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动数据通信费是什么通信用的是什么频率的波

当前位置:>>>>浏览中小学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1.信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是:①语言的诞生;②文字的诞生;③印刷术的诞生;④电磁波的应用;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要求会正确排序)
  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烽火台,驿马,电报机,电话等。
  3.人类储存信息的工具有:①牛骨﹑竹简、木牍,②书,③磁盘﹑光盘。
  4.所有的波都在传播周期性的运动形态。例如:水和橡皮绳传播的是凸凹相间的运动形态,而弹簧和声波传播的是疏密相间的运动形态。
  5.机械波是振动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它不仅传播了振动的形式,更主要是传播了振动的能量。当信息加载到波上后,就可以传播出去。
  6.有关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①振幅A: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单位是m.②周期T: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s.③频率f:波源每秒类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④波长&:波在一个周期类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
  7.波的传播速度v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是:&. v=&&=&f T
  8.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本身具有物质性,因此电磁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
  9.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或频率由高到低排列):&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要了解它们各自应用)。
  10.人类应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变化:①传播的信息形式从文字&声音&图像;②传播的信息量由小到大;③传播的距离由近到远④传播的速度由慢到快。
  11.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支柱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其中光纤通信优点是:容量大、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不怕潮湿、不怕腐蚀,互联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互联网用途有:①发送电子邮件;②召开视频会议;③网上发布新闻;④进行远程登陆,实现资源共享等。
  12. 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延伸阅读: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铁 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
汇集各地名师
涵盖精品培训机构
一对一家教辅导
上千个培训课程
300多培训类型
课程优质 价格优惠当前位置:
>>>现代社会,手机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它是由_________来..
现代社会,手机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它是由 _________ 来传递信息的.某手机发射的信号频率是1800MHz,那么信号的波长约为 _________ m.(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电磁波;0.17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现代社会,手机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它是由_________来..”主要考查你对&&移动通信,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移动通信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移动通信:通信中的一方或双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手机工作原理:手机(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手机之间通话时,将要传递的信息加载到电磁波上发射出去,同时接收对方手机加载到电磁波上的信息。手机之间的通话要靠基地台转接。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空间系统; (2)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移动通信特点: (1)移动性。 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 (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 。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普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 (3)噪声和干扰严重。 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 (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 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 (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电磁波的特征:描述电磁波特征的物理量是频率和波长。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千赫(kHz)、兆赫(MHz),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Hz=103Hz,1MHz=106Hz。电磁波波长的单位是米(m)。 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波速=波长×频率,即c=λf注意:不同频率(或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相同。有关电磁波的计算问题:电磁波的波速(c)、波长(λ)、频率(f)三者的关系是c=λf。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就可用此公式计算出第三个。
例:兰州人民广播电台现办有三套节目,第一套为新闻综合广播,发射频率为AM954kHz、 FM97.3MHz,其中AM表示_____;发射频率为 AM954kHz的电磁波波长为_____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发射频率为AM954kHz、FM97.3MHz,其中AM表示调幅,FM表示调频;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都是3×108rn/s,发射频率为AM954kHz的电磁波的频率f=954kHz=9.54×105Hz,故电磁波的波长λ=.
答案:调幅 314.5
发现相似题
与“现代社会,手机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它是由_________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4495670562692693646246677667764G LTE 为什么有不同的频率?
是不是不同的频率就变成了TD-LTE、LTE-FDD之类的。然后不同的频率带宽是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吗?划分不同的频率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还有大家能通俗的告诉俺频率高低的区别吗?是传递数据的多少的区别吗?
按投票排序
我来通俗的告诉你一下,频率和制式没关系,但频率是稀缺资源不是想用哪个频段就用哪个频段的国家对于无线电频段的划分是非常严格的,比如现在移动的TD-LTE,只能用F、D、E三个频段,就如同前面诸位说的,频率越高覆盖效果越差,电平越低,所以E只能用于室内覆盖,F有可能受到小灵通,TD-S,还有DSC的干扰;最纯洁的D频段也有广电、射电天文台的干扰,所以,想找到一个适合的频率真的不是容易的事啊!
