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irobot roomba飓风版,第一次使用就一直在喊将Roomba移动到新的位置,怎么办啊?怎么弄都这样喊

小容和它的好基友:iRobot Roomba 780扫地机器人和 Bravva 380T擦地机器人开箱 - 猫小星访问主站下属站点:IT与程序设计博客低风险投机与交易头寸怀孕期间的科研成果分享点击这里前往主站一二三四五六日cfmaoxiaoxing猫小星在微信:小容和它的好基友:iRobot Roomba 780扫地机器人和 Bravva 380T擦地机器人开箱by iRobot作为一个上世纪成立的公司,至今一直是扫地机器人领域的旗帜。本文带来我家两部负责居家卫生的机器人:iRobot Roomba 780 (小容)扫地机器人,和iRobot Bravva 380T擦地机器人的开箱、简单评测和使用介绍。iRobot是一家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专注于产品级机器人领域研发的公司,早在好莱坞同名电影上映之前,该公司的扫地机器人就已经畅销北美。Roomba(又称&小容&)是其扫地机器产品线的产品名称,Roomba产品线使用数字来标示产品型号,目前比较流行的是Roomba 780,该型号的扫地机器人配置了两个灯塔代替原有的虚拟墙,即在虚拟墙的基础上发射两根额外的光束来引导Roomba进出新的区域,这样可以使用两个灯塔将家居环境分割为三个区域,分别打扫。新一代的880传说更适合地毯家庭,因此780性价比更高些。而500系列因为不支持灯塔,适合清扫区域较小的场合。下面带来iRobot Roomba 780的开箱照,随后是一些使用上的小窍门和灯塔的一些摆放技巧,文章尾部有购买方面的信息(建议买不需要改装220v电源的日版)。上图:iRobot分为国行、美版和日版。国行价格昂贵无法接受(大约是海淘的三倍),美版使用110v电压,需要自行改装电压(淘宝卖家都会提供这样的服务),而日版会像Apple的产品一样贴心的支持110v~220v的宽电压。这是买日版的原因,此外价格也有优势。上图:当然物流包装里面还有一个盒子上图:盒子正面看上去毫无档次感上图:背面从图上可以看到些许物理清扫方面的原理 -&一个旋转的边刷把Roomba所经之处的灰尘扫入底部,有底部吸尘器吸入储尘盒,此外底部两个相向滚动的毛刷和皮刷才是清洁的主力。而Roomba真正过人之处是它的软件算法。上图:现在开箱。真是简陋至极。上图:说明书、质保什么的和一堆附件码放在模具包装盒中。除了整机外还包括一些更换的配件(黄色)。我很喜欢这种随机附带所有所需电池的格调。上图:首先拿出两个灯塔。iRobot Roomba 780支持多个灯塔可以把房间划分为N+1个区域,这样可以集中打扫每个区域,并且不会遗漏其他区域。下文会重点介绍下灯塔的摆放。上图:遥控器毫无用途,根本没有用过。上图:这个是充电基座,比想象的小很多。充电基座放置的位置也需要认真考量上图:现在取出Roomba,底部朝上,可以看到轮子、边刷和底部相向的两个滚刷。上图:首先按照提示取下储尘盒,去除包裹在上面的卡纸。可以看到两个黄白相间的滤网。iRobot Roomba所有黄色的配件都是可以取下的配件。上图:接着需要拉出电池电极隔板,有一种启动机器人的感觉。哦我确实是在启动一个机器人。上图:反过来,小容可以正式上岗了。上图:Roomba 780采用了类似Apple主张的极简的设计,只有一个Clean实体按钮。按下Clean,机器启动,下面四个蓝色按钮是触摸按钮。第一个是Dock,顾名思义,按下后小容会寻找基座(红外线匹配),爬上去充电(此时Clean按钮上的橘色电池指示灯亮起)。第二个按钮是Clock按钮,用来设置小容的日期和时间,因为它有定时打扫的功能。第三个Schedule可以设置一周七天每天的工作时间(当然也可以不工作),设置好后按第四个OK确认键。下面重点说说灯塔。灯塔的全称应该是灯塔式虚拟墙,每个Roomba 780自带两个灯塔,每个灯塔需要安装两节2号电池:上图:拧开底部的黄色扳手,可以打开电池仓。因此iRobot出现了唯一一个不优雅的地方 - 消耗电池摆放灯塔是决定iRobot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首先应该对整个居住环境进行一个规划,分为三个区域,并将底座放置在尽量居中的宽阔区域。