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乙烯产量量过三十万吨的企业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吉化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建设的工业卫生监督管理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吉化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建设的工业卫生监督管理,吉化三十万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0:49:3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吉化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建设的工业卫生监督管理
官方公共微信尽管扁本身并无意主动意愿,但随着2016年台湾“立委”及…
全国咨询热线:400-600-小时) 业务咨询电话:010- 传真:010- 客服QQ: 客服电邮:
Copyright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运营公司:智研咨询集团
技术支持:茂名乙烯工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作者:谢建国
&&十一五&是我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对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挑战 ,国内大型石化企业围绕提高竞争力在结构调整、规模化经营以及科技开发创新方面必须力度大,措施实。茂名石化公司在我国石化工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其发展战略进行发展战略定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乙烯及其后加工是茂名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因此如何提高乙烯及其后加工的经济效益,提高乙烯及其后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茂名石化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本文试图通过对茂名乙烯公司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为该公司设计发展战略。
首先介绍国内外乙烯工业经营和发展状况,分析国内外乙烯产品市场及加入WTO对国内乙烯工业的影响,指出全球乙烯及其产品市场供大于求,中国是唯一一个尚未饱和的大市场,国内乙烯生产能力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一半以及加入WTO将在经济效益、市场占有率、投资风险等方面对国内乙烯工业造成影响,找出了茂名乙烯公司发展存在的机会和威胁。
&第二分析茂名乙烯工业公司在员工现状、生产技术素质、销售情况、财务状况等四个方面的状况,指出了该公司具有人员少、员工文化素质高、装置工艺技术先进等优势以及装置规模小、技术服务水平不高等劣势。
&第三通过SWOT分析,提出了茂名乙烯公司应采取发展型战略的构想,确定了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即规模从目前的38万吨/年扩建到100万吨/年。同时提出实施战略的步骤及保证实施战略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茂名石化 &乙烯工业公司&发展战略
The Tenth-1st &Five-Year-Plan& of China is the key period for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he domestic large-scale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are launching great stresses with solid measures in adjusting the mechanism, scaling up the managing activities as well as innovating and develop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 power. Maoming Ethylene Cor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t is more significant to research and orient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Ethylene and its derivativ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roducts in Maoming Ethylene Corp. So the main problem for Maoming Ethylene Corp now is how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profits in ethylene production and after- processing of ethylene,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 power of its products.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sis Maoming Ethylene Corp&s survivor environment inside out and come out with a desired strategy the companys future development using SWOT theory.
&First, introduction to the current ethylene industries and analysis of the market of ethylene and ethylene products around the world. Also analysis how it affects Chinese ethylene industries after China joined WTO. Currently ethylene and ethylene products are beyond the demand in other countries, China is the only country that still has a lot of demands. Ethylene manufacturing capacity in China can only satisfy half of the demands. After China joins WTO, we have to look at the cost-effective, market ratio and investment risk of ethylene industry from different aspects. This paper will find out th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ompetitions that Maoming Ethylene Corp. will face.
The second, Analysis the companys current situation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employees, technology, points that currently reside in the sales and finance. List the superior and inferior company.
THe third, Utilize of SWOT Maoming Ethylene Corp., define theory to provide strategy of expansion a clear expansion goal(from 380,000-ton -ton), and list the implementation detail for this strategy.
Key words: Maoming petrochemical;Ethylene I Development strategy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茂名乙烯工业公司隶属茂名石化公司,成立于日。其前身是茂名三十万吨乙烯工程指挥部。茂名三十万吨乙烯工程是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日,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广东省共同投资,依托茂名石化公司建设。工程包括10套生产装置,即30万吨/年乙烯裂解、10万吨/年高压聚乙烯、14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14万吨/年聚丙烯、10万吨/年乙二醇/环氧乙烷、10万吨/年苯乙烯、5万吨/年合成橡胶、15万吨/年芳烃抽提、5万吨/年丁二烯抽提、4万吨/年MTBE/、l. 5万吨/年丁烯一1装置。前7套生产装置分别从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引进,主要技术和设备达到九十年代水平。工程总体设计实行新厂新模式,工厂占地和定员大幅度减少。厂区占地160公顷,工厂定员不到3000人。
茂名乙烯工程建设实行工程总承包和建设监理制,1993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1996年8月乙烯装置建成投产,历时33个月,比合同工期提前3个月实现工程建设总目标。1997年生产乙烯30.5万吨,实现产量达标。1999年经过挖潜增效,能力由30万吨/年提高到38万吨/年,2000年~2004年连续4年乙烯产量超过38万吨的设计能力、到2005年6月装置投产后连续安全稳定生产75个月。工程建设和生产都创造了国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
茂名乙烯工程的建成投产,使茂名石化公司实现了由以炼油为主体,向以炼油为龙头,石油化工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转变,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炼油化工基地之一。茂名乙烯每年可生产塑料、橡胶、化工原料等产品100万吨,对改善我国石化工业布局、振兴石化支柱产业和繁荣广东地方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随着我国加入WTO,茂名乙烯公司既面临发展的机遇,又存在许多风险。国内原有各大乙烯生产装置(30万吨/年),在&八五&、&九五&期间大部分已经陆续完成第一轮或第二轮技术改造工作,结果均提高了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供了较多的化工原料,促使下游石化企业进一步发展,为市场提供了多品种的产品,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需要,还带动了石化企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世界上著名的跨国石油化工公司如Exxon、&Dupont、DowChemicals、Shell、BASF、BP、Bayer、ATOFINA等,纷纷在我国投资建立生产、研发和销售基地。资本、贸易、服务、技术等竞争要素的跨国流动,使得象茂名乙烯公司这样的国内石化企业不可避免地要承受跨国公司参与国内竞争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是茂名乙烯公司无法回避的双重挑战。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石化工业目前所生产的石化产品,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在品种和质量方面,都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2004年中国共进口合成树脂2131万吨,占国内总消费量的55.9%;进口合成橡胶109.5万吨,占国内总消费量的44%;进口苯乙烯、乙二醇占国内消费量的比例甚至高达70%。全年乙烯下游衍生物净进口量折合乙烯达到1100万吨(当量)。目前,中国石化产品50%以上是进口的,如果拿乙烯来计算,乙烯自给率只有36%。据预测,中国2005年乙烯当量消费量可能达到1880万吨,比去年增长率稍微高一点,将增长8.7%。2004年,中国5大合成树脂产量达到1745万吨,比上年增长13%。据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2005年中国5大合成树脂消费量将达3300万吨,较上年增长8.5%。现有的产品通用料多,专用料不足,也就是低档次产品多,高档次产品少。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急需大力加速发展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这也为茂名乙烯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工程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时机。因此,茂名乙烯公司应抓紧时机进行扩能改造,使其生产规模达到90 万吨/年以上的经济规模。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同志指出:茂名石化乙烯改扩建工作要抓紧时间,尽快进行,要抢在国外大乙烯开车前完工。
基于以上背景,及时制定出茂名乙烯公司工业的发展战略,对促进茂名乙烯公司工业的进一步快速增长,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战略的概念
企业战略由于其含义丰富在战略管理文献中有多种定义,必要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l、安德鲁斯(K.Andrews)的定义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认为,&战略是目标、意图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
2、魁因(J.B.Quinn)的定义
&美国达梯莱斯学院管理学教授魁因认为,&战略是一种模式或计划,它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策与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3、安绍夫(H.I.Ansoff)的定义
&美国著名的战略学家安绍夫认为,企业战略是贯穿于企业经营与产品和市场之间的一条&共同经营主线&,决定着企业目前所从事的、或者计划要从事的经营业务的基本性质。
4、明茨伯格(H.Mintzberg)的定义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教授明茨伯格认为,计划(plan)、计策(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和观念(perspective)构成企业战略的5P&S。战略是一种计划,是一种有意识的有预计的行动,一种处理某种局势的方针;战略是一种计策,是作为威慑和战胜竞争对手的一种&手段&;战略是一种模式,它反映企业的一系列活动;战略是一种定位,是一个组织在自身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战略是一种观念,它体现组织中人们对客观世界固有的认识方式。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史
