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上玉米种子大全上面打上了仲仃灵有影响吗

花生品种种植技术
  2008年河南审定花生品种种植技术1、品种名称:开农53审定编号:豫审花2008001选育单位: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 K9069-1×开选02-3。特征特性:直立疏枝,夏播生育期114天。叶片淡绿色、椭圆形,主茎高44.1cm,侧枝长47.4cm,总分枝7.8条,结果枝6.0条,单株饱果数9.1个;荚果普通型,果嘴稍锐,网纹细、浅,缩缢浅,百果重165.2g,饱果率75.7%;籽仁椭圆形、粉红色,百仁重66.1g,出仁率70.7%。抗病鉴定: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6年抗网斑病(2级),感叶斑病(6级),高抗锈病(2级),抗病毒病(发病率21%),抗根腐病(发病率13%);2007年抗网斑病(2级),感叶斑病(6级),抗锈病(5级),抗病毒病(发病率25%),抗根腐病(发病率19%)。品质分析:两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郑州)测定:粗蛋白质(干基) 24.9/23.7%,粗脂肪(干基) 51.3/52.6%,油酸49.4/47.3%,亚油酸含量30.9/32.8%。产量表现:2006年省夏直播区试,平均亩产荚果258.1kg、籽仁183.4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9.5%和7.9%;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荚果253.5kg、籽仁178.1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1.6%和9.0%。2007年省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5.4kg、籽仁206.9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2.3%和10.4%。适宜地区:我省各地作麦套及夏直播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夏直播种植应在6月10前播种,麦套种植应于麦收前15-20天播种;每亩11000穴,每穴2粒。2、田间管理:前期应培育壮苗,加强苗期管理,苗期可酌情追施尿素10-15kg,结荚期干旱及时浇水;盛花期前后可酌情控制旺长,同时加强蚜虫、棉铃虫等害虫的防治;及时收获。2、品种名称:豫花9840审定编号:豫审花2008002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郑9103×豫花11号特征特性:疏枝直立型,夏播生育期114天左右。叶片椭圆形、淡绿色、小;主茎高48.2cm,侧枝长51.9cm,总分枝9条, 结果枝6条,单株饱果数8个;荚果为普通型,果嘴微锐,网纹细、稍深,缩缢浅,百果重169.5g,饱果率75.7%;籽仁为椭圆形、粉红色,有光泽,百仁重69.0g,出仁率70.3%。抗病鉴定: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6年高抗网斑病(1级)、锈病(3级)、病毒病(发病率18%)、根腐病(发病率9%),抗叶斑病(4级);2007年高抗网斑病(1级)、锈病(3级) 、病毒病(发病率15%)、根腐病(发病率8%),抗叶斑病(5级)。品质分析:两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粗蛋白质(干基)24.4/22.5%,粗脂肪(干基)51.5/53.3%,油酸42.2/39.5%,亚油酸含量36.6/38.8%。产量表现:2006年省夏直播区试,平均亩产荚果257.3kg、籽仁180.4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9.2%和6.1%;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荚果253.7kg、籽仁179.0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1.7%和9.5%。2007年省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0.8kg、籽仁206.4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0.5%和10.1%。适宜地区:我省各地麦垄套种及夏直播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麦垄套种在麦收前15天、夏直播6月10日前播种;每亩穴,每穴两粒,可根据土壤肥力高低和种植方式适当增减。2、田间管理:播种前施足底肥,麦垄套种苗期要及早追肥,生育前期及中期以促为主,花针期切忌干旱,生育后期注意养根护叶,及时收获。3、品种名称:濮科花7号审定编号:豫审花2008003选育单位: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濮8507×濮-1-3特征特性:直立疏枝,夏播生育期114天。叶片椭圆形,叶色淡绿色,叶大;主茎高45.6cm,侧枝长49.6cm,总分枝8.4条,结果枝6.2条,单株结果数15.6个;荚果为普通型,果嘴钝,网纹细深,果较大,百果重157.9g;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桔黄色,百仁重66.7g,出仁率70.6%。抗性鉴定: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6年高抗锈病(2级),抗病毒病(发病率28%)、根腐病(发病率20%),感网斑病(3级)、叶斑病(7级);2007年抗锈病(4级)、病毒病(发病率35%)、根腐病(发病率19%),感网斑病(3级)、叶斑病(7级)。品质分析:两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粗蛋白质(干基)25.5/22.2%,粗脂肪(干基)51.3/53.8%,油酸含量40.3/38.6%,亚油酸含量37.2/40.4%。产量表现:2006年省夏直播区试,平均亩产荚果254.5kg、籽仁179.0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8.0%和5.3%;2007续试,平均亩产荚果245.0kg、籽仁173.7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7.8%和6.3%。2007年省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4.1kg、籽仁209.3kg,均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1.8%。适宜地区:全省各地夏直播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播期6月10日前,每亩密度12000穴,每穴两粒。2、田间管理:管理上以促为主,应及时中耕除草,早施追苗肥,促苗早发;高产地块8月中旬若株高超过40cm,应及时喷施100-150ppm多效唑,控旺防倒;后期注意养根护叶,及时收获。4、品种名称:漯花6号审定编号:豫审花2008004选育单位: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郑9327×海花一号特征特性:疏枝直立,夏播全生育期114天。叶片长椭圆形、浓绿大;主茎高40.6cm,侧枝长44.0cm,总分枝数8.3条,结果枝数6.0条,单株饱果数10.3个;荚果为普通型, 果嘴钝, 网纹粗、浅,缩缢浅,百果重156.3g,饱果率76.4%;籽仁椭圆形、粉红色,百仁重62.2g,出仁率68.8%。抗性鉴定: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6年高抗锈病(3级),抗网斑病(2级)、根腐病(发病率15%),感叶斑病(7级)、病毒病(发病率30%); 2007年高抗锈病(3级),抗网斑病(2级) 、根腐病(发病率18%),感叶斑病(7级)、病毒病(发病率32%)。品质分析:两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粗蛋白质(干基)25.4/25.2%,粗脂肪(干基)51.7/49.8%,油酸含量40.8/46.0%,亚油酸含量36.6/31.9%。产量表现:2006年省夏直播区试,平均亩产荚果269.9kg、籽仁183.4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4.6%和7.9%;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荚果276.0kg、籽仁191.6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21.5%和17.2%。2007年省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91.1kg、籽仁210.7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4.6%和12.4%。适宜地区:我省各地夏直播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种;每亩密度12000穴,每穴两粒。2、田间管理:播种前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4000kg以上,复合肥40-50kg。5、品种名称:豫花9620审定编号:豫审花2008005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郑-1×豫花15号特征特性:直立疏枝型,麦套生育期125天左右。叶片椭圆形、浓绿色、较大;主茎高47.0cm,侧枝长51.7cm,总分枝8条,结果枝6条,单株饱果数10个;荚果为普通型,果嘴微锐,网纹粗、浅,缩缢浅,百果重232.6g,饱果率76%;籽仁椭圆形、粉红色,百仁重99.9g,出仁率68%。抗性鉴定: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5年高抗病毒病(发病率7%),抗网斑病(1级)、叶斑病(3级);2006年高抗叶斑病(2级)、锈病(3级)、病毒病(发病率8%),抗网斑病(2级)、根腐病(发病率11%)。品质分析: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粗蛋白质(干基)23.7/26.6%,粗脂肪(干基)54.5/51.6%,油酸含量43.6/48.4%,亚油酸含量33.8/30.6%。产量表现:2005年省麦套区试,平均亩产荚果282.6kg、籽仁185.4kg,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3.1%和6.0%;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荚果323.1kg、籽仁220.2kg,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1.0%和2.4%。2007年省麦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6.8kg、籽仁203.6kg,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1.7%和9.7%。适宜地区:我省各地麦垄套种及夏直播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麦垄套种5月20日左右,春播4月下旬或5月上旬;每亩10000穴左右,每穴两粒,高肥水地每亩可种植9000穴左右,旱薄地每亩可适当增加到11000穴左右。2、田间管理:早追肥促苗早发;中期高产田块要抓好化控措施,在盛花后期或植株长到35cm以上时喷施100ppm的多效唑,防旺长倒伏;后期应注意旱浇涝排,适时进行根外追肥,补充营养。6、品种名称:豫大6号审定编号:豫审花2008006选育单位: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鲁花14号×濮9412。特征特性: 直立疏枝, 连续开花,生育期125天。