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后我是祖国的一片绿叶叶》的读后感

[转载]拉萨作家:曾有情、凌仕江、羽芊、罗洪忠
拉萨文学60年
曾有情,重庆梁平人,在拉萨部队工作多年,从诗歌到小说到影视剧的创作都卓有成就,获得影视界中国最高奖飞天奖、金鹰奖等,今年评为中国十佳编剧。
曾有情:从军旅诗人到影视编剧的华丽转身
20世纪80年代,曾有情作为军旅诗人活跃在诗坛。如今,曾有情作为编剧同样活跃在影视圈。他的剧作热播荧屏,颇受观众好评,屡获大奖。从当红军旅诗人到著名影视编剧,曾有情走过了30余年的文学之旅,这个转身虽艰辛漫长,却华丽耀眼。悉观曾有情的人生履历和创作之路,似乎一帆风顺,虽没有多少挫折,却也历经了人生的三个重大转折和创作的三次重要选择,每一个转折和每一次选择都彰显了他的勇气和智慧。
曾有情1964年生于重庆市梁平县,1982年底应征入伍,开始了他长达24年的军旅生涯,也由此踏上了他文学的寻梦之路。
入伍不久,因曾有情不断在《西藏日报》、《西藏文学》等区内外报刊发表诗歌,被选拔到军分区文化学校任语文教员兼班主任,作为一名战士教员,要给参加文化补习的连以上、团以下军政领导干部授课,他有些胆怯。然而,第一课他就赢得了满堂喝彩,学期结束,几十名首长学员纷纷为他请功,他荣立了第一个三个功,并入了党,那一年,他18岁。一年后,曾有情考入拉萨教导大队步兵排长分队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分到拉萨某部任宣传干事,他将工作和创作有机结合,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齐头并进,年年双丰收。
1987年,曾有情的创作已成绩斐然,尤其诗歌作品在西藏和全军已有一定影响,他有幸调入西藏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踏上了专业写作之路。他屡屡下边防哨所深入生活,创作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引起文坛关注。1991年,曾有情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深造。在这所著名的艺术殿堂里,他如鱼得水,系统地研读了文学理论和大量文学著作,饱吸精华,博采众长,为他后来的创作储备了巨大的能量,他的作品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迈出军艺校门,曾有情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二个重大转折。此时,他的创作已日臻成熟,在军内外有一定影响。然而,他毅然决定远离文学,调入总参谋部,做了一名普通的机关干部,担负机关公文和首长讲话的写作工作。他的一些朋友为他惋惜,感慨一个有才气的作家诗人或将销声匿迹,可惜了他的创作才华。
机关公文和首长讲话的写作,与文学创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体系。为适应工作,曾有情一度完全告别了文学,潜心钻研材料,最终将自己打磨成全军总部机关的材料写作高手。10多年里,他起草了多达500多万字的各种公文和首长讲话稿,编著了10余部200多万字的部队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教材和研讨文集,多次承担全军重要文件和中央、军委首长重要讲话的起草。因为工作成绩突然,他先后8次荣立三等功,11次受到嘉奖,并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机关干部。
2005年,曾有情已是总参谋部正团职上校宣传干部,他的能力和表现在部队大有前程,然而,他经过深思熟虑,不灭的文学梦驱使他做出了一个让朋友意想不到的决定:转业,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三个重大转折。部队首长积极为他联系安置单位,他到中央和国家机关上过一段时间的班,但他觉得从部队到地方依然是从事公文写作和机关事务性工作,没有更多时间创作,最终他放弃仕途,放弃令人羡慕的国家部委工作岗位,毅然决然地自主择业,成为一名无单位无公职的作家,重拾昔日梦想,继续他中断了十多年的文学追求,再次令熟悉他的人惋惜和叹服。
曾有情说:“文学是我毕生信仰的宗教,我将始终以虔诚之心跪于艺术殿堂,对文学顶礼膜拜。”他的人生注定属于文学,属于艺术。
曾有情入伍后,挥洒激情驰骋诗坛,创作了大量带着浓郁雪域风情、散发军人气质的诗作,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昆仑》、《星星》、《北京文学》、《青春》、《萌芽》、《诗神》、《诗歌报》、《诗林》等上百家国内和海外华文报刊发表诗歌500多首,作品被收入几十种选集,数十次荣获多种报刊的各类诗歌奖,在诗坛,尤其是军旅诗坛,曾有情当之无愧地拥有一席之地。1983年加入西藏作家协会,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会员。1990年至1991年,四川文艺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等先后出版了他的4部诗集:《神性》、《雪哨》、《浪漫高原》和《向日葵提供的想像》。
诗歌创作势头正盛,曾有情转向了小说创作。他深感诗歌已不能完全表达他对艺术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小说的容量能更多地承载他的思想和他的生活体验。短短两年时间,他创作了几十万字的中、短篇小说,分别在《当代》、《解放军文艺》、《青年文学》、《北京文学》、《天津文学》、《上海文学》、《西藏文学》等数十家文学杂志发表,并屡上头题。
他利用工作之余写散文,将人生感悟融入短小精悍的文字之中,在各类报刊发表了《一百二十个雪兵》、《绿吻》等数百篇散文作品,还在《羊城晚报》开辟了散文专栏《西藏边防纪事》,其作品屡被《读者》、《青年文摘》、《新华文摘》、《散文选刊》等有影响的刊物转载。散文《一只手套》、《开往春天的列车》、《国歌》被收入多省中小学语文教材及全国各类语文考试试卷。
同时,他采写了长篇报告文学《传令三军》,发表于《解放军文艺》1995年第3期,被《文汇报》从当年5月14日开始长达数月全文连载,几十家报刊也分别做了节选转载。1998年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无网不胜》,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获得了总参谋部文艺创作优秀奖。
离开部队自主择业后,曾有情有大量时间经营文字,深感多年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悟没有转化成作品,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又回归小说创作,短短一年内,完成了长篇系列小说“都市三部曲”《隐痛》、《凭什么爱你》、《假的爸真的妈》,2006年4月,安徽文艺出版社以当时该社最高的10%的版税购得了三部长篇的出版权,首印6000册,仅在当年5月的长沙图书订货会上就被全部订购一空。
长篇小说创作初试身手,小获成功,极具挑战精神的曾有情又不安份起来,认为小说固然能较好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但由于种种原因,小说读者的不断流失导致作品的传播大大受限,众多读者变为观众转向荧屏,电视成为直接进入千家万户的强势媒体。曾有情再次改变创作方向,从事影视创作。
