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用过创新的sound blaster e5评测便携耳放

当前位置:
品鉴创新蓝牙耳放Sound Blaster E3
来源:iMP3.net 图:袋鼠吱吱 文:袋鼠吱吱 类型:论坛 发布: 18:53&
文字大小:[
  今年创新发布了三款解码耳放新品:E1、E3、E5,国内鲜有尝试者,较详细的一篇来自本论坛的嘉峪兄:国际市场耳放测试第3集:是耳放也是声卡――创新SoundBlaster E1超便携解码耳放评测 ,可惜这位兄弟据说再也不上IMP3了,可惜可惜。我第一次得知这三款产品也是来自他的一个预告贴。E1,E3在国内已经铺开,而E5目前只能来自日本代购。价格分别是400左右,800左右和1600左右。
  我在淘宝上买了一个E3,花了799元。至于值不值,后面再说。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很关注这类可以搭配手机的解码放大器。我手头有一款国产Sunrise DA-P1,也详细比较过飞傲的E18等产品。这次剁手多少有点重复投资,创新这个品牌的吸引力占了一部分原因。
  本文可能要分若干部分来写。所以先占几个楼。因为这小东西的功能实在有够强大。它的接驳方式有如下几种:
作为解码器+放大器:
  1.使用USB连接PC,并提供创新SBX Pro Studio的一套音频提升方案,这东西类似杜比,DTS,或者iaudio的那一套调音系统,还是很有可玩性的。
  2.使用OTG-USB连接移动端(IOS,或Andorid但需要系统开放OTG音频输出)。
  3.使用蓝牙连接PC和各类移动端(IOS, Android,WP不知道),这个功能是E3,5区别E1的地方,换言之,他可以让你把300欧以下的大耳机变成随身蓝牙耳机,只要插在E3上再用蓝牙把音乐传给E3。
  4.使用NFC功能连接各类移动端(我的手机不支持NFC,无法测试)
  特别是与任何设备进行连接时,E3都可以利用机身的实体键直接控制设备,实现上一曲,下一曲,暂停等操作。这就是创新黑科技的地方了,别的声卡、解码放大器很少做到这一点的。
作为放大器:
  使用3.5MM接口接入线性输出的信号单纯放大。
  此外,它机身附带一个麦克,还可以利用两个PO口中的一个接驳外置式麦克风,实现音乐录入,变身录音笔。
  这么丰富的使用方式,市面上几乎找不到别家的同类产品。所以我也会分几层慢慢对比和介绍这款设备。
这一层先介绍一下外观:
  打开包装时,心里咯噔一下,这么小,还这么轻。我还是一个传统观念,哪怕suishensheb随身设备,也是单位体积重量越高音质越好,轻便小巧一般意味着数码味(真实情况且听我后文分解)。OK,不多说了,从图上你就可以看到它的大小,对比烟盒和5寸手机,基本就相当于一个比较厚的运动款MP3。至于做工,比较一般,塑料质感,磨砂处理,带一个夹子可以夹在衣服上:
  这里特别提醒亲们注意一件事,心细的已经看到了,怎么回事,俩PO口?
  是的。其中一个在USB声卡模式下,可以变成麦克风线性输入接口,不接麦克风的时候,两个PO口独立输出,推力都非常可观,当你需要A-B两副耳机的时候,或者跟朋友分享一首音乐的时候,就派上用场了。是不是感觉有点黑科技?