叶片椭圆形,叶色淡绿色,叶小;主茎高39.0cm,侧枝长43.1cm,总分枝9.6条,结果枝6.6条,单株饱果数13.8个;荚果普通型,果嘴微锐,网纹细、深,果较小;百果重189.7g;籽仁桃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桔黄色,百仁重81.3g,出仁率72.5%。抗性鉴定: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5年中抗叶斑病(4级)、病毒病(发病率21%),感网斑病(3级);2006年高抗叶斑病(4级),抗锈病(4级)、病毒病(发病率23%)、根腐病(15%),感网斑病(4级)。品质分析: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粗蛋白质(干基)23.3/25.5%,粗脂肪(干基)53.3/49.8%,油酸含量45.8/49.8%,亚油酸含量32.6/29.7%。产量表现:2005年省麦套区试,平均亩产荚果273.7kg、籽仁195.6kg,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9.5%和11.7%;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荚果304.2kg、籽仁222.3kg,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4.9%和3.4%。2007年省麦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3.5kg、籽仁212.3kg,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0.4%和14.4%。适宜地区:我省各地麦垄套种及夏直播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麦垄套种在5月20日左右,春播在5月1日前后;麦套密度每亩穴,春播密度每亩10000穴,每穴两粒。2、田间管理:7月下旬若株高超过40cm,应及时喷施100-150ppm多效唑,控旺防倒;后期注意养根护叶,及时收获。7.品种名称:商研9658审定编号:豫审花2008007选育单位: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豫花7号× 8130特征特性:直立疏枝,生育期125天。叶椭圆形,叶色淡绿,叶片中等大小;主茎高48.5cm,侧枝长54.1cm,总分枝数9.2条,结果枝6.3条,单株饱果数8个;荚果普通型,果嘴微锐,缩缢稍深,百果重207.8g;籽仁椭圆形,种皮色粉红,种皮表面光滑,出仁率69.7%,百仁重84.7g。抗性鉴定: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5年中抗网斑病(2级)、叶斑病(3级)、病毒病(发病率25%);2006年高抗锈病(2级),抗网斑病(2级)、叶斑病(4级)、病毒病(发病率26%)、根腐病(发病率18%)。品质分析: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粗蛋白质(干基)23.6/25.7%,粗脂肪(干基)53.3/50.4%,油酸含量48.1/49.2%,亚油酸含量31.0/28.0%。产量表现:2005年省麦套区试,平均亩产荚果280.3kg、籽仁193.2kg,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2.2%和10.4%;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荚果302.4kg、籽仁212.8kg,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3.8%和-1.1%。2007年省麦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2.8kg、籽仁206.8kg,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0.1%和11.5%。适宜地区:我省各地麦垄套种及夏直播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麦套播期为5月15日-25日之间,露地春播为5月上旬,春播地膜覆盖可在4月上、中旬播种;麦套种植适宜种植密度每亩10000穴左右,春播适宜密度每亩9000穴。2、田间管理:重施有机肥作基肥,苗期追施尿素壮苗;在针期结合中耕施磷肥促荚果膨大,可用烯效唑有效成分3-4g加水30kg叶面喷洒,控制旺长防倒伏。来源:良种网(农资)|/当前推广的主要花生新品种--------------------------------------------------------------------------------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作者:山东农业信息网主讲:曾英松丰花1号 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培育,属高产优质抗病大花生新品种,2001年山东省审定命名(鲁农审字[号)。连续开花,荚果普通型,百果重240克,百仁重102克,出米率73%。品质优良,口感好,油酸/亚油酸比率1.6,耐贮藏。符合大花生出口要求。春播生育期136天左右。单墩结果数最高达到110个。高产潜力每667米2产700千克以上,高产示范田已达到每667米2产662千克。在省区试中,连续3年产量均为第1位,比鲁花11增产16.8%。比海花1号一般增产10%~27%。耐肥水,耐密植,特别抗倒伏。高抗叶斑病和锈病,耐重茬。抗旱、耐瘠、耐肥、耐涝。对缺铁反应不敏感。适宜春播和夏播等多种种植方式,特别适合高产栽培。丰花2号 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培育,2001年山东省审定命名(鲁农审字[号)。属珍珠豆型传统出口小花生,品质优于白沙系列。百果重172克,子仁圆形,百仁重73克,出米率74%,油酸/亚油酸比率1.4。单株结果数19~46个。熟性为早熟品种,春播生育期128天。耐肥水,耐密植,抗倒伏,抗病,抗旱,耐瘠。高产潜力500千克以上。省区试及生产试验中产量均居第一位,比鲁花12增产13.4%。比白沙1016一般增产20%―50%。适宜高肥地、丘陵旱地、瘠薄地。适宜春播、夏播,尤其适合高产栽培,是替代白沙系列的理想品种。丰花3号 2003年3月通过山东省审定,2003年9月获国家新品种后补助,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2004年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2005年评为山东省重大农业技术。该品种在省区试中比对照品种鲁花11增产13.6%,产量居全省第一位。高抗花生叶斑病、锈病及病毒病。属优质传统出口大花生专用品种,规格可加工7/9出口花生果和24/28出口花生仁,符合目前大花生果、仁出口要求,品质符合出口各项指标,是目前较理想的出口加工专用型新品种。农大818 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培育,属优质高产早熟传统出口大花生新品种。以花17作亲本,经60Co γ射线辐射诱变选育而成。交替开花,株型直立紧凑,荚果普通型。百果重230克,百仁重100克,出米率74%,油酸/亚油酸比率高达到2.14。子仁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无裂纹,无油斑,特别适合出口。春播生育期130天,夏直播105天,属中早熟品种。除适合春播外,尤其适合夏直播和麦田套种。适宜密度每667米21万墩。高产潜力650千克。夏花生比鲁花11增产7.17%─17.6%。省区试平均比鲁花11增产8.1%。突出特点是耐旱节水,特别耐缺铁,在缺铁的鲁西增产15%─30%。潍花6号 潍坊市农科院经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出口大花生新品种。2001年和2002年分别通过山东、河北两省新品种审定。山东省区试,果、仁分别比鲁花11号增产10.51%和12.77%;河北省区试, 果、仁分别比冀花2号增产6.15%和8.67%;高产示范:春播每667米2产613.0千克,夏播每667米2产561千克,现已成为山东省的主栽大花生新品种。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0天,夏播100天左右;结果集中,荚果普通型,果形舒展美观,籽仁长椭圆形、粉红色,口味佳;百果重260克,百仁重110克,果壳薄,出米率75%以上;油酸/亚油酸比值1.75,耐贮性好;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稳产性好。春播每667米29000墩左右,夏播10000墩~11000墩,每墩2粒。生育中、后期适时进行化控和防治叶斑病;成熟后及时收获。潍花7号 潍坊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烘烤专用型”小花生新品种,200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山东省区试,果、仁分别比鲁花12号增产8.1%和9.7%;夏播高产示范,平均每667米2产荚果462千克。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0天,夏播110天左右;结果集中,果柄粗短、落果少、易收刨;荚果茧形,整齐美观、耐烘烤、口味佳,百果重185克,百仁重80千克, 出仁率74%左右;耐贮性好,油酸/亚油酸比值1.92。早熟不早衰,抗旱、耐涝性强,适应性好。春播覆膜每667米29000穴,露地栽培10000穴;麦套和早茬夏直播11000穴左右,2粒/穴。潍花8号 潍坊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大花生新品种。2000年~2003年,山东省及全国(北方片)区试,均居第一位。其中,省区试比鲁花11号增产14.41%,全国(北方片)区试比鲁花11号增产15.84%。2003年,通过山东省新品种审定。2004年3月,通过国家新品种鉴定。该品种属普通型早熟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0天,株高适中,出苗整齐,生长稳健,结果集中,整齐饱满,双仁饱果率高,果柄短、易收刨,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形、粉红色,百果重240克~250克,百仁重100克左右,果壳薄、出米率77%~80%;脂肪含量52.7%,油酸/亚油酸比值1.71,含糖量7.4%,口味好,符合食品加工和出口要求。耐病毒病,较抗叶斑病,抗旱性强,适应范围广、稳产性好。适于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辽宁等北方花生产区代替海花1号、鲁花11号、鲁花14号等大花生品种推广种植,春、夏播均可,一般每667米2产400千克~450千克,高产条件下可达650千克以上。适宜密度:春播每667米2墩、夏播每667米211000墩,每墩2粒;生育中、后期适时进行化控和防治叶斑病。花育16号&花育16号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新育成的高产大花生品种。1999年,分别由山东省和河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001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奖。年,山东省花生新品种春播区试平均每667米2产荚果264.3千克。连续两年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1.36%和14.15%,居参试品种首位。1998年生产试验,居首位, 比鲁花11号增产13.21%。1997年~1998年,参加河北省区试,籽仁平均667米2产208.2千克。比对照冀油8号增产12.09%。1999年,花育16号高产攻关田,平均每667米2产荚果635.95千克。该品种属普通型大花生品种,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40厘米,分枝8.3条,叶色较绿,结果集中,百果重210克,百仁重100克,出米率75%,抗旱耐涝性强,较抗根腐病和病毒病,适应性广。适于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沙壤土种植。