然后将灯塔摆放在分割这些区域的地方,常见的摆放位置是门口。下图是一个灯塔的特写(为了拍照方便拿到了书桌上,正常应该摆放在地板上)。从图中可以看到灯塔有两个拨动开关,上面的开关向上设置为灯塔工作模式,拨到下面则为虚拟墙模式,即仅仅起到阻挡的作用。当然要设置为灯塔模式。下面的拨动开关可以设置灯塔引导光束的强度,建议从最弱开始尝试,这样比较省电。灯塔顶部透明的圆形是防撞光束发射装置,在灯塔工作时,该装置会发射出一个直径为1米多光环,该光环会阻止小容靠近,起到防止撞击到灯塔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把灯塔背靠墙壁放置在门口,一定要确保门的宽度大于1米 -&即1米减去半径50cm防撞光环后还有50cm的空间供Roomba 780通过,而机器的直径就有30cm。灯塔机身顶部的黑色矩形条一共发射两种共三股光束,分别是:中间发射出的虚拟墙阻挡光束,用来阻挡小容在进入灯塔分割的下一个区域两侧发射出两根引导光束,用来引导小容进出灯塔分割的空间因此在摆放灯塔时,一定要让引导光束正常发射出来,如果把灯塔放在90度的死角,很可能其中一束引导光束不能发射出来,小容将无法进入或离开清扫区域(也有人在上面罩一个瓶盖,减弱防撞光环的直径)。当Roomba充好电后,按Clean键时,所有的灯塔都会亮出绿色的信号灯,代表匹配成功。随后每次Roomba出动开始工作的时候,灯塔上的绿灯也应该常亮,如果不亮很可能是匹配失败或者灯塔的电池没电了。下面是我使用iRobot Roomba 780的感受:随着iRobot十几年来技术的成熟,Roomba已经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健壮的产品,比国内市场上长期山寨它的产品靠谱多了Roomba使用的是碰撞尝试的方法遍历房间,随着型号的翻新和灯塔技术的引入,基本可以不留死角Roomba前方有一个红外线探测视窗,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就会减速,然后谨慎的碰撞确认,因此不是一直傻傻的硬碰硬Roomba的防坠落功能很可靠,不会坠下楼梯Roomba打扫的很卖力,包括地毯、高出地板的吧椅底座,小容都会奋力的骑上去,吭哧吭哧的打扫很遗憾厚度还是超过了我家的床铺底板和地板的间距,无法进入床下Roomba依靠的是多次打扫,因此第一次使用的效果不如使用三天到一周的效果,我是每天都打扫噪音很大,跟吸尘器类似,非常适合上班族白天不在家的时候定时操作灯塔的摆放是成败的关键,所有不回充电基座、不进入某些房间等,都是灯塔摆放错误造成的储尘盒每周清理一次足矣,但是清理的时候会有很多灰尘,是个苦差事在介绍擦地机器人之前,还要说说iRobot Roomba的一个强劲的对手:Neato。名为Neato Robotics的公司作为后起之秀,现在已成为iRobot扫地机器人的真正的竞争者,主要原因就是其采用了全新的路径规划算法。相对于iRobot成熟的基于碰撞重试的算法,Neato可以在清扫时记住每次碰撞,然后逐渐规划出自己应该行驶的路径,这样不需要什么灯塔和引导光束,Neato可以凭借自己的算法清扫所有房间。上图:Neato Robotics最新的Botvac系列机器人(图片来自Neato官网)我最终之所以购买了iRobot的Roomba而不是Neato,主要考虑两点:虽然Roomba使用的碰撞重试的处理方式在Neato面前显得傻乎乎的,但其背后的算法技术含量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成熟的,是值得信赖的方法iRobot的历史悠久,算法放在一旁,吸尘器本身的制造工艺也有很多的经验积累,早期Neato产品经常有需要售后的情况&当然,如果我再买一台扫地机器人的话,不排除购买Neato的产品试试。下面开始介绍擦地机器人,我的目标是地板可以舔。无论是否同意,Roomba对待灰尘有一套,但是地板若想每天光亮如新,单靠除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给小容配上了一个好基友,iRobot Bravva 380T擦地机器人。