&企业战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间经历了繁荣、衰落和重振的阶段,逐渐成为管理学中的重要名词和研究方向。本世纪初,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偏差控制与复杂管理,管理的形式是预算控制;50年代,管理的重点是预测与复杂性管理,管理的形式是长期计划;在60年代,管理的重点是战略推进与能力变革,管理的形式是战略计划;从70年代中期起,管理的重点转向战略的突变与适时反应,管理的形式也转向了战略管理。
西方学者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代表作是美国彼得.F.德鲁克的《管理实践》,该书在战术性决策和战略性决策之间作了区分,书中将战略性的决策定义为&为企业目标及其实现方法所进行的所有的决策&。今天众所周知的一个企业战略的关键问题&我们的业务是什么&也是德鲁克首先提出来的。
&60年代,经济自然增长,由于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比较简单,竞争不激烈,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集中在提高生产效率,不重视企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但一些管理学专家已经开始了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在C&I&伯纳德的《经理职能》一书出版后,A&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和H&I&安绍夫的《企业战略》也相继问世。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战略与环境的关系,认为战略、环境、组织之间必须相互适应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二是研究战略的设计制定过程,将战略内容区分为制定与实施两大部分,并提出了SWOT分析法,认为战略应自上而下由高层领导构思设计推行:三是研究战略的实施过程,把战略区分为公司级战略和经营级战略。
&70年代,企业经营环境剧烈动荡,对企业的长期目标的管理成为重点,因此形成了战略管理的热潮。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视野更加开阔,方法更加多样。这个时期,企业不仅仅重视计划制定,而且注重计划制定、实施和控制整个过程的管理。该时期的主要著作有:
&l、安索夫:1979年,安绍夫又出版了《战略管理》,系统地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模式,提出了外部环境、战略预算、战略行为等八大要素。
&2、麦尔斯和斯农:《组织的战略、结构与过程》是20世纪70年代另一本重要的著作,它以经验主义为基础更加系统地对战略管理进行了研究,整本书包含了(以前的)制度学家和(后来的)行为科学家的观点。该书涉及了大量行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提出了企业通用的战略如何产生及这些基本战略对协同战略的各个方面有何影响。
&进入8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管理理论异常活跃,涌现了&决策学派&、&经验学派&、&社会学派&、&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诸多学派。在美国管理界掀起了&管理软化&的热潮,企业纷纷重视起企业文化、管理作风等软性因素的作用,而把战略、制度、组织等硬性因素的重要性抛在一边。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对企业战略的冷落。当然,战略管理在80年代并不是毫无进步,这一时期战略管理研究者在行业竞争状况和企业竞争分析方面获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并对公司战略的执行问题有新的看法。如:海克斯与梅治鲁夫的《战略管理:整合的观点》一书提出对战略必要的计划步骤进行扩展;莱帕拍特的《创造股东价值:评价企业业绩的新标准》从财务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战略的问题:伊泰弥的《调动无形资产》一书则着重强调了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性,特别是人的作用,以及运用无形资产创造企业优势。
&到了90年代,企业的规模日益壮大,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管理幅度越来越大,使大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问题变得非常重要,企业能否灵活有效地综合利用内部资源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预测行业前景也变得更为必要,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就显得十分突出了。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说,没有战略的企业就象在险恶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穿行,最后很有可能迷失方向。
该时期的主要著作涵盖了对灵活性、全球联盟与全球网络、技术、技能和学习的研究。耐尔森与温特的《经济变革的进化理论》和派尔与赛伯的《第二次工业划分》最先提出了这些观点,但这两本书的内容与企业战略并不相关。前者研究的是企业生存技巧及环境对企业的选择和改造;后者研究的是企业通过联盟来加强自身能力的问题。这两本书提出了核心竞争力、学习、变革和灵活性等名词。该时期企业战略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应变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制定和实施企业经营战略,从而使企业在险恶的环境中不迷失方向并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出现战略脱节的情况下,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必须随时注视经营环境的变化,寻找可能出现战略脱节的信号,并仔细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问题,多问一问&如果出现了某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办?&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赢得战略上的优势,为未来做好准备。
企业战略理论学派
企业战略按各理论观点和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设计学派、竞争战略学派和资源配置战略学派。
L、设计学派
设计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主题是确定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些这些目的而制定的方针、计划所构成的模式。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
2、竞争战略学派
竞争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关键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
3、资源配置战略学派
资源配置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资源配置,通过策划、研究未来的资源配置及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去指导和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一切重要问题。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战略学家安绍夫。
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有很多,现将我认为比较重要且经常使用的理论简要介绍如下。任何战略包括三部分:战略分析,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战略分析部分:西方主流战略思想主要在战略分析部分,例如,迈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理论分析行业竞争状况,回答的是企业可以(might)做什么;用SWOT分析来分析企业内部竞争力与外部环境关系,回答的是能够(can)做什么。战略规划部分:基于企业价值链的分析,回答的是企业做什么才能取得竞争优势、实现未来的目标。战略实施部分:基于管理流程的实施模型,回答的是企业如何做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过程
研究的内容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对茂名乙烯公司工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首先介绍国内外乙烯工业经营和发展状况,分析国内外乙烯产品市场及加入WTO对国内乙烯工业的影响,指出全球乙烯及其产品市场供大于求,中国是唯一一个尚未饱和的大市场,国内乙烯生产能力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一半以及加入WTO将在经济效益、市场占有率、投资风险等方面对国内乙烯工业造成影响,找出了茂名乙烯公司发展存在的机会和威胁。
其次分析茂名乙烯工业公司在员工现状、生产技术素质、销售情况、财务及筹资状况等四个方面的状况,指出了该公司具有人员少、员工文化素质高、装置工艺技术先进等优势以及装置规模小、技术服务水平不高等劣势。
最后通过SWOT分析,提出了茂名乙烯公司应采取发展型战略的构想,确定了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即规模从目前的38万吨/年扩建到100万吨/年。同时分析了实施战略的必要性,提出了保证实施战略的具体措施。
1、&资料分析法&本人目前在茂名石化工作,对茂名乙烯公司生产经营的现状,包括
生产的工艺技术、人力资源情况、财务状况、销售情况都了解得比较清楚。本文查询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先进乙烯的各项指标与茂名乙烯进行对比,通过综合的分析,得出茂名乙烯那些方面具有先进性,存在那方面的不足,目前茂名乙烯公司生产经营机制是否科学。
2、访谈法&本文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企业内部情况,采用了访谈研究法,对企业的高层领导、中层干部和基层职工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本人对茂名乙烯公司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都有了更为全面、系统的了解。
&&& 3、SWOT分析法 本文采取SWOT矩阵分析的思路,研究茂名乙烯应采取那一种发展战略。
(1)SWOT分析法的含义
&& 1)SWOT概念的形成
企业发展策略选择是企业行动的最高准则,企业发展策略的选择要考虑诸多因素并要经过复杂的形成过程。研究专家希冀寻求一种方法:降低形成策略的复杂程度,而得出一种简单的思维架构,从架构中找出形成策略的主要考虑因素。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安德鲁斯为此提出SWOT概念,认为企业策略选择应重点研究哪些是企业未来成长的机会(opportunities),哪些是威胁(Threats),然后再分析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a)与劣势(Weaknesse)。
2)SWOT分析法的内涵
所谓SWOT分析法,就是决策者应在自身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机会、威胁的动态分析中,确定生存发展战略的一种有用而简单的决策方法。旨在让企业的战略选择,既能取长补短又能掌握机会,同时避免威胁。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通过调查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自身主要优势、劣势因素以及外部环境机会、威胁因素罗列出来排列成矩阵,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SWOT分析法也称之为&道斯矩阵&分析法
&&(2)SWOT分析法的理论模型
1)环境与因素分析&&&&&&&&&&&&&&&
表1 环境与因素分析
分析的主要目的
机会、威胁
优势、劣势
企业外部机会是指环境中对企业有利的因素,企业外部威胁是指环境中对企业不利的因素。这是影响企业竞争或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障碍。
2)道斯矩阵(SWOT分析法)
&&&&&&&&&&&&& &&&&&表2 道斯矩阵(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将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同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加以对照可一目了然,又可以从内外环境条件的相互联系中作出更深入的分析评价。表中:
I一发展型战略:内部、外部条件都非常好,宜大力发展; Ⅱ一扭转型战略:外部条件很好,内部有问题,要把握机会,调整方向; Ⅲ一防御型战略:外部、内部条件均不如意,不能进攻,也无力扭转; Ⅳ一多元经营战略:内部资源丰富,外部有威胁,为分散风险而实施的战略。
本文立足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企业的行业结构分析中,采用了迈克尔.波特的五种基本竞争力模型,对企业主营业务的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在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中,本文运用了企业组织学、财务管理、管理学等方面的科学分析方法,对企业内部条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剖析。最后采用企业内部战略因素评价矩阵SWOT分析法等战略管理分析手段,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战略要素进行综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保证实施战略的具体措施。
茂名乙烯公司外在环境分析
国外乙烯工业环境分析
世界乙烯工业的现状及需求预测
乙烯工业作为石油化工的基础,在石化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目前约75%的石化产品用乙烯作原料,并且它众多的副产或联产品也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重要原料。乙烯需求的增长直接受经济增长的拉动,而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将直接推动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
1、 乙烯供需现状
&2003年尽管建成投产2套乙烯装置(伊朗国家石化公司位于伊玛姆港地区的52万吨/年装置和卡塔尔Q&Chem公司位于Mesaieed地区的50万吨/年装置),但由于北美地区关闭多套乙烯装置,因此该年度全球乙烯产能净增长仅为134万吨/年,是近20年来增长最少的一年。截至日,全球乙烯产能为11 078万吨/年.
