&&br&&br&&b&手术/检查:&/b&&br&害怕什么!乳房/阴道我们一天看几十个,还什么隐私,你当你外国人啊!&br&叫你脱裤子/胸罩就脱,哪来那么多废话!不看就走!&br&用力!没吃早饭啊!&br&跟你说了叫你XXXXX,没长耳朵啊!&br&这种小手术/操作能有什么问题!我还怕你有问题呢!&br&别动!有什么不舒服的,别人都没事就你事多!&br&什么轻点?!忍着! 想治病还怕疼!&br&&br&&br&&b&住院:&/b&&br&谁管你找谁去,我什么都不知道。&br&来来来,这边签个字,不要看了,走程序的。&br&没事别来烦我,我们忙得很!&br&这是医院规定,要问问领导去!&br&赶快交钱,什么时候到账什么时候排你们手术!&br&&br&&br&以上都是亲耳听到过的。抛砖引玉,希望同行们也能有所借鉴。&br&&b&谢绝转载&/b&
医学知识:跟你说了你也不懂!问那么多干嘛,是不是不相信我,不相信我去其他医院看去!不吃我开的药,后果自负!你不需要知道那么多,按我说的做就行了。你知道这病后果有多严重吗!门诊看病:到外面等着去!没钱看什么病?之前的病历都不带来看什么病!回…
来自子话题:
印度,利比亚,刚果金,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108个国家觉得很赞。
印度,利比亚,刚果金,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108个国家觉得很赞。
来自子话题:
前一阵在德国就医,医生给我开了药,药品说明书开头有这么一段(大意),我非常敬佩:&blockquote&该药是医生为您个人开的处方,请不要向其他人透露药方。他们可能在没有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向症状相似的病人推荐这个药方。对病情的误判和对药品的误用可以对身体造成伤害。&/blockquote&虽然有处方等各种措施防止病人自己乱用药,但我知道国内有许多患者会跑到医院点名要某种药,谁都信,就是不信医生。「久病成医」只是民间俗语,患者之间互相鼓励是好的,互相推荐药品和治疗方案,是很危险的。
前一阵在德国就医,医生给我开了药,药品说明书开头有这么一段(大意),我非常敬佩:该药是医生为您个人开的处方,请不要向其他人透露药方。他们可能在没有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向症状相似的病人推荐这个药方。对病情的误判和对药品的误用可以对身体造成伤害…
来自子话题:
我晕不是吧,说好的自动保存呢?我写的几千字,,没了。。&br&&br&听好了,下面的文字是带着极度抑郁的情绪写的。。我现在就像题主描绘的一样:心里特别难受,喘不过气,悲观、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不愿意开口说话,整个人像丢了魂一样,找不到自己,特别无助。&br&&br&---------------&br&&br&&br&哎,就拿我的亲身经历说吧。从大学毕业开始我就有过服用抗焦虑药物的经验。那时候刚刚创业,压力特别大,每天睡不着,正好我姨爹那里有一些药,我就讨来尝了尝。后来吃完了,就自己去医院开,因为有朋友在医院工作,所以还算方便。也和精神内科的医师们切磋过几回。&br&&br&我先后一共嗑过4种药,分别是&a href=&/view/2000855.htm?fr=aladd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劳拉西泮片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view/559493.htm?fr=aladd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帕罗西汀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view/581381.htm?fr=aladd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佐匹克隆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view/74637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地西泮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说说感受吧,其中劳拉西样片和佐匹克隆嗑的比较多,因为说这两种的副作用比较小(百度说佐匹克隆属于健康药呐)。效果是有的,但是仅仅体现在助睡眠上面。通常我都是先嗑半片,如果还是觉得睡不着,浑身瘙痒,就爬起来再嗑半片,基本上就舒坦了。当然它们也是有副作用的。那就是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你会觉得依然很困。就像是惯性太强根本停不下来。我也问过自己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嗑药,我嗑药的目的不是为了让第二天能够一口气上五楼吗?我给出的答案是,有过经验的人都会迷恋上那种你知道接下来的10分钟里面你一定会睡着的安心。&br&&br&说道抗焦虑,我基本没感受到。平时工作的时候依然忧心,麻烦来了照样焦虑。该仰望心空还仰望星空,该回肠百转还回肠百转,该便秘还便秘。我对它的理解是:这一类抗焦虑药物主要是通过催眠(麻痹神经)使你犯困,然后睡上一觉。加上一定的心理作用,会让你多少觉得轻松了一些。所以,它们的作用体现在短期内。想要长期的摆脱焦虑症和抑郁症还是不够。特别是题主说道那种无来由的抑郁。&br&&br&当然也有人说这些个药倍儿神!那小眼神看起来就像是在说安利一样。我认为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催眠的表现。当他因为很大程度上的心理作用帮他达到了目的之后,他将其归因为药物的作用。然后每次嗑药都是一次催眠,催着催着就深信不疑了。那啥啥啥教的原理其实也差不多。&br&&br&说白了焦虑症抑郁症还是属于精神科疾病,光靠药物治疗这种由外而内的方式想要完全根除这些疾病是比较困难的。其实这也是某个和我切磋过的医师告诉我的原话。之后,他又讲了我一些我都能够讲出来的方法。&br&&br&&b&所以啊,不要迷信药物。它就是个辅助。&/b&&br&&br&那段时间我浑浑噩噩的,没事打打游戏。我在医师的告诫之上,我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决定把丢掉的钢琴捡回来。然后还去报了一个健身班。接着有一天我在健身房听到别人聊天,大致内容是他说自己有多苦逼,看起来像是大学生。听到之后我开心了不少(我承认我层次未到),瞬间从战五渣进化为战六渣。然后给自己喝了一碗鸡汤。挺鲜。也算找回了一些自我。但好景不长,后来又反弹了一些回去。&br&&br&&b&这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人的努力得不到回报,那么他只会愈来愈消极。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长期的努力和期待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时,就容易绝望,一蹶不振。&/b&&br&&br&所以除了那些最基本的手段比如:健身,晨练,看书,旅游等等。&b&我认为选择一个短期内轻松可达到的目标去完成是有现实意义的。&/b&如果这个目标能够给你带来足够的成就感那就更好了。像健身那些都需要非常强大的意志力和时间才能获得结果。我认为太慢。很多人做着做着就放弃了,然后加上这一次的失败雪上加霜。更加抑郁。&br&&br&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去做一件你一直想做但没有做的事情。或者做一些你一直都不敢做的事情。来一个短期的个人出境游或是制作一个手工艺品拿去送人,如果需要,一次安全的一夜情也可能会起到不错的效果。然后当状态调整好了一些之后,可以尝试一些更有难度的东西。因为难度越大,成就感越强。&br&&br&基本上就是这样,具体怎么做,还看各自的发挥。现在我还会备着佐匹克隆在身上,如果有外地的演讲或是其他形式的演出,头一天晚上我会磕上半粒。但我会保证不依赖它,毕竟这些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到时候嗑成逗比麻烦可就大了。&br&&br&在上一版的几千字丢失后,我非常郁闷,我也想过,干脆不写了算了。后来不甘心,还是憋出来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放弃了,我会一直纠结下去,每当我回想起我错过了一个好问题时。我肯定又就和现在的题主一样抑郁。所以为了使我快点康复,赶紧给赞啊!