春播每667米20.9万穴~1.0万穴。麦套和夏播每667米21.0万穴~1.1万穴。花育22号&花育22号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新育成的高产大花生品种。2003年,由山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年,该品种参加山东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每667米2产荚果330.1千克 ,籽仁产量235.4千克,较对照鲁花11增产7.6%和4.9%。2002年,全省6处生产试验点,平均荚果产量每667米2372.2千克,籽仁产量268.9千克,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8%和7.5%。该品种荚果普通型,果较大,能生产7~9果/盎司出口果。网纹粗浅,收获时不易沾泥带土。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金黄色,籽仁无裂纹,无油斑,符合传统出口米标准。样品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品质脂肪含量49.2%,蛋白质24.3%,油酸51.73%,亚油酸30.25%,O/L值为1.71。该品种株型直立紧凑,叶层分布合理,分枝数适中,分枝9条。植株长势不旺,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主茎高35.6厘米,侧枝长40.0厘米。生长平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后期叶片功能期长,叶片无早衰现象,收获时仍有大部分绿叶。结果集中,果柄粗而坚韧,不易落果,收获省工省时。饱果率较高,双果率80%以上。单株结果14个~18个,单株生产力18克左右。百果重245.9克,百仁重100.7克,千克果数573个,千克仁数1108个,出米率71.0%。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0天,夏直播110天。较抗枯萎病、叶斑病。抗旱耐涝、抗倒伏,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地上种植。豫花15&& 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选育,200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属中间型品种,生育期115天左右。植株直立疏枝,一般株高48.9㎝,侧枝长53㎝,总分枝8条,结果枝7条;荚果普通型,果嘴锐,网纹细深,籽仁粉红色、椭园形,百仁重90.1g,出仁率70.3%;饱果率高,商品性好,休眠期稍短;粗蛋白质26.7%,粗脂肪54.77%,油酸含量44.1%,亚油酸含量37.5%;适宜河南省各地种植,高肥水地每亩9000穴左右,旱薄地或夏直播地每亩11000穴左右。一般亩产荚果300-600㎏,籽仁200-260㎏。濮科花15号&濮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05年通过河南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花2005001。属中早熟类型,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株型直立疏枝,主茎高42.5cm,侧枝长45.2cm,总分枝9.0条,结果枝6.9条;普通型荚果,果嘴锐,网纹细、浅,果细小,籽仁圆锥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桔黄色,百仁重70.9g,出仁率72.0%;蛋白质含量25.98%,粗脂肪含量51.57%,油酸含量49.80%,亚油酸含量31.80%;高抗青枯病。适宜河南各地夏直播,每亩 12000穴。一般亩产荚果261.40kg、籽仁192.60kg。濮花17& 河南省濮阳市农科所选育,2002年通过河南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花2002005。属珍珠豆型早熟品种,生育期105天左右。直立疏枝,主茎高34.4cm,侧枝长39.5cm,总分枝6.4条,结果枝4.8条;荚果为茧型,饱果率高,壳薄整齐,双仁果多,籽仁桃形,粉红色,色泽鲜艳,百仁重64.9g,出仁率74.0%;粗蛋白含量29.69%,粗脂肪含量51.72%,油酸含量35.56%,亚油酸含量40.52%。适合河南省各花生区推广种植,水肥地每亩1.0~1.2万穴,旱薄地要加大密度,每亩不低于1.2万穴,高水肥地每亩不超过1.0万穴。一般亩产荚果237.0kg、籽仁179.9kg。--------------------------------------------------------------------------------花生新品种--豫花9719 信息来源:农博网品种名称:豫花9719审定编号:豫审花2009001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豫花9号×为郑8903特征特性:属直立疏枝型,生育期120天左右。连续开花,一般株高46.7cm,总分枝7.4条,结果枝6.1条,单株饱果数8.8个;荚果为普通型,果嘴钝,网纹粗、深,缩缢浅,百果重261.2g;籽仁为椭圆形、粉红色,有光泽,百仁重103.5g,出仁率68%;抗病鉴定:2006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病毒病(发病率10%),高抗锈病(发病级别3级);抗根腐病(发病率12%),抗网斑病(发病级别2级);中抗叶斑病(发病级别4级)。2007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锈病(发病级别3级);抗病毒病(发病率21%),抗根腐病(发病率15%),抗网斑病(发病级别2级);抗叶斑病(发病级别4级)。品质分析: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蛋白质含量25.81%,脂肪含量51.51%,油酸含量49.4%,亚油酸含量28.4%,油酸亚油酸比值(O/L)1.74。产量表现:2006年麦套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27.3kg,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2.4%;平均亩产籽仁222.2kg,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3.3%。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荚果286.7kg,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2.7%;平均亩产籽仁191.5kg,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9.0%。2008年省麦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68.1kg,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0.2%;平均亩产籽仁189.1kg,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7.8%。适宜地区:全省花生产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麦垄套种在5月20日左右;春播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每亩10000穴左右,每穴两粒,高肥水地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旱薄地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2、田间管理:麦收后要及时中耕灭茬,早追肥(每亩尿素15kg),促苗早发;中期高产田块要抓好化控措施,在盛花后期或植株长到35cm以上时喷施100ppm的多效唑,防旺长倒伏;后期应注意旱浇涝排,适时进行根外追肥,补充营养,促进果实发育充实。花生栽培技术及方法时间:   来源: 农业信息网    作者:   花生栽培技术及方法一、土壤耕作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不仅根系生长发育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而且果针入土结实也需要水、肥、气、热协调一致,因此,与小麦、玉米等其它大田作物相比,良好的土壤条件显得格外重要。良好的高产土壤可以通过以下几项措施培创。1、深耕改土。深耕可打破犁底层,加深熟化耕作层,促进花生根系发育、增强土壤抗旱、耐涝能&力,进而促进花生生育。深耕适宜深度为25—30厘米,一般不要超过33厘米,每3—4年进行一次。2、压沙改良粘土。过粘的土壤虽然保肥水能力强,但通透性差,雨后易涝烂果,干时坚硬,不利于田间划锄和收获。通过适当压沙,可将其改造成标准的高产土壤。压沙量因具体土质而定,一般情况下每亩以10—20方为宜。方法是将沙均匀铺撒在土壤表面,再浅耕、耙平、耢细,或用旋耕犁进行浅施耕,使结实层土沙混合均匀。3、轮作换茬。花生重茬可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失衡和土壤养分失调,花生病虫害加重,生长发育受阻,荚果产量降低。据试验,花生重茬一年,荚果减产19.8%,重茬两年减产33.4%。因此,要使花生高产,必须进行轮作换茬。轮作的作物主要有粮食、棉花和蔬菜等,轮作周期一般控制在3—4年。花生栽培技术及方法二、田间管理1、苗期管理。①当幼苗顶裂土堆现绿时,将播种行上方的土(堆)撒至垄沟。在覆土不足花生幼苗不能自动破膜出土的地方,要人工破膜释放幼苗。②待花生基本齐苗后,再检查一遍,膜下是否仍有未被释放的幼苗。2、中期管理。①防治叶斑病。当植株叶斑病病叶率达5%—10%时(一般年份在7月上中旬),绿色食品栽培可用农抗120+物理保护剂无毒高脂膜,每亩各150克,对水50—60公斤后叶面喷洒。②防治虫害。7—8月份当发现棉铃虫为害时,绿色食品栽培可用0.1%草酸喷洒植株,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结荚期发现蛴螬、金针虫等为害时,绿色食品栽培除在播种时撒施白僵菌剂外,农业措施可在田边地头种一些蓖麻诱杀大黑和黑皱腮金龟甲。③适时防徒长。当花生主茎高达40—45厘米时,绿色食品栽培可人工摘除植株第一、二对侧枝的生长点。3、后期管理。①根外追肥。进入饱果期后,应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30—200克/亩)或富含N、P、K等元素的高效复合叶面肥2—3次,间隔70天左右,以延长花生顶叶功能期。②浇好饱果水。遇秋旱应及时轻浇润灌跑果水,以养根保叶,增加荚果饱满度,同时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花生荚果;遇捞及时排水,以防烂果。当主茎还剩4—6片复叶时便可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晾晒过程尽量不要堆捂,直至含水量降到10%以下。及时入库,妥善保管。花生栽培技术及方法三、播种质量1、适期播种。春播大花生适宜播期为5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2、做好播前准备。种子于播种前1—2周剥壳,剥壳前先带壳晒种2—3天,播壳后对种子进行分级粒选,选一级健米作种。种子不足时,要分级播种,先播一级米,再播二级米。3、按标准起垄。起垄前,首先将地耙平耢细,施肥后进行起垄、播种、覆膜。垄距85—90厘米,垄面宽55—60厘米,垄高4—5厘米。要求垄直、面平、土细。4、足墒播种。春花生一定要足墒播种,确保种子出苗期和幼苗期对水分的需求。干旱年份要先泼地造墒后播种。一般年份墒悄略差可在播种前先顺种沟浇水。5、精细播种。在垄上开两条深3厘米的种沟,沟心距垄边10—12厘米,墒情稍差的,可先顺沟浇少量水,待水下渗后,按预定密度规格,每穴并粒平放2粒种子,穴距16—19厘米,每亩播0.85—1.1万穴。提倡用根瘤菌等生物菌剂拌种,具体用量因不同品牌而异。生物菌剂要随拌随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太阳光下。