谢邀用什么制式和频率无关。划分不同频率给不同的运营商,这样运营商之间就不会有干扰。不同的频率给不同的制式,应该是有考虑国际漫游的因素。频率越低,可用带宽一般就窄,但是覆盖半径更大。也就是覆盖同样区域用更少的设备,所以所有运营商都想要低的频率
LTE是3G的演进,是3G到4G的过渡技术,不能说是4G。
FDD(频分双工)和TDD(时分双工)是两种分离信道的方式。
4G速度为什么那么快?这主要归功于LTE制式带宽、调制技术和多天线技术,那么这三方面是怎样提高LTE数据传输速率的呢?带宽与速率的关系我们通常用“带宽”来表示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与“速率”几乎成了同义词,这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通信学里有两大定理描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与香农(Shanon)定理。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如果间隔为π/ω(ω=2πf),通过理想通信信道传输窄脉冲信号,则前后码元之间不产生相互窜扰。因此,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Rmax=2.f(bps)对于二进制数据若信道带宽B=f=3000Hz,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000bps。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的关系为:Rmax=B.log2(1+S/N)式中,Rmax单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若S/N=30(dB),那么信噪比根据公式:S/N(dB)=10.lg(S/N)可得,S/N=1000。若带宽B=3000Hz,则Rmax≈30kbps。正是因为信号带宽与速率之前的关系,所以人们通常将这个两个词视为同义词。有了这层关系,我们回过头来理解lte速度也不难了!比如,GSM的单载波带宽为200k,3G时代速度最快的WCDMA的单载波带宽是5MHz,而LTE则是最高20MHz,以后应用了载波聚合技术,还可提升到100MHz!这就好比,2G是一条羊肠小道,3G是一条国道,4G是一条高速。调制技术用过收音机的人都知道,无线电台有两类:调幅(AM)和调频(FM)。这两个名词是指两种调制的方法。我们都知道,声音的频率是在20赫兹到20千赫兹之间。(赫兹就是信号每秒振荡的次数。)电台并不是直接把代表声音的电信号(称为基频)发射出去,而是把声音信号“加载”到更高频率的电波上再发射。这个高频电波在被“加载”以前叫做载波,被加载以后叫做载频信号。加载的过程就叫做调制。信号通过调制,不但利于信号的传送,而且使得频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数字通信中,我们要传送的是离散的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可以看成是一个序列,其中每个单元(也称比特,bit)可取值为0或1。为了调制,我们把一定比特的数字放在一起成为一个符号。例如,如果一个符号有2个比特,那么它可能取的值就有4个(2的平方)。如果有4个比特,那么它的可能值就有16个(2的4次方)。组成为符号的数字信号可以用与以上类似的方法调制。载频的一段时间可以用来调制一个符号。对应于调幅和调频,数字调制的相应方式成为幅度移动键控(ASK)和频率移动键控(FSK)。现代移动通信多采用QAM(正交振幅调制),其幅度和相位同时变化,比如EVDO RA 采用QAM16,而LTE物理信道上行和下行均支持QPSK、16QAM和64QAM这三种调制方式。16QAM用4位二进制数位表示16种不同的信息状态,而16QAM用6位二进制数位表示64种不同的信息状态。这就好比我们用箱子去装货,货物就是二进制比特,箱子就是符号或调制方式,如果每个箱子里面都多装点货(二进制bit),那么自然每次运输的货就越多,效率就越高。所以说,64QAM调制技术的采用提高了LTE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多天线技术的使用香农的通信理论证明了在一定信道条件下信息传输速率有个上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人们发明了新的信道编码方式,基本上达到了那个上限。这样看来,信息传输速率再提高已无可能,信息科学剩下的就是降低复杂度等实际问题了。然而就在那个时候,一种全新的思路开创了在无线通信中成倍增加信息传输速度的可能,那就是多天线系统,英文的直译是“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现在通称MIMO。MIMO技术源自几个不同领域的独立工作,在九十年代后期由贝尔实验室和AT&T的几位科学家将之系统化,引起了通信业界的广泛重视。2001年就出现了MIMO产品。2003年以MIMO为基本技术的工业标准IEEE802.11n开始制定。今天我们家里用的局域网(标准是802.11n)和第三,四代移动通信(WCDMA, LTE等标准)都已采用了MIMO技术。MIMO这个词也频频出现在行销材料上,作为先进,高效能通信技术的象征。那么MIMO到底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它为什么能突破传统的香农极限呢?这是因为无线通信所用的并不是香农所说的信道。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大家都知道定向天线,它可以让电波向一个方向传播。这样,一对发射和接收天线之间就构成了一个信道;我们可以用香农定理来算它的最大传输速率。但是,一个发射机可以拥有很多定向天线,向不同的方向发射不同的信号。这样,总的传输速率就成倍增加了。可见,利用无线通信的“空间”这个维度,我们的传输速率就可以比传统的信道高得多了。这里需要的“很多定向天线”可以用一组简单天线组成的天线阵(antennaarray)来实现。当同一信号在不同天线上以一定的相位关系发射时,最终的电波就聚焦在一个方向。而聚焦在不同方向的多路信号可以在同一个天线阵上同时发射出去。媒体上常说的“相控阵雷达”或“合成孔径雷达”,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TDD和FDD的区别在于双工方式,和频率无关。需要说明的是FDD需要一对频率分别提供上下行,TDD则是一个频带不同时间来提供上下行,所以对于频谱紧张的运营商有特别意义。