&2003年,中东和亚洲地区(为便于讨论,文中亚洲均不包括中东地区)乙烯产能增加量均超过了100万吨/年;西欧地区通过扩能改造,也增加了50万吨/年以上;中东欧(包括前苏联)和南美也有少量增长;但北美地区下降的幅度较大,净减少142万吨/年.就年增长率而言,中东地区最高,其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0%,预计未来几年的增长率仍将超过10%。未来大多数的乙烯产能增长将来自于亚洲和中东地区。年底全球各地区乙烯产能增长状况见表3。
由于连续2年全球乙烯产能增幅都很小,而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乙烯需求稳步增长,因此2003年乙烯装置开工率有所提高。2003年全球乙烯产量达9 750.9万吨,同比增长2.6%。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2005年度乙烯装置开工率还会进一步攀升。短期内全球乙烯需求的增速将超过产能的增速,这将有助于维持或进一步提升乙烯生产商的利润。年全球各地区乙烯产量增长情况见表4。
表3 年全球各地区乙烯产能增长 万吨/年
1996&2003年年均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石化咨询公司的多客户报告(2004年)
表4 年全球各地区乙烯产量增长情况 万吨/年
1996&2003年年均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石化咨询公司的多客户报告(2004年)
从表2可以看出:全球乙烯产量以稍高于产能的速度增长,其中,中东和亚洲地区的增
幅最大,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9%和7.4%。由于北美地区乙烯产量增长缓慢,到2003年亚洲和北美地区的乙烯产量已不相上下了,2004年亚洲产量已超过北美,全球乙烯生产格局将实现由&美亚欧&三足鼎立向&亚美欧&三足鼎立局面的转变。
2003年全球乙烯总消费量约为9 775万吨,供需基本平衡,主要用来生产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乙二醇等。其中聚乙烯消耗的乙烯最多,2003年为5 630万吨,占全球乙烯总消耗量的57.6%。目前全球乙烯市场仍维持北美,亚洲和西欧三 足鼎立的局面。乙烯产品的地区间贸易量很小,2003年亚洲地区净进口乙烯约36万吨,基本来自于中东地区的出口。但乙烯衍生物的进出口贸易异常活跃,北美和中东地区大量出口乙烯衍生物,其中中东地区聚乙烯产品的出口依存度高达70%,亚洲是主要的进口地区,特别是中国大陆。
2、乙烯供需预测
根据SRI咨询公司的预测,年,全球乙烯产能仍将保持年均3.9%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08年全球乙烯产能将增长到13 500万吨/年.年的年均增长率将下降到2.7%,预计2013年将增长到15400万吨/年。各地区的增长速度相差较大,中东和亚洲地区将有多套大型乙烯装置建成投产,因此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预计年年均增长率仍分别高达12.6%和5.0%.
目前亚洲乙烯装置的开工率高达97%,个别国家甚至超过100%.在未来中东大型乙烯装置建成投产的冲击下,2008年该地区的开工率将下降到91%左右,接近于世界平均开工率.预计年全球乙烯产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7%,2008年达到12 300万吨;年年均增长率为3.1%,2013年达到14 300万吨。
&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亚洲市场将成为今后乙烯工业激烈竞争的市场.预计到2005年,亚洲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乙烯消费地区,约占全球总需求量的28%。中东地区将继续吸收大量投资,预计2010年前将投产12套大型乙烯装置,新增乙烯产能约1 200万吨/年,生产的乙烯及其衍生物主要出口到亚洲和西欧。
世界乙烯工业未来发展趋势
1、乙烯工业呈周期性发展,预计年将出现下一个生产能力增长高峰
影响乙烯生产能力增长的基本因素是世界供需平衡的变化,影响需求的宏观因素是世界经济的变化状况,而影响供应的则是投资的活跃程度。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使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当全球经济景气时,乙烯需求旺盛,供应紧张,毛利上升,开工率提高,投资活跃,随后将进人乙烯生产能力快速增长期。随着投资量的增加,生产能力增长过快,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开工率下降,利润显著回落,投资积极性下降,导致新建项目搁置、延迟或取消,从而进人慢速增长期。
世界经济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复苏以来,目前仍呈继续回升态势,预计未来2一3年内仍将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经过2002年和2003年的低速增长,乙烯的供应状况已偏紧,装置开工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随着新建乙烯项目的陆续投产和扩能改造项目的加速进行,世界乙烯生产能力预计将在年迎来又一个快速增长的高峰期。据统计,年,全球将建成投产8套大型乙烯装置,总生产能力高达630万吨/年。按照近年来的经验,扩能改造新增乙烯生产能力一般都高于同期新建投产生产能力,因此初步估计2005 - 2006年将有可能新增乙烯生产能力1 200万吨/年,与年新增生产能力不相上下。
2、中东地区新增乙烯生产能力对世界乙烯工业的影响不容忽视
根据CMAI的分析,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将增加4 700万吨/年。2010年前,北美、西欧和日本没有新建乙烯装置投产,新建装置将集中在具有原料及其他成本优势的中东地区和乙烯需求快速增长的亚太地区。年,中东地区将再新增乙烯生产能力1 200万吨/年左右,其中沙特可能投产3套乙烯装置,生产规模均达100一140万吨/年,伊朗则考虑新建6套乙烯装置。年世界各地区新增乙烯生产能力如图1所示。&&&
图1&年世界各地区新增乙烯生产能力
随着中东地区新建大型乙烯装置的投产,该地区占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的比例将稳步上升。年,中东地区乙烯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0.4% , 2003年增长到948万吨/年,占世界的比例也从19%年的6%上升到2003年的9%。预计2003 - 2008年,中东地区乙烯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率仍将高达12. 6%,占世界的比例还将进一步上升到2008年的13%。中东地区新建乙烯装置规模大,且拥有廉价的原料优势,因此其竞争优势明显,产品将出口到亚太、西欧甚至北美地区。该地区新一轮乙烯及其衍生物扩能计划将对世界乙烯工业产生深远影响,竞争将加剧。
3、炼化一体化趋势将继续下去
由于炼化一体化将产生协同作用,使炼油和化工获得双赢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炼化一体化趋势明显,目前已形成了一大批炼化一体化基地,如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日本东京湾地区、新加坡裕廊岛和比利时安特卫普等。2003年,美国墨西哥湾地区占美国总炼油能力的43.8%,占美国总乙烯生产能力的95%。未来我国杭州湾、渤海沿岸地区等也很可能成为大型的炼化一体化基地。
4、乙烯生产格局将由&美亚欧&向&亚美欧&转变
近年来,北美地区乙烯产量增长缓慢,需求低迷,而同期亚太地区的乙烯生产和需求都得到了高速发展。2003年,亚太地区的乙烯产量和需求量都已接近于北美地区,预计年将全面超过北美地区,世界乙烯生产和消费格局将实现由&美亚欧&三足鼎立向&亚美欧&三足鼎立的转变。因此,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乙烯生产商激烈争夺的市场。
5、新建乙烯装置将更趋大型化
装置大型化是世界乙烯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据统计,年全球将新建17套大型乙烯装置。合计新增生产能力将达到1387万吨/年,平均规模将达到82万吨/年,远高于目前世界乙烯装置的平均生产规模。尽管目前运行的规模最大的乙烯裂解装置是诺瓦化学公司在加拿大的127万吨/年装置,但是中东已在规划规模高达150万吨/年的装置,有些公司甚至在研究180万吨/年乙烯装置的可能性。
国内乙烯工业环境分析
我国乙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1996年3月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乙烯工业已经被列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快乙烯工业的发展,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乙烯工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方面将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是由它的产品对生产和生活所起的作用,以及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所决定的。
首先,乙烯产品广泛应用用于农业、轻工、纺织、电子、机械、建材、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合成树脂和塑料及合成橡胶等乙烯产品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以农业为例,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离不开农用薄膜。同时,乙烯产品可替代许多天然材料,如合成橡胶可替代天然橡胶,塑料可替代木材等,因此,大力发展乙烯工业既可支持农业的发展,又可节约大量农业资源。此外,乙烯产品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与乙烯产品越来越密切。
其次,乙烯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纵向带动和横向联系效应,从产业的长期发展规律看,乙烯产业能够引导、带动其它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乙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生产设备、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现代化管理计算机集成系统等必须先进、可靠,这就要求相关产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乙烯工业需要,因此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同时乙烯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求相关产业为其提供足够的设备,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又促进了乙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乙烯工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近几年乙烯工业的资金利税率和产值利税率都分别在20%和15%左右。仅次于烟草加工业,是第二利税行业。从近期看,乙烯工业处于发展时期,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但从产业发展的长期规律看,乙烯企业是资金的供给方,可较快地积累资金。
我国乙烯工业现状
中国的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比较晚,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很快,截至2004年底,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已达606万吨,在世界上位于美国、日本、德国和沙特之后,居第五位。
