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吗杂交过程染色体一定加倍吗

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CC远源杂交形成的后代,经 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 方法进行培育。 (2)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 ,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 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②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
试题及解析
学段:高中
学科:生物
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点击隐藏试题答案:
&& (1)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植物体细胞杂交 &&(2)AABBCD&& 14&& 42&& (3)无同源染色体配对&&&& (4)染色体结构变异
点击隐藏答案解析:
& (1)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植物AABB产生AB的配子,植物CC产生含C的配子,结合后形成ABC受精卵并发育为相应的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形成可育的后代AABBCC;还可以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AABBCC的个体。
找老师要答案
考拉金牌语文教师
考拉金牌数学教师
考拉金牌英语教师
大家都在看
热门知识点 & & &&
请选择你的理由
答案不给力
关注考拉官方微信植物体细胞杂交的遗传学原理是什么?是染色体变异,属多倍全育种吗?_百度作业帮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遗传学原理是什么?是染色体变异,属多倍全育种吗?
定义是在体外条件下,通过人工培养和诱导将不同种生物或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的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 应该不属于染色体变异,因为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变化.更不是多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是一种植物的幼芽或种子经过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后自身染色体加倍后导致的,而细胞杂交则是两个完全不同即遗传信息不同的细胞的融合另外,细胞杂交属细胞生物学,也不属于个体的杂交
原理:细胞膜流动性,细胞全能性 今天上学问了下老师,她说可以称作 细胞工程育种
原理是:基因重组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某种多倍体植株B.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中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D.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某种多倍体植株B.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中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D.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杂种细胞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C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高考生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多倍体育种的比较
高考生物学习 发布时间:
这是一篇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多倍体育种的比较的文章信息。我发布到上,和大家分享一下: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多倍体育种的比较1、两者的相同点是:都采用一定的方法,通过改变细胞或植株染色体的数目来改变遗传物质,从而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从中选育出符合人们要求的新品种。 2、两者的不同点是:①基本原理不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原生质体融合和组织培养。②方法不同。多倍体育种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加倍;植物体细胞杂交则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和组织培养得到杂种植株。③染色体由来和数目不同。通过染色体加倍得到的多倍体植株,它的染色体是原来的二倍,且来自同种同一个体。而通过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杂种植株,染色体是两个细胞中染色体之和,且一般来自不同种,如“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是白菜和甘蓝的染色体数之和。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多倍体育种的比较文章信息由会员网友提供。
全国各城市高考生物学习信息导航:当前位置:
>>>下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据此回答:(1)图中完成植物体细胞..
下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图中完成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是(填编号)_______。(2)在②过程中,可用的化学诱导剂是_________,可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若在容器中放置若干ab结构,诱导完成且假设所有细胞都发生了融合,然后经③过程,形成的d细胞的类型有_________种(这里仅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从中选出_________进行培养。(3)f称为_________,该植株具有_________。(4)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题型:读图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期中题
(1)①②③&&(2)聚乙二醇&& &振动、电刺激、离心&&& 3&&&& 杂种细胞(3)杂种植株&& & 双亲性状(4)不遵循&&&&& 因为只有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而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的过程不属于有性生殖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据此回答:(1)图中完成植物体细胞..”主要考查你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生物的遗传方式和规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生物的遗传方式和规律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2、过程:(1)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2)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生成。 (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4)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3、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知识点拨:1、体细胞杂交即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不管染色体数、基因组数还是染色体组数都采用直接相加的方法。若一植物细胞含有2Ⅳ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Aabb,另一植物细胞含有2M条染色体,2 个染色体组,其基因型为ccDd,则新植株应为四倍体,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2M,基因型为AabbccDd。 2、用该过程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有有性生殖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才符合遗传定律,而体细胞杂交没有此过程。3、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知识拓展:1、植物体细胞杂交包括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和杂种细胞培育成一个新植株的过程。