至于频带宽度,没有特别要求。例如FDD可以用20M做上行,20M做下行。TDD则一个20M包含上下行。同时用FDD 5M+5M也是可以的。TDD 20M,10M,5M都可以,但是一个频带肯定整体一起用效率最高。TDD一般没有必要用窄频带,反而是FDD由于上下行太耗资源,经常用窄带。频率多还可以用多频点,那就是降低干扰的范畴了。
看到作者写到“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率集中在30MHz到40GHz之间”,我就深感频谱资源的丰富,足以造福国人,但关键是国内连几个G的元器件都做不了,跟别说几十G了,连元器件都只能靠进口,更别说核心了。国外频谱资源都进行拍卖,08年Google投标美国的一个中频段落败,最后被AT&T和Verizon已一百多亿美元竞标成功,可见频谱资源多么珍贵,当然如此高价也与当今的科技水平及美国的私有制度息息相关。 如果国内也竞标频谱,打破国企垄断,比卖房子赚钱多了!
这么说,转了TD-LTE的用户,在城郊或乡村可能通话效果也大不如前?漫游就更别提了,只有部分城市支持?当前位置:
>>>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
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
B.移动电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C.电磁波的波长越大,频率越高
D.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广东省中考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主要考查你对&&光纤通信,电磁波的应用,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移动通信&&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光纤通信电磁波的应用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移动通信
光纤通信:&&& 光不但能够沿直线传播,而且可以沿着弯曲的水流和玻璃丝传播。&&&&为了减少传输损耗,我们现在用高纯度的石英玻璃制成光导纤维来传递光信号。光纤也可以像电缆一样做成多芯的光缆。&&&&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损耗小,可长距离传输,光纤通信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电磁波的用途:&&& &无线电无线电广播与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的。在无线电广播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在另一地点,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这就是无线广播的大致过程而在电视中,除了要像无线广播中那样处理声音信号外,还要将图象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也将这两种信号一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电视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和光信号,从而显示出电视的画面和喇叭里的声音。&&&& &&&& 无线电广播利用的电磁波的频率很高,范围也非常大,而电视所利用的电磁波的频率则更高,范围也更大。&&&& &&&& 其他方面此外,电磁波还应用于手机通讯、卫星信号、导航、遥控、定位、家电(微波炉、电磁炉)红外波、工业、医疗器械等方面。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1)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之一(2)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3)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之一(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身体组织、骨骼发育,导致视力、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5)电磁辐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电磁波的特征:描述电磁波特征的物理量是频率和波长。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千赫(kHz)、兆赫(MHz),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Hz=103Hz,1MHz=106Hz。电磁波波长的单位是米(m)。 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波速=波长×频率,即c=λf注意:不同频率(或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相同。有关电磁波的计算问题:电磁波的波速(c)、波长(λ)、频率(f)三者的关系是c=λf。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就可用此公式计算出第三个。
例:兰州人民广播电台现办有三套节目,第一套为新闻综合广播,发射频率为AM954kHz、 FM97.3MHz,其中AM表示_____;发射频率为 AM954kHz的电磁波波长为_____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发射频率为AM954kHz、FM97.3MHz,其中AM表示调幅,FM表示调频;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都是3×108rn/s,发射频率为AM954kHz的电磁波的频率f=954kHz=9.54×105Hz,故电磁波的波长λ=.