播种后在两种穴间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各3.5—4.5公斤/亩,随即覆土。为防地下害虫为害,一般栽培播种后可用“812”农药0.5公斤/亩盖种或播种前用48%乐斯本乳油200毫升/亩,加适量水稀释后与1公斤细沙拌匀,均匀撒施在播种沟内,绿色食品栽培可撒施白僵菌剂(BBR)1公斤/亩。??6、规格覆膜。常规栽培可选用乙草胺除草膜或扑草净除草膜,这类膜不仅省工省力,而且残留比田间人工喷施除草剂的低,除草效果尚可。如覆盖普通地膜,覆膜前每亩需喷50%的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对水60—75公斤。绿色食品栽培可选用不带除草剂的黑色地膜或无药无色增温地膜。覆膜时,先用小沟镢(或穿沟犁)将垄两边切齐,随即均匀喷施除草剂乙草胺(如覆盖普通膜),然后覆膜压土。要求垄面平,垄坡陡,膜两边压实,垄面地膜无皱褶。7、覆土。覆膜后(从垄沟内取土)在播种行上方盖厚5厘米的土堆;以引升花生子叶节升至膜以上。在花生出苗前如遇雨,应及时加以整理,消除结块。有条件的地区,提倡使用机械进行播种覆膜,其优点在于:(1)行、穴距规范,能确保群体密度。(2)省工省时,经济快速,能确保花生在适期内完成播种。使用机械进行播种覆膜应注意,足墒播种,墒情不足的要先泼地造墒后播种。花生栽培技术一、轮作与土壤条件花生不耐连作。重至茬花生表现棵小叶黄早落路叶、病虫多、果少果小。合理轮作,特别是水早轮作对防治花生枯萎病(包括青枯病、冠腐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荚,良好的花生田应耕作层深厚、结荚层疏松、肥力较高等基本条件。据测定:耕作层厚度一般为30cm,上部结荚层厚度一般为10cm的松软土层,有利果针入土结荚。高产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0.656%,含氮量平均为0.05%,含磷量平均为0.127%,速效钾平均为107×10-6,代谢性钙平均为O.226%。二、品种选用与种子准备(一)选用良种近年来全国各地培育了许多花生新品种。大花生品种有:鲁花8、9、10号,徐花五号,赣花5号,冀花2号和豫花10号。这些品种特点是,植株比原有品种矮小,分枝较少,更适于密植;果型大,果皮薄,果形端正,商品性更强。全生育期一般130-140天,比原有的中熟品种缩短5-15天。新培育的鲁花14、 15号,生育期只有125天。(二)种子准备1.翻秋留种(秋植留种)南方春秋两熟化省区,春花生采用上年秋植花生种子作种,称为翻秋留种。试验研究和农民经验都证明翻秋留种的种子贮藏时间短,不易酸败霉变,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播后在低温阴雨等恶劣环境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出苗率。一般出苗率在90%以上,比春花生苗的种子高30%左右,有时甚至高达50%以上,产量一般可增产20%左右。2.播前晒种,适时剥壳播种前带壳晒种l-2d,最好在土晒场上晒,以免高温损伤种子。在剥壳前应进行发芽试验,以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应在播种前 l—2d剥壳,随剥随播,避免过早剥壳使种子吸水受潮、病菌感染或机械损伤。剥壳后应把杂种、秕粒、小粒、破种粒、感染病虫害和有霉变特征的种子拣出,特别要拣出种皮有局部脱落或子叶轻度受损伤的种子。余下饱满的种子按大小分成两级,饱满大粒的作为一级,其余的作为二级。据试验:一级种子(每100粒重 90g)作种平均每0.067m2产荚果286.4kg,比二级种子(每100粒重70g)的263kg,增产8.9%。3.药剂拌种 播种时,用0.3%的多菌灵和0.5%的菲酮等杀菌剂拌种,可以防止或减轻病害;用2%—3%的氯丹乳油等药剂拌种,对防治地下害虫和鸟兽危害有良好效果。用根瘤菌剂和钼肥拌种能加速根瘤形成,增强花生的固氮作用。4.催芽 花生催芽是确保全苗的一项有效措施。催芽的方法很多。目前各地推广的方法有土炕催芽、沙床催芽和室内催芽三种。可根据花生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灵活掌握。机播可不催芽。浸种催芽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必须分级选种、浸种,才能使种子吸水均匀,发芽整齐。二是种子刚浸入温水内,种皮呈皱皮时,不要翻动,以免掉皮。三是催芽不要过长,以刚“露白”为宜。四是催芽后遇雨不能播种时,应将种子摊在阴凉处,抑制芽的生长。三、整地与作畦花生是深根作物,适当加深耕作层,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最好在冬秋耕的基础上,早顶凌耙地,以利蓄水保墒,提高地温。耕翻深度一般冬耕26—33cm,春耕14-17cm为宜。此外还应注意平整、疏松、细碎、湿润。采用窄畦、高畦是确保花生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水田花生畦宽一般在132-165cm (含畦沟),地势低,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可缩至118.8-132cm。畦高16.5—26.4cm。畦沟以33—39.6cm为宜。窄畦高畦有利排水,提高发芽率。旱坡地,宜采用畦宽198—264cm,畦高13.2-16.5cm的规格。采用垄作也有利于排灌、田间管理、提高土温及通风透光。地膜覆盖栽培的,按膜的宽度作畦,若膜宽80cm,则畦宽亦应为80cm,其中畦沟为30—33cm,畦面宽47—50cm。应在起畦后趁墒进行覆膜,务必使膜紧贴畦面,并用泥土将膜四周压紧。四、适时播种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变化规律来确定适宜的播期。一般珍珠豆型小花生只要播种层地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播种。普通型晚熟大花生在播种层地温稳定在 15C以上时才能播种。覆膜栽培可提高土温,比露栽花生全生育期的总活动积温增加195.3—370.8℃。因此,播种期因比当地露栽的提早10天左右。一般可以开始播种时间是:南方大部分地区3月份,广东2月份,海南1月份。在适期播种范围内早播,对充分利用有效积温条件提高成果率,具有重要意义。春花生应掌握当地达到上述温度标准时为适宜播种期。秋花生主要考虑后期低温干旱时对荚果成熟的不利影响,应尽量使秋花生在18℃以上的温度条件下成熟,以利荚果充实饱满。华中地区春花生在清明至谷雨之间播种,麦套花生在谷雨至立夏之间播种。花生播种的质量应满足苗全、苗齐、苗壮的要求。苗全即出苗率在90%- 95%以上;苗齐即能发芽的种子在始苗3—4天全出齐;苗壮即出茁时子叶露土或半露土,第一片展开叶的叶柄长,叶片大,叶色鲜绿。为保证全苗,提高单产,当花生出苗后3—4天,宜及时查苗补苗,补种的种子宜先浸种催芽,以尽可能赶上早播的大苗生长速度。五、种植密度与方式1.种植密度花生合理密植的密度范围掌握在结果期封行为宜,合理密植的花生长相总的要求是“肥地不倒秧,薄地能封行”。一般生产条件下,珍珠豆型花生种植密度为27× 104—33×104/hm2;普通型花生为16.5×104—21×104/hm2。在生育期长,植株高大,分枝性强、蔓生型品种,以及高温多雨、土壤肥沃、管理水平高的条件下应适当稀植。反之则密一些。2.种植方式平播:土层深厚且不易涝的田块可以采用,但不如起垄种植的产量高。平播简单省工,可随意调节行距,充分利用地力,保墒好,目前应用普遍;缺点是在排水不良条件下易渍涝,烂果较多。垄种:便于灌排,畦面上土层疏松,通气好,地面受光面积大,春季升温快,在春季保墒好的情况下,苗壮、烂种轻。起垄种植花生清株彻底、省工,中耕时不易埋苗、压蔓,培土恢复垄形后,有利于通风透光,土壤昼夜温差大,荚果发育好。缺点是起垄要求行距稍大,一般行距小于46.2cm,很难成垄;大于46. 2cm难保密度。因此在肥力较高,密度较低或排水不良易涝地上起垄种植比较适宜。高畦种植:适于不易渗水的低洼易涝地和丘陵地采用。一般畦宽1.2—2m,沟宽30cm左右,沟深17—20cm。然后把畦整平,可以平种,也可以起垄种植。确定花生行、穴距的原则是既要充分利用地力光能,又要便于行间、株间通风透光。为便于田间中耕,一般行距不应小于25—35cm;在肥力高的田块,中后期通风透光的矛盾较大,在缩小密度的同时,应适当放宽行距(或宽窄行),但穴距一般不小于16.5cm。日前花生行距一般33—53cm。350— 400kg的高产田,行距多为46—52.8cm,少数为59.4cm。花生的播种方式有双粒条播、单粒条播、小丛穴播、宽窄行、宽行窄株等。一般每穴播种2—3粒,播种深度以16—17CM为宜,地膜栽培播种深度为3cm,先播种后覆膜方式,出苗开膜孔后要在孔周围盖一把土;先覆膜方式则在播后压实时在膜孔上盖土。六、花生营养与施肥花生耐瘠能力较强,施用少量肥料可获得相当产量。但要迅速提高花生单产,科学施肥是基本措施之一。(一)花生对营养元素的要求及吸收动态据广东省农科院的研究结果,每667m2产花生266.5—290kg的水平,需要吸收氮素16.01—19.46kg,磷素3.38—3.89kg,钾素7.8-10.24kg。每生产50kg花生荚果,需要吸收氮素约3—3.4kg,磷素0.65—0.7kg,钾素1.45-1.75kg。花生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量是氮>钾>磷>钙。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的吸收动态是:苗期吸收量较少,花针期逐渐增加,结荚期最多,成熟期又下降。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花生苗期吸氮(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百分率,以下同)4.8%、磷5.19%、钾6.73%;花针期吸氮17%、磷22.64%、钾22.25%;结荚期吸氮 48.5%、磷49.53%、钾66.35%;成熟期吸氮29.7%、磷22.64%、钾4.67%。(二)施肥方法花生施肥应掌握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以苗肥为主,花肥、壮果肥为辅;氮、磷、钾、钙配合施用的基本原则。1.基肥 花生基肥施用量一般应占施肥总量的70%-80%,以腐熟的有机质肥料为主,配合过磷酸钙、氯化钾、石灰等无机肥料。基肥的氮、磷、钾可按1:1:2的比例施用。基肥用量少的,宜集中作盖种肥,以利幼苗生长。草木灰、硫酸钾、石灰等宜结合播前整地,均匀撤施,耙匀后起畦播种。过磷酸钙要提早15—20天以上与腐熟土杂肥堆沤,以利于提高磷肥的肥效。2.追肥 应以幼苗期追肥为主,花期、结荚期追肥为辅,饱果期根据植株状况决定根外追肥。(1)苗期3—5叶期施用速效性氮肥,对促进分枝早发壮旺和增加花、荚数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一般每667m2用尿素5—6kg,或人畜粪水kg。(2)开花、结荚期始花后对养分吸收激增,但根瘤菌也开始源源不断地供应花生氮素营养,如追施氮肥过量,春花生易引起后期茎叶徒长和倒苗。因此开花以后一般不进行根际追施氮肥,而主要是抓住花生始花期结合最后一次中耕除草,施用钙肥和钾肥。通常每667m2施用石灰和草木灰各25—50kg。七、水分及管理(一)花生的需水规律花生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同高梁和谷子一样被称为“作物界的骆驼”。据测定,花生每合成l克干物质需消耗水分450—500克。不同生育阶段需水总趋势是两头少,中间多,即幼苗和饱果期需水较少,开花结果期需水多。各生育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需水量为:播种至出苗3.2—7.2%,齐苗至开花11.9— 24%,开花至结英阶段中熟大花生48.2—59.1%;早熟花生52.1—51.4%。饱果成熟阶段中熟大花生22.4%一32.7%;早熟种14.4 —25.1%。花生需水临界期为盛花期,需水最多的时期为结荚期。即盛花期是花生一生对水分最敏感时期,一旦缺水,对花生产量造成的损失最人,而结荚期为花生一生需水最多时期,缺水干旱造成的产量损失很大。故这二个生育期要保证水分供应,不能缺水。(二)花生水分管理花生的水分管理应该是既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尤其是花针期和结英期,又要防止干旱和水分过多对花生的危害,一般以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70%为宜。