目前我国共有乙烯生产企业16家,大中小装置并存,共计18套生产装置,分布在12个省份。与布局相对集中的美国(墨西哥湾)、日本(东京湾)、德国、韩国和比利时等国家相比,我国乙烯装置分布较为分散。我国2004年乙烯产量为626.49万吨,较2003年的611.8万吨约增长了2.4%。2004年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及产量见表5。
表5&2004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及产量&单位/万吨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公司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公司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
中国石化茂名炼油化工公司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
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
中原石油化工公司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
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
北京东方石化公司
辽宁华锦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经济数据快报(2005年1月)
为改变国内乙烯供需缺口较大的局面,提高国内生产装置的装备水平,我国在&十五&期间批准合资建设了几套新的乙烯装置,新增乙烯生产能力约600万吨(见表6);同时,对现有乙烯装置进行全面改造,预计改造后新增乙烯生产能力410万吨(见表7) 。
表6我国乙烯在建及拟建项目 单位:万吨
计划投产时间(年)
广东惠州乙烯
扬子一巴斯夫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经济数据快报(2004年9月)
表7 我国乙烯生产装置改扩建计划 单位:万吨
计划投产时间(年)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
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
辽宁华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经济数据快报(2004年12月)
如果以上新建和改扩建乙烯项目均能如期实施,那么到2005年底,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888万吨,2010年将超过1600万吨。
国内乙烯需求分析及预测
受乙烯的物理性质(沸点 -104℃)所限,乙烯运输困难、运杂费较高,所以长期以来进口量很小,并且基本是以一级和二级衍生物的形式进口。一般将这些产品的进口量换算为乙烯当量,采用乙烯当量消费量来评价国内乙烯实际市场容量。目前,我国进口量较大的乙烯下游衍生物品种主要有:聚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乙二醇、ABS
(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物)和环氧乙烷等。
虽然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增加很快,但长期以来我国乙烯的消费增长速度还是高于产能的增长速度。2004年我国乙烯当量实际消费量约为1727万吨,较2003年约增长10%,进口乙烯下游产品折乙烯当量消费量约为1100.53万吨,国内产品自给率只有36% 左右。我国在乙烯消费结构方面与国外类似,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2003年这方面的消费量为880.8万吨,占总消费量的56.1%;其次为生产聚氯乙烯和乙二醇,两者分别占总消费量的19.7%和14.5%。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乙烯消费的主要推动力仍是生产聚乙烯和乙二醇等产品。
据国内外多数权威经济学家和机构预测,未来2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GDP总量将比2000年翻两番,即在此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维持在7.2%以上。而石化行业利润与GDP变动呈正相关关系,经济的快速增长将带来国民经济各领域对合成材料和有机原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和乙二醇等)的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未来我国乙烯市场容量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与2010年我国可能达到的乙烯生产能力相比,市场仍将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未来10年我国乙烯消费需求预测见表8
表8&年我国乙烯当量消费预测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经济数据快报(2004年5月)
中国乙烯工业存在问题
1、布局不合理,过于分散
我国乙烯联合装置布局过于分散,资源不能共享。18套乙烯装置分布在15个城市,对石化工业整体布局缺少总体考虑。每上一套乙烯,需要相应的辅助系统,如港口、铁路、公路、供电、三废处理等系统,投资巨大。如果在某一区域建多套乙烯,资源可以共享,节省投资,检维修队伍也可以共用;产品连网,还能增加生产灵活性。某些副产品,如碳五、碳九等可以集中加工处理,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最终实现投资主体多赢的局面。&&&
目前,我国华东、东北和华南三地区拥有乙烯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34%,28%和17%,合计接近80%,但乙烯消费需求则主要在华东和华南。以聚乙烯为例,这2个地区消费量占全国聚乙烯消费量的65%,相对消费比例而言,乙烯生产能力在东北地区比例较大,而华南地区相对较小。这反映出我国乙烯布局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2、装置规模小,达不到规模经济
&我国现有18套乙烯装置中,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以上的只有7套,其余为20万吨/年左右。实践证明,乙烯装置规模越小,单位产品投资越大,加工成本越高,产品结构单一,综合利用率低。
&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乙烯经济规模,70年代是30万吨/年,80年代是45万吨/年,90年代是60万吨/年,目前是80万吨/年以上。据统计,2001年世界乙烯平均规模为42.7万吨/年,美国为65.4万吨/年,韩国为49.2万吨/年,沙特阿拉伯为80.7万吨/年,而我国平均规模2001年25万吨/年,万吨/年,远低于世界平均规模水平。目前世界上最大单线乙烯装置是2000年投产的诺瓦在加拿大艾伯塔的127万吨/年乙烯装置。
美国KBR公司认为乙烯成本随着装置规模的增大而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表9给出了以30万吨/年为基准的乙烯装置规模与投资的关系。
表9 乙烯装置规模与投资关系
装置规模(万吨/年)
万吨乙烯投资,%
&由表9可以看出,60万吨/年乙烯与15万吨/年乙烯相比,每万吨乙烯投资节省26. 9% ;
120万吨/年乙烯与60万吨/年乙烯相比,每万吨乙烯投资节省11.6%。
由于规模、原料、投资等问题,我国20万吨/年以下小乙烯投产后效益一直不太理想,有些甚至连年亏损。
加入WTO对国内乙烯工业的影响
1、经济效益可能受到较大冲击
虽然乙烯工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也是优势产业之一,但是,把国内乙烯工业放到国际范围中比较,尤其是面对国际石化工业大型跨国公司购并和联合后形成的全球性集团,国内乙烯工业因其资金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反而处于弱者地位,而且缩小技术和资金差距的难度很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整体上的竞争优势。1998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资产利润率都不到1%,远远低于国外石油石化大公司8%的水平,清楚地表明了当时我们国际竞争力的虚弱,难以抵抗更强烈的竞争冲击。由于中石油、中石化的成功改组上市,资产状况和资产盈利能力得到极大改善,大大增强了应对WTO挑战的能力。但是,加入WTO后,国内乙烯工业将面临新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更为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关税减让、取消配额许可证、以及给予外国公司贸易权和分销权等加入WTO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将导致大量乙烯产品进口,市场价格将下跌,市场份额可能缩小,国内乙烯工业的经济效益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
2、市场占有率可能进一步下降
据统计,国外乙烯产品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合成树脂从1990年的33%上升到2000年的53%,合成橡胶从1990年的9%上升到2000年的44%,因以下问题的存在,加入WTO后国产乙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能进一步下降。
l&部分产品成本高,缺乏价格竞争力
我国乙烯工程固定资产投资高,生产装置维修费用高,同时生产装置规模小,生产能耗高,造成单位产品成本高。尽管国外公司的成本数据难以获取,所以无法进行准确的比较,但是将国际市场乙烯产品的平均价格与国内厂家的成本比较,国内乙烯企业的平均利润已经很低、甚至亏损。加入WTO后,我国将逐渐取消关税,国内乙烯产品因其成本高,将缺乏价格竞争力。
l&产品开发能力弱、质量性能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要
合成树脂的新产品研制开发能力弱,产品技术品种储备不足,缺乏科研与应用一体化
的品种开发机制,缺少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合成树脂作为技术储备的产品牌号与生产的品种牌号之比大大低于日本。此外,产品的质量性能落后于进口产品。合成树脂产品的性能不稳定,部分性能指标达不到加工要求,批次间差异大,尤其是专用树脂的问题更为突出,影响了产品的推广应用。合成橡胶的质量标准体系标准低,与国际不接轨,如果不能及时按市场和用户的要求对质量标准体系进行调整,产品将难以进入外资橡胶加工企业而失去用户。
l&营销体制不适应市场的变化,市场开拓能力差
中国石化企业在市场营销和技术服务上与国外差距较大,销售手段不灵活,石化产品没有形成相对稳定、可靠的产品销售网络。生产企业缺乏加工应用研究,研究中心单纯搞科研,没有结合本企业的生产与销售,不能及时反映用户的具体要求。加入WTO后,国外公司以先进的设备、灵活的经营手段和较高的管理水平进入国内市场,将带来很大冲击。
l&投资风险将增大
在工业化阶段,因技术不断进步和竞争不断加剧,重要基础产业只有不断把利润和信贷资金追加到再生产过程中去,才能保持产业发展和市场占有率不下降。但当基础产业走过上升阶段,市场趋于饱和时,产业利润通常会迅速下降到利息率以下,部分信贷资金很容易沉淀为不良债务。这是工业化进程中固有的规律。加入WTO后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内乙烯产品市场饱和以至过剩的局面更趋严峻,一般乙烯产品投资回报率低已成不可逆转的定局。当然,我们也应抓住中国石油石化工业整体重组、债权转股权以及低利率的有利时机,集中财力加大核心事业的投资力度,争取在可能出现的周期高峰阶段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此举的关键在于确保投资项目的效益和竞争力要达到一流水平,确保规模扩大与竞争力的提高保持同步。
l&石化人才面临流失的危险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级专业人才对国家以及企业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争夺高级专业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激烈的竞争领域。加入WTO后,外商进入中国后的第一要务就是网罗人才。由于国内石化人才成本低,了解国内市场,吃苦耐劳,国外的公司将利用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吸纳国内石化优秀专业人才加盟,这是一个极其严峻的问题。因为在未来竞争中,谁能拥有人才,谁就可能获胜,否则将一败涂地。因此,如何培养人才、招揽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最大能动性是必须及早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l&有利于推动体制机制改革