我晕不是吧,说好的自动保存呢?我写的几千字,,没了。。听好了,下面的文字是带着极度抑郁的情绪写的。。我现在就像题主描绘的一样:心里特别难受,喘不过气,悲观、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不愿意开口说话,整个人像丢了魂一样,找不到自己,特别无助。--…
来自子话题:
谢邀,总体上训练顺序是先拉伸,后强化。看了你的描述,我总结一下是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都很差。我建议你多做做骨盆卷动,与猫式伸展。这是加强脊柱灵活性的动作。然后再多做做臀桥,四点支撑这些动作,这是加强腰椎的稳定性的动作。做这些动作一定要缓和流畅,不能急躁。平常时刻注意自己的坐姿,一有不对,先起身走走,再调整回去。如果这些动作不会,下午我训练的时候拍几张照片发上来。&br&&br&………………分割线……………&br&&br&&img data-rawheight=&1500& data-rawwidth=&1072& src=&/a32d94f1a0f0fdb9eb2c5bd934aabb3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2& data-original=&/a32d94f1a0f0fdb9eb2c5bd934aabb39_r.jpg&&&br&&br&&img data-rawheight=&1500& data-rawwidth=&1072& src=&/d8baec5f0fc56749fde13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2& data-original=&/d8baec5f0fc56749fde13d_r.jpg&&&br&&br&&img data-rawheight=&1500& data-rawwidth=&1072& src=&/bd33b506acdefafec5c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2& data-original=&/bd33b506acdefafec5ca_r.jpg&&&br&&br&&img data-rawheight=&1501& data-rawwidth=&1072& src=&/5fa1d5ffbb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2& data-original=&/5fa1d5ffbb7_r.jpg&&&br&&br&&img data-rawheight=&1936& data-rawwidth=&2592& src=&/f37ddfee8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f37ddfee89_r.jpg&&&br&&br&就为编辑这几个动作,花了我一下午的时间,饭都没顾得上吃,呆会六点上课,希望对你有帮助。
谢邀,总体上训练顺序是先拉伸,后强化。看了你的描述,我总结一下是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都很差。我建议你多做做骨盆卷动,与猫式伸展。这是加强脊柱灵活性的动作。然后再多做做臀桥,四点支撑这些动作,这是加强腰椎的稳定性的动作。做这些动作一定要缓和…
来自子话题:
最近忙的火烧眉毛,这部电视剧之前没看过,看到这个问题,去翻出来看了一会儿&br&&br&野外生存时,生吃各种动物是必备技能。&br&&br&当面临生存问题时,除了人不能吃之外,没有什么不能吃的。&br&&br&但是,我们没有专门训练过吃这东西,直接丢山里自己就学会了。&br&&br&还有,这项技能是面临生存问题时才会使用的。也就是说,即使你可以将肉咽下去了,但你永远也不会享受这种技能的。味道不好就是不好,哪有吃多了就变好吃了的可能?我吃过那么恶心的东西,现在到上海,吃那种甜食我还是觉得不想吃。但要是饿极了在山里,就又变得什么都能吃了。&br&&br&&b&------------------------------------------------------&/b&&br&&br&又到了跑题的时间,下面说说这部电视剧&br&&br&《我是特种兵1》至少还有两个专业演员,谷智鑫和任天野。到了《我是特种兵3》,则全部换成了导演自己的班底,或者说大部分是南京军区文工团的,演员团队我没有细看,但大致浏览了一下,大部分是熟面孔。&br&&br&这电视剧拍的够差的,男一号对特战指挥员的理解还停留在别人的表演上。估计是看刘猛前两部电视剧学来的,但又没人教,就学成了现在这样子。&br&&br&剧中男一号作为指挥员,念台词永远只有三个声调:1、将嗓音变粗2、说话节奏变慢3、朗读台词。虽然对电视剧不是很了解,但我想在表演中,长台词是比较能考验出一个演员的基本功的,剧中男一号的长台词完全是将声音扩大、憋粗、拖长,只要三步,你也能成为男一号。&br&&br&还有表情,徐佳这个演员的表情也挺搞,我只见过他两个表情:第一个表情是笑,第二个表情就是面无表情……你说这算不算表情呢?&br&&br&以后不敢说,但至少现阶段,徐佳的演技只适合演一个配角,也就是说,只能演男N+5号,N≥0,你不要跟我说N=&b&-4&/b&。这样的话&b&-4+5&/b&又等于1了,不带这样玩的。&br&&br&一群女演员的演技那叫一塌糊涂,不忍直视,一个个矫揉造作。唉,我只恨挨个吐槽没那时间。只是我不明白,那几个指挥员训练的时候穿着防弹衣我实在不能理解,穿的跟狗熊机器人似的,还是沙漠系的,你训练基地在丛林你穿沙漠色系的是什么意思?你老老实实的穿丛林迷彩不就行了,渲染气氛不是这么渲染的。我竟然看到有人骑个平衡车……&br&&br&由于只看了一小会,所以情节方面没法吐槽了,看演员的演技,估计以后也没心思看下去了。&br&&br&哦,对了,电视剧中,吃的不是老鼠肉,塞进嘴巴里的明明是豆腐乳。
最近忙的火烧眉毛,这部电视剧之前没看过,看到这个问题,去翻出来看了一会儿野外生存时,生吃各种动物是必备技能。当面临生存问题时,除了人不能吃之外,没有什么不能吃的。但是,我们没有专门训练过吃这东西,直接丢山里自己就学会了。还有,这项技能是面…
来自子话题:
“你看我都xxx了,我也没事。”&br&“你原来多高兴的人啊,怎么这样呢?来,笑一笑。”&br&“多大点事儿你也哭哭啼啼。”&br&“你难受着过一天也是过一天,为什么不高兴起来呢?”&br&“你这样你家人很痛苦,作为朋友我们也很担心。”&br&“你怎么这么任性?”&br&“想死你就去呗。”&br&“年轻人没吃过苦,想我当年xxx,你们现在条件这么好,咋还养出这毛病了呢?都是惯的,送去吃吃苦,马上就好了。”&br&“我理解你,有时候我也很难过,很抑郁,但我坚强的挺过来了,多想想开心的事嘛,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咯,不要那么玻璃心。”说这话的人都是很努力的想开导抑郁症患者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连抑郁症是什么都不知道。&br&还有各种心灵鸡汤。尤其是心灵鸡汤。&br&&br&真是我得到的赞最多的一次。。。&br&5.19补充:&br&和抑郁症患者聊天不光要知道什么不能说,最好也知道说什么比较好,少谈对方的事,多说自己的事。&br&还有,&br&千万不要把残酷当作幽默。&br&&br&5.21:&br&“人家也是好心好意,不要这么玻璃心。”&br&&br&我一直觉得,抑郁症患者除了“自我攻击”(典型有:自我否定,和对爱、亲近关系的人的语言暴力以达到自我惩罚的目的)之外,是很少指责其他人的。毕竟一切都是我的错,没能表现出被鼓舞,被激励的样子,真的非常,对不起。&br&&br&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恶意,这些话有很多也真的是想要鼓励我们。我个人不想听到这些话,并不是因为没有道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太有道理了,而我自己也明白,所以才会对做不到这么简单的事情的自己从心底里产生厌恶。你们都能做到,我不能做到,是因为我太差劲了。&br&所以,这样的鼓励,会加剧我们的抑郁,而不是帮助我们摆脱它。我没办法承受辜负每一个人期望后,他们失望的眼神。&br&还有一些患者,比如我,多少有些被害妄想,认为全世界的坏话都是针对我的,而我还会觉得那些批评和指责非常有道理——接着,自我厌恶。&br&衷心祝愿每个人,都不用体会重度抑郁患者的内心。&br&&br&如果你有患有抑郁症的朋友,最好的对待方法是带他去看医生,并让他按时吃药。&br&不要试图扭转他的思维方式,因为这是一种疾病,而目前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就是吃药。&br&抑郁症也不会“完全康复”,但是,可以争取更多的喘息时间。得了多年抑郁症的人,基本都有自己和抑郁症相处的经验和方法,如果对方并没有表现出病情加重,我还是建议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要过多干涉,打破平衡。&br&最后:我不是专业的医生,只是患者。
“你看我都xxx了,我也没事。”“你原来多高兴的人啊,怎么这样呢?来,笑一笑。”“多大点事儿你也哭哭啼啼。”“你难受着过一天也是过一天,为什么不高兴起来呢?”“你这样你家人很痛苦,作为朋友我们也很担心。”“你怎么这么任性?”“想死你就去呗。…