当持水量低于40%以下时,应注意灌水;灌水方法要采取顺垄沟灌,不能漫灌,灌后适当时间要对垄沟进行一次深中耕保墒防旱。当持水量大于80%以上时,应注意排水。不同生育期水分管理的要求有不同。可概括为“燥苗、湿花、润荚”。就是苗期宜少,土壤适当干燥,促进根系深扎和幼苗矮壮;花针期宜多水,土壤宜较湿,促进开花下针;结荚期土壤润,既满足荚果发育需要,又防止水分过多引起茎叶徒长和烂果烂吊。据此,苗期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左右,花针期70%左右,结荚期60%左右,饱果期50%左右较为适宜。八、田间管理(一)清棵蹲苗1.蹲苗 蹲苗也叫炼苗,是指幼苗期控制水分,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系下扎,以利形成矮壮苗的技术。当恢复供水后,第二对侧枝较易赶上第一对侧枝的生长,植抹更为整齐一致,并发挥这两对侧枝的增产作用,也有利于防止后期倒伏。蹲苗一般在幼苗4片真叶时进行,以干旱不影响正常生理活动为度,生长瘦弱的幼苗不宜进行。2.清棵 清棵是为解决花生深播全苗及第一对侧枝被埋在土内而影响结荚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清棵比不清棵可增产10%以上。清棵的时间应在基本齐苗时进行,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用小锄头将花生幼苗周围的土扒开,让两片子叶和侧芽露土见光抑制节间的伸长,使第一对侧枝发育健壮,减少基部几节及其上的二次分枝的果针入土距离。15—20d以后将扒开的泥土埋窝,培土迎针。3.引升子叶节出土 这是近年来使用的新技术。花生在出苗过程中顶裂表土,裂缝透光,芽苗见光后下胚轴停止生长是子叶节不出土的根本原因。传统栽培法是花生齐苗后进行清棵蹲苗。引升子叶节出土则改变了传统的平播垄作栽培。即露地栽培要按播种行的宽窄,做好垄,然后在垄上播种花生,再覆土成尖形顶的垄,当播种后7—8天,留下子叶上面l厘米厚的薄土,把上面的浮土撤行上堆成高7—8cm的土垄,当花生出苗时,将膜上的土垄撤掉。据试验,通过引升子叶节可使每株花生增加果实4— 5个,甚至更多。实现花生种植机械化减粒增穴、单株密植技术和直播覆盖膜引升子叶节出土技术的实施,可实现花生种植机械化花生栽培技术及其开发利用一、花生概述花生原说起源于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鲁一带。1981年,我国广西宾阳县邹圩双阳村也发现了花生化石,所以,花生的真正起源尚有疑问。花生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除盐碱地以外都可以生长,花生具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因此其耐贫瘠性较强。我国花生的分布非常广泛,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东自台湾,西达新疆,但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占全国花生产量的60%以上。我国花生种植以农业自然区为基础可划分为七个花生产区;北方大花生区、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云贵高原花生区、东北部早熟花生区、西北内陆花生区。二、花生的种类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品种繁多,有据可查的有540种,优良品种有30种。现货流通中,一般将花生分为大粒花生和小粒花生。大粒花生以海花、鲁花、徐州68-4为主,小粒花生以小白沙为主。一般可按生育期长短、荚果大小、特征特性和植物学性状加以区分。1、按生育期长短不同分类。早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20-130天;中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45天左右;晚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65天左右。2、按荚果大小不同分类。大花生:壳厚、果型大、每百粒花生仁重80克以上,分布面积最大。小花生:粒小、壳薄,每百粒花生重在50克左右,适栽于沙地,主要分布于四川、广东、湖南、河南西南部等地。大、小花生都有出口,但大、小花生出口的地方不一样,大花生出口量多于小花生。3、按特征特性和植物学性状不同分类。普通型花生:果仁多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硕大饱满,皮色粉红或红色,百仁重80克左右,含油量52-54%;成晚熟,生育期150-180天,只可一年一作。珍珠型花生:果仁多为圆形或桃形,硕大饱满,皮色粉红,百仁重50-60克左右;珍珠型花生早熟,生育期120天左右,可适应南方春秋两熟区种植。多粒型花生:荚果为3-4仁果,果仁多为圆柱形或三角形,皮色深红,光滑,有光泽,百仁重30-75克,含油量52%;多粒型花生耐旱性较弱,早熟性突出。龙生型花生:荚果多三仁果,果仁多呈三角形或圆锥形,皮红色或暗红色,表面凹凸不平,无光泽,有褐色斑点,百果重150克左右,含油量48%;龙生型花生曾是我国最早种植的花生。三、我国花生发展速度居世界之首从日前召开的花生科技产业化研讨会上获悉:9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生产发展迅速,单产、总产的发展速度均居同期世界主要花生生产国之首。据出席会议的专家介绍,从1990年到1998年,我国的花生面积扩大了113.3万公顷,种植总面积达到404万公顷,增长了39%。花生单产由2190公斤/公顷提高到2941.5公斤/公顷,1998年比1990年增加了551.8万吨。虽然我国的花生种植面积仅占油料总面积的1/3,但产量却占全国油料作物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四、花生的需水规律花生的需水量是其生长过程中叶片蒸腾和地面蒸发水量的总和。花生的需水量,由于生育阶段及外界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总趋势是两头少、中间多,即幼苗期、饱果期需水较少,开花结果期需水多。一般来说,花生在需水较少的时间,耐涝性差;在需水较多的时期,耐旱性差。花生的耗水量远较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为少,因此,花生同高梁和谷子一样被称为"作物界的骆驼",是耐旱性较强的作物。1、播种至出苗阶段。这一阶段温度较低,土壤蒸发量较少,因而耗水量少,此时花生的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3.2-7.2%。此时虽然需水量不大,但要求土壤必须具有足够水分,以保障种子顺利发芽出苗。这一时期播种层的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如果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40%,种子易落干,造成严重缺亩;如果超过土壤大持水量的80%,则由于土壤中水分过多,空气减少,妨碍种子萌发的正常呼吸,容易引起烂种,影响全苗。2、齐苗至开花阶段。这一阶段耗水量不多,只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11.9-24%。这一时期中熟大花生要求的较适宜水分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60%,而早熟花生以土壤最大特水量的50%左右为宜。如果土壤水分低于最大持水量的40%,花生报系受阻;如果土壤水分高于最大持水量的70%,根系发育不良,地上生长加快,节间伸长,结实率降低,影响产量。3、开花至结英阶段。这一阶段是花生营养体生长的旺盛期,叶面积最大,茎叶生长速度最快,也是大量开花下针、大量形成英果的时期,同时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间。此期中熟大花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48.2-59.1%;早熟花生约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52.1-51.4%。4、饱果成熟阶段。这时以英果生长为主,对水分的消耗减少。这一阶段中熟大花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22.4%--32.7%;早熟花生的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14.4-25.1%。这时,土壤水分以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为宜。如果低于最大持水量的40%,则严重影响英果的饱和度,导致减产。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中熟大花生在这一阶段的中后期遇旱,对花生英果产量的影响很大,被认为是需水关键时期之一,土壤水分也不宜过高,若超过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同样不利于英果发育,甚至造成大量英果霉烂变质;休眠期短的品种,还会造成大量英果在土中发芽,丧失经济价值,降低产量。五、怎样使花生高产1.注意选择高产良种。目前比较好的花生良种有花37、海花1号、鲁花4号、鲁花9号等。2.整地改土,深耕细作。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根系发达,要求土层深厚,上松下实。因此要在冬前或早春适当深耕深刨。对于粘质土壤,可以加适量细沙,改善结果土层的通透性。对沙层过厚的地,结果深翻,在犁底下压10-15厘米厚的粘土,创造蓄水保肥的土层。3.合理施肥,培养地力。高产花生田要施足基肥为主。如果需要追肥时,应在开花后追施,越早越好。施肥的方法是,冬耕前将总施肥量的2/3 铺施地面(钾肥要全部施在深层),春耕时铺施其余的1/3,施在浅层。4.因地制宜,合理密植。一播全苗是花生高产的关键,所以选择良种,采用催芽、拣芽播种,以利于一播全苗。科学地安排好株行距是保证花生高产的前提。密度要因地、因种制宜,原则上是肥地和密枝型的品种宜 稀,瘦地和疏枝型的品种宜密。例如,疏枝型大花生花37,每亩8000穴左右;密枝大花生鲁花4号,植株高分枝 多,密度应稀一些,每亩7500穴左右。5.起垄播种,覆膜裁培。花生对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要求较高。起垄播种,雨水向垄沟集中,垄面不板结,利于根、果发育。覆膜栽培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土壤板结,利于果针入土和结果。6.科学管理,防治病虫害。高产花生田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抓好清棵蹲苗,在播后10-12天,当大部分幼苗 有2片真叶展开时,及时把埋在土壤中的两片肥大子叶清出,促进一、二对侧枝早发枝快发,实现多花、多针、多果的目的;其次是注意中耕培土,中耕能防除杂草,疏松表上,增加土壤通气性;其三是要做好灌水和排水工作,花生是耐旱怕涝作物,因此要挖好排水沟,下雨能及时排水,遇旱要及时浇水。应注意防治病虫害,苗期主要防治蚜虫,喷40%的乐果1000倍液;花期注意防治棉铃虫和造桥虫,可喷50%的久效磷或锌硫磷1000倍液;后期防治叶斑病,可每隔半月喷一次25%的多菌灵500倍液或48%的百菌清600-800倍液,共喷3-4次。六、花生高产施肥技术(一)花生适宜的土壤肥力条件花生对土壤有着广泛适应性,但高产花生田要求良好的土壤条件。最宜种植在上砂下壤、上松下实的砂壤土上,下雨能速排不积水,干旱能速灌透水快。耕层深厚达30厘米左右,含钙丰富,有机质含量以1%左右为宜,一旦超过2%则荚果易受污染,品质降低;宜植新茬地,重茬1年约减产20%,适合与水稻、玉米等轮作。(二)花生的需肥规律苗期吸肥量很小,不到总量的10%,但为氮、磷、钾肥的需肥临界期,此时如缺肥就会阻碍壮苗早发和根瘤的形成。早熟花生的开花下针期或晚熟花生的结荚期是氮、磷、钾肥的吸肥高峰期,吸肥量占总量的60%左右,而饱果成熟期吸肥量只占总量10%左右。花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3∶0.4∶1。但花生靠根瘤菌供氮可达2/3~4/5,实际上要求施氮水平不高,突出了花生嗜钾、钙的营养特性。另外,花生对镁、硫和钼、硼、锰、铁等也要求迫切,反应敏感。