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中医跟诊就诊卡怎么办办

倪氏中医之跟诊心得四,中医四诊,中医背诊,大连中医医院专家诊,中医眼诊,中医罐诊,..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倪氏中医之跟诊心得四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经典]倪氏中医之跟诊心得【8】
&&&&【提要】综合文库信息 : 《[经典]倪氏中医之跟诊心得【8】》由66test综合文库频道友情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舒的病患,又逢相克季节,如果没治疗很容易心脏病发作,这病患症状所使用的方让我长智能.用阳来运转,如不懂阴阳大法,又如何治病,看着病患说话及精神明显变好,本来就吃多,初诊时还回答说:吃不多.让我们站在后面人笑歪了&&&&在这里只有两个工具—耳诊探棒,小手电筒,其它就是上帝帮人类设计好的观测信号,这些信号是开门五件事「吃喝拉撒睡」,眼睛的异常,耳朵的痛点反应,以及身体上痛点的反应。老师从问诊、眼诊、触诊、脉诊的信息,整合黄帝内经的生理学就能分析病人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状况。原来这是老师教导的中医所谓的「化繁为简」与「站在外面看到里面」。&&&&每个人在地球上,不同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的生理状况,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气色与时脉。早上阳升阴降,晚上阴升阳降,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的身热反应,都在反映人的阴阳平衡。再加上由于压力过大而造成的痛,这些反应在人身上「速度、温度、压力」的变化,是老师对病因下定义的方式。就像在西藏的高山上,水的沸点一定会低于100℃。这就是压力造成温度的变化。而西医确拿着同一套标准要套到各个高矮胖瘦的人身上。&&&&处方时,从内经的治疗原则来拟定作战计画,同是「泻南补北,治肝需实脾」的原则用在不同患者的身上,就必须因时因人制宜。同样是肝病患者,有人的实脾为补土,但腹水的患者须用甘淡渗利的处方,有如大禹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方式来治水。透过补北,使水能生木,以减轻肾脏的负担,更进一步泻南,将清理原本肝病产生而累积在血中之毒,是为治肝之正治法。&&&&中医是科学的,而且是系统科学。倪师常言:『我要教会你们的,就是如何从身体的外面就能看到身体的里面。』这句话其实是非常符合系统科学研究最想达成的目标。吾人尝想,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研究的方法就是将人体模拟于天地,将五脏六腑的运作及相互间的平衡与大自然做比对,成就了所谓「天人合一」的科学。而正统中医对平衡的讨论更是一绝,倪师的健康十原则,就已经说明了只要掌握住身体阴阳平衡的讯号,无时无刻均设法使不平衡的变平衡就是治病及养生的原则。另外,难经上泻南补北的治症原则,是不是与化学上的勒沙特列原理极接近?其实,经济学不也是系统科学吗?现在全世界的金融风暴,就是平衡被破坏后的结果。&&&&我相信我现在仍只学到老师中医的形,尚未学到神。然而老师深怕我们只学到「形」,且着于「相」,因此一再不厌其烦讲解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道理。天地之间有阴阳,人体之间也有阴阳,药物之间也有阴阳,人会生病就是阴阳不平衡,癌症患者会因阳不入阴导致身体燥热。