来自子话题:
6-9 更新&br&窝已经做实验亲眼看见了那根淋巴管了。哎。一种淡淡的忧伤。&br&---------------------------------------------------------------------------------------------------------------&br&实验室是淋巴管相关的。听闻这个消息,我当时确实是震惊了,甚至是吓尿了。这是一个悲伤的问题,当时老板也提出这个假设,让我去try一下,然后我默默地去做了小鼠的大脑切片(做的矢状面切片)然后染过几种淋巴管marker的,我当时确实没有染出这根淋巴管来,其他已知阳性的地方都染出来了,而且然后我默默地认为大脑里面大概没有淋巴管吧,要发现别人早发现了。结局是这篇文章惨痛打脸T-T。&br&而且我之前是查过Allen Brain Atlas的数据库的,数据库实验数据来源于切片的原位杂交。&br&按照文中的Whole mount 染色,染的是脑膜,而我只是做了个切片。&br&&img src=&/b09ce74f81eec1c36f619_b.jpg& data-rawwidth=&293& data-rawheight=&33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在Allen Brain Atlas 中&br&VEGFR3是这样的。&br&&img src=&/dbb_b.jpg& data-rawwidth=&987&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7& data-original=&/dbb_r.jpg&&&br&Lyve1是这样的。&br&&img src=&/ef12de08f058cfeec0a4b7_b.jpg& data-rawwidth=&987&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7& data-original=&/ef12de08f058cfeec0a4b7_r.jpg&&&br&Podoplanin&img src=&/2ffacd1695_b.jpg& data-rawwidth=&987&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7& data-original=&/2ffacd1695_r.jpg&&你看它隐藏得如此之好,确实很难发现。&br&&img src=&/903d30c3ce606b0d103ccad_b.jpg& data-rawwidth=&694& data-rawheight=&2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4& data-original=&/903d30c3ce606b0d103ccad_r.jpg&&&br&因此确实是没有料到脑膜那个地方会有淋巴管。我都比较专注于这些淋巴管marker高表达的区域,也不太了解相关结构,更没有分离脑膜的实验技术,这可能也是这个一直以来没有被人们发现的原因。这次发现的研究人员是做神经的不是做淋巴管方面的,所以还是很意外他们能有这个发现。&br&&br&所以这篇文章的意义是非常之大的,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做淋巴管相关的人都会去研究这根淋巴管的发育(自从Schlemm‘s Canal被发现淋巴管的特性后,去年很多相关文章就出来了),各种敲除小鼠模型都会运用在这上面,每一个都是新的东西。淋巴管作为癌细胞转移的一条主要途径,这又可能表明脑肿瘤细胞具备淋巴性转移的可能性。而在免疫学方面,这表示了大脑的免疫系统不仅仅只限于脑脊液和小胶质细胞这些过去的研究,还有更多可能的组成。总之大波相关的文章会冒出来。解剖学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学科了,解剖学的大厦早已在20世纪完工,然而没想到21世纪还是有人撼动了这座大厦,因此随着实验技术的改进,解剖学这种古老的学科也会继续发展下去的,还有更多未知的结构等待发现。&br&&br&还是很遗憾,窝也想搞个大新闻呀。&br&&br&--------------------------------------------------------------------------------------------------------------------------------&br&好多赞,再搬运一张figure S10&br&便于理解这根淋巴管的位置。&br&&img src=&/60062ddcfa15d91a87c6_b.jpg& data-rawwidth=&1255& data-rawheight=&7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5& data-original=&/60062ddcfa15d91a87c6_r.jpg&&&br&我觉得其实自然科学的发展很多情况都是发现实验做错了或者得到奇怪的结果,然后一直挖下去,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最后就搞出个大新闻,功成名就,所以人品很重要而且实验做出奇怪的结果一定要记得分析和深挖。&br&关于和nature擦肩而过的这种想法我还是没有太多的,再说其实这只是我的支线任务当时也没有花太多心思,最终其实我心态还好。这个组可是把硬脑膜和蛛网膜取下来做了whole mount的,也是下了工夫,并不是简单地就做出来的,似乎很不好取,我们现在还在想练习这个技术。再说你想一个发给本科生做的课题,老板期望值和投入都不可能太高。我看到这个paper是很excited!因为这意味着一个金矿又找到了,俺们搬砖又容易多了。
6-9 更新窝已经做实验亲眼看见了那根淋巴管了。哎。一种淡淡的忧伤。---------------------------------------------------------------------------------------------------------------实验室是淋巴管相关的。听闻这个消息,我当时确实是震惊了,甚至是…
来自子话题:
为什么结了婚还看韩剧。。。。
为什么结了婚还看韩剧。。。。
来自子话题:
其实可以很便宜,是医务人员没良心。你想听这个吧。&br&&br&我就可以拔牙,用我们家的钳子,消毒就用二锅头吧,纱布什么的将就一下,你看着器材就省下不少。&br&&br&场所就用我们家的桌椅就好。这又能省不少钱。&br&&br&我没有读过医学,所以高额的教材费,漫长的学习时间,学习成本不跟你算,用钳子用点力气就好了。&br&&br&至于你的口腔,我也不了解从哪儿下手,哪儿疼拔哪儿好了,这样还剩下了诊疗费。拍照费。和各种检查费用。&br&&br&拔牙后也不用吃抗生素了,反正小伙子年轻,一定能挺过去的!&br&&br&你按照我的来,我跟你收5块钱,够良心了吧?&br&&br&&br&市场经济这么多年里,有些人的观念和两千年前没什么区别,是什么导致你计算看起来的操作就等于成本的?&br&&br&&br&&br&&br&&br&------------------------------------------------------&br&&br&PS,我真的不是医学生
其实可以很便宜,是医务人员没良心。你想听这个吧。我就可以拔牙,用我们家的钳子,消毒就用二锅头吧,纱布什么的将就一下,你看着器材就省下不少。场所就用我们家的桌椅就好。这又能省不少钱。我没有读过医学,所以高额的教材费,漫长的学习时间,学习成本…
来自子话题:
怒答!和医学生谈恋爱简直满满血泪史!&br&&br&&ol&&li&我在他学校附近实习,他中午来找我吃饭。我说我最近有点咳嗽,结果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从怀里掏出一个听诊器……&br&&img src=&/4e09c36e66f5d7d572140_b.jpg& data-rawwidth=&180& data-rawheight=&1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0&&&br&&/li&&li&姨妈痛,别人家男盆友都是鞍前马后嘘寒问暖,他在值班没法过来看我,于是跟同科室的妹子热烈讨论痛经的原理,然后在电话里对我问诊一番,骄傲地得出结论:“你这个应该就是痉挛痛,去买点对乙酰氨基酚吃就好啦。”&br&……&br&&img src=&/e5d46f3b39be22200c0aeb9dc4f64afd_b.jpg& data-rawwidth=&138& data-rawheight=&1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8&&&/li&&br&&li&又一次姨妈痛,他大驾光临来看望我,见我卧床不起,&b&于是把我摆成腰椎穿刺的姿势找椎间隙,练习腰穿&/b&,像这样:&br&&img src=&/8a8b8ac895c7f5b0cb5ef_b.jpg& data-rawwidth=&785& data-rawheight=&6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5& data-original=&/8a8b8ac895c7f5b0cb5ef_r.jpg&&&br&&/li&&li&某次我独自坐车回宿舍,晕车头痛呕吐很严重,打电话跟他哭诉了几句就赶回去洗澡睡觉。