(三)花生的施肥技术1.基肥花生应着重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千克,硫酸铵 5~10千克,钙镁磷肥15~25千克,氯化钾5~10千克。基肥宜将化肥和农家肥混合堆闷20天左右后分层施肥,2/3深施于30厘米深的土层,1/3施于10~15厘米深的土层。为防止花生徒长,也可以把农家肥重施在花生前作上,既有利根瘤菌活动,又不过量增加有机质。2.种肥选用腐熟好的优质有机肥1000千克左右与磷酸二铵5~10千克或钙镁磷肥15~20千克混匀沟施或穴施。另在花生播种前,亩用0.2千克的花生根瘤菌剂,结合10~25克钼酸铵拌种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追肥一般用于基肥、种肥不足的麦套花生或夏花生上。亩施腐熟有机肥500~1000千克,尿素4~5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在花生始花前施用。也可用0.3%的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溶液,在花生中后期结合防治叶斑病、锈病与杀菌剂一起混合叶面喷施2~3次。4.微肥的施用在石灰性较强的偏碱性土壤上要考虑施用铁、硼、锰等微肥;在多雨地区的酸性土壤上应注意施钼、硼等微肥。微肥可作基肥、种肥、浸种、拌种和根外喷施,一般以拌种加花期喷施增产效果最好,喷施时以0.1%~0.2%浓度为好。(四)地膜花生的施肥技术亩施农家肥千克,尿素8~1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和氯化钾10~15千克。一次施足,并要注意钾肥深施,钙肥浅施。后期酌情叶面喷肥,可使花生苗期壮苗早发,中期稳长,后期不早衰。七、花生的主要用途及综合利用花生是我国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油脂加工工业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出口物资,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花生仍以榨油为主,同时也广泛开展了花生食品、花生饮料、花生蛋白粉、花生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八、开发利用花生壳前景广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花生壳的用途越来越广:1、花生壳可以制作成淀粉。把它洗净晾干,粉碎后浸泡,将浸泡液过滤、沉淀,捞去杂质,将清液用吊布包干,即成淀粉。2、可以制纤维板。花生壳含大量纤维素,经防腐处理,加工成人造纤维板,既经济实惠又坚固耐用。3、可以加工成饲料。花生壳含粗蛋白、脂肪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具体制作方法:100公斤花生壳粉碎后与玉米30公斤,豆饼、鱼骨粉2公斤,饲料添加剂2袋(每袋500克)及其他元素配制,即制成畜禽饲料。4、培植食用菌。将花生壳粉碎,消毒灭菌后装塑料袋,然后接种平茹、香茹等食用菌,其操作技术与棉籽皮相同。100公斤花生壳可产鲜茹十几公斤。5、应用于医疗。据科研部门测定,花生壳具有降血压、血脂等药用功能,5—100克花生壳熬水饮用,对高血脂、冠心病有明显疗效。6、花生壳经过加工,可制做成木炭,经实验能做民用取暖及工业项目使用。特点:投资小,每一个花生专业市场可建木炭加工厂1-2个。九、花生各部位营养成份部位    占粒重   水份   蛋白质   脂肪   粗纤维  碳水化合物  灰分花生壳    28-32   9-12   5-9    1.2-4   58-79   11-20    2.8-2.8花生仁    68-72    4-9   25-30   46-52   2.8-3   10-13    2.5-3花生胚芽   2.9-3.9   3.5-5  26-38   42-26   1.6-2.5  12-16    2.7-3.1花生种皮   3-3.6    5--9   11-18  10-14  37-42   12-28     8-21花生仁由种皮(亦称红衣)和胚组成。种皮内为胚,有两片白色肥大的子叶,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花生仁是最重要的植物油脂及植物蛋白质的资源之一,是世界上研究最广的用以制取食用蛋白的油料籽实。在花生重量组成上,籽仁占68-72%,其中子叶占61.5-64.5%,种皮占3-3.6%,胚芽占2.9-3.9%。花生种皮的主要成分有纤维素37-42%、脂肪10-14%、蛋白质11-18%、灰分8-21%,花生种皮约含7%的单宁及多种色素,其味苦涩。花生仁成分:水分:安全贮存的籽仁,水分含量为5-10%;脂肪:花生仁含脂肪50%左右,在主要食用油料作物中,其脂肪含量仅次于芝麻,高于油菜、大豆、棉籽;蛋白质:花生仁含蛋白质25-30%,与几种油料作相比,仅次于大豆,高于芝麻、油菜、棉籽;碳水化合物:花生仁含10-13%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花生仁中以维生素B1、维生素B6,但几乎不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无机盐:花生仁中无机盐约占3%,其中以钾、磷含量最高,其次为硫、钙、铁等元素。鲜食花生高效栽培技术一、选地改土,配方施肥鲜食花生-秋菜种植模式,要选地势平坦、能灌能排、土质疏松、不重茬、土壤肥力较高的沙壤质地块。于冬前进行深耕,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每公顷施优质圈肥45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200千克,或含量25%的花生专用肥1500千克。二、选用良种,合理安排在花生品种选择上除早熟性状外,同时要求具有双仁饱果率高、整齐度好、网纹清晰、大小适中、外形美观、结果集中、易收刨等特点,以提高其商品价值、市场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三、地膜覆盖,合理密植鲜食花生要实现早熟、高产,必改畦作为垄作,并实行地膜覆盖栽培。可选用90厘米的地膜,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方式,一般大垄距80~85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垄高10~12厘米。播种方式以先覆盖后播种方式为好,有利深浅一致,一播全苗。合理密植。鲜食花生生育期短,应适当加大种植密度,依靠群体夺取高产。四、适期早播,一播全苗适宜的播种时间应比大田提前7~10天。当地播种适期一般从4月10日开始下种,最迟不晚于4月15日,播种深浅3厘米为宜,确保一播全苗。五、科学管理及时清棵和破膜放苗 当花生子叶顶土、现绿时应及时清棵退土,引苗出膜,封压膜边。出苗后应经常检查,将伸入膜下的枝叶引出膜外。早防病虫害 花生齐苗后用40%乐果乳剂防治蚜虫、蓟马兼防病毒病。7月上中旬,二代棉铃虫危害花生田,应尽早用双灭灵等农药喷雾防治,以保证充足的绿叶面积,提高鲜果产量。浇好花荚水 适墒播种的花生田,苗期一般不浇水,但当花生进入花荚期后,则是花生一生中对干旱最敏感时期,因此应及时采取沟灌或喷灌措施,以满足花生对水分的需要,达到增加前期有效花,提高结实率和饱满度的目的。适时喷施植物生物调节剂和进行叶面喷肥 在花生花荚期末一结荚初期,当株高达到35厘米时,及时用15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水溶液每公顷600千克进行喷雾,对促进早熟、提高鲜果产量有显著效果。同时为满足结荚期对各种养分的需求,可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每公顷750千克或其他富含植物生长营养元素的叶面肥喷施1~ 2次,促进荚果发育和膨大。收刨 鲜食花生进入饱果期即可开始收刨上市。花生收获后,应及时整地施肥、备播秋菜。夏花生栽培技术 信息来源:农博网合理施肥&要搞好花生“健身”栽培,在肥料的施用上要做到以下几点。底施有机肥: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增施农家肥和适量化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以改善土壤结构。有的商品有机肥其载体为未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渣,对花生生长不利,易出现苗小、苗黄、茎秆细弱、分枝少的现象,选购时要注意。农家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圈肥为主,一般每亩施公斤。也可施堆肥、沤肥、绿肥、饼肥、沼肥,沼肥是目前很好的一种农家肥,对花生“健身”栽培大有益处。基施配方肥:据研究,每生产100公斤花生果,需氮6.38公斤、五氧化二磷1.32公斤、氧化钾2.3公斤。全部农家肥和化肥的2/3在整地时一次性施入,有条件的,化肥可改用控释肥。花生对钙肥的需求也较大,每亩可施20~30公斤钙肥。底施微肥:适量增施微肥,特别是硼肥,对花生“健身”栽培很有利。开花作物都需要硼肥,小麦、玉米、水稻需要硼肥,花生更需要硼肥,硼肥年年在消耗,而施硼肥却很少,尤其是连年种植花生的地方,更需要硼肥的投入。每亩可用14.8%~15.2%的强力硼400~800克,加粒径大小相同的土或细沙7~10公斤,掺匀撒于垡头或犁前撒施于板茬地(一定要撒匀),连续施3年间歇1年再继续施用。硼肥掺土或细沙时若在田间或地头掺和,一定要将该处底层的土铲净,以免该处硼肥量过多,致使当季&花生&和下茬作物生长受限。铁肥每亩施2.5~3公斤。苗期管护&苗齐苗壮、早生快发是花生苗期的管理目标,为此要及时查苗补种,清棵蹲苗,灭除杂草,驱赶野兔,防止家畜啃食,及时疏通三沟,以便涝能排,旱能浇。当植株有2片真叶时,及时把埋在土中的2片真叶清出,提早放开第一对侧枝(花生70%的荚果在第一对侧枝上生成)。对于覆膜田,膜上没有盖土的,要及时开膜放苗和盖土引苗。开膜放苗要在花生顶土时进行,膜口长4.5~5厘米,开膜后随即抓一把湿土盖在其上,土厚3~4厘米,膜口要盖严,保墒引苗出土;膜上已盖土的,花生出苗后要随时抠出压在膜下的侧枝,避免灼伤,促其早生快发。如发现&膜&内&有&杂草,可用土盖在其上,使其避见阳光,饥饿而死。如有缺苗,可用预先催好芽的种子补种。催芽方法:花生种用35℃的温水浸泡6小时,待种皮伸展平整后倒掉水,用薄膜盖好,在25℃~30℃的温度下保持12~24小时,进行催芽。一定要让种子一次性吸足水分,否则催不出芽。催芽的程度以种仁刚露出白尖为宜。催芽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催出的芽过长,播种时会伤芽,而且芽过长的种子顶土力弱,易形成弱苗。催芽后如下雨无法补种时,应将催芽后的种子摊晾在阴凉通风处备用。露地厢式或垄式栽培,杂草和野生麦苗要在苗期及时进行化除,确保花生花芽分化不受影响(杂草、野生麦苗易与花生幼苗争光争肥)。若发现有叶斑病或蚜虫,可在除草剂中加入抗蚜威和苯醚甲环唑、绿浪丰产露或天达2116进行喷雾。特别提示,叶面调理是&花生&“健身”栽培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沙区花生枯死原因及防治来源:安徽农网& 作者:杨传军近年来,沙区种植花生,由于连年种植,地下害虫和多种病害发生危害日趋严重,造成花生严重减产。沙区花生枯死主要原因 地下害虫危害:沙区土壤干燥疏松,不利于蛴螬生存,但新黑地珠蚧、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发生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新黑地珠蚧是近年来沙区花生产区发生的一种害虫,该虫寄生在花生根部,由于虫体小,危害几乎不留痕迹,不易被发现,危害轻的造成植株矮小、变黄、生长不良;危害重的造成成片枯萎死亡,地下部分根系腐烂,果少且秕,收获时果易脱落,常被误当作病害来防治。多种病害浸染危害:发生危害严重的花生病害主要茎腐病、根腐病、立枯病、青枯病、白绢病以及叶斑病等,这些病害通常是混合发生,造成根茎腐烂,叶片枯萎或黄化,植株矮小,发生危害严重的造成花生成片枯死。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剔除变色、霉烂、秕、受伤种子。二是加强栽培管理,深翻土地,破坏病虫生存环境,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最好进行3年以上轮作倒茬,降低病虫存活量,减少浸染源。