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路由器扫描手机网络mac地址扫描器什么原理

无线路由器的“克隆MAC地址”是干什么作用的?
无线路由器的“克隆MAC地址”是干什么作用的?怎样使用?
2、使用背景:
个别地区的宽带运营商(联通公司、电信公司等)默认的是:一个宽带帐号只允许你一台电脑上网,并暗中把你电脑的MAC地址(实际上是把你电脑网卡的MAC地址)记录保存到他们的服务器中,并与宽带帐号捆绑在了一起。
3、发生原因:
如果你发生了下列情况:更换了电脑的网卡,或者是更换了电脑(实质也是更换了网卡),或者是在宽带猫的后面连接上了无线路由器,或者是交换器,或者是一个猫、一个路由器下面又连接了多台电脑,他们的服务器扫描到的MAC地址与早先保存、捆绑的那个MAC地址不一致,则自动阻止连接。
4、显示症状::路由器显示已连接,但是你就是上不去网。(实际上是,路由器已经把几台电脑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局域网,但是路由器那一头并没有接收到运营商的数据流信号)
5、解决问题的思路:
把你当前路由器的MAC地址修改为当初使用宽带猫上网时连接的那台电脑(实际是电脑网卡)的MAC地址,这就是“MAC地址克隆”。
6、“MAC地址克隆”的操作方法路径:
以TP-LINK路由器为例。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192.168.1.1,(不同牌子的路由器不相同,先看说明书或路由器上的标签),进入路由器的主页进行设置。点击左侧“网络参数”目录下面第三行的“MAC地址克隆”---再点击右侧界面的“克隆MAC地址”按钮---保存退出即可。这时侯,无线路由器的MAC地址已被修改为(克隆)与电脑网卡相同的MAC地址了。也就是说无线路由器的MAC地址和电脑网卡的MAC地址是一样的了。这样,运营商的服务器首先侦测到第一个上网设备是路由器,然后侦测电脑网卡。由于路由器的MAC地址已被克隆为电脑网卡的MAC,运营商服务器会误认为路由器是被允许上网的MAC地址的电脑而放行。路由器获得上网的权利后,然后它通过DHCP自动给每台要上网的电脑分配内网IP,这样N台电脑都可以上网了。
7、“MAC地址克隆”见下图:
第一行,是电脑(网卡)的MAC地址,
第二行,是无线路由器的MAC地址。
“MAC地址克隆”的意思就是,把第一行的地址复制到第二行里面,两个地址保持一致。
“恢复出厂MAC地址”,意思就是,把修改后的MAC地址再恢复到真实的原始的MC地址。也等于撤销刚才的克隆操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利用无线路由的MAC号算Pin码蹭网,这...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利用无线路由的MAC号算Pin码蹭网,这是个什么原理呢?Pin码和Wifi的密码有何不同?
但是,我们无线路由不是要设密码的吗?和这个Pin码有什么区别?见 [color=#000000]  “如果您的路由前6位MAC地址(硬件位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是C83A35或者00B00C,那么可以直接由软件计算得出PIN。”网友赵先生在论坛上表示,只要路由器MAC前6位是C83A35,那么输入后六位MAC,使用一个特定软件就可以直接获取到PIN(个人识别密码)密钥。同时,不少网友验证,MAC前六位为00B00C的,也可以被算出准确的PIN值。[/color]
pin是什么一楼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pin码的验证机制是其弱点,其构成为八位十进制数,最后一位(第8位)为校验位(可根据前7位算出),验证时先检测前4位,如果一致则反馈一个信息,所以只需1万次就可完全扫描一遍前4位,pin时速度最快(本人测试)为2s/pin,当前4位确定,只需再试1000次(接下来的3位),校验位可通过前7为算出,就可暴力验证出pin码。在信号品质比较好的时候,是很容易pin出的。攻防始终是互相演进的···C83A35是tenda产品的MAC段,其WPS pin 是通过mac的后6位 DEC2HEX 取舍而得,算法太弱,最先被wfi爱好者研究出来。再通过校验位计算可得第八位pin码,所以tenda的路由器只要开通wps,通过wifi扫描工具获知其MAC,经过计算后,可以直接通过支持pin连接的网卡驱动软件连接AP。WPS能在几乎全世界的SOHO路由器上成为通配设置有其原因,只不过路由厂商在其固件里没有加入防暴力攻击的机制而已,而D-LINK品牌对于pin错误有延时300秒的设置,只要大家暂时关掉WPS,修改密码,等待厂商出新的固件(加入防pin攻击的延时机制),wps依旧是很便捷的接入手段。一万一千次对于2s/pin来说不是很长的时间,而加入延时300s,理想状况下是302s/pin,将近5分钟才能授权测试一pin,一小时最多12pin,这时一万一千次可有点长啊······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地址扫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