  这一层我先利用传统电脑声卡的使用方式,研究一下这款解码放大器本身的素质如何。
  接驳方式:利用E3自带的USB线接入DELL Vostro笔记本电脑。需要驱动,WIN7自己可以下载,我除了驱动还安装了Sound Blaster控制界面,以便打开或关闭SBX音效。(该音效由PC的处理器实现,没有烧进E3自身的芯片里,所以只有当PC声卡时才有)
  对比机型:Sunrise DA-P1解码放大器;DELL笔记本自带Cirrus Logic声卡(音质和推力都在很不错水准)
  耳机:AKG K272HD,歌德SR80I,我手边暂时没有特别难推的耳机,等以后再看E3的推力是否真像他说的可以应付600欧以下的各种耳机,不过从这两款耳机的表现来看,E3的推力和DA-P1基本相当,算是非常不错了,可以肯定的是比X5,960,C4之类的PO口推力大。
  很遗憾。首先给E3定个调子,和创新新生代的MP3一样,都是冷声的,喜欢的会觉得是水晶般透彻的音色,对于我而言,偏数码声,但素质不差。而DA-P1也是中性偏冷调的风格。C牌声卡则偏暖,自然舒适的听感。
  其次分析下E3的三频分布,虽然DA-P1也是偏冷声的,但三频衔接明显比E3自然顺畅,E3的问题主要出在低频(我想长期关注创新的朋友不看我写都猜到了)。在不开启SBX音效时,E3的低频量感很少,下潜也不足,所以也基本谈不上什么弹性了。幸好有SBX音效,由于我不专业,那个bass我开启和不开启差别不大,而当把底下那个交叉频率调高,还会发出极诡异的声音,所以提升低频不是靠bass,靠了水晶化(Crystalizer)效果,软件识别出E3后会自动给出一个最佳值(就是那个小三角标出的地方),我调了一下,其实从10%-100%差异并不特别明显,基本不论怎么调都不会出恶声,这东西可以增强动态,提升结像力,对于三频的改善来说,它首先极大改善了低频的下潜,虽然量感依然没法提高;其次,它也相应提亮了中高频,让声音呈现出更多金属质感,当然杂讯也略有增加,高频噪音(嘶嘶声)也带来了一点,特别在本身就偏金属质感的耳机如歌德SR80上,会让声音过于刺激了。不过对于本身偏暖偏软偏暗的耳机倒是很不错。
  横向对比一下,不开启水晶化时,E3和C牌内置声卡的差距不是特别明显,C牌胜在柔和耐听的中频,和量感蓬松的低频,输在分离度和定位;E3的高低频延伸都和C牌差不多,但偏中高频,声音比较亮,乐器分离度和定位更准。推力也胜出。
  当开启水晶化时,E3和C牌内置声卡能拉开一些距离,主要是低频下潜增加,整个声像更加鲜明,动态范围增大。而DA-P1的低频下潜和量感都比E3好,中高频也没有刻意加强,所以没E3那么亮,也没E3声音那么飘,而是比较扎实,高频泛音比E3多,延伸也更好。可以说比开启了SBX效果的E3好了半个档次。
  声场和定位方面,其实三者都不算开阔,但E3的横向声场还是略输给DA-P1,定位方面,E3和DA-P1都很好。而C牌声卡遇到大场面会混乱,虽然横向声场比较宽阔但乐器定位不准,我觉得这对于耳机系统来说是最没意思的。用耳机就是要分析音乐,如果连定位都听不清那就失去意义了。至于解析力,E3和DA-P1相近,只是调音走向导致它听起来好像更清透一些;C牌内置声卡略输,但差距不大。
  就音乐类型来说,E3和DA-P1都适合古典音乐的回放,由于DA-P1的低频更优一些,所以适应的类型更宽泛。而E3最适合弦乐回放。大编制交响乐,假如低音部乐器用的不多的,E3足以胜任还很好听;但若是像瓦格纳序曲这类东西,定音鼓依然没气势。DA-P1也没有好很多,主要是低频量感偏少。C牌声卡除听还蛮堂皇的,细听,混。而流行乐方面,特别是人声部分,E3实在是冷,不过别有一种空灵美,听张清芳很好,听凤飞飞也不错,但听蔡琴,等等,我说的这些老歌手,你们还认得吗?