影视剧由于投资巨大,左右创作的人员和因素众多,不同于小说、诗歌等个体写作,难度远远大于、成功率远远低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曾有情认真研究了大量优秀的电视剧,在两个月内看坏了3部DVD放像机。他的刻苦用功,多年的艺术积淀,多种体裁的写作经验,以及观察生活、洞察社会和结构故事的综合能力,助其一举成功。2007年,以七仙女和董永的民间传说为基础,创作了35集神话电视连续剧《天仙配》,登上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晚间黄金强档,赢得了当年该台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双冠军,创造了收视神话。至今,该剧在央视不同时间段不同频道已重播了80多遍,多省电视台也反复播出。该剧获得了釜山国际电视节最佳外语电视剧提名、台湾东森电视台最具人气奖。
曾有情在影视圈一炮打响,他迅速梳理创作思路,在电视剧选材上确立了自己的定位:重塑经典名著,传承文化精髓,深入挖掘我国古代名著和民间传说资源,接连创作了多部神话电视连续剧。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却没有相关电视剧,他倍感遗憾。于是,他根据《列子&汤问》中寥寥300多字的寓言《愚公移山》,创作了40集神话电视剧《王屋山下的传说》,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播,随后上百家电视台重播,受到广泛好评,荣获了河南省政府文艺奖(电视剧类)优秀作品奖。随后,他又根据汤显祖的话剧《牡丹亭》,创作了36集神话电视剧《牡丹亭》;他以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为素材,创作了38集《妈祖》、26集《麻姑献寿》、
35集《天仙配后传》、36集《马兰花》等多部神话电视连续剧。其中《妈祖》作为2013年开年大戏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自开播以来的最高收视成绩,他的作品再次在央视创造了收视奇迹。《妈祖》的成功给曾有情带来了巨大荣誉,连续斩获大奖,赢得了电视剧最高政府奖——第29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剧优秀作品奖。
曾有情创作的青春偶像剧《凭什么爱你》、军旅励志剧《十一级台阶》都曾一度热播,倍受观众关注;他创作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传令三军》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获得全军电视剧“金星奖”,创作的电影《两个妈妈一个爸》荣获北京市青少年题材电影剧本作品奖。鉴于曾有情的创作成绩和作品影响,2014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主办的“第10届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评选”揭晓,他被授予“十佳电视剧编剧”称号,这是全国行业权威组织授予的最高荣誉。
曾有情不仅勤奋而且多才多艺,他为自己和他人的影视剧写过主题歌,创作过不少歌词,在报纸上开过漫画专栏,曾为杂志画过不少题图和插图,为书设计过封面。他现为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纵观曾有情的整个创作历程,每个阶段都有不俗的表现和骄人的成绩。迄今为止,他创作拍摄了13部电视连续剧共400余集,创作拍摄了3部电影,出版了6部长篇小说、4部诗集、2部长篇报告文学,成功地实现了从当年的当红军旅诗人到著名影视编剧的华丽转身。
曾有情是目前影视界创作神话剧最多的编剧,被业内誉为神话金牌编剧。他前三次创作方向的选择,可谓次次精彩,但总是习惯不断挑战自我的他,如今又开始了第四次选择,放弃享誉圈内外的主打题材创作,经受住高额片酬的诱惑,不再接写神话剧,而是致力于关注当下,洞察民生,进一步拓宽戏路,把现实题材电视剧作为目前和未来的创作主攻方向,相信他的第四次选择同样华丽精彩。
曾有情的各类作品都不乏力作,不少作品受到专家和读者、观众的好评。仅以他的几部电视剧代表作为例,列举专家的评点和反响。
曾有情创作的大型神话剧《妈祖》播出后,曾一度占据央视网、乐视网等著名网站的点播榜首和百度的热剧搜索排行榜。央视网、新华网、凤凰网等著名网站在首页以《编剧曾有情:满怀虔诚之心为妈祖立传》为题刊发了专访,新浪、搜狐、网易等海内外上百家网站及众多纸媒纷纷转载,专访的按语称:“电视剧《妈祖》讲述了妈祖从凡人林默娘被上天赐封海神的过程,作为首部演绎海洋女神妈祖的神话剧,填补了电视剧领域的题材空白,从开拍之日起,一直备受华语世界的关注和广大妈祖信徒、观众的极大期待,未播先热,被娱乐圈誉为海洋版《西游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妈祖》开播前和播出后3次对该剧的收视奇迹和观众的好评做了报道,该台“影视同期声”栏目也对曾有情进行了专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认为:电视剧有四类情况,一是有收视没口碑,二是有口碑没收视,三是收视和口碑都没有,四是既有收视又有口碑,《妈祖》就属于最后一种。
《光明日报》2013年1月24日发表了众多专家对《妈祖》的高度赞扬,指出:“收视率是电视剧创作品质评价的指标之一,《妈祖》顺利通过了考验。这部电视剧的成功更在于它的思想内涵高出一筹,并且体现出文艺创作的责任担当。”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准表示:“《妈祖》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讲述的故事,超越了民族与地域,是世界性的话语,其中倡导的维护和平、友好通商、自由来往等,符合人们内心的期待。”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认为:“《妈祖》具有经典性、时代性与人民性,把民间的口头文学,成功地转化成为电视剧,很好地弘扬了妈祖文化。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对于凝聚海内外华人华侨,特别是增强台湾同胞的精神认同,提升中华文化的向心力都会起到积极作用。”总后勤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著名编剧马继红说:“《妈祖》的接地气,体现在其中蕴含的励志成长的主题,以亦人亦神的视角,构建了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时代主题。”中央电视台原台长杨伟光认为:“这部电视剧实现了人神合一,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互动,和当下倡导的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理念相一致,彰显出妈祖的大爱情怀。”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评论家仲呈祥说:“电视剧《妈祖》里妈祖的所作所为、价值取向、道德追求、人格魅力,都以美含蕴了真与善。