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分级分级怎么样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工会网站 >>
-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作者:jxcfs
资讯来源:
点击数:6177
更新时间: 16:45:42
【字体: 】选择视力保护色:
(一)高血压的定义
&&&&& 人群中动脉血压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在正常和血压升高之间很难划出一个明确的界限。一百多年前,一个叫Riva-Rocci的医生发明了袖带血压计,才能较准确测量血压,医学界才对高血压的危害有了认识。以后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证实了高血压是引起严重心血管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例如脑中风(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血压愈高危险也愈大。
&&&&& “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的分界线,只能以一种实用的方法加以规定。若发现一种血压值并加以治疗后,好处多于害处,则这种血压水平就是高血压,这个点应该是能区别有病和无病的最佳点。但要画出一条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的界限,并且能被医学界普遍认同和接受是不容易的。有关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国内外的学者已经争论了许多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高血压人群的治疗和临床药物试验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逐渐总结出在某一血压水平经过治疗后,可以减少人群的心脑肾并发症,可以改善其预后,国内外一些学术机构制定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在若干年后,再来评价原先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否完善,因此诊断标准几经修订。说明血压的任何数字定义都是灵活的,是人为的。
(二)国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高血压联盟(ISH)与美国全国联合委员会(JNC)会议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规定
&&&&& 这是国际上两个主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 1995年WHO规定高血压的标准是: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将血压分为:
1、理想血压:
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2、正常血压:
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
3、正常高值:
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
4、高血压:按血压升高程度又分为:
1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亚组临界高血压:
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94mmHg。
2级高血压(中度):
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
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mmHg。
&&&&& 新的定义在原则上,采用了1997年JNC美国预防捡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六次报告(JNC-6)所提出的定义和分类方法,但取消了“1、2、3期”,用“级”代替。
&&&&& 200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制定了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南得到了国际高血压学会(ISH)的认同。指南仍然保留了1999年WHO/ISH的分类标准。特别指出正常高值的这组高危个体,他的血压应视为“高血压”需要进行治疗,而对低危者则没有使用降压药的指征。分类取消了“临界”高血压亚组,分别合并为1级(轻度)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2003年5月美国JNC第七次报告,根据1997年JNC第六次报告以来的重大临床试验的结果修订了高血压的防治指南,进一步加大了对高血压的防治力度。将“理想血压”分类(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修改为“正常血压”。鼓励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将正常和正常高值的分类合并,即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称为“高血压前期”。
&&&&& 鉴于这一血压水平将来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显著增大,要求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对有糖尿病或肾病的病人必要时使用降压药。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称为“1期高血压”,将2、3级高血压合并,即以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列为“2期高血压”,对“2期高血压”除了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多数开始治疗时,需要联合应用2种降压药。新的分类体现了对高血压个体的治疗提前了,强调对收缩压增高的控制。尤其是50岁以上年龄的病人。
(三)国内高血压诊断标准
&&&&& 我国四次修订了高血压定义,1999年10月发表的防治指南中,与1999年WHO/ISH、1997JNC6指南的血压分类相一致,保留了“临界高血压亚组”的分类,同样用“1、2、3级”取代了JNC6中的“1、2、3期”。
&&&&&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将“理想血压”分类修改为“正常血压”。血压水平同1999年版本,即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将原“正常血压”并入“正常高值”分类中,血压水平为: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与美国JNC7分类相同,取消了“临界”高血压亚组。1、2、3级高血压的血压水平不变。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四)小结
&&&&& 为便于对照和应用国内外目前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现分别总结介绍如下:
1、 200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 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20~129&&&&&&&&&&& 80~84
正常高值血压&&&& &&&&&&130~139&& &&&&&&&&&85~89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 若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舒张压<90mmHg的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2、2003年美国JNC7成人(≥18岁)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血压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 常&&&& &&&&&&<120&&&& &&&&和&&&&&& &<80
高血压前期&&&& &&&&120~139&&&& &&或 &&&&&&80~89
1期高血压&&&&&&&& &140~159&& &&&&或&& &&&&90~99
2期高血压&&&&& &&&&&& ≥160&&&&&&&或&& &&&&&&≥100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 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 若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以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条:下一条:
没有相关信息
建议您使用分辨率浏览本站效果更佳
联系电话:5 邮箱地址: 网站建设:网络中心||400-601-3688
您的位置: >> >> >>高血压病如何合理分级分组?
高血压病如何合理分级分组?
◆ 疾病知识,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健康科普知识,为您疾病康复提供帮助
病确诊后,首先应确定其分级,其次应标明危险度分层属那一组,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估。例如某患者人院诊断高血压病3 级,极高危组,医生可根据诊断,评估其预后是比较差的,应该在降压的同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或治疗相关的临床疾病。这对临床医生判断高血压病情及治疗是非常有用的。如果某位高血压病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血压由180 / llommHg 降至160 / 100mmHg 水平,而其危险因素如症得到纠正,危险因素有所减少,这时患者诊断应予修改,由原来高血压病3 级降为2 级,由极高危组变成高危组。其表达方式由原来高血压病3 级极高危组改成高血压病2 级高危组。如果患者用药后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此时医生往往因诊断问题而感到困惑,此时是否还应诊断为高血压病,医生常信心不足。从临床治疗学的角度来看,血压由较高水平降至正常水平,是药物治疗有效的反应,而不是将高血压病彻底治愈了,这种情况下建议书写成高血压病正常血压高危组可能比较合适。当然如果血压降至120 / 80mmHg 以下,应写成高血压病理想血压高危组。
根据WHO 八SH 血压分类,如果患者在未用降压药前,血压为150 / 80mmHg ,无任何危险因素存在,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诊断应写成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低危组。
对高血压病患者做出合适诊断,反映出高血压病水平以及其危险因素分层状况,这对高血压病患者诊断、治疗、预后的判断是非常有益的,特别是判断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清楚方便。
温馨提示:浙江省医学会资料提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下一篇:
医保药品销售区
低价药品促销区
拆零药品批发区
1g/丸*6丸/板/盒
0.15g*10瓶
2.5mg*36s/盒
10g*1瓶/盒
0.125g*6袋
10ml*5支/盒
0.25g*12粒*1板
0.33g*12s*3板
0.25g*10s*3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分级诊断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