结果他挂了电话立马打的过来,我很惊讶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劳师动众,他严肃地说:&br&“你电话里没说是晕车,我担心你头痛呕吐可能是颅内高压。”&br&“那是什么东西?”&br&“可能是脑膜炎或者脑内肿瘤的症状……”&br&&img src=&/cd4bb2007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21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br&&/li&&li&他暂定的方向是乳腺外科,也就是主攻乳腺癌什么的。日常聊天就是:“今天跟老师上手术台切了个G杯的,被血喷了一脸。”&br&前段时间乳腺癌成为热门话题,我也跟风忧心一下以后会不会得乳腺癌。他说:“不用担心啦,你又没有胸。”&br&……&br&&img src=&/5fffbf42b274d8e3cb21dcfb5a6cc52f_b.jpg& data-rawwidth=&194& data-rawheight=&1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4&&&br&&br&&/li&&li&我和他同岁同届,我在读研,但是他读的临床八年制,前六年都算本科生。于是某些旅游景点规定本科生可以半价,研究生要全票的时候,他就会一脸坏笑地掏出学生证……不过也有几次卖票大妈起了疑心,要来他身份证一看,然后挥挥手说不能半价,他只好乖乖买全票,然后一脸委屈:“人家真的是本科生嘛……”&br&&img src=&/e8e3a19cbc1_b.jp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2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e8e3a19cbc1_r.jpg&&&br&&br&&/li&&/ol&&br&话说回来,跟医学生谈恋爱也是挺苦逼的。&br&他曾经在急诊室抢救过一个疑似重症肺炎的病人,被血和痰喷了一身,于是自我隔离了一星期不能见面。&br&平时白天经常联系不上他,过了好久跟我说:“刚拉完心电图/刚换完药/刚查完房/刚写完病史……”&br&现在还仅仅是在医院实习,已经忙到没法陪我过生日。我们的校区隔得远,一周只能见一两次,日常约会内容就是找间教室自习,文艺约会内容就是找间咖啡馆自习……&br&想想以后这种日子只会多不会少,将来工作后还要担心他会不会被病人砍,也是挺忧伤的_(:3」∠)_
怒答!和医学生谈恋爱简直满满血泪史!我在他学校附近实习,他中午来找我吃饭。我说我最近有点咳嗽,结果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从怀里掏出一个听诊器……姨妈痛,别人家男盆友都是鞍前马后嘘寒问暖,他在值班没法过来看我,于是跟同科室的妹子热烈讨论痛经的原理…
来自子话题:
哈哈,这个问题我乐意回答。&br& 刚实习那会儿,发现上手术一大看点,除了看操作,就是听荤段子了。实习生上手术也就是拉拉勾,混好了能缝缝皮,所以真正能有机会动手的不多,倒是听荤段子可以学到不少。尤其是晚上值班被叫起来当助手,正迷糊着呢,一两个荤段子过来,立马清醒了!问题里说的调情,我想没那么正式的调情,其实就是说说荤段子乐呵乐呵,真的要搞感情戏了,谁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搞啊!&br& 不过当时没考虑过原因,就觉得好玩了。现在看到这个问题,粗略想了一下:&br&&ul&&li&从职业角度,医生就是研究人体的,本来上学的时候就都无所顾忌,口味都比较重。其实,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碰上敏感词汇,大家也会开开玩笑。不过,如果不是学医的,可能也就男生之间比较多,男女之间说的比较少。但是医学生学的都是敏感词,男女生之间讨论一下,权当是快乐学习了吧。所以说,医生说荤段子,应该是从医学生阶段就锻炼出来的,是一以贯之的。&/li& &li&从性别角度,干外科的多是男人,关系熟一点的男人之间,聊天说笑话,带点荤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不是有个说法吗,男人谈论的话题很单一:政治、足球、性。如果你一哥们连个荤段子都听不进去,你一定认为要么他假正经要么他智商有问题。那么,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外科系统,谈论荤段子简直就像是街头大妈打听今天白菜多少钱一斤一样平常了。所以,荤段子说的最带劲的是骨科这一类的和尚科室,而妇产科虽然也属于外科系统,但是女医生比较多,像lz说的这种“调情”就明显少了,所幸有我们这些男妇产科医生们留下点火种。&/li& &li&从场合角度,手术室是一个需要几个人协同工作的场合,主刀、助手、麻师、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大家要在这一个地方连续待相当长一段时间,手术不完你不能离开。而做手术呢,其实就是医生的一个工作而已,多数情况还是些常规手术,不管什么医院,你都不可能天天做疑难危重手术。就算你不是医生这个职业,想想你平时对待自己每天做的常规工作是什么感觉的就能理解了。常规手术,就是说你已经比较熟悉的东西了,步骤操作差不了多少,所以你还是有时间来说说荤段子的。手术室的护士一般就是常驻手术室了,和手术医生熟了以后,听了荤段子也会接接茬,于是就形成“调情”之势了吧。其实那不是调情,那是一个开放的舞台,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说出你的段子,互通有无。当然,并不是所有男医生开刀都说荤段子,完全因人而异,能够互说荤段子的,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大家的关系是平等的,融洽的,和谐的。所以有些爱说荤段子的主任,也被冠以“比较好说话”的名头;而有些比较严肃的主任,会给人比较难以接近的感觉。&/li& &li&从时机角度,为什么非要在手术的时候说呢?因为就手术的时候大家能凑到一起说说话。外科系统的医生每天的工作就是泡在手术室,不在手术的话,要么是在查房,要么是在开医嘱处理病史,这些都是和病人打交道的。而只有在手术室,病人麻倒了,才是医生之间交流的时间。其实也不是整台手术都在“调情”,碰到关键步骤和操作的时候,大家还是注意力都很集中的,大家讨论的还是手术该怎么操作,互相提醒要注意什么,或者就不说话。但毕竟一台手术,并不是从头到尾都紧张的不行,而没什么危险或者很常规的地方,比方说常规进腹、关腹的时候,大家可能就会轻松一下,这就是张弛有度吧。&/li&&/ul&总的来说,医生不过就是一种职业而已,有一批人靠当医生来挣钱养家糊口。想一想你在工作的时候有没有和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开过玩笑?医生也一样,工作的时候也会互相开开玩笑,说说笑话,放松放松,调节一下心情,增进一下感情。只不过,做手术是医生的工作,仅此而已。&br&
哈哈,这个问题我乐意回答。 刚实习那会儿,发现上手术一大看点,除了看操作,就是听荤段子了。实习生上手术也就是拉拉勾,混好了能缝缝皮,所以真正能有机会动手的不多,倒是听荤段子可以学到不少。尤其是晚上值班被叫起来当助手,正迷糊着呢,一两个荤段…
来自子话题:
实名反对 &a data-hash=&d57f521eb9acdcdbc3a0c3e& href=&/people/d57f521eb9acdcdbc3a0c3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凌家公子& data-tip=&p$b$d57f521eb9acdcdbc3a0c3e&&@凌家公子&/a& 的答案。我不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单纯用逻辑来一条条打脸。&br&&br&&blockquote&&u&看了那么多答案,我突然想到医学界的三观:基础研究的信科学;公共卫生的信统计;干临床的信命。&br&&br&真上了临床,sci和临床文献能解决?这不是扯淡么,治病就是靠命,命好了心衰元阳固脱我一针就能把你拉回来,命不好感个冒用再多抗生素照样挂&/u&&/blockquote&头两句话这逻辑我就瞎了,&b&干临床的信命&/b&。&br&我不否认临床医学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我甚至觉得那些因为亲人经治疗却死亡就在医院里殴打医生的人们确实应该多信一点命。&br&因为现在的现实就是医学还不能解决100%的问题。会有病人经过治疗无法痊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br&&br&&b&但是医生也信命?医学工作者也信命?你tm在逗我?&/b&&br&那还要医生干什么呢?所有人听天由命不就好了么?命好的该自愈的自愈,抽烟喝酒活到100岁;命不好的还没出生就胎死腹中。