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瘦,162高才85斤,吃得也很多啊,就是一直保持这体重,去买了李时珍本草纲目查询李时珍的开胃健脾丸吃行么?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一 坎坷从医路(1)
  李时珍篇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蓟春人,著名的药学家、医学家。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小喜爱医药知识学习,精读经史之书而无名利之心。治学思想进步,敢于发现前人未到之处。年,李时珍经过近30年的工夫编成巨著《本草纲目》,全书52卷,收录药品1892种,附图1109幅。被达尔文称为"中国百科全书"。
  主讲人简介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著有《天竺与佛陀》、《玄奘西游记》等。
  【一 坎坷从医路】
  李时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之一,他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传说李时珍出生前,河神就来向他的父亲报喜,当李时珍出生时,白鹿入室,紫色的灵芝开满庭院,铁拐李还托梦说李时珍是他的徒弟,好像李时珍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要成为一代名医。然而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李时珍是怎么走上从医之路的?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有什么特殊之处?在皇帝求仙、宦官专权、天灾人祸、瘟疫流行的恶劣社会环境中,年轻的李时珍又是如何名扬天下的?
  谁能够想象一顶皇冠没有钻石或者珍珠?没有李时珍的传统中医药学就是一顶没有钻石和珍珠的皇冠,也是无法想象的。
  1956年,郭沫若曾经为李时珍的墓题词,开头的四个字就是"医中之圣"。就是说李时珍是医生当中的圣人级的人物。而最后的一句,是"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我们可以看到,这是高得不能再高的评价了。
  那么李时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是通过怎样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攀登上祖国医学的最高峰的呢?他的医学成就跨越了漫漫几百年的历史,在今天是否依然还有用?他为什么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高度尊敬,而且在全世界也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现在,我为大家讲述李时珍的故事。
  1518年,李时珍出生于一个中医的世家,说是世家,按照中国的传统起码得三代。的确,李时珍的祖父就是个医生,但是他是个什么样的医生呢?是个铃医,什么叫铃医呢?晃着铃铛走街串巷招徕看病生意的这么一个医生。当然,社会地位低下,默默无闻,虽然他的孙子后来成了一个大医生,但关于爷爷的史料基本找不到。偶尔提及的时候也只提到叫祖某,就是祖父、某人,可以说连名字都没留下来。李家走向兴旺,是在李时珍的父亲身上开始的。
  李时珍的父亲叫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他也是先在乡间行医。但是由于他的医德和医术俱有可观,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最后竟然成为皇家医生,成为御医。他有个正式的头衔,叫太医院吏目,太医院就是皇家医院,吏目是什么呢?最小的那个官。这个官小到什么地步呢?从九品。那不能再小了,明朝的官职九品十八等,从九品已经是十八等了,但无论如何总归是一个官。对于一个平民家庭来讲,对于一个父亲还是一个铃医这样的家庭来讲,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月池公,也就是李时珍的父亲,还曾经有过不少的著作,有的应该很有趣。比如《人参传》,关于我们吃的这个补品人参,月池公是写过一本传记的,从题目看就很有意思,很可惜的是没有能够留下来,现在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李时珍引用在自己的著作里。
  现在有好多学者强调,李时珍后来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医生,是受到了父亲和祖父的影响,这么说似乎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只不过这是后来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恐怕未必如此。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有我的证据。
  首先,李时珍是家里的老二,他的哥哥叫李果珍,压根儿就没有学医,没有任何关于李果珍学医的记载,那么凭什么李时珍受父祖的影响,他的哥哥反而不受父祖的影响呢?
  其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李时珍的父亲给李时珍设计的人生道路以及李时珍对自己的期望,原本和中医毫无关系。如今大家经常说,李时珍出生的时候,"白鹿入室,紫芝产庭"(《李时珍传》)
  这是见于他的传记的话,当李时珍出生的时候,家里面突然跑进来一头白鹿,白颜色的鹿,那是祥瑞啊,紫颜色的灵芝在庭院里生长出来,有这个记载。所以李时珍"幼以神仙自命"(《李时珍传》)。李时珍小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个神仙,就跟凡人不一样。这种说法当然对于了解中国传统的史籍的人来说都知道,这是对以后成名人物的早年的某一种理想化的夸大而已,靠不住的。
  至于李时珍为什么叫李时珍,他这个名字怎么来的?民间的传说也把他说得大有来历。怎么一个来历呢?说他的爸爸,李时珍的父亲有一天行医之余,闲来无事到湖里打鱼,打了半天什么也打不到,他就跟自己说,我就撒最后一网看看,这一网撒下去,等他再拉的时候发现这个网里面沉得不得了,他以为是一条大鱼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拖上来一看,把老人家气个半死,里边只有一块石头,什么都没有。李时珍的父亲很恼火,自己在这边哀叹,说石头、石头,我和你无怨无仇,你没事捉弄我干嘛,你冒充一条鱼捉弄我干嘛!他没想到,这块石头乃是湖神,在中国传说里都是这样,湖神是湖里面的一个神仙,就跟他说,你看你还骂我,我到你网里是给你面子,还说石头石头,前来贺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意思是我这石头好心好意给你贺喜,你还在外面忙着打鱼,你们家的娘子已经快生孩子了,父亲赶紧跑回家,正好碰到李时珍落地出生,所以李时珍最早的名字应该是石珍,一块很珍贵的石头,所以应该是石头的石,但是李时珍的妈妈张氏不知道为什么,就给他叫成"时间"的"时",因为我不懂湖北话,我不知道湖北话里石头的石和时间的时有什么区别,反正就造成李时珍,把李石珍的名字叫成李时珍,而就在当晚,李时珍的父亲月池公做了一个梦,梦见谁了呢?铁拐李,梦见铁拐李来贺喜,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医名。铁拐李是医生,所以现在看来,如果按照传说,李时珍这个名字来历不凡,而他本人是铁拐李的徒弟。这个说法大家只能一笑了之了。
第61节:一 坎坷从医路(2)
  在中国民间的传说中,李时珍出生前有湖神来报喜,出生时又有白鹿入室,紫颜色的灵芝开满庭院,再加上铁拐李收徒之梦,似乎李时珍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注定要成为一代伟大的名医,而真实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
  那么真实的历史情况是什么样的?我们必须回到历史当中去理解历史。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是湖广蓟州人,湖广蓟州也就是今天湖北省蓟春县的蓟州镇。他出生于明朝正德十三年,也就是1518年,去世的时候,是明朝的万历二十一年,也就是1593年,享年76岁。这在当时毫无疑问已经是高寿了。
  在明朝中后期,李时珍出生以及度过少年时期的蓟州乃是南北交通要道。李时珍的父亲凭借着自己的医术慢慢的有了一点地位,也有了一点名声。可是,那毕竟不是十年寒窗,科举考试得来的名声。所以李时珍的父亲内心总归觉得自己有遗憾。所以,他是期望李时珍走科举之路的,并且也为李时珍设计了一条科举之路,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现在大家也有一种说法,李时珍从小对中医情有独钟,那也靠不住,那也是以后推前,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至于说李时珍从小聪明过人,现在很多人也这么讲,李时珍从小就是个医学神童,那也有夸大之嫌,从史料上看,起码在开蒙读书以前,李时珍给人的印象是很迟钝的,反应迟钝,而且体质很弱,"幼多羸疾,质成钝椎"(《本草纲目序》)。是一个柔弱、而略显木讷的一个孩子。不过,从六岁开始读书以后,李时珍应该就是很快地显示出了聪明。何以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知道,1532年,在刚刚14岁的时候,李时珍就中了秀才。这是非常足以说明问题的。中秀才是很难的,大家只要想一想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就知道,考了一辈子还是个老童生啊,中秀才不容易,李时珍14岁就中了秀才,应该说是一个少年俊杰。这给李时珍的父亲带来了莫大的希望。他仿佛看到,足以光宗耀祖、光大门楣的举人、进士头衔就在不远处等着他这个爱子。光大门楣不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在中国传统社会,考取了举人以后你的这个门是比别人要高几寸的,你们家的门比别人大,所以他的父亲对李时珍抱有更大的期盼。不用说中进士,只要一中举人,李家的社会地位顿时就会改观。这一点大家只要想想《儒林外史》里面的范进中举就明白了,原来范进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姥姥不亲,舅舅不爱,连丈母娘、丈人老爹都瞧不起他。一旦中举呢?送钱的也有了,知县也上门来拜访,还有人投靠为奴,他的岳父打了他一巴掌,手扭了,还觉得我打了文曲星,因为举人就是文曲星了,天上的星宿下凡啊,不是凡人。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人中举以后社会地位马上增高,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举人是何等之难,一言难尽。李时珍连续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都没有中举,在第二次,还由于过度的用功和劳累得了骨蒸病,连续高烧不退,非常危险,几乎把命丢了。假如没有一个名医父亲,恐怕中国的中医药史上就不会再有这个医中之圣了。
  李时珍14岁就能中秀才,后来又成为一位伟大的名医,为什么两次考不中举人?李时珍两次都没考中,第二次还累出了病,差点丢了性命,为什么还要再参加第三次科考?第三次李时珍考中了没有?后来又是怎么走上从医之路的呢?
  此后,李时珍依然在科举路上艰难跋涉,集中一切精力,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一直到嘉靖十九年,也就是1539年,李时珍23那年,他第三次落榜,李时珍的举人梦和李家的举人梦彻底的破碎。现在好多研究者想不通,怎么想不通呢?李时珍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医学家,怎么能够连个举人都考不中呢?
