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问题餐厅第三集如图第三题

解:(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采用乙装置进行储气时,由于气体要留在集气瓶中,而水被排出,所以气体一定要从a管通入,才能将水排尽,否则无法达到储气的目的;(3)由于一氧化碳能燃烧,所以点燃或加热前一定不能混入氧气,否则有可能产生爆炸,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应先给装置通一会一氧化碳,从而排净装置内的空气,所以此时就可以通过A装置内石灰水的变化,判断一氧化碳是否能与石灰水反应,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再加装置进行实验;故答案为:(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a; (3)没有必要,因为在反应开始前,要先通一会儿CO排净空气,完全可以通过A中石灰水观察CO能否使石灰水变浑浊.分析:(1)依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解答;(2)依据贮气瓶是储存气体,所以要从短管进气,长管才能将水排尽;(3)依据该实验进行时应该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以排净装置内的空气进行分析.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还原氧化铜时的注意事项,属基础性实验知识考查题.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2003?衢州)课题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学习模式为: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案→解决问题→总结和评价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洗气瓶A中的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小余同学认为此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如图乙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a(选a、b填空)口通入.(3)小徐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进行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O的硬质玻璃管的左端再接入一个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来确定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小徐的设计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没有必要,因为在反应开始前,要先通一会儿CO排净空气,完全可以通过A中石灰水观察CO能否使石灰水变浑浊.
科目:初中化学
课题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学习模式如图,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l)实验过程中,洗气瓶A中的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2)小陈同学认为此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里,然后再处理.如图乙是设计的装置,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用排水法收集CO,贮气时CO应从a(选a&或b)口通入.(3)小陈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进行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先通入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O的硬制玻璃管的左端再接一个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请判断小余的设计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没必要,因为在反应开始前,要先通一会儿CO排净空气,完全可以通过A中石灰水观察CO能否使石灰水变浑浊..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解答题
课题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学习模式如图,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l)实验过程中,洗气瓶A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2)小陈同学认为此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里,然后再处理.如图乙是设计的装置,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用排水法收集CO,贮气时CO应从________(选a 或b)口通入.(3)小陈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进行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先通入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O的硬制玻璃管的左端再接一个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请判断小余的设计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衢州
题型:问答题
课题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学习模式为: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案→解决问题→总结和评价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洗气瓶A中的实验现象______.(2)小余同学认为此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如图乙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______(选a、b填空)口通入.(3)小徐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进行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O的硬质玻璃管的左端再接入一个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来确定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小徐的设计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______.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2012山西)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所示知识网络,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2)写出图中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物质C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
【思路分析】
(1)氧化铁是红色(或红棕色)的金属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铁盐和水,铁盐显黄色;(2)酸和碱之间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3)根据图示的C具备的条件:既可以和盐酸反应又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来回答.
【解析过程】
解:(1)氧化铁是红色(或红棕色)的金属氧化物,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即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是: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2)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之间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氢氧化钙是强碱,盐酸是强酸,二者之间可以发生中和反应;(3)根据图示可以看出C既可以和盐酸反应又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应该是一种(可溶性)盐.故答案为:(1)Fe2O3+6HCl=2FeCl3+3H2O;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2)Ca(OH)2+2HCl=CaCl2+2H2O (或HCl和任意一种碱);(3)(可溶性)盐,且和Ca(OH)2、HCl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Fe2O3+6HCl=2FeCl3+3H2O;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2)Ca(OH)2+2HCl=CaCl2+2H2O (或HCl和任意一种碱);(3)(可溶性)盐,且和Ca(OH)2、HCl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题是一道物质之间的鉴别和推断题,综合性较强,熟记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大.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1)CH≡CH&
(3)nCH2==CH—CH==CH2
解析:(1)C2H3Cl是一氯乙烯,联系C2H3Cl的反应条件,可反推知A应为乙炔,分子式为C2H2;由C2H3ClE,E必是聚氯乙烯
(2)依据题中信息,B物质必是C2H3CN,则BD的方程式为:
(3)依据题中信息,C物质必是C2H3—C2H3,即为1,3-丁二烯,则CF的方程式为:
nCH2==CH—CH==CH2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高二版(选修5) 学年 第25期 总第181期 人教课标版(选修5)
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实质是带负电荷的原子团取代了卤代烃分子中的卤原子,如CH3Br+OH-(或NaOH)→CH3OH+Br-(NaBr).