&br&&br&&blockquote&&u&这就是个体的差异,不是你看几篇论文就能解决的&br&&br&满嘴统计科学的一看就知道没上过临床&/u&&/blockquote&&b&你说个体的差异看论文无法解决,那你可以解决个体的差异导致的治疗可能无效的问题么?&/b&&br&还是说你是一个只要病人来我绝对能治好,但是这套方法我不能教给任何人,每天能看的病人也有限,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神医喜来乐?&br&因为你这口气听起来很像是能完美解决个体差异问题的人嘛。&br&&br&&blockquote&&u&不管中医还是西医,我从来只以疗效说话,你说这是安慰剂效应,你安慰把人治好试试?你说治好了是个例,你救一个个例看看?&br&&/u&&/blockquote&以疗效说话,那我们用何种方式来评判一种治疗手段的疗效?&br&&b&是通过科学的双盲实验,其中包括设计实验、选取样本和数据统计等过程,来客观评价其有效性?&/b&&br&&b&还是我每天坐诊,每个月有三个人来感谢我夸我神医,所以就是中医大法好?&/b&&br&&br&那我建议把我国所有的寺庙道观教堂全部收编进医疗体系。&br&君不见每天都有多少人因为疾病所困去那些场所祈求平安健康,每天又有多少人去那里还愿。&br&&br&================分割线================&br&&br&我是一个有14年哮喘病史的病人,从小到大我也接受过长达5年左右的中医诊疗。&br&&br&但当我第一次接受到葛兰素史克(R)公司生产的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的时候,我觉得我对于药物的理解被彻底颠覆了。&br&&br&这是一张比我从小到大阅读过的药物说明书全部加起来字还多的说明书。&br&上面清楚地写着药物成分,其结构式,功能主治,对于不同人群的用法用量,应谨慎使用的人群,这些人群该如何谨慎使用此药物,多达十几种可能的不良反应,而这其中有很多反应出现的概率小于万分之一。&br&&br&从那一天开始,我懂得了什么是科学的态度。&br&科学的态度就是我们所知的,所做的从来都不只是为了解决我一个人的问题。&br&&br&&br&&b&科学的美丽之处在于,它们是人类希望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的美好愿望,一支气雾剂可以成为全世界哮喘患者的救命药,一个公式可以解释存在于这个宇宙的所有事物&/b&&b&。&/b&&br&&br&&br&&b&简单而性感。&/b&&br&&br&&br&&b&这是现代医学的态度。它一方面促使自己去寻找更具有普遍适用性,更好的治疗方法,更好的药物。另一方面又对这种发生几率万分之一的因个体差异导致的不良反应患者施以关怀。&/b&&br&&br&&br&我觉得一件非常残忍,但又使人心安的东西,就是所有现代医学体系下的医生,在做手术前都会做一件事,告知病人及其亲属这个手术的风险,成功率,以及手术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和后遗症。&br&医学现在还不能消灭死亡,但一方面让病人获得最大程度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尽最大的努力发展医学,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病率,这不就是所有的现代医学工作者正在做的么?&br&&br&在我看来,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得知有哪些疾病中医比西医疗效好。&br&因为疗效的评价需要科学的体系,中医是万万不可能拥抱统计学的。&br&&br&流氓,是永远不敢站到太阳下面来的。&br&&br&以上。
的答案。我不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单纯用逻辑来一条条打脸。看了那么多答案,我突然想到医学界的三观:基础研究的信科学;公共卫生的信统计;干临床的信命。真上了临床,sci和临床文献能解决?这不是扯淡么,治病就是靠命,命好了心衰元阳…
来自子话题: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不会去相信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更不会觉得读书的意义是为了去做人上人的。&br&&br&读书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仅此而已。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不会去相信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更不会觉得读书的意义是为了去做人上人的。读书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仅此而已。
来自子话题:
我所说的只是我了解的北京的医学院校的遗体捐献的情况,绝非杜撰,不信者可以自己去长青园看看或者去北京这三个遗体捐献站看看。一切没有证据的主观臆测都是耍流氓。&br&
我们学校没听说过楼上说的缝起来下一批用的情况,也许法医和临床不一样?&br&
我们解剖的时候十几个人一具尸体,称作大体老师,我们解剖前老师做过防腐处理,但是没被别人剖过,从学局部解剖学开始到学期末,就是我们这组人逐步解剖,被缝起来再用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不排除别的非临床专业(比如生工,卫管之类的不学局部解剖学只学简单的系统解剖学的专业)学生上课的时候看一看的可能。局解学完后,各班所有用到的尸体应该是有专门的渠道去火化。&br&
北京有个长青园是专门的大体老师们的陵园,每年清明北京的这些医学院校学生们都会有代表去扫墓,那儿记载着每年北京市遗体捐献者的名单,我大一的时候去过。&/p&&br&&p&11.12update&/p&&p&
竟然上了知乎日报,那就好好写一写。以下内容可能和问题的相关性稍微小一点。普及一下遗体捐献的相关内容。&/p&&p&
好多人对我们学的解剖学了解太少了。我们对大体老师是很尊重的,第一次局解课前要默哀鞠躬的。请不要说我们重口味,因为了解基本的人体结构是一个医学生最基础的能力要求,我一开始也不太敢动手解剖,后来慢慢就克服了心理障碍,主动寻求动手锻炼的机会,充分利用大体解剖是对大体老师们最大的尊重,也是对未来患者的尊重,请不要说医学生们重口味和残忍,这是对医学的侮辱,某些知乎日报下面的评论你们够了= =&/p&&p&
关于尸体的来源。北京市现在有三个遗体捐献站,分别是协和、北医、首医,由于红十字会的一些活动所以和解剖教研室的老师混的比较熟,去过我们学校的遗体捐献站几次,也见过来签署遗体捐献协议的老爷爷,真的是很感动,很感谢他们的付出和牺牲。&/p&&p&
遗体捐献需要捐献者本人及亲属同意,签署遗体捐献协议书,捐献者可以自己选择用于解剖或者是做标本(完整骨架或者是切片、内脏等),有的可能会做病理的标本,比如肿瘤的。去世后遗体捐献站内有专门的屋子会举行告别仪式,如果此时家属临时反悔不同意捐献了,是可以反悔的。告别仪式后,会有老师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每年的局解课开课前一般是男生去搬到实习室内。我们一般是每班两三具尸体的样子。局解课是只有临床专业有的,其他专业只学系统解剖学,所以他们不动手解剖,只看做好的标本和我们解剖好的部分。局部解剖学后,大体基本上已经一层层分离清楚的,很难缝回去下届继续用的。会统一送去火化,有的也可能做标本,但是由于都被我们剖过了所以完整的脏器很少,骨灰看家属的意愿保留还是留在陵园。&/p&&p&
长青园在北京市的朝阳区,很靠近通州的地方,是遗体捐献者的陵园。每年清明,解剖学会和红十字会都会组织扫墓,北京市所有的医学院校都会有代表去,那里刻着历年来北京遗体捐献者的名字。我大一的时候去敬献过花圈,还见过签署了捐献协议的老爷爷,他是个老军医,他的讲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年轻的时候听组织的安排做了军医,为国家贡献了一辈子,他那时候学习的条件很差,所以他死后还要贡献给国家,让我们继续学习。当时真的是想哭。北京市现在每年的遗体捐献大概是一百多吧,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其实这个数字还是很小的,真的很需要有志愿为医学教育事业奉献的人。&/p&&p&
这是我大一的时候去扫墓之后新闻频道关于遗体捐献的采访和报道。&a href=&/programs/view/Em1_M6KXNQ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ctv新闻频道4月3日十三点新闻直播间节选&i class=&icon-external&&&/i&&/a&&/p&&p&
宋名纲老爷爷的老伴已经去世捐献了,她的骨架我每次去标本展厅都会去看一看。真的很感谢他们,希望非医学专业的人可以理解我们,也理解并尊重大体老师们 。&br&&/p&&p&
再次感谢大体老师们的无私。&/p&
我所说的只是我了解的北京的医学院校的遗体捐献的情况,绝非杜撰,不信者可以自己去长青园看看或者去北京这三个遗体捐献站看看。一切没有证据的主观臆测都是耍流氓。 我们学校没听说过楼上说的缝起来下一批用的情况,也许法医和临床不一样? 我们解剖的时候…