第62节:一 坎坷从医路(3)
  于是大家就拼命地要为李时珍去解释,在他们的心目当中,李时珍如此伟大的一个人物,后来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怎么连区区一个举人都拿不到手呢?今天的研究者就为此提供了好多理由,主要的理由是,李时珍的心思压根儿就不在科举上,他一心想着人民大众,不愿意迎合科举考试的要求,不好好写文章,不愿意好好写八股文。有的学者认为,李时珍的志向压根儿就不是通过科举考试来谋得一官半职,而是研究医药之学,解除人民的痛苦。大家想想,这样的解释有道理吗?大家再想想,这样的解释有必要吗?我认为,这样的解释完全是毫无必要的蛇足之论,是以后来的李时珍去推断少年的李时珍,以现代人的心理去揣摩古代人的心理,强加于古人。而且这里边还有点嫌疑,还有点现代人的重理轻文的嫌疑。中医学在现代人眼里是科学,科举考试在现代人心里不就文科吗,我们一般认为理科生应该比文科生聪明啊,你理科那么好文科怎么会不好呢?有这种心态在作怪,这实在是有点可笑。李时珍曾经一度热衷于科举,这是历史的常态,丝毫不会损害后来的李时珍伟大的成就和光辉的形象,哪里用得着我们去隔靴搔痒,吃咸盐操淡心的去强做解释。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李时珍父子都对科举制度心灰意冷,绝望了,觉得李家没有再出举人、出进士的命了,这才转而学医,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不是心甘情愿的放弃。当然,熟悉中国传统读书人心态的都知道有一种说法,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我做不了一个优秀的宰相,那么我就退而求其次,做一个优秀的医生,这是中国传统读书人一个传统心态。丞相当然没那么好当,一般来讲都必须通过科举出身,而良医就可以退而求其次,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得到的。我想,这也或多或少给李家父子带来一丁点的安慰。
  李时珍三次科考不中,在无奈中彻底放弃了科举之路,那年已经23岁,也许我们会感到遗憾,早点随父学医多好,从14岁中秀才,到23岁科举之梦的彻底破碎,这么多年的时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李时珍花费在科举上的23年的时光完全是白费了呢?我想,这么说又过于极端了。为什么呢?科举考试要求对四书五经以及对朱熹的注烂熟于心,这对人的记忆力是有一种特别的要求的,对文字和思维都有相当严格的训练。八股文不是那么好写的,它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规程,承、转、启、合,这当然会影响到人的思维的严密性。今天的学术界,已经不再对八股文像过去一样一味否定,而是日益看到了传统科举和八股文当中还存在着某些比较好的成份。实际上,这23年的寒窗苦读终究给李时珍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养成刻苦的学习习惯,这对李时珍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知道,好多中医,在传统中的好多中医的文化水平是不高的。甚至有好多中医一辈子都只会唱方,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中医,他不是给你写方子,是把药名唱出来,旁边有人再写下来。或者旁边的人也不识字,听到他唱的药名直接给你抓药。好多著名的中医都是这样的,一直到1949年以前都是唱方。所以李时珍跟他们当然不同,他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中了秀才也就意味着基本上能写一手不错的文章,这怎么能说对李时珍不重要呢?更何况,在科举考试所必须阅读的,中国传统的典籍当中,也有好多关于医药学的知识。像古籍当中我们说《诗经》当中就有好多,所以这一切对李时珍都毫无疑问是有用的。
  李时珍所生活的时代,还有一件事情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应该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什么事情呢?就是城市的工商业开始发展,开始抬头。做生意这么一个在传统中国社会好像是摆不上台面的事,有点丢面子的事,在明朝中后期突然时髦起来,不再被人看低一等。科举这样的正途不再像以前那么吃香,不像以前那样大家心念中只有一条路,好多儒生特别是在科举考试途中不顺利的那些儒生,被吸引到科学、技术和商业的领域里。这一点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像《金瓶梅》这样的小说产生于这个年代,它完全描写市民的生活。这段时期的科学技术,确实取得了非常长足的发展,是非常令人瞩目的。
第63节:一 坎坷从医路(4)
  李时珍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开始从鼎盛走向衰败的时期,这样一个社会时期都有些什么特点?又对李时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李时珍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呢?他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明朝中后期。在明朝的中后期,连着几个皇帝,都非常的昏庸不堪,有的皇帝甚至昏庸到什么地步呢?昏庸到超出我们想象的地步。比如有的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所以有好多臣子做了一辈子的官,从做官开始一直到死都没见过皇帝的面。有这样的皇帝,只顾享乐!老百姓好多时候压根儿就不知道皇帝是谁,只知道大太监是谁,所以民间经常讲,有两个皇帝,他怎么来区分的呢?一个是老皇帝,一个是小皇帝,也许太监的岁数比较大,所以称他老皇帝。有一个站着的皇帝和一个坐着的皇帝,站着的皇帝当然是太监了,因为太监不能坐。太监所控制的东厂、西厂,当然还有别的,完全是一种特务机构,对全国实行特务化的统治,手段残忍无比。朝廷的那些读书人或者士大夫呢?好的也不多,要么和宦官争斗,而这个争斗基本是争权夺利性质的;要么和宦官狼狈为奸,自然更好不到哪里去。国事混乱,统治黑暗,经济残破,社会动荡,反抗不断。这是李时珍所生活的明朝中后期的一个大致的概况。
  而这一段时期的明朝,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上行下效,从皇帝到官员,乃至全社会的一般民众,都热衷于什么呢?拜神。这大概不奇怪,因为传统中国好多人都拜神、炼丹,明朝后期的老百姓从上到下也都忙于炼丹、求仙,都期望着自己能够成为神仙。臭名昭著的一代奸臣严嵩,我们大家都知道,他就是靠了写的一首好青词。什么叫青词呢?它是在求仙的时候,献给天上神仙的一种祈求文,你把你自己求仙的决心和希望写下来,用非常华丽的辞藻,而这样的文章叫青词。严嵩能够在中国政坛上崭露头角,得到皇帝的宠信,最后独揽大权,祸国殃民,正是靠他写得一手好清词。像严嵩这样的人当然是迫害忠良,独揽大权,作恶多端。
在这样一个宦官专权,皇帝求仙的年代里,对于刚刚开始当医生的李时珍来说,会不会更加剧了他从医之路的艰辛呢?后来,发生了什么样的特殊事件,使年轻的李时珍名扬天下了呢?
  有趣的是,老天爷好像故意要考验这位未来的伟大的医药学家,磨炼他的意志。一开始,就给李时珍来了个下马威。什么样的下马威呢?就是在李时珍正式放弃科举学医的这一年,北京城里的嘉靖皇帝也在这一年下定决心打算炼丹成仙。从此,这位皇帝就拒绝办公,也就是不上朝了。整天一门心思的研究炼丹,亲自领导炼丹工作,决定排除万难,不炼出仙丹,誓不罢休。我们知道,成仙按照道家的说法,有好多种方式,比如修炼、辟谷。但是皇帝的想法跟一般人不一样,他想成仙,但是他可不愿意吃这苦,也不愿意费那么大的劲,他的想法很简单,我该干啥还干啥,只要能炼出一颗灵丹妙药,我吃了药,就羽化登仙了,这是最简捷、最简单的办法。皇帝一般都想最好的事情,而大奸臣严嵩,就是借着这股妖风得到了皇帝的信任。皇帝如此,宫廷里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炼丹的道士当了大官,在威严的皇宫里面,建起了大坛,架起了炼丹炉,全民炼丹。地方上更是一幅荒唐的景象,老百姓被官员驱赶着去捉梅花鹿,砍檀香木,采老灵芝。这个要进贡,皇帝炼丹要用,当时全国的老百姓都忙于干这个。
  那么也许我们大家会问,这是发生在宫廷里的事情,发生在遥远北京紫禁城里的事情,跟在湖北蓟州的李时珍有什么关系呢?还真有关系,李时珍的父亲已经不再是铃医了,是进过太医院的名医,他当然不会走街串巷行医,于是他就开了个诊所,这个诊所就开在当地最热闹的道观--玄妙观前。大家如果去过苏州一定都知道,苏州最热闹地方就是玄妙观,他开在这里,以他父亲的名声,生意是非常红火的,前来求医求药的人络绎不绝。但玄妙观是道观,就更要响应嘉靖皇帝的炼丹号召,所以玄妙观里的道士也开始大规模的炼丹,希望能够炼出丹药进贡给皇上,帮助皇上完成成仙的伟大梦想。这么一来,就把李时珍父子的诊所给关了。李时珍对这个当然是一肚子气,事实上,终其一生,李时珍都对炼丹成仙这一套迷信的东西嗤之以鼻,恨之入骨,这股气不仅不是没来由的。皇帝当然是没人能管了,但是,既然皇帝是天子,那么老天爷总应该可以管皇帝吧?果不其然,皇帝的这番胡闹不仅没有能够使自己成仙,反而闹得天怒人怨,老天爷开始发出警告了。然而,只要稍微熟悉一点中国历史的人就会明白,老天爷所警告的往往不是天子,他往往直接警告最苦难的老百姓,这一场警告也是如此。全国性的瘟疫突发,在炼丹炉的袅袅青烟之下,一场来势凶猛的瘟疫突然发生,而李时珍的老家蓟州恰恰是重灾区,为什么呢?因为李时珍的老家是旱灾,紧接着水灾。大旱以后大涝,这是最容易导致大规模瘟疫的。
第64节:一 坎坷从医路(5)
  天灾人祸相继而来,侥幸躲过天灾的百姓,又被瘟疫夺去了性命,灾区的百姓为了逃避灾害和瘟疫,流离失所,四处逃难。此时的李时珍刚刚从医不久,他是如何面对这场大瘟疫的呢?