目前的我还不敢擅说阴阳,只敢从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及师兄姐笔记慢慢去品尝与体会。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何透过药物的阴阳,将人体的阴阳,调成跟天地之间的阴阳变化一样,所以老师经常会对病人解释「肺像水箱、心脏就是引擎…」的比喻,并在跟诊的第一天一定要新生观看阴阳律的讲解。老师经常藉由询问病人自我的感受,及其手脚额头温度、大小便颜色次数、是否口渴喜温饮或冷饮、身体是否燥热…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即站在外面便可透过望闻问、以及眼诊看到病人的里面,切脉反而只是扮演辅助的角色。难怪老师对于患者所给的西医数据经常讲的一句话:「…so what?请相信你自己的感觉,不要被数据吓到了」。发现老师很多诊病的技巧,均来自日常生活中的common sense的体悟,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吧。&&&&在医术传承方面,无论口传或心授,老师都尽可能顷囊相授。例如常人,中医是想尽办法让病人回到常人,而不是将眼前的肿瘤去除,或是让指数回到正常,就认为病治好了。每日的阴阳消长,不但可了解人体阳气是否充足,更可判断阴实是否存在、增大或消失。现在人最畏惧的癌症,可由疼痛的程度、身体寒热状况与脉是否附骨来判别。男女有别,可由睡眠长短、喜寒喜热、左右手脉大小来判断是否回到正常。人体外在的征兆,就是不断告诉我们目前身体内部变化,而且是最准确的情况。正统中医就是解读这些讯息,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或病在何处。&&&&汤本求真先生在皇汉医学一书中提到,人体代谢不良的水、血与食物,在体内会成为水毒、血毒和食毒,而老师又在成人身上加入男子生产精子成日经与女子生产乳汁为月经的理论。精子与乳汁无法顺利生成胡子与经血排出时,积于体内即是过剩的营养,这也是产生硬块、肿瘤、血癌或其它疾病的温床,此独特理论可补足人体水、血、食三种毒素的不足。至于其它独门方法像是生附与炮附共享,让体内如蒸气室般将阴实打开,或是生附石膏寒热药共享等特殊手法,若非对病理有所认识,对药物有所熟悉,岂能如此随心所欲灵活运用呢?&&&&越是接近真理的东西,越显简单。阴阳的观念,本来就是设计用来描述宇宙自然变化的简单概念,人体与疾病的变化也是如此。老师常教导我们,首先要知道何谓「正常」,所以当「不正常」出现时,你一下就明白了,这是成为一个
特别声明:任之堂跟诊日记1(任之堂主人继《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后的又一力作,再现传统中医师徒制教育)的封面、内容简介及目录_医学网上书店
任之堂跟诊日记1(任之堂主人继《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后的又一力作,再现传统中医师徒制教育)
任之堂跟诊日记1(任之堂主人继《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后的又一力作,再现传统中医师徒制教育)本书编号:655523点击封面查看大图
[出 版 社]
[I S B N ] 1
[著 作 者] 曾培杰,陈创涛编著
[出版日期]
[定  价] 29.8 元
[书 店 价] 27 元
[立刻节省] 2.8 元
电话: 传真: 短信:
所属分类:学 > 中 > 中 > 其他 > 任之堂跟诊日记1(任之堂主人继《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后的又一力作,再现传统中医师徒制教育)以理顺中思路为主线,讲述了两个中学子跟师学习的故事。他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跟师抄方所得,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每天跟随老师上午看病抄方,下午或上山采,或记录总结,晚上听师讲学。老师将中的道理融入日常生活交谈中,寓教于乐,趣味横生,充分再现了民间传统中师带徒的传教生活。其中既有传统民间中的养生智慧,也有临证验案,更有不少民间偏方秘方。这部以日记形式写成的中读物,原汁原味,雅俗共赏,让读者看起来很轻松,不费解,在轻松地阅读之余,能学到精深的术。无论是中专业人士,还是中爱好者,都能够从书中有所感悟。任之堂跟诊日记1(任之堂主人继《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后的又一力作,再现传统中医师徒制教育)语言通俗易懂,行文流畅,适合中初学者、中爱好者以及关注养生的人阅读参考。 两个中学子的跟诊抄方日记真实再现中师带徒传教生活。 引子 为了理顺中思路第1天 以自身之热疗自身之寒 ◎正对病人双手诊脉 ◎以自身之热疗自身之寒 ◎益母草配黄芪白带异常、蛋白尿第2天 牡蛎和枇杷叶 ◎牡蛎潜镇,收上焦浮亢的虚火 ◎枇杷叶可以降肺气,补肾气第3天 小儿食积一二三四 ◎鸡矢藤可以消食化积第4天 吊痧也治病 ◎血瘀体质多拍打 ◎白术疗死肌,贯众除子宫热毒第5天 龙骨调养精、气、神 ◎病人不要生气 ◎芍甘草汤可以肝郁引起的大便秘结 ◎牙痛大多是胃火上蒸 ◎重用白术治鱼鳞病 ◎降香行气活血又降气 ◎龙骨调养精、气、神第6天 组方配伍的五个辩证关系 ◎心血不足、心烦气躁,喜用酸枣仁、火麻仁 ◎组方配伍的五个辩证关系第7天 加强版小青龙汤 ◎凭脉用 ◎加强版小青龙汤 ◎行是行德,无德不行 ◎三个闪亮点第8天 胸膈郁热五虎将,理气清热效最良 ◎补气与祛湿 ◎治阳痿的三味 ◎专治抽筋的对 ◎生姜大枣的大功效 ◎疮、痒、瘀、斑重用石菖蒲 ◎通身都是宝的穿破石第9天 搓脚心可引上焦之火气来暖下焦之元阳 ◎重新解读九味羌活汤 ◎肺气不降,金不生水 ◎搓脚心能引火下行 ◎国大师朱良春的勉励第10天 吊痧疗法巧治病 ◎神奇的吊痧疗法 ◎升清降浊的两组对 ◎屡试屡效的验方 ◎重用葛根通鼻窍第11天 腰椎间盘病症要从脾、肾、肝三脏入手 ◎脾肾肝引起的腰椎间盘问题 ◎大剂量与小剂量 ◎《》的形神观 ◎阳气不升用葛根 ◎任之堂的“不传之秘”第12天 通肠道也是防壅补 ◎加强版逍遥散 ◎马勃粉治阴囊潮湿特效 ◎虎杖与乌梅散收消息肉 ◎血黏度偏高要滋阴 ◎肠道一通,补而不滞 ◎“肾之豆”――黑豆 ◎端正心态,正确看待 ◎用要以简执繁 ◎《了凡四训》的自我检讨 ◎处处留心皆学问,悟性这种东西要相信 ◎脉象之首脉为郁脉 ◎学的八个误区第13天 治不育一二三四五 ◎来自民间郎中的外洗方 ◎小腹受寒单用小茴香 ◎瘙痒的两组对 ◎疲劳综合征用苍术、白术泡茶喝 ◎气的用处 ◎治不育一二三四五 ◎简验便廉是中的特色 ◎继续学习历程第14天 春天里的病 ◎春天肝阳上亢的病人多 ◎化痰湿积滞的鸡矢藤和海浮石 ◎春天惹的祸 ◎任之堂的胃炎散 ◎“鼻三”和“通肠二” ◎值得推荐的原始点法第15天 鸡矢藤散消食化积减肥 ◎鸡矢藤要真正用好,就一定要研末 ◎用附子要配酸枣仁或山第16天 顺脏腑之性,养脏腑之真 ◎手指甲反映肝的问题 ◎放化疗后的对标 ◎养真汤能调治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病 ◎“清理五”第17天 香味能降浊升清 ◎可以补阳,运动也可以补阳 ◎当归治久咳夜咳 ◎扁桃三:威灵仙、白英、青皮第18天 通肌肉经络的穿破石 ◎一味老鹳草,专治吊线风第19天 松节安神助睡眠 ◎三七为什么叫三七 ◎升清降浊用三升三降 ◎补中益气是升,三妙散加冬瓜子是降 ◎鱼生痰,肉生火,青菜豆腐保平安 ◎初春采桃枝 ◎威灵仙足跟骨刺疼痛 ◎一方材治一方病 ◎松节安神助睡眠第20天 运动也要讲究火候 ◎胞宫虚冷用紫石英 ◎十六味流气饮 ◎重用杜仲治腰痛 ◎腹部肥胖、痰湿滞留很好的四味 ◎白天痒,应该以解表为主;晚上痒,应该以通里为主 ◎土茯苓配合忍冬藤梅毒 ◎牛皮癣的创见第21天 病,还是从内脏整体来调 ◎乍暖还寒的春天对不利 ◎血压偏高的上好对――穿破石与丹参 ◎移治病的病偏方第22天 号脉首先要看重整个脉的气势 ◎胃痛厉害的用延胡索、当归 ◎“高下相倾”的治法解读 ◎专门理气的香附与郁金 ◎专治瘢痕的土大黄、桔梗 ◎大蓟可以凉拌着吃 ◎画出来的七种脉象第23天 生姜的七大效用 ◎五味的养筋汤 ◎“水至清则无鱼,血至净则无病” ◎能解酒的藿香正气口服液 ◎能解风寒的宋嫂鱼羹 ◎打鼾是痰湿阻滞气道 ◎夜间磨牙用竹沥吞服贝母、远志粉第24天 晒太阳能解决从头到脚的保健问题 ◎晒太阳的诀窍 ◎三升三降 ◎心脉无力神不足用桂枝汤加红参 第25天 小儿发热三味+扁桃三 ◎四味治灵 ◎调六脉的养真汤 ◎“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的前后转 ◎小儿退热三味第26天 单单方骨碎补 ◎除毒热杀虫以贯众 ◎耳鸣、耳聋的特效――骨碎补第27天 “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 ◎“治胃四” ◎土鳖虫善治腰痛 ◎白芷重用对额窦炎、鼻窦炎有效 ◎激发身体的自愈功能 ◎的止痛――延胡索 ◎生病起于过用第28天 治病的三味良 ◎燥湿竟能解决口干渴 ◎阳微阴弦 ◎中四维第29天 专门治痒的专病专方第30天 把整个的脉势 ◎左关郁用柴胡,右关郁用木香 ◎顽固腰腿痛的底方第31天 治咽不能单看到咽 ◎龙骨、牡蛎乃治痰之神品 ◎用桂枝汤时配川牛膝第32天 小儿食积感冒怎么办 ◎小儿食积的一二三四第33天 学需要看它的冷门 ◎时行感冒方 ◎重用丝瓜络治关节痰湿积滞 ◎学习分四步走第34天 上焦天要清,下焦地要浊,中焦人要活 ◎平常服食山,不能用炒,要用煮汁 ◎治睾丸疼痛的五核丸第35天 川贝枇杷膏的民间制法 ◎八味为主的外敷 ◎白癜风必用的四味 ◎枇杷叶止咳必须把叶背上的柔毛刷去才有效第36天 遍寻名、久治无效的小女孩 ◎中大会诊第37天 降血压的偏方 ◎血脉不通的单用穿破石、丹参第38天 痘疮的心得:解表、通里、活血气 ◎“暴崩宜止,久漏宜清” ◎痘疮的三方面原因第39天 头颈僵硬,少不了葛根、牡蛎 ◎“升清阳四”与“通脉四” ◎中里的同病异治第40天 能透过血脑屏障的 ◎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升阳祛湿健脾胃的两组对 ◎治咳不在止咳,而在通气第41天 阴阳的四点特性 ◎血化下行不作劳 ◎撞墙能疏通背部经络 ◎战战兢兢地抄方 ◎衣食住行可补阳第42天 失眠难合,该用什么 ◎头部引经 ◎川楝子疏肝气降肝火 ◎三四米长的何首乌,二三十斤的松节第43天 能补五成阳气的补阳还五汤 ◎心血不足的四方面表现 ◎寒热对流 ◎做染料的青黛 第44天 古代有三种病人,用特别难治 ◎胆为中正之官 ◎特别难治的三种病人 ◎理气清热五虎将第45天 单纯性口臭用单味就能解决 ◎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 ◎上嘴唇归胃管,下嘴唇归脾管第46天 痰的最深层根源 ◎理肾中之痰的理痰汤第47天 没听过的猪活骨 ◎另样组:钟乳石、松节、老鹳草、猪活骨第48天 气滞是因,血瘀是果 ◎生半夏与夏枯草可治咽中痰堵 ◎脏病腑治,以腑治脏 ◎防治高原反应的红景天 ◎改良的火柴棒平衡法 结语 中的精髓是体悟第3天 小儿食积一二三四   老师小儿食积没胃口的方子,与寻常的汤方最大的不同,便在于重用鸡矢藤这味,还用枳壳、桔梗这对来升降气机。   第3天,2月21日。   ◎鸡矢藤可以消食化积   今天第1个病人,是小儿纳差,说白了就是吃饭没胃口,平时还老冒虚汗。   