  基本上E3作为解码放大器,本底音色就是一个高级数码声,偏冷。和创新的一贯声音风格很吻合。
  这一层主要谈下E3的蓝牙解码和OTG解码。
  E3的蓝牙解码真是个好东西。它采用的是A2DP协议,具体我也不懂,本以为蓝牙传输一定会削弱音质,没想到无论在电脑上对比USB声卡模式和蓝牙解码模式,还是在手机上对比OTG解码模式和蓝牙解码模式,音质都几乎没有太大差异。(除了电脑声卡模式下可以支持开启SBX音效),起码差异没有大到让我一耳朵就分别出来的地步。
  我有两台手机,华为荣耀6和中兴N5,其中N5支持OTG解码,而荣耀6不支持。鉴于E3对解码源并不挑剔(无论电脑USB输出,还是手机otg-usb输出,或是电脑蓝牙输出,或是手机蓝牙输出,音质都差不多一样),而DA-P1似乎在用作声卡时音质更佳(我猜测可能和供电有关),所以我用荣耀6蓝牙输出信号给E3,用N5 OTG输出信号给DA-P1,同时听虾米上的一张穆特拉的Dvorak浪漫曲(我是虾米VIP,音源文件是256kbps的,平时实在懒得搞FLAC都捡现成的听,更别提现在流行的DSD什么了)。对比之下,E3和DA-P1的差异还是和上面那层里说的差不多。细致地和DA-P1进行A-B比较会发现,DA-P1接近发烧入门,而E3则脱不了数码声的影子,DA-P1声音更大气(低频胜出导致)、泛音更丰富、三频分布更均匀,这让DA-P1比E3高出了一个档次。不过要知道DA-P1的售价也比E3高出了3、400元,功能却不及E3这么丰富,更没有麦克风和NB的专业录音软件、音效软件支撑,综合看孰优孰劣就很难说了。
  而如果和飞傲X5和960来比较的话,首先必须说X5和960的PO口推力都并没有多好,但是即便X5也不是数码声,960更不是。E3和这两个也并不在一个档次之上。至于比X5和960要低一些的产品,则推力更不济,声音也调得七荤八素,倒不如E3来得自然质朴,只是低频,真的是硬伤。
  另外从中午拿到手断断续续用到现在,我觉得抛开为写测评给大家一个客观比较这件事的话,我还是很比较创新这种声音风格的,略加强的中高频,让声音明快、灿烂,同时又确保了声音的中性质朴(不同于日系的染色)和冷静还原,如果说苹果是温吞吞的白开水,那么创新就是清冽的矿泉水,高了一个层次,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之声”,和Live耳机,以及之前创新出MP3,比如小石头、zws(貌似是这个型号)什么的都是一个路数。可惜创新越来越放弃随身市场,希望这次E1、E3和E5可以为创新随身设备打开局面。
另外在作为蓝牙解码放大器时有两个的现象:
  第一个事,同时使用蓝牙输出音频,荣耀6搭载的DTS在蓝牙模式下完全失效;而N5所搭载的杜比音效在蓝牙模式下依然可以开启并生效。我技术盲,希望有懂行的朋友告诉我原因。
  第二个事,荣耀6蓝牙输出在户外、特别是当你走路的时候,不稳定,经常断。而且用音悦台这个APP时,蓝牙输出音频极其卡顿。我估计是和荣耀6本身系统有关系。糟心!
  不得不提的是,E3在蓝牙模式下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利用一个叫AVRCP的协议(?),实现了遥控功能。E3可以遥控win7 foobar,实现换曲、暂停等操作;也可以遥控Android上的虾米音乐、百度音乐、QQ音乐和自带的音乐播放器等。但优酷、搜狐视频、MXPlayer等无法遥控。这个功能可以让你躺在床上用电脑听歌,换曲时只需操作E3即可。
  此外蓝牙下可以接打电话,利用的是HFP(?),反正它就可以让你的高端大耳机摇身一变成蓝牙耳机。就是这回事。所以我题目说创新是黑科技。
  不过谈到E3的OTG解码,就头疼了。很奇怪,OTG接驳N5和我的三星Note平板(和Note3同配置)时,E3完全接管了音量控制,可是,音量开到顶,也和手机/平板自己PO口的最大音量一样!在听古典唱片时,甚至完全达不到K272hd这种大耳机所需要的声压级!这特么是怎么回事啊?DA-P1就不会这样!我搞不懂,但鉴于此,也就无法测试E3 OTG解码的真实水准了。
  好吧,把这篇写完吧。这一楼写E3的放大部分,接人线性输出。
  实际上现在的随身设备(除了砖头),有LO和光纤口的太少了,手机更别想了。一般都是手机PO口音量max,权当LO再接放大,不然带不动大一点的耳机。一些便携耳放,比如E12,比如斯巴克C5等实际上也默认这种接法,虽然原理上说是错误的,但也的确可以改进音色提升推力。不过对于E3而言,既然已经有了大部分手机都支持的蓝牙音频,就不需要用对录线接手机PO口了。并且我也比较了蓝牙输出和PO口输出接驳E3,显然蓝牙输出音质好得多。之所以包装里还有一根类似对录线的东西,其实那根线还承担了麦克风线的作用。