同时,她还以情统领了知与意,达到了知、情、意的和谐统一,这部电视剧调控了当下电视剧鉴赏生态的失衡,充满了诗意的描写,进入了诗意的自由”。《光明日报》2013年2月4日,发表了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项目部主任周亚平的评论文章:“作为央视2013年开年大剧,《妈祖》自播出以来,在与众多跨年演唱会和开年重磅大剧的正面交锋中脱颖而出,夺得元旦假期电视节目的收视桂冠,创近年八套黄金时间收视最高纪录。高收视奇迹的背后,其实是神话与现实的完美交响和深度对话,也彰显了央视开年大剧品牌的气质与内涵。具体说来,妈祖精神信仰与当代社会意识的传承融合,是古老神话故事通过现代视听技术的精致呈现。从人物塑造上看,《妈祖》是一部海神的成长史;从主题价值上看,是一部道德的赞美诗;从视听风格上看,是一部朴实的奇幻志。”该剧“较为巧妙地解决了神话题材的贴近性问题,把神还原为人,把众人供奉的塑像还原为有血有肉的凡间姑娘,使‘国民女神’林默娘在观众心中产生更强烈的情感投射和道德认同……全剧的情节逻辑自然而真实,人物塑造也因为有成长的变化而显得立体可感,突破了人对神的盲目崇拜,以人的基本情感出发,逐渐赋予特殊的本领和神力,满足人类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想象。妈祖由人到神,再由地方神到全国神的蜕变过程,同时也是妈祖信仰不断升华的过程,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遍布世界各地的文化信仰。这种跨越时间、跨越空间的文化融合与信仰流变要在一部38集的电视剧中准确而集中地呈现,难度可想而知。与时下众多缺乏价值引领、崇尚打斗娱乐的神话剧、古装剧相比,《妈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并未满足于叙事层面,而是努力在情节展开过程中对孝悌、仁爱、大义等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进行传达与弘扬,这也是央视敢于选择这样一部剧作为开年剧的重要原因。”
《文艺报》2013年2月8日发表了《构建起情感的共同体——评电视剧&&/SPAN&妈祖&》,文中评价:“把妈祖的故事搬上荧屏,体现出了电视剧创作者的勇气;但如何讲好妈祖的故事,则是更大的考验。讲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几千年前,而且还是神话传说,人物的行动轨迹必须上天入地,具体的故事情节天马行空,富于超现实意味,但当下的现实语境不可缺席,步伐迈得再远,视线也牢牢地定格在当下。《妈祖》在精神诉求上与当下人们普遍的内心诉求沟通顺畅。不仅在形式上‘接地气’,而且在心理上‘接地气’。观众可以把内心的部分期待投射到该剧的欣赏过程中,并且能够得到满足,两者之间形成隐约的互动关系。”
曾有情创作的另一部神话大剧《王屋山下的传说》,2008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后也好评如潮。新浪娱乐等网站评论:“《王屋山下的传说》运用数字时代的视听手段再现了愚公移山的壮举,重塑了愚公这一奇男子、伟丈夫形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既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精彩巨片,又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神话大戏。”“该剧巧妙地将思想性、艺术性、可视性溶于一体,是神话与主旋律电视剧一次里程碑式的尝试。”
曾有情创作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十一级台阶》,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和平时期从士兵到将军的励志大剧,由《亮剑》导演陈健执导。该剧作为“建党9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在山东卫视、河南卫视同步首播后,反响强烈,在同期全国卫视播出的几十部电视剧中收视遥遥领先,取得了网络视频点播排行榜第一的好成绩。网友称其为军旅版的“杜拉拉升职记”,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和众多纸媒评价“《十一级台阶》突破重围,有别于屡见不鲜的军旅题材电视剧,采用独特新颖的视角,把军人的职业价值定义为两种状态:参与战争或等待战争,全剧截取等待战争的漫长过程中的精彩片断,从军人的工作与情感出发,多条主线穿插并行,塑造了一个追求经典人生的励志典范,再现了一条从士兵到将军的成长轨迹,刻画了一群肩负特殊使命的军中骄子,抒发了一腔和平时期军人的热血情怀,描绘了一部军队建设发展的浓缩画卷。该剧打破了观众对主旋律题材严肃刻板的印象,重新定义军旅偶像剧,以一种温暖的基调,传递军人的血火柔情,使观众深受感染。”
凌仕江,四川荣县人,在拉萨某部工作多年。获路遥青年文学奖,《读者》《青年文摘》最受读者欢迎奖,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全国报纸副刊散文金奖,第四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集),第六届老舍散文奖,《创作与评论》2013年度奖。
凌仕江,用青春抒写藏地雪原的纯净与诗意
凌仕江,1975年生于四川荣县。中国作协会员。曾在父亲战斗过的拉萨某部当兵。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九届作家班,四川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诗集《唱兵歌的鸟》,散文集《你知道西藏的天有多蓝》《飘过西藏上空的云朵》《西藏的天堂时光》《说好一起去西藏》《西藏时间》《我的作文从写信开始》《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新版)《藏地圣境》《天空坐满了石头》《骏马秋风》等。诗歌1996年获路遥青年文学奖,1998年获延华杯诗歌奖,2006年获《读者》《青年文摘》最受读者欢迎奖,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全国报纸副刊散文金奖、第四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集)、第六届老舍散文奖、《创作与评论》2013年度奖。
凌仕江的青春在拉萨度过,血液里流着格桑花的清新。他用十六年最动人的青春年华,坚守与解读西藏美丽得彻底又残酷得可怕的圣土,他把灵魂熨贴在西藏地平线上,永远保持着蓝色的纯粹。
幼时的凌仕江爱好文学,在乡下金台小学读书,老师经常把他的作文在班上当范文讲评。进中学后,他开始有意识的写作。散文《乡村男孩》投给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被配乐播放,收到了天南海北的听众来信,坚定了他写作的信心和创作热情。
他把少年的梦想打进被包,告别了十七岁的雨季,走进了神秘的西藏。他当新兵的地方坐落在两面环山、三方篱笆墙垛的无名山下,山上是原始森林,山侧面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  