  那么这场瘟疫和李时珍又有什么关系呢?李时珍父子在这场瘟疫当中施药施医活人,正是由于这场大瘟疫,使刚刚开始学医的李时珍有机会直接面对原来只有在书本上读到的病症,或者父亲讲述的大量各种各样的病症。用我们今天的话讲,他因此得以积累宝贵的临床经验。父子医术高超,医德更是感人,按照历史的记载,碰到那些流离失所的穷人,李家父子有时候连药费都不收,大量地提供药物,救人性命,在当时湖广一代传诵一时。而年轻医生李时珍,作为他父亲的助手,完全是战斗在从瘟疫肆虐的第一线,可以说年轻的李时珍的名声就随着瘟疫传播了出去。这么说听起来有点别扭,李时珍的名声随着瘟疫传播出去,别扭归别扭,但却是历史的事实。
  当时的情况和今天当然不同,今天我们知道学医动辄六年、八年,医学的学制比较长,而李时珍从开始学医到独当一面,成为一个独立职业的这个医生,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不到四年。从26岁开始,他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中医了。
  李时珍接下来的医学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吗?他又是怎么会发愿编纂《本草纲目》的呢?请看下一讲。
第65节:二 立志修本草(1)
  【二 立志修本草】
  李时珍在与瘟疫的较量中成了一位名医,他对穷人免费施医施药,对梦想长生不老的权贵们,却不卑不亢地巧妙捉弄,所以李时珍在民间有很好的口碑,但令李时珍名垂青史的,是他修定的《本草纲目》,那么是什么样的机缘激发了李时珍重修本草的伟大理想呢?
  经过短短的三年多时间,李时珍已经成为一个有独立行医能力的医生,当然了,当年没有像今天这么严格,人们一定要考取某种资格或者权威部门颁发的某种证书才能当医生,当时当然不重要,只要大家信仰你,只要你的确医得好人,在老百姓当中有口碑,大家就认可你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所以李时珍很快就成了当地的名医,而且名声越来越大。他的名声已经不再是地域性的,而是全国性的。也就是说李时珍很快在30岁左右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个闻名全国的名医了。这么说有什么例子没有,有什么证据没有?有,我就给大家举其中的一个。
  1556年,在楚王的封地湖北,楚王的世子(能够继承王位的这个儿子叫世子,能够继承皇位的叫太子),也就是他非常重要的一个儿子,突然得了一种病,什么病呢?说白了就是抽风,找了好多医生都治不好。楚王很着急,慕名请来了李时珍,李时珍给楚王世子开了一贴药,服完了李时珍开的药,世子不抽风了,为了报答李时珍,楚王就委任李时珍一个官,这个官的职务就是主管王府里面的祭祀,七品官,比他父亲的从九品高多了。七品是跟县令平级的官,李时珍是个医生,为什么楚王让他去管祭祀呢?楚王很聪明,他给李时珍一个官衔,一份俸禄,让李时珍安心在王府上班,实际上他派给李时珍的真正工作是管理良医所,也就是说,希望李时珍拿着七品官的俸禄,能够作为王府的专用的医生。那么李时珍是怎么做的呢?他一来不愿意和外界隔绝;二来,,王府里面也在炼丹,楚王也想成仙,这让李时珍很看不惯。所以,李时珍经常外出为人看病,去问和尚,去问游方郎中,问普通的百姓,打听各种各样的药,打听各种各样的偏方。
  三年以后,1559年,北京的皇帝突然要招揽天下名医。楚王就将李时珍推荐入太医院,1559年,李时珍也像他的父亲一样进入了太医院。
  但是李时珍在太医院里面没有名目,不像他父亲还是个吏目,还是一个小官,李时珍是七品的身份,但他这个七品官是楚王府的,并不是太医院的。按照常理,这是任何一个医生的职业巅峰,进入太医院,在老百姓的眼里就是御医了,皇帝的医生。然而,京城里边求仙炼丹的风气比起楚王府里毫无疑问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太医院是个衙门,官腔十足,李时珍人微言轻,根本没人把他当回事,所以一年以后李时珍找了个借口辞官回家了,不是回楚王府,干脆直接回自己家了。这样的声誉,加上进入太医院这么一种经历,并没有使李时珍感到快乐,我们这么说有证据吗?有,李时珍的儿子为李时珍立碑的时候,压根儿就不提这个茬,不提这一段,按道理说,作为医生,怎么能不提成为御医这一段呢?所以看来李时珍本人和李时珍的后代,都没有把这一年的太医院的经历当回事。至于我们有好多学者讲,或者民间传说,李时珍还当过太医院的院长,那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没有这回事。
  李时珍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官员是尊重的,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可惜这样的官员并不多。至于对那些庸劣不堪,装腔作势的官员,李时珍是有风骨的,丝毫不给面子,这一点当然在正史史料里看不出来,因为正史史料是尽量回避这些问题的。
  但是,有两个民间传说很有说服力,民间传说怎么讲的呢?有一年的除夕之夜,李时珍从外地采药归来,刚回到家里门外就有人敲门,大呼小叫,很不礼貌,李时珍开门一看,是州里面的一个参议叫马三在门口敲门,这个州官名声很坏,而这个马三也是狗仗人势的一个人,所以才那么没礼貌。李时珍就问他了,马大人,有何指教啊?马三一看,你看见我你还问,我是谁啊?我是州官眼前的人,当然是州太爷叫你去一趟了。李时珍就问,难道州官得病了?马三怎么回答?马三很有意思,说啊呸,老爷身体康泰,永远健康,怎么会得病呢?那奇怪了,你没得病你找我这个大夫干什么?李时珍很聪明,一想就想明白了,哦,到除夕了是吧,那是打算让我开一个保养的方子,开一个能够长寿的方子,是吧?马三说,正是正是,快走快走快走,老爷今年的心病就是这个,这个时候要拿不到方子,年过不好。李时珍也没兴趣理他,但是也不愿意得罪他,就跟他说,马大人,现在是除夕,谁家不过年啊?不就是开个方子吗?我开给你,你带回去带给州太爷不就可以交差了吗?马三一想也是,就兴冲冲的拿了李时珍的方子回去了。
  州官一看,上面是叫"千年长寿方",乍一看挺高兴,再仔细一看,差点没当场背过气去。李时珍这个方子怎么开的呢?"千年陈谷酒,万载不老姜,隔河杨搭柳,六月瓦上霜,连服三万七千年"。这个方子里的几样东西都找不到,千年陈谷酿的酒,哪里有这种谷子,谷子怎么能放到变成千年陈谷?万载不老姜,过了一万年还没有老的这个姜,还得是一个很嫩的姜。隔河杨搭柳,杨柳都是垂下的,怎么可能隔着这个河还能让杨柳搭上了呢?还得在六月从瓦上刮点霜下来。就算你做成这味药还得连服三万七千年,这是一个故事,就说明李时珍对这些恶官他是不当回事的。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叫"巧治狗县官"。有一个县官,请李时珍看病,这次李时珍去了,李时珍稍微的一把脉,就说,大人的脉象一切正常,只不过您太胖了,别的病没什么。但肥胖将来恐怕随时会导致出问题。这个县官当然吓着了,那要请李大夫赶快想想办法,给我解决这个问题,钱好说,诊金好说,要多少都行。李时珍不接这个茬,就对着县官讲,钱慢慢再说,只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要求,狗县官一听到这个份儿上当然什么都得答应,就问李时珍你有什么要求啊?李时珍说我的要求是你一定要严格按照我的方子抓药、服药。县官一听原来是这么一个要求,这很正常,赶快就答应。李时珍接着还讲,我这个方子一不用服药,二不用扎针。县官一听太棒了,还有这等好事,赶快答应。李时珍接着说,这方子还不用写,我说出来你记住就行。那县官一想,这更好了。李时珍提出,第一,不吃鱼、不吃肉。县官一想,这能答应,我也太胖了,也吃够了,我答应。第二,每天步行30里,到民间走30里。县官一想这我也能答应,这没什么,我坚持。第三,要收购,你要去买东西,买什么呢?农夫、渔夫、轿夫的破毡帽,把这几类人的破毡帽你去买来,把它烧成灰,和着蜂蜜做成一种药,叫明芝明膏,光明的明,灵芝的芝,光明的明,膏药的膏,谐音就是民脂民膏,每天服用。县官听到这里气得几乎把命都丢了,气都气死了。所以这两个故事就说明,李时珍不畏权贵这种性格在当时就在民间流传。
第66节:二 立志修本草(2)
  李时珍不仅医术高超,而且不畏权贵,所以在民间有很好的口碑。但真正使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所修定的《本草纲目》。那么是什么样的机缘,使李时珍萌生了重修本草的伟大理想呢?
  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著作里边有大量的错误,有的是将几种药物混为一种,不予区分,比如人参、党参,这完全疗效不一样的东西,被混为一种;有的是将一种误分为几种,比如枸杞子这种东西,也许不同产地的枸杞子外观可能相差比较大,被误为几种不同的药;要么就是对药物的疗效描述不准确;要么就是图文背离,中国过去的本草也是有图的,比如这个图上画的是这个,实际上药物的内容却对不上,这当然就很麻烦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随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病人会得不到恰当的医疗,严重的话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于是,一个伟大的念想就在李时珍的内心深处迸发出来了,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重修本草,相当于重修中国的药典。终于,到1552年,李时珍35岁那一年,也就是行医十一到十二年以后,断然决定,不再以开业行医为主,而是集中主要精力服务于重修本草这么一个伟大的理想。
  为了编纂《本草纲目》,李时珍到各地进行考察,他进深山入老林,甚至请教游医和农民,不仅对每一种草药都进行了认真的核实,而且还收集了许多珍贵的民间偏方。李时珍一路走来,一边考察,一边行医,这一路上,在民间都留下了一些什么神奇的故事呢?
