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金山镇镇长叫啥

苏长晓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苏长晓
江苏省赣榆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国&&&&籍中国性&&&&别男 苏长晓,男,1965年出生,江苏省赣榆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83年9月参加工作。
1983年9月--1987年7月 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专业学习;
1987年7月--1990年9月 先后任江苏省土肥站技术员、站长助理;
1990年9月--1992年5月 任江苏省赣榆县农业局土肥站站长;
1992年5月--1994年4月 任江苏省副镇长;
1994年4月--2001年12月 任江苏省赣榆县石桥镇副镇长、党委委员;[1]
2001年12月--2003年8月 任江苏省赣榆县金山镇党委副书记;
2003年8月--2005年3月 任江苏省赣榆县金山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2005年3月--2006年1月 任江苏省赣榆县金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2006年1月--2007年12月 任江苏省赣榆县金山镇党委书记;
2007年12月--2008年4月 任江苏省副县长、金山镇党委书记;
2008年4月--2008年12月 任江苏省赣榆县副县长、党组成员兼金山镇党委书记;
2008年12月--2011年3月 任江苏省赣榆县副县长、党组成员;
2011年3月--2012年3月 任江苏省赣榆县委常委、副县长、党组成员;
2012年3月--至今 任江苏省赣榆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连云港年鉴
赣榆县总面积1427平方公里,辖18个镇,435个行政村,总人口107.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59万人。200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80亿元,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2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6.98亿元,增长26.1%;第三产业增加值24.80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0.8∶36.1∶33.1。实现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增长57.1%,其中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1亿元,增长43.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2.8%提高到3.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8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24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7.16亿元和5.58亿元;贷款余额25.94亿元,比年初增加3.59亿元。
【农业】 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45亿元,增长11.7%。粮食种植面积70300公顷,总产量35.82万吨,小麦、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0%;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4010公顷,总产量5.38万吨。全年劳务输出19.5万人。
【工业】 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2.04亿元,增长27.1%;用电量3.27亿千瓦小时,增长2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25亿元,增长60.3%;利税2.01亿元,增长101.0%;工业产品销售率99.7%。新开工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7个。
【外经外贸】 实现进出口总额2406万美元,增长50.7%,其中出口总额2086万美元,增长42.1%。外经营业额3329万美元,增长58.0%。期末在外劳务人数2414人。新批外资项目71个、协议注册外资1.60亿美元,分别增长29.1%、45.5%。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3530万美元。
【基础设施】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13亿元,增长53.1%。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5亿元,完成高速公路赣榆出入口景观大道、金三角迎宾大道、黄海路东西拓长等重点建设项目,县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奠基,时代广场三期、深港步行街、&维多利亚商业城&工程基本竣工。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管道天然气开始供气。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4.6万平方米、亮化面积12.7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经济开发区、海洋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柘汪临港产业区和海头港产业区进行规划、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31亿元,开工建设各类公路82条,总里程370公里。完成海堤护坡2.2公里,开工建设56公里海堤达标土方工程。
【商贸流通】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8亿元,增长14.5%。城乡商品交易市场67处,成交额51.62亿元。新增私营企业580家、个体工商户5571户。
【社会生活】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431元,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78元,增长11.0%。固定电话和无线电话新增3.14万部,年末电信宽带用户8619户,增长48.7%。
【海洋经济】 全年水产品总量30万吨,增长22.4%;其中海水产品总量23.1万吨,增长18.8%。育苗业实现产值1.3亿元。涉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84.4%,其中紫菜出口占全省的1/4。
【畜牧业健康发展】 扎实开展禽流感、狂犬病等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饲养大牲畜10万头、生猪70万头、三禽1450万羽、特种经济动物180万头;建成苏太猪扩繁中心;新增太阳能猪舍4500间。