来自子话题:
奶奶是养生堂节目的忠实粉丝。&br&&br&如果你家里有一个养生堂的忠实粉丝,你一开始烦的肯定不是这个节目本身。年轻力壮的青年,根本懒得关注这样一个节目。&br&&br&你烦的是,那位忠实粉丝,十分具有实践精神,不遗余力的实践着节目里的专家,所说的每一条“真理”。&br&&br&而偏偏这些粉丝,又特么是你的长辈。你不能拂了长辈的意。&br&&br&我奶奶就是这样,恨不能把在节目里学到的所以理论,全部用在我身上。希望她孙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br&&br&问题是,按着养生堂那么多专家的建议来活,基本上你就不用活了。你每天不仅要做各种按摩,摄取各种豆类,吃奇奇怪怪的中药,还他妈不能吃肉(其实不算完全不能吃,但基本上他们的理论是要把人逼成素食主义者)。&br&&br&还!他!妈!不!能!吃!肉!&br&&br&这就是原则问题了,你这个节目怎么播是你的事,你怎么忽悠人是你的事,你影响到我吃肉,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br&&br&于是我就开始反抗。&br&&br&怎么反抗?陪奶奶一起看。&br&&br&老人信养生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科学就是绝对正确的,而养生堂显然是科学的,尤其是这些挂着专家头衔的。&br&&br&然后我就在一旁死命的批评中医,践踏养生,没事就念叨下李一的故事,宣扬一下正确的科学观念。&br&&br&但显然,老人对节目的信任多过对子女和孙辈的信任。其实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老人在看这种节目的时候,不自觉把自己当成了半个医生,甚至于会忽略真正医生的建议。&br&&br&她常说的就是,我说的那些都是抬杠,节目里的专家,才是真理。&br&&br&直到有一日,奶奶不无遗憾的跟我说,养生堂某某客座教授去世了。&br&&br&我问,多少岁?&br&&br&奶奶说七十多。&br&&br&我长舒一口气,搂住奶奶的肩膀,悲哀的说道:&b&作为一个搞养生的,没活到一百多岁,七十就挂了,真是养生之耻,怕是同行恨死他了吧...&/b&&br&&br&从此我奶奶该看继续看,反正再也没给我推荐她的理论了。&br&&br&=================================&br&&br&有人说我黑中医,黑养生,在此作出解释:&br&&br&对,我就是喜欢黑中医,黑养生,但是抱歉,这个答案里,我并没有黑这俩。&br&&br&一个搞养生的,没活到一百,七十岁就挂了,这个例子说的并不是,养生让人死得快。中国人均寿命本身也就是七十出头,这老头实属正常死亡。&br&&br&我的意思是:养生真能延寿吗?&br&&br&不知道,起码目前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数据能表明,按照养生堂里的养生方法,是能延年益寿的。评论里有位仁兄,表示他可以用双眼观察到这件事,想必是一种异能吧。&br&&br&你们也肯定见过、听过,抽烟喝酒活到九十岁的,那我们是不是能说,抽烟喝酒有利于身体健康?当然不能,因为孤例不可证,养生也是同理,你用肉眼,观察到的基本都是屁。&br&&br&我的想法很简单,人均寿命靠前的国家,除了日本勉强还算的上养生外,基本没几个国家有养生一说。延长寿命、保持健康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希望,你国人民依靠养生,也未见得将寿命提高了几个百分点。相反,我国人均寿命的提升,是因为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医学的进步。而我敢肯定的是,如果人类的平均寿命继续提高,那么,与现代医学的进步是分不开的,这跟养不养生,可以说毫无关系。&br&&br&养生堂这个节目靠不靠谱?我不全盘否定这个节目,但若是你家里有这么个长辈,因为毫无保留的信任这个节目,而强迫你改变生活习惯,你对这个节目,也不会喜欢的起来。养生堂面对的观众,以中老年,尤以老年人为主。而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因为时代关系,大部分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而作为晚辈,你恰恰又难以以道理说服他们。&br&&br&我在答案里说过,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老年人对于养生的迷信,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是半个医生,好在养生堂不算太烂,倒也没宣传过什么“土方子”,以致发生事故。&br&&br&一个以健康和宣传基础医学理论为目的的节目,应该谨慎谨慎再谨慎。医学作为一门系统而又复杂的学科,并不适合像财经类节目一样,请几位专家在电视上侃侃而谈——话说,玩过股票的,你们信过那些财经专家吗?结果又是如何?——医学的目的,重在专业,重在有病治病,而不是料敌先机。如果说需要一个节目为广大老百姓宣传基础医学知识,那么,我觉得最主要的,应该是去宣传急救知识,而不是养生知识。我国人民普遍缺乏急救知识,而急救知识,比养生知识重要一千倍。&br&&br&以上,不再接受靠两眼观察得出结论者的回复。&br&&br&=================================&br&&br& 更新:&br&&br&三个月前的答案又被翻出来,才发现有的答案特意针对我做了补充和回答。 &a data-hash=&1c3369bbd58b14ed815011effaf0895c& href=&/people/1c3369bbd58b14ed815011effaf0895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李嫑嫑& data-tip=&p$b$1c3369bbd58b14ed815011effaf0895c&&@李嫑嫑&/a&在答案里说“我可以摸着良心很负责的告诉各位,我家人看完《养生堂》,他们学会了与社区医生沟通医学知识、更积极的看与健康医学相关的电视节目或书籍、更积极的讨教关于食物营养学。”我相信他的良心,但可惜的是,他这个补充并没有什么逻辑。&br&&br&我在前面也说过了,养生堂这个节目我不全盘否定,但是类似这种节目,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和面对的观众的特殊性,应该更加谨慎。下面 &a data-hash=&1f782fa99a013c8c2e3c90d5c83d84ed& href=&/people/1f782fa99a013c8c2e3c90d5c83d84e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徐筑秋& data-tip=&p$b$1f782fa99a013c8c2e3c90d5c83d84ed&&@徐筑秋&/a&徐医酷的答案有提到“老年人双下肢水肿,要用什么天麻桑枝泡脚”的例子,正是我想说的,&b&一个节目这么多集,总有正确的地方,但万一有一个地方是错误的,就可能造成生命的影响。&/b&&br&&br&所以像养生堂这种节目,除了看到它好的一面,更应该关注它错误的地方。自己的家人因为看养生堂更积极的看医学健康相关的书籍我不仅不认为好,相反感到害怕。因为我碰到过太多道听途说或者看过两本关于健康的书,就恨不能挽起袖子给人看病的人了——你身边绝对有这种人,而且自以为有点医学知识后这么干的人不少——在正常情况下,我唯一希望能学会的,就是关于急救的知识,至于那些高深的理论,那是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消化的东西,我更愿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他们,而非“医学健康兴趣爱好者”。
奶奶是养生堂节目的忠实粉丝。如果你家里有一个养生堂的忠实粉丝,你一开始烦的肯定不是这个节目本身。年轻力壮的青年,根本懒得关注这样一个节目。你烦的是,那位忠实粉丝,十分具有实践精神,不遗余力的实践着节目里的专家,所说的每一条“真理”。而偏偏…
来自子话题:
我想认真推演下这个问题&br&如果你在知乎上刷了一万个小时,如果不回答只是刷的话(亦即没有创作过程),你将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消费者&br&&br&作为一个优秀的消费者,你会得到的技能点有:&br&熟悉各种细节问题的“政治正确”方向,能迅速判断一个新问题最容易出彩的答案思路&br&对很多知乎名人的答题风格以及三观非常熟悉,可以做到高级仿写(口吻和思路基本一致)&br&因为了解各种未经证实的故事而缺乏实践机会,你会变成一个超级眼高手低的人&br&对知乎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异乎寻常的了解以至于对其趋势有了深入骨髓的感性&br&&br&综合以上,你会被黄总请到知乎,安排一个“首席闲聊官”的角色,在知乎团队头脑风暴的时候提供看法&br&&br&届时请给我也安排一个闲聊部经理的工作,感谢!