  我在这里讲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流传在江西、安徽交界的湖口地区,这是很小的一个地区,而这个区域恰恰是李时珍出外考察的时候经过的、停留过的地区。
  一个故事叫"诊活死人"。就是说李时珍把一个死人给医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李时珍在考察的路上,突然迎面碰见一队人,这是一队出丧的人,他们都很悲痛,抬着一口棺材,要把这个棺材送到墓地里去埋掉,李时珍一看这个棺材从里往外在滴血,作为一个医生本能地非常注意这个情况,李时珍仔细一看,发现滴出来是鲜血,不是淤血。李时珍就赶紧拦住这些送葬的人,说慢一慢,这个棺里的人可能还有救。送葬的人就告诉李时珍,说这里边是一位妇女,因为难产大出血死亡,已经请教了周围好多医生了,我怎么会凭空相信你这么一个游方郎中呢?因为那时候没有照片,也没有报纸和电视,当然没见过李时珍的形象,我们怎么能为了你开棺呢?要知道在古人来说开棺是件大事。李时珍说你先把它打开,我试一下。别人还是不肯,说死人都是入土为安的,李时珍就发了狠话,里面流出来的是鲜血,我敢说里面的人有救,因为李时珍知道里面的人是因难产而死的,应该有救。他说我不仅能够让你的娘子复活,我还能让她生下孩子。那些人一听都楞了,心想,这样的话就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了,就把棺材放下,打开棺盖,抬出里面这位因难产,在他们认为已经死去的妇女。李时珍首先是对她进行按摩,按摩完了以后在妇女的心口、心窝扎针,过了一会儿,这个女的活过来了,而且在腹中的孩子也顺利地生了下来,还是个大胖儿子。这个故事就叫做"诊活死人",在湖口地区,也就是安徽和江西交界的地区,传播很广。
  另外一个故事,叫"诊死活人",就是李时珍把一个活人给诊死了,这两个故事还是相关的,都在湖口地区广为流传。这又是个什么故事呢?
  李时珍"诊活死人"这个故事在这个区域都传开了,大家说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医生,经常在这一代游方。有一天,李时珍来到一个镇上,大家一看,知道就是那个神奇的游方郎中。就像看神一样,一下子把李时珍围在街道中间,有向他请教的,有请他看看气色把把脉的,李时珍当然也走不了。正好旁边有一家药店,药店的老板有一个大胖儿子,正在柜台里面吃饭,一听说神医来了,那当然很高兴,就翻身爬过柜台,我们知道过去药铺的柜台跟当铺的柜台都很高,大家从鲁迅先生的小说里都可以知道。这个胖小伙子翻身跃过柜台,扒开人群,拼命地挤挤挤,就挤到李时珍面前,来看热闹。看到李时珍以后,这个胖小伙子对李时珍很尊敬,就说先生,我终于挤进来看到你了,久仰大名,您能不能看看我有什么病啊?李时珍就搭了一下脉,跟他说,小伙子,真可惜,你年纪那么轻,恐怕活不过三个时辰了,你赶紧回家,不要倒在外边,不要让家里人到外边来收尸。小伙子一下就火了,心想我好心好意,饭也不吃了,又翻过柜台挤开人群来向你请教,你怎么这么说话?我刚刚还吃了四碗饭,喝了半斤酒,我怎么就要死了呢?旁边围观的人当然也觉得李时珍有点太过分了,你把一个活生生的人诊为活不过三个时辰,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讲,这是咒人死啊。李时珍也没有解释,过了一会儿,人群散开不久,李时珍还没离开这个镇,就传来了这个小伙子暴病身亡的消息。别人才想起李时珍有这个话,于是来就请教李时珍。他说很简单,第一、他刚刚在吃饭,饭已经吃得太多了,又喝了大量的白酒。然后翻过高高的柜台,再拼命地挤进来,这时肠子已经受到致命的损伤,而实际上等他到了我面前,他已经没治了,所以我才说他活不过三个时辰。这是另外一个故事"诊死活人"。这两个故事全部在湖口一带流传。
第67节:二 立志修本草(3)
  李时珍用了18年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又用了10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自己重修本草的心愿。《本草纲目》汇集了1800多种药物,11000多个方子,这些药物和方子是为了给后人查阅的,但这么庞杂的内容,如何分类才能便于查找呢?我们查字典可以按拼音,也可以按部首,那么李时珍是按什么来整理这些中草药和方子的呢?
  在编纂《本草纲目》时,李时珍考虑,如何以一种体系来对这些药物和方子进行分类。这是科学的事情,不能就这样一堆放在一起,弄一个大全就完了。原来的分类法被李时珍抛弃了,他发明了十五部六十类分类法,这被后来的科学界大为赞叹。他把药物分为水部两类,火部一类,土部一类,金石部四类,草部十类,谷部四类,诸如此类,把这1800多种药物分门别类排进去,再附加11000多个方子,这当然是了不起的。
  李时珍从年轻时发愿重修本草,到年过花甲终于编纂完成时,已经耗尽了家中所有的财力,李时珍已经没有钱来出版《本草纲目》了。而李时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这部《本草纲目》早日出版,造福于世。然而令李时珍没有想到的是,出版这部书,比编纂这部书更难。
  正好是在《本草纲目》写成定稿的第二年,万历皇帝,原来挺好的一个皇帝,突然不愿意儒生议政,他觉得底下乱七八糟都在议政,这些儒生很讨厌,下令关闭全国的书院,不许儒生们聚在一起出去乱讲,不少人掉了脑袋,这是很大规模的一场运动。而出版界战战兢兢,也不大敢出书了。张居正也在这一段时间去世了,给全国的经济文化带来一片好现象的改革突然终止。1584年,张居正遭受开棺戮尸,他的尸体被抬出来,遭受鞭打,然后烧成灰。这对古人来讲没有比这个再大的耻辱了,没有比这个再大的惩罚了。所以全国的这种经济局面、文化局面又出现一个混乱,甚至倒退。1586年,李时珍的家乡又一次遭受大灾,这次大灾引发了规模很大的农民反抗,战火就在李时珍周围在燃烧。他时时刻刻要担心这部珍贵的稿本和那么多精美的绘图毁于兵乱。
  1579年,李时珍不顾年世已高,断然北上,到哪里呢?到明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南京,寻找出版的机会。我们知道,明朝是有两个首都的,北京和南京,有两套行政班子,北京有个礼部尚书,南京也有个礼部尚书,北京有什么官衙南京就有什么官衙,南京唯一缺的就是没有皇帝,皇帝在北京,皇帝只能是一个,别的官都是两批人马,所以他到了南京。李时珍利用到南京的机会到江苏泰昌,去拜见了曾经担任过湖广按察使,当时正罢官在家的王世贞,李时珍找王世贞干什么呢?原来,是想请王世贞以文坛主盟的崇高声望为《本草纲目》写一篇序。用李时珍的话来讲,"愿乞一言,以托不朽"。我愿意请您写篇序,这样可以跟着您的闻名我就不朽了,这当然是客气的话,是古代文人间经常有的一种行为。当然李时珍也会想,就像今天一样,有一位大家给自己的书写序,你的书就比较好出版了吧?其实都是一样的想法,所以李时珍才从南京到了泰昌。王世贞不仅答应写序,而且还留身份和自己相差甚远的李时珍在他的家里住了好几天。不过李时珍所要求王世贞写的序似乎并没有当场就写出来,写出来花了多少年大家知道吗?居然是十年,这个序写出来是十年以后的事情,哪一年?1590年,这一年王世贞去世。王世贞差不多就是为《本草纲目》写了个序以后就去世了,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渊源,早不写晚不写,他拖到1590年写。序对《本草纲目》做了很高的评价,当然,李时珍对这次南京之行总体来讲不能不失望,因为刊印《本草纲目》是他晚年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而这件事情,这次南京之行并没有能够解决。
  李时珍当年满怀希望,背着《本草纲目》的手抄本来到王世贞家请序,就是希望《本草纲目》能够早日出版,然而一个序,尚且拖了十年之久,那么《本草纲目》又经过了多少年才出版的呢?为这部书耗尽毕生心血的李时珍,有没有看到自己这部《本草纲目》的问世呢?