其实Bravva并不是iRobot公司的产品,在12年之前这个擦地机器人名叫mint,属于名为Evolution Robotics的公司,而后者在12年被iRobot收购后该产品改名为Bravva。下面带来Bravva的开箱照:上图:购买自淘宝,找了个可靠的卖家,这盒子打开后就这烂样子了。。。上图:背面可以看到简单的使用步骤,只有开关、湿擦、干擦三个按钮。上图:开箱,里面塞满了淘宝卖家的赠品,包括防撞条和电池筒(可以将常见的五号电池转换成不常见的二号电池),当然原机也是附带二号电池的。上图:原装配件还包括两个拖板(一个普通拖板和一个可以装水滴水的拖板)、一块抹布、一个导航仪、一个快充底座上图:这个是快充底座,卖家却嘱咐说尽量不要使用,因为充满电如果不取下会烧坏电路,晕。上图:机器现身。中间贴有塑料贴膜的区域是接收导航信号的面板上图:这个是导航仪,可以从机身的示意图看到起工作方式,利用天花板反射信号给Bravva。上图:下面组装拖板,先把原装抹布弄潮湿,反向放在地板上上图:放上可以滴水的拖板,前后左右居中对齐上图:折上两边的粘扣,忘说了滴水拖板要提前加水上图:在Bravva的反面有两个突起,对齐了把拖板轻轻放在上面上图:有磁性的拖板会吸附在Bravva上,安装毫无压力。上图:跟Roomba的灯塔不同,导航仪不是放置在地板上,而是放在待擦拭地面的区域中间的任何位置上图:因为非常小巧,几乎可以放在任何地方,包括扶手。虽然也有开关,但导航本身可以由Bravva远程自动打开。上图:按下Bravva的开关,再按湿擦按钮,Bravva就开始以&Y&字型工作了下面是iRobot Bravva的一些使用细节:Bravva 分为干擦和湿擦,湿擦是以&Y&字型前后擦,就像是我们平时蹲在地上擦地板的样子,而干擦是走直线,只前进不后退。因为湿擦往复运动,因此湿擦可以工作2小时,干擦工作更久,没记错的话是4个小时。和Roomba不同,Bravva是个安静的机器人,甚至可以在小宝宝熟睡的时候让Bravva工作。Bravva是一个路径规划算法的机器人,在导航装置的帮助下,它可以搞定自己能前往的任何地方,如果带擦拭的范围超过了Bravva的工作范围,可以通过增加导航的办法让Bravva过去工作。这些听上去很好,但非常遗憾Bravva的性质决定了它无法像Roomba那样自动的工作,因为它需要干净的抹布,并且毫无攀爬能力。以我家为例,每个房间都是用1mm左右高的地板条衔接地板,这对Roomba来说根本不是事,而Bravva却无法通过(这是正常的,否则它就会上地毯了),因此导航再多也没有意义,除非你家各个区域毫无阻挡。这样看来我的380T型号买的有些不值,Bravva 380T和Bravva 380的区别是:380T支持快速充电基座 - 在卖家的教导下我基本没用过380T支持多个导航cube,而因为地板条的原因Bravva无法穿越房间(其实我并不是很需要它穿越房间,因为还要洗换抹布)。在使用Bravva前,首先要洗好干的或湿的抹布,如果是湿擦,还要将托盘里面装上水,这些水会逐渐渗透到抹布上,保持湿润。然后把导航块放在要擦拭的区域的中间,把Bravva放在导航块附近,不要担心Bravva会遗漏什么地方,它确实可以擦编所有区域,最后会回到导航块附近,发出提示声音叫你来洗抹布。在Roomba和Bravva的管理下,地板是否可以舔还没有来得及试,但光脚踩地板已经毫无心理不适感了。购买方式下面分别给出两个机器人的购买方式。Roomba我推荐日版,最佳购买方式是日本亚马逊购买,然后转运回国,加上有可能的关税,价格和淘宝代购不相上下,淘宝有不少iRobot的日版代购,可以自己筛选下。而Bravva的美版支持110v~220v宽电压,因此可以直接美淘,我则找了一个靠谱的淘宝卖家买的现货。&(你需要一个日本转运公司的地址,比如tenso、jshoppers等)&(美亚这个产品不支持直邮,需要转运,推荐USPS发送)分享到:最新内容更多内容高端和低端还得看经济能力选择高端和低端还得看经济能力选择