老师说,这样的患儿不能吃水果。家长很吃惊,完全不解,还说经常给小孩吃水果,很关心小孩,怕小孩维生素不够。   老师说,小孩越吃水果,越冒虚汗,这是自解功能,它要排解的阴寒之气。许多家长不知道,四处求没效果,也很苦恼。小孩老是反复生病,却不知道这病从口入的道理。生冷水果,伤了脾阳,脾胃升降失常,立即周身不适。外面容易感冒、发热,里面则容易便秘、泄泻、腹痛,默默不欲饮食。  老师这时以鸡矢藤为君,重用50克,以消食化积。鸡矢藤消食化积之力极佳,而且性平和。再配上一个对,枳壳、桔梗,一升一降,令中焦气机开通。然后再加上焦三仙与四君子,一边消食健胃,一边还补益脾气。老师小儿食积没胃口的方子,与寻常的汤方最大的不同,便在于重用鸡矢藤这味,还用枳壳、桔梗这对来升降气机。  与秀梅一起吃饭时,我们说,今天又在老师那里学到了一招治小儿食积的妙法。秀梅好奇地问,那是什么啊,说来听听?   我们说,小儿食积一二三四,记住这句话,就记住了老师的方子。   什么一二三四啊?一就是以一味消积的鸡矢藤。二就是两味升降气机的桔梗、枳壳对。三就是焦三仙,即山楂、神曲、麦芽。四就是四君子。这样小儿食积的思路,就基本理顺了。我们还编了首顺口溜方歌,歌曰:  一味鸡矢藤消积,二枳桔调气机,   三仙消食开胃气,四君补养脾中虚。   后来,我在老师手中借来《太氏谱》这任之堂跟诊日记1(任之堂主人继《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后的又一力作,再现传统中医师徒制教育),看完后,才恍然大悟,老师重用鸡矢藤各类积滞,是大有来头的。《太氏谱》里面提到,有位老中非常善于小儿积滞病,远近闻名。他的疳积秘方谁也不传,凡小儿积滞不适,到他那里只需拿些末,吃后便没事了。  这老中把他的秘方藏得稳稳的,视为“枕中秘”,形容连睡觉时,也放在枕头底下,从不轻传。后来,太树人非常真诚地请他喝酒,这老中才酒后吐真言,仅一味鸡矢藤研末就是。  如此则知,一味鸡矢藤就可以解决一半以上小儿食积纳差的问题,这是多么宝贵的经验啊!难怪古人有秘方,绝不肯轻传,因为那可是吃饭的法宝啊!  而老师好的经验、心得,却从未私藏,有问必答,绝无隐瞒。我们才来两天,便得到老师多年的经验,以及读书多年的宝贵心得。   任之堂今天又来了一位新同事,他是浙江温州的,叫王蒋。晚上,老师请我们四人一起吃饭,我们、秀梅、王蒋觉得非常过意不去,因为古人说:“只闻来学,未闻往教。”这就是说,只听闻学生前来求学,供养老师,却没有听说老师宴请学生的。老师一直有心让中队伍壮大团结起来,故而不吝财、不吝术。  来北方后,饮食的味道明显加重了,食物普遍都偏咸偏辣,没有南方吃得那么清淡。北方这种辛辣厚味,是由于气候地理环境造成的,但如果一味过食,很容易伤到心脑。  老师经常交代病人,少吃花椒、辣椒,吃清淡些,别吃那么咸,这道理也是从《》中来的。为何呢?《》说:“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辛,筋脉沮弛,乃殃。”咸为水,水克火,所以过食咸,则伤、,所以人容易心气郁闷。辛属金,金克木,肝木主筋,过食辛辣,筋脉容易抽筋。由于辛味发散为阳,还容易消耗肺气,使肺气不能正常通降,这样人的就容易委靡不振。  《》又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所以,脸色灰暗,印堂发黑,以及容易抽筋,手指甲枯槁不润的人,都应该清淡饮食,少吃咸的,少吃辛辣的辣椒、花椒。俗话说:“若要身体安,淡食胜灵丹。”
纸张:胶版纸 页数:245 字数:276000 版次:1 开本:16开 印次:1 包装:平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坐月子有寻麻诊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