三是做好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以播种期预防为主,坚持播种期预防与开花下针期防治、饱果成熟期防治相结合。播种期防治:播种期防治非常关键,用药是否对路,方法是否正确,决定着防效。要选用高效、长效、安全、低毒无残留、使用方便的药剂。用种衣剂高巧、锐劲特对花生种子包衣,可以基本解决花生枯死问题。方法:用60%高巧30毫升、5%锐劲特种衣剂10毫升,对水200~300毫升,包衣1亩地花生种子。杀灭和驱避新黑地珠蚧、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保护花生全季不受地下害虫危害;增强防病抗病能力,预防苗期茎腐病、根腐病、立枯病、青枯病、白绢病发生危害,保护幼苗健康生长。开花下针期防治:开花下针期是花生植株快速生长时期,也是叶斑病、锈病的始发期,此期要做好叶斑病、锈病预防,并加强茎腐病、白绢病等病害防治。同时要补充锌肥、硼肥,增加营养。每亩用70%安泰生50克配施少量硼肥,对水15~30公斤,在花生开花下针期进行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再喷1次,可防治叶斑病等病害,并补充锌、硼,促进花生多开花、多下针、多结果。饱果成熟期防治:饱果成熟期是花生叶斑病、锈病发生最严重的时期,要在开花下针期防治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防治,保叶、防早衰、促饱果。每亩用43%好力克6毫升、70%安泰生25克,对水15~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间隔10天再喷1次,连喷2~3次,保护花生活秆成熟,提高产量。花生施肥技术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电子商务网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花生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既可食用,又可饲用;既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又是大宗出口商品。用途广泛,在国民经济中有较高地位。当前,我国花生平均产量在3000kg/平方千米左右徘徊,其增产潜力较大。而掌握其科学合理施肥,将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根据花生需肥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能充分满足花生对养分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效应,可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一、花生需肥的特点:1、氮素营养:氮素主要是参与复杂的蛋白质、叶绿素、磷脂等含氮物质的合成,促进枝多叶茂、多开花,多结果,以及荚果饱满。若氮素缺乏,花生叶色淡黄或白色,茎色发红,根瘤减少,植株生长不良,产量降低。但氮素过多,又会出现徒长倒伏现象,也会降低花生的产量及其品质。2、磷素营养:磷素主要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促使种子萌发生长,促进根和根瘤的生长发育,同时能增强花生的幼苗耐低温和抗旱能力,以及促进开花受精和荚果的饱满。缺磷就会造成氮素代谢失调,植株生长缓慢,根系、根瘤发育不良,叶片呈红褐色,晚熟且不饱满,出米率低。3、钾素营养:钾素参与有机体各神生理代谢,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加速光合产物向各器运转,并能抑制茎叶的徒长,延长叶片寿命,增强植株的抗病耐旱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花生与根瘤的共生关系。缺钾会使花生体内代谢机能失调,呈暗绿色,边缘干枯,妨碍光合作用的进行,影响有机物的积累和运转。4、钙素营养:钙素能促进花生根系和根瘤的发育,促进荚果的形成和饱满,减少空壳,提高饱果率。同时钙素能调节土壤酸度,改善花生的营养环境,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缺钙则植株生长缓慢,空壳率高,产量低。  此外,花生对各种微量元素虽然需要量不大,但也很重要。钼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并在根瘤菌固氮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是根瘤菌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缺钼则根瘤菌失去固氮能力。铁能参与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并参与叶绿体蛋白质的合成,花生缺铁叶绿素不能形成,新生叶片成白色,茎叶生长都受到抑制。锰对氧化作用有影响,能促进茎叶健壮,增加植株的抗寒力。硼能促进对钙素的吸收,并对输导系统和受精结果有重要作用,缺硼可使输导作用失调,同化作用、根系发育、根瘤形成也会受到影响。硫也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元素之一,缺硫则叶片色泽暗淡,甚至变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二、花生的施肥技术 根据花生需肥特点。合理选用各种肥料配合施用,可提高花生产量和改善品质。花生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料为辅。有机肥养分全,能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并有益于根瘤菌活动,增加氮素来源。有机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可减少无机肥料的流失和固定。在施肥时期上应以基肥为主,适当追肥。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应根据花生生长情况,用速效肥料适时适量追施。1、施足基肥:基肥包括底肥和种肥。在播种前结合耕地施入的肥料叫底肥,播种开沟或开穴集中施用的肥料为种肥。底肥和种肥是苗壮、花旺、果多、果饱的基础。花生基肥占总肥料的80%以上,应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施氮、磷等肥料。具体施法随施肥各类和数量而异。一般应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大部分在播前整地作底肥撒施。留少部分结合播种集中沟施或穴施。为了提高磷肥肥效,可在施肥前将磷肥与有机肥堆沤15—20天。花生播种时,用根瘤菌剂拌种可增加有效根瘤菌。此外,用0.2—0.3%钼酸铵或0.01—0.1%硼酸水溶液拌种或浸种,可补充花生所需的微量元素。2、适时追肥:根据花生生长情况应适时追肥,苗期追肥应在始花前进行,一般追施尿素80—100kg/平方千米,过磷酸钙150—200kg/平方千米,开沟条施。开花后可施石膏粉300—400kg/平方千米,过磷酸钙150—200kg/平方千米,增加结果期的磷钙营养。在花生结荚饱果期脱肥又不能进行追肥的情况下,可用0.2%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进行叶面喷施1—2次,可以起到保根、保叶的作用,提高结实率和饱果率。花生施肥技术--------------------------------------------------------------------------------花生需要吸收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和铁、钼、硼等微量元素,在这些元素中,以氮、磷、钾、钙4种元素需要量较大,被称为花生营养的四大元素。花生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不一样。1.苗期。苗期根瘤开始形成,但固氮能力很弱,此期为氮素饥饿期,对氮素缺乏十分敏感。因此,未施底肥或底肥用量不足的花生应在此期追肥。2.开花下针期。此期植株生长较快,且植株大量开花并形成果针,对养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根瘤的固氮能力增强,能提供较多的氮素,此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达到高峰。3.结荚期。荚果所需的氮、磷元素可由根、子房柄、子房同时供应,所需要的钙则主要依靠荚果自身吸收。因此,当结果层缺钙时,易出现空果和秕果。4.饱果成熟期。此期营养生长趋于停止,对养分的吸收减少,营养体养分逐渐向荚果中运转。由于此期根系吸收功能下降,应加强根外追肥,以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饱果率。天脊牌硝酸磷(钾)肥具有花生的需肥特性,其施肥技术要点为:1.施基肥。亩施35公斤天脊牌硝酸磷钾肥。2.在开花下针期,每亩追肥天脊牌硝酸磷10公斤。3.根外追肥。在花生生育后期,用0.2%的硼酸进行叶面喷施。花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来源:中国农商网近年来,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一些地方由于种植技术滞后,产量一直徘徊在每亩200~250公斤,一些无种植经验的农户,由于病虫草害防治不力,肥料搭配不当,产量只有每亩50公斤,部分田块甚至绝收。防治花生病虫草害,合理施肥,夺取花生高产稳产,已是花生种植的当务之急。笔者从事花生高产种植栽培研究数十年,积累了一些花生高产种植经验,现综述如下,供各地农民朋友在花生种植中参考。花生病害主要有茎腐病、根腐病、立枯病、叶斑病、枯萎病等。害虫主要有盲椿象、蚜虫、食心虫、斑潜蝇、棉铃虫等茎叶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花生草害主要有马唐(俗名熟草秧)、反枝苋(又名苋菜、野苋菜)、田旋花、马齿苋、狗尾草、莎草、藜(又 叫灰灰菜)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春花生播前每亩撒施矿物肥50公斤、三元复合肥20斤、大颗粒碳铵30公斤,或矿物肥50公斤、三元复合肥20公斤、尿素12公斤。无矿物肥的区域,可加施石膏粉30公斤(花生喜硫、钙),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每亩用氟乐灵100毫升或仲仃灵 (又名地乐施、锄地灵)150毫升,对水30公斤,喷打后,旋耕或斜耙2遍,后每2米冲一深沟,以利于后期排灌。重茬田结合施肥喷药应每亩加喷日本EM500~750毫升。春花生应选用产量高、果型大、含油率高的花生品种,如北京2号、绿油2号、鲁花16等良种。每亩需备种子10公斤(机播需备13公斤),每亩穴播穴,每穴2粒种子,播前4小时,每亩种子应用日本EM150毫升,毒死蜱20毫升,加水2公斤拌种。拌后堆闷,待花生红衣舒展后即可播种。播后将地整平,覆盖地膜。无覆盖地膜条件的田块可在花生起苗后每亩用45公斤那氏齐齐发1000倍液以代替地膜。花生苗期亩喷洒15公斤那氏齐齐发1000倍液,加日本EM50毫升;花生初花期,每亩喷打30公斤那氏齐齐发1000倍液,加日本EM70毫升,加入毒死蜱50毫升,5时后茎叶喷打;花生盛花至下锥期,每10天喷1次30公斤那氏齐齐发500倍液,加日本EM100毫升,加毒死蜱60毫升或30公斤爱多收500倍液,加毒死蜱60毫升。防治地下害虫时,如虫口量较大,土杂肥较多,可在花生2~4叶期每亩用辛硫磷微颗粒悬浮剂500毫升,加水90公斤滴棵,滴棵可用喷雾器去喷头滴,此法可有效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花生全季几乎不受地下害虫危害,增产20%~60%。高产花生病害防治技术--------------------------------------------------------------------------------一、花生的青枯病该病多发生于花生苗期至结荚盛期,春花生在5月~6月、夏花生在9月~10月,发病率较重。感病的植株最初顶叶软垂,接着全株叶片萎蔫下垂,但凋萎叶片还能保持青绿色,剖开茎部,可以看到靠近地面部分的输导组织已经变成褐色,用手掐断切口处,有污白色的菌液流出,拔起病株,根部已经腐烂,成黑褐色。