换种思路,推荐一下 irobot 家的另一款,braava擦地机器人。干擦、湿擦两用适用:硬地(木地板或瓷砖)为主;清扫对象以灰尘、纤维为主,较少颗粒;希望以较低成本体验智能清扫设备。优点:1. 安静。相比 roomba ,几乎不易察觉。2. 两用。干擦用静电除尘纸可以吸附掉大多数灰尘、头发、纤维、碎屑。湿擦可以简单替代拖地。新版本有蓄水槽,湿擦面积更大。我试过实际单次湿擦40平左右的区域都没有用完蓄水= =。湿擦效果基本令人满意。3. 小巧。24*21*8cm,比 roomba 小一大圈,更容易钻进狭小区域比如沙发下,桌角旁等。方形设计便于清洁边角。4. 便宜。 目前最新型号380/380T海淘或者淘宝入手2k 上下。老款320或者 mint 更便宜。不足:1. 不能设定日程自动清扫。应该是考虑到擦地需要经常换洗擦巾、加水,于是索性没有定时清扫和自动充电墙的功能。需要每次手动插线充电,不过也省去一块专门充电区域。2. 稍大的颗粒无法清扫。不同于roomba 吸尘的原理,借助静电纸或者擦巾的干擦模式只能吸附,而无法吃掉大颗粒。有些家有宠物的朋友买 roomba 的主要目的是毛发,我只养植物,不能评价。3. 不能确保全覆盖。即便有北极星导航,以及会通过重复路线来增强覆盖,但实际体验确实有时会有漏扫的情形。不过这一点,似乎roomba 也不能完全保证。4. 不适合地毯或者地垫,容易卡住。5. 湿擦需要手洗擦巾。额以前只用魔术拖把表示一开始不习惯。不过反正擦桌子也要洗抹布。。只不过稍微脏一点嘛我的个人体会是一个比 braava 贵一倍的 roomba 对我的附加价值只是把一个打扫了80%的房间改善到了85%-90%(主观感受,仅供参考),而且还比较吵,已经断舍离去别的房子。基于出手就买能力范围内最好产品的原则,如果你家情形与我描述类似,建议入门可以先买 braava 380 (380T 只多一个快充,据说快冲对电池还不好,省几百块买耗材可以用很久很久)。鉴于 roomba 也不能彻底清扫,对于擦灰为主的普通家庭,braava 的干擦功能大致可以匹敌roomba个7,8成。而湿擦则是 roomba 不具备的。反正木地板家庭买了 roomba 还是会想买 braava 的,不如先买 braava,万一你是完美主义者觉得机器人打扫不干净不适合你,至少试错成本也比较小。要是真喜欢觉得家里又有好多颗粒需要吸再添个 roomba 也不错。最后的最后,这两个小东西都很擅长卖萌。。。卡住会求救,干完活也会唱歌讨赏,一个人在家做家务的时候,它也会默默拱来拱去跟你说『你不是一个人』。。。
去年4-5月份我家猫换毛,实在是有点看不下去了,亚马逊上买了个iRobot。据说型号比较低,但是用下来没有出现回不到充电座,卡在沙发底下,或者别的囧况。quote当时的评价:“好几个朋友都抱怨说买的吸尘机器人是摆设。。。我用下来还好,机器人操作的环境和主人心态很重要:1. 地上不能有太多的电线和地毯 - 桌椅这样的不要紧,这一款机器人可以处理2. 给机器人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去打扫房间。。。不要盯着它工作。我通常是把它关在一个房间里半小时 - 可能人工吸尘这个房间10分钟就够了,但是既然咱不打算自己弯腰,就要给机器人足够的房间,不要操心它具体打扫的路线。。。。半小时之后开门,觉得不够干净的再给15分钟,搞定。我家猫5-6月份换毛,地板又是深色的,满地都是毛看着着急。。。自从有了机器人,觉得家里从未这么干净过 T_T”噪声是有点大的,一开机器猫就跳到窗台上,直到关掉了才下来。猫毛打扫的很干净,长头发会有点纠结在毛刷上,清理的时候稍微有点麻烦。其他的基本达到了我对该机器人的期望 :D如何巧妙选择iRobot Roomba充电基座位置_百度知道
如何巧妙选择iRobot Roomba充电基座位置
提问者采纳
基本上都是因为用户灯塔使用不当造成的,造成Roomba在没有充电基座的灯塔区域内反复寻找充电基座,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很多时候都是灯塔通信同步出现BUG,如果是灯塔通信同步BUG造成无法回充、充电基座前方扇形区域2-3米不要有障碍物21,基本上立刻解决:同时取Roomba电池和灯塔电池再重新安装,最最典型的情况就是用户在Roomba工作的时候切换灯塔和虚拟墙模式开关。解决方案、充电基座附近不要放置灯塔虚拟墙或者普通虚拟墙Roomba真正无法回充的时候很少
其他类似问题
irobot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robot roomba 79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