我想认真推演下这个问题如果你在知乎上刷了一万个小时,如果不回答只是刷的话(亦即没有创作过程),你将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消费者作为一个优秀的消费者,你会得到的技能点有:熟悉各种细节问题的“政治正确”方向,能迅速判断一个新问题最容易出彩的答案思路…
来自子话题:
好吧,我说两句。&br&是历史造就了协和。&br&有机会大家读一下我的师妹(也是协和医大的毕业生)常青写的一本书,叫《协和医事》,可以让你看到协和的历史。&br&协和最初是由洛克菲勒集团建立起来的,医学院成立于1919年,医院成立于1921年,在建设之初,洛克菲勒就在考虑在远东地区到底是建设一所普通的医院还是高水平的医院,后来他们的决定是建立一个和John Hopkins平齐的医院,因此在开始的时候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并从美国聘请了最优秀的医师来到中国进行教学和临床的工作,那个时候开始,协和的毕业生就注重的是少而精,他们要成就西医在中国的开创者。&br&正因为这样的沉淀,所以协和有了很高水平,在那个时候国内医学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协和成为了和国外高水平医院相当的医院。那个时候的病历、教学等全是英文。解放前协和毕业的学生,到了各地,全都成为了医学界的领军人物。&br&正因为这样,造成了协和在国内的独特地位,因为几乎所有医学界的大腕,都可以说和协和有牵连的。在解放以后,共产党接管了协和以后,美国洛克菲勒集团撤出。协和也改用中文来进行教学和病历了(似乎是倒退啊!)&br&此后,协和的高水平在延续,因为水平高,病人来源多,医生见得多,再加上教授水平高,医学水平自然也高了。&br&但是,所谓的解放,其实也是害了协和。解放了,洛克菲勒集团停止了对协和的资助。此后闭关锁国了30多年,学术也停止了交流。&br&再次打开国门的时候,我们和国外已经有了差距。协和虽然在这么些年来一直是在国内保持了领先地位,但是和国际水平也产生了差距。&br&当再次打开国门的时候,国内各个医院也有条件向国外好的医院看齐,因此也可以派人出去学习,协和在国内医学界鼻祖的地位也几受到了威胁。现在协和在国内的地位虽然也是很高,但是和以前比已经有所下降。协和的体制也决定了它的一些弊端,尤其是在高水平人才引进上,协和的人基本上是只出不进,将会是对未来的地位造成影响。&br&另外一个因素,英文教学的不普及,对中国医学界的危害很大,这点我感触很深,在我的新浪微博上@mingergong 我曾经反复提及这一点,想要改变国内医学教育的现状,要不脱离国际太多。
好吧,我说两句。是历史造就了协和。有机会大家读一下我的师妹(也是协和医大的毕业生)常青写的一本书,叫《协和医事》,可以让你看到协和的历史。协和最初是由洛克菲勒集团建立起来的,医学院成立于1919年,医院成立于1921年,在建设之初,洛克菲勒就在考…
来自子话题:
本来这个问题被重新定向到“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产妇死亡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过我觉得这两个问题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又撤消了。&br&不管你觉得媒体无良也好,煽风点火也好,这一次产妇死亡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最终肯定还只能是通过媒体的报道来获得信息。所以我挺喜欢8月13号知乎日报的提法,叫做“一撮媒体”,就好像我们总是说医生群体中良莠不齐一样,媒体也有差别,不能因为“一撮媒体”的做法,就一棒子打倒一片。所以,最终这个事件是怎么回事,还是要等官方调查后的媒体相关报道。&br&另外,这次产妇死亡事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羊水栓塞”,我在一年前的知乎圆桌时解释过,&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comment-& class=&internal&&什么是羊水栓塞?怎样预防?&/a&因为这次事件突然被顶出来了,那么相关知识我觉得也科普过了,所以我想再回答一下“如何看待”。&br&&br&孕产妇死亡属于非常严重的医疗不良事件,对于不良事件,我们总是要回顾反思的。&br&&i&关于医方:&/i&&br&我们在孕产妇死亡病例讨论时,会最终给出一个医学专业意见。比如某个产妇的死亡是因为产后出血,但是在抢救过程中,可以发现有些医疗处理上的不足,如果医生做的再好些,可能结局就不会那么差,那么,对这个死亡病例的意见就是“创造条件可以避免”。还有的病例,在诊断和处理上,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说如果这个病例再重现一次,换到别的医生手里,结局也还是一样,那么我们给的意见就是“不可避免”,就是说这种情况一旦发生,那么即使医生做到再好,那么死亡也基本是无法挽回的。&br&&b&而如果一个孕产妇的死亡原因是“羊水栓塞”的话,那么这个意见基本就是“不可避免”了。&/b&&br&对于这次产妇死亡事件的患者,她的死因是“羊水栓塞”,那么针对这个死因,我想医学意见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可避免,不等于不需要总结和反思。&br&我们在进行医疗事件讨论的时候,通常是这样的思路:&b&医生给出的医疗干预是否适当(有指征)?做出医疗决策和给出处理的医生是否有相应资质?医生做出的处理是否及时、规范?&/b&现在我们以这样的思路来审视一下这次产妇死亡事件:&br&医生给出的干预是否有指征?对羊水栓塞的抢救过程,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这位产妇做了剖宫产手术,那么我们就要看,这台剖宫产手术是否适当?是不是有手术指征?这就是我在&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看待「手术本身就是一种伤害」?&/a&提到的,做所有手术都要有指征,没有指征的手术,你做得再好也是错的,而如果做了没有指征的手术,又出现了严重后果,那么医生应该负有责任。&br&那么就是这台剖宫产手术的指征问题了。&br&从媒体描述来看,因为估计胎儿比较重,那么指征应该是“巨大儿”。“巨大儿”属于剖宫产的相对适应症,不是说巨大儿产妇不做剖宫产就不行,我经历过平产最重的是10斤1两,也是可以生出来。但是巨大儿分娩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容易发生产程停滞、难产,尤其有肩难产风险,相关科普可以看&a href=&/lovemomo/& class=&internal&&信任很难也很重要 - 理性的赌徒 - 知乎专栏&/a&,于是有的巨大儿医生就建议手术了。所以,这个产妇死亡事件,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手术指征问题,是不是有这个手术的必要。因为剖宫产手术本身就是羊水栓塞的一个危险因素或者说诱因,我们事后诸葛亮的假设一下,如果产妇没做剖宫产,兴许就不会发生羊水栓塞呢?所以,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把握的是不是得当非常重要。&br&医生是否具有相应资质?