答案:调幅 314.5移动通信:通信中的一方或双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手机工作原理:手机(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手机之间通话时,将要传递的信息加载到电磁波上发射出去,同时接收对方手机加载到电磁波上的信息。手机之间的通话要靠基地台转接。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空间系统; (2)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移动通信特点: (1)移动性。 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 (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 。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普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 (3)噪声和干扰严重。 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 (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 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 (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发现相似题
与“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756662045491846262402042740072432记住用户名
下次自动登录
记住用户名
下次自动登录
记住用户名
下次自动登录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历程
来源:网络
(1396)人已经阅读
&&&&导语:19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军事通讯技术的进步,突出地表现在电报的运用和电话的发明上。
  高倾斜度大椭圆轨道卫星通信
  由于同步卫星通信在高纬度地区有通信“盲区”,而前苏联大部分领土处于北纬50°以上的地区,所以前苏联于1965年发射了名为“闪电”的高倾斜度大椭圆轨道通信卫星,其运行轨道离地球最远处约4×104km,最近处约500km,在同一轨道上运行3颗且相距120°的卫星,构成对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全时覆盖。
  高倾斜度大椭圆轨道卫星通信,弥补了同步卫星通信在高纬度地区有“盲点”的不足。但这种卫星寿命较短,只有3~4年,约是同步通信卫星的1/3,而且系统中的地球站要长年跟踪卫星,设备磨损较大。
  甚小天线地球站(VSAT)
  近年来,通信卫星的服务业务得到迅速的发展,这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甚小天线地球站(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密切相关。
  VSAT是一种具有收发功能的小型卫星通信地球站。VSAT系统的通信天线口径小,一般在0.3~2.4m之间,它设备紧凑、架设方便、功耗小、价格低。 VSAT系统中的用户小站对环境要求不高,可以直接安装在用户屋顶。用户只要坐在装有VSAT系统的屋内,就能直接通过卫星线路与世界各地进行数据、语音、图文传真等的高速传输。
  目前,我国除了邮电部门提供的公用VSAT系统外,一些部委或企业都有自己的VSAT系统,构成本系统内的专用通信网。例如,中国人民银行采用VSAT系统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金融信息卫星通信专用网,形成全国性的资金清算及汇划系统,这个系统简称“电子联行”(EIS)。
  移动通信
  移动体之间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称为移动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汽车、船只、飞机和卫星。移动通信种类繁多,可分为陆地移动通信、海上移动通信、航空移动通信等。移动通信使人们能够在移动过程中进行通信,以适应现代社会中快节奏、人员流动性强的需要。
  蜂窝移动电话
  蜂窝移动电话,简称大哥大或手机,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移动电话。蜂窝移动电话的服务区域(如一个城市),被划分成若干个相邻的正六边形小区。小区的边长几百米至十几公里,每个小区设有一个无线基站。基站负责将本小区内移动电话的呼叫传送到移动电话业务交换中心(即移动电话局),并在移动电话局的控制下实现移动电话用户间的通话转接,以及移动电话用户与市话用户通话的转接。由于多个六边形小区组合起来的形状酷似蜂窝(见图3—3),因此将这种移动电话系统称为蜂窝移动电话系统,所用的电话称为蜂窝移动电话。