  为了测试纯耳放部分,我选择老式松下CD机两台进行测试,分别是SL-S290和SL-CT590,前者的PO口音色也不错,后者则一般化。对比机型依然是DA-P1。
  E3和DA-P1接驳两台机器A-B之下,音色差异如上述,一个高级数码声一个入门HIFI声,就不赘述了。推力方面相当,而DA-P1留下的储备能量更大。相信二者推K701都是差不多的(但声音风格是否吻合701就难说,只能说推得动而已)。
  那么E3的声音和老CD机的PO口比较如何呢?和290比,在回放小提琴独奏的时候,E3显得更华丽,解析力虽然大抵相当,但E3偏中高频的走向使听感更刺激。但当大提琴和小提琴合奏时,老设备宽润温暖的音色立刻战胜了下半身略残的E3,E3的大提琴和小提琴好像在一个平面上演奏,音域上分不开,声音缺少根底,发飘,有点吵。和590比,则E3胜出得较多,只是590的低频也比E3好很多,特别是大动态时,590的冲击力更强和低频也更有弹性。失去音效加持的E3则干巴巴的,有点力不从心。
  OK,这篇测评终于可以做个ending了。
总评一下E3:
音质方面:
  是推力不错,素质较高的数码声,唯一的失误是低频既没量又没质,有点残。喜欢创新MP3那种清透干净中性走向的朋友可以尝试。相比大部分手机,E3依靠蓝牙解码放大都可以改善其音质,特别是声音的凝聚力,定位和解析力。比起1000价位左右的砖头,E3有着更充沛的推力,更中性的调音。可以通过搭配一款暖色的耳机来调整E3的缺陷。但无论如何,E3的声音谈不上发烧,所以创新广告里的发烧级是言过其实了。根据嘉峪兄的文字看来,E1更是不如。这个价格,也是合理的。
技能方面:
  实在强悍。对于广大安卓用户是福音。毕竟VIVO和某族的新款只是少数,这些hifi手机未必功能,续航令人满意。而E3通过蓝牙音频解码这项功能,解决了大部分手机的音质和推力问题,因为支持OTG的手机不多,但大部分手机为了支持蓝牙耳机,都开放了蓝牙音频输出。E3这个点选得特别巧妙。加上创新强大的研发实力。实际使用体验非常到位。
  综合800元左右的价位,我认为这款解码放大器十分超值。但如果你已经有了SONY的那两款解码器,或者DA-P1之类,甚至飞敖E18,如果不考虑功能只看音质的话,E3并不具备优势。
  对我个人而言,E3在音质上无法替代DA-P1,但蓝牙解码放大给我带来许多使用便利,还让我闲置的Sharp手机彻底变为音乐播放器,我觉得我的投资还是值得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其它媒体文章或刊登论坛网友文章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欢迎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作者及转载自:iMP3随身影音&&&& 可玩性超高 评创新Sound Blaster E5
可玩性超高 评创新Sound Blaster E5
1评测序言及开箱
近段时间很多厂商都推出了便携耳放产品,用以迎合如今便携化的趋势,而作为老牌自然不会忽略这方面的市场,同样也推出了身为便携耳放的Sound Blaster E系列,目前为止共有E1、E3、E5三款定位各不相同的型号,此前我们也已经评测过了系列下的中端型号E3,可以说通过E3让我们对Sound Blaster E系列实际表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时隔几个月后评测室则是收到了系列下的高端型号Sound Blaster E5,作为高端型号这款耳放的实际表现更是值得期待。
创新Sound Blaster E5功能方面可谓是在继承了中端型号E3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增强,如同Sound Blaster系列一贯的丰富,搭载SB-AXX1多核处理器,拥有SBX Pro Studio以及CrystalVoice技术,与此同时他还能驱动高达600&O的,支持24bit/192kHz规格的音频输入等,此外,包括蓝牙在内的多种输入方式也是这款耳放的亮点,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功能非常丰富,Sound Blaster E5的官方报价却只有1299元,让很多人都能接受。