【工业入库税收大幅增长】 全部工业入库税收1.4亿元,增长53.9%。全年纳税过百万元工业企业15家,纳税过千万元工业企业3家,其中金山化工纳税额1700多万元。
【建筑业再创佳绩】 建筑业完成施工面积480万平方米,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94亿元,增长20.8%。共有4项工程获得&扬子江杯&省优工程;2项工程获得&玉女峰杯&市优工程;4项工程获得省级文明工程。
【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七年全市第一】 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4011人,连续7年蝉联全市第一,位居全省前列。职教对口高考成绩连续3年全市第一。教育设施全年投入5800万元,&六有工程&通过省验收,&校校通工程&全面开通,&两免一补&工作有序推进。职教中心通过省重点职业中学验收,被评为国家级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跑全国】 在全国率先创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滚筹式预缴费制度,经验被国务院在全国推广。3月和7月,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改水工作经验交流会、中国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论坛暨第七期全国卫生局长培训班分别在赣榆召开。
【承办苏北星火带第十次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建设现场会】 实施科技项目64项,完成投入2.3亿元。新批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批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项,组织申报专利27件。成功承办苏北星火带第十次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建设现场会。
【率先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 在全市率先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年计划生育率90%,人口自然增长率7.27‰。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成功举办第五届徐福故里海洋文化节,举办徐福研究讲座2期。举办&赣榆风情&文化广场活动23场;抢救性发掘东方红村汉墓1座;参加市少儿艺术节获一等奖2个;送书下乡4000余册,送戏下乡演出86场。投资300万元的县游泳馆投入使用;开展大中型体育健身展演10余次;国民体质监测3498人;县女子拔河队在全国第八届拔河锦标赛中获得两个级别的亚军。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宋口村建成省级生态村,厉庄镇谢湖村等10个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金山茶园等4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被评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门河药用植物观光园、厉庄有机茶果观光基地成功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年造林858公顷,森林覆盖率18.6%。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132个,净增就业人员4862人;发放失业保险金60万元、养老保险金5068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支出2406万元。全县2.69万人纳入城乡低保。发放救济救灾款物105万元;投入资金656万元,完成13个镇的敬老院建设。捐助轮椅280辆,安置800名残疾人就业。
【推进为农办实事工作】 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县77.36万农民参合,参合率90%;基金补偿237.26万人次、2641.6余万元。农村改水完成投资889.31万元,新增受益人口9.88万人。完成农村公路建设76条、309.7公里,改造危桥5座。投入资金633万元,完成2436户的草危房改造。认真执行免征农业税等税费改革政策。新增扶贫帮扶项目1158个,帮扶农户7149家,省市县三级共投入帮扶资金800余万元,落实小额扶贫贷款1500万元。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柘汪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赣榆县国税局、石桥镇东温庄村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青口镇中心社区获省&文明社区&称号。
&&& 青口镇是赣榆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文明镇、江苏省百家名镇。面积95.90平方公里,总人口17.2万人,辖33个社区、19个行政村。境内有两个省级开发区,一个民营园区,一个国家中心渔港,工业企业200余家。拥有全县惟一近海岛屿---秦山岛,海岸线7.5公里、滩涂3335公顷;建有全省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基地和全国首家海水养殖有机食品示范基地。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亿元,财政收入8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50元。青口镇是国务院首批沿海开放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单位&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 卢西村
镇 长 周家山
&&& 柘汪镇位于赣榆县东北部,面积75.25平方公里,海岸线11.8公里,耕地3533公顷,辖24个行政村,5.24万人口。200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89元,财政收入1407万元。科学规划
&连云港(柘汪)临港产业区&,进区项目6个。各类海产品加工企业30家,年加工生产海产品2.1万吨。颗粒加工企业150余家,年生产各类颗粒15万吨。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税收
1118万元,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出6.6亿元,滩涂和浅海域养殖实现翻番。被评为全国文明镇、省级文明镇、省级安全镇、省级信用镇、连云港市财政十强镇、市级文明镇、市贝类养殖之乡、连云港市乡镇党委发展之星。
党委书记 张永波
镇 长 李 康