我国的改革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触及深层问题的攻坚阶段,改革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地进行推动,难度很大,阻力也很大,仅靠行政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改革的主要动力应来自于竞争。加入WTO,更大程度地引入外国企业的竞争,将大大增强改革的推动力,只要开放适度,将会加快我国自主改革的进程。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制度和激励机制,这是根本问题、核心问题。没有竞争,这个问题不会自动解决,而这个问题一旦解决了,其产生的政策效应将是巨大的,是单纯的投资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效应无法比拟的。对中国石化工业而言,这是加入WTO最重要的正面影响。
竞争对手的分析
来自国外乙烯公司的竞争
我国加入WTO后,化工产品关税将逐年降低,国外公司乙烯产品将大量涌入中国,国内乙烯产品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国外一些公司的乙烯产品,由于他们的经济技术指标非常先进,资金比较充裕,建设时自由资金比较多,建成后财务费用也比较低,投资控制比我们更加有力,所以他们的产品不仅仅是由于技术水平高、质量好,而且成本低,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压力。如沙特出口到中国的聚乙烯、乙二醇,均占我国进口总量的14%,由于沙特地处中东,有资源的优势,装置的规模比较大,最近陆续投产了三套世界级的乙烯装置,基本上是用乙烷等轻烃做原料,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所以电力也很丰富,资源优势变成了成本优势,又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产品卖到中国,很快就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CIF(到岸价)的报价是所有进口价中最低的。国外的跨国大公司为了降低产品成本,不断地进行资产业务的重组,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中国石化的聚烯烃产量将近500万吨,在世界上是比较大的。但近几年道化学公司与联碳、埃克森与美孚、巴斯夫和壳牌的聚合物系统合并,形成了聚烯烃能力超过800万吨的企业,通过合并后,他们精简管理机构,通过裁员,压缩人工成本,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这些企业,如巴斯夫、壳牌等在聚烯烃方面都有各自的先进技术,合并后技术力量更加强大,融为一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目前从国际市场进口的产品中,主要来自于韩国、日本和台湾。以此同时,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近年也在大规模地扩建装置,这部分装置除了满足本国需求外,主要是为了向我国出口。由于这些国家与我国地域接近,产品生产成本低,性能良好等优势对我国乙烯产品构成了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大的威胁。随着我国加入WTO ,国外各大石化公司纷纷将目光盯在世界唯一尚未饱和的最大市场--中国。扬子石化与德国巴斯夫合资60万吨乙烯项目、中海油与荷兰壳牌合资80万吨乙烯项目、福建炼化与美国埃克森美孚、上海石化与BP阿莫科合资90万吨乙烯项目都先后开工建设。这些都表明国外大石化公司正在全力以赴,一步一步加紧向中国市场进军,未来我国石化企业在国内市场与外国石化公司展开全面竞争态势已趋明朗。
广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比邻香港,具有从事进出口贸易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同时,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哨&。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吸引外资,政府从政策上给予优惠,使得香港的塑料制品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纷纷内迁或在内地投资办厂。近年来,日本、韩国等前来投资的国家也不断增多,平均项目规模有所扩大。通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广东省己成为我国塑料制品及相关的家电、电子、玩具等产品主要生产和出口省份,这极大地支持了对合成树脂的需求,并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省份。目前广东乙烯生产企业只有茂名乙烯和广州乙烯,年产量约60万吨,即使到茂名乙烯改扩建完成,惠州乙烯投产,全省乙烯能力约200万吨/年,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预计,2005全年广东市场仅高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需求量就达272万吨。广东省的电子、家电、轻工、包装等行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乙烯下游产品需求的强劲动力,因此广东发展乙烯工业具有显著市场优势。
来自国内对手的竞争
国内生产经营乙烯产品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两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拥有乙烯装置9套,总的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05万吨/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拥有乙烯装置9套,总的乙烯生产能力达到201万吨/年。茂名位于我国的最南面,茂名乙烯的产品主要供给广东市场,同时兼顾西南、华东市场,因而与茂名乙烯竞争最激烈的公司当属集团公司内部的广州石化、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公司。与广州石化相比,茂名乙烯装置规模大,装置运行周期长,产品成本低。而广州石化则与珠江三角洲相邻,运输费用低。与上海、扬子等相比则相反,上海、扬子乙烯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成本低,而要打入广东市场,面临的困难是路途遥远、运输费用高。随着中国海洋石油与荷兰壳牌合资的惠州乙烯80万吨/年乙烯、扬子石化与巴斯夫公司合资的70万吨/年乙烯以及上海石化与BP公司合资的90万吨/年乙烯的投产,茂名乙烯将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乙烯产品市场竞争将呈现白热化。
茂名乙烯公司机会与威胁分析
综合以上国内外乙烯工业环境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茂名乙烯面临的主要机会是:
1、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国内乙烯产品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很大。但国内乙烯生产能力明显不足,生产的乙烯产品,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在品种和质量方面,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有的产品通用料多,专用料不足,也就是低档次产品多,高档次产品少。
2、国内乙烯装置规模小、产品成本高、迫切要求扩能改造以降成本。
3、茂名石化公司炼油能力目前已达到1350万吨/年,计划扩建到1600万吨/年,这样乙烯原料富余,为乙烯改扩建奠定了基础。
4、国家给了茂名乙烯97.8亿元的债转股政策,这一政策的落实,使茂名乙烯的资产负债率由85%降至30%左右,大大优化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为企业扭亏脱困提供了一大契机。一二年内可还清债务,为进一步发展石油化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政府打击走私力度的加强,改善了我国进口产品的管理,使得原来假借来料加工贸易进口产品的行为得到遏制,市场竞争日趋规范。
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机遇,另一方面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1、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近年大规模地扩建装置,这部分装置除了满足本国需求外,主要是为了向我国出口。由于这些国家与我国地域接近,产品生产成本低、性能良好等优势对我国乙烯产品构成了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大的威胁。
2、我国因其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市场缺口,为世界过剩的乙烯生产能力提供了消化空间,国外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在中国投资建厂。
3、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关税的逐渐降低,国外大公司的低成本产品将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乙烯产品展开竞争。
4、国内几大乙烯厂,如上海、扬子等,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中,新装置投产后,由于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将下降,将占领更多的市场。
茂名乙烯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除了存在对企业和战略选择的外部环境影响外,同时还存在内部作用。对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是考察、评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本章拟通过分析人力资源、财务、营销、原料来源及产品分布等内部条件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并且通过走访了企业部分干部职工,了解企业目前的现状,来掌握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茂名乙烯公司资源状况分析
人力资源分析
茂名乙烯工业公司现有员工2672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以上477人,大学专科652人,中专262人,高中或技校1248人,初中33人。员工文化程度比例如表10:
表10 员工文化程度比例&单位:人%
大学本科以上
高中或技校
数据来源:企业内部统计资料(日)
按专业技术职务分,高级职称70人,中级职称451人,初级职称384人,其余为工人。
员工年龄分段比例数据如表11:
表11&员工年龄分段比例数据表&单位:人
比例(%)
数据来源:企业内部统计资料(日)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茂名乙烯工业公司员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文化素质较高,具有中专学历以上员工比例达52%,操作工中绝大部分为高中或技校生。
2、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较多,大专以上员工占总数的42.20%。
3、大部分员工年龄较小,30岁以卜员工占总数的61.7%。