“当时的条件很艰苦,可每次阅读和创作总让我忘记所有的艰辛。”每当夜深人静,凌仕江便用被子将头蒙住,就着手电的弱光,一气读到天亮。有时,没钱买电池便用蜡烛凑合,在烛光下写累了,便一觉睡去。  
1996年,凌仕江从风雪边关调到拉萨某部。踏进这座有“日光城”美誉的古城,让凌仕江想起了神秘的历史,也使他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  &&&
在拉萨,凌仕江阅读了更多的作品,从古到今,从内到外,更多的时候是超越时空的交流。他在西藏特有文化中不断遨游,时而潜入,时而爬上岸静静地审视。 
1998年,游弋在凌仕江脑海里的贝壳和海螺串成为一本诗集《唱兵歌的鸟》,受到读者的喜爱。凌仕江用诗讴歌西部军人的忠诚——“在平静的岁月里/自从把你当作一生的偶像/我就忽略了/哪天是生/哪天是死//”正是多思的年华,凌仕江被西藏纯净透彻的世界深深打动,那是一种被凌仕江命名为“西藏”的色彩,通过他笔端的渲染,即刻俘获了太多过去不了解西藏的人神往西藏之心。
2000年,凌仕江笔锋一转,全身心地投入散文创作。他的散文《遥望雪山》,随着对西藏的深入思索,逐渐开掘出更深邃的空间:“屋脊,一本打开的无字的书,屋檐,一句偈语或一种遥远而庞大的猜测。”(《在世界屋脊的屋檐下》)这种全新的对“屋脊”和“屋檐”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凌仕江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既让我们惊喜,又让我们期待。直到他有了“天天天蓝,与谁都无关,天天天蓝,与谁都有关”的深邃的哲学思索和美学塑造。
从《你知道西藏的天有多蓝》、《飘过西藏上空的云朵》,到《西藏的天堂时光》、《说好一起去西藏》,再到《西藏时间》,几乎每部散文集都给当代文学世界注进新鲜血液。越来越多的读者认识了凌仕江,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凌仕江的散文认识到西藏的隐秘与灿烂。
不容置疑,2003年是凌仕江散文创作的新起点。《你知道西藏的天有多蓝》一出世,便赢得散文界和军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入选2003年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一位年仅28岁的拉萨士兵的文章为何能入选高考语文试卷?北京教育考试院命题处负责人作了解答——
在多年命题的经历中,年轻士兵的文章入选高考语文试卷还是头一次。一篇文章能否入选高考语文试卷,主要是看它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一文集中表现了作者长期对西藏的观察和思考,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探讨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不仅文字优美,内涵丰富,还具有出题的题眼。在命题之初,出题人员精选了10多篇文章备选,其中不乏多篇名家之作。推荐该文的老师全文朗读了这篇文章,文章中“天天天蓝,与谁都无关;天天天蓝,与谁都有关”这句话深深打动了语文组的全体出题人员。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将这篇文章作为第四大题,并且以文章中作者通过对西藏天之蓝的赞美集中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题眼出了4道小题。
随后,凌仕江相继又有十多篇作品成为各大名校考卷试题。他的作品出炉不久,便被各大报刊转载。每一本散文集的出现,都好评如潮,评论界称他是西藏散文的“青春骑手”,被誉为“用灵魂贴着西藏地平线独语的写作者”。
从凌仕江《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飘过西藏上空的云朵》《回到拉萨》《风过可可西里》《牧马人》《喜马拉雅的星星》《我的作文从写信开始》《一口井的年龄》《不死鸟》《达拉的墓碑》《背对父亲》《塔克逊的春天》等等这一系列进入全国各地名校考卷的文章来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汉语之美,美在作家丰富的创造性,这些文章或充满阳光、智慧、哲思,或是书写友爱、亲情、爱与痛,人性的美与丑,或表达积极、刚毅、美好,甚至玩味,它们被各地语文试卷翻来覆去地用着,陪伴一届又一届中学生走过如花的季节。&&&&
&&凌仕江作品传递给我的是雪域高原的壮美、沧桑、厚重和苍凉,他张着寂寞的翅膀飞翔在苍穹、雪山、草地、经幡和哨所间,哈达、转经筒、朝圣的人,还有醉心的格桑花,在他的笔下都尽情绽放出纯粹的真诚,孤独的他陶醉其中。
《远涉西藏》《当兵在外》《比城市更美的重逢在西藏》……一篇篇人生行走中的历程,把我的心一次次碰疼。原来成长,总是需要与疼痛相伴。&
我知道,生命用怎样的苦难压弯着凌仕江一个焦渴的梦想。“我习惯了不再回家,我已把很多很多光荣的津贴寄给父亲做农税补贴,让年迈的他不再买黄泥巴的账,不再受尖锐喇叭声的恐惧,不再担心为麦垛分水被人打倒在地……”我知道,生活用怎样的艰辛支撑着一个躯体的存在。“在新兵季节的枕头包里,我把故乡的梦装得最多。然而久之,面对西藏无限的寂静,面对支离破碎的荒原,面对来来往往沉默的朝圣者,面对姗姗来迟的一封封问候,面对……除了遥望还有什么?……原来故乡就在脚下,徒劳的遥望成了苍茫的苦旅。”
西藏成就了凌仕江,西藏的寂寞与孤苦,西藏的纯粹与湛蓝,成就了他。他一直认为,他之所以能写出成功的作品,与他在西藏长时间的兵生活经历分不开。就像他说的那样,不经历西藏的冽风,不侵润高山的雪水,不穿越西藏的森林与河流,怎么能够知道西藏的天有多蓝,又怎么能体会到西藏的风情有多么迷人。
在他的作品里,西藏是一座修炼灵魂的大熔炉。雪域高原的神秘和边关军人的情怀,构成了他对西藏独特的生命感悟。他对当代西藏人的生活记录与思考,仿若一幅幅纤尘不染的画卷,质朴、纯洁、灵魂、诗意,令人神思。没有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是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的。人们都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凌仕江看来,如果没有这些年他在西藏风餐露宿的行走,或许他的作品里就没有他经历艰难困苦后的真切感悟,也就没有直到今天无数读者还在阅读、记忆他书中的西藏了。如果不是骨子里对西藏有着真诚的情感,他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他说,西藏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胜过他的故乡的地方。他与西藏有一种血脉间的关系,这座高原养育了他写作的灵性,丰富了他的灵魂,使他的文字永远是那么“接地气”,永远有着一股西藏雪山白云间的圣洁味道。
凌仕江散文集《西藏时间》里的每一篇都相当精美,无不折射出作者对灵魂的拷问,对自然的崇拜,对一片地域的认知。这些浸透“藏元素”的文字,让读者领略到西藏的邈远与旷达,认识到他用双脚走过风雪哨所的恶劣环境与孤寂氛围,感知到在那片土地映照下的蓝天的深邃与澄澈。
这本散文集充满了人生百味,诸如高原军人压抑的情感、狼与藏獒的爱情、年轻母亲痴痴等待孩子的父亲、哨所战士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等等,犹如一幅幅画面,触动着我们彷徨内心某一个隐隐的痛处,是那么遥远,可又那么真实!