&&& 海头镇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放卫星镇。204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辖区面积87.01平方公里,总人口8.04万人,辖29个行政村。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5亿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61.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57元。是连云港市&海淡水养殖之乡&、&蚕桑养殖之乡&。海头港列入连云港&一体两翼&发展规划,投资1.02亿元的海头渔港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在建设之中,由浙江中建置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7亿元的海头深水港建设,已完成前期准备。利用盐碱地规划建设10.3平方公里的马来西亚工业园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镇、市财政十强乡镇。
党委书记 张宜春
镇 长 黄兵叶
&&& 赣马镇位于赣榆县中部地区,是宋、元、明、清及民国的五朝县衙所在地。面积8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48公顷,辖36个行政村,总人口8.1万人。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96元。农业以&种养&为特色,构筑了万亩淡水及稻田养殖基地、万亩蚕桑养殖基地及万亩林草牧复合生态基地。有私营企业104户,个体工商业户1372家。被市表彰为&2005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乡镇"。
党委书记 秦泗洲
镇 长 赵厚峰
&&& 沙河镇位于赣榆县西南部,是省&新型示范小城镇&和&重点中心镇&。面积132.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36公顷,辖52个行政村,人口11.5万人。200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4.91亿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43元。规划建设400公顷宁波企业家项目集聚区,吸引内资2.2亿元,外资360万美元。沙河镇是省科技示范园,市远郊蔬菜基地,现有蔬菜面积4460公顷,温室大棚20000多个,实施&猪---沼---菜&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在全市推广。被市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先进镇&和&农村能源与生态农业建设先进镇"。
党委书记 毛太乐
镇 长 袁丽霞
&&& 墩尚镇是江苏省对外开放卫星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赣榆县的南大门。面积47.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4公顷,辖18个行政村,3.77万人。有&草莓之乡&、&泥鳅之乡&、&草帘之乡&的美誉。2005年新上外资企业3家,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实现工业用电量790万度,工业入库税金500万元。
党委书记 刘洪卫
镇 长 夏新宇
&&& 城头镇位于县城西18公里,面积66.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13公顷,辖26个行政村,人口4.81万人。2005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6万元,工业入库税金455万元。新发展私营企业26家,个体工商户262户,外出务工人员1.9万人。农业形成万亩蚕桑基地、2000公顷优质稻米基地。产业积聚区、民营经济小区初步形成规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5年度四级联动帮扶到户项目推进致富农民活动先进单位、农村草危房改造扫尾先进乡镇。
党委书记 金立谱
镇 长 张雷远
&&& 塔山镇位于赣榆县中部,面积79.18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5.88万人。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6万元。盛产优质稻米、杂粮等无公害农副产品。草柳编工艺品出口量居全省前茅。拥有陶土、瓷石等品种多样的矿产资源,塔山湖自然风景秀丽。被评为国家体育先进乡镇、省执行标准优秀乡镇、省安全文明乡镇、省体育先进镇、市级示范小城镇、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黄信业
镇 长 王永光
&&& 门河镇位于赣榆县城西15公里,面积51.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19公顷,辖17个行政村,3.54万人口,是全市著名的&中药材之乡&、&银杏之乡&。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亿元,财政收入3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48元。拥有民营企业40余家,内联到位资金7300万元。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花生、玉米、地瓜等,发展竹、柳、草、蒲等编织专业村6个,发展特色养殖户200多户。门河万亩药用植物园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党委书记 来凤彬
镇 长 董自芳
&&& 欢墩镇位于苏、鲁两省三县交汇处,327国道穿境而过。面积79.28平方公里,3.9万人口,耕地2235公顷,辖16个行政村,是江苏省最大的移民镇。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9元。是连云港市著名的&芦笋之乡&、苏北淡水养殖第一镇、连云港市最大的黑莓种植基地。兴建朱范工业园、欢墩工业园和临湖民营创业园。2005年,被市政府命名为经济持续发展&二十优乡镇&。
党委书记 李 滨
镇 长 钱奎军
&&& 班庄镇处于两省(苏、鲁)三县(赣榆、东海、临沭)结合部,面积91.67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5.4万人,是市政府命名的&石材之乡&、&茶叶之乡&。境内有山头35座,大小水库32座,地下蕴藏37亿立方米大理石、花岗岩。有始建于1941年的国家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抗日山烈士陵园,尚存&孔子相鲁会齐侯&遗址的夹谷山。万亩果茶观光园区已具雏形。拥有集体、个体私营企业542家。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69元。被评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古城村被评为全国&农村小康示范村&、&民主法制示范村&。
党委书记 李志鹏
镇 长 刘希聪
&&& 宋庄镇是&对虾养殖之乡&,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穿境而过。面积32.18平方公里,耕地1424公顷,辖12个行政村、3.35万人口。拥有天然深水不冻港---三洋港,有13公里海岸线,4000公顷潮上带,3400公顷潮间带,1万公顷浅海水域,10万平方米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厂,建成全国首家海水养殖有机食品基地。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5万元。被评为江苏省创建&百强示范乡镇工会&活动先进单位、市2005年度农民培训与劳务输出先进乡镇。