  1590年,李时珍终于盼来了好消息,南京的藏书家、刻书家胡承龙答应将《本草纲目》刻版复印。南京之行的善果在好几年以后才显现出来。然而,就像完全靠这件事情支撑着一样,如今书既然已经得到承诺,可以开始付印,而李时珍再也支持不住了,不久就病倒了,从此以后,这位医中之圣再也没有能够康复。1593年,李时珍去世,享年76岁。而《本草纲目》刻成是在1596年,他去世3年以后。李时珍终于没有能够亲眼看到自己的心血变成当时的出版物,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那么《本草纲目》到底有哪些发明和贡献,请看下一讲。
第68节:三 本草耀神州(1)
  【三 本草耀神州】
  明代神医李时珍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没有关联?为什么《本草纲目》被西方称为"十六世纪中国百科全书"?李时珍为中医到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我们已经了解了李时珍一生的主要经历,那么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到底对我们的历史文化,做出了哪些贡献?他留给我们后人哪些财富?我们应该怎么去评价他?怎么去学习他?毫无疑问,这是讲一个历史人物的题中应有之意。
  李时珍离开我们已经有四百多年了,可是,他的影响依然存在,不仅存在,而且影响非常之大。我们会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感觉,什么感觉呢?好像李时珍在今天依然生活在我们中间,和我们是同时代的人。这么说,有没有夸大其词的嫌疑?这么说,有没有证据?我这么讲,不仅没有夸大其词,而且是有足够的证据的。怎么证明?很简单,如果大家有空去逛一逛书店,随时都会看到大量的书,冠以李时珍的大名,目的很清楚,只不过是现代好多人还是认为,第一,李时珍的好多见解,包括医学的见解,营养学的见解,在今天依然有效。第二,也有好多现代人,希望能够借助李时珍这个辉煌的名字,来为自己的著作增色。在书架上,我们随时可以看到和李时珍相关的书籍。我就有一次这样的经历,在一家书店,我很轻易地就看到了五本书跟李时珍相关。我就拿这五本书来作例子作证据,在每本书里面选一两个案例,来证明我的说法。
  当然,在讲这个之前,我首先一定要跟大家说明的是,我们着重的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解读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李时珍,我不是医生,我也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来做什么保证,所以在接下的讲解中,会提到一些方子,如果大家要去服用的话,最好先去听听医生的意见,我负不了这个责任。请大家一定记住我的这个请求。
  第一本书是《名医李时珍--抗衰老良方》。现代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健康,对不对?我们什么都可以接受,但是不能接受衰老。我们不接受,我们要反抗。那么怎么抗衰老呢?这部书就是从李时珍身上汲取智慧。
  我举两个方子:一个方子叫"安神益气方"。安神益气大家都懂,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用新鲜的麦门冬,是一种药,把它捣烂,搅成汁,和上白蜜,放在银器当中,长时间地去煮,并且不停地搅动它,搅到什么样子呢?像糖一样,就像小时候吃的那种麦芽糖,挑起来,然后随温酒服用,每天坚持就能达到安神益气的效果。这个方子就是李时珍创制的,见于《本草纲目》,这是一个例子。
第69节:三 本草耀神州(2)
  第二个方子,开胃进食。现代人不愿意胖,但是也不愿意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很矛盾,又要满足口腹之欲,又不愿意长一身赘肉,但是开胃健食总是必须的,这本书里介绍,用茴香二两、生姜四两捣匀,放在一个干净的器皿之内,上面覆盖一张打湿了的纸,盖上放一宿。然后在银制的器皿当中,或者石制的器皿当中去炒,炒到黄了焦了,把它磨成末,然后和酒搅拌,做成一粒粒丸子,每服十丸到二十五丸,用温酒服下,有开胃健食的功效,可以使人肥健。这方子也是李时珍创制的,他认为这么开胃健食,以后就使人非常地肥健,健是我们想要的,但肥是我们害怕的。这个方子,也见于《本草纲目》。这是第一本书。
  第二本书叫《李时珍药膳菜谱》,现在都讲究药膳,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看,马路上好多饭店都是药膳,那这些饭店根据什么来做药膳呢?还是仗着李时珍的大名,这本书里面举了两个例子,第一,赤小豆粥,赤小豆在南方叫赤豆。那么简单的一味家常粥,我们早餐都会吃,为什么有资格被列为药膳呢?依据还是李时珍的观点。因为李时珍讲过,赤小豆"气味甘,酸、平,无毒",赤小豆它是没有毒的,它的味甘,这是中医上经常用的一个术语,它的功能按照李时珍讲,"下水气,排痈肿脓血,疗寒热,热中消渴,止泻痢。利小便,下腹胀满。消热毒。散恶血,除烦满,通气,健脾胃,令人美食。"李时珍的这段话使得赤小豆粥得以昂然地跻身于药膳之列,这是一例。
  另外一例,胡萝卜粥。把胡萝卜切碎了以后熬粥,这个也很简单,胡萝卜满大街都是,但熬成粥怎么就变那么名贵了呢?还能被列为药膳呢?依据依然出自李时珍。李时珍讲,胡萝卜"气味甘,新,微温,无毒。"胡萝卜,和赤小豆一样,在李时珍的论断里都是无毒之物,没有什么坏处,所以李时珍讲,它的功效"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那么,我们今人来编这个药膳,最怕的是什么呢?根据这个药膳方子,别人吃出什么事来,谁来承担责任呢?于是就想到了最高的传统权威李时珍,而选择的也就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明确论定的无毒的两味东西。这是第二本书。
  第三本书,书名更妙,叫《李时珍,我的私人营养师》,很适合我们现代的白领们,他们非常忙碌,生活节奏非常快,没时间注意营养补充,这本书里面介绍了好多营养学上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槟榔,槟榔大家都知道,现在南方好多地方还是有嚼槟榔的习惯,就这样一味东西,那么小的一个果子,书里面告诉大家它可以治疗好多疾病举个例子,用槟榔四两,橘皮一两,研成粉末状,"空心服,生蜜汤调下,可以治口吐酸水"。空腹吃,把槟榔跟橘皮磨成粉,一勺吃到口里,和着生蜜汤喝下去,就可以治疗口吐酸水。胃不好的人,肠胃会有酸水泛起,用这个就可以治疗。再举个例子,把槟榔给烧一下,还是研成末状,涂在患病部位,就可以治疗口吻生疮。还有,把槟榔磨成末,吹到耳朵里,还可以治疗耳朵出脓。这是在这本《李时珍,我的私人营养师》里边讲到的槟榔的功能。这三种疗法全是依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无一例外。
  又比如甘蔗,书里说,用"甘蔗汁七升,加生姜汁一升,和匀",把它们和匀了,每天喝可以治疗反胃吐食。用"甘蔗汁,青梁米煮粥,可以润心肺,治疗虚热咳嗽。"可以治疗咳嗽,还可以润肺。这本书里的这两个方子全部是李时珍的。
  第四本书,好多女士和爱美的女孩子就更感兴趣了,叫《李时珍美容药膳食疗》,美容,现在有各种方法,我们知道有可以采取整容整形外科的,有可以注射各种药物的。一般人都爱美,但是一般人也都怕疼,按照我们中国传统的理想,如果能够通过吃东西的方法来解决美容问题,那是最理想的。而且这东西还不能难吃,你不能让人天天吃苦的东西,漂亮是漂亮,可人的肠胃不舒服,所以他们就从李时珍那里去汲取灵感。选两个例子介绍个大家:第一个,桃脯润肤养颜方。用白桃,去掉桃核,用蜂蜜去浸泡,每天早晚坚持吃它。有什么效果呢?润肤、养颜、增白。桃子不难吃,核还给去掉了,又用蜂蜜泡过,当然很美味。可是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去核制成桃脯,为什么不能直接吃桃子?因为按照李时珍的理论,桃是有小毒的,它不是绝对无毒的,按照《本草纲目》里的说法,制成桃脯,可以去掉这里边的毒份。所以李时珍讲,"做脯食,益颜色。"你把它做成桃脯吃了,对你的容颜肤色,都很有好处,特别是增白很管用。
第70节:三 本草耀神州(3)
  第二个,樱桃汁。它的功效是什么呢?润泽皮肤,养颜增白,还是美容方。这个依据同样来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因为李时珍认为,樱桃"性温,无毒。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李时珍《本草纲目》里早就说明白了樱桃就是令人好颜色的。这就是第四本书。
  第五本,《名医李时珍,治外科、骨科伤病妙方》,我们一般的理解,今天西方的医学当然以外科的、手术类的东西见长。其实我们往往会忽略,我们古代中医在这一方面也是有创获的,也是有办法的,而这本书就完全是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摘引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方子,来解决外科、骨科的问题,这个例子我就不去举了。
  我想,上面的例子已经足够说明,李时珍离开我们并不远,四百年的历史不足以阻隔李时珍和我们今天的生活,当然,李时珍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之所以在时隔四百年以后,依然给我们一种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感觉,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本草纲目》,这一点毫无疑问。
  那么,《本草纲目》到底有哪些重大贡献呢?它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地位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绕不开,但是只能非常简单地去讲。
  首先,《本草纲目》对中药学有杰出的贡献,中药学也叫本草学,就这一点而论,李时珍一个人发现了374种新药,这个数量实在很大了,这些药都是李时珍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在考察当中,在民间行医的过程当中,从民间搜集来的。其中有好多药今天已经成为我们的常用药,比如土茯苓、丝瓜、三七、藏红花、樟脑、白蜡,在李时珍之前,这些东西都被不当做药物看,这些也只不过是李时珍所发现的374种的新药中的几种。发现一种新药已经很难了,何况以一人之力,发现了374种新药,所以不能不说这已经是近乎神话和奇迹了。当然,李时珍所发现的新药,有些也有问题,他受到时代的限制,受到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的限制。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李时珍有一味药,叫"上元盗取富家灯盏,置床下,令人有子。"上元节就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那一天,想办法到一个比较有钱的人家,去偷他的灯,油灯的灯盏,偷回来搁在床底下,就能够使不孕之人怀孕生子,我们想想,这个药靠得住吗?当然也没有人会去试,而且现在也偷不到灯盏,但是这也是李时珍发明的新药的一种,所以说他也有限制。
  其次,李时珍结合本草,也就是结合药物去研究方剂,也就是研究药方,每一味药物之后都有附方。《本草纲目》只要讲一味药,后面就附一个方子,李时珍向各行各业的人收集方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记载,他在民间看病的时候,有的时候有些病人没有钱来支付医药费,他们就把自己平时听到的,或者周围的生活环境当中流传下来的民间秘方,告诉李时珍。而李时珍的快乐,比收到了一大笔现金的诊费还高兴。也正因为如此,本草纲目收了11000多个药方,可以说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和各种疾病做斗争的经验的宝贵结晶。11000多个药方,什么样的概念呢?在《本草纲目》之前,最著名的叫《证类本草》,还有一部《本草》,里边一共才多少?3000个方子。也就是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的方子,比在他之前最完备的一部《本草》多出了整整八千多个方子。这个数量是什么概念?大家可以想像。李时珍不仅是药王,同时他也是医中之圣,医中的圣人,中医这个行业的顶尖的人物。
  李时珍发现的新药的数量之多,《本草纲目》收集的中医药方之全,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足以说明他对于中医在药方和药学两方面的杰出贡献。那么,李时珍对于中医理论还会有哪些重大的突破呢?