  为了避免相邻小区发生通信干扰,每个小区与相邻小区之间载波频率都不相同。蜂窝形设计使小区间的中心间隔最大,另外,无线基站的功率相对较小,这样,相隔一定距离的小区,使用相同的频率也不会相互干扰,即蜂窝移动电话有频率复用的特点。例如,我国引进的泛欧GSM系统,基站发射900MHz频段 (935~960MHz),移动台发射800MHz频段(890~915MHz),每个频段宽25MHz。频段中又按200kHz分成若干个频道,又称信道,这样就可分成124对频道。一对频道允许一对用户通话,124对频道允许124对用户同时通话。要解决众多用户的需求,假如我们的服务区划分成49个小区,我们将124对频道分成7份,每份可有15~20个频道不等(见图3—4)。
  我们可将这7份频道,安排7次,只要相同的频道相隔一定距离,相互就不会干扰。这样,整个服务区内最多允许868对用户同时通话,从而大大增加了通信的容量。
  如果一位手机使用者乘汽车时通话,汽车从一个小区跨越另一个小区时,由于收到的原小区基站的信号变弱,基站则请求移动电话局进行切换。移动电话局就会将频道切换到新的小区的频道上,整个切换过程是自动完成的,所需时间不到1s,通话不会中断,用户也不会察觉。
  第一代(1G)移动通信系统是模拟式语音移动通信,其手机体积大如砖头。由于该系统易受外界电波干扰,语音品质欠佳等原因,便逐渐被第二代(2G)数字语音通信系统所取代。
  2G数字语音通信系统具有不易被盗用的优点,语音品质令人满意。目前绝大多数移动通信系统皆为2G或2.5G,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俗称“全球通”最为普遍。GSM是英文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的缩写,它由欧洲16国研发。全球GSM用户数约占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的55%。码分多址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由美国研发,其数据传输速度比GSM快。2G系统除了可提供各类电话服务外,还可提供短信息等服务。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数据传输速度上远低于一般计算机的速度。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是发展方向。2000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认可3个3G标准:日本和欧洲共同推出的W-CDMA系统;美国推出的Cdma2000系统;中国推出的TD—SCDMA(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ize CDMA)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是覆盖全球的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
  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增长很快。1987年11月在广州开通了第一个移动电话系统,1997年用户数达1000万,2000年用户数达6000万,2002年2月用户数达1.56亿,成为世界上移动电话用户最多的国家。
  第二代无绳电话(CT—2)
  无绳电话是指手机(送话器和受话器)与主机(电话机的基座)之间不用物理连线的一种电话机。手机与主机之间的连线被各自配备的小功率无线电发射机所取代。而主机仍是通过电话线与电话网的交换机相连。
  使用无绳电话时,用户既可以在主机上拨号,也可以在手机上拨号。当有电话呼入时,手机和主机都会振铃,手机和连在机座上的电话也都可以进行通话。这样,手机如同大哥大一样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使用。但是手机与主机的距离不能太远,一般是200m至几千米之间。一般在家庭内使用。
  第二代无绳电话系统,简称CT—2系统。它采用的是数字技术,通话质量和保密性均比一般无绳电话有很大的提高。CT—2系统不仅适用于家庭电话业务,同时还适用于公用网和专用网业务。经营公用网的机构可以在酒店、车站、商场、机杨和地铁等处设立无线基站(又称电信点),基站外接一条或几条市话线,它的作用相当于有线通信的公用电话亭。携有CT—2电话的用户只要与基站的距离不超过200m,便可以使用手机。其呼叫与一般移动电话相同,所以有人又称CT—2 为二哥大。
  CT—2一个主机可以登记多个用户使用,同时还可以限制某些手机的服务项目。这样,在一个家庭中,申请1个CT—2号码,每个成员都可以有一个手机,还可以限制某些成员(如小孩)打国际或国内长途电话。在办公室场合,由于人员较多,通话量也大,所以CT—2系统还需要一个无绳管理器,它类似于一个小交换机的功能。
  CT—2系统价格低廉,投资也较小,因此引起一些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的兴趣。它的使用、收费极便宜,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我国香港、深圳等地开通了CT—2系统。瑞典爱立信公司现已开发CT—3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办公大楼使用的数字无绳电话系统。
  移动卫星通信
  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可以实现固定通信,也可以实现移动通信。
  移动卫星系统按应用领域可分为:海事移动卫星系统(MMSS)、航空移动卫星系统(AMSS)和陆地移动卫星系统(LMSS)。在此,重点介绍MMSS。