党委书记 陆振杰
镇 长 李利民
&&& 厉庄镇是省际边界山区镇,面积62.18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头12座,小型水库9座,辖16个行政村,3.47万人口。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1.9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35元。是省杂果基地、省科技示范乡镇、国家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点和江苏省文化先进乡镇、省社会治安先进单位。拥有江苏二龙山生态观光区,谢湖村被国家旅游局验收为&国家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农贸市场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予&国家文明市场&称号。2005年,获市乡镇经济增长二十优乡镇称号。
党委书记 卜庆平
镇 长 钟昌广
城西镇位于赣榆县城西郊,紧邻同三高速公路。面积49.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4公顷,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4.50万人。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4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87元。全镇有近30年的花卉苗木种植历史,已发展花卉苗木800公顷,拥有鲜切花及花卉苗木基地8个,共6大系列近300个品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花卉之乡&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 瞿世强
镇 长 张定成
&&& 石桥镇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赣榆县北部,拥有10多公里黄金海岸线。面积79.06平方公里,耕地3894公顷,辖23个行政村,6.40万人口。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71元。有连云港市最早纪念抗日史实的民族英雄碑&小沙东海战纪念碑&和龟山&泊船石缆&等人文景观。地下藏有丰富的榴辉岩(金属钛含量高)、黄砂等多种矿产资源。建有6000公顷10米等深线浅海域圈护养基地,2000公顷潮间带滩涂贝类和200公顷紫菜养殖基地以及潮上带万亩梭子蟹养殖基地。荣获&江苏省建筑之乡&,连云港市&新型小城镇&、&梭子蟹养殖之乡&、&连云港市治安安全乡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 徐继方
镇 长 闫洪凌
&&& 罗阳镇地处海州湾畔,204、310国道、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面积83.18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人口3.60万人。拥有滩涂2600公顷,耕地2554公顷。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8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74元。引进工业项目22个,投资过1000万元项目13个;实际利用外资430.44万美元。建有1230公顷咸淡水无公害高产高效养殖基地、670公顷标准化无公害稻田养殖基地,全省最大的高档次休闲垂钓中心和占地4平方公里的韩国工业园。荣获江苏省&文化先进乡镇&、&教育现代化乡镇&、连云港市&淡水养殖专业乡镇&等称号。
党委书记 邢先龄
镇 长 王济富
&&& 金山镇是东渡日本秦代方士徐福的故里,地处苏鲁交界,位于赣榆县北部,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面积66.43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4.64万人。形成特色种植栽培基地2700公顷,建成山芋、茶叶种植、鹌鹑、生猪养殖等&企业+基地+农户&八大产业链,被市政府命名为&果茶之乡&、&鹌鹑之乡&。2005年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亿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3元。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镇&、市&农业产业化先进镇&、&社会治安先进镇&、&农民培训和劳务输出先进镇&、&文明乡镇&。
党委书记 张永信
镇 长 苏长晓
&&& 黑林镇位于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面积88.73平方公里,耕地3692公顷,辖21个行政村,4.31万人口,是连云港市板栗之乡、红色旅游基地。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8万元。境内有风景秀丽的大吴山、刘少奇纪念地、符竹庭将军殉国纪念碑、紫金山天文台观测站。工业形成生化制品、食品加工、采石采矿、挂毯编织等多门类企业。被省农林局评为&绿色江苏建设先进镇&。
党委书记 苗运超
镇 长 魏本明
 &&&&&&&&&&&&&&&&&&&&&&&&&&&&&&&&&&&&&&&&&&&&&&&&&
(王维昊)赣榆县金山镇人民政府_赣榆县金山镇人民政府邮编_赣榆县金山镇人民政府电话
当前位置:& & & & &
赣榆县金山镇人民政府机构邮编机构邮编大全:
江苏省机构邮编:
连云港市机构邮编:
连云港市赣榆县 赣榆县金山镇人民政府省份城市区/县区号邮编
0518 222115 更多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机构邮编行政区机构区号邮编
0518 222100
0518 222100
0518 222100
0518 222100
0518 222100
0518 222100
0518 222100
0518 222100
0518 222100
0518 222100 更多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邮编行政区地址区号邮编
0518 222132
0518 222132
0518 222132
0518 222132
0518 222132
0518 222132
0518 222132
0518 222132
0518 222132
0518 222132 热门城市机构邮编