创新Sound Blaster E5开箱
创新Sound Blaster E5包装
创新Sound Blaster E5包装
Sound Blaster E5在外包装的设计上显得比较丰富紧凑,正面向我们呈现了很多内容,包括了产品型号、展示图、主要特性等,其中在右上角更是贴有这款产品的获奖标志。
创新Sound Blaster E5包装
包装四周以及背面同样如此,展现的内容相当多,利用率很高,关于E5的绝大部分信息都能从包装上直接获得,能让消费者对产品有详细的了解。
创新Sound Blaster E5包装内部
翻开上盖后我们发现,内部设计还是显得比较精致的,耳放被固定在黑色的绒制衬垫当中显得很有高端感,包装属于是多层设计,附件、使用手册等在耳放本体的下方。
创新Sound Blaster E5以及附件
包装内包含了一条MicroUSB线、光纤、两根捆绑用的橡胶扎带、一个耳放支架以及三包凭证、使用手册,总体来说,Sound Blaster E5在附件方面是比较实用、丰富的。
想了解耳机音箱最新的资讯,可以向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微信:
更多精彩的最新耳机音箱资讯,请点击进入!
2耳放的外观介绍
Sound Blaster E5便携耳放
创新Sound Blaster E5便携耳放的外观延续了系列的风格,以黑色为主,使用了棱角比较分明的造型设计。和E3一样,E5的材质还是以轻盈的塑料为主,但引入了不少精致的金属元素。
创新Sound Blaster E5便携耳放
在耳放正面可以看到金色的CrystalVoice以及NFC标志,中央则是采用了金属拉丝面板印刻有Sound Blaster。而均匀分布在四周的三个小孔则是麦克风拾音孔,显然三麦克风并结合CrystalVoice技术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创新Sound Blaster E5便携耳放侧面按键
机身一侧有三枚按键,对应的功能在上方均有标识,而且还有指示灯,这三枚分别用于电源/蓝牙配对、SBX音效以及高低增益切换。另外,在另一端还有三枚显示剩余电量的指示灯。
音量旋钮以及双输出
顶部可谓是很有特色的部分,首先中央的无极音量旋钮是相当有视觉效果的,而且合理的设计也使得放在口袋时不容易被随意碰到,导致误操作,此外,旋钮还能按下,按下后可以起到静音或是暂停播放的功能。其次,则是Sound Blaster E5的两个3.5mm耳机输出,这样的多路输出在便携耳放当中还是比较少数的,方便用户分享音乐。
比较简洁的尾部接口
虽然耳放支持众多输入,但尾部的接口还是比较简洁的,主要是因为使用了复合接口的缘故,两个3.5mm接口分别是线性/外部麦克风/光纤输入、另一个则是线性/光纤输出。耳放提供了Type-A USB和MicroUSB各一,分别用于连接便携设备和桌面PC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使用Type-A USB连接时耳放还会通过内置电池为设备充电。
耳放底面采用大面积橡胶材质
Sound Blaster E5的另一侧以及底部比较简单,并没有什么接口、按键。底部位置考虑到摆放稳固性覆盖了一大块橡胶材质,而且柔软的橡胶在和捆绑时不会刮伤设备。
3特性与功能解析
官网对E5特性的介绍
创新Sound Blaster E5的功能、特性非常丰富,完全不同于传统,面向HiFi的耳放。最先要提到的是这款耳放的输入方式,除了光纤、Line in、USB有线输入方式外,还能通过支持Apt-X编码的蓝牙4.1与设备进行连接,并且NFC功能可以非常迅速的完成操作。
创新官网对E5特性的介绍
而通过USB Type-A连接时,内置的3200mAh不但能为耳放自身供电还能对设备进行充电,减少便携设备的电量消耗,延长续航,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Sound Blaster E5依旧标称了8小时的续航时间,完全能够满足高强度使用。
创新官网对E5特性的介绍
其次Sound Blaster E5还有非常到位的硬件设计,内置的Cirrus Logic CS4398 DAC,实现了高达120dB的信噪比和支持最高24位/192kHz的高解析规格的音频,与此同时Texas Instrument TI6120A2运放结合600欧姆驱动技术,使得这款耳放能够对任何进行驱动,高低增益设计则便于用户使用不同阻抗的耳机。