  移动卫星系统按技术手段分为:静止轨道(GEO)系统和低轨道(LEO)系统。GEO系统采用静止轨道卫星,其组成基本上与静止卫星固定通信系统相同。海事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就属此类。LEO系统则采用多颗低轨道卫星组成星座,与GEO系统有较大的不同。
  (1)海事移动卫星系统。其宗旨是改善海上救援工作,提高船舶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海上通信业务和无线电定位能力。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宣告成立。现为国际移动卫星组织。
  INMARSAT系统由船站、岸站、网路协调站和12颗静止卫星组成。卫星是分布在大西洋东西洋区、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空覆盖了极地地区以外的整个地球,并使四大洋地区的任何一点都能最佳地接入卫星。岸站就是设在海岸附近的地球站,它既是卫星系统和地面系统的接口,又是一个控制和接入中心。岸站的功能有:对从船舶或陆上来的呼叫分配和建立频道;对遇难信息进行监收;对船站识别码进行核对;登记呼号,产生计费信息;对船舶终端进行基本测试等。船站就是设在船上的地球站,船站天线必须跟踪卫星。网路协调站是整个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整个系统运行的管理中心设在伦敦总部。国际移动卫星
  组织规定,船站选用L频段,岸站是双频段工作方式,C频段用于话音,L频段用于用户电报、数据和分配频道。海事卫星通信最重要的用途是确保海上船舶的安全。它可提供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监测业务,提供增强型船群呼叫业务,通过大容量、高可靠的卫星广播信道向一群船只或某特定区域发送海事安全信息,如天气预报、暴风警报、险情报告等。
  (2)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达3.6×104km,对它在空间的位置又有精确的要求,因此发射同步卫星的投资费用高达数亿美元,技术要求也很高。1988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几位工程师在聊天时提出了用多颗低轨道卫星来覆盖全球,提供移动通信的想法。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公司总部的支持,并组织人员研究方案。最初设计为77颗小型卫星,因卫星数与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同,故取名为“铱”系统,后来改为66颗卫星围绕地球运行。
  “铱”系统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卫星、关口站和用户单元。其卫星是一种小型相对简单的卫星,由于轨道高度在地球765km上空,比静止卫星低了许多,就必须用多颗卫星来覆盖地球。每颗卫星在与地面用户终端及关口站进行通信的同时,还与星座中其他卫星相互通信。星座的管理由系统控制中心执行。关口站是提供 “铱”系统和公众电话系统之间接口的地球站,它可使“铱”系统用户单元与公众电话网中任何类型的电话、传真或数据终端进行通信。关口站还有为注册用户收集和保存通话记录、计费信息、用户定位等功能。用户单元是为直接与 &上空卫星进行通信而设计的一系列产品,包括寻呼机、便携式手机、移动式电话、传真机等。
  “铱”系统可提供从南极到北极全球范围内的电话、传真、寻呼、数据传输、地球定位和全球呼叫等通信业务。开发“铱”系统的目的不是取代或替换现有的容量大、费率低的电话系统或蜂窝电话系统,而是作为已有移动通信系统的补充或备用。其市场主要是那些业务需求量不大,不足以建立地面通信设施的人口稀少地区,或难以用其他手段解决移动通信业务的地方。“铱”系统可以向海上、陆地和航空的运输业、钻井平台救援,以及向其他紧急通信提供服务。
  1991年成立“铱”系统财团。1994年,“铱”系统财团发射头7颗卫星,系统控制中心投入运行,4个关口站投入使用,1996年提供早期的“铱”系统业务,完成卫星星座的部署,1997年“铱”系统全面投入运行,2000年3月,因为成本、价格和市场等问题,“铱”系统财团宣告公司破产。
  尽管“铱”计划宣告失败,但由它首次提出并实施的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思路,推动了移动的发展。现已运行着多种中、低轨道非同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例如,ICO系统现有10颗中地轨道卫星运行。Orbcomm系统现运行36颗卫星已能覆盖全球。
  未来通信技术的展望
  飞速发展
  通信技术在20世纪得到飞速发展,21世纪的通信技术将向着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的方向发展。
  全程数字化
  全程数字化是指在通信网中任何一部分(即交换、传输、终端)所有信号都是数字信号。所有信息,不论是声音、文字还是图像都全部变成数字化信息以后再入网通信,网络中不再存在模拟信号。全程数字化是实现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基础。