他笔下流淌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西藏,既满足了读者对西藏的认知,又让人惊讶地发现原来大美的西藏在他笔下却是另一番被现实残酷了的风景,有着她独有的性格、气质。
在书中,凌仕江通过自己十六年来与西藏之间的灵性对话,让读者跟着他一起,徜徉圣地,感知神圣,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精神洗礼。十六年,凌仕江不断在西藏这片热土上耕耘,他的笔锋深入雪山、蓝天、格桑花……他把灵魂全身心地溶入到他独有的“文化苦旅”之中。
凌仕江说,我离开了西藏,但我的心不会离开。
也许离开,他会从另一种方式来思索和追寻他的西藏。
2010年,凌仕江凭借散文集《说好一起去西藏》获得第四届冰心散文奖。
次年,凌仕江因其最新散文集《西藏时间》及单篇散文《西藏的石头》分别成功入围第七届四川文学奖并成功摘得第六届老舍散文奖。
本届老舍散文奖的评委由李敬泽、雷达、张颐武、白烨等知名评论家组成,评委们对凌仕江的这篇散文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西藏已经成为一个有点过剩的文学题材,但这篇散文可以说别具一格;作者对石头的诗性、西藏的神性特征进行了个人化的描述和表达。
凌仕江找到了西藏,找到了他文字的源泉。西藏灿烂的文化背景,是孕育他创作的基地。构成凌仕江散文创作的文化背景。凌仕江这样写布达拉:“那么多手掌贴着它的肉体。那么多喧嚣呼吸着它的灵光。那么多箭头伸缩它的内部。”(凌仕江《旋转的布达拉》)八廓街是这样呈现在他笔下:“八廓街是个圆盘形的街区,它的周围蜿蜒伸出八只神秘的小手,像一朵绽放的八瓣梅。”(凌仕江《与八廓街有关》)西藏文化是大文化,它的原生古老性和神秘诡异性让藏文化底蕴无比深厚。“蓝色是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是大地。你看见了吗?这五种颜色的哈达汇聚在一起就像披在故乡的衣裳。”(凌仕江《哈达的故乡》)“在无数军号点染的清晨和黄昏,我像昼夜兼程的朝圣者,跋涉在第三极的乡情里……”(凌仕江《远古的碎片》)走进高原军营,就得随时面对生与死的选择。高原军营让凌仕江学会了对生与死的冷静思索:“一个战友已经成为高原的一部分,或者说一个战友为奔赴另一个战斗集体从这座山出发了。”(凌仕江《往返米拉山》)在《月光去了哪里》一文里,他用他忧伤的文字记录了一个曾经震惊全国的詹娘舍的英雄故事。面对被雪崩淹没了的三位战友,凌仕江说:“他们不仅仅是雪域的光芒,在今天,他们就是我们人类温暖的火焰,他们燃烧着我们的心灵。”
有人说,散文集《飘过西藏上空的云朵》是凌仕江写给西藏的情歌,唱给故乡的恋歌。不错。凌仕江也坦言说:“如今,故乡和西藏筑成了我散文创作的两座高高的山脉,‘西藏’是一种丈量,‘故乡’是一种回眸。在无数个灵魂像风的夜晚,我在西藏常常梦见风吹草动的故乡……”凌仕江,就在这样浓厚的文化背景下把一个魅惑而灵异的西藏推到了世人的面前。
西藏,让凌仕江不断地暴发他的情感,他常常以诗人的情怀抒写着他的生活:“那是一种香草的味道,它让我想起沧桑的沙漠……”(凌仕江《西藏只是一种味道》);“苦读珠峰,舍我精神,只为抵御暴风雪降临之时的悲壮雄奇。苦读珠峰,忘我境界,只为排解身外的喧嚣,找回心灵的宁静。”(凌仕江《苦读珠峰》)
凌仕江的心是可以与西藏的冰雪相依的,他说,一旦你离开西藏,你会觉得“坐在云朵下,我像一个丢掉长鞭的牧人。”(凌仕江《灵魂在高原》)。他甚至情真意切地说:“我多想拥有一双翅膀,在世界的最高处,寻找我挚爱的方向。”(凌仕江《神的风景》)
凌仕江具有天堂般的美学西藏:“雪,很美。很美。美得像孩子的小手在空中挥舞,挥呀,舞呀,一点声音也没有……一年四季,那里真是一座被雪包围的天堂啊!”(凌仕江《天堂的颜色》)
凌仕江的美学西藏更突出地表现为他塑造的诗意西藏,神说:“雪山——圣洁无垠。但永远站在风的高处。经幡——智慧高擎着朝圣的旗帜。寺庙——宗教的空气……”(凌仕江《阳光·天堂》)神说:“那个冬天,我看见所有的树叶没有枯黄,它们一直绿在我的记忆深处,绿在连队每个官兵的心中。”(凌仕江《最后一片绿叶》);神说:“如果天空不死,我的文字就可以成为高原的灵魂。”(凌仕江《灵魂在高原》);神说:“藏地的魅惑不在于传说,而在于一个人不停地游走。”(凌仕江《藏地之上》)……这些神的声音让凌仕江的西藏具有美学意义上的诗的西藏。
凌仕江的西藏是一个祥和的西藏。凌仕江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心灵家园。在他的笔锋指引下,有这样一座能荡涤尘俗,陶冶心情的祥和的精神家园。西藏高原澄澈宁静的宗教情绪和自然景观,会让人浮躁的心灵得到洗礼和净化。
凌仕江的西藏是一个哲思的西藏,他对西藏苍凉阳光的哲思为“光芒为父,光线为母,灰蒙与黑暗分别诞生。你在我的转身里,我在你的转身里。”(凌仕江《握一把苍凉的阳光》);他对高原夜空星星的哲思是“比高原更高的是星星……星星就是高原之夜的心灯。”
凌仕江的西藏,是他自己的西藏,更是大家的西藏。这是一种精神和理想的写作境界。凌仕江一直苦苦寻找的西藏就是人类心灵的故园。
2011年10月15日下午,人气颇高的成都魅力书店象形书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者见面会,凌仕江携最新力作《西藏时间》现场签售,书迷说:“我喜欢凌仕江的散文,感觉他的文字很干净,他的文字仿佛可以让我感知到雪域高原轮回生命的真谛。”
早在2004年,凌仕江散文集《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王宗仁在序言中,称凌仕江是“西藏,不倒的青春旗手”,高度赞扬凌仕江的创作心路。
著名作家张丽钧说:西藏,是一个当你离开时,举不起手的地方。而有过长期西藏生活经验的凌仕江在多年以后,于红尘中将笔指向拉萨,告诉你一个神灵与人同居的世界。
著名作家王族说:凌仕江笔下的西藏,更多的是孕育在雪域中的理想,笼罩着孤独的执着,甚至深陷于困境中的追求,以及淹没于无奈中的浪漫,而这一切又在青春底色之上和基调之下。
援藏干部,共青团中央青农部副部长李海峰在为凌仕江的新书《说好一起去西藏》作序时坦言:“在这里,一个信念不凡、励志勤奋的青年军旅作家,用占领世界第三极的挑战极限精神,用十年磨利剑的军人气概,用撩动一次万年雪崩的雄心,用自然唯美的人生追求,用坚忍不拔的豪迈情怀,用侠骨柔情的独特视角,再次带我们领略西藏的神奇和壮丽,感受独特的风土民情,也品味自然清灵、和谐善良的人生真谛。”
诚如斯言,凌仕江的每一篇散文,都沉淀着一段历史,也浓缩着西藏灿烂的文化。&&&&
他用一篇篇摄人心魄的“心灵史”,书写着西藏的神奇。
他用一次次不同的视角,开掘了西藏文化的精髓。
(作者名是临时加的,望作者告诉姓名和地址邮编)
羽芊,女,西藏昌都人,藏族,现居拉萨。出版10部小说、散文集,当代走红作家。西藏作协副主席。
羽芊的藏族婚俗小说
生于西藏昌都定居拉萨的青年女小说家羽芊,又名多吉卓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藏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作家班17期学员。做过杂志编辑、自由撰稿人,拍摄过西藏多部风情纪录片。摄影作品《高原水墨画》,曾获得“珠峰冰川杯&见证西藏60年”摄影大赛一等奖。