第71节:三 本草耀神州(4)
  那么,李时珍在医学上理论有什么贡献呢?我们前面讲的,都是李时珍在药物学上的贡献。那么他在医学上有什么贡献呢?李时珍对脉学、医案、命门研究都有重大贡献,但这些都不是我想介绍的。我只想介绍一样,李时珍的特殊的贡献。如果我问一个问题,胃的功能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消化。肺的功能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呼吸。那么思维器官的功能是什么呢,人的思维器官是什么呢?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历来认为心是思维器官。我们今天讲的一个人心术不正,一个人心机很深,一个人心思很密,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中国传统中,一般会认为人的心脏是人的思维器官,这当然是错的。李时珍就第一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脑子才是人的思维器官,我们要记住,这是李时珍第一个提出来的。按道理说,心术不正,就应该说成脑术不正,心机很深,应该说成脑机很深,心思很多应该说成脑思很多才对。《素问》经里讲,"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明,这种思维东西是从心脏里面出来的,这是《素问》经里面讲的。《灵枢》经里面讲,"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脏,五脏六腑都是归它管的,精神之所舍也,精神是住在里头的。这是中国传统医学界的一贯看法。反映到中国的思想和中国的哲学上,情况也是如此,《孟子告子篇》里边讲"心之官则思,"心脏的官能就是思想,这是孟子的话。而到了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王阳明,对心的认识依然如此,所以王阳明的学说叫什么?叫心学。就那么长的历史时期以来,我们的医学界,中国的传统的思想界,都把心认为是思想的器官。而正是"医中之圣"李时珍,他才明确指出,脑是元神之府,揭示了脑才是精神活动的总枢纽,推翻了几千年以来的那种错误观念。这个例子足以说明李时珍在医学上的贡献了。
  李时珍提出大脑才是人类的思维器官的观点,是对几千年来的中国人认识误区的一次彻底纠正,也是对中医医学理论的重大贡献,对于中医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李时珍对于中医的贡献还有哪些呢,《本草纲目》被西方称为"十六世纪中国百科全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王世贞曾经说过,《本草纲目》乃"格物之通典",世界闻名的"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就把《本草纲目》称为"十六世纪中国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涉及的无机物、植物动物数量在一千多种以上,好多人称李时珍为博物学家,也是恰如其分的。植物药、中草药,在《本草纲目》中占了六成,在这方面,李时珍多有创见,也有非常多的发现。我就介绍两个,李时珍对外来植物的引进、推广的研究。
  第一个例子,葡萄。我们今天生活当中,很多人都吃葡萄,但是大家应该知道,葡萄不是汉语,葡萄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在古代伊朗的语言当中,葡萄叫,但后来在古代汉语当中,把它翻译成"葡萄"。李时珍讲,"葡萄,《汉书》做蒲桃,可以造酒,《汉书》言,张骞使西域,始得此种。"所以我们看到,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参考了大量多的历史典籍,他在《汉书》当中,注意到这个史实,并且也注意到,葡萄可以酿酒。仅仅如此,李时珍还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他对这个《汉书》的记载不满足,他认为张骞通西域前,陇西(甘肃西部)就已经有葡萄了。为什么呢?因为李时珍发现,《神农本草经》里面已经把葡萄列为上品,认为葡萄是比较好的东西。所以李时珍还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药物学的知识,对中国的传统史籍提出置疑,提出新的见解。李时珍认为,大规模的在内地种植葡萄应该是张骞回来以后,但是并不等于说,葡萄是张骞出使西域,才带回来的。现在从好多考古的发现来看,从我们的史学研究来看,李时珍的意见是对的,在新疆,好多古代遗址当中,我们就发现有葡萄藤,而且在新疆,好多考古遗址当中都有。
第72节:三 本草耀神州(5)
  第二个例子,西瓜。西瓜也是我们今天经常要吃的,《本草纲目》对它的记载就非常地详细而有趣。李时珍讲,"按胡乔《陷虏记》言,乔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传入中国。今则南北皆有,而南方味稍不及。"李时珍指出,西瓜是从回纥那里来的。我们知道,在唐或者唐以前,西北有一支少数民族叫回纥,由于一场战争,有人在那里发现了西瓜的种子,就把它引进来,发展到明朝的时候,南北皆有,中国都已经有西瓜了,但南方的西瓜味道不及北方的。我是南方人,我长年在北京生活过,我知道,西瓜是北方的甜,我也可以告诉大家,北京的西瓜,没有新疆的甜。大家到吐鲁番去吃西瓜,会发现手是黏的,糖份更高,李时珍的记载非常地精确,可以和我们个人的经验相吻合。而李时珍更指出,"五代以前,浙东地区,已经有西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及中国耳",说只不过五代时候的西瓜,还不叫西瓜。当然可惜的是,李时珍并没有告诉我们,那个时候,浙东的西瓜叫什么瓜,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对这种植物类的研究,李时珍是研究得多么深入,多么透彻。
  中医的特色之一,就是植物、动物、矿物质、无机物等等都可入药,因此《本草纲目》不但对于植物有着精深的研究,同时对于动物也有着细致深入的观察,而对动物习性的研究,正是为了对其药用价值进行分析。
  《本草纲目》里边,有四百多种动物类的药,分为17类,李时珍对它们也做了非常细致、深入地研究和观察,纠正了许多持续千年的错误看法。李时珍是非常有科学精神的人,他亲自饲养观察,甚至亲自动手解剖这些动物。这就比起前人来掌握了更多的第一手的资料。我们都知道穿山甲,穿山甲主要是吃什么的?吃蚂蚁。可是中国古代人认为穿山甲是怎么吃蚂蚁的呢?中国古代人以为,它是靠身上的甲,穿山甲靠晃动甲来引诱蚂蚁爬过来,然后把蚂蚁吃了。正是李时珍通过解剖,才发现穿山甲是靠自己的舌头去吃蚂蚁的,直接用晃舌头把蚂蚁引过来,然后就把蚂蚁给吃了。在李时珍之前,没有这个认识。一直认为它靠鳞甲来起作用的。
  对牛和马,李时珍也有深入的研究。今天,我们生活在都市里,牛和马我们一般看不着,对它们没有什么切实的经验。如果大家到农村去,就会发现好多人非常容易分辨马和牛是不是病了。他们会讲,"马病则卧,牛病则立",马只要生病它就趴下了,而牛生病它反而是站着的。这根本就是李时珍的原话,或者是李时珍从民间汲取了这个智慧,记录到《本草纲目》里边,在民间流传,成为了大家挂在嘴边的日常的话。这是李时珍的一个研究。
  李时珍对鱼类的研究,也特别有意思。比如黄花鱼,我们现在很多人冬天要吃黄花鱼,李时珍就有这样的记载,"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延亘数里,其声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流取之,泼以淡水,接圉圉无力。初水来者甚佳,二水、三水来者,鱼渐小而味渐减矣"。每年四月份,黄花鱼就成群结队地从海洋里游过来,这群鱼的队伍要到几里路长,一起游过来的时候,发出很响的声音。所以打鱼的人怎么办呢?拿一个竹筒探到海底下去听,"嗡嗡"声来了,就表示黄花鱼来了,截流取之,全给兜住,几里路长的黄花鱼群,捕上来以后,要用什么办法让黄花鱼老实呢?那么多黄花鱼,活蹦乱跳还不把船给弄翻了吗?没关系,泼上淡水,只要一泼淡水,这个黄花鱼就没力气了,就会老老实实的。而且,第一批来的黄花鱼个头大,比较肥美,第二批、第三批的黄花鱼个子小了,鱼味也不行了,这是李时珍的记载。这个记载如果大家到舟山群岛,到浙江沿海去问那些渔民,都会得到印证,只不过今天的黄花鱼,当然没那么多了,今天如果要抓到一条野生的黄鱼,那是桌子上的顶级菜肴了。这是李时珍留下的关于黄花鱼的记载。
第73节:三 本草耀神州(6)
  李时珍甚至专门关注过金鱼,李时珍有记载,而就是这个记载得到了达尔文的高度关注。李时珍讲,从宋朝开始,中国人才有人开始养金鱼,那么金鱼怎么产籽?怎么变化,李时珍都留下了很详尽的记载,这是李时珍对鱼类的观察。
  《本草纲目》当然不可能跟农学没有关系,因为它里面有大量的动物药、植物药,那么李时珍在这方面,也留下好多有价值的资料。我举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茶叶。茶叶没有人不知道的,李时珍详细地记载了当时茶叶的产地。我们会发现,好多地方,今天不再以产茶出名,但在李时珍的时候是出名茶的。李时珍也指出,茶收税,始于唐德宗,也就是公元780年到805年,中国开始征收茶叶税。他还认为,"茶,一木尔",茶叶只不过是一种植物,但是对国计民生有很大的好处,因为它提供大量的税收。而在明朝的时候,"与西番互市易马",因为明朝马不够,要跟关外的少数民族换马,拿什么换呢?茶叶,这是李时珍的一个记载。
  第二,我还要提到葡萄,特别是葡萄酒。现在我们大家很提倡喝葡萄酒,适量地饮用葡萄酒对人的心脏,对人的血管都有好处。但是大家知不知道,葡萄酒在什么情况下是有毒的呢?李时珍讲,"葡萄酒有两样:酿成者,味佳,有如烧酒者,有大毒"。用葡萄酿造而成的葡萄酒,它刚酿造的时候,味佳,非常好;还有一种葡萄酒,它突然会像烧酒一样那么浓烈,有大毒。大家知道,饮用葡萄酒的时候,一般讲究的是开瓶,又叫醒酒,就是让酒醒一醒,接触氧气,让它把这个酒醒过来。开瓶以后,一般是当天必须喝掉,葡萄酒最好不要隔夜。隔夜以后的酒,第二天味道就变了,就会比较浓烈,再隔几天,葡萄酒就像烧酒一样,这个时候葡萄酒就不能喝了。所以,在欧洲饮用葡萄酒是有这个规矩的,打开以后喝掉,隔夜喝不掉的你不要喝,这不视作浪费,因为喝出病浪费更大。
  第三种,笋。我们有很多人喜欢吃笋,很多人也知道笋和竹子的关系。没有人会认为笋是树上结出来的,我们当然知道它是跟竹子有关系的。但是到底有什么关系?难道嫩一点的竹子,就是笋吗?不是的,李时珍告诉我们,"根下之枝,一为雄一为雌,雌者生笋。"竹子地下的根,在地底下的,分雌雄两类,雌的那个根才能生笋,雄的那根,怎么折腾也生不出笋来,这是李时珍的说法,大家去问老农,他们都知道这个。
  除此之外,《本草纲目》对于矿物类的药物,也进行了独到的考察和分析,特别是对于石油的描述和利用,要比西方早三百多年。而李时珍还有哪些研究当时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呢?