  以现在的电话通信网为例,它不是全程数字化的,用户线路上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若要实现全程数字化,就要将模拟数字转换器从交换机—侧搬到电话机中,这是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有待解决的问题。
  宽带化
  信息的单位是比特(bit),在数字化信息中,1bit就代表1个“0”或1个“1”。通信速率单位为bit/s,表示每秒钟所传输的信息数。
  不同的通信业务需要不同的通信速率(见图3—6)。例如,用数字式电话的通信速率为64kbit/s;可视电话终端的通信速率至少要128kbit/s才能产生连续的活动图像;高清晰度电视的通信速率达135Mbit/s。
  在电话网的交换机实行数字化之后,对每个用户来说,最高的通信速率为64kbit/s。在电话网之后陆续建立起来的数字通信网,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之后,单一用户的最高通信速率可达2Mbit/s,即每秒钟可传输200万个“0”或“1”,相当于1秒钟之内可以传送近100万个汉字。可是,如此高的传输速率并不能满足传输活动图像(如录像、电影、电子游戏等)的需求,它们的传输速率至少10Mbit/s才行。这个要求是现有通信网力所不能及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对现有的通信网进行彻底的改造,重建一个高速的通信网。为了区分现在的通信网与高速通信网,我们称通信速率小于或等于 64kbit/s(或2Mbit/s)数据的通信网为“窄带通信网”,而把那些不仅能传输低速的窄带信息,而且还能传输高速信息(如电影等)的通信网称之为“宽带通信网”。
  宽带通信网是下一代的通信网。通信网宽带化要应用光纤技术和异步转移模式(ATM)技术。ATM是一种交换技术。
  智能化
  通信网智能化,亦称智能网。它不仅能传送和交换信息,还能存储、处理和灵活控制信息。它能使通信网在各种条件下以最优化的方式处理和传递信息,如同一位精明能干的秘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处理不同的文件。在智能网中,如果需要增加新业务,可不用改造交换机,只要在大型数据库中增加一个或几个模块即可,并且不会对正在运营的业务产生任何影响。
  智能网中的新业务很多,例如,800号业务就是智能网中的一个新业务,它是一种被叫付费业务。一些大型公司或企业、商业单位,为了便于推销产品,方便向顾客宣传等目的,愿为顾客承担电话费用。当顾客呼叫时,在付费单位公布的电话号码前加拨800,则智能网即自动将话费记在被叫账单上。又如,个人呼叫号码业务,某些人员工作或停留地点流动性大,没有固定电话号码可用。为解决此类困难,在智能网中可为其分配一个“个人代码”。该人每到一处,将其所处位置的电话号码通知智能网。这样,所有对其“个人代码”的呼叫,都将接到他所处地的电话上。这样,无论此人在何处,只要他向智能网进行了登记,拨打他的“个人号码” 就能找到他。
  个人化
  通信个人化,就是指通信要真正实现到个人。它的目标被人们简称为5W,即个人通信的基本概念是无论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候 (Whenever)和任何地方(Wherever),都能自由地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人(Whomever)进行任何形式(Whatever)的通信。能提供这种通信服务的通信网,就叫“个人通信网”(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PCN)。
  个人通信需要全球性的大规模的网络容量和灵活的智能化的网络功能。人们普遍认为,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无绳通信系统和低轨道卫星技术的综合,将可能成为全球个人通信网络的基石。
  综合化
  通信网的综合化有两个涵义:一是技术的综合,即全程数字化,实现网络技术一体化;二是业务的综合,即把各项通信业务(如 电话、传真、电子信箱、会议电视等)综合在同一通信网中传送、交 换和处理。
  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就是技术和业务的综合网。它是以电话综合数字网(Integrated Digital Network,IDN)为基础发展而成的通信网,在各用户终端之间实现以64kbit/s速率为基础的数字传输。它可承载包括话音和非话音在内的各种电信业务,客户能够通过有限的一组标准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接入这个网络。此网是窄带ISDN(N—ISDN)。
  在一些通信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在研究试验窄带ISDN的同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速数据传输、高速文件传输、可视电话、会议电视、高清晰度电视以及多媒体、多功能终端等新的宽带业务的要求,正在大力发展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责任编辑:chenxia
健康安全管家
最新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蜂窝移动网络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