羽芊2008年开始小说创作,在腾讯网推出第一部65万字长篇小说《藏婚》,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一炮而红。2009年6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随后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先后推出长篇小说《玛尼石上》(华文出版社,2010年1月)、《西藏生死恋》(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4月)、《藏婚②》(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不迟》(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年7月)、《驴子爱上拉萨河》(金城出版社,2013年8月)、《金城公主》(西藏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人物传记《守望布达拉》(西藏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长篇小说《文成公主》、游记《第三只眼睛看西藏》正在编辑出版中,有望2014年年底与读者见面。她关于达曼人的小说《隐密的山谷》已完成8万多字。
在羽芊的血管里,有四分之三的藏族血统。她的外公是四川泸州人,娶了一位甘孜藏族姑娘为妻,定居重庆。母亲是西藏某部医院的一名护士,父亲是昌都藏族。她到拉萨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到西藏大学当一名旁听生,学习了4年藏文,她能看藏文报刊和书籍,下乡采风时语言也不再成为障碍。
在文学道路上,羽芊说她特别感谢两个人,一个是把她引上文学创作之路的闫振中,一个是在文学道路上推了她一把的西藏文联党组书记沈开运。闫振中曾担任《西藏文学》主编,喜欢下围棋,和羽芊的丈夫是棋友。一次,闫振中得知她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扛着摄像机跑遍了西藏,便说,你何不试着写点稿子。羽芊事后听《西藏文学》编辑张世文讲,闫老师特别交待他,无论羽芊写得怎样,都要想法发表。她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关于经幡的,在今天看来还不成熟,没想到这篇文章变成了铅字,激发了她的写作兴趣。随着《藏婚》、《玛尼石上》等小说的出版,羽芊在内地有了很大的知名度,但在本地,知道她的人还不多。沈开运慧眼识人,给羽芊大力支持。
羽芊的足迹踏遍了西藏的各个角落,结识了很多藏族朋友。第一部长篇小说《藏婚》,让她体会到一夜成名的味道。谈起《藏婚》,羽芊说是写着玩的,连她自己也没想到会这么火。2004年,她家开的园林公司来了一个藏族小伙子,家住仁布县塔热村,因不满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婚姻逃到拉萨,在一所私立学校当藏文老师,后来到她家的园林公司打工。羽芊通过这个小伙子得知他的家乡还存在兄弟共妻的习俗,引发了兴趣,追踪采访那个村庄。她把采访的材料写成报告文学《塔热村的故事》,发表在《西藏人文地理》杂志上。但报告文学有限制,她意犹未尽,又动笔写小说,这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竟写出65万字。羽芊没想着发表,将写好的小说保存在电脑里,被羽芊12岁的侄女看到了,她用“沙草”的网名在腾讯注册,把羽芊小说一章章贴上去。没过几天,侄女告诉她,很多网友都在看她的小说,还留了言。羽芊趴在电脑前一看,果然有一页页的评论,大家都在讨论卓嘎和好好,讨论扎西和嘉措,腾讯网把她的小说推到了首页。
《藏婚》在腾讯网的成功推出,华文出版社率先向羽芊抛来了橄榄枝,打算出版。可《藏婚》涉及藏族独特的一妻多夫习俗,审查严格。正当羽芊到相关部门开出版审查证明时,西藏人民出版社一名援藏副社长很是欣赏这部小说,动员她给西藏人民出版社。在两家出版社的选择上,羽芊选择了生养她的西藏。2009年6月,西藏人民出版社推出《藏婚》,她也凭借这部小说创造了该社的多项纪录:第一位拿版税的作家,第一位首印达到两万册的作家,第一位小说再版的作家。
《藏婚》分两条线索,一条由藏族姑娘卓嘎讲述她在一妻多夫制下的复杂感情经历,一条是现代女子好好讲述的“藏漂”生活,一个传统,一个现代,两条原本平行互不相干的线索,却因康巴汉子嘉措的出现而纠结到一起。嘉措是卓嘎的五个丈夫中的老大,同时他又是好好的情人,卓嘎的美丽、善良、无奈、宽容,好好的性感、任性、张扬、放纵,两个差异极大的女人,“她们谁也不可能因为对方而改变自己。而她们在自我坚守中的接触必将会导致矛盾的产生和激化”。加之嘉措的两不割舍、矛盾、反复,造成了情节的跌宕起伏,命运的捉摸不定,悲剧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卓嘎面对几个丈夫,在年龄、性格上差异甚大的五兄弟,处境颇为尴尬,心理非常复杂,羽芊对她的心理描写相当真实到位,展示出一妻多夫存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再现了一妻多夫的婚姻形态。卓嘎、好好、莲都塑造得很成功,嘉措则比较单薄,是“康巴汉子”的概念化表述,对他来说,爱就是做爱,就是性。他除了魁梧剽悍的躯壳,还有什么?而莲神秘、完美,也许就是羽芊理想中的圣女。每当独具慧眼的莲看透人世间一切奥秘,有时发表一些极富哲理的言论,让我们仿佛看见是羽芊的现身。羽芊在本书的《序》中说:“《藏婚》中的主人公大部分是我的朋友。多少年来,我亲眼看着他们在爱的漩涡中挣扎,然后上岸。”羽芊在书中始终没提到“莲”,有的读者猜测,莲就是她自己。
《藏婚》出版后,得到了西藏文学界的高度肯定。《中国西藏》杂志社副社长金志国说:“在众多反映西藏生活的文学作品中,《藏婚》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小说。民族习俗和奇异的生活画卷把一场男女青年的婚恋装扮得异彩纷呈。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在一个家庭一个人物身上多重交叠,整部小说鼓荡着远古的风范和当代的气息。作者没有停留在表现一妻多夫猎奇的层面,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这种婚姻形态带给家庭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之上,使我们在体会一种另类生活的同时,被人物的命运所感动。这就是这本小说的价值所在。”
羽芊在推出《藏婚》后,接着又推出30万字的《玛尼石上》和《西藏生死恋》,《玛尼石上》她写了28天,《西藏生死恋》也不过两个月。《西藏生死恋》发行二十多万册,刷新了西藏题材小说销量的新纪录,掀起了读者新一轮的追捧。
羽芊的《西藏生死恋》,最初只是展示藏北的风土人情,描述“纯粹的野生动物的天堂”。这之前,她每年都到藏北草原去走走,有幸认识了书中原型人物公扎,公扎是土生土长的藏北汉子,枪法极好,200米开外能准确击中云雀,对野生动物的习性非常熟悉。公扎的第一任妻子被熊咬死,他为给妻子报仇,竟然找到了那只熊,但是熊已怀孕,公扎不忍心,悄悄离开了。后来,公扎救了一位上海去藏北游玩探险的姑娘,他们之间产生了恋情,如今俩人在藏北过着平静而现代的生活。公扎独特的人生经历,给羽芊带来了创作灵感。
《西藏生死恋》封面这样介绍:“看了这本书,你我都会知道,世界上还会有如此干净的地方,还有如此彻底的爱情……”
“爱了就是一生,牵手就是一辈子。”羽芊说,这是每个女人的梦想,她将自己的书定义为“给女人看的书”。其实,很难看出《西藏生死恋》的女主人公究竟是措姆——公扎青梅竹马却死于母熊的草原姑娘,还是风——来自大上海厌倦了都市嘈杂的一名“藏漂”,毕竟羽芊花在两人身上的笔墨没有明显区别。但读者不难看出,她力图通过措姆、风两位藏汉女性,向读者宣扬的“纯爱”思想是那样根深蒂固。