试填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溴乙烷与NaHS反应:________.
(2)碘甲烷与CH3COONa反应:________.
(3)碘甲烷、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合成甲乙醚(结构简式为CH3-O-CH2CH3):________,________.(提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科目:高中化学
卤代烃分子中的卤原子易与活泼金属阳离子结合,发生如下反应:R—X+2Na+X—R′R—R′+2NaX,R—X+NaCNR—CN+NaX。根据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完成有关问题:(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B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C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卤代烃分子中的卤素原子与活泼金属阳离子结合,发生下列反应: R—X+2Na+X-R′R-R′+2NaXR—X+NaCNR—CN+NaX根据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2)B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卤代烃分子中的卤原子与活动金属阳离子结合,发生下列反应:&&& 例如:R–X+2Na +X-R′R-R′+2NaX&&& R–X+NaCNR–CN+NaX&&& 根据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2)B→D的化学方程式(不必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 (3)C→F的化学方程式(不必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一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某同学欲用图一装置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如图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小刚想从A中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MnO2固体,其主要操作是____;②A中装置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答一点即可);③B中白磷能够在热水里燃烧的原因是____;④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⑤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⑥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乐乐题库
&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一中...”习题详情
22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59.9%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一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铁架台&;(2)某同学欲用图一装置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如图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小刚想从A中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MnO2固体,其主要操作是过滤&;②A中装置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控制反应速率&(答一点即可);③B中白磷能够在热水里燃烧的原因是与氧气接触&;④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⑤E中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红色&;⑥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一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某同学欲用图一装置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如图二)...”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3)①根据过滤操作分析.②根据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分析.③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④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⑤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分析.⑥根据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收集气体采用向上拍空气法分析.
解:(1)试管和铁架台都是常见的仪器,故答案:①试管&②铁架台;&(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答案:2KMnO4&&△&&&&K2MnO4+MnO2+O2↑(2分);(3)①过滤是分离固体过滤.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故答案:过滤.②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故答案:控制反应速率.③可燃物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且和氧气接触即可燃烧,故答案:与氧气接触.④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2分)⑤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答案:溶液由紫色变红色.&⑥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收集气体采用向上拍空气法,故答案: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本题综合考查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系统掌握熟练操作是关键.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一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某同学欲用图一装置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一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某同学欲用图一装置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如图二)...”主要考察你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1.二氧化碳无毒,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它是一种窒息性气体).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 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之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4.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高温?2CO5.二氧化碳与水被绿色植物利用,而进行光合作用的反应,合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灭火”、“呼吸作用”、“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或高炉炼铁”、“光合作用”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经常考查二氧化碳的前三个化学性质,以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有二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以及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与“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一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某同学欲用图一装置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如图二)...”相似的题目:
若将点燃的镁带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将继续燃烧,该反应的文字式可表示为:镁+二氧化碳点燃&氧化镁+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O2可有条件地支持燃烧反应生成的固体属于纯净物该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
小明同学在家里做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①图Ⅰ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蜡烛火焰熄灭.由此得出有关CO2性质的结论是&&&&、&&&&.并依此性质确定CO2的一个主要用途是&&&&.②当蜡烛熄灭后,在玻璃杯口迅速盖-块蘸有石灰水的玻璃片(见图Ⅱ).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片上的石灰水&&&&,写出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按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A的&&&&.(2)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和&&&&,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3)不能用硫酸制CO2,理由是&&&&(4)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5)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6)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一中...”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2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④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将CO2通入滴有酚酞的BaCl2、NaOH混合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小兵同学在参考书上发现,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到实验室里做了如下实验:将镁条用砂纸擦亮,点燃后迅速伸人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变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MgO)和一种黑色粉末(C).你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3下列分别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其中有错误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一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某同学欲用图一装置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如图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小刚想从A中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MnO2固体,其主要操作是____;②A中装置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答一点即可);③B中白磷能够在热水里燃烧的原因是____;④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⑤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⑥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一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某同学欲用图一装置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如图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小刚想从A中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MnO2固体,其主要操作是____;②A中装置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答一点即可);③B中白磷能够在热水里燃烧的原因是____;④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⑤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⑥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题餐厅第三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