茂名乙烯员工年轻,文化素质高,与老一代职工相比,他们自我实现意识强,创新意识强。但面对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他们中间也出现一些对企业不利的现象,如部分员工市场和竞争意识较差,思想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改革阻力重重;部分员工吃苦精神不够,攀比心理突出,加上外部环境变化,特别是惠州乙烯项目的启动,越来越多的员工将流向经济发达的地方和惠州乙烯。
物力资源分析
茂名乙烯是以石脑油、轻柴油和加氢尾油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碳四及芳烃产品,并以此为原料进一步加工生产一系列极其重要的合成树脂、橡胶和其它化工重要产品。茂名乙烯原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1999年大修时,通过挖潜改造,填平补齐,乙烯生产能力增加到38万吨/年。
1、茂名乙烯共有11套生产装置,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l&工艺技术先进。
茂名乙烯主要装置是九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代表着乙烯工业九
十年代水平,与国内其它乙烯装置相比,茂名乙烯装置都采用当时最新的、先进的工艺技术,比以前同类装置技术都有较大改进。
l&自动化程度高。
茂名乙烯所有装置都采用计算机控制,并实现过程最佳的控制,产量、质量、物耗、能耗均得到有效控制和优化。
l&装置运行周期长。
茂名乙烯自96年开车到99年大修,运行周期为28个月,创中国乙烯工业生产记录。
第二个运行周期至今已达75个月,保持国内乙烯装置运行周期最长的记录。
&2、茂名乙烯于2000年10月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工509002认证,标志着公司质量管理已进入了文件化、程序化的轨道。2001年开展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工作,并推行健康、安全、环境一体化管理。
3、茂名乙烯在生产管理方面,强调专业安全管理,确保各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充分依托茂名炼油厂,抓好裂解原料优化工作,选择乙烯收率高的原料,降低乙烯产品的成本;认真抓好物料平衡,优化计划,根据下游装置能力比上游大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为原则,统筹安排各装置的生产负荷;利用装置技术较先进的特点,加强专用料市场调研和开发,多生产附加值高且适销对路的专用料。
销售情况分析
茂名乙烯遵循&大厂直供、终端销售、区域代理&的经营方针,巩固和优化销售网络,注重新用户、新市场的开发,进一步扩大了&南海牌&石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销售业绩稳步增长。2004年销售商品总量108.3万吨,销售收入74.75亿元,实现利润18亿元。产品走俏西南、华南、华东等地,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广东市场占有率上升到了25%以上。
2004年,化工市场行情的波动异常剧烈,是近年来少见的,搞好市场营销责任重大,为此,公司全力做好产品的推价保价工作。首先,通过对商情网络及各重点区域信息点进行分析,了解最新的市场行情,及时推动价格上涨。各有关部门加强对接好生产牌号和产品库存,采取以低库存保价格的策略,操作上坚持价格能守则守的原则,不轻易降价销售。2004年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都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全年产品均价达6901元/吨,比2003年上升了1867元/吨。其次,根据市场情况科学排产,调整产品结构,大力促进新产品开发,多产多销质优利厚的塑料专用料抢占市场。
此外,公司还派销售骨干长驻各主要网点,与经销商一起现场推销,变坐商为行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目前茂名乙烯公司公司产品销售流向是:塑料产品,包括高压聚乙烯、全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在广东的销售量占公司该品种总量的比例分别为80%、70%、95%。另外,在各石化企业中,我公司离西南市场最近,西南地区是我公司产品的第二大市场;液体化工产品90%以上在省内销售;橡胶产品SBS分销福建泉州50%、浙江温州40%、广东10%,丁苯橡胶分销上海(主要为大中华)50%,温州30%,其他20%。随着中海油/SHELL,上海赛科等合资乙烯项目的投产,乙烯产品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广东是全国最大的乙烯产品市场。要保持和提高茂名乙烯产品在广东的市场占有率,必须加强市场调研和开发,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与定位,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改进产品质量与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财务状况分析
2004年茂名乙烯工业公司抓住化工产品行情火爆的有利时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千方百计多产乙烯,多产优质产品,同时销售公司积极开拓市场,促销推价,加强售后服务,实现销售收入74.75亿元,实现利润18亿元,取得历年来最好的成绩。乙烯公司年财务指标对比表如下:
表16&& 年乙烯公司财务指标对比表
利润总额(万元)
毛利(万元)
收入总额(万元)
成本费用总额(万元)
单位制造成本(元/吨)
吨产品毛利(元/吨)
资料来源:企业财务报表汇编(年)
&自2000年&债转股&政策的落实后,从茂名乙烯的销售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等盈利能力指标来看,盈利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大大增强;从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营运能力指标来看,乙烯公司营运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在提高;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偿债能力指标来看,乙烯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偿债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目前,乙烯公司尚不能直接从金融市场筹资,银行贷款依然是筹资的主要手段。
茂名乙烯公司内部环境的访谈过程与分析
茂名乙烯公司有着较强的自身的优势,如技术力量雄厚,装置能耗、乙烯加工的损失率、收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劳动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按现代企业的要求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企业内部情况,采用了访谈研究法,对企业的高层领导、中层干部和基层职工进行了访谈。先后走访了乙烯公司的经理办、人力资源部、计划部、技术部、财务部、化工销售处、乙烯裂解车间、高压聚乙烯车间、聚丙烯车间、合成橡胶车间等10个部门,访谈了乙烯公司副经理以上领导词人、中层(部长)领导15人、基层(车间主任)领导30人、普通(科员)员工80多人。通过不同形式,访谈不同层次的员工共120多人次。在座谈会上,被访谈者对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畅所欲言。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通过访谈,本人对茂名乙烯公司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都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
表17&茂名乙烯公司访谈过程设计
访谈时间安排
主要访谈问题
2005年4月10日(领导办公室)
了解茂名乙烯公司的现状、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发展规划,公司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以及目前存在问题及原因
2005年4月12日至17日。(相关部室车间的办公室或会议室)
经理办、人力资源部、计划部、技术部、财务部、化工销售处
1、&了解公司人力资源状况;
2、了解公司的生产技术水平;
3、了解公司产品的研发能力;
4、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
5、了解公司产品的销售情况、市场份额
2005年4月19日至22日。
乙烯裂解车间、高压聚乙烯车间、聚丙烯车间、合成橡胶车间
1、了解职工对领导的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
2、了解岗位竞争和公司薪酬分配存在的问题;
3、了解生产设备存在的问题;
茂名乙烯公司优势与劣势的分析
通过以上文献资料分析以及访谈结果,综合得出茂名乙烯公司未来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1、茂名乙烯公司优势
1)有原料基础优势,茂名炼油厂计划将炼油能力从目前1350万吨/年扩建至1600万吨/年,可为乙烯提供更多优质的原料,而惠州乙烯目前还没有炼油装置,所需的石脑油裂解原料从国外进口。
2)茂名乙烯公司员工仅有2600多人,是国内其他乙烯厂家员工数量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人工成本只占总成本的1.5%,明显低于国内同类厂家人工成本。
3)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员工文化程度高,技术素质好,创新意识强。
4)企业生产装置工艺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代表乙烯工业九十年代水平。
5)公司管理已规范化、程序化。2000年公司通过了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1年开始开展工5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工作,并推行健康、安全、环境(HSE)一体化的管理。这不但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使公司管理规范化、程序化,而且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也为公司产品出口奠定了基础。
6)茂名乙烯公司具有生产、管理和经营石油化工企业的经验;公司具有已被征用而尚未充分利用的土地;具有充足的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的储运能力。现有辅助设施具有富裕的生产能力,因此对公用工程只需填平补齐,适当改扩建即可满足要求,可以节省大量资金。
7)茂名乙烯公司是位于我国南部大型的石油化工基地,为了充分发挥这种区域优势,加速我国南部及西南地区石油化工的发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扩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具有经济效益的。
8)茂名10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项目完成后,由于进一步实现了茂名石化炼油-化工资源优化利用,因此乙烯收率提高,燃动能耗降低。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的现金操作费用分别将比改造以前下降19-34%。
9)茂名10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项目完成后,由于进一步实现了茂名石化炼油-化工资源优化利用,因此乙烯收率提高,燃动能耗降低。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的现金操作费用分别将比改造以前下降19-34%。
10)项目完成后,茂名乙烯聚丙烯装置完全成本低于周边国家和地区聚丙烯装置的完全成本,该装置距离我国聚丙烯的市场消费中心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很近,产品运距短,因此竞争能力强。
11)改造项目完成后,茂名聚乙烯装置完全成本略低于韩国和日本的同类型装置。与沙特的聚乙烯装置相比,茂名装置的完全成本略高。但考虑到中东至我国的运费、保险,以及海关的关税(按6%考虑),中东产品运至我国内地以后,完全成本与茂名装置相比的优势已几乎不存在。因此,茂名聚乙烯装置也有一定竞争力的。