羽芊在西藏历经十多年的积淀,每到一地,她都喜欢找当地人聊天,听他们讲故事,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用自己的镜头和文字记录灵川秀水,记录内心对这片厚土的热爱。就像《玛尼石上》的女主角莲,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就是她的一个朋友,羽芊观察、整理她的故事用了整整八年时间。
羽芊为创作《金城公主》,先后两次去敦煌博物馆查资料,仅资料收集就耗时三年之久。在写作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她在后记中写道:“对于金城公主这个人物,我是发自心底的尊重,害怕写得不好会毁了她在藏汉人民心中的美好形象。”创作历史小说本身就很难,可羽芊以她坚实的生活根基,为我们描绘了吐蕃时期的社会状况、生活场景、风俗人情,本真地还原了金城公主的一生。西藏文联党组书记沈开运以《一段触动人心的历史》作序,他这样评价:“全书从金城公主幼年开始,重点叙述了公主和亲路上和进藏后的政治与情感生活,在大量史实的基础上,羽芊用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思维敏锐地理清了金城公主一生跌宕起伏的美丽传闻和人生脉络,展现了1300多年前一个有血有肉、有欢乐、有痛苦、有憎有爱、敢爱敢恨的和亲公主的真实故事,缠绵绯测的家国人生跃然纸上。”
在创作《金城公主》后,羽芊又创作了小说《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嫁到西藏6年后,丈夫松赞干布就去世了。继任者尚年幼,松赞干布担心大臣弄权,临死时特地请求公主留在逻些,他相信,只有才情具备的文成公主才能镇住大臣禄东赞,让王室血脉得以延续。文成公主无儿无女,按理说,松赞干布去逝后,大唐几次三番派人接她回去,她完全可以返回家乡去跟父母团聚。但她为了爱留在了雪域高原,完成了松赞干布的心愿。
纵观羽芊的婚俗小说,她笔下的爱,不是一个爱着另一个,在怒火中你争我夺的爱,不是互不倾心却以利益、物质牵扯维系的爱,大都是18—40岁的男人女人在周末晚上、关掉手机、在沙发上打盹的时候,都会梦见的爱。因为这种爱建立在西藏婚俗之上,让读者体会和玩味。
羽芊已出版了10部小说和散文,有了自己固定的读者群。羽芊外表柔弱,有些像江南女子的性格,其实骨子里潜藏着康巴血脉的野性。只要她认定的事情,一头扎进去就再也出不来。她曾因失眠练习过瑜珈,把自己练成了教练;喜欢古筝,最后弹成了老师;喜欢摄影,拍成了摄影师;喜欢写作,写成了作协副主席……
羽芊现在正处于小说创作的高峰期,相信她还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面世。
罗洪忠,四川渠县人,长期在拉萨工作,现为《拉萨晚报》编辑、记者。三卷本《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入选《光明日报》2013年8月榜单,从近12万种图书中脱颖而出获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是反映西藏内容唯一获此大奖的著作;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民委举办的第二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
罗洪忠的《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
拉萨青年作家罗洪忠,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西藏作家协会会员,四川达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曾在拉萨军分区、西藏军区后勤部宣传科、《战旗报》社驻西藏记者站、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等单位工作,2008年3月退役,在《拉萨晚报》从事编辑工作。出版散文集《边陲墨脱》、《賨人故里》,三卷本报告文学集《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获得国内外上百名专家打分评选的201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入选教育部社科司、光明日报图书出版部推荐的《光明日报》2013年8月榜单,从近12万种图书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是反映西藏内容唯一获此大奖的著作;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民委举办的第二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
西藏墨脱县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具诱惑力的旅游景点,这里有中国最美的山峰、最美的峡谷、最美的瀑布,最美风景点缀着古朴的寺庙、层叠的梯田、浩瀚的森林,构成一幅“险、奇、幽、秀、野”的人文画卷。罗洪忠在莲花生大师开创的“博隅白马岗”(隐秘的莲花圣地)墨脱县这块圣地上笔耕20余年,在《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里,以轻松的文学笔调,深厚的文化功底与独特的审美视角,向读者全面展示墨脱县珞巴族、门巴族人文历史与社会风情,将莲花圣地朴实清新的民风与严谨的人文学科考研究融为一炉,开创了该文化领域的三项第一:第一本全面展示大峡谷人文历史的专著,第一本系统展示大峡谷人文风情的专著,第一本真实展示大峡谷人文科考成果的专著。
国家出版基金实施六周年,《光明日报》在2014年2月11日头版头条推出总结报道《为了文化的尊严》,对罗洪忠《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评价说:“雅鲁藏布大峡谷腹心墨脱县地理构造特殊,中国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非常少。作者连续17年不间断地从事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所采写的文章大部分都成为了绝唱,为国家抢救了一段重要的人文史。本书的出版将成为研究雅鲁藏布大峡谷历史、人文、风情等方面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对整理、保护和弘扬该区域民族文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读后感慨颇多,此类书的创作态度本身就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更何况书的水平与价值非常难得,此项资助对于传世之作的问世具有特殊意义。”
罗洪忠1966年7月8日出生于四川渠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86年10月参军进藏,分在拉萨某部道路二连;1987年4月参加“874”军事演习,走向中印边境前沿;1988年9月考入长沙工程兵学院(今国防科技大学工程学院),1991年7月毕业后分回拉萨某部道路六连,1994年8月调入拉萨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从事新闻工作,开始了报告文学的创作。