  《本草纲目》还有单独成立的一篇,就是晶石类,类似于我们的矿物。堪称十六世纪中国矿物知识的大全,最早引起西方学者关注的,正是《本草纲目》的晶石类。其中有关于石油的珍贵的描述。我们不能想象今天的生活如果没有石油,我们会怎么办?明朝正德年间,1506年到1521年之间,中国的官方开始由官方主导开采石油。可是大家知道西方发现石油,并且大规模开采是在什么时候吗?1859年。而中国在宋代时候就知道有石油,到明朝开始官方开采,而西方要到300多年以后,才开始去大规模利用石油。李时珍记载,"国朝正德末年,嘉州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沃之以水则焰弥甚,溥之以灰则灭。作雄黄气,土人呼为雄黄油,亦曰硫磺油。近复开处数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于井尔。"所以我们看到李时珍的知识是多么的广博,他注意到嘉州这个地方因为打井,不知道怎么就打到石油了,石油就出来了,李时珍注意到,石油如果着火的话,人们去泼水是不能灭火的。必须用灰泼上去火才能灭,如果用水浇的话,会越烧越烈?这个就是在《本草纲目》里面有记载的。
第74节:三 本草耀神州(7)
  更为可贵的是,李时珍还记载了铅矿工人的职业病,这在国际上都是很早很早的。李时珍记载到,"铅生山穴石间,人挟油灯,入至数里,随矿脉上下曲折斫取之,其气毒人,若连日不出,则皮肤痿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病而死"。铅矿,在山里边曲折蔓延有几里之长,铅都是一块一块地生在山石之间的,工人拿着油灯,顺着矿脉,在里边把铅给凿下来,如果人待的时间长了,这个气能毒人,铅矿这种气味就对人产生这种有毒的作用,时间长了皮肤萎黄,腹胀不能食,慢慢就死了。这个是符合铅矿的情况的。。
  上面讲的,还不足以涵盖《本草纲目》的全部贡献和价值,但是我想,已经足以让我们对药王、对医中之圣李时珍产生由衷的敬意,我们怎么能不为我们的民族拥有李时珍这样的人物而倍感自豪和骄傲呢?那么,李时珍是否有,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呢?从一个大的历史人物身上,我们后人总归希望学到,一些思考和研究的方法,能够运用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去,换句话说,也许我们并不是医生,也许我们也没打算成为医生,那么,李时珍也能够给我们什么启迪吗?答案毫无疑问是有的。有什么启迪呢?请看下一讲。
第75节:四 圣名传千古(1)
  【四 圣名传千古】
  李时珍遍尝百草,以身试毒,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博采众长,耗费毕生心血,完成了传世经典《本草纲目》。作为中医药学的集大成者,李时珍是如何搜集到一万多个药方的呢?他又是如何保证这些药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李时珍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李时珍如果不能在长期的行医和研究过程中摸索、探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科学研究基本要求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话,是不可能完成《本草纲目》这样的巨著的。而这正是李时珍留给我们后人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甚至可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曼陀罗花,在武打小说里经常出现,谁想算计别人,要麻翻他,就用曼陀罗花。曼陀罗花是一种有麻醉作用的药物,它当然不仅仅是武功不怎么行的那些大侠手中的武器了,在医疗当中也有它的用途。问题是,由于方言不同、记载各异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李时珍之前,中医药界好多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曼陀罗花了。后来李时珍到武当山访问药农,才重新判定了这味重要的药物。李时珍在当地了解到,原来在武当山叫做"风茄儿"的这种药就是曼陀罗花。为了判明曼陀罗花究竟有没有传说当中的功能,李时珍就拿自己的身体做了实验。传说当中,怎么来描写曼陀罗花的功能呢?"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意思是是这种曼陀罗花,如果人们一边笑一边去采,采完以后把它酿成酒,喝下去人就会笑,因为人是笑着去采它的;人一边跳着舞一边去采,采完了以后酿酒饮,喝完以后你会舞蹈,因为人是舞蹈着去采的。当然这证明它是有一种麻醉作用,有一种幻化作用的。神乎其神,那人们爬着去采,喝了它一吼就爬着?人们翻着跟头去采,喝了以后就翻着跟头?按照记载应该是这样的吧,那么李时珍的实验结果是什么呢?"予尝试者,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本草纲目》)。李时珍明确告诉我们,他尝过,李时珍去把它采来以后酿成酒,他用自己实验得出的结果是,必须喝到半醉半醒之间,还得有一个人,在李时珍面前哈哈笑,这个时候李时珍会跟着他哈哈笑;一个人在李时珍面前跳,李时珍也会跟着他跳,否则无用。就是说这个麻醉作用,必须有个外界的引导,并不像传说说得那么神。自己没试过,怎么会知道?但是试出事来呢?谁也不敢保证。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一直有一种说法,"神农尝本草,一日遭七十毒"。是说神农亲自去尝试各种各样的植物,一天被毒了七十回,因为他不知道这些植物有毒。这也就是说,传统医生的职业是有高度的危险性的,有些药物是必须拿自己的身体去做实验,去尝试。李时珍不只一次这么做过。
  神医李时珍遍尝百草,以自己的身体做赌注,一次次地试验各种草药的功用。在他所撰写的《本草纲目》中,共发现新药374种,记录药方11000多则。那么,这么多的药方,大多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第一个,何首乌的来历和特性。一般人都知道何首乌,在鲁迅的小说里就有何首乌。何首乌有什么特性?它是怎么来的?就是李时珍通过对古代史籍的考察而搞明白的。
  唐代有个僧人叫能嗣,这个僧人本名叫何田儿,姓何,58岁了,没有儿子,实在是痛苦不堪,就出家了。晚上睡在山野里,看见夜色里面有两株藤,相距三尺,这两株藤并不在一起,但是在晚上就相交相缠相绕,能嗣一看,觉得很奇怪,估计能嗣那个时候也饿了,就过去恶狠狠地把这两株藤的根给它挖出来,吃了。谁知这一吃,头发变黑,连生数子,而且父子的寿命都超过160岁,他的孙子就叫何首乌。那何田儿的孙子,名字就叫何首乌,就把这个秘方给透露出来了,我爷爷就是吃的这个东西,才有了俺,对吧?透露出来,我爷爷160岁,俺现在也一百多岁。原来这个藤的名字叫夜交藤,就是夜里交缠在一起的藤,而到了这个何首乌出来呢,用一个人名,替换掉了这个植物名,从今往后叫何首乌。何首乌这个人恐怕不是子虚乌有的,唐朝著名的思想家,和韩愈几乎齐名的李翱,曾经写过《何首乌传》,看样子是有这个人的。李时珍就利用这个美妙的故事,加上自己在医学上的实验,判明何首乌"益血气,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本草纲目》)
  李时珍断定何首乌是滋补良药,是黑发的良药。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好多染发剂都说是从何首乌里提炼出来的。但是说这个话的人,有多少知道这何首乌原来是个人啊?看看《本草纲目》就知道了。
  作为一个独具慧眼的人物,李时珍把"经史百家,俚谚民谣,稗官野史"中的零碎资料,有心的收集起来,加以综合分类判别,用自己的方法沙里掏金,从而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还有一个例子,一种糖叫做麦芽糖,不是咱们今天吃的蔗糖,我们小时候还有麦芽糖,现在估计不多了,这是李时珍在阅读一部古籍,叫《集异记》的时候悟出来的。古代的时候有一位将军,被箭射中了眼球,箭杆他给剪断了,箭头扎在眼球上,拔都拔不出来,箭头一直扎在眼球上,这个当然痛苦,这个将军并没有死掉,箭头就在眼睛上,很痛苦。有一天做梦,梦到一个胡僧,外国来的僧人,基本上就是西域那边来的僧人,告诉他用米汁,大米熬的粥熬的米汁,注入到眼球里,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个将军醒过来了,满世界地问,这样行不行。谁也不知道怎么注啊,你把米汁怎么注到眼睛里?注完了以后怎么办?不得要领,眼球上还插着一支箭,到处跑。终于有一天,有一个和梦里梦见过的胡僧相貌非常像的一个僧人来化缘,这个将军就告诉他这个梦,问他怎么办?这个僧人讲,很简单,你就拿那个麦芽糖这样东西,点一下,点一下眼球,然后呢,你把这个箭给拔出来。一试,果然拔出来了,而且不久伤口就好了,但没有说眼睛还有没有视力。李时珍就从此得到了启发,治疗箭伤,用这种麦芽糖。
  李时珍广泛地收集古药方,博采众家之长,《本草纲目》所记录的中草药种类之全、数量之广,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面对这么多浩瀚的古籍、以及民间秘方,李时珍又是如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呢?
  研究李时珍的一位非常著名的学者唐明邦教授,他将李时珍的科学研究方法总结为五个方面,"观察和实验,分类和比较,分析与综合,批判继承,历史考证。"
第76节:四 圣名传千古(2)
  他总结为五个方面。我想我还是有所重点的向大家做一些介绍。我举一个例子,染布的蓝靛水可以杀虫,还可以治疗噎疾,这也是李时珍从两则古代故事里领悟出来的。有一个故事讲,唐代有个僧人,老是噎,吃不下东西,几年吃不下饭,临去世前就对徒弟讲,我死了以后,你们把我的身体解剖一下,把我这胸腔打开看一看,看看里面是个什么东西,搞得我苦不堪言。这个僧人圆寂以后,他的徒弟就按照师傅的遗言,就对遗体进行了解剖,发现里面有条虫,取出来以后活蹦乱跳,神气活现,拿什么药去对付它,它都不死,还像吃了补药一样,精神更好了。拿水去浇它,它也不怕,把水喝干了,还待在那儿。有一个僧人正好在染布,一看拿它没办法,也气坏了,就顺手舀了一勺染布的那个蓝靛水往那儿一泼,这虫就死了。李时珍就从中悟出,原来染布的蓝靛水可以杀虫。
  此外,李时珍还引用了另外一个故事,说明这一点。有一个人极其倒霉,怎么倒霉呢?他喝醉了酒,一头扎到稻田里,喝醉了酒的人,一般口都比较渴,他就顺便喝了稻田里的水,这一喝把蚂蟥喝到肚子里了。这下就不得了了,喝下蚂蟥以后就腹胀,胸胀腹痛,面黄肌瘦,怎么也医不好。蚂蟥一直在肚子里,这个人也没辙。有一天,这个倒霉的人又外出,外出以后口渴,又找不到水,跑到人家看见有一碗脏水,咕咚咕咚喝了,谁知道,这次喝的是染布水,把肚子里的蚂蟥给杀了,从今往后肚子也不疼了。通过这两则故事,李时珍认定染布的蓝靛水,是有杀虫功效的。
  再经过长久的观察,李时珍就总结出来,靛乃蓝与石灰作成,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本草纲目》)。他发现,因为有染料和石灰的原因,所以靛有杀虫的功效。而李时珍由此还揭露了一般的道士、方士的一种把戏,比如民间经常有人噎着或者打嗝儿,吃不下东西,道士或者那些方术之士,经常会叫人去喝染缸里的水。往往喝了有奇效。但谁都不明白这个道理,认为这道士施了法术,实际上就是因为里面有蓝,有石灰。
  李时珍生活在明朝嘉靖时期,那时,皇帝笃信巫术,在深宫高墙之内,建起了缈缈的青炉,希望通过炼丹而羽化成仙,长生不老。在皇帝的影响下,百姓也都信奉巫术而远离了医术。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蒙昧的时代,李时珍却坚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耗费了毕生的心血著就了传世经典《本草纲目》。那么,这本书对巫术都有哪些批判呢?