2、茂名乙烯公司优势
茂名乙烯公司未来发展的确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存在有一些劣势:
1)现行体制仍然存在着计划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企业缺乏宽松的外部环境。集团公司对茂名乙烯强调更多的是乙烯产量,而不是经济效益,有时当乙烯某种产品价格低于成本价,但为了完成全年乙烯产量,仍然要满负荷生产。
2)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分配制度方面,即以市场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尽管石化企业人工成本与国外大公司相当,但与市场劳动力价位相比,分配差距没有拉开,&大锅饭&仍未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倾向依然较为普遍。分配的保障作用过于突出,激励作用明显不足。该升的升不上去,该降的降不下来,该出的出不去,该进的进不来。缺少激励机制造成人才大量流失,而富余人员难以离开企业。
3)偏离珠三角大市场,茂名市距离珠江三角洲300多公里,与珠江三角洲本地区的乙烯企业相比,如广州乙烯、惠州乙烯相比,增加了运输成本,存在地理上的相对劣势。
4)乙烯公司尚未上市,筹资渠道较少,同时我国加入WT0后,随着关税逐渐降低,乙烯产品价格将逐渐降低,公司盈利能力将下降,筹资能力将下降。目前公司的筹资渠道只有银行贷款一种办法。
5)乙烯装置规模是一个国家乙烯工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乙烯工业是规模经济,规模越大,产品成本越小,茂名乙烯与国外及国内部分乙烯企业相比,规模小,单位产品成本较高,竞争力将不断下降。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指出,以规模75万吨/年生产的乙烯成本为100%计,规模下降到50万吨/年,成本上升4%-9%;下降到20-25万吨/年,成本上升14-33%,
这样,以乙烯为原料的三大合成材料因为规模因素在成本上就平均丧失了几个百分点甚至十几个百分点的竞争能力。同时由于乙烯装置规模小,不但因能耗高影响了装置本身的效益,而且也造成相应下游加工装置规模偏小和一些资源无法利用。
6)企业研究开发基础差,设备少,科研工作与市场脱节,技术服务水平不高。
7)产品档次低,不能大批量生产洗衣机内桶、汽车、家电等高标专用料。低标产品通用料生产总量偏多,但又销售不畅,结构性矛盾非常尖锐,专用料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
8)石化产业链拓展延伸能力不足。依据茂名石化销售中心2002年度、2003年度产品销售流向情况表明,销售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橡胶、聚烯烃等固体化工产品占总量的比例为85%,在茂名市地方进行后加工的橡胶、聚烯烃产品不到5%。究其原因,经过后加工的固体化工制成品分散运输成本远大于原料采购进厂的运输成本,离消费聚集地就近设厂生产终端产品,能减少产品分散运输费用,从而大幅度降低价格,增强塑料、橡胶制成品竞争力。可见,大宗塑料、橡胶固体化工产品对拉动地方经济的作用不大,地方石化工业发展能有效依托的原材料主要是液体化工产品和部分气体产品。而现有石化产业的液体化工产品和部分气体产品量少,固体化工产品量大,液体和气体化工产品量与固体化工产品量之比约为1:1.6,按此比例,石化产业下游加工原料优势并不突出,局限了茂名地区石化后加工产业的发展。
战略的制定、实施与对策
战略的制定
从以上SWOT分析可知,茂名乙烯公司发展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如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乙烯产品需求十分旺盛;国内乙烯生产能力不足,数量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36%;茂名乙烯现有富裕的土地、储运和公用工程能力,进一步改扩建可节约大量资金等,同时又存在不少威胁,因而茂名乙烯公司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必须立足于现有装置的挖潜改造,扩大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消除&瓶颈&制约,优化乙烯原料,发展规模经济,采用先进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多产高附加值的专用料,按照&低投入、高产出&的原则,采取发展型战略。
发展型战略是一种使企业在现有的战略基础水平上向更高一级的目标发展的战略。该战略以发展为导向,引导企业不断地开发新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采取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办法,以便扩大企业的产销规模,提高竞争地位,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发展型战略强调的是充分利用外部环境给企业提供的有利机会,努力发掘和运用企业的内部资源,以求得企业的发展。该战略的特点一是投入大量资源,扩大产出与销售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二是这种战略不仅领导企业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且更强调通过创新的产品和需高求来引导销售,创造市场。
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对未来形势的估计
基于对我国乙烯工业内外部环境分析, 以及对茂名乙烯公司竞争地位的研究, 更加切实的感受到茂名乙烯公司工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未来几年,我国乙烯工业的目标市场结构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国内市场总容量呈现稳定增长的特征,乙烯工业在我国仍是成长性行业。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茂名乙烯公司必须努力保持已经形成的竞争地位,并尽可能提升这一地位。
茂名乙烯公司要保持在国内乙烯行业的地位,必须保证持续的资源优势,如果由于多种原因限制了资源投放的连续性,从市场前景看,仅仅保持原有地位是不行的。如果资源限制过大,例如资金投入放缓、原料优化不能持续保证、新技术投入不得力,还会带来生存危机。在有限的资源下,可以采取的适度方案是优先保证重点细分市场和区域市场,在重点领域保持优势,稳定市场格局。
茂名乙烯公司发展定位描述
茂名乙烯公司工业战略定位归纳如下:
以炼油化工一体化为原则,以烯烃、芳烃为基础,坚持&大规模、短流程、低成本、差别化&的发展方针。&十一五&或稍长时期内:
1、乙烯规模达到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级规模,保持在国内石化企业中有特色和有竞争力的地位。
2、突出&质量、品种、效益&,抓紧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有特色的合成树脂、专用树脂和新材料产品;调整合成材料在产品结构中的比重;巩固有机原料和中间体的生产优势,适当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扩大用户。
3、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大科技开发和吸引国外先进技术的力度,逐步向精细化工系列方向迈进;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抗风险能力。
4、强化产品营销手段和方式,巩固华南和西南市场的基础上,建立中西部销售网络和基地。
茂名乙烯公司工业发展战略目标
根据上述各种可能实施的基本战略条件分析,以及对战略制定的基础条件及未来形势的分析,本研究报告确定茂名乙烯公司在未来 10 年内乙烯工业的战略如下:
实现规模化经营,坚持持续发展不停顿,从而保持茂名乙烯公司在国内乙烯工业的地位;以技术领先,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全面优化成本管理,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适度竞争;建立贴进市场的技术服务能力及用户开发能力,并逐步形成在特殊用户领域的领先地位。以把握市场先机为原则,加大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合作力度。
茂名乙烯公司在乙烯行业的总战略方向是:
进一步确立茂名乙烯公司成为国际大型石化公司的地位。
进一步确立茂名石化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方向。
进一步确立将乙烯行业作为茂名石化核心业务的地位。
为此,制定茂名乙烯公司工业提高竞争力的战略目标是:
1、&十五&期间,内涵挖潜,改造和扩建目前38万吨/年乙烯装置到100万吨/年乙烯装置。
2、在 3-5 年内持续整合下游产业,初步形成产品链清晰的下游配置,完成对落后装置和非核心业务的关停分离,建立起完善的成本优化管理系统。形成具有盈利能力、 抗风险能力、上下游互动的石化生产体系。坚持在调整中发展和在发展中调整,争取在加入 WTO 的几年过渡期内,使茂名乙烯公司工业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3、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开发新产品投入,提高专用料比例,生产更多附加值高的适销对路产品。重点开发生产诸如低密度聚乙烯高强度拉伸薄膜专用树脂、重包装袋专用树脂和电缆专用树脂;高密度聚乙烯薄壁注塑成型制品专用树脂、汽车油箱专用树脂;聚丙烯洗衣机内桶和底座专用树脂、薄壁注塑制品专用树脂以及聚丙烯吹塑容器等市场急需的专用树脂。
4、用 10-15 年时间,将茂名石化培育成大型国际化的石化公司,拥有一套具有竞争能力的大型乙烯生产联合装置,建设若干套具有世界级规模和国内影响力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有机原料装置,使下游产品真正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战略的实施与对策
根据战略目标和措施的安排,到 2020 年茂名石化乙烯工业的战略步骤分三个阶段:
第一步:2007 年前完成乙烯改扩建工程,形成100万吨级大型乙烯生产基地,优化上下游一体化资源,提高乙烯竞争能力。
第二步: 2017 前通过与国外超大型跨国公司合作新建100万吨/年乙烯及其上下游装置,形成200万吨/年乙烯能力,工业总产值达到245亿元。巩固和提高茂名乙烯公司在国内乙烯生产地位,形成国际化经营框架,与外国公司建立合作竞争关系。
第三步: 2020 年真正走向国际化经营,通过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拉长乙烯下游加工产业链,形成国内种类最齐全、生产规模最大、综合配套能力最强的基础化工材料基地。
实施对策及措施
1、在扩大规模的选择上,要以炼油化工一体化为原则
茂名乙烯裂解原料为石脑油和加氢裂化尾油,其中以石脑油为主,全部来自茂名炼油厂。裂解原料质量与直链烷烃含量大有关系,直链烷烃含量高的原料,乙烯收率就高,这样可通过优化裂解原料,即尽可能选择使用乙烯收率高的原料,降低乙烯物耗、能耗、提高乙烯产量。从而降低乙烯成本。因此茂名乙烯扩建的规模,要以炼油化工一体化为原则。炼油厂以提供乙烯优质原料为原则,尽量选择含直链烷烃较多的石蜡基原油进行加工。如进口原油时,尽量选择进口来源稳定的中东轻质原油,如沙特、卡塔尔、阿曼等国家产的轻质原油。这些产地的原油不但石脑油收率较高,而且石脑油中直链烷烃含量也较高,是比较理想的乙烯原料。乙烯公司要根据炼油厂提供的裂解原料数量确定扩建的规模,如茂名炼油厂扩建到1600万吨/年,将为乙烯扩建到100万吨/年提供坚实的原料基础。充分利用炼油厂优质的裂解原料。同时炼油厂和乙烯公司要充分利用炼油化工一体化的优势,优化其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2、在乙烯产品方案选择上,要以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为原则,同时考虑工艺技术的先进性