1994年9月,罗洪忠在拉萨军分区当新闻干事,初次接触到影响他一生的人——原十八军老战士冀文正。冀文正离休后曾3次进入艰险的墨脱搜集珞巴族、门巴族民间文学素材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他,他一气呵成写下《探索珞渝文化第一人》,没想到新华社对外发了通稿,《人民日报》海外版也转载了。从此他同冀老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冀老给他讲述墨脱“野人”的故事,讲述高山“天湖”里有海洋性动物河马、鳄鱼的传闻,引起罗洪忠极大的兴趣。他连续撰写了《神奇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湖奇谜谁来破译》、《喜马拉雅山“雪人”探秘》等报告文学,先后被《晚报文萃》等多家媒体刊载,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影响。
面对墨脱莲花圣地的诱惑,罗洪忠多次利用休假时间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流域的原始部落搜集人文资料,采访当年战斗生活在这里的墨脱军人、干部和群众,挖掘第一手素材。1997年3月,他写出25万字的文化散文《边陲墨脱》,入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推出的人文华夏系列丛书,成为我国第一部全景式展示世界第一大峡谷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奇景奇谜的图书。
从这以后,他先后3次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流域作田野考察,采访120余人,整理口述资料150余万字,查阅文献资料220余万字,先后到北京、郑州、陕西向有关专家、学者请教,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完成了《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前三卷:《峡谷风云》、《莲花圣地》和《深峡淘金》。《中国西藏》杂志称赞:“这三卷书,可以说是一部气势恢弘的珞渝人文画卷,是研究雅鲁藏布大峡谷文化的经典之作,里面丰富的史料和行云流水的文笔,是可以打动读者的精品图书。”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次仁罗布说:“三卷丛书就是一篇篇优美的文化散文,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甚至能听到山涧瀑布响彻的声音,风卷树叶飒飒的轻叹声,雅鲁藏布江卷起千堆浪涛时的狂啸;能看到掩映在树林里雾霭迷蒙的村寨、悬浮在江河上摇晃的藤桥、背夫牵马走在乱石嶙峋山道上的场景;能让你感受雪山的巍峨耸立,神湖的宁静与深邃。这些文字给我带来了阅读的快感,身心的愉悦,可见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对罗洪忠来说,田野调查是一项既寂寞又艰苦的工作。要获取第一手资料,必须翻越喜马拉雅山,从北坡进入南坡,穿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越激流、跨深涧、斗虫蛇,其路途之艰险可谓世所罕见。他曾是一名军事记者,怀揣梦想,利用各种机会一次次往雅鲁藏布大峡谷流域的原始森林跑,其中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1996年10月,川藏线通麦大塌方段依旧暴雨如注,去波密的车困在那里6天6夜,一包康师傅方便面竟卖到10元。路修通后,驾驶员说:‘这段路太险,任何人不能坐在车里,万一不测,我好弃车保人,即使死,也就我一人。’无奈,我们只好步行。滑坡、泥石流直袭川藏公路,地表被剥蚀得连路基也没有了。滑坡、泥石流不断,路基就这样一次次被抬高,惨烈地挂在山崖间,汽车在半山腰盘绕,紧贴崖边七弯八拐,忽上忽下,蝼蚁般慢慢爬行。行走其间,可以说是对人们生死的考验。”罗洪忠如是说。对于这次经历,他刻骨铭心:“脚下是汹涌澎湃的帕隆藏布江,我们飘在半山腰,随时都有可能‘飞’下去。我在拐弯处看到,这窄溜溜的车道,是在陡峭崖壁上用胳膊粗的木桩层层交错垒叠,再填土而成的‘栈道’。我们行进途中,山上不时有飞石坠落,飞石砸在人身上,非死即伤。当我正小心翼翼地过一道险路时,一块石头砸中前边一人,当场休克。”
墨脱县有8个多月的封山期,可罗洪忠的假期只有3个月,若贸然闯入这个陆地“孤岛”,等待他的将是漫长的封山期。当时墨脱不通电话,若一名军人“消失”5个月,等待他的将是非常可怕的后果。当他赶往波密时,通往墨脱的公路已被大雪封山了,只好回林芝。他没有就此止步,在八一镇先后采访50余名曾在墨脱工作的汉族、珞巴族和门巴族干部,记录了厚厚的5本笔记。正是这次大峡谷之旅,激发了他的写作激情,1997年8月,他用8个月时间完成了25万字的《亲近墨脱》书稿。
在罗洪忠的书房内,摆放着这样一幅照片:“黑鹰”直升机飞抵多雄拉山口,碧空如洗,机翼下的多雄拉山冰天雪地,对比竟是如此强烈。罗洪忠对墨脱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始于2000年,他跟随运送墨脱救灾物资的“黑鹰”直升机飞进墨脱。罗洪忠说:“直升机飞抵多雄拉山口,坐在机舱内,我感受到那份苍茫与千年不化的寒冷。透过舷舱往下看,背运物资进山的运输队人员,正艰难地在雪山上一步步负重行进,一匹倒地的白马,永远躺倒在快到多雄拉山口的地方。就在这时,一股气流袭来,直升机颠簸得厉害,我心里紧张极了。毕竟有两架黑鹰直升机就摔在多雄拉山,西藏军区原参谋长毛海青将军就牺牲在多雄拉山的一次空难事故中。”
罗洪忠跋涉在墨脱救灾第一线,亲眼目睹一匹马从悬崖上摔下去。他同牵马的门巴族主人共同绕着小道下到山下的一块草坪。马未断气,昂起头流着泪望着主人,显得非常无助。马的主人哭得死去活来。罗洪忠用照相机记录这匹马从昂头、挣扎到死亡的全过程。谈起这次墨脱之行,他依旧感慨良多:“我从墨脱县翻越多雄拉山回到米林,路边皆是一堆堆散乱的白骨,这是倒毙路边的骡马遗骸。越往前走白骨越多,再后来看见的已不是散乱的骨头了,而是一具具完整的骨架。像人为地排列在路旁,目标一致,头颅向前,俨然一支阵营庞大的队伍正向前开进。在墨脱山道上,面对突然来袭的自然灾害,生命随时都可能终结,生命显得多么渺小。”
罗洪忠在写作《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丛书时,选择了纪实散文的手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珞巴族、门巴族民间文化、民俗风情和宗教信仰等属于人文领域的研究课题,轻松有趣地传达给读者,让墨脱独具特色的民俗及其人物跃然纸上,让读者领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流域独特的人文魅力,感受到传统古韵的民居,鳞次栉比的村落,弯弯曲曲的山路,奔腾流淌的小溪所带来的审美情趣。
2014年8月,罗洪忠同有关出版社达成合作出版意向,推出50余万字反映墨脱的文化散文《莲花遗梦》,该作品以冀文正58年的所见所闻为背景,用口述的方式,独特的文化视觉来解读墨脱的人文生态环境,无疑将成为研究我国墨脱珞巴族、门巴族近代社会史、宗教史、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提供一份真实可靠的历史记录,也必将随着两个民族文化的变迁而愈发显现出珍贵的文史价值来,我们期待着。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片绿叶的回忆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