  我们提到过,李时珍一辈子都在和迷信、方术做斗争,反对所谓的长生不老和炼丹成仙,在这一方面,李时珍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遗产。我也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第一,批判服菌桂可以长生的说法。道教的典籍讲,你只要吃这种菌桂,只要连吃七年,你就可以铁掌水上漂,可以步行水上,长生不死,有个人叫赵陀子,说他吃了二十年以后,这个人居然从脚底板底下长出好多毛来,每天可以走五百里,力举千斤。李时珍就根据他的医学经验,他承认菌桂可以"主治百病,善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本草纲目》)
  李时珍承认菌桂对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精神,一般人如果要服药,都可以不妨以这个打打底。但是,他对服菌桂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夸大了。
  第二,李时珍还批判服用水银可以长生的说法。我们知道,在炼丹术里面,对道家、神仙家来讲最重要的药物,就是水银。在我们的传说当中,秦始皇陵是注满了水银的,因为秦始皇要追求长生不老,因为神仙家认为经常服用水银可以成仙。李时珍对此当然是不认同的,"水银乃至阴之精,阴毒之物,无似之者,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本草纲目》)水银,是阴中之阴,最阴、最毒的东西。汉魏六朝以下,魏晋的时候,好多人希望成仙,就大量地服用水银。李时珍指出,这些服用水银的人,要么就是中毒残废了,要不就是死了,这是很有害的,这是李时珍用医学知识去批驳。
第77节:四 圣名传千古(3)
  第三,批判饮茶可以轻身换骨。茶叶当然是好东西,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喝茶,但是,按照好多神仙家的说法,饮茶的功效很大,可以轻身换骨,也就是说喝着喝着,你就可以飞起来。如果你坚持喝茶,你全身的骨头可以换一遍,叫轻身换骨,你就快成仙了。李时珍认为,"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本草纲目》茶是一种阴的东西,当然它能降火,它在这一方面是好的,但是对于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但是茶叶并不一定适用于一切人,尤其对于那些虚寒的、血气比较弱的人,如果长期地饮用茶叶,是会损伤脾胃的,会伤元气的,这些李时珍都不相信。这样的批评性的意见,在《本草纲目》里非常之多,都有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
  李时珍虽然批判道教中的迷信成分,但是对于道教中,传承了数千年的精华,却采取了吸收的态度。甚至他还从道教的传说中,感悟出了医学的道理。
  总之,李时珍的视野和心胸都极其开阔,又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坚强的意志、科学的方法,所以,他一般总是能够纠正前人遗留下来的错误,发现新的知识,
  《抱朴子》里边有个故事,说过去有个相国,叫张文蔚,他的花园里有个黄鼠狼洞,里边住了一窝黄鼠狼。有一天老黄鼠狼出去找东西吃,就把四只小黄鼠狼留在窝里,这个时候一条蛇爬进去,就把四只黄鼠狼给吃了,吃到肚子里,老黄鼠狼回来一看,发现洞里有蛇。那老黄鼠狼,阅历很丰富,不急,趴在洞口等着,等那蛇吃饱了,美滋滋地游出来的时候,老黄鼠狼一口就把蛇咬成两截,当然从蛇的肚子里,把四只小黄鼠狼给救出来了。救出来以后,马上就嚼了好多大豆叶,把大豆叶子给嚼烂了,敷在小黄鼠狼身上。不久,四只小黄鼠狼,活蹦乱跳,非常健康。李时珍就从这个历史故事当中,悟出大豆叶子可能是能够治疗蛇伤的。根据这个例子加以实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留下一个断言,"后人以豆叶治蛇咬,盖本于此"。(《本草纲目》)我们后来人,用大豆叶子去治蛇伤,大概根据就在这里。捣傅蛇咬,频易其差。捣烂了以后敷在伤口上,非常容易快速愈合,快速治愈。
  柏叶,吃这个叶子可以健身,长寿。李时珍也是从《抱朴子》里边悟出来的。《抱朴子》里面记载一个故事,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秦宫里面有个宫女名字叫什么呢?叫毛女,大概身上毛特别多,趁乱逃出了秦朝的宫殿,她吓坏了,跑到山里面去,没有东西吃。《抱朴子》的记载,有一个老公公就教她,说你没东西吃,我也没东西吃,于是就教她吃松树柏树叶,刚开始吃的时候,柏叶的味道非常苦涩。可是后来越吃就越吃出味道来了,慢慢也吃惯了,而吃了这个以后,不仅能充饥,而且冬天感觉不到冷,夏天感觉不到热。到了汉成帝的时候,有一个打猎的人,在终南山看见一个人,没穿衣服,身上长满了黑毛,跳坑越涧如飞,跳过山沟,跨过山涧的溪水,像飞一样,非常矫健,大家就秘密地把她包围住,把她逮住了,从这位黑毛女身上,那个时候应该是黑毛老太太,因为二百多岁了,李时珍得到启发,吃柏树的叶子有利于长寿。那么在《本草纲目》里的记载,李时珍就认可了柏叶的治疗功效,"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黑润鬓发"。(《本草纲目》),还有一个美发的功效。类似的故事,通过历史考证的方法,从民间的传说,历史记载当中,去发现新的药物、新的疗效,这在李时珍的整个行医生涯当中,焕发出一种出众的光芒和精彩。
  李时珍博览群书,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医药学经验,《本草纲目》代表了明代医药学的最高成就,至今仍然被奉为中医学的经典。然而,就在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的1578年,西方已经在进行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科技迅猛发展,现代科学已经在逐渐确立。那么,他们是如何评价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呢?
  当时到中国来传教的法国学者和传教士巴多明和汤执中,首先向法国学术界介绍了《本草纲目》的内容,怎么介绍的呢?大家无法想象。1735年,一部由他们出版的著作震惊了欧洲学术界,什么书呢?叫《中华帝国全志》,全面地介绍当时中华帝国的全貌,而其中的第三卷,就是节录《本草纲目》,在当时的欧洲学者眼里,《本草纲目》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国学术界的自然科学知识。所以,当他写一部书来介绍整个中华帝国的时候,毫无疑问,他要介绍中华帝国的自燃科学水平。什么方式最简单呢?他干脆就把《本草纲目》节录一段,作为整部书的第三卷。而由此《本草纲目》让欧洲的学者眼前一亮,打开了通往另一个宝库的一扇门,至于英国学者对《本草纲目》的反应,我想不会有比生物学家达尔文更好的例子,达尔文是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过根本性影响的,进化论的一个倡导者。达尔文对《本草纲目》赞不绝口,称它是"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也就是达尔文根本就不认为《本草纲目》的价值仅仅局限于药物学,或者医疗学,而是一部百科全书。达尔文在研究进化论的过程当中,有过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动物和植物在家养环境下的变异》。他是研究进化论的,所以他就要研究原来都是野生的动物、植物,如果放到家养的环境下,会发生什么进化,会发生什么退化,会发生什么变异,这是一篇经典性的论文。而这部文章里边,他引用的资料,就是李时珍收集的关于鸡的七个品种。李时珍在书里边,《本草纲目》里边,把当时各种各样品种的鸡都给罗列起来,讲它们之间的不同。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所收集的资料,对像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巨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李时珍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知识渊博,学养深厚,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具有突出的地位,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有没有一句简单的话,可以说明李时珍的,巨大的科学贡献?我想有。而且说这句话的人,拥有足够的权威,那就是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首席权威李约瑟。李约瑟曾经讲过,
  "李时珍达到了与伽里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所隔绝的、任何科学家所不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这句话有点拗口,换一种明白点的说法就是,李时珍是当时欧洲世界以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因为在当时,伽利略、维萨利,他们的科学传统已经在欧洲建立起来了,而李时珍是和他们隔绝的,而除了李时珍,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科学水准,这是李约瑟对李时珍的定评。
  我想研究李时珍的专家唐明邦教授有一段话非常好,可以用他来结束我们的李时珍篇,他说:"李时珍对后世的影响,除了医学、药学、博物学等方面,还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救死扶伤,与人为善的高尚医德,这些方面都给人以深刻印象,树立了学习的典范。《本草纲目》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第78节:附录一
  【附录一】
  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
  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窥其人,晬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谓予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炎皇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虽非集成,亦粗大备,僭名曰本草纲目,愿乞一言以托不朽。
  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禁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加惠何勤哉。
  噫!碔玉莫剖,朱紫相倾,弊也久矣。故辨专车之骨,必俟鲁儒;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予方著弇州卮言,恚博古如丹铅卮言后乏人也,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时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弇州山人凤洲王世贞拜撰。
  --《本草纲目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