融合的细胞有多种类型,必须经过筛选,然后才能培育出我们所需要的杂种植株。2、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无有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3、从杂种植株的染色体组成上看,染色体数目增加,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生物的遗传方式和规律:1、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组合定律。孟德尔通过的两次豌豆杂交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2、孟德尔实验的成功原因:第一,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第二,在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分析时,孟德尔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第三,孟德尔在进行豌豆的杂交试验时,对不同世代出现的不同性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和分析,并且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第四,孟德尔还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他在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提出了假说,并且设计了新的试验来验证假说,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第四个重要原因。注:孟德尔遗传定律是细胞核遗传的规律,细胞质遗传和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此规律。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紫茉莉枝条颜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所以都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3、细胞质遗传(即母系遗传)(1)典型实例:紫茉莉质体的遗传紫茉莉的叶片中有两种类型质体即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呈绿色;白色体:无色素、白色而紫茉莉的枝条有三种:绿色、白色、花斑色(绿、白相间),它们所含有的质体如下枝条类型和质体种类:绿色(叶绿体)、白色(白色体)、花斑色(叶绿体、白色体)(2)柯伦斯经过多年的杂交实验,其中“接受花粉的枝条”是母本,“提供花粉的枝条”是父本,由表中所列结果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无论父本是何种性状,F1总是表现出母本的性状,我们把这样的遗传现象称为母系遗传,也有学者称为偏母遗传。此后的许多学者在其他生物的杂交实验中,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如藏报春、玉米、棉花、天竺葵、菜豆的叶绿体遗传;水稻、高粱的雄性不育遗传以及微生物中的链孢霉线粒体遗传。(3)母系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我们知道在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来自母方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响晴的来自父方的细胞质,在受精时,精子只是其细胞核部分进入了卵细胞中,而来自父方的细胞质很少甚至不能进入卵细胞。因此,由受精卵发育成的F1,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所以在F1中,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遗传――细胞质遗传总是表现妯母本的性状,即母系遗传。4、母系遗传的特点(与核遗传的区别)(1)F1表现为母系遗传,即正反交的结果不一样;(2)杂交后代的表现类型无一定的分离比例(这是由于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生殖细胞中,同时,受精卵在有丝分裂形成新个体时,细胞质也是不均等分裂)。细胞质遗传:一株花斑紫茉莉是由一个受精卵经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的,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于细胞质的不均等、随机分配,导致有些细胞中只含有叶绿体、有些细胞中只含有白色体,有些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白色体,然后它们分别发育成绿色、白色和花斑枝条。细胞质遗传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NA)控制,而人体细胞内只有线粒体,无叶绿体杂交过程如下图:两种遗传病的概率计算方法: 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如下:
个体基因型的探究方法: 1.自交法:对于植物来说,鉴定个体基因型的最好方法是让该植物个体自交,通过观察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分析推理出待测亲本的基因型。 2.测交法:如果能找到纯合的隐性个体,由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即可推知待测亲本的基因型。 3.单倍体育种法:对于植物个体来说,如果条件允许,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根据处理后植株的性状即可推知待测亲本的基因型。 知识点拨:1、孟德尔实验的成功原因:第一,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第二,在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分析时,孟德尔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第三,孟德尔在进行豌豆的杂交试验时,对不同世代出现的不同性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和分析,并且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第四,孟德尔还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他在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提出了假说,并且设计了新的试验来验证假说,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第四个重要原因。注:孟德尔遗传定律是细胞核遗传的规律,细胞质遗传和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此规律。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紫茉莉枝条颜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所以都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2、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的位置任体细胞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或同一性状的相同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3、并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都自由组合。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自由组合,而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会自由组合。 知识拓展: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1.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与染色体上基因的对应关系 (1)分离定律中的一对遗传因子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2)自由组合定律中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2.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l)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发现相似题
与“下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据此回答:(1)图中完成植物体细胞..”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2955837728196681723102558800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