应该说,作为县级的妇幼保健院,对于巨大儿指征的剖宫产手术,是有资质的,这一点肯定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羊水栓塞的抢救,因为这是非常凶险的疾病,而且起病很急,所以,马上就地抢救应该是得当的,而且,他们也确实迅速请来上级医院专家协助,所以,在这方面的处置上,是没有问题的。相反,如果因为家属说你们救不了我们就转院,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如果让病人转院治疗,反而是有问题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医生的处理是很得当的。&br&医生处理是否及时、规范?比如对于羊水栓塞的识别和判断,甚至羊水栓塞作为死因的可靠性,会不会有其他原因,但是没有识别出来(不过从媒体描述的一些症状判断,很早期就出现DIC症状,羊水栓塞可能性很大),这就需要查看详细的抢救记录,来进一步发现问题了。从这一点上讲,媒体是不可能报道出来的,因为实在是太专业了,只能等待相关专家的鉴定结果。&br&&b&所以,总的来说,医生相应的处理,在羊水栓塞的处置上,只能是猜测,估计可能是得当的。但是,还需要考察剖宫产适应症问题。因此,医生应该总结的,是对剖宫产指征的把握,对于产后出血的处理,以及羊水栓塞的识别和抢救。&/b&&br&另外,从院方处理来看,在处理医疗事件上,显然还是维稳思路。可以说,让医生心冷的,可能不仅仅是患者的不理解,还有领导层的冷酷,让医生感觉只能是在孤军奋战。&br&&br&&i&关于患方:&/i&&br&你想象一下,自己的亲人在医院生孩子,之前健健康康的一个孕妇,突然间说没就没了,这确实是一件很难让人接受的事,毕竟结局实在是太差了。&br&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在自然面前,人类还是弱小的,很多问题,甚至大多数的医疗问题,医生都解决不了。全世界范围内,孕产妇都不能做到绝对安全,即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孕产妇也有10万分之十几的死亡率,而国内大约十万分之二十几(2013年的数据是23.2/10万,其中羊水栓塞排在死因的第二位)。所以,过去生孩子是在鬼门关上荡一圈,现在风险大大降低了,但还真的做不到万无一失,生孩子确实是有风险的。&br&因此,患方虽然可以理解,值得同情,而过激的行为,比如打砸医院,强冲手术室,显然是不对的。&b&我觉得患方需要总结的,应该是对医生的信任。&/b&从事后家属的表现和言辞来看,显然他们对于医院是不信任的,在抢救过程中,情况已经非常紧急,已经有上级医院专家到场的情况下,还在说不行就转院。可以说,患者和家属对于医生信任与否,医生是很容易感受到的,你的行为、言语,甚至一个表情神态都会有所流露。当你流露出对医生的不信任时,你的依从性会下降,医生在做出决策时,考虑的就会不一样,医生愿意承担和付出的也不一样。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技巧可以提高与医生的沟通效率,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a&我已经讲到过,为了可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一个良好的结果,信任医生是很重要的。&br&&br&当然,为了获得患者的信任,医生在科普宣教方面也应该有所努力。现在医生除了临床工作之外,更多的精力因为晋升压力而被吸引到论文和课题上,而很少在乎对于大众的宣传和科普,这就会对平时的工作带来影响。从这次产妇死亡事件也可以看出,&b&面向大众的科普宣教,对于缓和医患矛盾的重要性。&/b&&br&&br&&i&关于媒体:&/i&&br&一直以来,好像医生和媒体成了对立面,但事实上,应该只是“一撮媒体”而已。媒体应该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他们应该监督社会上的一切,当然也包括医疗行业。我们总是希望媒体尽量曝光贪官,曝光不良商贩,至于涉及到医疗方面,当然也在监督范围之内,如果有问题,当然也要曝光了。&br&但是,在报道的时候,应该是遵守媒体报道的职业规范的,需要冷静、理性,而不是刻意制造话题。这就涉及到报道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是为了博人眼球哗众取宠。要做到后者其实是很容易的,只需要不要脸无底线即可;&b&但要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毕竟,医学专业性太强,要想发现医疗领域的问题,仅仅靠一点道听途说的说法,和自己想当然的猜测是肯定不够的。&/b&好在有些医疗相关的专业媒体在不断成长,可以弥补专业方面的缺陷,但是,也希望医疗专业媒体,不仅仅是替医生说好话,做一个护犊子的角色,也应该敢于揭露问题。&br&同时,这也涉及到大众对待新闻报道的态度上。我觉得,现在大众在对待一些医疗纠纷相关报道的时候,比几年前冷静了许多。这事放在几年前,一旦曝光出来,肯定是一边倒的骂医生混蛋;但是,这次事件中,多了一些对报道内容的质疑,大众显得冷静了许多。&br&&br&我相信,随着资讯的不断流通,大家的认识总是在不断进步的。&b&&u&我们无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是,我们要让不良事件发生得有价值,可以从这些事件中有所总结有所收获,让以后的人,有可能可以从这些过去的不良事件中获益,而不仅仅是定对错打板子就完了。&/u&&/b&
本来这个问题被重新定向到“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产妇死亡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过我觉得这两个问题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又撤消了。不管你觉得媒体无良也好,煽风点火也好,这一次产妇死亡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最终肯定还只能是通过媒体的报道来获得信…
在此推荐高考式遗忘法,亲测有效。&br&&br&买一个空白笔记本,把能想到的点点滴滴全写下来。写完后默背,达到熟练。&br&&br&开始默写,每天一件大事摘要默写。一边默写完后进行专题归纳梳理。&br&&br&按相识相知相爱相离的时间线进行一轮梳理。&br&&br&按甜蜜苦涩等情感标签进行专题二轮梳理。达到了熟于心。&br&&br&切记要戒骄戒躁,分清起因经过结果,意义要进行阶段总结。当地毯式回忆结束后,你对你的过去已经十分熟悉了。&br&&br&别急,进行第三轮。此时,要列举出重大事项与高频事件,进行专题巩固。&br&&br&此时,你已经移除了软肋,穿上了铠甲。那么,去吧,找个死党一股脑全部说给他听。然后你会发现:&br&&br&第二天,你就什么都不记得了。&br&&br&当然,很多人在一轮的时候,就什么都忘了╮(╯▽╰)╭。&br&&br&说什么忘不了曾经,还不是懒得不愿走向未来。
在此推荐高考式遗忘法,亲测有效。买一个空白笔记本,把能想到的点点滴滴全写下来。写完后默背,达到熟练。开始默写,每天一件大事摘要默写。一边默写完后进行专题归纳梳理。按相识相知相爱相离的时间线进行一轮梳理。按甜蜜苦涩等情感标签进行专题二轮梳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永康中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