防治措施如下:1.合理轮作,实行与非寄生作物合理轮作,如花生与玉米轮作可消灭土壤中的病菌;2.选用抗病品种如“白沙1016种子”;3.改良土壤,注意排水,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播种花生时,667平方米施草木灰50kg~150kg,12%钙镁磷20kg~30kg,可促进花生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4.药剂防治①在花生播种时,用绿享一号或黄腐酸拌种可有效地防治花生青枯病的发生,施用方法是每kg种子用绿享一号1g~2g或黄腐酸2g~3g,拌匀即可播种,防治效果可达80%~90%②在花生苗期或发病期用沙菌王或遍地金1000倍~1500倍液喷洒,防治效果达90%以上,发病重时667平方米使用沙菌王或遍地金35g兑15kg~20kg稀释液灌根,效果极好。二、花生叶斑病花生叶斑病,有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在花生生长期间,普遍发生,混合发生在同一植株甚至同一叶片上。褐斑病发生较早,黑斑病发生较晚,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田间管理,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残叶病株,以消灭浸染源。2.合理施肥,增施钙镁肥和钾肥,以提高花生抗病能力。3.药剂防治能控制病害的蔓延,保持较长的绿叶助长期,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①用沙菌王1500倍~2000倍液在生长期喷施2次~3次,间隔15天~20天,防治效果可达93%;②在苗期667平方米用遍地金0.5g兑水15kg~20kg,连续喷施3次~4次,每次间隔15天~20天,防治效果在95%以上,同时,可防治其他病害的发生。此外,强力抗病增产剂“沙菌王”、“遍地金”、“黄叶青”对防止花生病毒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在防治青枯病、叶斑病等病害时,混合喷施,可增强抗病能力,增加产量30%以上。来源:中国经济网地膜花生栽培技术花生不宜重茬,一般连作2年减产10%,连作3年减产30%,所以不宜长期连作,要与其他作物轮作换茬。为保证覆膜质量,整地时要精细,深耕20——30厘米,细耙多遍,确保土壤上松下实,通透性良好。要根据花生生产水平、土壤主要养分的丰缺等因素确定施肥量,每生产50千克英果需要吸收氮3千克,磷0.5千克,钾1.5千克,其中约一年氮素来自根瘤菌。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亩施优质土杂肥3500——4000千克,尿素5千克,过磷酸20千克,氯化钾6——8千克,土杂肥与化肥混合,结合整地深施和匀施。二、选种和选膜地膜要选宽度为85——90厘米,耐老化,不裂碎,透明度好,厚度0.007毫米,展铺性良好,不粘卷。花生品种选用中早熟大果的花17、海花1号、徐州68——4、花37、鲁花9号,早熟中果的花28。三、做畦与播种整地结合做畦,畦高10——12厘米,畦底宽80——90厘米,畦面平,畦坡陡,采用打孔播种;另一种是先播种后覆膜,要求垄畦宽度与地膜规格适应。覆膜质量标准是:趁墒、辅平、拉紧、贴实、压严。我区适宜播期4月5——14日,播种前要进行选种、晒种、种子处理,然后按密度规格打孔播种,每穴2粒。播种时,每亩喷防除杂草剂拉索100——150毫升或农思它100——150毫升,对水50——75千克喷均匀。根据品种特征合理密植,中等肥力地块种植中熟中果品种,每亩1——1.2万穴,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大果品种,每亩7500——9200穴。四、田间管理苗期在芽苗顶土和主茎2片真叶时开孔放苗,开膜后要及时盖湿土封严,土厚3——5厘米,引苗出土;发现缺苗及时补种,浇好关键水。在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产生旱象时,即花生叶片变黑绿、花量减少、中午叶片萎蔫、日落不能恢复,这时应立即沟灌润土,保根、保叶,提高双仁果和饱果指数,喷施比久控长促枝。在花生始花40——50天,叶面喷1000毫克/千克比久液50千克,控上促下,防止田间荫蔽倒伏。在结荚后期每隔7——10天,叶面喷1次0.1%的尿素和2%——3%的过磷酸钙混合液或0.2%——0.4%的磷酸二氢钾液2——3次,防治病虫害,主要病虫害有花生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蛴螬等,并注意防鼠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具有提早播种,增温保湿,保墒抗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防御春寒低温危害,促进早苗齐苗、早花多花、多果增产和提早上市等优点,且产量上每亩可产鲜果达400公斤以上。在地膜花生生产中,实行“三优、三防、一及时”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优化品种,质优高产。地膜花生应选用植株健壮,苗势强,抗病抗倒不早衰,早熟大粒或中熟中粒,株型紧凑,结荚集中,增产潜力大、商品性好的高产品种。二、优化播种,全苗壮苗。播种前应把种子连壳晒2-3天,以增强种皮的渗透性,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促进种子萌动发芽,提高出苗率。播种时间应掌握在3月中、下旬冷尾暖头。为了充分利用前期果提早上市,必须提高种植密度,一般行距33厘米,穴距20-25厘米,每亩1万穴左右,每穴播种仁2粒,每亩基本苗2万左右,播后及时盖好、压好地膜,以加速提高地温,促使早出苗,出全苗。三、优化施肥,加强培管。地膜花生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疏松肥沃,保水保肥,透气性好的冬闲田、冬菜田或两年生以内草饲料作物地套种也可。结合深耕时施足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等速效肥。整地时每亩用甲基异柳磷0.25公斤对水2.5公斤拌细土20公斤均匀施入土中防治越冬蛴螬。并整好一套沟,做到涝能排,旱能灌。地膜栽培花生一般在15天左右出苗,先播种后盖膜的花生,当幼苗出土时要用利刀割一三角口,助苗出膜,防止高温灼苗。对基肥不足,长势较差的田块要用0.2%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喷肥,促苗生长,使其早开花下针,多开花下针齐,结荚早。四、防止徒长,控高促壮。在花生栽培上可用B9、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地上茎秆徒长,促进生殖生长。在盛花期对生长过旺的花生植株,每亩用B9或多效唑50克对水50公斤喷雾,控高促壮,推迟封行期,减少荫蔽。五、防止早衰,延长功能期。在生长后期一方面加强水肥管理,遇干旱或涝渍根系均容易衰老;另一方面要进行叶面喷肥,在结荚到饱果初期每亩用含磷酸二氢钾0.2%和尿素1-2%的混合液50公斤进行根外喷肥,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六、防病治虫,促丰保收。在播种前采用0.25公斤多菌灵拌25公斤花生种仁,以防种子带菌,对锈病、叶斑病可在花生生长中后期结合根外喷肥,可用75%百菌清与1%等量波尔多液交替使用。蚜虫、斜纹夜蛾发生时可用40%乐果乳剂或50%甲胺磷喷杀。七、及时采收,提高效益。地膜花生一般生育期在90天左右,饱果率可达85%以上,此时应及时采收上市,以提高效益,本地一般在7月初即可采收上市。来源:《致富快报》花生田蛴螬有法治专家指导编者按近年来,花生田蛴螬发,常有农民反映花生田蛴螬比较难治。近日,山东东平县彭集镇农民、日照市经销商就因当地花生田内蛴螬泛滥,而邀请花生专家蔡长久去当地指导防治技术。本期,编者特邀请蔡长久老师撰文一篇,供各地读者参考。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总称,蛴螬的成虫称金龟甲,农民称“瞎撞”或“瞎碰”。危害花生的蛴螬种类很多,已知的有17种,其中大黑、暗黑、铜绿、拟毛黄及黑皱五种金龟甲的幼虫危害较重。受其危害,轻者减产20%-40%,重者减产60%-80%,甚至绝收。各地土质不同,优势虫种各异,黄河冲积平原区以铜绿和拟毛黄金龟甲幼虫为主:黏土地以大黑、暗黑和黑皱金龟甲幼虫为主,退海滩地和沿河沙地则以云斑金龟甲幼虫为主。不同种类的金龟甲生活史和习性不同,但共同特点是6-7月份成虫出土,经过一段补食后到花生植株附近8-15厘米深处产卵,7-10天卵孵化出幼虫时,花生果针已开始入土结果,形成幼果。可以认为蛴螬幼虫的孵化和生长与花生幼果的形成和发育是同步的。当花生成熟和收获时,蛴螬幼虫已经长成,随即下移潜入深土层进入越冬期。防治花生田蛴螬的有效方法有:一、轮作换茬。花生的前茬作物最好是禾本科作物,如玉米、稻谷等。二、在花生地边地头种植蓖麻,对大黑和黑皱金龟甲有诱杀和驱避成虫作用。三、化学农药防治。播种花生时每亩用0.5-1.0公斤10%“812”药肥粉盖种。机械播种可加大量至1.0-1.5公斤撒在地表,通过机播包在垄内或随化肥施入地下。历年发生较重的地区和地块,还要在成虫补食和产卵盛期(山东6月中旬至7月中旬)向花生株丛内撒施1.0-1.5公斤“812”药肥粉。“812”药肥粉以按要求标准生产的质量较稳定,防治效果较理想。四、防治蛴螬的同时也兼治了金针虫、网目拟地甲、地老虎等其它地下害虫。五、施用符合标准要求的“812”药肥粉,还能兼治苗期蚜虫等刺(锉)吸式口器害虫及其作为主要媒介传播的病毒病危害,从而减少畸形果和小果数。来源:科技信息报花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近年来,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一些地方由于种植技术滞后,产量一直徘徊在每亩200~250公斤,一些无种植经验的农户,由于病虫草害防治不力,肥料搭配不当,产量只有每亩50公斤,部分田块甚至绝收。防治花生病虫草害,合理施肥,夺取花生高产稳产,已是花生种植的当务之急。笔者从事花生高产种植栽培研究数十年,积累了一些花生高产种植经验,现综述如下,供各地农民朋友在花生种植中参考。花生病害主要有茎腐病、根腐病、立枯病、叶斑病、枯萎病等。害虫主要有盲椿象、蚜虫、食心虫、斑潜蝇、棉铃虫等茎叶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花生草害主要有马唐(俗名熟草秧)、反枝苋(又名苋菜、野苋菜)、田旋花、马齿苋、狗尾草、莎草、藜(又 叫灰灰菜)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春花生播前每亩撒施矿物肥50公斤、三元复合肥20斤、大颗粒碳铵30公斤,或矿物肥50公斤、三元复合肥20公斤、尿素12公斤。无矿物肥的区域,可加施石膏粉30公斤(花生喜硫、钙),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每亩用氟乐灵100毫升或仲仃灵 (又名地乐施、锄地灵)150毫升,对水30公斤,喷打后,旋耕或斜耙2遍,后每2米冲一深沟,以利于后期排灌。重茬田结合施肥喷药应每亩加喷日本EM500~750毫升。春花生应选用产量高、果型大、含油率高的花生品种,如北京2号、绿油2号、鲁花16等良种。每亩需备种子10公斤(机播需备13公斤),每亩穴播穴,每穴2粒种子,播前4小时,每亩种子应用日本EM150毫升,毒死蜱20毫升,加水2公斤拌种。拌后堆闷,待花生红衣舒展后即可播种。播后将地整平,覆盖地膜。无覆盖地膜条件的田块可在花生起苗后每亩用45公斤那氏齐齐发1000倍液以代替地膜。花生苗期亩喷洒15公斤那氏齐齐发1000倍液,加日本EM50毫升;花生初花期,每亩喷打30公斤那氏齐齐发1000倍液,加日本EM70毫升,加入毒死蜱50毫升,5时后茎叶喷打;花生盛花至下锥期,每10天喷1次30公斤那氏齐齐发500倍液,加日本EM100毫升,加毒死蜱60毫升或30公斤爱多收500倍液,加毒死蜱60毫升。防治地下害虫时,如虫口量较大,土杂肥较多,可在花生2~4叶期每亩用辛硫磷微颗粒悬浮剂500毫升,加水90公斤滴棵,滴棵可用喷雾器去喷头滴,此法可有效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花生全季几乎不受地下害虫危害,增产20%~60%。来源:河南科技报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播种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