实用查询生活查询 商务合作(其他勿扰):QQ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建管所所长张明连大操大办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日公布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11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其中,江苏省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1.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兼市粮食局局长刘中华,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及2000元购物卡等礼品,受到党内严重警告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日公布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11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其中,江苏省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 1.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兼市粮食局局长刘中华,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及2000元购物卡等礼品,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免职和收缴违纪所得。
&&& 2.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工会主席孔维钧,2次违规接受教育装备供应企业宴请和礼品,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 3.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建管所所长张明连大操大办其子婚宴,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 4.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恩庆违规收受孔望山风景区管理处主任张军赠送礼品礼金,并多次安排张军为其报销个人餐费1.3万元,杨恩庆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张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 5.南通市海门工业园区卫生院院长顾永军、副院长周炎培,违规组织公款吃喝,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责令退缴违纪款6300元。
&&& 6.南通农村商业银行闸西支行行长赵建军违规用公款9500元购买商业预付卡,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责令退缴购买商业预付卡费用。
本文来源:
------分隔线----------------------------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撞枪眼上了。
本网站所有文章来自百度贴吧连心桥,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只是赣榆吧的搬运工。江苏省赣榆县金山镇_金山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7贴子:
江苏省赣榆县金山镇收藏
【概况】  金山镇地处苏鲁交界,位于赣榆县北部,距县城25公里,交通便捷,紧依204国首、242省道、“同三”高速穿境而过,距国际港口连云港70公里,连云港机场55公里,青岛国际机场200公里,陇海铁路60公里,兖石铁路18公里。金山镇21个行政村,总面积68.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亩,总人口4.7万。  【自然资源】  水资源丰富。八条路水库是全县第二大水库,年蓄水量1200万立方米。境内有龙王河、神泉河两条主干河流,水质清澈,水域面积宽广。  【人文旅游】  金山镇拥有众多的旅游开发项目,以徐福祠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和龟山、怀仁山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近年来,金山镇又引进资金1000万元,建成金山世纪园。金山世纪园依山傍水,云雾缭绕,集休闲、娱乐、服务于一体,四周绿树红花,空气清新,是一处生态旅游景点。为迎接中国赣榆徐福海洋文化节,全镇又多方筹资对徐福祠进行了修建改造,主动融入了县“山海祠”的旅游经济圈。  【综合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2.2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1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95.2万元,人均纯收入4596元  【工业经济】  工业投入2.13亿元,工业产值3.98亿元,工业用电量767.5万千瓦时,金五、金江、金山高发、连云港高发、金康、达柯拉六家企业名列全县税收前50强,全镇工业税收1010万元, 启用民资1.5亿元兴建民营创业园打造创业平台。  【农业经济】  金山镇依托金五、金韩等龙头企业带动了本镇及周边地区40万头生猪,300万只蛋肉鸡,5000万羽鹌鹑,3000亩有机茶园,2万亩甘薯,5万亩桑,5万亩杨木,15万亩花生,20万亩水稻,40万亩小麦,形成了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工业,以工促农、三产并进的强劲发展态势。与此同时,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共转移建筑与玩具加工等劳务人员13462人,其中县外转移劳动力9930人。  【对外开放】  金山镇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举全镇之力,强力突破,积极实施“瞄准苏锡常、紧盯浙沪鲁、放眼日美韩”的招商策略,大力度、高强度、快速度推进招商引资进程。2005年引进项目30多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3.5亿元,协议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实际引进外资230万美元,内联资金8000万元,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第三产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亿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600万元、贷款余额3000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80万元,集贸市场6个。  【社会事业】  学校8所、教师600人、在校生9800人;医院1所、医生50人、病床34张;有线电视入户率78%。  【城镇建设】  镇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建成区总户数5000户、建成区人口数25000人,建成区建房面积1600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500亩、人均住房面积34.5平方米。  【重点企业】  江苏金五食品有限公司、金韩食品、金康化工、金江丝绸、达柯拉海藻、金圆制杆厂、高发玩具礼品有限公司。  【特色产品】  金五粉丝、徐福茶、金韩食品、玩具  【乡镇名片】  江苏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连云港市“鹌鹑之乡”、“果茶之乡”、“建筑之乡”、“新型小城镇示范镇”。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赣榆县金山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