产品差异化是企业为了使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而突出的一种或数种特征,以巩固产品的市场地位,借此胜过对手产品的一种战略。在同质市场上,企业为了避免价格竞争,应尽可能使产品与竞争对手有不同的特点。茂名乙烯自投产以来,坚持不懈开发新产品,产品至今已积累不少生产经验,许多新产品已占领一定市场,得到客户认可。但由于新产品市场不大,而乙烯三聚装置规模较大产品仓库较小,每次生产数量都不大,经常出现客户断粮的现象。同时,每批产品数量较少,造成产品成本较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因而在乙烯改扩建中,必须结合市场需求,以产品差异化为原则,同时考虑工艺技术的先进性,选择改扩建的生产工艺技术。这样,在新装置投产后,新的装置同时生产不同特点的产品,保证产品既有差异化,每批又能安排较大的产量,以降低每批产品成本,稳定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3、在人员配备方面,要合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充分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低,而归根到底是取决职工素质的优劣。也就是说,企业发展潜力和竞争实力的增强是个必要条件,是努力形成和发挥自身人力资源的优势。成功的企业家们充分认识到,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任何决策的最关键的因素。它决定着组织是否正常、高效的运转;它决定着组织未来的命运。员工如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就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茂名乙烯要发展,则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加强培训。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使每个员工都熟悉和掌握岗位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培训,注入企业文化理念,增强企业人才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维护企业利益,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要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培训计划,选择灵活有效的方式,根据工作需要设计培训内容,并及时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完善培训流程,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为未来的发展准备所需的人材。
4、在生产系统方面,要制定生产策略,强调对产品竞争力的保障
生产策略是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构造其生产系统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及计划。生产策略作为企业或企业某项事业的经营战略中的一个职能策略,其作用在于生产领域内取得某种优势以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而不局限于处理和解决生产领域内部的矛盾和问题。生产策略强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通过对产品目标明确化,使生产系统功能更具有优势,从而为企业竞争提供了坚实的产品和后援保障。可见生产就是企业的竞争之本,只有保证了生产系统本身的竞争优势,才能赢得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才会有整个企业的成功。茂名乙烯要充分利用依托茂名炼油厂的优势,抓好原料优化工作,进一步提高乙烯收率,降低乙烯成本;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下游能力比上游大的优势,优化生产计划,多生产附加值高且适销对路的产品。
5、在销售方面,要改变销售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长期以来,国内都实行计划经济,石化产品供不应求,销售人员采取&坐销&方法,足不出户,从不重视顾客。企业以产品为导向,着眼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因而&追求如何有效率地生产产品&成为管理者考虑的核心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主权时代的来临,企业的&坐销&方式是难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这是因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乙烯工业亦得到长足的发展,乙烯产品已在很多地区供过于求,顾客在市场上随意选购自己满意的产品。因而,乙烯产品再不是&皇帝女不愁嫁&了。要想提高市场份额,就必须提高产品竞争力。要想提高产品竞争力,一方面要改进产品质量与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就必须改进销售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兴起顾客服务浪潮,从产品导向转为顾客导向,即以满足顾客需要为目标。要像海尔公司独创的售前、售中、售后一条龙服务体系一样,售前服务要做到顾客心中有数,售中服务要做到服务上门,售后服务要遵循一、二、三、四模式,即一个结果--服务圆满;二个理念--带走用户的烦恼,留下自己的真诚;三个控制--服务投诉率小于lO ppm、服务遗漏率小于10ppm,服务不满意率小于10ppm( ppm是百万分一); 四个不漏--一个不漏地记录用户反映的问题,一个不漏地处理用户反映的问题,一个不漏地复查处理结果,一个不漏地将处理结果反映到研究、生产、经营部门。
技术经济分析认为,发展乙烯是相对投资低,回报高,见效快,可以快速把茂名乙烯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建设项目。广东地区目前乙烯短缺,每年都得进口一部分作为补充。同时乙烯的下游产品我国每年仍在大量进口,因此,发展乙烯有可靠的市场前景。
利用规模经济原理确定乙烯装置的合理经济规模,运用市场营销、企业管理、SWOT战略分析等理论,分析企业现状确定总体发展战略。最终提出扩大乙烯规模达到100万吨/年,重点发展聚乙烯、乙二醇等主导产品,加强成本、投资和营销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总体水平和竞争力。
中国石化行业正面临着国际石化行业大举进入的局面,国内企业新建、原有石化装置的改扩建、外商独合资的大乙烯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兴建和筹建中。这些以规模大,技术先进为前提的乙烯及其下游装置,都将对茂名乙烯公司构成新的竞争态势。
乙烯及其下游产品是茂名石化公司的核心产品,如何发展核心产品的能力,提高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目前茂名乙烯公司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乙烯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茂名石化公司必须集中资金发展乙烯产业,通过扩大规模、优化改造乙烯下游产品结构,从而带动整个经济效益良好的乙烯及其乙烯下游产品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使茂名乙烯公司的实力迅速增强。
坚持&大规模、短流程、低成本、差别化&和&石游化工一体化&的原则,以炼油为龙头,以乙烯为核心,以效益为根本,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科学严细管理和深化改革为手段,充分发挥结构调整潜力大和化工产品种类多、技术装备先进等基础好的优势,全面调整产品结构和改革管理体制,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资源,实施大规模、差别化、专用料改造方案;实施扩能、提质、创新、降耗改造方案;建成大型石油化工基地目标。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约束激励机制,实现人力配置科学化,各项管理制度化,生产管理最优化,经营工作规范化,信息管理网络化,资本管理国际化,全面提高企业总体实力和竞争能力。
[1](美)汤姆森.斯迪克兰德著. 战略管理(第十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美)H.克雷格.彼得森 W.克里斯.刘易斯著. 管理经济学(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 1999年
[3](美)理查德B.蔡斯等著生产与运作管理(第8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7月
[4]范黎波等著.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5](英)尼尔.M.格拉斯著,徐伟、魏立源译.卓越管理的新思维.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6]刘光大 主编.化工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
[7]卢石权 周惠珍 主编.投资项目评估.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3年
[8]魏杰 著.企业前沿问题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9]内部资料.我国乙烯及合成树脂供需分析
[10]戴林. 我国炼油及石化行业竞争力若干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石油经济. 2002年第5期
[11]第二届中国和北亚稀烃和衍生物国际研讨会. 会议资料
[12] 中化国际咨询公司. 中国石油乙烯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2003年 (内部资料)
[13] 张日勇.我国石化投资项目规模经济效益分析.化工技术经济. 1998年第5期
[14] 承昱 王文博.国内外乙烯技术进展. 内部资料
[15] 王强.2003年国内乙烯工业情况概述. 乙烯工业 2004年第1期
[16] 刘欢.浅谈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 中国化工信息. 1998年第25期
[17] 化工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组化工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化工信1998年第33期
[18] 中国石化总公司技术开发中心. 石化科技新进展. 2002年第1期
[19] 冯世良. 2001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 李寿生. 关于21世纪前10年产业政策若干问题的思考
[21] 李勇武.200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形势和任务
[22] 何铮 催静怡.我国乙烯工业存在问题和发展机遇
[23] 日本化学经济. 进入新时代的化学工业
[24] 石油和化学工业统计年报. 年
[25] 海关统计年鉴. 年
[26] 乙烯行业调研组 .第十二次全国乙烯行业年会调研报告 2003年
[27]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统计年报 2003年
[28]曹湘洪.中国石化工业现状和未来发展展望.客户报告-中国石化咨询公司,2004年
[29]袁晴棠.解决乙烯原料制约加快乙烯工业发展. 客户报告-中国石化咨询公司,2004年
[30]房广信.中国乙烯工业现状、发展展望与对策. 客户报告-中国石化咨询公司,2004年
[31]王强 郭新.努力提高我国乙烯工业的竞争力. 客户报告-中国石化咨询公司,2004年
[32]杨春生 方加禄.乙烯装置改扩建述评. 客户报告-中国石化咨询公司,2004年
[33]邹劲松.世界乙烯供需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客户报告-中国石化咨询公司,2004年
阅读次数:16478
微信号:CPM-CHINA
中国职业经理人六盘水市福音报考中心
办公地址: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水西北路3号群鑫商务大厦820
办公电话: 传真:
热线咨询:王老师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苯乙烯产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