创新官网对E5特性的介绍
Sound Blaster E5还搭载了一个Cirrus Logic CSdB, 192kHz立体声模数转换器(ADC),对于麦克风收集到了模拟信号也能进行高质量的处理,最终再结合CrystalVoice技术可以带来相当出众的通话质量。
4强大的对应软件
Sound Blaster E5便携耳放在连接iOS和Android设备时会提示用户安装相应的,这点是其他产品所不具备的,就笔者个人感觉而言Sound Blaster E5的功能更加像是一块兼容便携设备的声卡。
可以对耳放进行全面的设置,功能丰富
可以对耳放进行全面的设置,功能丰富
耳放的控制软件和桌面PC上的声卡驱动非常接近,在软件当中能对E5进行非常详细的设置,主菜单采用图标为主的设计,适合便携设备的触控操作。
详细的设置界面
SBX Pro Studio和CrystalVoice称得上是E5的一大重头,在机身上就拥有了非常方便的按钮可以控制,而在对应App的界面当中可以更加详细的进行设置,完全不用PC的介入。
完美的集成到了系统状态栏
除了主菜单当中的功能外,软件还提供了颇为实用的闹钟功能,与此同时软件还能够在系统的状态栏当中也能显示电池状态或是各种效果的快捷键,和系统也有不错的集成。
PC端软件的功能更加丰富
PC上的软件界面有些大相径庭,同样是提供了SBX Pro Studio、CrystalVoice、均衡器的一些设置,但在进行固件更新后,还能使用Scout Mode,这项技术则是主要用于游戏,让用户在远处即可听到敌人的声音。
PC端软件的功能更加丰富
由于桌面软件的界面优势,在PC当中,创新还加入了悬浮式中文化的使用帮助,因此虽然SBX Pro Studio和CrystalVoice的设置选项很多,但结合提示还是很容易让人明白每一项的功能,非常容易上手。
5使用感受和总结
Sound Blaster E5与的捆绑效果
虽然创新Sound Blaster E5输入方式多种多样,但考虑到耳放在功能上的定位,笔者还是喜欢通过数字输入来使用这款耳放,因此本次的使用体验主要也会偏向于这一方面。
创新Sound Blaster E5接驳的效果
在使用数字输入时Sound Blaster E5的听感是颇为让人满意的,整体而言声音风格显得比较中性化,能搭配很多风格的耳机,没有刻意追求一些耳放的偏暖风格。笔者主要将其搭配了身边的OPPO PM-3以及的XBA-A3这两款耳机使用,和手机相比E5有明显的提升,声底更加纯净,而且细节也相当丰富,而开启SBX音效后,声音可以更加风格化,与此同时SBX Pro Studio丰富的设置选项也能满足不同口味的人。
通过USB连接创新Sound Blaster E5
采用蓝牙与耳放连接时,笔者个人觉得整体素质可能会不如通过USB输入那么高,但还是可圈可点的,更何况无线连接还带来了一些便利,不会耽误手机的电话接听。至于Sound Blaster E5纯耳放使用时,SBX也能使用,一样能迎合了部分用户的需要。
耳放侧面的按键
最后,Sound Blaster E5的拾音效果也是不得不提的一点,耳放带有横向和纵向的自动方向感应的麦克风,允许立体声录音,而且还配备了CrystalVoice 技术,内建DSP的音效增强,至于实际表现,耳放摆放在桌面上时,完全可以进行免提通话,不会受到周围环境噪音的干扰。
创新Sound Blaster E5通过支架摆放
创新Sound Blaster E5和HiFi耳放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主打丰富而又强大的功能,此外,更是做到了千元级别的价格,而且即使连接便携设备时,也同样拥有强大的App可以使用,完全有别于传统耳放的单一功能,有很强的可玩性,玩法也多种多样。
想了解耳机音箱最新的资讯,可以向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微信:
更多精彩的最新耳机音箱资讯,请点击进入!
最新声卡文章
产品类型佩戴方式
搜索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ound blaster e5评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